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太阳病四型论治疗方法

太阳病四型论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4 10:20:37

①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和脉微恶寒的病理是什么如何治疗

收藏推荐 原文22条指出:“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误施下法,损伤胸阳,邪陷胸中,正气抗邪干上,致使胸由气机不畅而见胸满。邪正交争则见脉祝。且下后表证未解,发热恶寒等证尚存,故以桂枝去芍药汤治疗,桂枝生姜宣阳解表,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芍药为酸苦阴柔之品,用之恐叙邪不散,有碍胸满,故去而不用,使胸阳得伸,相对加强桂枝解表通阳之功。若太阳病误下,除见胸满证外,且出现脉微恶寒的证状,这是由子阳气损伤较季,识煦失职之象,故须在通阳解表的桂枝去芍药汤的基础上加附子,以扶助阳气。 原文22条指出:“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误施下法,损伤胸阳,邪陷胸中,正气抗邪于上,致使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满。邪正交争则见脉促。且下后表证未解,发热恶寒等证尚存,故以桂枝去芍药汤治疗,桂枝生姜宣阳解表,甘草大枣益气和中。

② 伤寒论中的太阳病是什么意思

太阳病是六经病之一,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⑴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⑵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⑷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

③ 六经辨证的太阳病证治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
(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属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入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1.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内热原因甚多,凡伤津者,多属阳盛生火而耗阴,加之阴血清凉之性不足,又多从肝、胃初起,固不当外发,发则舍近求远,当以补中填精以充其所耗,凉血泻热为从急治则,表症得平,内耗得充,则人正气不失;并寻六经邪之所凑,佐以攻伐以治之,多收内化之效。而邪之去路,当以寒凉开浊门以泄痢,得泄则中焦轻寒,而余阳借诸经反归而致,则中焦热可解,另得草船借箭之功,巧使天下太平。
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④ 什么是太阳病

病名。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
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
(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屑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阐释
太阳又称巨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故太阳居三阳之首,为六经藩蓠。风寒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此时,卫气虽已受伤,但犹能达表抗邪。正邪相争于表,经气不利,则症见脉浮、头项强痛面恶寒。
卫气行于脉外,功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风寒外袭,卫气受伤,温煦外御功能降低,是以恶寒(包括中风)。
三、治则方药
1.太阳经证治法
(1)中风:为太阳表虚证,是卫强营弱,营卫不和,治疗中风只需调和营卫,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汤。
(2)伤寒:为太阳表实证,腠理致密不得汗出,非开表发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黄汤。
(3)温病:为内热津伤,《伤寒论》未出方治,个人意见:当以辛凉轻透为主,可用银翘散。
2.太阳腑证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气化不行而致水气停蓄,五苓散(茯苓、猪苓、桂枝、泽泻、白术)具有化气利水的功能,故为蓄水证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热结下焦,应攻瘀逐血,可根据轻重缓急,选用桃核承气汤。
3.太阳病兼证治法
(1)太阳中风兼气逆作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即拘急不舒),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加葛根汤,实用葛根汤。
(3)太阳病兼热郁于内(内热,烦躁,口渴),有汗属表虚,无汗属表实,虚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实用大青龙汤。
(4)太阳病内挟水饮(干呕,痰软),如表实无汗,心下有水气,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喘咳干呕的,治以小青龙汤。如太阳中风而水气僻积胸胁,证见发热恶寒汗出头痛,心下及胁部痞鞭满痛,干呕短气,表证已解的,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攻之。
(5)太阳病兼里虚不足,如阴阳两虚心中悸而烦者,治宜以小建中汤。如气血亏乏,心力不继,脉结代,心动悸者,治以炙甘草汤。

⑤ 中医说“太阳病”,什么回事

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六经传遍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正可以理解为表证,太阳病的辩证纲要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受邪,卫外失司,营卫失和,正邪交争于表。太阳证可以概括为经证和腑证两类。太阳经证还可分为 太阳中风、太阳伤寒、表郁轻症;腑证还可分为 蓄水证和蓄血证。 简而言之,太阳证就是受邪于表,是得病的最初阶段,如果不治,会继续传变,传变为阳明证,少阳证......太阳正的治疗以发汗解表为总则。

