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钳工量具使用方法
钳工常用量具与工具带测深杆的游标卡尺;锉刀;可调节式锯弓;手锤;角尺;普通划规;台虎钳;划线盘;开口扳手(双头);开口扳手(单头);活动扳手;方形整体扳手;六方形整体扳手;内六角扳手;钢尺;卡规。刀具的切削定义锉齿的切削角度;锯齿的切削角度;刮刀头部形状和角度;平面刮刀;錾削切削角度;车削;铣削;钻削;刨削;外圆磨削;平面磨削。划线步聚实例平面划线;以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或线)为基准;以两条中心秒年2为基准;以一个平面和一条中心线为基准;划中心线与底面及顶面线;划底面加工线;划线样板。在v形架中划圆柱体中心线。锯、锉、錾基本条件不同加工表面用的锉刀(板锉、方锉、三角锉、圆锉、半圆锉、菱形锉、刀口锉);扁錾;尖錾;油槽錾;尖錾的应用(錾槽);尖錾的应用(分割曲线形板料);油槽錾的应用;锯割的应用;扁錾的应用(錾削平面)。钻、扩、锪、铰麻花钻;扩孔;锪圆柱埋头孔;锪圆柱埋头孔;锪孔口凸台平面;整体式圆柱铰刀(手用)整体式圆柱绞刀(机用);可调节手铰刀;成套锥铰刀(粗铰刀);成套锥铰刀(精铰刀);螺旋槽铰刀。攻丝、套丝与刮、研磨普通铰杠(固定式);普通铰杠(活络式);丁字铰杠(固定式);粗柄机用或手用丝锥;细柄机用或手用丝锥;短柄螺母丝锥;长柄螺母丝锥;圆板牙;圆板牙架;三角刮刀;柳叶刮刀;蛇头刮刀;校准平板;角度角尺;研磨环;固定式光滑研磨棒;固定式带槽研磨棒;可调节式研磨棒。矫正、弯曲与绕弹簧用扭转法矫直条料;用板手初步板直;螺旋压力工具矫直轴类零件;矫直角钢外翘方法;用抽条抽平薄板料;常见的几种弯形形式(弯整圆形、弯直角形、弯任意角度);弯多角形工件顺序;弯管工具;手工绕弹簧方法。铆接、焊接与粘接铆钉的种类;搭接连接(两块平板);搭接连接(一块板折边);对接连接(单盖板式);对接连接(双盖板式);角接连接(单角钢式);角接连接(双角钢式);胶接接头典型结构(板件接头、圆柱形接头、锥形及盲孔接头、角接头);焊接接头的基本类型(角接接头、对接接头、搭接接头、T形接头)。减速器装配方法减速器的结构;箱体与各有关零件配装;锥齿轮组件;减速器零件配键预装示意联轴器与离合器及轴承安装剖分式滑动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游隙的调整;圆锥孔轴承的安装;推力球轴承的装配和调整;用压力法安装圆柱孔轴承;凸缘式联轴器的装配;滑块联轴器;牙嵌离合器;圆锥摩擦离合器。
② 加工中心铰刀进给和转速怎么选择
铰刀进给速度和转速的选择: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一般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成本。具体数值应根据机床说明书、切削用量手册,并结合经验而定。
核心参数:
切削深度t:在机床、工件和刀具刚度允许的情况下,t就等于加工余量,这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有效、措施。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应留一定的余量进行精加工。数控机床的精加工余量可略小于普通机床。
切削宽度L:一般L与刀具直径d成正比,与切削深度成反比。经济型数控加工中,一般L的取值范围为:L=(0.6~0.9)d。
(2)可调节手用铰刀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加工特点
对于加工部位是框形平面或不等高的各级台阶,那么选用点位---直线系统的数控铣床即可。如果加工部位是曲面轮廓,应根据曲面的几何形状决定选择两坐标联动和三坐标联动的系统。
也可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在一般的数控铣床的基础上,增加数控分度头或数控回转工作台,这时机床的系统为四坐标的数控系统,可以加工螺旋槽、叶片零件等。
尺寸
规格较小的升降台式数控铣床,其工作台宽度多在400mm以下,它最适宜中小零件的加工和复杂形面的轮廓铣削任务。规格较大的如龙门式铣床,工作台在500—600mm以上,用来解决大尺寸复杂零件的加工需要。
精度
我国已制定了数控铣床的精度标准,其中数控立式铣床升降台铣床已有专业标准。标准规定其直线运动坐标的定位精度为0.04/300mm,重复定位精度为0.025mm,铣圆精0.035mm。
实际上,机床出厂精度均有相当的储备量,比国家标准的允差值大约压缩20%左右。因此,从精度选择来看,一般的数控铣床即可满足大多数零件的加工需要。对于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零件,则应考虑选用精密型的数控铣床。
