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简述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1.要努力加强安全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
2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认真研究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事先相应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全面训练和基本技术教学,运用各种练习手段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单一的训练方法,防止引起局部负担量过大。要遵守循序渐进,个别对待教学原则,负荷要逐渐增加,在学习新动作时要注意正确规则,做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的教学。
3剧烈性运动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既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又有专项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做一些力量性和伸展性的练习,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谨慎小心,防止伤势的加强,全套准备活动要循序渐进,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4适度缓慢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如:为防治髌骨劳损,可采用“站桩”的方法来增强股四头肌和髌骨的功能;为了防治腰肌劳损,除加强腰背肌的训练以外,还应加强腹肌的力量训练,有利于防止脊柱过伸而造成腰部损伤等。
5每一个参加体育运动的人,都应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身体重心失去平衡时,应立即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维持身体的平衡;当踢球时人体快要跌倒时,要立即低头、屈肘、团身、含胸,以肩背部着地顺势做滚翻动作,而不可以直臂撑地;从高处跳下时,要先用前脚掌落地并同时屈膝,以增强缓冲作用等等。
6对于参加体育运动的人,都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查,了解他们身体发生的变化。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身体若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请医生作医学检查。要认真地做好场地,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具(如护腿板)的管理和卫生安全检查,对已损坏的场地设备要及时维修。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平时要加强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遵守体育卫生要求的自觉性。
参考资料: 网络经验
② 运动损伤的原则
Rest Ice Compression Elevation的头字母组成的RICE让我们更容易记住如何急救处理骨骼肌肉的伤害.
R=Rest(休息)
RICE的第一个字母R代表Rest(休息)。很多运动爱好者在运动损伤出现后总是表现出坚强的运动意志,继续运动的决心。然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休息。运动者应该停止受伤部位的运动。受伤后好好休息可以促进较快的恢复。
I=Ice(冰敷)
第二个字母I代表冰敷,冰敷袋置于受伤部位,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20-30分钟。冰敷时皮肤的感觉有四个阶段:冷→疼痛→灼热→麻木,当变成麻木时就可以移开冰敷袋。大约要冰敷20-30分钟,移开冰敷袋之后,在受伤部位以弹力绷带压迫包扎并抬高。
冰敷的目的是使血管收缩,减少伤处的肿胀、疼痛及痉挛.
使用冰敷的方式:
冰袋:以双层塑料袋或湿毛巾装入碎冰置于受伤皮肤上,若运动爱好者的皮肤对冰过于敏感,则以一层湿的弹力绷带包着伤处,再将冰袋置于伤处上,再用剩余的弹力绷带固定冰袋。
使用冰袋的注意事项
冰袋每次使用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可能会发生冻伤或神经伤害。
不要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湿的弹力绷带或冰毛巾保护皮肤。
运动员如果有循环系统疾病,雷诺氏病则不可使用。
不要太早停用冰敷袋而转用热敷,太早使用热敷会引起肿胀与疼痛,伤后二日内每天使用冰敷至少3-4次,较严重伤害建议在使用冰敷三日后且肿胀有明显消退才考虑使用热敷。
在非常酷冷的环境下,不使用湿的弹性绷带或湿毛巾。
如果没有冰袋可就近选择冰镇饮料。用毛巾将起包裹后使用。
C=Compression(压迫)
第三个字母C代表压迫,压迫使伤害区域的肿胀减小。以弹力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例如:足、踝、膝、大腿、手或手腕等部位,来减少内部出血。
包扎压迫时,从伤处几吋之下开始往上包,大约以一半左右做螺旋状重叠,以平均而加点压力的方式逐渐包上,但经过受伤的部位则较松些。
以弹力绷带最大长度70%的紧度来包扎能获得充足的压力。观察露出脚趾或手指的颜色。疼痛、皮肤变色、麻痹、刺痛等症状出现,表示包太紧,应解开弹力绷带重包,避免肿胀应维持用弹力绷带包扎18-24小时。踝关节扭伤包扎时可以用U型衬垫加压于踝突周围。
E=Elevation(抬高)
E代表抬高,抬高伤部加上冰敷与压迫,减少血液循环至伤部,避免肿胀。伤处应高于心脏部位,且尽可能在伤后24小时内,都抬高伤处。
RICE的顺序
A:停止运动保持不动。特别是不要让受伤的部位活动。
B:掌握了解受伤的程度。
C:在患部敷上冰袋
D:用弹力绷带将冰包固定住
E:把患部举到比心脏高的位置
F:感觉消失或者是经过20分钟把冰袋拿掉
G:使用海绵橡胶垫子和弹力绷带作加压包扎
H:根据损伤的程度每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用冰袋进行冷敷直到患部的疼痛得到缓解为止
I:睡觉时把弹力绷带拆去
J:睡觉时也要把患部举到比心脏高的位置
K:次日清晨开始重新进行一次RICE处置
L:如果受伤严重,以上程序坚持做两三天
当然,如果已经影响到你的工作和生活,最好紧急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免留下后患.
