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的动物检疫方法有哪几种
法律分析:1、 流行病学调查;
2、病理检查;
3、病源检查;
4、免疫学检查;
5、临床检查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进出境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本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2. 动物的检疫方法包括哪些
动物的检疫方法包括:
1、 流行病学调查;
2、病理检查;
3、病源检查;
4、免疫学检查;
5、临床检查 。
知识点延伸:
动物的检疫,就是按照国家法规对各种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的疫病检查。通过动物检疫,对可疑或已证实的疫病对象实行强制隔离,或作出适当处理,目的是防止动物传染病的传播,保障畜牧业生产和人民健康。
3. 检查牛病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检查病牛的基本方法大致有5种: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检查时,可视病情单一使用或综合使用上述方法。
(1)视诊
用人的眼睛观察病牛的异常情况。方法是站在病牛左前方2~3米远的地点,首先看牛的全貌。观察其精神、姿态、被毛、胸围、腹围等方面是否正常。接着,再向左后方边走边看,按病牛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的顺序察看。来到病牛正后方时,停留片刻,看一下尾部和会阴部是否有异常。然后再从病牛的右后方向正前方察看,看右侧胸部、腹部、臀部等部位是否和左侧对称。如果发现有异常,兽医人员要进一步靠近病牛,反方向围绕牛体再进一步察看。最后,要让病牛溜达几圈,再看一下病牛的步履和走势。
(2)触诊
通过用手直接触摸,检查病情。触诊又分为轻触和重触2种。轻触主要是检查病牛体表的温度、湿度和肌肉的紧张性,把手轻放在牛体表面就可以了。重触就是施加一定的压力向牛体内触摸,检查深部的组织和有无肿胀。
(3)听诊
通过听病牛的有关部位,根据发出的响声,来判断病牛体内的病理变化。听诊法主要用于胸部检查。
(4)叩诊
有手指叩诊和槌板叩诊2种,手指叩诊就是用弯曲的右手中指,垂直地向紧贴体表的左手中指的第二指骨中央,短而急速地连续叩打2次。叩击后,右手的中指立即抬起离开体表。接着,可依此法再叩击。槌板叩诊就是用左手拿叩诊板,并把它紧贴在病牛的体表,右手拿起叩诊槌,用腕关节的力量把叩诊槌向叩诊板上叩打。叩打的动作要短促而急速,每次叩击2~3下,然后再用此法间歇性叩击。
使用手指叩诊还是使用槌板叩诊,要根据病牛而定。一般病犊牛用手指叩诊,成年病牛用槌板叩诊。
(5)嗅诊
用鼻子直接闻病牛呼出的气味、排泄物及分泌物等。通过嗅诊能检查出不少病症。如闻到鼻液和呼出的气体有腐败臭味,可以初步判定病牛患了肺坏疽或腐败性支气管炎;阴道分泌物有腐败性臭味时,可考虑为子宫蓄脓;皮肤及汗液有尿臭味时,可考虑为尿毒症;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时,则可考虑为酮血病。
4. 我国检疫的检验方法分为哪三种
以下方法:
1、现场检疫:输入、输出应检物抵达口岸时,检疫人员登机、登轮、登车或到货物停放场所实施检疫。
2、实验室检疫:检疫人员按有关规定或要求对输入、输出的检疫物作动物疫病、植物病害的实验室检测。
3、隔离检疫:动物在入境后或出境前,必须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指定的隔离场作隔离检疫(大、中动物45天,小动物30天);入境植物、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需作隔离检疫的,应在指定的隔离圃隔离种植,经过至少一个生长周期的隔离检疫。
5. 请问如何检测猪瘟病毒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的临诊症状,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经过的病例,主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感染。由于贯彻了预防为主的方针,猪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猪瘟仍是目前危害较大的疫病,在不断总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减少猪瘟造成的损失。
诊断要点
发病特点
在自然情况下,只是猪和野猪感染发病,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以发病;本病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生。
不按期进行预防注射的地区,一旦发病,在短期内可造成广泛的流行。发病和死亡都很高。在常发地区或注射密度不很高的地区,可呈零星散发。
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呼吸道、眼结膜及皮肤伤口感染。猪只的买卖、运输、尸体处理不当,肉品卫生检验不严,兽医卫生措施执行不力,人、动物和昆虫等都可成为间接的传染媒介,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胎盘传染使子猪患病,成为防治中十分棘手的问题。
临诊症状
猪瘟与发生败血症的猪丹毒、猪肺疫和子猪副伤寒在症状方面很相似,较难分辨,应注意区别诊断。猪瘟的临诊特点是:体温升高到40.5℃~41℃,呈稽留热,有脓性结膜炎,病初便秘,后腹泻;在病猪耳后、腹部、四肢内侧等毛稀皮薄等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红点或红斑,指压不退色;公猪有包皮发炎,用手挤压时,有恶臭混浊液体射出,急性病例,多在1周左右死亡,死亡率可达60%~80%;小猪有神经症状,慢性病例,体温时高时低,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病猪明显消瘦,毛焦臁糜,行走不稳。一般病程可达20天或以上,死亡居多。
