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矿井常用的调风方法就是增阻法

矿井常用的调风方法就是增阻法

发布时间:2022-07-09 23:06:33

Ⅰ 矿井通风设计的步骤有哪些

(1)拟定矿井通风系统,绘制通风系统图;
(2)矿井总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3)计算矿井通风系统总阻力;
(4)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5)矿井通风费用概算;

Ⅱ 局部风量调节有哪些方法试对比各自优缺点并分析出各自的适用条件

局部风量调节有三种方法:增加风阻调节法、降低风阻调节法、辅助通风机调节法。
1. 增加风阻调节法:
优点:增阻调节法具有简单、经济、易行的优点,是采区内巷道间的主要调节措施。
缺点:这种方法会使矿井的总风阻增加,矿井总风量要减少,若主要通风机风压特性曲线不变,会导致矿井总风量下降;否则,就得改变主要通风机风压特性曲线,以弥补增阻后总风量的减少。
适用条件:因此这种方法只适于服务年限不长、调节区域的总风阻占矿井总风阻的比重不大的采区范围内。对于矿井主要风路,特别是在阻力搭配不均的矿井两翼调风,则尽量避免采用。否则,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使全矿通风恶化。
2. 降低风阻调节法:
优点:可使矿井总风阻减少,增加了矿井总风量。若主要通风机风压特性曲线不变,矿井总风量会增加。
缺点:这种方法工程量大、投资多、施工时间较长,所以降阻调节法多在矿井增产、老矿挖潜改造或某些主要巷道年久失修的情况下,用来降低主要风路中某一段巷道的通风阻力。
适用条件:因此,这种方法多用于服务年限长、巷道年久失修造成风网风阻很大而又不能使用辅助通风机调节的区域。
3. 辅助通风机调节法:
优点:简便、易行,且提高了矿井总风量。
缺点:管理复杂,安全性较差。
适用条件:因此,这种方法可在并联风路阻力相差悬殊、矿井主要通风机能力不能满足较大阻力风路要求时使用。

Ⅲ 矿井通风

(一)矿井通风的目的和任务

地面新鲜空气进入矿井后,由于凿岩、爆破、装矿、运矿和卸矿等作业的进行而被污染,形成井下污浊空气。井下污浊空气的组成成分与地面新鲜空气差别较大,主要表现为混入了粉尘、增加了有害气体、降低了氧的含量。

所谓矿井通风就是不断地将地面新鲜空气送入矿井内,并将矿井内的污浊空气排至地面的过程。矿井通风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

① 向井下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以保证人员呼吸;

② 吹散和冲淡井下的有害气体及粉尘,并把污浊空气排至地面,以保证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③ 调节矿井的温度和湿度等,以创造比较舒适的劳动条件。

(二)矿井通风系统

进行矿井通风时,风流流动路线一般是:新鲜风流由进风井送入矿井内,经石门、阶段运输平巷、横巷、天井等到达工作面以供需要,冲洗工作面后的污风经天井、上部的阶段回风巷道、回风石门等最后由出风口排至地表。为了合理地分配风量以及使风流按规定的路线流动,还必须在设计规定的地方设置风门、风墙、风窗、风桥等风流控制设施。风流所流经的全部通风路线及设施(包括通风设备)就组成矿井通风系统。

进行矿井通风时,可以整个矿井是一个统一的通风系统(图5-7-1);也可以把矿井划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分区,每个分区为一个独立的通风系统(图5-7-2)。前者称为矿井统一通风,后者称为分区通风。地下金属矿山的矿井开采范围不是很大,所以矿井统一通风应用较广泛,但对所需风量大、通风线路长的矿井,分区通风则更为有利。

图5-7-1 统一通风或中央式布置通风系统示意图

图5-7-2 分区通风或对角式布置通风系统示意图

无论是矿井统一通风还是分区通风,通风系统按进风井与出风井的位置可分为中央式和对角式两种类型:

