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用消毒方法有哪几种
凡清除和杀灭微生物的措施都具有消毒作用,可分为卫生消毒、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三类方法,通常要配合进行。
(1)卫生消毒 包括清扫、水冲、洗刷、粉刷等。
清扫:将养鸡和孵化环境中的鸡粪、污物、蛛网等铲除、清扫干净,也就清除了大量微生物,余下的微生物无藏身之处,就比较容易清除和杀灭。
水冲和洗刷:要在清扫的基础上进行。有条件的,最好在鸡舍外面设置水池或大缸,不断向其中补水,同时以水泵、软管、喷头为工具,像灭火一般,以屋顶、墙壁、地面、栖架等反复冲洗,边冲、边泡、边刷,达到清洁为止。无此条件的,可向墙下部及地面泼水冲刷。槽具、出雏盘等拿到外面洗刷。
粉刷:以石灰乳粉刷墙壁,可杀死和覆盖微生物。
(2)物理消毒 是利用阳光、紫外线灯、火焰及高温等杀灭微生物。
阳光消毒:槽具、蛋盘、出雏盘、蛋箱、运雏鸡的纸箱及垫草等,分别洗净、擦净、扫净,在阳光下曝晒一至数小时,有强大的杀灭微生物作用。阳光如经过玻璃,则其中的紫外线已被滤去,基本上没有消毒作用。
火焰消毒:鸡舍经清扫、水冲之后,对墙缝及角落,最好再用酒精或液化气喷灯作火焰消毒。
高温消毒:包括煮沸和高压蒸气消毒,适用于小件器械,药瓶等。
(3)化学消毒 是利用各种消毒药品杀死微生物,方法有药液喷洒、药剂熏蒸及药液喷雾等,不论何种方法,均应达到以下五种要求:
药液必须达到规定浓度。
药液的量必须充足。以药液喷洒地面进行消毒时,湿润一下效力甚微,对事先已用清水冲净的水泥地面,每平方米至少要用药液1.5升,不很干净的则要用到3~4.5升。
药液在地面、墙壁及所有被消毒的物体上,要维持浸泡、湿润状态20分钟以上。
消毒时室温及药液的温度应在20℃以上,温度越高,药效越好(少数不能加热的药品如漂白粉等除外)。如果室温和药液温度在10℃以下,则消毒效果很差,加大1倍浓度也只能稍有改善。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也同样要求室温在20℃以上。
必须在清扫、水冲、除去一切污物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消毒。各种污物,特别是鸡粪,会大大降低消毒药的效力。
(1)机械性消毒:是用清扫、洗刷、通风等手段清除环境中的病原体,是消毒时首先采用的方法。
(2)物理消毒:是用高温、干燥、紫外线、红外线等方法消灭病原体。煮沸消毒是最常使用也是比较确实的消毒方法。对于不怕火的物体可用火焰消毒,如鸡舍、鸡笼等效果非常好。
(3)化学消毒:是指用化学药品杀死病原体的方法,是消毒过程的重要环节,消毒剂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如火碱、石灰水多用于环境消毒,甲醛多用于熏蒸消毒,漂白粉和碘制剂以及一些季胺盐类消毒剂可用于饮水消毒等。
(4)生物消毒:生物热消毒法多用于对鸡粪的无害化处理,常采用堆积法,利用发酵产热杀菌消毒。
消毒方法是否正确、彻底程度如何,将会使消毒的效果产生天地之别,这就要求在进行消毒时,一定要控制好以上各种影响因素。如果消毒工作变成不可靠的例行公事,不但不会使病原体减少,相反,由于思想麻痹,将会助长病原体的泛滥,侵害鸡群;无效的消毒水很可能变成病源体的传播媒介。
⑶ 消毒方法有哪些
⑷ 常用的消毒方法
对动物体外环境中的病源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进行消除我杀灭,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称为消毒;将所有微生物彻底消灭,称为灭菌。消毒方法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三类,具体进行时应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和被消毒物品的性质加以选择。
物理消毒
煮沸消毒 它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消毒方法,适用于金属器材、木质器具、玻璃器皿以及布类等的消毒,一般从水沸腾开始计算时间,煮沸15分钟。如在水中加0.5%-1%的碱或肥皂,可使物品上的污物溶解,提高沸点,增强杀菌效果。
蒸汽消毒 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使物品受热快,消毒效果好。
日光消毒 众多病原微生物对日光非常敏感,因而日光消毒是最经济的消毒方法。
焚烧和喷灯火焰消毒 这是最彻底的消毒方法。焚烧适用于金属用具、垫草、病鸽
尸体等的消毒;喷灯火焰适用于经药物消毒后的鸽舍四周墙壁和水泥地的再消毒。
机械消毒 包括打扫、洗刷、通风等,这不是直接消毒,而是把附着在鸽舍、用具和地面上的病原体清除掉,再对被清除的污物进行堆积发酵或药物消毒,与其他消毒方法结合应用,更可提高消毒效果。
化学消毒法
该法是利用化学制剂,按不同消毒要求配制一定比例的溶液,用气雾、喷洒、冲洗、浸泡、擦拭的方式,对有关鸽舍、场地、环境、用具及车辆、孵化器(室)、种蛋等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的方法.
