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几种
日光消毒法、煮沸消毒法。
1、日光消毒法
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天然杀菌作用,只有当物品直接暴露在阳光下6小时,且不与玻璃窗分离时,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所以儿童的枕头、床上用品、毯子、棉裤、毛衣、玩具等经常能暴露在阳光下,以减少细菌繁殖,避免病原菌侵入人体。
当暴露在阳光下时,应注意翻转动物产品,使各方面都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起到消毒作用。
2、煮沸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主要适应于小儿的食具,也适用于煮沸用具,如瓶、筷子、汤匙、纱布、毛巾等。该方法简单可靠。通常情况下,在消毒前,器具或器皿要浸泡在水中并煮沸20-30分钟。
如果是结核病、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患者的器具或残留物,可采用煮沸消毒法,煮沸30分钟以上后,即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1)各种消毒方法大全图片扩展阅读:
消毒注意事项:
第一是选择无毒、无残留、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第二是杀菌效果,最好是广谱、高效的消毒剂;
第三是考虑使用成本,使用方便等问题。选择消毒剂时要选择包装上有卫生行政部门消毒产品批准文号(卫消准字)、有效期和厂名厂址的产品,这样的产品经过了国家审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证。
❷ 常见消毒清洁方法有那4种
1、做好手消毒
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注意擦干宜使用纸巾。
如果没有流动的水,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75%酒精可灭活病毒,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品。
2、外套衣服
回家以后外套直接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如果感觉到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接触了一些有可疑症状的人,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
尽量选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才选用化学消毒。比如衣服只要耐高温,就可以选用56摄氏度30分钟这种方式消毒。如果有烘干机,也可以把温度调到80度以上,烘干20分钟也可以达到消毒作用。
3、手机
建议外出回到家后可以关闭手机电源,等手机彻底冷却之后,沾取适量75%的酒精或者使用对电子产品没有损害的消毒产品,包括用消毒纸巾擦拭手机表面,并做好手卫生。如果外出期间没有使用手机,就没有必要对手机表面进行消毒。
4、钥匙
钥匙可谓是人类最亲密的“伴侣”,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它也是各类病毒、细菌生存繁衍的“风水宝地”,钥匙可以每日用药皂在洗手时一同清洗,或与其他需要消毒的物品一道放入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钞票
钞票尽量不要散在口袋里或者桌面上,平时放进钱包里,摸过钞票的手要清洗干净,尽可能多用手机支付。
接触钞票的人员,在饭前、入厕前后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没有洗手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揉眼睛、掏鼻孔、摸脸等;更不要在接触钞票时用手抓食品吃;以减少钞票的污染与传播疾病。同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6、手提包
手提包可在回家后用75%的酒精进行擦拭,然后悬挂晾干。
❸ 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有哪些呢
消毒:煮沸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灭菌: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高温蒸汽灭菌
❹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几种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种,即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指用物理因素杀灭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自然净化、机械除菌、高热灭菌和太阳光照射等。
(2)化学消毒法
指用化学药品进行的消毒方法。
(3)生物消毒法
指用微生物发酵所产之热达到消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❺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1、热灭菌法
热灭菌法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一切蛋白质变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细胞死亡。通常有干热、湿热和间歇加热灭菌等法。
2、干热灭菌
火焰灼烧法或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称为干热灭菌法。把金属器械或洗净的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可达到彻底灭菌(包括细菌的芽孢)的目的。
3、湿热灭菌
因最早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用于果酒消毒,故名。这是一种专用于牛奶、啤酒、果酒或酱油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液态风味食品或调料的低温消毒方法。
灭菌的原则: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T 367第11章的规定。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取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灭菌