③ 加工中心铰孔时 转速和进给如何设定
看材料和大小一般注铁的一般计件的可以转可以八百左右进给可以在五百(10以下)如果不计件那就一百转三十的进给就行10以上可以适当的减慢,都没有什么具体的数字。
转速(r/min)=线速度/(刀具直径xπ)
上式中线速度单位是
米/每分钟,刀具直径是毫米,所以计算时要统一。
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孔表面质量的方法。铰孔是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在生产中应用很广。对于较小的孔,相对于内圆磨削及精镗而言,铰孔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加工方法。
铰孔是铰刀从工件孔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其尺寸精度和孔表面质量的方法。
(3)可调节手用铰刀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定时计数法(测频法)在测量上有±1的误差,低速时误差较大;定数计时法(测周法)也有±1个时间单位的误差,在高速时,误差也很大。同步计数计时法综合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在整个测量范围都达到了很高的精度,万分之五以上的测量转速仪表基本都是用这种方法。
最大转速是在特定条件下,转速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如硬盘内电机主轴转速,也就是硬盘盘片在正常工作电压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转速。
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铰孔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转速
④ 可调铰刀怎么使用
可调式铰刀:
铰刀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用以切除已加工孔表面薄层金属的旋转刀具,具有直刃或螺旋刃的旋转精加工刀具,用于扩孔或修孔。
由于铰刀属于精加工刀具,对铰刀的尺寸精度要求非常高,铰刀的微小损耗都会影响工件的尺寸公差,特别是在汽车发动机等铰刀大量使用的领域,由于铰刀的刃口的微小损耗都需要报废,所以铰刀的消耗非常巨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调式铰刀应用而生。
可调式铰刀(adjustablereamer或expandablereamer):是指铰刀的刃径可数次微小调整扩大再次使用的铰刀,从而大大地降低了铰刀的损耗,降低了加工成本。
1、模块化可调刀环铰刀(刀环可更换);
2、模块化可调刀头铰刀(刀头可更换);
3、集成整体可调式铰刀(刀头不可更换);
4、普通固定不可调铰刀和整体合金铰刀;
铰刀材质可以是HSS,硬质合金(带涂层)、金属陶瓷、CBN、PCD可选;
⑤ 机用铰刀的铰孔与铰刀
铰孔是孔的精加工之一,在生产应用很广。对于较小的孔,相对于内圆磨削及精镗而言,铰孔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方法。
铰刀一般分为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两种,手用铰刀柄部为直柄,工作部分较长,导向作用较好。手用铰刀又分为整体式和外径可调整式两种。机用铰刀可分为带柄的和套式的。铰刀不仅可加工圆形孔,也可用锥度铰刀加工锥孔。
铰刀由工作部分、颈部及柄部组成。工作部分又分为切削部分与校准(修光)部分。
⑥ 铰刀有哪些种类 使用铰刀的注意事项
一:种类
铰刀结构大部分由工作部分及柄部组成工作部分主要起切削和校准功能校准处直径有倒锥度而柄部则用于被夹具夹持有直柄和锥柄之分
按同用途铰刀分许多种因此关于铰刀标准也比较多我们较常用些标准有GB/T1131手用铰刀GB/T1132直柄机用铰刀GB/T1139直柄莫氏圆锥铰刀等等
按使用方式分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
按铰孔形状分圆柱铰刀和圆锥铰刀,(标准锥铰刀有1:50锥度销子铰刀和莫氏锥度铰刀两种类型).
铰刀容屑槽方向,有直槽和螺旋槽.常用材质高速钢.硬质合金镶片.
手用铰刀般材质合金工具钢(9SiCr)机用铰刀材料高速钢(HSS)机用铰刀分直柄机用铰刀和锥柄机用铰刀
铰刀精度有D4H7H8H9等精度等级 按铰孔形状分圆柱形、圆锥形和阶梯形3种;
安装夹方法分带柄式和套装式两种; 按齿槽形状分直槽和螺旋槽两种 .