中央式布置是进风井与出风井的位置大致在井田(或分区)走向方向的中央(图5-7-1);对角式布置有双翼对角式(中央对角式)和单翼对角式(侧翼对角式)两种。双翼对角式是一个进风井(或出风井)大致位于井田(或分区)走向方向的中央,而两个出风井(或进风井)分别位于井田(或分区)走向两端的边界附近。单翼对角式是进风井位于井田(或分区)走向一端的边界附近,而出风井位于井田(或分区)走向另一端的边界附近。对角式布置如图5-7-2所示。由于对角式布置安全出口分散、通风简单可靠,易于管理,所以被我国金属矿山广泛采用。生产能力大的矿山常用双翼对角式,生产能力不大或侧翼开拓的矿山常用单冀对角式。

(三)矿井通风方法

矿井内的空气之所以能够流动是由于进风井口与出风井口之间存在着压力差,我们把造成进风井口与出风井口之间的压力差,促使矿井内空气流动的动力称为通风动力。按通风动力可将矿井通风方法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靠自然因素(主要是进风井与出风井空气柱的重量不同)所形成的压力差来促使矿井空气流动。出风井与进风井的空气柱重量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存在着高差以及温度、湿度不同而产生的。自然通风的风流方向及风量随季节变化难以调节,压差小,通风困难,不可靠,故仅有少数高山地区的小型矿山采用。

2.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是利用专门的机械设备(扇风机)造成进风井口与出风井口之间的压力差来促使井下空气流动。机械通风受季节变化影响不大,风流方向及风量均可调节,是一种可靠的通风方法,因此被矿山广泛采用。机械通风所用的扇风机有两种,即离心式扇风机和轴流式扇风机。

离心式扇风机由于风量较小,笨重等原因,目前已很少采用,仅使用在小型矿山。

轴流式扇风机是我国金属矿山广泛采用的一种扇风机。它有效率高、重量轻、动轮叶片可调整等优点,但它噪音大,维修较复杂。

扇风机一般都设置在井筒附近,利用风峒把扇风机与井筒连接起来。如果扇风机工作时,从井下抽出污浊空气,这种通风方式(或称扇风机的工作方式)叫抽出式;如果扇风机工作时,把地面新鲜空气压入井下,这种通风方式叫压入式。我国金属矿山采用抽出式通风较多。

(四)矿井通风要素

矿井通风有两个基本要素,即风量和风压。它们也是选择扇风机时的两个重要参数。矿井通风的风量(全矿总风量)是指送入井下的新鲜空气的数量或从井下排至地面的污浊空气的数量,单位为m3/min。金属矿山所需风量主要根据井下各工作面除尘和排除炮烟的要求确定。

矿井通风的风压(或通风压力)是指扇风机(或自然风力)在进风井口与出风井口之间造成的压力差。它是用来促使井下空气流动,克服井巷通风阻力的。所谓井巷通风阻力是井下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所遇到的阻力。井巷通风阻力主要有:风流与井巷周壁互相摩擦,以及空气分子间互相碰撞而产生的摩擦阻力;风流流经井巷中突然扩大、突然缩小、转弯等处时,空气分子间有冲击而产生的局部阻力;井巷中有障碍物(堆积物、矿车等)风流流经时而产生的正面阻力。

井巷通风总阻力(h)与风量(Q)有如下关系:

固体矿产探采选概论

式中:h、h为井巷摩擦阻力和井巷的局部阻力,其单位为毫米水柱;R、R为摩擦风阻和局部风阻、单位为千缪;R称为总风阻。

风阻的大小与通风系统中线路的长短,井巷断面的大小、形状及其变化情况,弯道的多少以及井巷周壁的粗糙程度等有关。因此,风阻是综合表明整个矿井通风网络特征的物理量。风阻越大通风越困难,风阻越小通风就越容易,所以风阻R总是选择扇风机和确定扇风机工作的重要参数。

Ⅳ 传统煤仓的通风处很难满足需求,是在技术上有什么不足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问题成为了煤矿企业的重中之重。而在煤矿安全的工作之中,矿井通风系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视。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通风状况直接影响到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因此,我们需要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解决相关的矿井通风技术难题,从系统安全角度出发,提高矿井通风的管理水平,为实现真正的煤矿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驱动风机的电机额定功率过大,电机效率低

电机的效率η和功率因数cosφ是随着其负荷率(实际输出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的变化而变化的。负荷率在1.0附近时,η和cosφ最大;当负荷率在0.5以下时,η和cosφ迅速下降。目前有的矿井电机能力过大,形成了“大马拉小车”现象,电机负荷率低于50%,造成电机的功率低下。