生物消毒法
这种方法是把污染的垫草、污物、尸体,通过挖坑深埋压实密封的方法,利用粪污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堆积发酵分解产热,在一定时期内分别达到杀灭致病细菌和虫卵的目的。
鸽舍消毒前应彻底打扫,如清扫鸽舍,洗刷笼子、饲槽、水槽,将垫草、污物垃圾、剩料和粪便等清理干净,否则,虽经消毒,也会使许多消毒药物的杀菌作用大大降低。而且鸽舍清扫消毒是消除污染的重要环节。清扫卫生一定要彻底、全面,角角落落上上下下都得清扫到。要充分认识到,哪怕墙壁上沾有一点粪,就可能成为今后发生传染病的根源,这并非小题大做。因为上述问题看起来不是什么消毒药物,也不是消毒方法,而实实在在是搞好消毒工作的基础,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环,否则很有可能形成消毒无用,前功尽弃,疫病还是无法杜绝。
消毒的效果还取决于消毒剂的浓度、温度、作用时间。对消毒药液的用量也不可忽视,一般对地面的每平方米应有0.5-2升;对墙壁和天花板的每平方米应有0.5-1升药液。鸽场的出入口要建一个与门同宽、长1.5米的消毒槽(池)。消毒槽内铺垫草(草包),浸以有效消毒液,并要有人负责定期更换,强制人员或车辆进行出入消毒,而且坚决执行,反对徒于形式或在门口撒些石灰粉了事的错误做法。
⑸ 常见消毒清洁方法有那4种
1、做好手消毒
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注意擦干宜使用纸巾。
如果没有流动的水,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75%酒精可灭活病毒,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品。
2、外套衣服
回家以后外套直接挂在门口,把外面穿的衣服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如果感觉到外套可能被污染,比如接触了一些有可疑症状的人,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外套进行消毒处理。
尽量选用物理消毒,如果物理消毒不行才选用化学消毒。比如衣服只要耐高温,就可以选用56摄氏度30分钟这种方式消毒。如果有烘干机,也可以把温度调到80度以上,烘干20分钟也可以达到消毒作用。
3、手机
建议外出回到家后可以关闭手机电源,等手机彻底冷却之后,沾取适量75%的酒精或者使用对电子产品没有损害的消毒产品,包括用消毒纸巾擦拭手机表面,并做好手卫生。如果外出期间没有使用手机,就没有必要对手机表面进行消毒。
4、钥匙
钥匙可谓是人类最亲密的“伴侣”,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它也是各类病毒、细菌生存繁衍的“风水宝地”,钥匙可以每日用药皂在洗手时一同清洗,或与其他需要消毒的物品一道放入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钞票
钞票尽量不要散在口袋里或者桌面上,平时放进钱包里,摸过钞票的手要清洗干净,尽可能多用手机支付。
接触钞票的人员,在饭前、入厕前后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没有洗手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揉眼睛、掏鼻孔、摸脸等;更不要在接触钞票时用手抓食品吃;以减少钞票的污染与传播疾病。同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6、手提包
手提包可在回家后用75%的酒精进行擦拭,然后悬挂晾干。
⑹ 消毒方法有哪些
消毒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即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学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是指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其特点是作用迅速、消毒物品不遗留有害物质。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自然净化、机械除菌、热力灭菌和紫外线辐射等。
2、化学消毒法:
是指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的方法。化学消毒法使用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但某些消毒药品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为保证消毒效果,减少毒副作用,须严格执行要求的条件和使用说明。
3、生物学消毒法:
是利用某些生物消灭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特点是作用缓慢,效果有限,但费用较低。多用于大规模废物及排泄物的卫生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生物热消毒技术和生物氧化消毒技术。
(6)最常用的洗消方法包括扩展阅读
同样消毒方法对不同性质物品、效果往往不同。对油漆光滑的墙面,喷洒药液不易停留,应以冲洗、擦拭为宜。对较粗糙墙面,易使药液停留,可用喷洒消毒。环氧乙烷熏蒸,对易于吸收药物的布、纸张效果较好,而对金属表面,须延长时间。
