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细长的头部与冷却液接触,它的内部装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如下图1所示,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逐渐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将逐渐下降,相反则增大,结果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发生变化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也相应变化。ECU接收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后,对发动机的喷油时间和点火时间进行修正。
二、故障诊断与检测方法
判断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工作是否正常,需要测量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值、信号电压值和电源电压值。现以桑塔纳2000GSi轿车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为例,介绍其测量方法。
桑塔纳2000GSi轿车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G62)与水温表传感器(G2)一起装在一个壳体内,安装在缸盖上水道上。
三、电阻的检测
冷却水温度传感器的电阻检测可分为就车检测法和单件检查法两种方法。
a.就车检查法。
点火开关置于OFF位置,拆卸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导线连接器,用数字式高阻抗万用表Ω档测试传感器THW和E2两端子间的电阻值。其电阻值与温度的高低成反比。
b.单件检查法。拔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线束插头,然后从发动机上拆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将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置于烧杯的水中,加热杯中的水,同时用万用表Ω档测量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水温传感器两接线端子间的电阻值,将测得的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如果不符合标准,则应更换水温传感器。
以上,就是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检测故障的方法。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是很容易出现故障的,因为它使用的是转化电能和温度变化的程序,使用不当的时候就会烧坏电线。我们使用的时候要进行检测一下,看看温度和电阻是不是正常的,如果不正常,要及时的进行修理。同时,当机械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记得关闭开关的总电源,防止触电。
⑵ 温控器的使用方法
温控器冬夏调节方法如下:
1、在电冰箱温控器上有0到4个档位或者是0到7个档位,其中0档是停机档,5到7是强制冷档,在这一档位上冰箱的压缩机就会呈现出不停机的状态。
2、电冰箱温控器上的数字越大,在冰箱内部它的温度也就越低,在春秋季节,我们调整温控器是一般是将温度器调制3档。
3、为了更好的达到食品保鲜和省电的目的,在夏季我们可将温控器调到1档或者是2档,在冬季将其调整为4档或者是5档。
4、在夏季进行电冰箱温控器调节时,需要将温控器调节到2到4档。夏季档数调节过大会造成冰箱不停机,冰箱的内外温差大,更多的热量就会通过箱壁进入到冰箱的内部。为了更好的保证冰箱的运行,就需要将冰箱的温控器调整的小一些,保持冰箱的压缩机有一定的开停比例。
5、在冬季调整电冰箱温控器时,需要将冰箱的温控器调大较大的位置,冰箱周围的温度低,冰箱的压缩机的停机时间相对较长,但是冰箱的冷冻室所负荷的温度达不到要求,所以在冬季可以选择将冰箱的温控器调整的稍大些,保证冰箱冷冻室中的温度。
6、冰箱周围的环境温度低于16摄氏度时,需要打开冰箱的电热补偿开关,它能保证冰箱冷冻室的负荷温度,同时也能防止温度过低导致温控器失灵。
⑶ 温度传感器是怎么用的
温度传感器有很多类型,简单的原理就是将一个热敏电阻(随着外界温度的不同,阻值会变化的电阻)用一个外壳包起来,引两条线出去插在电路板上用。
主要用来测定温度用,传感器的阻值发生变化,IC的AD口可以检得到,从而判定现在的温度值。
⑷ 电子体温计怎么用
电子体温计使用方法:
1、体温计使用前,应先用酒精对体温计头部进行消毒。
2、按压开关,蜂鸣器马上发出蜂鸣音,显示器如图A所示,时间约2秒钟。
3、然后显示器显示上次侧量的温度如图B(假如上次测量为36.5℃),井持续2秒钟左右。然后显示器可能显示如C图所示.“℃”符号闪烁,表示体温计己处于待侧状态。
4、将体温计用来量体温。量体温时显示出的温度值逐渐上升,同时“℃”符号不断闪烁。
5、当体温上升速度在16秒内小于0,1℃时,“℃”符号停止闪烁,同时体温计发出约5秒钟的蜂鸣提示声,这时体温计测量完毕,可以读取显示出的体温值。
6、体温计具有自动关机功能,将在测量结束后10分钟内自动关机。但为延长电池寿命,建议使用者在测量结束后,按压电源键关闭电源。
⑸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使用方法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方法
1、使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测量温度时,将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指向被测物然后按键,此时要注意考虑距离和测量区域大小之间的比率,机上配有激光灯用于瞄准被测物。
2、物距比(D:S)
指测量距离和被测物体表面积的比值,当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和被测物体的距离增大时,则要求测温仪和被测物体的表面积更大。D:S=12:1
3、观测范围
一定要确保被测目标要大过本机的测量区域。被测区域的少直径需在1.5平方厘米以上。4、反射率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在人流量大、密集型区域,如学校、商场、银行、证券交易所、影院、集市等公共场所;采用筛查型测温方式,快速实现对发热人员筛查,避免手工筛查造成的人员拥挤和聚集。在接近人流通过的出入口区域,设置双光谱测温摄像机,镜头对准出入通道,测温摄像机设置一个接近发热(譬如:3.3℃)的报警阀值,当人流中有达到或超过这个阀值,后端平台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可以对发热可疑人员进行二次测温,既能快速筛查,也可避免工作人员一对一近距离接触式测温工作,形成交叉感染的风险。
⑹ 这个温度计怎么用啊