2.6 通风量不足。有的矿井由于全矿或采掘面供风量不足、或风量串联使用次数过多,往往造成某些地点瓦斯积聚、矿尘浓度超标,直接威协着安全生产。原煤炭工业部1996年底调查表明,国有重点煤矿中尚有48处风量不足的矿井,至于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风量不足或串联次数过多的矿井就更为普遍。

2.7 矿井漏风多。将足够的、符合质量要求的风量送往用风地点,漏风少、有效风量率高,是通风系统有效性表现之一,也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可是,有的矿井外部漏风或内部漏风较大,导致有效风量率低,有的矿井的漏风量占通风机总排风量的25%以上,占整个系统反向回风量的35%左右。

2.8 矿井风量调节方法欠妥

有的矿井在投产初期,由于主要通风机能力过剩,就采用下放闸门的方法减少矿井进风量。这种调风方法简便易行,对离心式风机也能节省一部分电能,但比采用调小风机能力(如降低风机转速或用小能力电机)的方法还是多消耗了不少电能,降低了通风系统的经济效益。如某矿风井安装的风机配用功率为1250kW的电机。

矿井初期需风量为6700m3/min,仅为达产时的一半,采用下放闸门的方法调风,使矿井通风阻力由1000Pa增至4600Pa,实测每小时耗电760kW·h;后换装一台低转速550 kW 的电机驱动,并将闸门全部提起,使风量保持6700m3/min,实测小时耗电160kW·h,全年可节电525.6万kW·h。我市某矿主要通风机闸门阻力为4535Pa,总阻力达6672.7Pa,导致主要通风机装置的效率只有19.9%~21.3%。高的负压不仅增加了通风管理的困难,而且增大了地面漏风量,降低了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2.9 部分矿井在实际操作时进行恶性调节。一些矿井通风系统采用增阻调节的方式,这样容易导致矿井总风量减少,需要增加风量的采区风量不足,为此,矿井把调节风窗的面积任意缩小,甚至于几乎把巷道堵塞,造成恶性调节。

2.10 矿井缺乏管理与正常的维护。据我院的设计人员平时下矿调研,一些矿井的通风机处于无人管理或有名无实的管理状态中,有些风机长期处于“带病工作”或不合理的运行状态,如有的风机叶片已经严重锈蚀或变形,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风机的性能,而且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3通风系统的解决对策

3.1 合理选择主通风机机型。为了确保主要通风机的正常运行及降低经济成本,首先选择的通风机机型必须科学、合理。近年来,无论是矿井扩建还是新煤矿井设计施工,很多煤矿企业都注重选择一些效率较高的通风机,以确保新投入使用的通风仪器节能、高效。

3.2 更换电机。矿井设计时,电机设备及主通风机大部分是按照供风容易期及困难期两个时期的风量最大需求、负压进行选型。而投产初期生产规模较小,产量低,一些煤矿井受到地理条件限制影响,设计生产量与实际生产量相差大,因此,企业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分别采用更换小功率、低转速电机的方法来提高电机运作负荷率,以达到经济运行。

3.3 调整、改造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采用合理、科学的通风系统,是确保主通风机正常经济运作的关键条件。为减少通风阻力,应对整个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全面勘察及阻力检测,并采取相关措施降低阻力,主要方法有:①扩大通风巷通道断面;②减小巷道局部通风阻力;③开拓新井巷,缩短通风距离;④增多并联风道;⑤改变采掘布局,实现合理稳定生产。

3.4 建立合理的通风网络结构。合理的通风网络结构能使主要通风机与矿井风网达到最佳的匹配效果,从而使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并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矿井风网结构优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矿井各调节设施的最佳位置,使得矿井通风总功率最小;②优化风道断面;③尽量较多采用并联通风,减少角联,缩短通风流程。

3.5 正确调节矿井风量。矿井风量调节是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而风量调节效果的好坏取决于风量调节设施布设的位置、调节参数的大小及调节设施数目的合理性。通过控制采区回风量及各采掘工作面风量,使风量分配合理,从而保证各用风地点特别是新投产采掘工作面的风量。矿井风量调整的主要方法包括局部增压、减压增漏、改变通风方式等。

