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佛手果怎么吃
佛手果实皮色金黄,肉质白嫩,香脆甘甜,除鲜食外,是果品加工的重要原料。佛手果实可加工成蜜饯佛手、甘草佛手,还可加工成佛手茶、佛手露、佛手果冻和佛手香酒。
佛手果经蒸馏得到的饱和水溶液为佛手露,善治气膈、解郁、宽胸开胃。
佛手果其果实干片有清香气味,味微甜稍带苦,性味辛、酸、无毒,能理气化痰,舒肝和胃的功效,主治痰饮咳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1)岭南地区佛手常用的炮制方法扩展阅读
佛手果形奇特,又具浓郁香气,比香橼更浓,久置更香。佛手四季长枝叶,周年常绿,四季开花不断,果熟时金色,果端或伸长如手指,或紧握似拳,形状奇特,观树、观叶、观花和观果皆宜。佛手可庭园地栽,也可盆栽制作。
佛手的挥发油含量较高,可作为重要的高档香料,应用于食品或化妆品中。佛手果的叶、花和果供提炼高级香精油,是食用香精的原料。
⑵ 蜜佛手怎么做
鲜佛手50千克,川白糖42.5千克,石灰1千克
佛手
选料→切片→灰漂→水漂→撩坯→收锅→起货→上糖衣→成品1.选料:选用果形光整、大小一致、九成熟的佛手为原料。
2.切片:将佛手用清水洗净,沥去浮水,切成(或刨成)厚约1.5毫米的薄片。佛手过大时,须先对切为两瓣,再切(刨)成片。
3.灰漂:将佛手片置于清石灰水中浸泡12小时左右。经验视佛手片颜色由白变黄时,即可捞出,沥去石灰水。
4.水漂:将佛手片入清水中清漂3天左右,其间每天换水2~3次,漂至水清亮,佛手片颜色转白,无石灰味时,即可捞出。
5.撩坯:将水漂后的佛手片入沸水锅中煮制5~6分钟,捞出再入清水中浸泡2天左右,其间每天换水2~3次,以漂去石灰味。
6.收锅:配成浓度为35%的糖液连同佛手片一同入锅加热煮制。先用旺火煮1小时左右,再降为中火,煮15分钟左右,经验视佛手坯片平整,边缘饱满,糖液浓缩至浓度为65%左右时,即可连同糖液舀入缸中静置蜜渍。
7.起货:佛手坯片静置蜜渍7天以后,可连同糖液一齐入锅,用中火煮制40分钟左右,待糖液浓缩至浓度为65%左右,经检视佛手坯片剖面色泽一致时,即可捞出,沥净余糖液,待降温后上糖衣,即为成品。
⑶ 佛手片的介绍
佛手片,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制成的:佛手、枸杞子、炙甘草、山楂、砂仁,并通过蒸、炒、炙、煨等炮制工艺和现代化提取手段提取营养成分,然后将以上五种原料经煎煮提取营养素后,按常规片剂制配方法配制成片剂即为本发明的营养成食品。本发明为肝病、胃肠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具有舒肝理气、健脾养胃、消食化积之效的含有天然特殊营养素的营养食品。
⑷ 制佛手是什么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着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 佛手的叶色泽苍翠,四季常青。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形状奇特似手,千姿百态,让人感到妙趣横生。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 http://ke..com/view/24585.htm
制--一般是指被加工过(中药-制---炮制: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炮炙: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制、制剂、贮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将药材加工成饮片时所采取的一系列传统制药技术。古称“炮炙”。 )
⑸ 佛手泡茶,具体怎么弄
佛手是一种绿茶,而且还是一种生茶,很适合饭后饮用,佛手泡茶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佛手茶放入杯中。
⑹ 老香黄的制作方法甘咸香黄的制作方法,各道工序的用时多久
摘要 (-)原料选择
⑺ 为何蒸法是岭南地区的特色炮制技术
摘要 岭南地区位于我国最南端,受其独特地域条件、气候环境、人文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岭南独特炮制方法和特色中药饮片品种。通过文献检索,笔者从岭南气候、岭南人体质特征、岭南医学用药特色等方面,阐述岭南中药特色炮制的形成;比较相关炮制品种在广东历版炮制规范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所载炮制工艺的异同,挖掘整理出岭南特色饮片,包括采用清蒸、酒蒸、盐蒸、醋蒸及其他制法制备的特色品种。岭南地区中药炮制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对其进行整理有利于岭南特色炮制的传承、发展、创新,同时还可以为中医临床服务和中医临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⑻ 佛手柑的药理作用
醇提物对离体大鼠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兔、猫在体肠管亦有同样结果,对乙酰胆碱引起兔十二指肠痉挛有显着的解痉作用,而对氯化钡引起者,效力较差,故认为其抑制作用与胆碱能神经有关。
猫静脉注射,还有抑制心脏和降压作用。
高浓度醇浸物静脉注射(1.5毫升/公斤),能迅速缓解氨甲酰胆碱所致胃和胆囊的张力增加。
抑制平滑肌之成分,并非挥发油。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切碎,晒干。
【性味】辛苦酸,温。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甘微辛。
②《纲目》:辛酸,无毒。
⑧《本经逢原》:辛苦甘,温,无毒。
【归经】入肝、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胃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胃三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用主治】理气,化痰。
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并能解酒。
①《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
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②《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
煎汤,治心下气痛。
③《本经逢原》:专破滞气。
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④《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⑤《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3钱;或泡茶。
【宜忌】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
《本经逢原》:痢久气虚,非其所宜。
【选方】①治痰气咳嗽:陈佛手二至三钱。
水煎饮。
(《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鼓胀发肿:香橼去瓤四两,人中白三两。
共为末,空腹白汤下。
(《岭南采药录》) ③治妇女白带:佛手五钱至一两,猪小肠一尺。
水煎服。
(《闽南民间草药》)
⑼ 什么是佛手片
佛手片,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单位为克的原料制成的:佛手8-30、枸杞子20-60、炙甘草10-40、山楂10-40、砂仁8-30。并通过蒸、炒、炙、煨等炮制工艺和现代化提取手段提取营养成分,然后将以上五种原料经煎煮提取营养素后,按常规片剂制配方法配制成片剂即为本发明的营养成食品。本发明为肝病、胃肠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具有舒肝理气、健脾养胃、消食化积之效的含有天然特殊营养素的营养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