❻ 常见清洁消毒方法有哪四种,各种方法适用于哪种物品
常见清洁消毒方法有四种,各种方法使用如下:
1、酸碱类消毒剂
市场上主要的氧化类消毒剂 该类消毒剂均为高效、广谱类灭菌剂,安全、快速、杀菌效果好、无残留、使用方便,但个别产品不稳定、易分解、使用成本高、有味等。市场上主要的产品有二氧化氯、过氧乙酸、双氧水等。主要应用与设备、管道、器具、空气、食品、手等各个领域的消毒和灭菌。
2、氧化类消毒剂
市场上主要的醛类消毒剂 市场上主要的醛类消毒剂产品有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主要用于医疗行业的器械表面和空气的消毒,该类消毒剂不能用于食品领域的消毒。
3、醛类消毒剂
市场上主要的醇类消毒剂 醇类消毒剂的优点使使用方便、安全、快速、易挥发,缺点是使用成本高、缺点是使用成本高。主要产品乙醇、已丙醇等,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行业的工艺器具、器械、手等表面的消毒。
4、醇类消毒剂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什么条件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条件:杀菌广谱;使用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它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对物品无腐蚀;无色、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药物。
无毒或毒性低,不易燃烧爆炸,使用无危险性;价格低廉;便于运输,可以大量供货。要满足所有要求的消毒剂仍没有发现,相对而言,二氧化氯是最符合理想要求的消毒剂。
(6)各种消毒方法大全图片扩展阅读:
使用原则
市场上消毒剂的品种很多,消费者一定要根据消毒对象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并严格遵照使用说明。如乳品企业中选用消毒剂时考虑到安全性能,首选无毒、无残留、无腐蚀的消毒剂;其次是杀菌效果,最好是广谱高效类的消毒剂。
再次是考虑使用成本,使用方便等问题。选择消毒剂时要选择包装上有卫生行政部门消毒产品批准文号(卫消准字)、有效期和厂名厂址的产品,这样的产品经过了国家审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证。
❼ 客房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对茶具、酒具的消毒方法:
①物理消毒法:
a.髙温消毒:
髙温消毒可分为煮沸消毒与蒸汽消毒两种。其原理是在髙温状态下,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致其死亡。.
煮沸消毒法是将洗刷干净的茶具置于100度的沸水中煮15~30分钟进行的消毒方法。此方法适用于瓷器但不能使用于玻璃器皿。
蒸汽消毒法是将洗刷干净的茶具或酒具等放到气箱中,蒸15分钟进行的消毒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各类茶具、酒具、餐具的消毒。
b.干烤法:
干烤法是通过氧化将微生物细胞原生质破坏,致其死亡的一种消毒方法。目前客房楼层常用的消毒柜多属此类,它是采用红外线照射灭菌的方法进行消毒的。将洗刷干净的茶具放人消毒柜中,然后将温度调至120度,干烤30分钟即可。
②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能使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变性,干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抑制其快速繁殖,并且能够溶菌。常用的化学消毒法是浸泡消毒法,必须先把化学消毒剂溶解,同时严格按比例调制好,才能发挥效用。浓度过高则易留下余毒,伤害人体;浓度过低,则达不到消毒的目的。其操作方法是:将洗刷干净的杯具分批放人消毒溶液中浸泡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净并擦干。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溶液有以下几种:
a.氯胺T纳。适用于客房内各种杯具的消毒,其对金属器皿有褪色和腐蚀的作用。
b.漂白粉。配置浓度为3%、,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可适用于杯具、水果和棉制品的
消毒。
c.高锰酸钾。配置浓度为0.5%。,可用于各种杯具和水果的消毒,浸泡时间至少5分钟。
d.“84”消毒液:一种高效、无毒、去污能力强的消毒液。能快速杀死甲、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配置浓度为0.2%或0.5%,适用于茶具、酒具、家具、水果等的消毒。
(2)客房房间的消毒:
①用药物的水溶液擦拭客房内的设备和家具,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可用化学消毒溶液进行擦拭消毒。
②通风不但可以改变室内的空气环境,而且可以防止病菌和螨虫等滋生,因此要注意改善客房的通风和空调效果,以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注意定期更换空调的滤膜。
③室外日光消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可以杀死一些病菌。所以,定期翻晒床垫、床罩、棉被,即可起到消毒作用,又可使其松软舒适。
(3)卫生间的消毒:
①喷洒消毒法。可采用化学消毒溶液进行消毒,例如,用浓度为1%~5%的漂白粉澄清液或苯酚溶液,对卫生间的死角或卫生间进行喷洒。但应注意禁止将漂白粉和酸性清洁剂同时使用,以免发生氯气中毒。喷洒消毒剂以采用快干型为佳。
②紫外线消毒法。此法可用于卫生间的空气消毒,只要安装功率为30瓦的紫外线灯
管一支,灯距地面2.5m左右,每次照射2小时,即可使空气中微生物减少50%一75%,有时能超过90%。
❽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以餐具为例:
1、蒸汽消毒:将餐具清洗干净,按照大小摆放到一个干净的大笼屉上,盖上盖子,加火蒸。当水沸腾后,再继续蒸20~30分钟,再将餐具自然冷却。使用餐具时一定不要被脏抹布污染,使得餐具再次成为传染源。
2、煮沸消毒:将餐具洗干净后,放入一个大的锅中,加入自来水,水的深度要没过餐具。加火煮沸,开锅后继续煮30分钟,自然冷却后,即可以使用。
