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泥疗膏的制作原料配方
用泥疗膏治疗的这种方法别称为泥疗,其对于调理儿童肺炎而导致的咳嗽、老寒腿、血气堵塞、手脚麻木等等有着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下面来详细介绍下其功效以及作用。
泥疗膏的功效:
1、泥疗膏中硒含量很高,是公认抗癌植物的10倍,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的效果,渗透性强,活血通经络,让气血在体内循环运行,调脏腑,养气血,驱邪,排寒,排湿。
2、帮助缓解小孩退烧,减肥塑身、膝盖积液、风湿类风湿、祛湿散寒、子宫肌瘤、宫寒囊肿等。 一次泥疗膏等于10次拔罐除湿效果,10次温补药油效果。 药效渗透皮下6-7毫米,泥灸40分钟~1小时。
3、可提升免疫力,补充阳气,扶阳固本,温养经络,调和气血,消痛化淤,排湿气,排寒气,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保健和调理效果不错。
作用:
可以改善宫寒,痛经等症状;改善性冷淡,促进夫妻生活;预防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改善月经量少,血块;改善胃寒,胃痛,胃胀痛。
㈡ 怎么自己制做回春膏
处方:
A、生马钱子 60g,生川草乌各 50g,生南星 60g,生半夏 50g,甘遂 30g,土虫 50g,蛴螬 30g,七叶一枝花 50g,洋金花 50g,生白芥子 30g,生乳没各 45g,三七粉 30g,血竭 30g,丁香 30g,细辛 45g,紫硇砂 30g,雄黄 45g,蟾酥 20g,樟脑 20g,冰片 45g,麝香 3g(可不用),蜈蚣 30g,全虫 30g,天龙 30g,生元胡 60g,玉金 60g,阿魏 30g,扑尔敏 100 片,炎痛喜康 150 片。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 100 目筛),程量混合均匀即可。
B、白芷 50g,姜黄 50g,米壳 60g,乌蛇 60g,灵仙 60g,皂刺 60g,丹姜 60g,三棱90g,莪术 90g,八月扎 60g,麻黄 60g,桂枝 60g,鸡血腾 60g,桃仁 50g,红花 45g,当归50g,川芎 50g,生地 50g,积壳 50g,地龙 60g,透骨草 50g,花粉 90g,黄柏 60g,芙蓉叶60g,山奈 60g,白花蛇草 60g,半枝莲 60g,蜂房 60g,玉金 60g。
制作工艺:
称取基质 3200g,其工艺同骨仙膏。上述药料可以制成每贴重 45g 的化癌回春膏药 120贴。
主治:各种癌症。
化癌回春膏
http://bbs.tianyijiankang.com/read.php?tid=8285
一、处方及工艺
A、生马钱子60克;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甘遂30克;洋金花50克;七叶一枝花60克;蛴螬30克;生白芥子30克;生乳香45克;生没药45克;三七30克;血竭30克;丁香30克;辽细辛45克;紫砂30克;雄黄45克;蜈蚣30克;蟾酥20克;樟脑20克;冰片45克;麝香3克(可不加)。
以上诸药各取细粉(约100-120目筛),称量混合均匀。
B、白芷50克;姜黄50克;米壳60克;乌梢蛇60克;威灵仙60克;皂刺60克;丹参60克;三棱90克;莪术90克;八月扎60克;桃仁50克;红花45克;当归50克;川芎50克;生地50克;枳壳50克;地龙60克;透骨草60克;花粉90克;黄柏60克;山奈60克
上药水煎二次,每次1-2小时,二次药液混合后用120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也可进一步干燥粉碎,加入到A方细粉中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称取膏药基质3200克,以文火熔化后去尽水气后离火,冷却到约70度时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流浸膏,完全搅拌均匀后,继续以文火加热使水气去尽,再离火冷却到60度左右时加入A方细粉,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每贴膏药根据临床需要可摊成10-30克。
二、临床应用:
有效病例一般在外贴化癌回春膏1-3小时便可见效。化癌回春膏缓解疼痛的时间较持久,多数患者在患病期间无疼痛感。该膏药使用方便,药味馥香,不污染衣物,可随肿块和疼痛有范围大小而任贴敷,连续使用无成瘾或毒副反应,避免了镇痛药和麻醉药引起的胃肠道毒副反应及成瘾性,亦无内服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中药引起的胃肠不舒、纳减,以及出血之弊。
(一)方义和功能主治:
