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震来临时的正确做法
地震来临时如何逃生
一、就近选择:来不及撤离的时候应该就近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震
1、在家,应该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在卫生间等小开间处。
2、在学校,应保护头部躲在书桌下或选择墙角。
3、在室外,应选择空旷的空地,不要靠近高楼,也不要临近电线杆或其他容易倒塌的物体。
4、在平房中时,如果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其他坚固的家具旁,躲在当建筑物倒塌的时候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并用毛巾或者衣服捂住口鼻防尘、防烟。厕所、卫生间由于空间较小,稳定性较好,加之又有水源,即使建筑物倒塌,存活可能性也较大,地震发生后躲避在卫生间生还的几率很大。
二、不惊慌,不乱跑,待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
在室内首先要将门打开,确保出口畅通。同时关闭电源、煤气开关,切断火源,预防次生灾害发生。还要注意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使用电梯,不要慌张向户外跑,更不能跳楼。地震发生后,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三、被埋压时,要冷静、坚定,敲打求救
如果被压埋,一定要坚信能活下来。如果两个或多个人一起被埋压,一定要相互鼓励。在能行动的前提下,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要尽力保证一定的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不要盲目呼叫,尽量节省力气,可用敲击的方法呼救;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要设法扩大安全空间,防止重物坠落压身。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⑵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
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地避险,震后迅速撤离,是应急避震的基本准则。
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所处的是平房或楼房一层,且室外比较开阔,可以力争迅速跑出室外避震,如果是楼房二层或以上,且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因为地震时震动时间短、强度大,人往往无法自主站立,很难迅速从楼内跑到室外。
应优先选择立即躲避在室内的卫生间,储藏室,浴室等开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地方,或者是坚固的桌子,床,茶几,沙发等家具旁,这些地方在房屋垮塌时容易形成三角空间。这时你要迅速伏地趴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低头,用衣服枕头等护住头颈,不要压住口鼻,或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防止摔倒或身体移位。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身处户外,则应迅速避开如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楼房),立交桥,过街天桥,高烟囱和广告牌等这些高大建筑物,远离水坝,陡坡山崖,狭窄街道和危旧房屋,特别要注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电线杆,以防触电,不要在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附近停留,去空旷的场地。
(2)地震来临逃离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地震发生时,特别要牢记绝不要在慌乱中选择跑向阳台,翻窗或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地震袭来时,门窗会迅速扭曲变形,这些地方都是地震时可能最先坍塌的地方,同时,中高楼层居民千万不要搭乘电梯逃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急,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理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参考资料央视网-- 地震发生时如何第一时间科学避震?
⑶ 地震来了时我该如何安全避险
在近几年也不断增加,其中地震来临的时候很快的,对人们的生活破坏能力也是很大的,那么在地震来临之时,我们应该如何避险呢,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如果我们是在高楼里面的话,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要着急向楼下冲去,因为地震的摇晃使我们不能乘坐电梯而走楼梯的话,楼梯的结构不太稳固,容易在地震的摇晃之下造随着地球上人类不断增多,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能力也不断的加大,许多自然灾害成断裂,如果这样的话,会对我们的生命造成伤害,在高楼里面,地震来临的时候应该马上去找狭小的空间去躲避,比如桌子下面或者是卫生间里面,我们躲在桌子下面是因为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桌子可以为我们挡住一些物品掉落时受到的伤害,我们躲在卫生间里面是因为卫生间里面的管道比较多,它的结构比较坚固。
以上就是地震来临的时候我们如何避险的方法,还有就是遇事要冷静,不要自己先慌了神,要冷静的去面对地震,然后想办法,以加大自己生还的几率。
⑷ 遇到地震如何自救
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那么,当地震来时,我们应该如何逃生呢?
一、地震来了怎么办?