对于热爱运动的朋友们,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以防运动急性损伤的出现,另外,在运动时携带一些急救的用品以备使用,
③ 各种常见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与手段有哪些
一、发生运动损伤后的救治
措施(一)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救治措施
伤后应当立即用拇指指腹压迫痛点(即韧带损伤处)止血。趁局部疼痛尚轻,肿胀未明显,还没有出现踝关节两侧肌痉挛时,立即进行踝关节强迫内翻试查,以了解韧带是否断裂。如外侧副韧带损伤应将踝关节包扎于轻度处翻背屈位。
用绷带将踝关节包扎于轻度处翻背屈位,制动4~7天,亦可同时配合外敷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中药。4天以后可保持原固定下地走路,并配合按摩、理疗和踝背伸抬腿练习。按摩方法采取踝关节外侧推摩手法,足背和小腿前外侧用捏和揉捏手法。1~2周可基本痊愈。如是在比赛中受伤需要继续参赛者,可采用粘膏支持带固定后参加比赛,赛后进行治疗,方法同前。
伤后,急性期应当抬高患肢,休息。一旦肿胀、疼痛开始缓解时,要积极进行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及屈伸活动。解除固定后,在弹力绷带或护踝的保护下,逐渐参加一般锻炼。重压患处无疼痛,踝关节强迫内翻试验亦无疼痛时,可完全去除支持带恢复正常训练。
(二)膝关节急性损伤的救治措施
轻微侧副韧带扭伤处理。疼痛较轻,肿胀不明显,无关节屈伸功能障碍者,置患膝于微屈曲位,停止活动2~3天,外敷活血止痛中药。然后,开始步行锻炼,用药酒作按摩治疗。膝关节患处由远心向近心作轻推摩,大小腿肌肉用揉捏法。每练习直膝抬腿及负重直抬腿、抗阻直膝抬腿2~3次,总时间约40~50分钟。若参加比赛,应用黏膏支持带及弹力绷带保护。
较重的侧副韧带扭伤处理。患处有较明显的肿胀,患膝呈半屈曲位,伸屈功能受限,患者有疼痛加剧倾向的病例,早期治疗着重于止血、止痛和保护受伤韧带不致进一步加重损伤。一般采用棉垫或橡皮海绵加弹力绷带压迫包扎,再用托板将患膝固定于微屈位然后抬高患肢休息。2~3天以后去除压迫材料,开始按摩治疗,按摩方法与轻微扭伤同,隔天1次,亦可配合外敷和内服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中药或理疗,继续托板固定。与此同时,应开始每天做2~3次股四头肌静力收缩(绷颈)。伤后10天左右可加大按摩力量,增加按摩手法,增加直膝抬腿练习并逐渐过渡到负重地膝抬腿练习,同时仍可配合外用和内服舒筋活络中药。2~3天以后解除托板固定,开始练习走路,继续按摩治疗并增加弹筋手法,同时练习膝关节屈伸运动,并逐渐过渡到屈曲位抗阻力伸膝练习。刚恢复下地走路时,伤处可粘贴活络膏或橡皮膏,患肢鞋跟用楔形垫垫高0.5~1厘米以防止反复扭伤,垫高鞋跟直至局部无压痛和肌力恢复正常为止。按摩、理疗、中药熏洗对恢复膝关节功能都有良好效果。
(三)足部损伤的救治措施
受伤后的救治措施同踝关节损伤的救治办法,注意制动和包扎固定。
在恢复期间,用受伤脚趾写字练习。坐在凳子上使受伤的脚悬在空中,然后用受伤脚的脚趾练习写大写英文字母,或写1、2、3、4、5、6等直到26。完整地写26个英文字母,或26个阿拉伯数字,每组做3次,每天做两遍。
用脚趾拉毛巾,对关节灵活性进行练习。坐在椅子上,将一条毛巾平展地放到面前的地板上,受伤脚的脚跟放在地板上,用脚趾向坐的方向拉动毛巾,当完全把毛巾拉过来后,再把毛巾平放原位,每组做5次至10次,每天做两遍。为了增加做练习的难度,可在毛巾上放适当的重量,如一本厚书,以增加练习时的阻力。还可做脚拉橡皮管的练习,这种方法比较综合,可同时对力量和灵活性进行练习。练习呈坐姿,先将橡皮管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系在受伤的脚上,用脚向外拉橡皮管,然后向内放松,再向前拉,再放松,反复练习,每组做10次至15次,每天做两遍。
(四)腰部扭伤和劳损
休息。伤后初期,宜仰卧于有垫子的木板床,短期可在腰部垫一薄枕以便放松腰肌;也可以与俯卧位相间交替,避免使受伤组织再受任何牵扯,以得修复。轻度扭伤,休息2~3天,较重扭伤,需休息一周左右。
按摩。伤后即可进行穴位按摩,能减轻或消除腰痛。常用按摩手法有;推拿、揉、叩打、弹筋、按压、搓、擦摩等,既可依此顺序进行,也可选择其中若干手法有机地组合应用,每次10~2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
体疗。加强腰、腹肌锻炼,对增强肌肉弹性和耐力,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改善肌肉的供氧状态,过多卧床休息是不适当的。体疗的原则应该是在不引起疼痛和肌肉痉挛的前提下进行肌肉静力性收缩锻炼,需持之以恒。
(五)其他外部损伤的救治措施
鼻出血。鼻出血时把头后仰,用拇食指在鼻翼外面相对挤揉压迫(伤者用口呼吸)数分钟。额部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亦可止血。