该病是邪毒内蓄,导致气滞血瘀,痰湿胶结而成。化癌回春膏中生川乌、七叶一枝花等清热解毒,软坚消肿,行气止痛为主药,配以红花、莪术等活血化瘀,以冰片、麝香等香窜为引,共溱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止痛之功能。主治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对肝硬化亦有显着疗效。
(二)疗效机制:
药物直接渗透到肿瘤表面血管,改善肿瘤组织中的微循环,溶解和破坏肿瘤组织周围及瘤内纤维蛋白凝集,缓解肿瘤对患者痛觉神经化学刺激或物理压迫,使疼痛得以缓解,肿瘤得以消散。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先用生姜或生姜汁擦局部(疼痛部位及肿瘤的体表投影部位),揭去膏药面上的塑料薄膜,用小火将膏药熏烤至软绵程度(勿使温度过高,以免灼伤皮肤),对合溜转,贴于病灶部位,5-7天换一次。
〈注意事项〉
1.避免在皮肤破溃及肿瘤有可能破出皮肤处贴敷。
2.贴敷后如皮肤发痒严重或出现小红疹,可将膏药暂时揭去,用热毛巾轻拂,切勿用手抓搔,待痒止疹消后再贴。
3.内出血严重时,应暂缓贴敷。
4.更换膏药时,皮肤上残留的膏药不必用力擦洗,可用揭下的旧膏药(小火烤至有粘性)将其粘去。
5.余下的膏药,装塑料袋内密闭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以保药效不变。
6.孕妇忌贴腰腹部。
㈢ 我奶奶得了晚期胃癌,我想知道有哪些外敷的中药药膏的制作方法谢谢!
汉代张仲景《金贵要略》言:“朝食暮食,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反胃,脉紧而涩,其病难治。”古以“胃脘痛、伏梁、翻胃、膈噎、积、木、死血、血症、血痛、血臌”等,以代之。胃脘痛既胃气痛也,伏梁既鼻癌也,翻胃既胃炎也,膈噎既食道癌也,积既肺肿瘤也,死血既肝肿瘤也,血症既白血病血癌也,血痛既血瘤或血管瘤也,血臌既胃肿瘤胃癌也,木既骨关节和皮肤肿瘤也,肺癌既痰结也,肝癌既肝血瘀(有三种),肾、膀胱、胆囊、肠、脑、目等等既瘀血肿瘤也。明龚廷贤《寿世保元》论:“翻胃”:脉浮缓者生,沉虚弱者死,翻胃之症其来也未有不由膈噎而始者,膈噎者,喜怒不常,所思劳役,警恐无时,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博,升而不降,饮食不下。后世代医家多之,以“反胃、翻胃、血臌”论。发生病症多以脾胃虚弱,加之饮食,七情所伤而致,饮食内伤,抱括过食生冷,饮食无律,常进食熏制,腌制,炸烤及霉变食品,饮酒无度等,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取,淡湿内生,郁久化热,湿热蕴结,气血瘀滞,聚而成形,发为此闻过则喜,情意失调,忧胃郁怒,损伤肝脾,生机不畅,血行瘀滞,水湿不化,湿聚成疾,痰瘀互结,腹中臌胀,处则成臌,臌者血也,出于血臌 ,既称胃肿瘤、胃癌。
血臌既胃肿瘤,此病症因跌闪而瘀血不散,或受邪而瘀血不行,或风邪而蓄血不散,留在腹中,变成血臌。饮食入胃不变精血,反去助邪,久则胀,胀成臌也。淌以治水法治之,从伤元气,而治气治之,而更非气也。徒增饱满。然而对胃肿瘤的治疗原则做了概括,提出:“活血祛瘀,行气破瘀,通络止痛,润肠通便,能经补血,利水消肿,散痞消痰”之治则。本方剂则严格依据中国古代医学古籍医则配伍而成,方中诸药功效简述如下:
当归:甘辛,温。此药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癜瘕结聚。《别录》:“湿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脏,生肌肉。”《本草再新》:“治浑身肿胀,血脉不和,阴分不足。”红花:辛,温,无毒,此药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癜瘕,血瘀作痛,痈肿。《药品化义》:“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同苏木逐瘀血,合肉桂通经闭,佐以当、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气刺痛,此其行导而活血也。”牛膝:甘苦酸,平,生用散瘀血,消痈肿。《药性论》:“治阴瘘,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本草新疏》论:“牛膝走而能补,性善下行。盖补肝则筋舒,下行则理膝,行血则止痛,逐血气,犹云能通气滞血凝也。”详药性,气当作痹,伤热火烂,血焦枯之病也。行血则活,痛自止矣。水蛭:咸苦,平,有毒。破血,逐瘀,通经,治蓄血,癜瘕干血成痨。方龙潭曰:按《药性论》言:“止行蓄血,血癜,积聚。与桃仁同用其效如神无比。”桃仁:苦甘,平。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癜瘕,热病蓄血,瘀血肿痛,血燥便秘。