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使用方法 > 常用内存管理方法

常用内存管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10 03:15:16

‘壹’ 几种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和优化内存管理方法

方法一:调整高速缓存区域的大小
可以在计算机的主要用途选项卡中设置系统利用高速缓存的比例(针对Windows 98)。如果系统的内存较多,可选择网络服务器,这样系统将用较多的内存作为高速缓存。在CD-ROM标签中,可以直接调节系统用多少内存作为CD-ROM光盘读写的高速缓存。
方法二:监视内存
系统的内存不管有多大,总是会用完的。虽然有虚拟内存
,但由于硬盘的读写速度无法与内存的速度相比,所以在使用内存时,就要时刻监视内存的使用情况。Windows操作系统中提供了一个系统监视器,可以监视内存的使用情况。一般如果只有60%的内存资源可用,这时你就要注意调整内存了,不然就会严重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和系统性能。
方法三:及时释放内存空间
如果你发现系统的内存不多了,就要注意释放内存。所谓释放内存,就是将驻留在内存中的数据从内存中释放出来。释放内存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重新启动计算机。另外,就是关闭暂时不用的程序。还有要注意剪贴板中如果存储了图像资料,是要占用大量内存空间的。这时只要剪贴几个字,就可以把内存中剪贴板上原有的图片冲掉,从而将它所占用的大量的内存释放出来。
方法四:优化内存中的数据
在Windows中,驻留内存中的数据越多,就越要占用内存资源。所以,桌面上和任务栏中的快捷图标不要设置得太多。如果内存资源较为紧张,可以考虑尽量少用各种后台驻留的程序。平时在操作电脑时,不要打开太多的文件或窗口。长时间地使用计算机后,如果没有重新启动计算机,内存中的数据排列就有可能因为比较混乱,从而导致系统性能的下降。这时你就要考虑重新启动计算机。
方法五:提高系统其他部件的性能
计算机其他部件的性能对内存的使用也有较大的影响,如总线类型、CPU、硬盘和显存等。如果显存太小,而显示的数据量很大,再多的内存也是不可能提高其运行速度和系统效率的。

‘贰’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有哪几种常用方法

电脑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磁盘碎片,时间一长垃圾文件就会越多。而且我们平常不敢乱清理C盘中的文件,以免因为误删导致系统出现故障,所以垃圾文件才肆意占用系统盘空间。不过我们可以选择系统自带的“磁盘清理”功能“制服”它,给C盘“减减肥”,提高磁盘的存储空间,让电脑充满活力。

1.打开电脑右键选中C盘之后,选择“属性”进入。最后在C盘属性窗口下点击“磁盘清理”。

2.电脑会开始自动扫描,扫描完成时勾选需要清理的垃圾文件以及旧windows安装版本,最后“确定”就完成啦~

第二招:清理聊天软件—QQ和微信

回想韩博士在读初中时,周围的朋友总是会互相留QQ号码进行联系。虽然现在科技发展,作为主要聊天工具的QQ已经被微信所替代,但我们还是经常性会用来传输文件。而且如果在安装微信或者QQ的时候选择默认安装,那么从一开始使用时,你在QQ和微信上运行的文件都会被毫无保留的存放在C盘!使用时间越长,垃圾文件就会越多,这才是导致C盘爆满的“罪魁祸首”,所以我们应该将文件存放在其他盘符之内。

‘叁’ 计算机管理内存的方法有哪些优缺点是什么

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了操作系统的性能。为了说明如何进行内存访问的操作,有必要先介绍有关内存管理的一些术语及背景。


2.1 虚拟内存

所谓虚拟内存就是用硬盘空间来弥补计算机物理内存不足的技术。Windows操作系统用虚拟内存来动态管理运行时的交换文件。为了提供比实际物理内存还多的内存容量,Windows操作系统占用了硬盘上的一部分空间作为虚拟内存。当CPU有要求时,首先会读取内存中的资料。当内存容量不够用时,Windows就会将需要暂时存储的数据写入硬盘。所以,计算机的内存大小等于实际物理内存容量加上“分页文件”(就是交换文件)的大小。Windows 98中分页文件名采用Win386.swp形式,而Windows 2K/XP/2003中采用pagefile.sys,默认位于系统分区的根目录下,具有隐藏属性。如果需要的话,“分页文件”会动用硬盘上所有可以使用的空间。

安装好Windows以后,系统采用默认的设置自动处理虚拟内存,为了优化系统的 工作性能,根据Windows操作系统中虚拟内存的设置方法,可以自己动手设置内存管理参数。