3.6 利用合理的方法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安全性能评价。目前煤矿井下煤炭自燃、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中毒和窒息等灾害事故发生的比例依然较高,危害性较大,其主要原因就是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因此,我们要利用核实的安全性能评级等方法对矿井的安全性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进而努力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增强矿井对于事故的防范和抵御能力。目前,国内外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面常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评价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等方法,我们可以应用这些方法评价出来的函数值和各项指标改进矿井的通风状况,更好的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3.7改造主通风机附属装置

主要通风机的附属装置是主通风机设备装置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扩散器、风硐和反风设施等。附属设备装置机构是否科学合理及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通风系统装置的运作效率及节能效益。

3.7.1 扩散器的改造

目前,离心式通风机中一些小功率机的立式扩散器采用铁板材质焊接形成,一些矿井采用的扩散器敞角在15~30°,以减少扩散器高度,但却造成大范围的回流吸风域,减低扩散器的工作效率。如果将扩散器的内扩角调整为4~6°,外扩角变为8~10°,这样能防止扩散器装置出口处的反向回流情况出现,从而提高扩散器工作效率。对一些大型的离心式风机和大、中型轴流式通风机,一般都是卧式外接扩散器,其内转角多为70~80°,外转角为60°左右。据长期调查实测,这种扩散器靠风机侧部分普遍出现反向吸风区和涡流区,这些区域的存在,缩小了扩散器的排风面积,增大了风机排风侧的阻力,影响了通风机的效率。我市某矿对其主通风机的扩散器进行了改造,将扩散器的外转角由56°减为45°,内转角由70°减为50°,其它尺寸也做了相应变动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风机的功率消耗减少60.2 kW,每年可节电52万kW·h,有效降低了矿井的生产成本。

3.7.2 风硐改造

我国矿井通风系统中的风硐风阻力普遍较大,占整个矿井通风系统总风量压损失的15%~20%,甚至出现个别风硐的阻力耗损达到29%以上,远超于矿井正常设计时假定的200Pa风压耗损。因此,在开掘新矿井或调整不合理旧矿井的风硐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应确保风硐的断面,保持风硐的风速维持在15m/s以内,断面形状建议采用半圆形或是圆形,风硐表面建议使用水泥沙浆进行抹面,保证表面的光滑度,以降低阻力摩擦系数。②风硐放置形式应采用统一斜上式,使其与井道相连接,尽最大限度减少转弯数使局部阻力变小。③风硐内应将存放的障碍物及时清除,保持通风巷顺畅,降低风硐阻力,使其总阻力低于200Pa,并且低于整个井道通风系统阻力的9%。

3.7.3反风设施及防爆盖的改造

反风系统的一些闸门不严密、不到位,风井口或防爆盖不严密,以及由于地表裂隙,造成主要通风机装置常年外部漏风,造成无谓的电能消耗。据实际调查,我市某矿风井地面总漏风量占全矿总排风量的20%。经更换门板堵漏处理后,一次就减少漏风15m3/s,使矿井总进风量增加9.95m3/s ,总负压上升137Pa,从而提高了主要通风机效率。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为节约主要通风机的能耗,应尽可能将反风设施及防爆盖的漏风降到最低限度,合理调整闸门钢丝绳的长度,使闸门均能到位。

3.8 矿井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要合理的运用通风方法和通风网络。同时采区通风系统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3.8.1 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

①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以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

②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系统后方可进行回采。

③高瓦斯矿井、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一条专用回风巷。

④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一条专用回风巷。

⑤采区的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3.8.2 采掘工作面要实行独立通风。

3.8.3 在采区通风系统中,要保证风流流动的稳定性,采掘工作面尽量避免处于角联风路中。

3.8.4 在采区通风系统中,应力求通风系统简单,以便在发生事故时易于控制风流和撤出人员。

3.8.5 对于必须设置的通风设施(风门、风桥等)和通风设备(局部通风机等),要选择好适当位置,严把质量规格,严格遵守质量制度,保证通风设备安全运转。将主要风门开关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状态以及风流变化参数纳入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3.8.6 在采区通风系统中,要保证通风阻力小,通风能力大,风流通畅,风量按需分配。

