㈠ (五)分光镜的使用方法
利用分光镜测试宝石样品吸收光谱时,应特别注意光源的选择。
(1)透射光法。适用于透明-半透明的宝石。观察时将宝石置于光源上方,使光穿透宝石进入分光镜。为防止光源刺激眼睛,光源上方应配置锁光圈。
(2)内反射法。适用于颜色较浅或粒度很小的透明宝石。观察时反射光线由宝石样品的内部反射出来,将分光镜对准样品表面的亮点观察。
(3)表面反射法。适用于透明度差的宝石,观察时入射光线照射在宝石样品表面,使分光镜对准由样品表面反射的光观察。
㈡ 手持式分光镜怎么用(不要专业用语,听不懂)
请问你的是光栅式的还是棱镜式的?
下面是我们公司的分光镜使用说明书。你可以参考一下。
●最终解释权归飞博尔珠宝科技有限公司
工作原理
利用色散元件(三棱镜或光栅)便可将白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且构成连续的可见光光谱。宝石中所含的各种色素离子(过渡族元素、某些稀士元素、放射性元素),对可见光光谱具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吸收。宝石的光谱中的吸收带、吸收线都具有固定的吸收位置,这一特点可用来鉴定宝石品种,帮助指出宝石致色的原因。
结构视图
黄色锰铝榴石 紫区432nm吸收窄带为诊断带
常见问题
1.分光镜系精密光学仪器,要避免振动,受潮和过热;
2.测试时勿用手持样品,因为血液会产生波长为592nm的吸收线。
3.看不见光谱:检查光源,宝石,分光镜,眼睛是不是在一条线上。
4.没有吸收线:检查光源是否过大,分光镜看到的是不是光源光线直接射入的分光镜。
5.有横向谱线:宝石内部或分光镜狭缝有暗色物质对光谱全吸收,用其他宝石检查,如果都有这种现象,清理狭缝,必须用吹耳球吹去灰尘,不宜使用各种清洗液擦拭,以避免损坏狭缝。无效果请联系售后。
㈢ 分光镜(吸收光谱仪)
宝石的颜色是宝石矿物对白光各光谱选择性吸收后,残余光谱(没有被吸收完的光谱)混合产生的效果。而这些选择性吸收特征与组成宝石化学元素、元素的价态及其结构状态有关。每一种元素对不同波长的光有特定的吸收强度,有些波长的光能全部被吸收,有些波长的光只能部分被吸收,还有一些波长的光不被吸收,还可以有一定范围波长的光全部被吸收。这样就形成自己特有的吸收与吸收带,鉴定者可按特征吸收谱图来确定宝石的品种。但是,也不是所有宝石都有自己的特征吸收光谱线。随着宝石材料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合成宝石与天然宝石的区分变得十分困难,虽然对某些合成宝石通过吸收光谱可以区别出来,但有些合成宝石与天然宝石的吸收光谱则难以区分。
一、分光镜原理与构造
分光镜的基本原理是把白光分解成400~700nm的连续光谱。这种分光方法有两种:①棱镜式分光镜;②光栅式分光镜。
(一)棱镜式分光镜
1.棱镜式分光镜原理
棱镜式分光镜原理。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对同一物质有不同的折射率,一般来说光的波长越短,折射率越大,这样不同波长的光就在不同位置分布。所以白光只要通过一个三棱镜就能变成连续光谱。
2.棱镜式分光镜的结构(图12-5-1)
(1)棱镜材料应在可见光范围(400~700nm)内,无特殊的吸收带与吸收线,以避免与测定物体的谱线混淆。
(2)棱镜材料的色散要均匀。做成的棱镜的色散角不应太大或太小,色散后的光谱带要有足够的宽度,以便观察确定吸收线的位置,但也不能过宽而超出分光镜的视域。特别是有刻度的分光镜,有关光谱线要与相应读数一致。
(3)棱镜的材料必须是单折射,而且均一的,使色散光谱呈连续状。
(4)单一的三棱镜,其光的偏折角很大,可能超出镜筒范围而观察不到。所以,一般采用1个棱镜组、3个棱镜组或5个棱镜组,来达到这一分光的目的,为使色散谱线能在镜筒中央范围内(中心部位)看得见。通常使用含铅光学玻璃与无铅光学玻璃加工成三棱镜,各棱镜彼此呈相反方向排列(图12-5-2)。
(5)具有双管带分划板的分光镜,分划板刻度可以左右移动(通过一个调整螺丝进行),同时刻度管的下端(即开口处)有光源可以照明,用来照亮分划板的读数。它的顶端有一直角反射棱镜,把分划板的刻度线反射到检测管中。在检测管中通过一个直角棱镜接收,同时经过分光镜,把吸收光谱的图也传到直角棱镜中,两者在同一视线平面上,使你的眼睛可以同时看到,并读出吸收线的位置。
(二)衍射光栅式分光镜
这种分光镜是在一块光学玻璃板上刻了500~1200条线/cm,这些线对不同波长有不同的衍射能力,白光通过后,会形成一条连续光谱(400~700nm)。
图12-5-1 棱镜分光结构
图12-5-9 光栅式分光镜
(1)棱镜式分光镜比光栅式分光镜重而大,光谱紫色端分布比较宽,红色端比较窄。
(2)光栅式分光镜重量轻,体积小,便以携带,一般不太好用,但谱线是等距离分布的。
2.操作步骤
(1)用强光源照射,使光线从宝石透射或表面反射透射光法。注意不要使侧光进入分光镜。
