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提壶揭盖使用方法

提壶揭盖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10 08:30:28

❶ 肺气不足除运动外还有什么方法

肺气保持宣发、肃降的生理特性,就能完成主气、行水和主治节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气 肺主气,是指肺脏具有主管呼吸之气和主管一身之气的功能。所以《灵枢·本神篇》和《素问·调经论》都说“肺藏气”。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之气。 《灵枢·脉度篇》说:“肺气通于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说明肺是主管呼吸运动的器官,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系,呼出体内产生的浊气,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地进行交换,维持着人体清浊之气的吐故纳新。所以《医宗必读》说:“肺叶百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呼,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 。二是肺主一身之气:整个人体上下表里之气均为肺所主。这是由于肺与宗气的生成相关。人体通过呼吸运动,把大自然清气吸入于肺,又通过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把饮食物变化成的谷气, 由脾气升清,上输于肺。清气与谷气在肺内结合,积聚于胸中的上气海,便称之为宗气。宗气上出喉咙,以促进肺主呼吸运动;贯通心脉而布散于全身,供养各组织器官以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活动。这样,肺就成了气的大本营,起到主一身之气的作用。所以《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肺主气的生理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但是,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燥邪的侵犯,如果病邪犯肺,导致肺气失于宣降,就会影响呼吸功能,出现胸闷、咳嗽,气急、无汗等肺气郁闭的病态。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若肺气不足,不仅会引起呼吸功能的减弱,而且也会影响宗气的生成,则出现呼吸无力,或少气不足以息,语音低微,身倦无力等气虚不足的病态,势必相继出现。若一旦肺失去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呼出,宗气不能生成,肺也就失去了主一身之气的作用,随着呼吸的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说肺主一身之气,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2、肺主行水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具有通调水道,推动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所以前入提出了“肺主行水”的理论。由于肺为华盖,是脏腑中位置最高的一个器官,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所以唐容川《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小便虽出于膀胱,而实则肺为水之上源”。
中医学认为,体内水液的代谢,不仅与脾主运化,肾司开合相关,而且也与肺气宣降有密切关系。所以,肺主行水这一功能,也是依赖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来完成的。一是肺气宣发,水精四布:水饮进入胃肠,通过“脾为胃行其津液”,水精便由脾上输于肺,肺气宣发而“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迅速地布散到全身。“若雾露之溉”以充养、润泽、护卫各个组织器官,其中一部分被身体利用后的废水和剩余水分,也通过肺气宣发,从呼吸、皮肤、汗孔蒸发和排泄于体外。二是肺气肃降、液浊下行;肺气肃降,促使上焦的浊水不断下行到肾,通过肾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下输膀胱,从而保持着小便的通利。肺主行水的这一过程,在《内经》里已经作了概括。 《素问·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里所说的“水道”是指体内水液输布和排泄的道路。 “通调水道”是指肺气宣发和肃降,促使水道畅通,推动水液正常输布和排泄的作用。肺气宣发,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而布散到全身;肺气肃降,则促使在上焦的浊水下行,而“下输膀胱”。
肺主行水,是肺气宣发肃降在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过程中起着通调水道的调节作用。若肺气宣降失常,失去行水的职能,则可出现水液输布和排泄发生障碍的病变。肺气失于宣发,就会形成腠理闭塞而出现无汗、肌肤浮肿等肺气失宣的病态;肺气失于肃降,则可导致水道不通而出现小便不利、全身浮肿等肺气不降的病态。这些现象,都是由于肺气在调节水液代谢方面的功能障碍,而发生“上窍不通,下窍不泄”的病理变化。所以,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从而使“上窍得通,下窍得泄”,所谓“提壶揭盖”法,是中医治疗无汗而肌肤浮肿,或小便不利而全身水肿的常用方法
3、肺主治节 肺主治节,是指肺脏具有辅助心脏生血和行血,以治理调节血液循环的功能。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能辅助心脏,主宰人体血液循环,具有治理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肺朝百脉,助心生血:饮食进入胃肠,经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混入血脉归心,上朝于肺,肺司呼吸,吐故纳新,进行体内外的气体交换后,复由肺灌注于心,生成新鲜血液,输布全身,以供养各个组织器官,维持其正常功能活动。所以,王冰注释《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时说:“言脉气流运,乃为大经,经气归宗,上朝于肺”。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所受气者,泌糟粕,蒸律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二是肺主气,助心行血:心肺同居膈上,心主血,肺主气,两者各有所司,但又是相互为用的。血液的循环运行,虽然依赖心气的推动,但肺气宣发与肃降也有辅助心脏以治理调节血液循环的作用。正如杨土瀛《直指方》所说:“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
肺主治节,是心血得以正常生成和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若肺气虚衰,气虚不能助心生血,或气虚不能助心行血,都可影响心主血的功能,出现生血和行血功能障碍的病变。例如:肺气不足,运血乏力,引起血液循环淤阻,出现胸闷、短气,心悸、唇舌青紫等气虚血淤的病态,治疗不单治心,治血,还须补气、行气,才能奏效。