《本经》论:“此药主治瘀血,血闭癜瘕,邪气,杀小虫。”《本草经疏》论:“桃仁,苦能泄滞,辛能散结,甘温能行而缓肝,故主如上等证也。”~~:味苦,寒。此药主治消积,杀虫。治积虫,腹痛,疳疾,风痫。《本草经疏》论:~~其主杀三虫,白虫,才白自出者,肠胃湿热甚也。逐恶气,胃中热泪盈眶邪气,恶风,汗出,皮中热结积者,肠胃恶热盛也,苦寒二经。~~:苦辛,凉。此药善能破气,行痰,消积。治胸痰滞,胸痞,胁胀,食积等。《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消食,破癜,结痰瘕,五膈气,除皮明目及肺气水肿。”此药方服一剂后改服四物加味汤,不准服第二剂,否则就无药可救。四物汤为健脾行气,调理气血之功效。
脾胃者,仓禀之官也,属土以滋泉脏,安壳以济百骸,故胃于中宫,职司南政旺于四季,育应四肢,胃形如囊,名水壳之海,脾形如掌,剩呼吸而升降,司远化之标,其致呼吸者,元气也。脾居其间,附胃磨动,所以壳气消转输也。胃属于戎,脾乃已也,至贰坤元,万物滋生,人之元三焦之气,五脏六腑之脉,统宗于胃,故人以胃气为本也,还善调脾胃者,当情其气,气健则升降不失其度,气弱则箸滞矣。远食者元气,生血者饮食也。无时不在,无时不然,。然后胃气不相接济故也。气将绝则升降之道废,远化之机弛也,大凡隔不快,食不美者,是气之虚也,苟或饮食百倍,所伤乃一时臌闷,过则平矣。若伤者日久乃不快者,得元气亏损而胃弱乎。故今论脾胃及内外伤辨也。四物汤加味其方如下:熟地:滋阴补血,治阴虚少,腰膝瘘弱,劳嗽骨蒸,遗精血崩,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珍珠囊》:“大补气虚不足,通经脉益气力。”熟地黄性平,气味纯静,考试能补五脏之真阴,而又于多血之脏为最要,得非脾胃经药耶。且夫之所以有生者,气为血耳,气主阳而动,血主阴而静,补气以人参为主,而芪、术但可以佐辅,补血以熟地为主,而芎、归但可为之佐,然在芪、术、芎、归则又有所当避,而人参、熟地则气血之必不可无,故凡诸经之阳气虚者,非人参不可,诸经之阴虚者非熟地不可。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痢,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当归,其味甘而重,考试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考试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川芎: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癜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痛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浓消瘀血。”~~: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泻泄,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湿,除湿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生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情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虚,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远中气,本与人参不堪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远而不燥,滋胃阴而为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用药心法》:“~~,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以上药方如有配得正确,三天见效,五天见轻,连服六至八个月痊愈,不复发。但是,胃肿瘤有早、中、晚三期,不能用同样的数量来治疗,否则会有副作用。此药方是专门治疗胃肿瘤的,对其它癌症或肿瘤无效果。
㈣ 肿瘤生物治疗的具体方法
凡采用生物技术手段,达到治疗肿瘤目的者,皆可列入肿瘤生物治疗范畴,主要包括:细胞因子、造血免疫细胞、单克隆抗体、基因导人及疫茵等。是近年来治疗肿瘤的新疗法,其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缓慢,且在临床应用与动物实验存在较大的差距。简要介绍以下5种治疗。