面部擦伤。面部擦拭伤的处理办法是:用30%过氧化氢将擦伤部位脏东西擦洗掉,或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将擦伤部位的脏东西洗掉,擦干,然后搽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掌、指和关节扭伤。多是手指受到侧方外力冲击而致伤。多以手部隔挡时技术动作错误,以手指接触而引起。轻度扭伤关节稳定性正常者,可于微屈位轻轻拔伸牵引,外擦药酒,轻捏数次,不揉、不扳,然后用粘膏将靠近伤侧的健指连同患指固定在一起,第三天开始练习主动屈伸活动,继续外擦药酒。扭伤稍有侧方活动者,宜用一块弓形小夹板放在掌侧将患指固定于半屈位,有时也可采用上述粘膏固定法,3周以后开始练习关节伸、屈活动。
骨折和脱臼。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医院处理。骨折后肢体不稳定,容易移动,会加重损伤和剧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一时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的肢体上。怀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卧在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致移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昏迷者应俯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肺内。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应立即让病人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二、跆拳道运动的损伤预防
跆拳道是一种既防身又强身的奥运竞技项目,选手们虽有各种防护器材的保护,但强有力的攻击仍可能造成部分选手遭受运动伤害。因此,如何保护选手、延长选手的运动生涯,成了不可忽视的课题。跆拳道运动伤害释义医师认为,跆拳道选手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踝部、足背、膝前部、胫骨、股前部、股后部、腰椎、手指等,此外还有其他20个部位也容易经常受伤,必须多加注意。医护人员认为强烈撞击、局部过度使用、姿势不正确、用力不当、二度重创、热身方式不对或不足,以及技术动作不成熟等,都是造成运动伤害的主要因素,其最常见症状包括挫伤(撞伤)、肌肉拉伤、韧带扭伤、骨膜炎、关节炎、肌腱炎等。建议跆拳道练习者要正确地在训练前及训练后进行适度的热身,训练前热身30分钟左右,训练后20分钟左右。训练强度及训练量必须适当,依年龄、体格、技术熟练程度、训练级别、疲劳恢复情况等实施。练习或比赛时保护装备必须齐全,对打时一定要穿着完整的护具上场。每一训练场都应设防护员或医师。训练期必须保持比赛量级之体重,避免青少年及瘦型身材选手减体重。注意训练节奏,避免技术水平差异过大的选手对打。
(一)如何减少跆拳道实战中受到的伤害
对打不要硬碰硬,否则你的手臂和对方的胫骨都容易受伤。就跆拳道而言,主要就是借着步法、身法和手法的配合,来化解对方攻击的大部分力道。初学者看到对手朝自己踢来总是很紧张,会下意识地直接伸手去挡,结果两败俱伤。你多实战几次,就会慢慢看出对手的攻击是有一定轨迹的,你不需要硬挡,而是利用跆拳道灵活的步法闪开主要的攻击力道,而手也不是去硬隔,而是顺势拨开,这样双方都不会受伤。当然,对手的实力越强,你就越难看出攻击的轨迹进而化劲,所以关键还是在自己平常的训练以及实战经验要足够。
(二)对跆拳道运动伤害的防护
事前预防重于事后治疗,不管在跆拳道平时训练或比赛对打,身为选手或教练都必须了解如何预防伤害发生,并完全了解保护选手之道。
以下提供十项预防跆拳道伤害之建言:①选手要正确适度的于训练前及训练后热身,训练前30分钟左右,训练后20分钟左右。②训练强度及量必须适当,依年龄大小、体格壮瘦、技术熟练、训练期别、疲劳恢复等渐进实施。③练习或比赛时必须注意保护装备齐全,对打时一定穿着完整之护具才能上场。④每一训练场应增设防护员或医师。⑤练习动作必须符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⑥比赛期后,必须有适当之时间调养,约三十天。⑦训练并随时与告知教练比赛太勉强,注意个人身体当时情况。⑧训练期就必须保持比赛量级之体重,避免青少年及体型属于瘦型身材之选手降体重。⑨注意训练课程安排节奏、运动相互位置需保持安全距离。⑩避免技术层面差异过大之选手对打。跆拳道运动伤害发生后,教练及选手必须知道冷敷、热敷、止血、固定、送医之运动伤害处理方式。
对于跆拳道运动伤害的六项治疗建言:①使用冷敷法之方式,将冰块或冰水袋直接和皮肤接触冷敷10~15分钟,休息5~10分钟,反复4次左右。使用于急性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等。②并用热敷法(冷热交替式水疗法)之方式,将患部浸于38~40摄氏度的热水中约4~6分钟,立刻改浸于10~16摄氏度的冷水中约1~2分钟,反复5次左右。第一次及最后一次需浸于热水中,使用于旧伤或伤势不再恶化时。③若出血状况严重时,使用止血法,于伤口处直接加压、利用压力点控制血流、利用止血袋或止血器止血等。并学会固定病患受伤部位避免因移位而再度受伤。④伤害发生之处理最后阶段必须将伤者送医,并向提供医生受伤经过情形。⑤适当运用中医及西医之疗效,如果是急性挫伤及扭伤应避免中医推拿方式。⑥复健期应作适当轻度活动促进复原能力。