3.8.7 在采区通风系统中,尽量减少采区漏风量。

3.8.8 设置消防洒水管路,避难硐室及火灾时控制风流的设施,明确避灾路线和安全标志。必要时,建立瓦斯抽放系统,防灭火灌浆系统。

3.9 完善矿井技术文件及技术资料管理。矿井必须有完善的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和防尘管路布置图,对于有安全检测系统、煤矿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还要由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图等,要收集、储存主要通风机的性能曲线、局部通风机的型号及其性能参数,矿井的测风报表要齐全可靠及时。此外,矿井应有完备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各工种有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种技术档案。

综上所述,矿井通风系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重要的一环,针对矿井通风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有效地减少甚至杜绝矿井的瓦斯事故和其他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健康、稳定的发展。

Ⅳ 矿井通风与安全得自我总结怎么写呢

1. 矿井内常见有害气体及最低允许浓度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矿内空气中CO浓度不得超过0.0024%。H2S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规程》规定H2S的允许浓度为0.00066%。NO2是一种褐红色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规程》规定,氮氧化合物不得超过0.00025%。SO2为无色气体,有强烈的硫黄气味及酸味,允许浓度为0.0005%。NH3一种无色、有浓烈臭味的气体,《规程》NH3允许浓度为0.004%。CH4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H2无色、无味、无毒,允许浓度为0.5%。
2. 通风阻力的形式及降低摩擦阻力的措施,
形式:通常矿井通风阻力分为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两类
措施:①降低摩擦阻力系数②扩大巷道断面③选用周界较小的井巷④减少巷道长度⑤避免巷道内风量过大
3. 在井巷中任一位置都有哪些能量及其定义
在井巷中,任一断面上的能量(机械能)都由位能、压能和动能三部分组成。
物体在地球重力场中因受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相对位置不同而具有的一种能量叫重力位能,简称位能,用Ep0表示。由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分子动能的一部分转化过来的能量,并且能够对外做功的机械能叫静压能,(Ep)。当空气流动时,除了位能和静压能外,还有空气定向运动的动能,质量为 m 的物体所具有的动能用Ev。
4. 等积孔的概念及用途,一个矿井的等积孔大小说明什么问题
为了形象化,习惯引用一个和风阻的数值相当、意义相同的假想的面积值(m2)来表示井巷或矿井的通风难易程度。这个假想的孔口称作井巷或矿井的等积孔(又称当量孔)。等积孔就是用一个与井巷风阻值相当的理想孔的面积值来衡量井巷通风的难易程度。用A来表示。
5. 什么是自然风压,其影响因素是什么,自然风压能否代替机械通风,为什么
由于空气进入井下后必与各种热源进行热交换,致使井下各段空气密度不断发生变化,造成进风和回风两侧空气柱的重力不平衡,因而产生能量差,推动风流沿井巷流动,形成自然风压(由矿井自然条件产生的能量差,则为自然风压)。影响因素:1.地表气温的变化2.矿井深度3.地面大气压。机械通风的风压与自然通风的风压都是矿井通风的动力,但自然风压一般郊县且随季节变化,难以满足矿井尤其是煤矿
通风的要求,因此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6. 用图说明压入式通风和抽出式通风的工作原理,并比较其优缺点