一、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人体的免疫功能在抵御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肿瘤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已为肿瘤特异性抗原的确定提供了依据。由于肿瘤特异性抗原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激发免疫反应,调动、激发或增强机体自身的能力去破坏肿瘤细胞。因此,它可以限制瘤体生长,阻止转移和扩散,促使肿瘤消退。如果用各种自体或异体肿瘤细胞、瘤组织提取物或纯化的特异性肿瘤抗原制剂,注人体内,使之产生和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活性,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诱导体内的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来杀伤肿瘤,就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的目的。这种疗法称之为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目前已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及基因水平制备了肿瘤疫苗。它可分以下4类:①肿瘤细胞疫苗,②肿瘤抗原或抗原肽疫苗。③抗独特型抗体疫苗。④基因工程疫苗。
(一)肿瘤细胞疫苗
用手术切除后的自体肿瘤细胞,常用射线、药物、生物和热处理失去致瘤性,保留抗原性,再加佐剂如卡介苗(BCG)等制成的疫苗,称为肿瘤疫苗。文献报道,对结直肠癌病人手术后的肿瘤细胞,经放射线照射后加卡介苗佐剂,制成肿瘤疫苗治疗,5年生存率提高了31%,复发率降低了50%,明显地优于放疗和化疗的效果。缺点是必须用自身的肿瘤细胞,现制现用,射线照射剂量难以准确掌握。此类疫苗曾用于肠癌、肾癌、黑色素瘤、肺癌及膀胱癌等。
(二)肿瘤抗原疫苗或肿瘤抗原肽疫苗
肿瘤抗原是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物质的总称。它分为肿瘤恃异性抗原(TSA)和肿瘤相关抗原(TAA)两类,前者如癌基因(p21)、抑癌基因(p53),后者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
(三)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Abl),它的分子可变区(V区)称为独特型。它不仅可与稳定的抗原结合,也可作为一种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抗体(Ab2),称为抗独特型抗体,分为人α、β、γ、δ四种类型。其中Ab2β型能代表初始抗原,故称为“抗原的内在影像”。它作为疫苗的优点是制备较简单,对那些抗原性质不明确的肿瘤或难以提纯抗原的肿瘤,可以用它们的单克隆抗体来制备疫苗。而且抗独特型抗体本身就是免疫球蛋白,没有像肿瘤细胞疫苗致瘤性的担心。Herlyn等曾用模拟结肠癌相关抗原的多克隆羊抗独特型抗体治疗晚期结肠癌病人,皮内或皮下注射剂量0.5mg~4mg/次,分别于0、1、2、5周免疫,结果全部受试者均产生Ab3,13例症状缓解,无毒副反应。他们又对12例结肠癌术后病人进行相同的治疗,50%受试者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有7/12病人肿瘤消退长达1.1年~4.1年。
(四)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如肿瘤抗原、抗原肽、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HC)、共刺激分子等基因〕靶向导人肿瘤细胞制备而成。也可用灭活病毒(如SV40痘苗病毒、腺病毒等)重组后制成重组病毒疫苗。这是当前国内外最热门的基因治疗研究领域之一。
二、过继性免疫治疗
过继性免疫治疗是将活化具有杀伤性的免疫细胞转输或回输给肿瘤病人,使其继承特定的免疫性,提高机体的抗肿瘤能力的一种疗法。可供转输的细胞有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及细胞毒性T细胞(CTL)等。
适应症:敏感肿瘤 肾癌、黑色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较敏感肿瘤是胃癌、肺癌、乳腺癌及结肠癌。
疗效评价:LAK细胞/IL-2疗法治疗肿瘤病人,疗效有限,据统计,肾癌有效率20%,NSCLC约8%。其毒副作用主要为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少数有血压下降和转氨酶升高。