如何运用水气病发汗、利小便、逐水三大治法

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为水气病的三大治法。如水湿之邪偏于上、偏于表,则可用发汗法使邪从表而解。水湿之邪偏于下、偏于里,则可用利小便法使水湿从下而去。若水气停积于里,证重属实,且正气未衰,用利小便法无效者,可用攻下逐水法,使邪从二便而去。发汗如越婢汤,利小便如蒲灰散,攻下如十枣汤。

❸ 中医治疗肝腹水有哪些方法

肝硬化按照西医角度分为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以腹水为分界线,有腹水代表着肝硬化已经进入失代偿期。

所谓肝腹水,就是腹内存有大量的液体,导致肚子会越来越鼓,就像是怀孕一样,还可能会诱发多种恶性疾病,如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衰竭、肝癌破裂出血等,是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王三虎讲解·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有效吗?

按语:肝硬化腹水是中医内科四大难症“风劳鼓嗝”之鼓胀。我在小柴胡汤疏利三焦水道,五苓散化气行水的基础上酌加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利湿退黄之品组成自拟方软保肝利水汤,治疗肝硬化以及肝癌腹水多年,确有一定疗效。本案不但加入大量车前草,还加了“提壶揭盖”之妙药紫菀,实在是竭尽全力,不如此不足以保证不再放腹水。结果,天遂人愿,自然要药随症减,进退有据。

(注:以上方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最后王三虎主任说慢性肝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合理饮食及注意休息,以避免肝腹水的出现,而一旦出现肝腹水的症状,应重视起来,积极到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详细检查治疗,避免病情继续恶化。

❹ 中医治疗肝腹水的方法

你好,中医治疗肝腹水的方法:腹水如果很多,需要穿刺抽取一部分,此外积极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是关键,饮食上食物多样化,营养药均衡,忌硬食物或辛辣刺激食物,禁忌鱼虾蟹,牛羊肉,多食菌类食物,膳食要营养充足,清淡易消化为主,同时可以考虑抗肿瘤中医药灌注治疗,抑瘤消瘤,副作用小,抗肿瘤的同时,控制腹水的再次生成,从根本上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的控制转移复发。

❺ 气血不足会影响排便吗

易便秘的孩子,其病机多是肺脾气虚。“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疏通和调节作用。而肺又与大肠相表里,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即手太阴肺经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络肺。因此,大肠的传导功能要依赖于肺气的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随之而降,从而糟粕能下。如果肺失肃降,则大肠之气亦不下降,故导致大便秘结。如果肺阴亏虚,津液不布大肠,大肠失却滋润,亦可导致便秘,养阴润肺、条畅肺气即可解除便秘。《医经精义》曰:“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 脾主运化,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脾气虚,运化不健,导致津液不走大肠,引起大便秘。
艾灸肺俞穴等能改善肺功能,有调补肺气的作用。中医的治疗法则里有“提壶揭盖”一法,是利用开宣肺气的方法治疗小便不利。调补肺气治便秘也属于此开上窍、通下窍的提壶揭盖之法。
山药薏米芡实粥健脾补气血,中里老师指出是治疗脾虚便秘的首选。百合性微寒,味甘微苦,入心、肺、肝经,有清热、润肺、止咳、宁心、安神、润肠等功能。