压入式与抽出式通风优缺点比较:①压入式通风时,局部通风机及其附属电气设备均布置在新鲜风流中,污风不通过局部通风机,安全性好;而抽出式通风时,含瓦斯的污风通过局部通风机,若局部通风机防爆性能出现问题,则非常危险。②压入式通风风筒出口风速和有效射程均较大,可防止瓦斯层状积聚,且因风速较大而提高散热效果。而抽出式通风有效吸程小,掘进施工中难以保证风筒吸入口到工作面的距离在有效吸程之内。与压入式通风相比,抽出式风量小,工作面排污风所需时间长、速度慢。③压入式通风时,掘进巷道涌出的瓦斯向远离工作面方向排走,而用抽出式通风时,巷道壁面涌出的瓦斯随风流流向工作面,安全性较差。④抽出式通风时,新鲜风流沿巷道进入工作面,整个井巷空气清新,劳动环境好;而压入式通风时,污风沿巷道缓慢排出,掘进巷道越长,排污风速越慢,受污染时间越久。这种情况在大断面长距离巷道掘进中尤为突出。⑤压入式通风可用柔性风筒,其成本低、重量轻,便于运输,而抽出式通风的风筒承受负压作用,必须使用刚性或带刚性骨架的可伸缩风筒,成本高,重量大,运输不便。⑥基于上述分析,当以排除瓦斯为主的煤巷、半煤岩巷掘进时应采用压入式通风,而当以排除粉尘为主的井巷掘进时,宜采用抽出式通风。
7. 矿井局部风量调节的措施及优缺点
局部风量调节:在采区内部各个工作面之间、采区之间或生产水平之间的风量调节。调节方法有增阻调节法、降阻调节法和增压调节法。增阻调节法:以并联网路中阻力大的风路的阻力值为基础,在各阻力较小的风路中增加局部阻力(安装调节风门、窗),使各条风路的阻力达到平衡,以保证各风路的风量按需供给。降阻调节法:以并联网路中阻力较小风路的阻力值为基础,使阻力较大的风路降低风阻,以达到并联网路各风路的阻力平衡。增压调节法:以阻力较小的一风路的阻力值为依据,在阻力较大的风路内安设一台辅助通风机,让辅助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和主要通风机能够供给并联风路的风压共同来克服两风路的阻力。
优缺点:增阻调节法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它是采区内巷道间的主要调节措施。但这种调节法使矿井的总风阻增加,如果风机风压曲线不变,势必造成矿井总风量下降,要想保持总风量不减少,就得改变风机风压曲线,提高风压,增加通风电力费用。因此,在安排产量和布置巷道时,尽量使网孔中各风路的阻力不要相差太悬殊,以避免在通过风量较大的主要风路中安设调节风门。降阻调节法的优点是使矿井总风阻减少。若风机风压曲线不变,采用降阻调节后,矿井总风量增加。因而,在增加风量的风路中风量的增加值将大于另一风路的风量减少值,其差值就是矿井总风量的增加值。但这种调节法工程量最大,投资较多,施工时间也较长。所以降阻调节多在矿井产量增大或原设计不合理,或者某些主要巷道年久失修的情况下,用来降低主要风流中某一段巷道的阻力。一般,当所需降低的阻力值不大时,应首先考虑减少局部阻力。另外,也可在阻力大的巷道旁侧开掘并联巷道。在一些老矿中,应注意利用废旧巷道供通风用。增压调节法和降阻调节法比较,由于前者在阻力较大的风路中安装辅助通风机,故可不必提高主要通风机用于这条风路上的风压,而风量增大了,相当于主要通风机对这条风路的工作风阻下降,这点和降阻调节法很类似。但比降阻调节法施工快,施工也较方便,但管理工作较复杂,安全性比较差。和增阻调节法比较:虽然增压调节法要增加辅助通风机的购置费,安装费,电力费和绕道的开掘费等,但它若能使主要通风机的电力费降低很多,服务时间又长时,还是比较经济的。缺点是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安全性比较差,施工比较困难。并联风网中各条风路的阻力相差比较悬殊,主要通风机风压满足不了阻力较大的风路,不能采用增阻调节法,而采用降阻调节法又来不及时,可采用增压调节法。
8. U型通风的概念及优缺点
U型通风方式系指采煤工作面有二条巷道,一条为进风道,一条为回风道,上行通风时,其下顺槽为进风道,上顺槽为回风道,下行通风时,则相反。后退式U型通风方式对了解煤层赋存情况,掌握瓦斯、火的发生、发展规律,较为有利。由于巷道均维护在煤体中,因而巷道的漏风率较少。但存在下列缺点:1)煤炭自燃威胁较大。 2)上隅角瓦斯浓度高。U型后退式通风方式多适用于瓦斯涌出量不大,且不易自然发火的煤层开采中,对瓦斯涌出量很大,且易自然发火的煤层,必须采用一系列特殊技术措施,才可应用。

Ⅵ 矿井真实风速如何计算

公式一(较适用于低瓦斯矿井):(万t/a)

式中:

P——通风能力,万t/a;