三、细胞因子治疗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及其相关的细胞产生的调节其它免疫细胞或靶细胞功能的可溶性蛋白,大多属于糖蛋白。目前应用于肿瘤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的细胞因于主要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于等。
(一)白细胞介素(IL):目前发现已有10余种,不少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IL-1,IL-2。用法、用量和疗效略。
(二)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蛋白质。分为IFN-α,IFNβ和IFNγ。其抗肿瘤作用主要是直接的生物效应:①通过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②增加细胞表面的肿瘤抗原,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新的抗原刺激,加强肿瘤免疫。③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形成,减少瘤细胞扩散和转移。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发热、倦怠、无力及体重减轻。
(三)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仅伤害肿瘤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的蛋白因子。可分为TNF-α和TNFβ。通过直接产生细胞毒性和细胞阻抑作用、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直接产生细胞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对肺癌、肾癌、黑色素瘤、乳腺癌、直肠癌、胃癌及子宫颈癌等产生治疗作用。毒副作用有严重的发热、寒战、厌食、头痛、疲劳、恶心及低血压等。
四、抗肿瘤抗体的导向治疗
抗肿瘤抗体的导向治疗是以抗肿瘤抗体为“载体”,具有细胞毒作用的物质为“弹头”,通过载体与肿瘤相关抗原的免疫蛋白结合,提高肿瘤内药物浓度的一种治疗方法。“弹头”(抗体的偶联物)有免疫毒素,如蓖麻毒素;化疗药物,如阿霉素及放射性核素3类。应用抗体与放射性核素的偶联物进行肿瘤治疗者称为放射免疫治疗。
(一)抗体类型
1.多克隆抗体 是最早用于导向治疗的载体,Order首先用131碘。抗铁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进行肝脏肿瘤导向治疗。
2.单克隆抗体(McAb) 因其特异性高,是当前导向治疗中用得最多的抗体。可分为鼠源性McAb和人源性McAb。
3.基因工程抗体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抗肿瘤抗体中的有效片段制成的抗体,可分三种:人-鼠嵌合抗体、改形抗体和全人化抗体。
(二)偶联物类型
1.免疫毒素是指抗体与毒性蛋白的偶联物。毒性蛋白有细菌毒素(如白喉毒素)、植物毒素(如蓖麻毒素)及细胞毒素(如肿瘤坏死因子等)。
2.免疫化疗药物是指抗体与化疗药物的偶联物。
3.放射免疫偶联物是抗体与放射性核素的偶联物。它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主要是β粒子)发射的能量杀死瘤细胞,也可称为内照射放疗。此类偶联物是上述3种偶联物中最有效的1种。
(三)放射性核素的选择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发射β粒子的放射性核素,如90铱(90Y)、188铼(188Re)、131碘(131I)等。最有希望的核素是90铱,但由于来源及标记方法较困难,目前最常用的是131碘。
(四)临床应用
1.放射免疫治疗应用范围放射免疫治疗是肿瘤常规治疗方法的补充而非替代。其适用范围:①手术不能切除或不愿手术。②手术切除不彻底或已经转移。③术后复发无法再手术。
3.毒副作用较少,有骨髓轻度抑制。
4.局部用药 经静脉注射的抗体标记物,在肿瘤细胞中结合量很少。采用局部给药可提高疗效。局部给药分为动脉内注射、腔内(心包、胸腔、腹腔等)注射及瘤内注射等。
五、肿瘤的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各种目的基因(包括正常、改组、病毒基因等)转入人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1988年FDA正式批准了第一个向人体移人外源性基因的申请。目前,基因治疗的对象也从过去罕见的单基因疾病转向常见的基因病和多基因病,如恶性肿瘤等。