粪便、痰液消毒不宜用凝固蛋白质药物处理,因蛋白质凝固对病原体可起保护作用,高压蒸气杀菌效果虽好,但不宜用于毛皮,塑料和人造纤维制品。
环氧乙烷熏蒸赛璐珞制品,高浓度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浸泡绵织品,来苏液多次长时间浸泡乳胶手套,均可造成损坏。对于食品及餐具不宜用有毒或有恶臭的消毒液处理。
⑺ 常用的消毒法都有哪些
常见的化学消毒灭菌法如下:
(1)浸泡法
选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水溶性消毒剂,将物品浸没于消毒剂内,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2)擦拭法
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3)薰蒸法
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适用于室内物品及空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的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以及传染病人用过的票证等),均可用此法消毒。
①纯乳酸
常用于手术室和病室空气消毒。每100m2空间用乳酸12ml加等量水,放入治疗碗内,密闭门窗,加热熏蒸,待蒸发完毕,移去热源,继续封闭2小时,随后开窗通风换气。
②食醋
5-10ml/m3加热水1-2m3,闭门加热熏蒸到食醋蒸发完为止。因食醋含5%醋酸可改变细菌酸碱环境而有抑菌作用,对流感、流脑病室的空气可进行消毒。
此外,尚可应用甲醛或过氧乙酸等进行熏蒸灭菌。
(4)喷雾法借助普通喷雾器或气溶胶喷雾器,使消毒剂产生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进行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如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0.2%过氧乙酸溶液作空气喷雾。对细菌芽胞污染的表面,每立方米喷雾2%过氧乙酸溶液8ml经30分钟(在18℃以上的室温下),可达99.9%杀灭率。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法将环氧乙烷气体置于密闭容器内,在标准的浓度、湿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环氧乙烷是广谱气体杀菌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及芽胞,以及真菌和病毒等。穿透力强,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消毒后可迅速挥发,特别适用于不耐高热和温热的物品,如精密器械、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心肺机、起博器、书籍文件等,均无损害和腐蚀等副作用。本品沸点为10.8℃,只能灌装于耐压金属罐或特制安瓿中。
操作方法:灭菌可用柜室法或丁基橡胶袋法。
①柜室法可在环氧乙烷灭菌柜内进行。将物品放入柜室内,关闭柜门,预温加热至40-60℃,抽真空至21kpa左右,通入环氧乙烷,用量1kg/m3,在最适相对温度(60-80%)情况下作用6-12小时。灭菌完毕后排气打开柜门,取出物品。
②丁基橡胶袋法在特制的袋内进行。将物品放入袋内,挤出空气,扎紧袋口。环氧乙烷给药可事先放安瓿于袋内,扎紧袋口后打碎,使其气体扩散;亦可将钢瓶放在40-50℃温水中气化后与袋底部胶管相通,使气体迅速进入,用药量为2.5g/l.将橡胶袋底部通气口关闭,放入20-30℃室温中放置8-24小时。
注意事项:
①环氧乙烷应存放在阴凉、通风、无火源、无电开关处。用时轻取轻放,勿猛烈碰撞。②消毒时,应注意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温度。钢瓶需加温时,热水不可超过70℃。③消毒容器不能漏气(检测有无漏气,可用浸有硫代硫酸钠指示剂的滤纸片贴于可疑部位。如有漏气,滤纸片由白色变粉红色)。袋内物品放置不宜过紧。④环氧乙烷有一定吸附作用,消毒后的物品,应放置在通风环境,待气体散发后再使用。⑤本品液体对皮肤、眼及粘膜刺激性强,如有接触,立即用水冲洗。⑥在环氧乙烷消毒的操作过程中,如有头昏头痛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离开现场,至通风良好处休息。
⑻ 常见清洁消毒方法有哪四种,各种方法适用于哪种物品
常见清洁消毒方法有四种,各种方法使用如下:
1、酸碱类消毒剂
市场上主要的氧化类消毒剂 该类消毒剂均为高效、广谱类灭菌剂,安全、快速、杀菌效果好、无残留、使用方便,但个别产品不稳定、易分解、使用成本高、有味等。市场上主要的产品有二氧化氯、过氧乙酸、双氧水等。主要应用与设备、管道、器具、空气、食品、手等各个领域的消毒和灭菌。
2、氧化类消毒剂
市场上主要的醛类消毒剂 市场上主要的醛类消毒剂产品有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主要用于医疗行业的器械表面和空气的消毒,该类消毒剂不能用于食品领域的消毒。
3、醛类消毒剂
市场上主要的醇类消毒剂 醇类消毒剂的优点使使用方便、安全、快速、易挥发,缺点是使用成本高、缺点是使用成本高。主要产品乙醇、已丙醇等,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行业的工艺器具、器械、手等表面的消毒。