(2)用手平稳地把持分光镜,宝石置于镜前约25mm处。
(3)调节狭缝与滑管焦距(光栅分光镜是不可调的)。
(4)观察光谱。
3.注意事项
(1)强光会使宝石温度升高,使光谱变模糊。
(2)切勿使通过宝石以外的光,进入分光镜。
㈣ 分光镜如何使用
分光镜的原理楼上的已经说得差不多,而它主要使用于提取特殊波长段的光以达到测定某种物质性质的目的,如分光光度计测浓度什么的,它将自然光分开,并用小孔滤出所需波长段的光,照射在测定的溶液中,通过物质对光的吸收强度,以达到测定浓度的目的
㈤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平面镜应怎样正确地放置在平台上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主要有四个步骤,
1.目测粗调
2.自准直法调整望远镜
3.调整望远镜和分光计中心轴相垂直,也就是调节载物台水平。
4.调整平行光管
平面镜需要放在已经调水平的载物台上,载物台下方有三个俯仰螺丝成等边三角形,平面镜放在任意两个俯仰螺丝的中垂线上即可。
㈥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怎样放置平面镜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1、目测粗调。用手来回旋转分光计的刻度盘或平台,使平台上平面镜法线方向在望远镜的轴线方向左右来回通过,同时用眼睛在望远镜附近上下来回移动,耐心地寻找,找到由平面镜反射回的光斑。
2、找到光斑后,进一步要判断看到的光斑在望远镜的上方还是下方。
3、使看到光斑的眼睛与望远镜在同一平面上。
4、调整平行光管平面镜需要放在已经调水平的载物台上,载物台下方有三个俯仰螺丝成等边三角形,平面镜放在任意两个俯仰螺丝的中垂线上即可。
(6)分光镜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时常发现从平面镜的第一面见到了绿色小十字像、而在第二面则找不到,这可能是粗调不细致,经第一面调节后,望远镜光轴和平台面均显着不水平,这时要重做粗调;如果望远镜轴及平台面无明显倾料,这时往往是小十字像在调节叉丝上方视场之外,可适当调望远镜倾料(使目镜一侧升高些)去找。
反复进行以上的调整,直至不论转到哪一反射面,小十字叉丝像均能和调整叉丝重合,则望远镜光轴与中心转轴已垂直。此调节法称为逐次遥近法或各半调节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分光计
㈦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内容
分光计是在平行光中观察有关现象和测量角度,因此要求:
(1)分光计的光学系统‘准直管和望远镜)要适应平行光。
(2)从度盘上读出的角度要符合观测现象中的实际角度。
①读值平面就是读取数据的平面,由主刻度盘和游标内盘绕中心转轴旋转时形成的。对每一具体的分光计,读值平面都是固定的,且和中心主轴垂直。
②观察平面由望远镜光轴绕仪器中心转轴旋转时所形成的。只有当望远镜光轴与转轴垂直时,观察面才是一个平面,否则,将形成一个以望远镜光轴为母线的圆锥面。
③待测光路平面由准直管的光轴和经过待测光学元件(棱镜、光栅等)作用后,所反射、折射和衍射的光线所共同确定的。调节载物平台下方的三个调节螺钉,可以将待测光路平面调节到所需的方位。
【注意事项】
时常发现从平面镜的第一面见到了绿色小十字像、而在第二面则找不到,这可能是粗调不细致,经第一面调节后,望远镜光轴和平台面均显着不水平,这时要重做粗调;如果望远镜轴及平台面无明显倾料,这时往往是小十字像在调节叉丝上方视场之外,可适当调望远镜倾料(使目镜一侧升高些)去找。
反复进行以上的调整,直至不论转到哪一反射面,小十字叉丝像均能和调整叉丝重合,则望远镜光轴与中心转轴已垂直。此调节法称为逐次遥近法或各半调节法
㈧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如看不到绿十字像怎么办
只在一侧找到狭缝的像,而另一侧始终找不到的原因可能为顶角没有正对平行光管。 分光镜的结构原理:
1、望远镜: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之间有分划板。分划板紧贴一个直角三棱镜,在棱镜的直角面上有一个被光源照亮的小绿十字,其中心位置与分划板刻线的上交点对称。
2、平行光管:它的作用是产生平行光。管的一端装有一个消色差的复合正透镜, 另一端是装有狭缝的套管。
3、载物台:载物台是用来放置待测器件的。它的下方有三个螺钉, 形成一个正三角, 用来调节分光元件的方位。
搜索
物镜目镜区别表格
100万倍望远镜看月亮
2020国产望远镜推荐
能看两三千米的望远镜
300倍望远镜看月亮
20*50倍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