1、保持平静,不要惊慌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2、室内如何逃生
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被困于废墟中,食物、水等都是紧缺的或者没有的,因此一定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后,才可以大声呼喊,切勿盲目呼喊。
当听到外面有搜救人员时,要立即通过敲打木棍、砖墙、呼喊、手机、打开收音机等方式,向外面发放求救信号,以便搜救人员及早确定你的位置,展开救援工作。
⑸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有哪些
地震是由于地壳释放能量造成的一种振动,是一种不好准确预测、很难人工干预避免的一种天灾。虽然无法从源头上阻断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多学习一些正确的逃生方法,从而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包括遵循停、跑、停原则,平房逃生刻不容缓、楼房逃生首选室内安全角落等。
01
当地震来临,房屋开始晃动的时候,人的本能反应就是向外跑,但是盲目的跑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伤害。逃跑时应遵循:停、跑、停原则。
停:房子晃动时,找安全地方躲避。一次地震后有短暂的平静时间。平静时间越长,地震震源越远,大家应毫不犹豫选择逃生路线 。
跑:房子不晃时,往下一个地点转移。
停:在下一个晃动来袭前,躲在可藏身的安全处。如此从房内逐渐转移至安全地带。
一般来说,大地震发生时,从地光、地声、大地晃动到房屋倒塌大约10~20秒,一次地震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汶川地震持续3分钟)。
02
平房逃生,刻不容缓:
住平房里的人,看到地光闪烁、地声吼,应该赶快逃离不迟疑。若能在12秒之内逃离房屋,是相对安全的。
03
楼房逃生,首选室内安全角落,原则:感觉震动须就地避险;大震无法跑,小震不用跑。震动结束后,迅速撤离!
当人们从地震恐惧中清醒过来,最佳的逃生时间往往已经错过了。即使住在底层的人有时间逃出楼外,也容易被坠落物砸伤。而跳楼,无异于自杀。所以,住在楼房里的人,首选的逃生是立即在室内选择安全避险场所。
04
其实遇到地震以后,最简单的自救方式就是本能的向楼梯间跑,只要房门能打开!即使门打不开,楼房的防震墙都在入户门这一侧,门口也就是家里最安全的地方!住在地震多发区的朋友们一方面要注意掌握地震前兆知识,以便实现地震的自我临震预测,及时规避地震伤害。
05
小贴士:
保持镇静别慌张,坚固房间往里藏;
手抓靠垫保护脑,赶快贴紧承重墙;
拔掉电源关煤气,禁止靠近玻璃窗;
双手抱颈戴口罩,听从指挥离现场;
出逃莫用打火机,瓦斯爆炸把人伤。
⑹ 自然灾害的图片和逃生方法
面对自然灾害如何逃生
这个季节正是出游的好时机,旅游在给人们带来快乐之
余,也蕴含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当我们在旅途中遭遇自然灾
害时,应该如何沉着应对?需要每一位旅行者出行前认真思
考和学习。
地震
地震可能引发雪崩、山体滑坡、山体塌方、泥石流、洪
水等灾害。
●街上
在街上行走时发生地震,高层建筑的玻璃碎片和楼外广
告牌、霓虹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
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应迅速
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
●商场
在商场遇到地震时,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
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或
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
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
●户外
如果只是在户外,最好就停留在开阔的地方,不要以为
你的家属或朋友还在屋里或旅馆里,就冒着大地的抖动进屋
去抢救,你要相信他们在屋里也会做好应急保护的。即使震
后发现他们压埋在废墟下,你在外还可及时营救他们脱险。
国内外很多震例表明,在地震发生过程中,人们匆忙进入或
离开建筑时,砸死砸伤的几率最大。
洪水
●旅途
在旅行中遇到洪水时,如果时间充裕,应有组织地向山
坡、高地等处转移。在
搓
手不及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
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已经来不及转移时,
要立即爬上屋顶、
楼房高层、
大树、
高墙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千万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山区
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易爆发山洪,此时应注意避免过
河,以防止被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
的伤害。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
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
据专家对洪水中人员失踪原因的分析,一方面是洪水流
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不了解水情而涉险游水。因此
在洪水中必须注意,不了解水情的话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
救援。
洪水过后,
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
避免发生传染病。
对屋内财产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能只顾财产而忘记生命安
全。
在离开住处时最好把房门关好,
这样财物不会随水漂走。
泥石流
一般发生泥石流时,外面的响声特别大,有时还伴随着
牛羊的乱喊乱叫。此时惟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往高处跑。等一
