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食用菌栽培有哪几种方法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三种,即纯培养法、选择性培养法和优势培养法。
一、 菌种制作的基本设备
1、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 培养料的贮备和预处理------- 容器、工具的洗涤------ 配料、培养基制作------ 灭菌------ 冷却------ 接种------ 培养------- 贮存 2、 基本设施 ① 厂房:② 原料库③原料预处理场地④ 洗涤室:5配料室⑥ 灭菌室⑦ 接种室⑧ 化验室 ⑨ 培养室⑩贮存室 二、 纯种分离 菌种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基内菌丝分离法和土中菌丝分离法。
1、 孢子分离法:属有性繁殖。对于香菇、平菇异宗结合的菇类,为避免产生单孢不孕现象,必须采用多孢分离法。单孢分离法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的研究。
⑴ 种菇的选择和处理 种菇选择的标准:必须纯正,具有本菌株性状,发育健壮,无病虫害,成熟度适当。种菇选定后,首先除去附着在菇体表面的杂物,如蘑菇、草菇可用0.1%升汞浸泡消毒2-3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漂洗3次,以洗除表面附着的药物,最后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香菇、平菇可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
(2)多孢分离法 ① 整菇播种法② 钩悬法③ 贴附法 4菌褶上抹取孢子法⑤ 孢子印分离法 ⑥ 空中孢子捕捉法
(3)单孢子分离法 一般采用方法:平板稀释法、连续稀释法、毛细管法等。
2、 组织分离法
(1) 子实体分离法
(2)菌核分离法
(3)菌索分离法:对一些不易找到子实体及菌核的菌类
3、基内菌丝分离法 对于子实体只有在特定的季节下出现,平时不易采到,或子实体小而薄或呈胶质状态
(1)菇木(或耳木)分离法 在食用菌繁殖旺盛期
(2) 代料基质分离法 分离前,选择一批子实体发生早、产量高、菇体尚幼嫩且生活力强而无病虫害的栽培袋,待子实体将近成熟时,去掉子实体,然后用75%酒精将培养袋进行消毒后,在培养料下1.5cm处挑取0.3cm的培养料小方块组织,接入试管培养基的中央,置于恒温下培养。
3、 土中菌丝分离法: 用于采集生长在土中的菇类菌丝体
三、制种技术 采用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和基内菌丝分离等方法分离培养而获得的纯菌丝,经过原种的扩大培养和母种、栽培种的制作,即可作为食用菌生产用的菌种。
1、 菌种的类型 母种、原种、生产种
2、 培养基的种类 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3、 原种制作 从担孢子或菇体组织直接分离培养获得的原种或引进的原种
4、 母种及生产种制作 将原种菌丝体移植到由粪、草、木屑、棉籽壳或麦粒等原料配制成的培养基上,而制成的菌种称母种。将母种再扩大繁殖制成的菌种,称栽培种或生产种。
5、 培养基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法 琼脂培养基采用1.05kg/cm2 压力,温度121℃ ,灭菌45-60分钟;母种和栽培种固体培养基采用1.2-1.5kg/cm2 压力,温度123-129℃ ,灭菌1-1.5 小时。 (2) 常压蒸汽灭菌
6、 接种室消毒灭菌 熏蒸消毒法: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法
(2)紫外线消毒:(3)石碳
酸灭菌
7、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将原种或母种菌种移接到经过严格灭菌的培养基上,称为接种。 8、 菌种培养
四、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
1、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的基本手段是采用低温、冷冻、干燥、减少供氧量等方法,终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谢强度,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⑵ 大棚中如何种植食用菌
食用菌生产中,栽培发菌是决定产量的关键环节,大棚空调器在对大棚温度湿度进行调控的同时,大流量通风可以有效改变菌袋的生长环境:实现菌袋周围的空气循环,在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同时,稳定菌袋内的温度,使菌丝的发育健壮.在食用菌的生长出菇期于发菌期的控制除温度湿度条件有所不同外,其他条件基本一致.