病理剖检变化
急性猪瘟主要呈败血症变化,有诊断价值的变化是:皮肤或皮下有出血点;颚凹、颈部、鼠蹊、内脏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周边出血;肾脏色淡,不肿大,有数量不等的小点出血;脾脏边缘梗死;喉头黏膜、会厌软骨、膀胱黏膜、心外膜、肺及肠浆膜黏膜有出血。慢性病猪特征的变化是盲肠、结肠及回盲口处黏膜上形成扣状溃疡。
实验室检查
常采用的方法有:血清学检查、猪瘟兔化弱毒免体交互免疫试验,生物学试验(非免疫猪种)、荧光抗体试验等。
近些年来,急性猪瘟少发,常有非典型性猪瘟(温和型)病猪出现,其特点是病型温和,病热缓慢,病变局限,呈散发等不典型表现,这就须经实验室检验方可做出可靠的诊断和鉴别。
防治方法
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
做好猪瘟的预防注射工作,是防止猪瘟发生的关键措施。每年采取定期注射和适时补针相结合的办法,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稀释后大小猪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注射后第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1年以上。选择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实行自繁自养的办法
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运回后还须隔离饲养半个月左右,并进行疫苗注射,进行实验室猪瘟抗原检测阴性,方可混群饲养。
加强集市管理和运输检疫
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和收购、运输,以防传播疫病。生猪交易市场、猪库、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所,特别应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及检疫措施。
改善饲管
改善饲养管理,搞好圈舍、环境及管理用具的兽医卫生、消毒工作。
发生猪瘟时的紧急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猪瘟。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措施,对控制和消灭猪瘟,减少经济损失有重要意义。
(1)病猪及可疑病猪,立即隔离饲养。特别是贵重的种猪,在备有抗猪瘟血清的单位,可用于治疗。
(2)对发病猪场及附近尚没有发病的猪只,立即全部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注射,可有效地制止新的病猪出现,缩短流行过程,减少部分损失。
(3)发病猪舍、运动场、饲养管理用具,用2%热碱水或30%草木灰水等进行消毒。粪尿及垫草等污物,堆积发酵后作肥料利用。
(4)死猪深埋或销毁、化制;急宰病猪的肉,可根据当地条件,同有关人员商定处理办法。
6. 常用的动物检疫方法
法律分析:动物的检疫方法包括:
1、 流行病学调查;
2、病理检查;
3、病源检查;
4、免疫学检查;
5、临床检查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第十七条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强制免疫计划和技术规范,对动物实施免疫接种,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保证可追溯。实施强制免疫接种的动物未达到免疫质量要求,实施补充免疫接种后仍不符合免疫质量要求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应当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7. 动物检疫检验员常用诊断方法有哪些
动物检疫检验员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使用检验检疫仪器、工具解剖动物或通过感官、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鉴别、检查;(2)识别并、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3)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和用人单位录用员工的主要依据,也是相关专业领域从业资格准入的有效证件。“国家林业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作为全国涉林行业特有职业资格鉴定权威机构,面向全国开展“动物检疫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善心教育常年开设动物检疫检验员培训考试班,全国招生,申报事宜,敬请垂询。二、 报考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符合动物检疫检验员国家职业资格相应级别申报条件时均可报名参加,包括在职人员、在校生。