基因治疗应用途径:1.离体法 在体外进行基因修饰后再回输到体内,如体外基因修饰的TIL、瘤苗等。2.体内法 直接体内应用,如将细胞因子或肿瘤抗原的基因表达载体直接体内注射或瘤内注射。
存在的问题:基因治疗是当前国际生物医学的研究热点,但目前仅处于初期,距实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美国治疗的600多人中无一例产生较明显的效果,说明基因治疗研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说明基因治疗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不是几年、十几年就可完成的工作。
㈤ 关于中草药粉制膏药的问题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中药膏方”的制作问题。
中医学认为秋冬是收藏的季节,主张在秋冬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状况适度进补,一是为了增强体质,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二是针对一些特殊的体质特征,通过秋冬的调理来改善体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而膏方自古以来一直是秋冬进补独具特色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南方各大中医院纷纷开设膏方门诊,这种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治未病的养生方式深受百姓欢迎。
……
4. 适宜人群
临床应用膏方时,需根据各人症状、年龄、既往病史、体质等因素的不同,再通过辨体--辨病--辨症相结合开具与患者体质病证相应的膏方进补。
亚健康状态者:现代都市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出现“亚健康”状态,这些人都可以通过冬令进补服用膏方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久病体虚、慢性病患者:久病者全身机能减退,胃肠消化功能减弱,此时服用膏方,不仅补充能量,又能兼顾所患疾病,能使机体尽快康复。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病人放疗、化疗后,可以在进补的同时兼顾治疗慢性疾病。
产后调理及老年养生:孕妇产后,气虚血虚;人到老年,精气日衰,此时服用适宜的膏方,补充人体气血之不足,对于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加强脏腑气血功能,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制作方法
膏方的制作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① 处理:将处方规定的药料洗净,贵重药口研粉,鲜果实取汁备用。
② 煎煮:把药物放入大容器,文火进行煎煮,煎沸1小时以上,反复3次,同时将药渣压榨,把煎汁和压榨液合并过滤澄清。
② 浓缩:上述澄清液煎煮浓缩。
④ 收膏:将冰糖或蜂蜜(也可加阿胶、龟版胶等)加入浓缩液中,搅拌至成膏状,放入容器中储存。
6. 注意事项
进补的膏方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开具处方,根据每个人的具体体质情况,辨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结合其原有的疾病,遵循补虚益损的原则,制订与其体质病证相适宜的膏方。
服用膏方时,用开水冲服,早晚各服1次。如遇感冒、消化不良、胃痛、腹痛时,则暂时停服数日,以免邪气留于体内。服药期间忌食萝卜、芥菜、茶叶,以免影响疗效。
视频地址:http://z.ku6.com/view-1226903392717.html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㈥ 治肿瘤的偏方
偏方如下:
一. 仙人掌,不是食用的,而是药用的那种,年头越多的仙人掌药效越好.把刺都挑去以后洗干净,然后切成碎块,和鸡蛋一起煎,火候自己掌握,别太老,然后切忌不能放盐和其它调味品,,然后服用,每次1-3个鸡蛋.一天吃3-5次.
二.第二个偏方大家慎用.用山核桃,就是很小很硬的那种山核桃,不是家核桃.或者山核桃树树皮.把其冲一下然后放到一个最好不混用的锅,然后加水,视树皮或者核桃多少而定,然后把6-8个积蛋放入锅中.先大火煮,等鸡蛋煮熟后,捞出把蛋皮扒光,放进锅中再继续小火煮.就象煮茶叶蛋.也是什么调料都不能放,包括盐.熟后鸡蛋分次吃掉,建议煮鸡蛋的水慎重喝.或者每次只喝一小勺,用水稀释后再喝,这个水毒性很大,喝多了,全身难受,后来 少喝就没有事情了.水特别黑,是正常现象.