❻ 请教专家

疗便秘验方

1 .白术散治疗便秘 :取生白术适量 ,粉碎成极细末 ,每次服用白术散 10克 ,每天 3次。此法对虚性便秘疗效颇佳 ,一般用药 3~ 5天 ,大便即可恢复正常 ,大便正常后即可停药 ,以后每星期服药 2~ 3天 ,即可长期保持大便正常。

2.芍甘汤加味治便秘 :取生白芍 30克 ,生甘草 20克 ,枳实 15克 ,加水 2碗煎成大半碗 ,每天 1剂 ,分 2次服用。此方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便秘 9 5例 ,疗效满意。此法特别适用于老年、久病体弱的成人便秘患者 ,但孕妇慎用。

3.连翘治疗便秘 :取连翘 15~ 30克 ,煎沸当茶饮 ,每日 1剂。小儿可兑白糖或冰糖 (不兑糖效果更好 )服用。持续服用 1~ 2周 ,即可停服。此方特别适用于手术后便秘、妇女 (妊期、经期、产后 )便秘、外伤后 (颅脑损伤、腰椎骨折、截瘫 )便秘、高血压便秘、习惯性便秘、老年无力性便秘、脑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

4.车前子治疗便秘 :每日取车前子 30克 ,加水煎煮成 150毫升 ,每日 3次 ,饭前服 , 1周为 1个疗程。一般治疗 1~ 4个疗程即可痊愈。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本方不仅可以治疗便秘 ,而且还有降血压作用 ,特别适用高血压而兼便秘患者。另外 ,以车前子为主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 ,均有明显的近期、远期疗效。

5.昆布治疗便秘 :昆布 60克 ,温水浸泡几分钟 ,加水煮熟后 ,取出昆布待适宜温度 ,拌入少许姜、葱末 ,加盐、醋、酱油适量 , 1次吃完 ,每天 1次。

6.生甘草治疗便秘 :取生甘草 2克 ,用 15~ 20毫升开水冲泡服用。每日 1剂。本法专治婴幼儿便秘 ,效果满意 ,一般用药 7~ 15天即可防止复发。

7.胖大海治疗便秘 :取胖大海 5枚 ,放在茶杯或碗里 ,用沸水约 150毫升冲泡 15分钟 ,待其发大后 ,少量分次频颇饮服 ,并且将涨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 ,胖大海的核仁勿吃 ,一般饮服1天大便即可通畅。

8.蒲公英治疗便秘 :取蒲公英干品或鲜品60~ 9 0克 ,加水煎至 100~ 200毫升 ,鲜品煮 20分钟 ,干品煮 30分钟 ,每日 1剂饮服 ,年龄小服药困难者 ,可分次服用 ,可加适量的白糖或蜂蜜以调味。

9 .桑椹子治疗便秘 :取桑椹子 50克 ,加水500毫升 ,煎煮成 250毫升 ,加适量冰糖 ,以上为 1日量 , 1日服 1次 , 5天为 1个疗程。

10.决明子治疗便秘 :取决明子 20克 ,放置茶杯内 ,以白开水冲浸 ,如泡茶叶一样 , 20分钟后 ,水渐成淡黄色 ,香味四溢 ,即可饮用 ,喝完药液后 ,再加 1次开水泡饮。

王琦教授治疗便秘的思路和经验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可作为主要症状出现,亦可并发于其他疾病之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症。笔者随王琦教授学习多年,先生于临证之时常有教诲,于便秘一症应辨体与辨证相结合去论治,不可一见便秘不分男女长幼,一概峻攻或增液。现将先生对便秘一症的论治特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 辨体论治