(三)跆拳道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另外,在训练中要遵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运动量由小到大,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练习技术动作由简到难,当运动员疲劳时应减少运动量,不做高难度动作,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损伤的发生是可以防止的。
④ 在生活中和体育锻炼遇到一些运动损伤你是采用哪些方法措施进行自我治疗和预防请举例说明
运动损伤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身体损伤。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运动的场地环境、锻炼的负荷强度、个人的技术水平以及运动着装不合理、热身不充分等。
那么,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如何预防?遇到运动损伤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⑤ 怎样进行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楼主你好
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进行康复训练
运动员受伤时经常的现象,一般受伤后会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可以根据四条原则为自己设计安全合理的训练计划。
对于经常到健身房锻炼的人来说,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运动损伤。因此,运动损伤是在所难免的事情,那么伤好以后如何对受伤部位进行康复训练呢?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训练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尽量保持全身训练和未伤部位的训练。如果上肢受伤可练习下肢,下肢受伤可练习上肢,以免训练水平、机能状态、健康情况下降。
2、对受伤部位要根据伤情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局部负荷量。安排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急性损伤的早期,伤区宜暂不活动,以促使急性症状消退。对慢性损伤与劳损者实施合理的伤后训练是最适合的。
3、加强功能性训练,如加强伤部有关肌肉的力量和关节功能练习,是伤后训练的重要内容。其作用在于提高伤部周围肌肉的负担能力,调整组织结构的适应性,恢复关节、肌肉的正常功能。
4、加强伤后的医务监督。在每次训练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伤部要使用保护支持带,如护膝、护踝、护腰、护腕等,或用胶布、绷带固定支持,以加强伤部的稳固性,防止再次受伤。
一般一个受伤的部位完全康复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好了之后半个月左右可以去掉支持带进行运动。如果是没有专业运动经历的健身者,康复时间会更长一些
希望能帮到你,祝愉快
⑥ 如何预防运动受伤 10个科学运动原则要牢记
1.经常锻炼身体,提高适应能力
身体要常练才能常新,才能保持灵活。突然运动常易造成运动损伤。
2.合理运动或制订运动计划
有些人平时不运动,一运动起来量又非常大,这样不仅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反而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运动中造成损伤。
3.做好准备活动
很多常见的运动损伤都是由于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造成的,但这点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4.认真检查有关运动器械
其实在运动器械上造成的损伤也非常多见。有些运动更是要特别注意,例如蹦极、滑雪、跳伞等,如果运动器械存在问题,还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5.加强运动中的保护
这不仅指身体上的防护,更重要的是应该有防患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尽可能减少在运动中的损伤。
科学运动原则:
(1)进行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
(2)了解渐进性原则.