Q——矿井总进风量,m3/min;

q——平均日产一吨煤需要的风量, m3/t;

K——矿井通风系数。取1.3~1.5,取值范围不得低于此取值范围,并结合当地煤炭企业实际情况恰当选取确保瓦斯不超限的系数。

进行q计算时,首先应对上年度供风量的安全、合理、经济性进行认真分析与评价,对上年度生产能力安排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价,对串联和瓦斯超限等因素掩盖的吨煤供风量不足要加以修正,q计算应考虑近三年来的变化,取其合理值。

(6)矿井常用的调风方法就是增阻法扩展阅读

矿井通风设施管理规定:

1、通风部门做好系统的调整,尽量减少风卡以自然分配风量为主。

2、爱护通风设施做到:风门严禁同时打开或用车撞风门、风门损坏及时汇报通风调度,如果影响系统风量受影响区域停电、撤人修复后再生产,安监调度组织分析处理。

3、通风设施由通风部门管理,其他单位无权移动、拆除等权力,如需要拆除、移动需要提前和通风部门联系。

4、严禁跨入栏杆、拆除栏杆、闭墙、风卡等通风设施。

Ⅶ 什么是局部风量调节法其调节方法是什么

局部分量调节是指在采区内部各工作面之间,采区之间或生产水平之间的风量调节。调节方法有增阻法、降压法及辅助通风机调节法。详细内容可参考《矿井通风与安全—通风技术》,由中国煤炭教育协会职业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