辨体是中医学对疾病诊断、治疗的特色之一。不同的体质对疾病的形成、发展和治疗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性质便秘的形成与其人体质特征有着密切关系,而不同的体质特征对便秘的治疗、辨证用药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便秘的论治,首先应辨别其人之素体,如其人素体阳盛,加之恣饮酒桨,喜食辛辣厚味,则易形成胃肠积热、燥热内结,对此则应治以清热通便,常用麻子仁丸加减;若其人素体阳虚,则易阴寒内生,凝阴固结,阳气不通,肠道传递不利,则应治以温阳散寒通便,方用济川煎加减。方中肉苁蓉补肾润肠,仙灵脾补肾助阳,当归养血润燥。若其人素体痰湿壅盛,加之喜食肥甘厚味,痰湿内生,阻滞气机,胃气不调,脾阳不振,致大肠传导失常,则应健脾化痰,祛湿通便,其本在脾肾,其标在痰湿阻滞。临床常用涤痰汤加减,方中以半夏、胆南星、陈皮燥湿祛痰,党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枳实、竹茹和胃降逆,石菖蒲祛痰醒脾。临床还应辨证加减。如痰湿体质挟瘀血,可加蒲黄、丹参、当归等,若气滞甚者可加厚朴,痰湿甚者可加白芥子、炒莱菔子,脾虚湿甚者可加苍白术。若素体气血亏虚、阴液不足者,其人便秘则多因脏腑失于濡养,津液不足,无以滋润肠道致肠道干燥而便秘,对此则多治以养血益气,滋阴通便。临床多用四物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如气虚甚则加补气药生黄芪、党参等,如血虚甚则加重当归、生黄芪的用量,亦可加阿胶、熟地等。另外由于滋阴药多用易有碍脾胃,故应加行气健胃之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其体质状况不同,其人便秘之成、便秘之治亦不同。如年老之人,其便秘之成多以虚为主,多因脾肾阳虚,津液不足,运化乏力,故其治则多以滋肾健脾、补气养血、润肠通便。先生临床喜重用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小儿为纯阳之体,由于现今饮食结构的变化,如过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使得目前临床小儿便秘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特征,即多有热积、脾胃燥热,对此先生喜用芦荟丸加减,以泄其脾热,通其燥结。妇人体质特征多柔弱,加之经孕产乳的生理特性,宜致气血津液不足。故妇人便秘之治则多以补气生血、滋阴润燥通便为主。临床还应视具体病情加减。总之,对便秘的论治辨体是一个重要环节,应在辨体基础上结合辨证加减用药,诚如《温疫论·老少异治论》所云:“凡年高之人,最忌剥削。设投承气,以一当十;设用参术,十不抵一。盖老年荣卫枯涩,几微之气血易耗而难复也,不比少年气血生机甚捷,其元勃然。但得邪气一降,正气随复。所以老年慎泻,少年慎补”。

2 疏利三焦

大便难在《伤寒论》中论述颇多,仅专门条文就有21条,并提出“阴结”、“阳结”、“脾约”等病名。而大便鞭,有燥屎等在很多情况下即指大便难、不大便,所以三承气汤证、大柴胡汤证中的不少条文有大便难,不大便。大便难临床常被认为是阳明实热,灼伤津液,津伤化燥,以致肠道失于濡润所致。由此人们对仲景之三承气汤使用较多,其声名也得以“远扬”。以致有时临床不辨患者之证候,不察其人之体质,一俟有大便难,便予承气之类。仲景之所以对大便难有诸多论述,且备有多种方剂,即在于大便难有不同的成因,其人有不同的证候。应辨证施治,辨体论治。先生常告诫我们,学习《伤寒论》不仅在于熟背条文、方剂,更应领会这种辩证思想和思维方法。如先生临床有时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大便难,似不合常理。而仲景对此早有论述。如“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调和,身氵戢然汗出而解。”此大便难乃因阳明病,热郁胸胁,肝胆不疏,三焦气机不利,所以胁下痞满,肺与大肠相表里,上焦肺气不得宣通,津液不下则下焦大肠传导失常,故不大便。中焦胃失和降而呕,此正是小柴胡汤清解疏利方可治。小柴胡汤清解表里,疏利三焦。疏上焦则肺气宣通,疏中焦则胃气和降,中上得通,津液得下而下焦得利,便难自解。另如妇人产后常出现的三大症之一,大便坚,呕不能食,亦以小柴胡汤主之。此则因血虚津亏,阳气偏盛于上,胃失和降,津液下亏,肠道失润所致,用小柴胡汤扶正达邪,疏利枢机。从而使气机调畅,阴阳相合则诸症自解。先生临床治疗大便难亦常强调这种提壶揭盖的思想。如先生临床常在辨证基础上加杏仁,或嘱服杏仁露。杏仁既可宣肺以利下通,又可润肠。所以说对大便难的论治,注意辨体与辨证相结合是非常必要和有临床价值的。对小柴胡治疗大便难应立足于临床具体证候情况和体质特征,对那些燥结症状不明显、白虎汤证未成、热郁胸胁所致的大便难即可用小柴胡汤清解疏利。小柴胡汤的临床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对其使用,先生主张不应囿于少阳症,更不能将小柴胡汤与少阳症等同。应从仲景原文及其使用范围、组方配伍上去理解小柴胡汤的功用。至于在小柴胡基础上加减运用则更为灵活,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国内外临床资料多有报道〔1〕。