(3)了解反复性原则.
(4)了解全面性原则.
(5)了解意识性原则.
(6)了解个别性原则.
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就是指科学地锻炼身体必须遵循的规矩.
⑦ 如何安排运动员损伤后的运动与训练
一般情况下,受伤后的大概应注意一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尽量保持全身训练和未伤部位的训练。(如果上肢受伤练下肢,下肢受伤可练习上肢),以免训练水平、机能状态、健康情况下降。
2.对受伤部位要根据伤情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局部负荷量。安排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急性损伤的早期,伤区可暂不活动,以促使急性症状消退。对慢性损伤与劳损者实施合理的伤后训练是最适宜的。
3.加强功能性训练,如加强伤部有关肌肉的力量和关节功能练习,是伤后训练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发展伤部周围肌肉的负担能力,提高组织结构的适应性,恢复关节、肌肉的正常功能。
4.加强伤后的医务监督。在每次训练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伤部要使用保护支持带(如护膝、护踝、护腰、护腕),或用胶布、绷带固定支持,以加强伤部的稳固性,防止再次受伤。
具体部位具体分析:
一、肩部损伤后的恢复训练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的最大关节。肩带由肩、肩锁、胸锁、肩肿—胸壁和晾肩韧带等五个关节组成。肩带的肌肉很丰富,肩带的各方向运动(上拾、下降、外旋、内旋、外展和内收)和肩关节的运动(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和内旋)均由主要肌群和辅助肌群协调完成。因此,肩部运动是诸关节和有关肌群的复杂协调运动,肩部的任何一个关节和任何一块较大的肌肉损伤,均将程度不同地影响肩部运动。
肩部的运动损伤中以骨折(锁骨骨折等)、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肩习惯性脱位、肩锁关节脱位等)、肌腿炎和腰鞘炎(肩袖损伤、肢二头肌长头肌舱鞘炎等)、肩周炎和神经损伤(如肩膀上神经、胸长神经)等最为多见。从以上可以看出,肩部的恢复训练比较复杂。在恢复训练时,除要注意肩关节本身外,还要注意训练肩部有关的肌群力量。
肩部恢复训练的要点:
1.等长练习
运动在肩活动范围内,从不同的角度完成等长练习(健侧上肢作阻抗)。方法:①肘部:屈曲、伸展、旋前、旋后;②肩部:屈曲、内收、外展、内旋、外旋;②捏球练习:练习者手捏皮球或健身器,从外旋、外展位开始,逐渐移到内旋、内收位,并在不同角度进行等长练习。 2.ROM练习
①一侧上肢放到肩部、颈部和对侧肩的运动练习;③体操捧练习;两手握住体操棒两端,两上肢向上伸直后尽力向头后部挺伸;③手指爬墙练习:人向侧面或面对墙站立,手指沿着墙作向上运动。
3.Codman练习法
①钟摆运动:弯腰时上肢尽量放松和下垂作钟摆运动和J顿时针及逆时针的划圈运动,可逐渐增加钟摆活动范围及划圈大小;②水平位运动:患者俯卧,上肢伸直作内收、外展、屈曲和下降运动;③牵伸运动:患者仰卧,上肢伸直缓慢向上牵伸,并在最大牵伸位维持2—3s。
4.Kerlan练习法
①Codman钟摆运动:顺时针和逆时针划圈运动;②肩部前推、后伸和耸肩运动。
5.橡皮管练习
坐位或弯腰下牵拉固定于墙上的橡皮管,作屈曲、伸展、外展、内旋、外旋运动。
6.墙上拉力器练习 作肩和上肢的屈曲、伸展、向下拉、内收、外展运动。内收、
7.哑铃练习 手持哑铃,作肩内旋、耸肩练习,弯腰后作外上侧伸展,俯卧位作屈伸练习等。
8.等张练习 在等张练习器上进行肩部各方向运动。
二、腰背部损伤后的恢复训练
腰背部损伤多见于腰背部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板骨折、椎体骨筋炎、急性腰扭伤等。当急性期过去后,为了达到加速治疗和预防再损伤的目的,需进行腰背部的恢复训练。许多学者强调通过恢复训练可达到增强背肌、腹肌和骨盆肌的力量,改善下腰部和躯干部的柔韧性。
腰背部恢复训练要点:
1.腰背肌练习 取俯卧位,作过度背伸动作,助手扶住双小腿,两手抱头作背伸练习。
2.腹肌练习 如仰卧起坐练习、半坐位腹肌练习。
3.骨盆肌练习 屈膝作下肢内收抗阻练习,拾高臀部练习。
4.腰滚动练习 坐位屈膝,两手抱膝向后滚动。
5.背部柔韧性练习 取仰卧位,两上肢伸直,两下肢及臀部抬起,向头部屈曲和伸直,以背部支撑维持20一30秒;以肩部支撑,两下胶伸直,维持20一30秒。