大棚空调器通过束流进出风设计,对食用菌大棚进行循环通风,在降低棚内温度的同时,可有效杀灭棚内害虫及防止杂菌感染。为各类蘑菇的菌种制备及生产栽培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你也可以看下视频的:
http://v.ku6.com/show/lSPrHBRuTTeSQfxh.html
⑶ 智慧食用菌大棚/智慧菌菇房解决方案智慧食用菌大棚怎么建设
智慧菌菇房解决方案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对空气温湿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光照强度等数据进行采集,利用以太网、4G、WIFE的网络信号传输采集到的数据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会根据人工经验所设置的各种参数来进行比较,判断实时的数据是否符合预制参数要求,并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查看菌菇房内实况,并进行远程控制。
福建蜂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菇房环境监测系统、食用菌种植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自动监测并调节菌菇房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温度、湿度,具有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功能、加湿、除湿控制功能和升温、降温控制功能,可以控制风机、加湿器等设备,通过人机界面可以设置二氧化碳、温湿度的上下限以及控制回差,带有通讯接口,可以和计算机、手机通讯,构成菇房环境自动监控系统。
福建蜂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冠菌农业大棚是福建省省级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得到业界专业人士的认可!据相关人员介绍,该套系统的使用,降低了80%的人工成本,产量提高30%左右,减少水电资源60%,整体经济效益提高40%左右。
⑷ 食用菌大棚应该怎样建设
食用菌大棚模式很多。需要根据栽培的品种选择。一般常规的大棚就是按照蔬菜大棚的模式搭建即可。
⑸ 大棚蘑菇养殖技术是什么
一是选择营养价值高、无霉烂的原料作为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料。
二是适时栽培。如果夏季栽培秋冬季品种肯定不行,冬季栽培夏季品种同样不行,迟栽也不行。
三是选择优质、高产的菌种。俗话说“好种出好苗”,没有好的菌种就达不到好的产量。
四是提高产品质量。做到适时采摘。食用菌生长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后期大量的孢子已经分生、老化,重量和品质都会下降。据了解,市场上最常见的平菇,大部分采收都在后期,同时有些从事食用菌销售的商贩还加些水,但消费者对此不清楚,买回去后烹饪,出现大量的水,一点鲜味也没有,逐渐地消费者对这种产品就不再购买。
还要注意增加室内通风和湿度,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⑹ 大棚种植食用菌的方法是怎样的种哪种食用菌利润高呢
我觉得还是枞树菇,也叫松树菌,是由于这种食用菌生长在松树林下而得名,去年我们这里最高时卖到五十八元每斤,可能价格不是很高,可产出效益还是可以的,因为它并不是珍稀菌类,羊肚菌的价格,干品的通货价格高达800~1000元/斤;剪脚的羊肚菌价格更贵,可以卖到1200~1500元/斤。如果是鲜货出售,价格也不低,市场收购价格在75元/斤左右。
亩产7、8千斤,价格平均在15一30左右,这些菇类经济效益都可观,具体的要问专业人员,种植什么食用菌效益高。各地市场是不同的。应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目前一般以茶树菇。蟹味菇,秀珍菇,白灵菇等,和一些畅销的常规品种效益是不错的 市场价格,和原材料(成本)决定效益。
⑺ 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食用菌大棚栽培技术:
食用菌大棚栽培模式是当前最主要的栽培方式,因为,食用菌不是植物,它是一种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没有根、茎、叶、花,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其菌丝发育阶段无需光照;反之,过强的光照会抑制菌丝的生长。在菇类原始进化过程中,一般都生长在林地、草丛中,菌丝阶段在土壤、木头或草堆中,没有光照,但子实体(也就是我们食用菌用的部分)一般在散射光条件下生长,菇农搭建大棚,是为了模拟野生环境,适合菇类生长。
食用菌大多喜欢阴凉潮湿,栽培过程需要大棚遮阴,遮阴度根据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有所不同。过去,菇农用草帘、树皮等在棚顶遮阴,上世纪末,遮阳网在食用菌大棚中开始大量应用。近年,人们发现,遮阳网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遮阳网为了遮阳,一般做成黑色,吸收了大量光能,所以,遮阳网大棚往往比较闷热,不利于食用菌生产,夏季烂棒情况相当普遍。为了达到遮阳和防雨效果,标准大棚一般需要用两层遮阳网加上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并且在拱形大棚之上,往往还加上一层平顶,使遮阳网与农膜间保持50公分距离,利用空气对流,阻隔遮阳网吸收的热能直接传导进大棚内,这样就大大提高大棚造价。
食用菌大棚专用黑白膜简称黑白膜,由黑白两层组成,白面反射太阳光能,达到降温效果,黑面隔离红外线穿透,在冬天起到保暖作用。质量较好的黑白膜可在露天状况下耐用三年以上,通常可使用五年左右,使用寿命是普通遮阳网的1.5倍。食用菌大棚专用膜遮阴降温效果大大优于遮阳网,对大棚要求更低,使用寿命更长。
中国有机农业网
⑻ 大棚种植食用菌的方法是什么哪种食用菌容易种植呢
①选址做畦。栽培畦,一般选择背风避阳的地方做畦,畦深80~100厘米,长宽依地势而定,如果过宽,畦内可设过道,过道间距离,按便于采摘,伸手可及为标准。通常农村个人或者合作社采取这种模式,也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主要帮扶对象。工厂化投资大,产量高,品质可控,通常为企业行为,通过资本化获得支持。
⑼ 谁能给个食用菌温控菇房建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