3 健脾助运

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异常,但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习惯性便秘的患者,有些人可数日甚至一周不排便而并无明显不适症状。这些人多因其脾胃功能虚弱,传送乏力,而机体似乎也适应了这种延迟。但这类习惯性便秘对人体极为不利,如长期便秘可造成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心烦失眠,诱发肛裂、痔疮、息肉、脱肛等,老年患者可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病,甚可猝死。仲景名方炙甘草汤用于治疗“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对于方中麻仁一药之功用有多种解释,多认为是复血脉。先生则认为该证之成多由于其人气血不足,易致大便难,麻仁之用在于润肠通便,以防大便难而加重病情,此方为仲景用此药之高妙之处。对于这种素体脾胃虚弱,运化传输功能弱的患者,先生临床喜用《脾胃论》之枳术丸(枳实、白术、荷叶)为基础方,且常加大白术用量,可用至20~30 g。先生言白术微辛,苦而不烈,其力补多于散,有较好的健脾和胃之功,脾健胃和,脾升胃降则运化功能正常。且白术主要成分含挥发油亦有利于大便排泄。临证时常视患者体质及辨证情况加减化裁。气血亏虚者加肉苁蓉、当归、火麻仁等。对老年患者,先生则喜用肉苁蓉,用量可在30~40 g;对有明显燥热内结者,先生喜用枳术丸合增液承气汤治疗;对有明显的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者(如胃下垂),先生则用枳术丸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取其塞因塞用之意。

4 行气通腑

便秘较重,且病情严重者,病人不仅痛苦异常,而且还会引发其他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如诱发冠心病等。对此种急症,则应急则治其标。如粪嵌塞,即较多量坚硬或粘腻的粪块停滞嵌塞在直肠壶腹内,病人常见有直肠部胀痛难忍伴见烦躁不安,精神异常痛苦。对于此类急症则应采取应急措施,先稳定病人情绪,避免急躁,可用开塞露塞肛、灌肠。但这种泻剂如酚酞、液体石蜡、甘油等,不宜经常使用,以免干扰肠道正常活动和吸收功能,同时这种泻剂还可导致肠壁神经感受细胞应激性降低,致使以后肠道内有足量的粪便也不产生正常蠕动和排便反射,久之可形成对泻剂的依赖性。先生对一些肠蠕动功能差而致腹胀、便秘者,则多在辨证、辨体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槟榔、枳壳以除气行滞。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其有良好的健胃、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的功能。有助于减轻肠内异常发酵和促进炎性渗出物排出。对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大便不利者有较好疗效。相当于西药之胃肠动力药。对麻痹性肠梗阻,先生则用张锡纯之莱菔子汤,煎汤一大杯,顿服之;对症状较重者加蜣螂。《本草纲目》认为莱菔子有:“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之功。《滇南本草》则云其有:“下气宽中,消膨胀,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张锡纯则指出 :“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蜣螂则有通胃肠燥结之功。