4、醇类消毒剂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什么条件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条件:杀菌广谱;使用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它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对物品无腐蚀;无色、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药物。
无毒或毒性低,不易燃烧爆炸,使用无危险性;价格低廉;便于运输,可以大量供货。要满足所有要求的消毒剂仍没有发现,相对而言,二氧化氯是最符合理想要求的消毒剂。
(8)最常用的洗消方法包括扩展阅读:
使用原则
市场上消毒剂的品种很多,消费者一定要根据消毒对象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消毒剂,并严格遵照使用说明。如乳品企业中选用消毒剂时考虑到安全性能,首选无毒、无残留、无腐蚀的消毒剂;其次是杀菌效果,最好是广谱高效类的消毒剂。
再次是考虑使用成本,使用方便等问题。选择消毒剂时要选择包装上有卫生行政部门消毒产品批准文号(卫消准字)、有效期和厂名厂址的产品,这样的产品经过了国家审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证。
⑼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1)常规消毒
所有的预防性消毒均属于常规消毒。消毒的目的是为了杀灭环境中的传染源(病原体)和切断各种传播媒介、传播途径,从而使禽类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常规消毒主要包括:种蛋的消毒、孵坊及孵化器的消毒、禽舍的消毒、养禽场场地及活动场所、道路、器械用具等的消毒。
禽场的常规消毒是通过严格的制度和责任到人来落实的,再好的方法和制度必须通过认真的实施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常规消毒的方法有:
①物理消毒法
是消毒中最常用、最简单、最有实效的方法,包括打扫、洗刷(冲洗)、日晒、通风、干燥、火焰消毒、焚烧等方法,也是将环境中受病原体污染含量最大的灰尘、粪便、垫料、垫草、饲料残渣等清除掉的最适用的办法。火焰高温消毒可以彻底杀灭病原体,对患有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雏鸭肝炎、鸭瘟、小鹅瘟等烈性传染病的病禽及其污染的垫料、垫草、粪便等排泄物、分泌物、病禽的尸体等用焚烧的方法,可使传染源得到彻底的消灭,也是传染病防控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②化学消毒法
主要是用化学药剂的喷洒和熏蒸等方法而使环境中(含内外环境)的病原体得以杀灭。但消毒药的使用有许多注意事项,这点将在后面的有关章节加以叙述。化学消毒法也是养禽业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③生物消毒法
打扫后的粪便、垫草、尘土、污染物等可以通过堆积发酵的方法,来杀死其中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利用微生物发酵,可使温度达到70℃以上),但细菌芽孢难以杀死。堆积发酵的地点应选择养禽场围墙外的下风向。
(2)紧急消毒
紧急消毒一般是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时,为扑灭疫情或防止疫情传入而对疫区、受威胁区采取的紧急防控措施之一。紧急消毒带有强制性(通过政府的各级组织强制执行)、社会性(包括辖区内所有养禽场、屠宰加工厂、农贸市场及农村的散养禽舍、场地等)和时限性(即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
用于强制性消毒的消毒药及其使用方法,一般由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指定品种和逐极发放,在各级兽医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以保证消毒的效果。
紧急消毒时往往是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几种方法同时使用。所选用的消毒药应考虑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快、对人畜无害、性能稳定、易溶于水、使用方便、易推广、使用后残留量少或副作用小等。
(3)带禽消毒
带禽消毒是指在家禽饲养期内,定期用消毒药液对禽舍、笼具和禽体进行喷雾消毒。带禽消毒能有效抑制舍内氨气的发生和降低氨气浓度,可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防止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葡萄球菌病、大肠杆菌病以及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创造良好的禽舍环境;为保障禽群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夏季还有防暑降温的作用。带禽消毒的要点为:
消毒日龄
一般在10日龄以后即可实施带禽消毒,以后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育雏期每周消毒两次,育成期每周消毒一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一次。
清洁环境
为保证消毒效果,首先要彻底打扫禽舍,消除禽粪、羽毛、垫料、屋顶蜘蛛网及墙壁、地面、物品上的尘土。对一些可有可无的物品,应清出禽舍。对于笼养禽舍在彻底清扫后,可用清水冲刷禽舍地面。水洗的目的是将残留在禽舍内的污物冲洗出舍,以提高消毒效果。冲洗后的污水,应通过下水道或暗渠排至远处,不能排在禽舍周围。
慎重选药
带鸡消毒对药品的要求比较严格,并非所有的消毒药都能用。选用消毒药的第一个原则是必须广谱、高效、强力。第二个原则是对金属和塑料制品的腐蚀性小,以人和鸡的吸入毒性、刺激性、皮肤吸收性小,无异臭,不会渗入或残留在肉和蛋中为标准。可用于带鸡消毒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新洁尔灭、次氯酸钠、百毒杀、菌毒敌、复合酚和农福等。
科学配液
配制消毒药液应使用自来水或白开水,不要使用井水。配制消毒液应用热水稀释,水温一般控制在45℃以下。消毒药配成消毒液后稳定性变差,不宜留存,一般应一次用完。
正确喷药
带禽消毒的对象包括舍内一切物品、设备和禽群。消毒器械一般选用雾化效果良好的高压动力喷雾器或背式喷雾器。消毒时应朝禽舍上方以画圆圈方式喷洒,切忌直对禽头部喷雾。雾粒大小控制在80~120微米。雾粒太小易被禽吸入呼吸道,引起肺水肿,甚至诱发呼吸道疾病;雾粒太大易造成喷雾不均匀和禽舍太潮湿。喷雾距离禽体50厘米左右为宜,每立方米空间用15~20毫升消毒液。喷雾时按由上至下、由内至外的顺序进行。以地面、墙壁、天花板均匀湿润和家禽体表微湿的程度为止。
注意事项
①活疫苗免疫接种前后3天内停止带禽消毒,以防影响免疫效果。
②为减少应激,喷雾消毒时间最好固定,且应在暗光下或在傍晚时进行。
③喷雾时应关闭门窗,消毒后应加强通风换气,便于禽体表及禽舍干燥。
④根据不同消毒药的消毒作用、特性、成分、原理,最好以几种消毒药交替使用。一般情况下,一种药剂连续使用2~3次后,就要更换另外一种药剂,以防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产生抗药性,影响消毒效果。
⑤带禽消毒会降低禽舍温度,冬季应先适当提高舍温3~4℃后再喷药消毒。
(4)炕孵消毒
炕孵消毒的重要性。
①孵坊病原体的来源
“百家蛋”(收集许多养殖户的种蛋)蛋壳的带入,农户自备的装雏箱或筐及垫草带入,出雏过程中的霉菌孢子极易被孵坊环境和孵化器吸入。
②炕孵中感染率高的常见病原体有
小鹅瘟病毒、沙门氏菌、曲霉菌、马立克氏病病毒、脑脊髓炎病毒、新城疫病毒、雏鸭肝炎病毒、支原体、禽大肠杆菌等。
炕孵消毒的具体做法
①孵坊应保持清洁卫生的环境,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孵坊的室内外场地应经常性消毒,在出雏期间应每天用百毒杀等消毒液喷洒。
②孵化器在上蛋前或每出孵一次,都要将出孵污物及时清理;孵化箱、出雏箱、蛋架、蛋盘及所有用具等先用清水冲洗后,再用0.5%氨水或其他消毒液高压冲洗消毒,并用甲醛熏蒸消毒一次。
③规模孵坊应每个月大清洗大消毒一次。种蛋贮存室、孵化器、出雏室等均应有各自独立的通风设备,防止病原体污染的空气在室内互相传染。有条件的孵坊应向饲养户提供经过消毒处理的装雏箱和保温用品,以防止外来的不洁装雏用具带入病原体。
⑽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几种
日光消毒法、煮沸消毒法。
1、日光消毒法
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天然杀菌作用,只有当物品直接暴露在阳光下6小时,且不与玻璃窗分离时,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所以儿童的枕头、床上用品、毯子、棉裤、毛衣、玩具等经常能暴露在阳光下,以减少细菌繁殖,避免病原菌侵入人体。
当暴露在阳光下时,应注意翻转动物产品,使各方面都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起到消毒作用。
2、煮沸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主要适应于小儿的食具,也适用于煮沸用具,如瓶、筷子、汤匙、纱布、毛巾等。该方法简单可靠。通常情况下,在消毒前,器具或器皿要浸泡在水中并煮沸20-30分钟。
如果是结核病、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患者的器具或残留物,可采用煮沸消毒法,煮沸30分钟以上后,即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10)最常用的洗消方法包括扩展阅读:
消毒注意事项:
第一是选择无毒、无残留、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第二是杀菌效果,最好是广谱、高效的消毒剂;
第三是考虑使用成本,使用方便等问题。选择消毒剂时要选择包装上有卫生行政部门消毒产品批准文号(卫消准字)、有效期和厂名厂址的产品,这样的产品经过了国家审批,消毒效果和安全性都有充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