2.2 CPU工作模式

计算机系统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下,CPU的寻址方式是不一样的,通常见到的CPU工作模式如下所述。

2.2.1.实模式

实模式是为了Pentium处理器与8086/8088兼容而设置的。8086和8088只能工作于实模式,而80286及以上的处理器可工作于实模式或者保护模式下。实模式操作方式只允许微处理器寻址第一个1MB的存储空间,从0x00000~0xFFFFF。在实模式下的存储器寻址是段地址+偏移地址。例如段寄存器的内容是0x1000,则它寻址开始于0x10000的段,偏移量大小从0x0000~0xFFFF,即偏移量的空间大小是216=64KB。

2.2.2.保护地址模式

保护地址模式又称为虚拟地址存储管理方式。保护模式下主要有两种特征。
(1)内存分段管理
在保护模式下,各个16位的段寄存器里面放置的是选择符。各项任务共享的内存空间由全局选择符来索引;而某个任务独立使用的内存空间由局部选择符来索引。由选择符的高13位作为偏移量,再以CPU内部事先初始化好的GDTR(全局描述符表寄存器)中的32位基地址为基,可以获得相应的描述符。由描述符中的线性地址决定段的基地址。再利用指令(或其他方式)给出的偏移量,便可以得到线性地址,即
线性地址=段线性基地址+偏移量
保护模式采用上面介绍的分段管理,可以实现的存储器寻址范围为4GB,通常把通过段变换获得的地址称为线性地址。这种线性地址是同32位物理地址对应的,为了获得更大的寻址范围,还可以对线性地址实行分页管理。在保护模式下,处理器通过CRO控制寄存器的PG(page)位进行管理,当PG=0时,由段变换获得的线性地址可直接作为物理地址使用;若PG=1,则进一步进行页变换。
(2)内存分页管理

分页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将内存分为大小固定为4KB或者1MB的若干页,通过一定机制对内存进行管理。与前面的分段管理类似,程序或数据将根据其长度分配若干页。为了进行页面管理,在分页管理机制中采用了页表、页目录对线性地址作页变换。


2.3 逻辑、线性和物理地址

在保护地址模式下,经常遇到三种地址:逻辑地址(Logical Address)、线性地址(Linear Address)和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CPU通过分段机制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线性地址,再通过分页机制将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1)逻辑地址
这是内存地址的精确描述,通常表示为十六进制:xxxx:YYYYYYYY,这里xxxx为selector(选择器),而YYYYYYYY是针对selector所选择的段地址的线性偏移量。除了指定xxxx的具体数值外,还可使用具体的段寄存器的名字来替代,如CS(代码段),DS(数据段),ES(扩展段),FS(附加数据段#1),GS(附加数据段#2)和SS(堆栈段)。这些符号都来自旧的“段:偏移量”风格,在 8086 实模式下使用此种方式来指定“far pointers”(远指针)。
(2)线性地址
线性地址是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变换之间的中间层,是处理器可寻址的内存空间(称为线性地址空间)中的地址。程序代码会产生逻辑地址,或者说是段中的偏移地址,加上相应段的基地址就生成了一个线性地址。
如果启用了分页机制,那么线性地址可以再经变换以产生一个物理地址。若没有启用分页机制,那么线性地址直接就是物理地址。不过,在开启分页功能之后,一个线性地址可能没有相对映的物理地址,因为它所对应的内存可能被交换到硬盘中。32位线性地址可用于定位4GB存储单元。
(3)物理地址

所谓物理地址,就是指系统内存的真正地址。对于32 位的操作系统,它的范围为0x00000000~0xFFFFFFFF,共有4GB。只有当CPU工作于分页模式时,此种类型的地址才会变得非常“有趣”。本质上,一个物理地址是CPU插脚上可测量的电压。操作系统通过设立页表将线性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Windows 2K/XP所用页表布局的某些属性对于调试软件开发人员非常有用。