㈦ 肿瘤治疗,肿瘤中医外治的方法有哪些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专家表示肿瘤外治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膏药(又称薄贴) 即用膏药敷于肿瘤局部或肿瘤体表投影处,以起到活血化病、祛痰散结、消肿止痛等作用。凡病所结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人内陷之患;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2.围敷法 常将新鲜植物药捣烂,或用干药研磨细末,加水或醋、蜂蜜、猪胆汁、麻油等调和,直接敷于肿瘤局部,间隔一定时间换药,可起到消肿作用。若化脓.则围敷可“束其根盘、截其余毒”。正如明•申斗垣所说:“敷者化也,散也,乃化散其毒,不令童滞。”
3.腐蚀法 采用信石、姻砂、火硝、降丹、明矾、烧碱、生石灰等祛腐生新功效之中药撤于皮肤疮面,或吞咽于食道,或用干肛肠,以直接腐蚀瘤体,但应注意防止药物中毒和损伤血管。
4.结扎 枯瘤宋•窦汉卿“将芫花根洗净,带湿,不犯铁器,捣碎取汁,用生丝线浸汁一宿,以线系瘤蒂部即落,不过二次,将龙骨、红花、诃子末三味,敷疮口……”。主要用于良性蒂状肿瘤。
5.针灸 唐•孙思邀《千金方》记载:“天府、孺会、气舍主瘿气咽肿。”近年来有人用针刺足三里、内关、天突等穴位治疗食管癌吞咽困难等,收到了明显的近期疗效。
6.熏洗法 用药物煎汤乘热气,或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烟气进行熏蒸、淋洗、浸浴,具有解毒消肿、生肌收口、祛风止痛等功效。
7.熨法 用炒热的药物布包,熨于疼痛部位或相应的体表,从而起到活血止痛作用。
8.塞法 将药物捣烂或研成细末,制成相应的栓剂.塞于阴道、肛门、鼻腔等患处,可起到腐蚀肿块、消肿止痛之功效。
9.灌肠法 将中药药液作保留灌肠,可发挥药液在肠道内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也可消肿止痛,且药效较快。
10.吸入法 通过现代手段,将药物雾化,使病人直接吸入到气管、肺等部位,也可用喷雾法将药物直接送到口腔、鼻咽、咽喉部,使药物直接与瘤体接触,发挥化痰散结作用。
㈧ 肿瘤治疗方法方案
脑肿瘤即各种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一般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性脑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残余胚胎组织等。继发性肿瘤指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形成的转移瘤。
日前,国内外对脑肿瘤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
㈨ 桃枝熬膏药用鲜的还是干的
膏药是外用膏剂(包括软膏剂、膏药、橡皮膏)的一种,古代归属于“薄贴”。系以食用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经高温炼制成的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剂。膏药作为中国制剂中的一种传统剂型,早在晋代葛洪所着的《肘后备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炼而成“膏”的记载。《刘涓子鬼遗方》中亦有多种“薄贴”的记载。“薄”指软膏,“贴”指膏药。唐、宋以来对膏药的应用更加广泛,清代吴师机所着《理瀹骈文》为膏药在应用方面的专着,对膏药的方药、应用,尤其在制备工艺上均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并有进一步发展提高,其“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新观点,颇为众人所信赖,并后世医家所推崇。膏药常应用于消肿、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过外贴,还能起到内治作用,如驱风寒、和气血、消痰痞、通经活络、法风湿、治跌打损伤等。《理瀹骈文》上论及膏药的作用时,有“截”、“拔”之说,谓:“凡病所集聚之处,拔之则病自出,无深入内陷之患;病所经由之外,截之则邪自断,无妄行传变之虞。”
膏药的种类有多种,以油与黄丹为基质的为黑膏药;以油与宫粉为基质的为白膏药;以橡胶为主要基质的为橡皮膏;以松香等为基质的为松香膏药。最常用的是黑膏药。
对膏药的质量要求如下:
1.老嫩应适宜,贴于皮肤上要有适宜的粘性及不移动位置。
2.外观应油润细腻,对皮肤应无刺激性。
3.同种膏药的摊涂量应一致,其重量差异限度不超过±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纯膏药重量)。
4.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变质,不失去粘性。
炼制膏药,需有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药枯过滤→药油滴水成珠→下黄丹→加香药或贵重药或胶体性药物→去火毒→涂布冷却→烘化贴用等程序。
下面以黑膏药的熬制进行介绍:
第一步 炸药
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为止(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注意:1.有时未炸前,往往需将药料在油内浸泡一定时间,经验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说。2.药料倒入前须酌予碎断,太粗则不易炸出药内有效成分,太细则易于沉积锅底,不易滤净。3.入药顺序依药料性质不同,一般有先炸、后炸之分。肉质药及鲜药宜先炸,如甲鱼、鲜苋菜之类;质地坚实的药物也应先炸,如介壳、树根之类。而质地疏松或形体细小的药物,宜待先炸药物已枯黄时在下锅,如花叶和种子类。