3、洗碗机消毒:洗碗机是一种清洗、消毒一体机,方便实用。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按照消毒的时间和温度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4、消毒柜消毒:将餐具放入消毒柜,运行15~20分钟即可。
5、药物消毒:不耐高温的餐具,特别是啤酒具等会遇热爆裂、变形等,可使用漂白粉、氯亚明、高锰酸钾等消毒液浸泡。
浸泡时一定要注意药液必须没过餐具;药液浓度要按规定要求,普通餐具用0.5%的漂白粉澄清液;肝炎病人的餐具要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时间要充足,一般需15~30分钟;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用流动水冲洗。
6、臭氧消毒:这种杀毒方式在今年上半年“非典”期间曾经独领风骚,它主要是采用一个能迅速产生大量臭氧的汽车专用消毒机进行消毒。臭氧是一种具有广泛性的、高效的快速杀菌剂,它可以杀灭多种病菌、病毒及微生物。
与化学消毒不同,由于利用臭氧消毒杀菌,一般不残存有害物质,不会对汽车造成第二次污染,因为臭氧杀菌消毒后很快就分解成氧气,对人体有益无害。
7、离子杀毒: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车内空气清新方法,主要是通过购买车载氧吧释放离子达到车内空气清新的目的。优点是使用简单,基本不用动手,缺点也比较明显,空气净化过程缓慢,杀毒不彻底。
8、光触媒:光触媒是最近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杀毒方法,它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二氧化钛这种光的催化剂,见光产生正、负电子,其中正电子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产生具有氧化分解能力的氢氧自由基,
而负电子则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成活性氧,二者均具有强大的杀毒杀菌能力,对于汽车车厢内常见的甲醛、氨、苯等有机化合物具有分解作用,同时还可以清除车厢内的浮游细菌。
9、通过气体形态祛除甲醛的全新方法——气触媒,它的主要成分是灭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能够降解甲醛、苯系物、TVOC、氨等有毒气体,同时有效杀灭各种细菌及病毒,降解各类致臭物质,脱臭祛异味。
据了解,这种气触媒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以其独有的气体形态,实现比较理想的环境治理效果。且无残留无二次污染,对人体无害无毒副作用。
10、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地吸附空气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消毒除臭等目的。活性炭在吸附饱和后要更换,约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❾ 餐具消毒方法有哪些
餐具消毒方法有:沸水消毒法、消毒柜消毒法、浸泡消毒法、紫外线消毒、蒸汽消毒。
1、沸水消毒法:这是最为普通的消毒方法,家家户户都能做到,具体有两种做法,大家视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是把餐具放入煮锅,用沸水煮上几分钟即可。二是在用餐前,把餐具放在一个容器中,用沸水浸泡。
2、消毒柜消毒法:家中有消毒柜的朋友进行餐具消毒工作时就容易很多了,只需将洗干净的餐具放入红外新消毒柜中,把温度调至120℃,等待15分钟左右即可。
3、浸泡消毒法:并不是所有的餐具都能耐高温的,像玻璃制品在高温的情况就会爆裂,这时大家可以采用浸泡消毒法,即按比例调合漂白粉、氯亚明和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即可对玻璃餐具进行浸泡消毒,消毒完毕后一定要记住二次清洁。
4、紫外线消毒:在封闭空间门人,利用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对餐具进行照射消毒。此方法能照射到的餐具表面消毒,适用于大量排列紧密的餐具消毒。
5、蒸汽消毒:将洗涤洁净的餐具置入蒸汽柜或箱中,使温度升到100℃时,消毒5-10分钟;用锅加水煮沸后产生大量蒸气消毒餐具,效果也很好,不会使餐具挂上水碱,也是很好的消毒方法之一。
❿ 常见物品消毒方法有哪些
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和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达到无害化。消毒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之一,用以阻断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一)消毒种类
1.疫源地消毒
是指对目前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地区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到外环境中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终末消毒。当患者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居住地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除对病人所处环境接触物品和排泄物消毒外,还包括病人治愈后出院前的一次自身消毒或病人死后的尸体消毒处理。另一类是随时消毒,指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2.预防性消毒
是指未发现传染源,对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人体所进行的消毒措施。如饮水消毒、餐具消毒、手术室消毒和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等。
(二)常用消毒方法
1.地面、墙壁、门窗
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500~1000毫克/升二溴海因溶液或1000~2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300毫升/米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毫升/米2,对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药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300毫升/米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有芽胞污染时应用0.5%~1.0%过氧乙酸溶液或30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进行喷洒,喷洒量与繁殖体污染时相同,作用时间不少于120分钟。