2.4 存储器分页管理机制

程序代码和数据必须驻留在内存中才能得以运行,然而系统内存量很有限,往往不能容纳一个完整程序的所有代码和数据,特别是在多任务系统中,如Windows,可能需要同时打开多个执行程序,如画图程序,浏览器等,想让内存驻留所有这些程序显然不大可能,因此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将程序分割成小部分,只让当前系统运行它所有需要的那部分留在内存,其他部分都留在硬盘(虚拟内存)。当系统处理完当前任务片段后,再从外存中调入下一个待运行的任务片段。于是,存储器分页管理机制随之而被发明。
如前所述,在保护模式下,控制寄存器CR0中的最高位PG位控制分页管理机制是否生效。如果PG=1,分页机制生效,把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如果PG=0,分页机制无效,线性地址就直接作为物理地址。必须注意,只有在保护方式下分页机制才可能生效。只有在保证使PE位为1的前提下,才能够使PG位为1,否则将引起通用保护 故障。

分页机制把线性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分别划分为大小相同的块。这样的块称为页。通过在线性地址空间的页与物理地址空间的页之间建立映射,分页机制可以实现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线性地址空间的页与物理地址空间的页之间的映射可根据需要来确定。线性地址空间的任何一页,可以映射为物理地址空间中的任何一页。


2.5 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线性地址空间的页到物理地址空间的页之间的映射用表来描述。目前所见到的有4KB和1MB大小的物理分页,对于4KB页面的分页,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过程如图所示。对于1MB页面分页,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与4KB的基本相似,不同的是线性地址的低22位对应一个物理页面。

对于4KB页面的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示意图


对于4KB页面分页,页映射表的第一级称为页目录表,存储在一个物理页中。页目录表共有1024个页目录项(PDE,page directory entry),其中,每个PDE为4字节长,包含对应第二级表所在物理地址空间页的页码。页映射表的第二级称为页表,每张页表也被存储在一个物理页中。每张页表有1024个页表项(PTE,page table entry),每个PTE为4字节长,其中PTE的低12位用来存放诸如“页是否存在于内存”或“页的权限”等信息。

一个线性地址大小为4个字节(32bit),包含着找到物理地址的信息,分为3个部分:第22位到第31位这10位(最高10位)是页目录中的索引,第12位到第21位这10位是页表中的索引,第0位到第11位这12位(低12位)是页内偏移。在把一个线性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时,CPU首先根据CR3中的值,找到页目录所在的物理页。然后根据线性地址的第22位到第31位这10位(最高的10bit)的值作为索引,找到相应的PDE,其中含有这个虚拟地址所对应页表的物理地址。有了页表的物理地址,再把虚拟地址的第12位到第21位这10位的值作为索引,找到该页表中相应的PTE,其中就有这个虚拟地址所对应物理页的物理地址。最后用线性地址的最低12位,也就是页内偏移,加上这个物理页的物理地址,就得到了该线性地址所对应的物理地址。

‘肆’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的方式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了,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管理方式,采用不同的数据结构。但是大体说来,可以分为页式、段式和段页式三种。
现在比较流行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和linux,主要采用的是以分页式为主的内存管理方式,段式的功能基本不太用到了。
当然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技术细节,就不是在这里能讲清楚的了,推荐你看相关的书籍,比如<windows internals><深入理解linux内核>等。

‘伍’ 常用文件存储设备管理方法有哪些操作系统课后题

常用的文件储存设备管理方法主要是指对文件的储存设备的空闲区进行管理.可分为三个数据组织策略:空闲文件目录(空闲区索引法、空闲表法)空闲链链表法(自由链法)及成组空闲区链链表法位示图或位图向量法.

空闲文件目录(空闲区索引法、空闲表法):

为连续的空闲分区建立指针,该指针和空闲块号、空闲块个数、第一个空闲块号等作为一个表项存放在一个叫空闲文件目录的物理块中.可采用空闲连续区的内存管理算法的变形进行分配和回收.空闲文件目录适用于连续文件结构的文件储存区的分配和回收.

空闲链链表法(自由链法)及成组空闲区链链表法:

空闲链链表法(自由链法),将所有空闲盘区拉成一条空闲链,根据空闲链所有的基本元素不同,可以把链表分成两种形式:空闲盘块链和空闲盘区链

空闲盘块链是将磁盘上的所有空闲分区,以盘块为单位拉成一条链,当用户创建文件请求分配存储空间时,系统从链首开始,依次摘下适当数目的空闲盘块分配给用户;当用户删除文件时,系统将回收的盘块依次加入到空闲盘块链的末尾。

空闲盘区链是将磁盘上的所有空闲盘区(每个空闲盘区可包含若干个盘块)拉成一条链。在管理的线性表中,每一个表项对应一个空闲区,增加一项存放指向空闲块的指针,将磁盘上的所有空闲区(可包含若干个空闲块)拉成一条链。每个空闲区上除含有用于指示下一个空闲区的指针外,还有本盘区大小(盘块数)的信息。