电子体温计由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器,纽扣电池,专用集成电路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组成。今天小编就教给大家电子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工具/原料
电子体温计
方法/步骤
1.体温计使用前,应先用酒精对体温计头部进行消毒。按压开关,蜂鸣器马上发出蜂鸣音,显示器如图A所示,时间约2秒钟。
注意事项
不要摔坏
使用前要消毒
⑺ 温控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其实温控器使用很简单,和家里的空调遥控器原理一样。建议用户使用“手动”模式进行调控。
1,屏幕左侧为设定温度,
2,右侧为室内温度(温控器附近局部温度),
3,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后阀门会开启,
4,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后阀门会关闭。
⑻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使用
温度传感器在安装和使用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方可保证最佳测量效果:
1、安装不当引入的误差
如热电偶安装的位置及插入深度不能反映炉膛的真实温度等,换句话说,热电偶不应装在太靠近门和加热的地方,插入的深度至少应为保护管直径的8~10倍;热电偶的保护套管与壁间的间隔未填绝热物质致使炉内热溢出或冷空气侵入,因此热电偶保护管和炉壁孔之间的空隙应用耐火泥或石棉绳等绝热物质堵塞以免冷热空气对流而影响测温的准确性;热电偶冷端太靠近炉体使温度超过100℃;热电偶的安装应尽可能避开强磁场和强电场,所以不应把热电偶和动力电缆线装在同一根导管内以免引入干扰造成误差;热电偶不能安装在被测介质很少流动的区域内,当用热电偶测量管内气体温度时,必须使热电偶逆着流速方向安装,而且充分与气体接触。
2、绝缘变差而引入的误差
如热电偶绝缘了,保护管和拉线板污垢或盐渣过多致使热电偶极间与炉壁间绝缘不良,在高温下更为严重,这不仅会引起热电势的损耗而且还会引入干扰,由此引起的误差有时可达上网络。
3、热惰性引入的误差
由于热电偶的热惰性使仪表的指示值落后于被测温度的变化,在进行快速测量时这种影响尤为突出。所以应尽可能采用热电极较细、保护管直径较小的热电偶。测温环境许可时,甚至可将保护管取去。由于存在测量滞后,用热电偶检测出的温度波动的振幅较炉温波动的振幅小。测量滞后越大,热电偶波动的振幅就越小,与实际炉温的差别也就越大。当用时间常数大的热电偶测温或控温时,仪表显示的温度虽然波动很小,但实际炉温的波动可能很大。为了准确的测量温度,应当选择时间常数小的热电偶。时间常数与传热系数成反比,与热电偶热端的直径、材料的密度及比热成正比,如要减小时间常数,除增加传热系数以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尽量减小热端的尺寸。使用中,通常采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管壁薄、内径小的保护套管。在较精密的温度测量中,使用无保护套管的裸丝热电偶,但热电偶容易损坏,应及时校正及更换。
4、热阻误差
高温时,如保护管上有一层煤灰,尘埃附在上面,则热阻增加,阻碍热的传导,这时温度示值比被测温度的真值低。因此,应保持热电偶保护管外部的清洁,以减小误差。
⑼ 小米2S的温度传感器如何使用
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首先,必须选择传感器的结构,使敏感元件的规定的测量时间之内达到所测流体或被测表面的温度。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仅仅是敏感元件的温度。实际上,要确保传感器指示的温度即为所测对象的温度,常常是很困难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温度传感器的选用,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被测对象的温度是否需记录、报警和自动控制,是否需要远距离测量和传送测温范围的大小和精度要求测温元件大小是否适当在被测对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场合,测温元件的滞后能否适应测温要求被测对象的环境条件对测温元件是否有损价格如保,使用是否方便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测量范围。
当测量范围预计在总量程之内,可选用铂电阻传感器。较窄的量程通常要求传感器必须具有相当高的基本电阻,以便获得足够大的电阻变化。热敏电阻所提供的足够大的电阻变化使得这些敏感元件非常适用于窄的测量范围。
如果测量范围相当大时,热电偶更适用。最好将冰点也包括在此范围内,线束因为热电偶的分度表是以此温度为基准的。已知范围内的传感器线性也可作为选择传感器的附加条件。响应时间通常用时间常数表示,它是选择传感器的另一个基本依据。
当要监视贮槽中温度时,时间常数不那么重要。然而当使用过程中必须测量振动管中的温度时,时间常数就成为选择传感器的决定因素。
珠型热敏电阻和铠装露头型热电偶的时间常数相当小,而浸入式探头,特别是带有保护套管的热电偶,时间常数比较大动态温度的测量比较复杂,只有通过反复测试,尽量接近地模拟出传感器使用中经常发生的条件,才能获得传感器动态性能的合理近似。线性NTC温度传感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这种温度传感器其主要特点就是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电压关系为一直线,这对于二次开发测温、控温电路的设计,温度传感器无须线性化处理,就可以完成测温或控温电路的设计,从而简化仪表的设计和调试。线性NTC温度传感器的测温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就总的而言,测温范围可在-200~+200℃之间,但考虑实际的需要,一般无须如此宽的温度范围,因而规定三个不同的区段,以适应不同封装设计,同时在延长线的选用上亦有所不同。而对于温度补偿专用的线性热敏元件,则只设定工作温度范围为-40℃~+80℃。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电路的温度补偿之用。
⑽ 温控器怎么用
不同类型的温控器使用方法不同,例如电水壶内的温控器温控(温控开关)、电饭锅内保温温控等是直接将它紧贴在需要测温的地方,温度直接传递到开关上,开关触点根据温度变化通断控制电路工作;而冰箱、空调之类的温控器,是由温度传感器,将被测处的温度变化,转换成机械动作或电信号,再通过开关或电子电路控制继电器开关,从而控制制冷或加热电路工作,达到将被测点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的目的。选用固定温度控制的温控器可以直接将温度控制在它的控制范围,或者选用可调整的温控器,安装后,设定控制温度值让其自动工作。合理选择温控开关或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