第二步 炒丹
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
第三步 炼油
药油可选桐油、香油等。若用香油,则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注意:1.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2.炼油之火不易过猛,如已着火,用铁锅盖将火压灭。药油将炼成时,撩油速度要快,但应避免触及锅底,以防着火。
第四步 下丹
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铅丹195克计算,并注意季节(夏季铅丹可用至240克,冬季仅用140克,春秋用210克为宜)。经验上亦有比例取油丹16:7,多一斤香油用四至五两丹,冬嫩(四)些,夏老(五)些。下丹分火上下丹和离火下丹两种情况。前者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桑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或把锅抬离火炉,继续搅拌候其凉。离火下丹即将炼好的药油离开火炉后方下丹。
注意:1.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2.一般多采用火上下丹,因它比之离火下丹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3.下丹时应一人搅拌,一人下丹,利于操作。4.锅内油量不能超过锅容量的三分之一,否则易溢出。5.此节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必须掌握好药油离火的时刻,以保证成膏的质量。常用以下标准来判断炼油程度:①油烟:始为淡青色,渐转浓黑,进为白色浓烟,撩油时烟更明显,以看到白色浓烟为准;②油花:沸腾开始时,油花多在锅壁附近,待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时为准;③油珠:即“滴水成珠”,取油少许滴入水中成珠不散,膏色黑亮为准。6.“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下丹时撒布要匀,并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以防沉聚。7.掌握好下丹速度。下丹的速度太快易溢锅,且膏药质地不匀;太慢时,则离火下丹的药油温度下降,影响效果。8.如下丹时着火,应熄灭后再下,否则易引起爆炸。9.膏药应老、嫩适宜。如偏老,即兑入较嫩的膏药油;偏嫩,则再加热。一般宜嫩些,因摊膏时仍需加热。
第五步 去火毒
膏成后,用冷水喷洒于膏药锅内,即有黑烟冒出,然后将膏药拧成小坨,浸于冷水中3~10日,每日换水1~2次。亦有成膏后直接“倾入器中,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
第六步 加细药
将方中的贵重细药,如冰片、麝香等研细面,加入已熔化的膏药内搅拌。
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七步 摊膏药
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纸布大小,以竹筷点纸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
注意:1.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2.摊膏时,涂的面积一般圆形的占膏药褙的1/3,长方形的约占2/5。用于治表的膏药,宜涂薄些;治里的膏药,宜涂厚些。勤换的膏药宜薄,久贴的膏药宜厚。
第八步 贴膏药
先将膏药放热水壶或酒精灯、蜡烛等物微火上加热烤软熔化,使温度适宜,即可摊贴。
注意:1.贴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擦净,或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肤干燥后再贴。皮肤有汗或有水汽时不能贴,因这样贴不紧。若气候寒冷粘贴不紧,可在膏药贴上后再热敷一下。2.按时换膏药,防止膏中铅化物对皮肤的刺激。3.贴膏药后过敏,局部发痒较甚或发生水泡、溃烂时当取下,用酒精消毒或搽龙胆紫药水,待不痒和伤口愈合后再贴。或采用贴前膏药上撒点薄荷冰等预防措施。重者禁用。4.不可将膏药在煤炉上烘烤帖敷,因为煤炉燃烧时产生的致癌物质及有害气体会被膏药基质及水分所吸收,并经皮肤渗入人体,危害健康。5.皮肤表面有外伤或有糜烂感染,局部有破损者,不宜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6.凡是含有麝香、乳没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慎用。尤其孕妇的腰、腹部(特别是下腹部气海、关元穴处)、肚脐以及下肢三阴交等穴位处,不能贴敷,以防发生流产等意外。7.一般一张膏药的药效可维持1~2天,黑膏药的药效较长,一般可连续贴用1周以上再揭下,所以不宜换得过勤或过少。8.膏药撕揭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撕裂皮肤。对粘在皮肤上的部分药膏,可用纱布蘸汽油擦净,然后再用酒精消毒。
㈩ 治疗癌痛的膏药怎样制作
丁香
细辛肉桂各15g
全蝎
6g
元胡
10g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中医肿瘤科-李泉旺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