成组空闲区链链表法,空闲表法和空闲链表由于空闲表太长而不适合大型文件系统的使用。成组链接法是两种方法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方法,兼备了两种方法的优点而克服了两种方法的缺点。其大致的思想是:把空闲的n个顺序(可以是地址,也可以说是其他)空闲扇区的地址保存在其第一个空闲扇区内,其后一个空闲扇区内则保存另一组顺序空闲扇区的地址,以此类推,直至所有空闲扇区都予以链接。

位示图或位图向量法:

本方法利用二进制的一位来表示磁盘中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磁盘上所有的盘块都有与之对应的一个二进制位。当其值为0时,表示对应的盘块空闲,当其值为1时,表示对应的盘块已经分配。

大晚上的,求几个赞!!

这个题难点在于怎么理解 常用文件存储设备管理方法 属于哪一个管理层次.文件有逻辑结构(大约4个)->存取方法(大约3个)->文件物理结构(大约3个)->存储空间管理(由于文件储存设备是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物理块,并以块为单位交换信息,所以文件储存空间的管理实质上是一个空间块的组织和管理问题,包括空闲块的组织、分配、回收等.)(大约4个) ->文件目录管理 ->... ->... ->

上述 (大约xx个) 主要是怕被人怼,望不要介意!!

‘陆’ 常用的内存管理方法有哪些

分区式存储管理
段式管理(每次分配的大小不固定)
页式管理(每次分配的大小固定)
段页式(整体分段,段内分页,和整体分页,页内分段)

页式管理:把主存分为一页一页的,每一页的空间要比一块一块的空间小很多,显然这种方法的空间利用率要比块式管理高很多。

‘柒’ 进程内存管理方法

Linux系统提供了复杂的存储管理系统,使得进程所能访问的内存达到4GB。在Linux系统中,进程的4GB内存空间被分为两个部分——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用户空间的地址一般分布为0~3GB(即PAGE_OFFSET,在Ox86中它等于OxC0000000),这样,剩下的3~4GB为内核空间,用户进程通常只能访问用户空间的虚拟地址,不能访问内核空间的虚拟地址。用户进程只有通过系统调用(代表用户进程在内核态执行)等方式才可以访问到内核空间。每个进程的用户空间都是完全独立、互不相干的,用户进程各自有不同的页表。而内核空间是由内核负责映射,它并不会跟着进程改变,是固定的。内核空间的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映射是被所有进程共享的,内核的虚拟空间独立于其他程序。Linux中1GB的内核地址空间又被划分为物理内存映射区、虚拟内存分配区、高端页面映射区、专用页面映射区和系统保留映射区这几个区域。
对于x86系统而言,一般情况下,物理内存映射区最大长度为896MB,系统的物理内存被顺序映射在内核空间的这个区域中。当系统物理内存大于896MB时,超过物理内存映射区的那部分内存称为高端内存(而未超过物理内存映射区的内存通常被称为常规内存),内核在存取高端内存时必须将它们映射到高端页面映射区。Linux保留内核空间最顶部FIXADDR_TOP~4GB的区域作为保留区。当系统物理内存超过4GB时,必须使用CPU的扩展分页(PAE)模式所提供的64位页目录项才能存取到4GB以上的物理内存,这需要CPU的支持。加入了PAE功能的Intel Pentium Pro及以后的CPU允许内存最大可配置到64GB,它们具备36位物理地址空间寻址能力。由此可见,对于32位的x86而言,在3~4GB之间的内核空间中,从低地址到高地址依次为:物理内存映射区隔离带vmalloc虚拟内存分配器区隔离带高端内存映射区专用页面映射区保留区。

‘捌’ 内存管理的基本问题

内存管理是指软件运行时对计算机内存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的技术。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高效,快速的分配,并且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和回收内存资源。一个执行中的程式,譬如网页浏览器在个人电脑或是图灵机(Turing machine)里面,为一个行程将资料转换于真实世界及电脑内存之间,然后将资料存于电脑内存内部(在计算机科学,一个程式是一群指令的集合,一个行程是电脑在执行中的程式)。一个程式结构由以下两部分而成:“本文区段”,也就是指令存放,提供CPU使用及执行; “资料区段”,储存程式内部本身设定的资料,例如常数字串。