切平息下来后,赶紧离开。
●求救
如果身边已经发生泥石流、塌方、滑坡,不要惊慌,赶
紧找坚硬的大岩石下蹲着。此外,就是设法脱离险境。如果
不幸受伤,找不到脱离险境的好办法,就要尽量保存体力,
不要乱动。最实用的方法是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
向外发呼救信号。不要盲目行动,这样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
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待救援人员。
●逃离
如果你正在
上路
行驶,要迅速观察周围,如果只是小型
的泥石流或落石,可以呆在车里,也可以躲到车的背面,但
最好还是跑出车外,向高处爬。此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如果
规模变大,那就要迅速逃离。如果你碰巧在隧道内,那就赶
紧冲出去;如果在桥上,也要尽快通过。然后把车开到靠近
山脊的山腰处,迅速弃车向高处凸出的山腰处跑。注意要避
开山脊和山谷。山谷容易有泥石流和滑坡,山脊则可能会有
塌方。当然不是说山腰就没有以上危险,只是稍微安全些。
海啸
人一旦被卷入海啸就很难保全性命,因此对于海啸还是
以提前洞察并躲避为妙。海啸发生之前常见的前兆大致有
4
种:一是海水异常地暴退或暴涨;二是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
白色,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地明亮的水墙;三是位于浅海区
的船只突然剧烈地上下颠簸;四是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
大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一旦上述征兆发生,就需要
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⑺ 地震来临前的征兆和地震时的自救方法,你知道多少
当年的汶川大地震让现在的人们想起来人就心有余悸,那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的人关心着汶川。汶川地区的人们遭受了严重的危害,有的人因为地震失去了生命,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一件事。
虽然地震后出现了很多孤儿,但是这些孤儿也遇到了他们新的家庭,重获了新的人生。未来我们的地震预警技术更会达到空前超高的水平,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小有成就,可是我们势必会依旧谦逊地向前发展。未来掌握在人类手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相信我国可以引领世界科技潮流,为人类发明出更多造福人身安全的高科技物品。
⑻ 地震躲避方法
避震要点:
1、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2、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3、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4、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8)地震来临逃离方法图片扩展阅读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经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直至新西兰,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欧亚地震带:大致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缅甸经中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本地震带约集中全世界15%的地震。
洋中脊地震带:包含延绵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极海的洋中脊。洋中脊地震带仅含全球约5%的地震,此地震带的地震几乎都是浅层地震。
⑼ 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有哪些
室内避险1、在平房或低层的居民,如果室外较为空旷,可以抓紧时间冲出去。2、在楼房无法快速到户外时,应该充分利用室内三角空间。在避险时尽量下蹲或俯倒式,使自己的身体缩小到最小,用物品保护头部胸部及面部。3、在室内要避开墙体薄弱的位置,如楼道、楼梯口、阳台、外墙、窗户附近,尽量靠柱子和承重墙。4、地震发生的时候如果在电梯,应该立即靠最近的楼层停下来,马上离开。在停下之前,应迅速蹲下并靠电梯内壁,以免被撞伤。
公共场所避险1、学校地震时在一楼的学生因该迅速撤离到操场,在楼层高的学生应该迅速躲避到课桌底下,用书包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待地震稳定后,由老师组织有持续的撤离,不要慌乱甚至跳楼。2、在商场、剧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建筑物跨度大,人员集中,地震时最容易引起慌乱。应该迅速就近择地躲藏,避开广告牌、吊灯和高大不稳定的物体。3、在地铁和地下商场时,但一定要保持冷静,在黑暗的四周寻找应急灯和指示灯朝光亮的位置撤离
户外避险1、地震时,在空旷的地方,如公园、街道、小区应该立即蹲伏空地上,不要四处奔跑,以免地震失去平衡造成伤害。或者尽可能远离楼房、围墙、狭窄街巷、电线杆或者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危险物。2、在山区野外,尽量跑到所在地的高点,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滑坡等。遇到滚石要向与其线路垂直的方向跑,不能顺着滚石的方向往山下跑。3、在林区,应立即钻进较密集的树林中,不要停留在树林或者树林的小空地上,树林越密集越安全。4、在江河湖海旁边,应该立即望往后撤退,以免地震被震入水中,同时这些地方在震中也容易发生塌陷或滑坡,在海边还要提防海啸。5、在桥上应该立即离开桥身,停留在桥上或者桥下是十分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