三、 鉴定级别:动物检疫检验员 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动物检疫检验员 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动物检疫检验员 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四、相关报考材料1、蓝底或者红底照片一寸和两寸各六张(每张照片后面写上名字和报考专业)2、身份证复印件三份正反面需在一张纸3、学历复印件三份(注:在校生可拿学生证复印件代替)4、填写《国家职业技能申报审批表》两份(正反两面打印出来手填)5、提供《职业工作年限证明》原件一份,需盖公章。(注:在校生可拿学生证复印件代替)6、签署《教育培训合同》一式两份本地学员请报名的时候现场上交外地学员可以按以下信息快递 五、 时间:每月循环开班,随到随学,常年接受报名。六、 培训内容:基础知识:动物解剖,病理检验,动物源性食品微生物检验和理化检验,兽医临床诊断知识,规定检疫的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诊断技术;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培训形式:善心教育动物检疫检验员培训基地全日制培训班,培训、实习、考证一体化服务,免费推荐就业; 善心教育动物检疫检验员业余自学和函授学习班,方便在职人员和外地考生报名。七、 考核、发证: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者,由国家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此证书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国家林业局参与鉴定。
8. 几种常用的猪病检测方法
检查猪病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群体检查
为尽早发现病猪,应每天对猪群进行检查,在猪保持安静时,观察猪的姿势,精神、体态,呼吸等状态,有无不正常的,把猪哄起来观察有无瘸腿、站立不稳、行动困难的、咳嗽、颤抖和独立一处不动的猪,发现以上不正常情况可能是猪刚要发病了。
(2)症状检查
当患病猪到了症状明显期,就表现出特殊症状,这时不但要进行一般检查,还要进行系统检查,必要时要对猪的粪、尿、血进行常规化验检查,来确诊猪是否已患病。
(3)解剖检查
对病死的猪进行剖检,检查皮肤、皮下脂肪、内脏器官、血液、淋巴结等的病理变化,进一步确诊猪的疾病。
9. 猪病的实验室诊断过程中常用检查法有哪些
猪病的实验室诊断常用检查法包括以下几种:
(1)猪的粪尿常规检查法①尿中的潜血检查肾脏、膀胱及尿路的出血性疾病,以及溶血性疾病,如猪瘟、猪丹毒、新生仔猪溶血病等,在其尿液中均含有血液或血红蛋白,当量少时,需借助化学方法来测定。②粪中的潜血检查粪便中潜血阳性,见于胃溃疡、胃穿孔及胃肠道的出血性疾病。③粪便的显微镜检查主要是借助显微镜观察检查粪便中的寄生虫虫卵和幼虫,同时也可了解被检查猪的消化能力和胃肠道有无炎症病变。常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集法。
(2)猪的血液常规检查法①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健康猪血红蛋白值为10.5克/100毫升(波动范围9.5~12克/100毫升)。血红蛋白含量增多,见于剧烈的腹泻、呕吐、大出汗及某些中毒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见于仔猪贫血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猪瘟、仔猪蛔虫病等。② 红细胞计数健康猪红细胞数平均值为600万/立方毫米(波动范围500万~700万/立方毫米)。红细胞增多,为血液浓缩,如脱水、大出汗、胸膜炎的渗出期等;红细胞减少,为各类贫血性的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③ 白细胞计数健康猪白细胞数平均值为13000万个/毫米3(波动范围11000万~1600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计数,对某些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多数细菌性感染和炎症,都可使白细胞增多,如猪丹毒、肺炎、链球菌病等。而某些病毒性传染病则能使白细胞减少,如猪瘟、流行性感冒等;某些严重的传染病后期,机体高度衰竭时,也可见白细胞减少。
(3)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首先无菌操作所需要病料(心血、肝脏、脾脏、淋巴结等),然后可直接推片或涂片镜检或分离培养。有条件时还可通过生化反应、动物接种试验或血清型鉴定等试验进行病原的鉴定。(4)药物敏感试验当长期应用或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时,可引起某些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了减少盲目地滥用抗菌药物,同时为了不耽误治疗时机,可开展药物敏感试验,筛选最敏感的药物进行临诊治疗。一般常用纸片法等。(5)血清学诊断血清学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在兽医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对许多传染病的诊断。具体方法详见下文介绍。
10. 动物化验室怎么化验疫病
楼上讲的比较笼统
对微生物(主要指细菌、霉菌)来说,上述讲法没有错
但对于病毒病来说,一般的化验室并不具备直接检测病毒的设备和能力,这时就要通过其它方法,间接测定是否感染病毒了
一般常见的方法有:
(1)直接镜检:如寄生虫大多采用此种方法
(2)抗体检测:抗体检测方法很多,平板凝集、血凝试验、ELISA都可以,以血凝试验和ELISA较常见
(3)病原检测:对某些病毒病,可以通过ELISA、PCR等方法进行检测,以PCR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