Ⅷ 矿井通风总阻力超过2940PA怎么搞

你看看下面的资料,或者在网络里输入“矿井通风阻力”也可以查到下面的资料,也许对你有用:
第三章 矿井通风阻力

第四节 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措施
根据我国对617对井口和1023个风井的调查和统计,有40% 的矿井通风阻力属于中阻力和大阻力矿井,个别矿井的通风电耗甚至占到了矿井总电耗的50%。所以,无论是新矿井通风设计还是生产矿井通风管理工作,都要做到尽可能降低矿井通风阻力。降低矿井通风阻力,特别是降低井巷的摩擦阻力对减少风压损失、减低通风电耗、减少通风费用和保证矿井安全生产、追求最大经济效益都具有特别的实际意义。
降低矿井通风阻力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诸多方面因素。首先要保证通风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矿井主要通风机要在经济、合理、高效区运转,及时调节矿井总风量,尽量避免通风机风量过剩和不足;通风网络要合理、简单、稳定;通风方法和通风方式要适应降阻的要求(如抽出式通风要比压入式的通风阻力大,中央并列式通风路线要长);减少局部风量调节(主要是增阻调节法)的地点和数量,使调节后的总风阻接近不加调节风窗时的风阻,调节幅度要小、质量要高。降低矿井通风阻力的重点在最大阻力路线上的公共段通风阻力。由于矿井通风系统的总阻力等于该系统最大阻力路线上的各分支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因此在降阻之前首先要确定通风系统的最大阻力路线,通过阻力测定,了解最大阻力路线上的阻力分布状况,找出阻力较大的分支,对其实施降阻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一、降低摩擦阻力的措施
摩擦阻力是矿井通风阻力的主要部分,因此降低井巷摩擦阻力是通风技术管理的重要工作。由公式 可知,降低摩擦阻力的措施有:
1.减少摩擦阻力系数
矿井通风设计时尽量选用 值小的支护方式,如锚喷、砌碹、锚杆、锚锁、钢带等,尤其是服务年限长的主要井巷,一定要选用摩擦阻力较小的支护方式,如砌碹巷道的 值仅有支架巷道的30%~40%。施工时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应尽量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尽可能使井巷壁面平整光滑,使井巷壁面的凹凸度不大于50mm。对于支架巷道,要注意支护质量,支架不仅要整齐一致,有时还要刹帮背顶,并且要注意支护密度。及时修复被破坏的支架,失修率不大于7%。在不设支架的巷道,一定注意把顶板、两帮和底板修整好,以减少摩擦阻力。
2.井巷风量要合理
因为摩擦阻力与风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通风设计和技术管理过程中,不能随意增大风量,各用风地点的风量在保证安全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掘进初期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时,要对风量加以控制。及时调节主通风机的工况,减少矿井富裕总风量。避免巷道内风量过于集中,要尽可能使矿井的总进风早分开、总回风晚汇合。
3.保证井巷通风断面
因为摩擦阻力与通风断面积的三次方成反比,所以扩大井巷断面能大大降低通风阻力,当井巷通过的风量一定时,井巷断面扩大33%,通风阻力可减少一半,故常用于主要通风路线上高阻力段的减阻措施中。当受到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任意扩大井巷断面时,可以采用双巷并联通风的方法。在日常通风管理工作中,要经常修整巷道,减少巷道堵塞物,使巷道清洁、完整、畅通,保持巷道足够断面。
4.减少巷道长度
因为巷道的摩擦阻力和巷道长度成正比,所以在矿井通风设计和通风系统管理时,在满足开拓开采的条件下,要尽量缩短风路长度,及时封闭废弃的旧巷和甩掉那些经过采空区且通风路线很长的巷道,及时对生产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
5.选用周长较小的井巷断面
在井巷断面相同的条件下,圆形断面的周长最小,拱形次之,矩形和梯形的周长较大。因此,在矿井通风设计时,一般要求立井井筒采用圆形断面,斜井、石门、大巷等主要井巷采用拱型断面,次要巷道及采区内服务年限不长的巷道可以考虑矩形和梯形断面。
二、降低局部阻力的措施
产生局部阻力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局部阻力地点巷道断面的变化,引起了井巷风流速度的大小、方向、分布的变化。因此,降低局部阻力就是改善局部阻力物断面的变化形态,减少风流流经局部阻力物时产生的剧烈冲击和巨大涡流,减少风流能量损失,主要措施如下:
1.最大限度减少局部阻力地点的数量。井下尽量少使用直径很小的铁风桥,减少调节风窗的数量;应尽量避免井巷断面的突然扩大或突然缩小,断面比值要小。
2.当连接不同断面的巷道时,要把连接的边缘做成斜线或圆弧型(如图3-9)。
3.巷道拐弯时,转角越小越好(如图3-10)在拐弯的内侧做成斜线型和圆弧型。要尽量避免出现直角弯。巷道尽可能避免突然分叉和突然汇合,在分叉和汇合处的内侧也要做成斜线或圆弧型。
4.减少局部阻力地点的风流速度及巷道的粗糙程度。
5.在风筒或通风机的入风口安装集风器,在出风口安装扩散器。
6.减少井巷正面阻力物,及时清理巷道中的堆积物,采掘工作面所用材料要按需使用,不能集中堆放在井下巷道中。巷道管理要做到无杂物、无淤泥、无片帮,保证有效通风断面。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不使成串的矿车长时间地停留在主要通风巷道内,以免阻挡风流,使通风状况恶化。

Ⅸ 如何改变主要通风机总风阻值对矿井总风量进行调节

改变主要通风机总风阻值主要的方法是:在主要通风机风硐内设置调节闸门,将闸门开口增大,可减少总工作风阻,增加矿井总风量;反之,将闸门开口减小,可增加总工作风阻,减小矿井总风量。风硐闸门调节法是矿井总风量调节的主要方法。但是,风流通过闸门,将增加一定的无效功率。

阅读全文

与矿井常用的调风方法就是增阻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和田籽料二上色的鉴别方法 浏览:712
圣荷纳米霜使用方法 浏览:166
货车多利卡打不着火解决方法 浏览:395
韩束紧致水分面膜使用方法 浏览:112
摩托车前叉连接方法 浏览:427
交流和直接的电流计算方法 浏览:465
龟田锻炼身体的方法 浏览:766
曾仕强怎么使自己开悟的方法 浏览:251
大拇指甲沟炎治疗方法 浏览:911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技巧汇总 浏览:330
u盘扩展内存方法手机 浏览:36
除螨包的最佳方法 浏览:24
瓷砖鱼池漏水最简单的补漏方法 浏览:16
智能化方法如何帮助开发软件 浏览:360
卷闸门的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795
汽车纽扣电池的安装方法 浏览:892
斗地主快速学会的方法 浏览:879
钢梁安装方法如何做挠度实验 浏览:228
砂砾压实度检测方法 浏览:900
黑底白字解决方法 浏览: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