5 关于“脾约”的讨论〔1〕

先生对《伤寒论》第247条关于“其脾为约”是否为“胃强脾弱”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与目前很多学术观点不同,且麻子仁丸为临床治疗便秘的常用方剂,故列于下以启发临床思路。供参考。

对脾约的认识,历代医家见解不一。自成无已提出“胃强脾弱”后,各宗其说,目前此说仍被多数人采用。先生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 脾与胃生理关系:脾与胃相表里,胃之受纳,脾之运化,脾胃相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气之输布,胃降则糟粕得行,脾升精气得以上输。胃为阳腑,喜润恶燥,脾为阴脏,喜燥恶湿,二者升降相因,燥湿相济,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二者喜恶各异,患病也各有特点,胃病多燥热,脾病多寒湿;胃燥过盛则便结为患,脾虚湿盛则肠鸣泄泻。所谓“浊气在上,则生月 真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胃强”与“脾约”:“浮则胃气强”中之“强”非指胃气之强,这与太阳病“卫强”非指卫气强盛而是表邪束表,胃气抗争病理反映一样,“胃强”是胃热亢盛的病理概念,是对胃热亢盛的病理描述,原文中并没有脾虚证候的描写,所谓“脾弱”之说不好成立。仲景之言“其脾为约”,并未言脾弱。约为约束之意,是指胃热亢盛,反制其脾,阻遏脾为其行输津液,即胃之邪热限制、阻遏、约束了脾为其行输津液,限制、阻遏、约束了脾的正常转输功能。

(2) 关于脾约便硬的形成:条文中“趺阳脉浮而涩”,隐含脾约病机,而“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则进一步表明,浮为胃热盛,涩为津液不足,因胃热盛,津液不足才使脾的转输津液功能受到限制和约束。脾将有限津液但输膀胱而见小便数。而因胃的燥热不能润肠道而大便硬,这正是“浮涩相搏,大便则硬”之义。胃热亢盛,津液不足作为脾约的病机,二者不可或缺。再者,从其主方麻子仁丸组方来看,既有泻热通腑之小承气,又有益阴润燥之品,亦佐证此点。

综上,先生认为,凡属胃热亢盛,制约脾之输津功能、反过来又加重胃燥之成的津亏便硬均可称为脾约证。其病在胃而不在脾,是实证而非虚证。麻子仁丸泻其“胃强”润其肠燥,并非扶脾之剂。故不宜将“脾约”解为“脾弱”。因此,对麻子仁丸的应用就应有所区别。由于受“脾弱”之说的影响,目前临床把老年体弱、津亏血枯,甚至脾虚气弱之便秘当“脾约”之证,以麻子仁丸治之,这违背仲景用此方的原则。根据以上观点,该方是治胃燥便结而非治脾虚方剂。故凡胃热燥盛,大便燥结,又非大承气峻下所宜者,津亏血枯,或脾虚气弱所致便秘(所谓老年性、习惯性便秘)均非所宜。诚如恽铁樵所云:“麻子仁丸之用,自较承气为平善,然必用之于阳证。若阴证误施,为害亦烈。”

治疗便秘的新观念

便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症,在人的一生中,几乎每个人都曾患过便秘。在儿童和中青年中,便秘患病率为5%~15%,中老年患病率为20%~35%,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患病率高达80%,长期卧床的老人,便秘患病率甚至达95%以上。以往治疗便秘的方法多半是以泻为主,泻剂虽然可以通便,但用药之后往往又出现继发性便秘。同时,泻药可使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容易引起机体的水和电解质紊乱。我们医院每年都收治大量老年患者,在这些患者中,许多人长年受便秘之苦,迫切需要疗效可靠又无毒副作用的通便药物。我们通过大量药物筛选和临床观察研究,研制出对便秘有良好疗效的纯中药制剂便通胶囊。

便通胶囊中含有健脾类、补肾类和理气类中药,针对患者的局部症状和整体状态,从补气、运化、推动、润滑、调理五个方面对便秘进行综合治疗,形成治疗便秘的新观念。

补气:便秘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便秘患者,往往都有气血不足,因而出现排便无力,虽有便意但排便十分费力。便通胶囊中的中药具有调畅气机的功效,能明显提高大肠的推动力,使粪便容易排出。