技术简介
内存可以通过许多媒介实现,例如磁带或是磁盘,或是小阵列容量的微芯片。 从1950年代开始,计算机变的更复杂,它内部由许多种类的内存组成。内存管理的任务也变的更加复杂,甚至必须在一台机器同时执行多个进程。

虚拟内存是内存管理技术的一个极其实用的创新。它是一段程序(由操作系统调度),持续监控着所有物理内存中的代码段、数据段,并保证他们在运行中的效率以及可靠性,对于每个用户层(user-level)的进程分配一段虚拟内存空间。当进程建立时,不需要在物理内存件之间搬移数据,数据储存于磁盘内的虚拟内存空间,也不需要为该进程去配置主内存空间,只有当该进程被被调用的时候才会被加载到主内存。

可以想象一个很大的程序,当他执行时被操作系统调用,其运行需要的内存数据都被存到磁盘内的虚拟内存,只有需要用到的部分才被加载到主内存内部运行。

‘玖’ 内存有几种管理方式

3种 :
段式管理(每次分配的大小不固定)
页式管理(每次分配的大小固定)
段页式(整体分段,段内分页,和整体分页,页内分段)

页式管理:把主存分为一页一页的,每一页的空间要比一块一块的空间小很多,显然这种方法的空间利用率要比块式管理高很多。

段式管理:把主存分为一段一段的,每一段的空间又要比一页一页的空间小很多,这种方法在空间利用率上又比页式管理高很多,但是也有另外一个缺点。一个程序片断可能会被分为几十段,这样很多时间就会被浪费在计算每一段的物理地址上(计算机最耗时间的大家都知道是I/O吧)。

段页式管理:结合了段式管理和页式管理的优点。把主存分为若干页,每一页又分为若干段。

‘拾’ 以下方法中哪些是内存管理的方法 垃圾回收

1.垃圾回收目的:Java语言中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引入了垃圾回收机制,使c++程序员最头疼的内存管理的问题迎刃而解,它使得Java程序员在编写程序的时候不再需要考虑内存管理。由于有个垃圾回收机制,Java中的对象不再有“作用域”的概念,只有对象的引用才有“作用域”。垃圾回收可以有效的防止内存泄露,有效的使用空闲的内存。
ps:内存泄露是指该内存空间使用完毕之后未回收,在不涉及复杂数据结构的一般情况下,Java 的内存泄露表现为一个内存对象的生命周期超出了程序需要它的时间长度,我们有时也将其称为“对象游离”。
2.
由于对象进行了分代处理,因此垃圾回收区域、时间也不一样。GC有两种类型:Scavenge GC和Full GC。
Scavenge GC
一般情况下,当新对象生成,并且在Eden申请空间失败时,就会触发Scavenge GC,对Eden区域进行GC,清除非存活对象,并且把尚且存活的对象移动到Survivor区。然后整理Survivor的两个区。这种方式的GC是对年轻代的Eden区进行,不会影响到年老代。因为大部分对象都是从Eden区开始的,同时Eden区不会分配的很大,所以Eden区的GC会频繁进行。因而,一般在这里需要使用速度快、效率高的算法,使Eden去能尽快空闲出来。
Full GC
对整个堆进行整理,包括Young、Tenured和Perm。Full GC因为需要对整个堆进行回收,所以比Scavenge GC要慢,因此应该尽可能减少Full GC的次数。在对JVM调优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对于FullGC的调节。有如下原因可能导致Full GC:
1.年老代(Tenured)被写满
2.持久代(Perm)被写满
3.System.gc()被显示调用
4.上一次GC之后Heap的各域分配策略动态变化

阅读全文

与常用内存管理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培动态血糖仪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903
骨盆外测量检查的方法 浏览:284
手机插入卡托的方法 浏览:126
马刀锯锯片安装方法 浏览:380
整形机使用方法 浏览:186
电脑库管使用方法 浏览:319
怎么按摩去皱纹的好方法 浏览:828
湿疹土方法治疗 浏览:543
手机连电脑投屏方法 浏览:501
快速除油渍的方法 浏览:786
野生间质瘤二次手术治疗方法如何 浏览:980
那种方法英语怎么说 浏览:723
手电钻安装螺杆方法 浏览:364
低喉位唱歌技巧和方法 浏览:303
男人得霉菌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677
哑铃举臂锻炼方法图解 浏览:727
贴小红花的正确方法 浏览:272
二手手机价格计算方法 浏览:445
灰指甲治疗最快方法小窍门 浏览:972
城市洗浴中心热水有哪些方法 浏览: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