6.腰大肌牵伸练习 仰卧桌边,一侧屈膝,另一侧落下作牵伸。
上述练习对患有腰腿痛、腰背部肌筋膜炎和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急性腰肌损伤后恢复期的田径运动员患者恢复训练时适用。
三、肌肉损伤的恢复训练
肌肉损伤常见有拉伤和劳损,当然抽筋也算。抽筋在运动生理学上叫“肌肉痉挛”,是指肌肉不由自主地强直收缩。体育锻炼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肌肉痉挛发生时,一般通过慢慢加力、持续牵拉的方法,就可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并消除疼痛。小腿抽筋时,可平躺地上,用异侧手抓住前脚掌,伸直膝关节用力拉;也可平坐或仰卧,伸直膝关节,同伴双手握其足部抵于腹,痉挛者躯干前倾适度用力,同伴用手促其脚背缓慢地背伸,同时推、揉、捏小腿肌肉,就可以使痉挛缓解。
重点说下拉伤和劳损的恢复。
劳损:1.跑步,跳绳和沙包都很合适,而且这几样是拳击手必须练的几种运动。
2.以拉开身体需要锻炼部位的韧带为主,以轻度出汗为准则,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做的话,可以慢跑10分钟左右即可(注意控制出汗,以轻微出汗为度)。跑完后,扭扭胳膊大腿,原地跳几下,就可以了。
3.跑步:主要是锻炼耐力及爆发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变速跑,以400米跑到为例,直道全力加速跑,弯道减速慢跑。这种方法可以循环刺激大腿肌肉,同时提高耐力及爆发力,但对身体要求比较高,可以逐渐加量。至于沙包,其实很讲究技巧性,否则很难将力量集中体现出来。建议你出拳慢,打点准,循序渐进,慢慢加快出拳速度。至于跳绳,必须得是快跳,就是高频率的跳,别一次将体力用完,可以每次跳50个,然后休息一分钟再跳一组,连续3,4组。拉伤:部分断裂者,局部停训2~3天,健肢及其他部位可以继续活动,以后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但应避免重复受伤的动作。1周后可逐渐增加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在作伸展练习时以不增加伤部疼痛为度。大约10~15天后,症状基本消除,可逐渐进行正规训练。训练时伤部必须使用保护支持带,并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肌肉、肌腱完全断裂或撕脱骨折者,应立即停止训练,完全休息,积极治疗,伤后训练和专项训练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关节部损伤的恢复训练
膝关节运动损伤可发生在各个项目的运动员身上,如骸骨软骨病、膝半月板损伤、骸韧带和伸膝筋膜炎、膝交叉韧带损伤等,尤其以田径项目中长跑运动员为多见;非运动员在工作、劳动中也时有发生。
膝关节恢复训练的要点:1983年,Roy将膝关节的恢复训练大致分为3期。根据各期的不同特点,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恢复训练。各期的主要恢复训练内容如下:
第1期:在下肢固定期,可做以下练习:①股四头肌最大等长收缩:每次收缩持续5—10秒,鼓励患者每小时至少做20次。②跑绳肌练习:膝稍屈曲,足跟沿床向后移动(轻度抗阻),作等长收缩4—5秒。③股四头肌和炮绳肌的联合收缩练习:在屈膝约90度时作等长收缩。④直腿上抬练习:可有多种方法,较有效的方法是膝关节术后早期直腿上抬约60度,维持3秒,再逐渐放下,每小时可作30一50次。当能顺利完成此动作后,可作徒手抗阻练习,每天2—4次。接着直腿上拾,侧重在股四头肌肉内侧头练习。⑥足踩部练习:足趾屈伸运动,牵伸跟腰,用橡皮管作足踩内翻、外翻、背屈和跃屈练习。⑦腰背部恢复训练:为避免术后下腰痛可进行腰背部恢复训练。
第2期:从去除石膏,准许屈膝开始。①除继续进行第1期各动作的恢复训练外,增腘屈膝及屈髓的各项练习,同时可用热水袋热敷或中药热敷;②腘绳肌的等张练习:患者面对墙站立,大腿前部可用墙作支撑,患肢进行屈膝练习,足部可负重;③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本体促进法练习;④治疗师用徒手作抗阻,协助患者进行练习,可做膝伸屈、筋屈、外展、内收等练习;⑤骑自行车练习。