运化:便通胶囊选用健脾益胃的白术,白术能明显增强胃肠的分泌功能和蠕动功能,使胃肠系统的津液分泌旺盛,提高了消化系统的运化功能,使身体后天的正气得到扶持,不仅能通便,而且能帮助消化。

推动:便通胶囊还具有良好的肠道推动作用。通过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我们从中药中提取了一种肠功能调节因子(CRF)。CRF不仅能提高小肠的消化运能,促进小肠对各种营养的吸收,而且能使大肠保留较多的水分,使粪便的便质变软,同时,它还能刺激肠壁的末梢神经丝,增加肠管的收缩功能,使粪便轻松排出。

润滑:便通胶囊的润滑功能与常用的通便润滑剂(如液体石蜡、开塞露等)不同,该药中选用肉苁蓉,不仅有润肠作用,而且还有补肾养血的作用,有利于增强患者体质。

调理:从以上几种功能可知,便通胶囊不仅能助患者轻松排便,而且具有良好的调理功能,使机体恢复并保持阴阳平衡、气血旺盛。由于机体的正气上升,全身的各种生理机能也随之升高,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便秘问题。

总之,该药兼顾了行泻通便、生津补益,既有一定的下泻功能又有较好的补益作用,做到了“泻不伤正,补不滞塞”,因而对便秘有良好疗效。

❼ 七窍九孔是什么意思

七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加上排泄的两个出口,合起来就是七窍九孔。

1、目

目在面上部眼眶窝内,左右各一,为视觉器官,它包括眼球和眼副器两个部分。眼目有病可以影响其它脏腑,其它脏腑有病也能影响到眼目。如:青光眼可引起头疼,肝火盛可引起目赤肿痛。所以眼目也是脏腑病变的反应部位。因此,有人说目是肝之苗。

2、鼻

鼻在面部中央,分外鼻、鼻腔、鼻旁窦三部分。鼻为嗅觉器官。主嗅觉。它又是呼吸的门户,还能对吸入的空气起净化,湿润和加温作用。也可辅助发音。鼻有病可影响肺和其它器官,肺有病也能影响到鼻。所以说,鼻是肺之苗。

3、口

口是消化管道的开口。它有咀嚼和吞咽的功能。口唇内含丰富的微细血管,一般呈红色。当机体缺氧时口唇发紫称为发绀。脾虚口唇发白,唇焦而干为脾有热积。口为脾之苗。

4、耳

耳在头颅两侧,耳是听觉器官,主听。脑病反应在耳上,所以,耳为脑之苗,或谓脑开窍于耳。如:脑萎缩可见耳背,耳聋。头火盛可见耳鸣。

(7)提壶揭盖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孔窍宜通不宜塞,塞则升降出入受阻而发病。

由于上下孔窍之间相互关联,所以如果有以下窍闭塞不通为主的病症,可用宣通上窍的方法通下窍。

比如之前提过的“提壶揭盖法”,用于小便不通,或大便秘结难下,使用利水、通下的药又无效时,可以加一两味宣通肺气的药,比如紫苏叶、桔梗、薄荷、杏仁等,疏通上窍,则下窍可通。

人体中,气机是流动的,但下窍不通,则气滞不流,上窍肺气一开,气则流动,下窍即开。

❽ 提壶揭盖在中医里面是什么意思啊

提壶揭盖,治疗法则之一。指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肺与脾肾三焦膀胱等脏器分司水液代谢,维持水道的通调。肺主气,为水道的上源,在肺气闭阻,肃降失职,影响其他脏器的气化失司的情况下,可出现喘促胸满、小便不利、浮肿等症,治疗应先宣发肺气,肺气得宣,小便得利,故喻为提壶揭盖。
望采纳

❾ 请问什么是提壶揭盖法

你不是不会用搜索吧?还是有特殊情况?网络一下就有答案啦。
我复制一段给你看看。

中医的治法有许多有趣的比喻,比如有一种中医熟知的“提壶揭盖”法,就是用打开壶盖,放进空气,以利壶中水从壶嘴畅快地流出的形象,来说明使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