二:注意事项
手工铰孔般注意事项:
工件要夹正.
铰削过程,两手用力要平衡.
铰刀退出时,能反转,因铰刀有角,铰刀反转会使切屑塞铰刀刀齿面和孔壁之间,孔壁划伤;同时,铰刀易磨损.
铰刀使用完毕,要清擦干净,涂上机油,装盒免碰伤刃口.
机铰时注意铰削速度和走刀量(查金属切削手册)
铰削,必须采用合理冷却润滑液. 手用导锥锥度较小前角、角较小刃口较锋利般刃带较窄或导锥处干脆没有
⑦ 可调节手用铰刀可以调节锥度吗
不可以
只能调节铰刀直径
⑧ 滚压铰刀怎么使用,怎么调整大小
铰刀的使用和多刃铰刀铰孔中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问
题 内 容
产
生 原 因
解
决 方 法
1)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小铰刀 1)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大或铰刀刃 外径;将铰刀刃口毛剌修光 2)降低切削速度 口有毛剌 3)适当调整进给量或减少加工 2)切削速度过高 3)进给量不当或加工余量太大 余量 4)铰刀主偏角过大 4)适当减少主偏角 5)铰刀弯曲 5)校直或报废弯曲铰刀 6)用油石仔细到合格 6)铰刀刃口上粘附着切屑瘤 7)控制摆差在允许范围内 7)刃磨时铰刀刃口摆差超差 孔径增大,误差大 8)切削液选择不合适 8)选择冷却性能较好的切削液 9)安装铰刀时,锥柄表面油污未擦干 9)安装铰刀前必须将铰刀锥柄 净,或锥面有磕、碰伤 及机床主轴锥孔内部油污擦干 10)锥柄的扁尾偏位,装入机床主轴后 净,锥面有磕、碰伤处用油石 与锥柄圆锥干涉 修光 11)主轴弯曲或主轴轴承过松或损坏 10)修磨铰刀偏尾 12)铰刀浮动不灵活,与工件不同轴 11)调整或理换主轴轴承 13)手铰孔时两手用力不均匀,使铰刀 12)重新调整浮动卡头,并调整 左右晃动 同轴度 13)注意正确操作 1)更改铰刀径尺寸 1)铰刀外径尺寸设计值偏小 2 适当提高切削速度 2)切削速度过低 3)适当降低进给量 3)进给量过大 4)适当增大主偏角 4)铰刀主偏角过小 5)选择润滑性能较好的油性切 5)切削液选择不合适 削液 6)铰刀已磨损, 刃磨时磨损部分未磨去 6)定期更换铰刀,正确刃磨铰 7)铰薄壁钢件时, 铰完孔后内孔弹性恢 刀切削部分 复使孔径缩小 7)设计铰刀尺寸时应考虑此因 8)铰料时, 余量太大或铰刀不锋利, 素,或根据实际情况取值 亦 易产生弹性恢复,使孔径缩小 8)作试验性切削,取合适余量; 9)内孔不圆,孔径不合格 将铰刀磨锋利 9)见“内孔不圆” 1)铰刀过长, 刚性不足, 铰削时产生振 1)刚性不足的铰刀可采用不等 动 分齿距的铰刀;铰刀的安装应 2)铰刀主偏角过小 采用刚性联接 3)铰刀刃带窄 2)增大主偏角 4)铰孔余量偏 3)选用合格铰刀 5)孔表面有缺口、交叉孔 4)控制预加工工序孔位误差 6)孔表面有砂眼、气孔 5)采用不等分齿距的铰刀; 7)主轴轴承松动, 无导向套, 或铰刀与 采用较长、较精密的导向套 导向套配合间隙过大 6)选用合格毛坯
孔径小
内孔不圆
8)由于薄壁工件夹得过紧, 卸下后工件 7)采用等齿距铰刀较精密的孔 变形 时,对机床主轴间隙与导向套 的配合间隙应要求较高 8)采用恰当的夹紧方法,减小 夹紧力 1)铰孔余量过大 2)铰刀切削部分后角过大 孔表面有明显的棱面 3)铰刀刃带过宽 4)工件表面有气孔砂眼 5)主轴摆差大 1)减小铰孔余量 2)减小切削部分后角 3)修磨刃带宽度 4)选用合格毛坯 5)调整机床主轴
孔表面粗糙