第3期:膝活动范围90度以上,关节不痛后开始,主要进行以下活动练习。①股四头肌和服肌的等长收缩(屈曲0度、30度、60度和90度);②等速练习以发展肌力和肌耐力,开始等速练习的速度不宜太快,可用120度/秒和180度/秒,逐渐增加到300度/秒。③等张练习:练习膝屈曲和伸直,重复次数以5一10次为宜。④鹅足练习:可在坐位下进行两腿分开同肩宽,两足趾尽量内收相靠(足跟不动)。这在扁平足、膝外侧疼痛症、膝轻度畸形以及肌腰移植术后均可练习。
恢复时间小析:
急性损伤后如果过早地参加运动,往往会延长损伤部位的恢复时间,甚至可能会造成新的损伤。而每次重新损伤后,组织又需要再次恢复,久而久之,就胡可能形成某些运动性职业病,如网球肘(肱骨上髁炎)、足球踝(踝关节骨关节病)、跳高膝(膑腱腱围炎)等。这类损伤大多是因为受伤后过早地参加训练,伤部关节或韧带被反复牵扯,加重了原伤,影响了损伤部位的正常恢复而造成的。
一般情况下,急性运动损伤的恢复时间与受伤者的年龄,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有关。如锁骨骨折,儿童约需要28-35天的恢复时间,而成年人则需要42-90天的恢复时间。关节扭伤,大约需要5天左右的恢复时间。小腿肌拉伤,一般需要3-5天的恢复时间。
受伤后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运动?这要以受伤部位和受伤程度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从运动医学的角度来讲,一般不主张带伤特别是急性损伤后过早参加体育活动。但如果有些疼痛并不影响损伤的恢复,是可以进行适度运动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中断以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的锻炼。研究表明,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运动,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只需6个星期就可明显地下降。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最好不要参加运动,应立即请运动创伤医生深入诊断对症治疗:1、受伤部位肿胀,疼痛;2、运动时受伤部位疼痛加重;3损伤部位感染;4、疼痛持续数日并未减轻;5、急性损伤后次日,疼痛突然加重。
⑧ 试述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与方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平时要注意加强防损伤观念的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学生、运动员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系统的劳损,大多由于长期局部负荷过大所致。为了减少这些损伤,教师、 教练员应严格遵守运动训练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各项运动项目的特点,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四、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五、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六、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伤后的锻炼与治疗原则是:(1)合理安排伤后训练,保持 运动员已获得的良好训练状态,防止因伤后突然停训而引起“停训综合症”;(2)练习时合理使用保护带,以防止发生劳损、再伤或肌腱韧带的松弛;(3)加强局部治疗,改善伤部代谢,消除 水肿,防止深痕粘连与收缩。预防应遵从 运动训练原则,科学安排运动量,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医务监督与安全教育。教学中还应提高学生相互保护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
⑨ 运动损伤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是什么
运动伤害的处理原则有五个步骤,包括:保护(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
1、P=Protection(保护):伤害发生时,第一个处理原则就是保护受伤的部位,将受伤部位固定,以免加重其伤害程度。