这种治疗小便不畅甚至不通的方法,不是使用通利小便的利尿药,而是使用宣肺的药物,在常人看来有些不可思意。原来中医认为:肺与脾、。肾、三焦、膀胱等脏器分司水液代谢,维持水道的通调。肺主气,为水道的上源,在肺气闭阻,肃降失职,影响其他脏器而气化失司的情况下,可出现喘促胸满、小便不利、浮肿等症,治疗应先宣发肺气,肺气得宣,小便得利,故喻为提壶揭盖。

清代名医张志聪治疗一个患水肿而癃闭(小便不通)的病人。这个病人在此之前,已看过不少其他医生,那些医生大多使用八正散等利小便的方药给病人,反而越治小便越不通,肿也越来越严重了。张志聪果然与众不同,他以防风、苏叶、杏仁各药等分为剂,水煎后温服,使病人出汗,小便即通,水肿全消。防风、苏叶、杏仁是宣通肺气的药,肺气一宣畅,水道通调,小便自然就通了,水肿也就消了。

着名老中医赵绍琴曾讲述了两个病例,一个是在十年浩劫之初,赵绍琴被关进了牛棚,剥夺了诊病处方的权利。一日,有病人偷偷找到他,说患尿闭多日,经多方治疗未效,依赖导尿管导尿,十分痛苦。请赵医生救他一命。赵绍琴私下为他口授一方:苏叶、杏仁、枇杷叶各10克,水煎服,嘱其院外购药,以免节外生枝。事后病人专程前来告知,药后小便即通,花费不过两角钱。

另一个病例是在1990年初秋,一个在美国的朋友打来长途电话,说他夫人产后尿潴留,住院治疗10余日,花费美金已逾万元,仍不见效。不得已而求助于祖国的中医药。赵绍琴在电话中告诉他,可花一角钱购一味苏叶,每日煎汤代茶频饮。两日后朋友来电话说,病人服药后小便即利,痊愈出院了。

不仅是在利小便方面,治疗便秘,中医有时也采用提壶揭盖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气机郁滞型的便秘。此型便秘前人多以六磨汤(槟榔、沉香、木香、乌药、枳壳、大黄)为主方,但由于有些病人便秘日久,津液已伤,方中大黄损伤津液,大便更秘。以提壶揭盖法则顺气行滞,升清降浊,开上窍,通下窍,常用方剂有《和剂局方》中的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或沉香),可酌情加入莱菔子、栝楼、枳壳、杏仁。

水壶的壶盖上有个小汽孔,如果小孔被塞住,则壶内的水就倒不出来了,这时把壶盖打开,就可使水流如注了。中医学认为:在人体内,肺的位置最高,就好像一个盖子,所以中医又称肺为“华盖”。上面的盖子塞紧了,上下气机不调畅,下面的水液也就出不了体外,从而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甚至大便闭塞之症。所以只要宣通肺气,肺气肃降,气机通畅,就能使水液通利、二便通顺。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提壶揭盖”之法。

阅读全文

与提壶揭盖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韩束紧致水分面膜使用方法 浏览:112
摩托车前叉连接方法 浏览:427
交流和直接的电流计算方法 浏览:465
龟田锻炼身体的方法 浏览:766
曾仕强怎么使自己开悟的方法 浏览:251
大拇指甲沟炎治疗方法 浏览:911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技巧汇总 浏览:330
u盘扩展内存方法手机 浏览:36
除螨包的最佳方法 浏览:24
瓷砖鱼池漏水最简单的补漏方法 浏览:16
智能化方法如何帮助开发软件 浏览:360
卷闸门的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795
汽车纽扣电池的安装方法 浏览:892
斗地主快速学会的方法 浏览:879
钢梁安装方法如何做挠度实验 浏览:228
砂砾压实度检测方法 浏览:900
黑底白字解决方法 浏览:743
杭州电脑数据恢复方法 浏览:491
皮沙发的异味处理方法视频 浏览:626
快速缓解头痛的6个方法图片 浏览: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