2.空气
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毫升(1克/米3),对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毫升(3克/米3),放在瓷器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过氧乙酸溶液(8毫升/米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60分钟。
3.衣服、被褥
被细菌繁殖体或病毒污染时,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250~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毫升(1克/米3),放置瓷器或玻璃容器中,加热熏蒸1~2小时。
被细菌芽胞污染时,也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方法与被繁殖体污染时相同,用药量为每立方米15%过氧乙酸20毫升(3克/米3);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毫克/升)消毒4~6小时;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4.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
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升可加漂白粉50或2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2000毫升,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升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克或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毫升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5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5.餐(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250~500毫克/升二溴海因溶液或250~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食物(瓜果、蔬菜等)
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或用12毫克/升臭氧水冲洗60~90分钟。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用20%漂白粉乳剂、50g/L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7.盛排泄物、呕吐物容器
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5克/升)、5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8.家用物品、家具、玩具
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1~2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布制玩具尽量作焚烧处理。
9.纸张、书报
可采用过氧乙酸或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无应用价值的纸张、书报焚烧。
10.手、皮肤
用0.5%碘仿(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克/升)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3分钟;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3分钟。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11.动物尸体
因鼠疫、炭疽、狂犬病等死亡的动物尸体,一经发现立即深埋或焚烧,并应向死亡动物周围(鼠为30~50厘米,大动物为2米)喷撒漂白粉。
12.运输工具
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密封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毫升(1克/米3);对细菌芽孢的污染用20毫升(3克/米3)蒸发熏蒸消毒2小时;对密闭空间还可用2%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8毫升/米3,作用60分钟。
13.厕所
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干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浓度为20克/升),搅匀作用12~24小时。
14.垃圾
可燃物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15.污水
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每10升污水加入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毫升,或加漂白粉4克,混匀后作用1.5~2小时,余氯为4~6毫克/升时即可排放;疫区内的生活污水,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静止的污水水体时,应先测定污水的容积,而后按有效氯80~100毫克/升的量将消毒药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作用1~1.5小时,检查余氯在4~6毫克/升时,即可排放;对流动污水的水体,应做分期截流。在截流后,测污水容量,再按消毒静止污水水体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消毒与检测,符合要求后放流,再引入并截流新来的污水,如此分期依次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