1)降低切削速度 2) 根据加工材料选择切削液 3)适当减小主偏角,正确刃磨 铰刀刃口 1)切削速度过高 4)适当减小铰孔余量 2)切削液选择不合适 5)提高铰孔前底孔位置精度与 3)铰刀主偏角过大,铰刀刃口不等 质量,增加铰孔余量 4)铰孔余量太大 6)选用合格铰刀 5)铰孔余量不均匀或太小, 局部表面未 7)修磨刃带宽度 铰到 8)根据具体情况减少铰刀齿 6)铰刀切削部分摆差超差,刃口不锋 数,加大容屑空间;或采用带 利,表面粗糙 刃倾角铰刀,使排屑顺利 7)铰刀刃带过宽 9)定期更换铰刀,刃磨时把磨 8)铰孔时排屑不良 损区全部磨去 9)铰刀过度磨损 10)铰刀在刃磨、使用及运输过 10)铰刀碰伤,刃口留有毛剌或崩刃 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磕、 11)刃口有积屑瘤 碰伤;对已碰伤的铰刀,应用 12)由于材料关系,不适用零度前角或 特细的油石将磕、碰伤修好, 负前角铰刀 或更换铰刀 11)用油石修整到合格 12)采用前角为 5°~10°的铰 刀 1)根据加工材料选择铰刀材 料,可采用硬质合金铰刀或涂 层铰刀 1)铰刀材料不合适 2)严格控制刃磨切削用量,避 2)铰刀在刃磨时烧伤 免烧伤 3)切削液选择不合适切削液未能顺利 3)根据加工材料正确选择切削 地流到切削处 液; 4)铰刀刃磨后表面粗糙度太高 经常清除切屑槽内的切屑,用 足够压力的切削液 4)通过精磨或、研磨达到要求 1)导向套磨损 1)定期更换导向套 2)导向套底端距工件太远, 导向套长度 2)加长导向套,提高志向套与
铰刀寿命低
孔位置精度超差
短,精度差 3)主轴轴承松动
铰刀间的配合精度 3)及时维修机床,调整主轴轴 承间隙
铰刀刀齿崩刃
1)修改预加工的孔径尺寸 1)铰孔余量过大 2)降低材料硬度,或改用负前 2)工件材料硬度过高 角铰刀或硬质合金铰刀 3)切削刃摆差过大,切削载荷不均匀 3)控制摆差在合格范围内 4)铰刀主偏角太小,使切削宽度增大 4)加大主偏角 5)铰深孔或盲孔时, 切屑太多, 又未及 5)注意及时清除切屑或采用带 时清除 刃倾角铰刀 6)刃磨时刃齿已磨裂 6)注意刃磨质量 1)修改预加工的孔径尺寸 1)铰孔余量过大 2)修改余量分配,合理选择切 2)铰锥孔时, 粗、 精铰削余量分配及切 削用量 削用量选择不合适 3)减少铰刀齿数,加大容屑空 3)铰刀刀齿容屑空间小,切屑堵塞 间; 或将齿间隔磨去一齿
铰刀柄部折断
1)铰孔前的钻孔不直, 特别是孔径较小 时, 由于铰刀刚性较差, 不能纠正原有 的弯曲度 1)增加扩孔或镗孔工序校正孔 2)铰刀主偏角过大, 导向不良, 使铰刀 2)减小主偏角 铰孔后孔的中心线不 在铰削中容易偏差方向 3)调换合格的铰刀 4)调换有导向部分或加长切削 直 3)切削部分倒锥过大 4)铰
刀在断续孔中部间隙处位移 部分的铰刀 5)注意正确操作 5)手铰孔时,在一个方向上有力过大, 迫使铰刀向一边偏斜, 破坏了铰孔的垂 直度
⑨ 怎么区分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
手用铰刀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刀齿,用以切除孔已加工表面薄金属层的旋转刀具。经过绞刀加工后的孔可以获得精确的尺寸和形状。
手用铰刀用于铰削工件上已钻削(或扩孔)加工后的孔,主要是为了提高孔的加工精度,降低其表面的粗糙度,是用于孔的精加工和半精加工的刀具,加工余量一般很小。
手用铰刀铰削精度为H7、H8、H9内孔。
机用铰刀大体可以分为: 直柄机用铰刀 锥柄机用铰刀 锥度铰刀 镶合金铰刀 整体硬质合金铰刀 套氏机用铰刀 可调节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