2、R=Rest(休息):在受伤后,要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必要时可使用拐杖做适当的支撑。没有医生的检查与许可,不应从事激烈的活动,避免再次刺激而使伤势恶化,同时也能促进复原。
3、I=Ice(冰敷):促使血管收缩,减缓血液循环速率,并减少组织液渗出,进而达到控制受伤部位的肿胀、疼痛及痉挛的症状,因为受伤部位的肿胀程度会影响复原所需时间的长短。
常用的冰敷方式将碎冰块放入塑料袋或冰敷袋内,并加入少量的水,并将袋口系紧后,就是一个简便的冰袋;或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后置于欲冰敷之处。简易冰袋的制作:在塑料袋或冰敷袋放入碎冰块,并加入少量的水,然后将袋口绑紧。处理方式:
①将冰袋放置在受伤部位的皮肤上。
②在受伤后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一次,每次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
③冰敷袋每次使用不要超过30分钟,以免发生冻伤或神经伤害。
4、C=Compression(压迫):以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做局部压迫,以减少内部出血与组织液渗出,也具有控制伤害部位肿胀的功效。注意事项:
①使用弹性绷带做包扎压迫时,要以螺旋状方式平均施加压力,并从肢体末端往近端的方向包扎,当缠绕到受伤部位时可以稍为加点压力。
②以弹绷最大长度的60%~70%即可获得充足的压力,使用弹绷时要随时观察伤者的脚指或手指皮肤颜色,如果有疼痛感、皮肤变色、刺痛等症状,表示弹绷缠绕得太紧了,应解开弹绷重新包扎。
5、E=Elevation(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高于心脏),帮助积聚于受伤部位的组织液能回流,避免受伤部位的过度肿胀。可与冰敷、压迫同时实施。
(9)运动损伤功能锻炼的原则与方法扩展阅读:
1:制动(REST)
制动对于骨骼肌的损伤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制动主要是立即停止运动,让患部处于不动的状态。运动终止后的制动可以控制肿胀和炎症,可以把出血的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然后用石膏、拐杖或者支架把处置过的患部固定住。受伤后固定二三天,不仅可防止病发症的发生,而且,对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2:冷敷 (ICE)
冷敷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是效果最为明显的。因为冷敷既可以减轻疼痛和痉挛,减少酶的活性因子,同时又可以减少机体组织坏疽的产生,在受伤后4-6小时内所产生的肿胀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冷敷还可以使血液的黏度增加,毛细血管的侵透性变少,减少限制流向患部的血流量。
3:加压(COMPRESSION)
在几乎所有的急性损伤中动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加压包扎可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还可以防止侵出的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加压包扎有很多方法,可以把侵水的弹力绷带放进冷冻室,这样可同时起到冷敷和加压的作用。
4:抬高(ELEVATION)
抬高是把患部提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同冷敷、加压一样,抬高对减轻内出血也是非常有作用的。他不仅可以减轻通向损伤部位的血液及来自体液的压力以促进静脉的回流,患部的肿胀及淤血也会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减轻。
⑩ 怎样处理锻炼身体中常见的运动损伤
A 原则:制动、止血、消炎、镇痛、防肿。 B 方法: (1)冷疗法: 挥发冷冻法:氯乙烷喷射 冷敷法:凉毛巾、冰块放置在损伤部位。 热胀冷缩原理:缩减损伤血管的直径,单位时间的出血量会相对减少,从而减少肿胀程度。 (2)抬高肢体: 损伤部位高于心脏,降低损伤部位的血压,减少血液从损伤血管流出。 (3)加压包扎: 用绷带勒紧损伤肢体,压迫损伤血管,减少出血从而减少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