仅凭颈痛不好说是否有关,我觉得脉浮是最重要的,有一分浮脉便有一分表证。太阳病的辩证纲要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强,在这里读降,意思是弯曲不利,辨证纲要“脉浮,头颈部弯曲不利疼痛而且怕冷”。

⑥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厥阴 少阴 真正含义是什么高人解答

如下:

“四象”一词最先出自《易·系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即太阳、太阴、少阴、少阳。 先哲在天文学中也有“四象”一词,不过,这与《易》中的概念完全不同。

先哲在观察星辰时,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东南西北各有七宿,每个七宿联系起来想象很象一种动物: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在《黄帝内经》中也作为经络名字出现。 阴虚阳虚是中医用语,针对某些症状而称。

十二经中,三阳哪个阳气最盛,次之,最次;三阴哪个阴气最盛,次之,最次?为什么?六经中,三阳:太阳阳气最盛, 阳明次之, 少阳最次。三阴中:太阴阴气最盛 ,少阴次之, 厥阴最次。

因为它们代表的是阳气和阴气的量的多依少。太阳,太者大也,巨也 ,阳明,明者着也,少者,小也。太阴、少阴厥阴,次类推,厥阴为什么最少最小, 厥者, 尽也, 绝也。

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

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分析,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将外感病大致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六经辨证也可用于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为汉代张仲景所创立,论述见于他所撰着的《伤寒论》。该辨证方法是在《内经》中《素问·热论》关于外感疾病论述的基础上,结合脏腑、经脉病机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临床特点,加以命名并发展而来的。它把疾病过程分为阴阳两类,即三阳和三阴。

三阳病证即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三阴病证即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凡邪盛正气未衰,多属三阳病证,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凡正气虚衰,多属三阴病证,治疗当以扶正为主。

六经病证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即少阳为邪气由阳入阴之枢),太阴、少阴、厥阴统属于里。不仅如此,六经病证又是经络、脏腑病机变化的反映,其中太阳、阳明、少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太阴、少阴、厥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实际上基本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临床上当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运用。但由于六经辨证的重点,在于分析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因此与也针对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尚有不同。

太阳病证

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而人体卫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的功能。外邪始袭人体,则正邪相争于表,导致营卫失调,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证,治当解表。

但由于患者体质有强弱不同,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所差异,故太阳病证尚须进一步辨别是太阳中风(表虚),还是太阳伤寒(表实),主要凭据恶风或恶寒,脉浮缓或浮紧,尤其是有汗或无汗加以区别。

表虚证有汗,主要是由于患者伤于风邪,卫表受伤,腠理疏松,卫不护营,营阴外泄而汗出,治宜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代表方为桂枝汤。表实证无汗则因外感寒邪,卫气被遏,腠理闭密,毛窍收敛而致,多兼见咳嗽、气喘等肺气不宣表现,当用麻黄汤以散寒解表、宣肺平喘。

阳明病证

阳明是正邪斗争的极期,主要反映胃肠病变。多由太阳病治疗失误,邪热内传入里,伤津化燥而燥结成实所致,或因燥热之邪直犯阳明而成。根据证候特点的不同,阳明病证有阳明经证和腑证之分。

阳明经证系邪热弥漫全身,而肠中无燥屎内结,以大汗出,大热,大渴而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为辨证要点,治宜清热生津,方如白虎汤。

若阳明里热与燥屎相结便成阳明腑证,既可见身热,汗出连绵,日晡(下午3~5时)潮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等里热炽盛表现,又可有腹满疼痛拒按,便秘等腑气不通之象,甚则燥热之邪挟浊气上攻心神而见烦躁,谵语,或神志不清,治宜清热攻下,可选用不同的承气汤。

少阳病证

多由太阳病发展而来,亦有初起即为少阳病证者。此时邪气尚存而正气已伤,邪正多相持于表里之间。如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正邪分争便寒热交替出现,所谓“寒热往来”。

因而少阳病的特点是既非发热与恶寒并见、全身疼痛之表征,亦非发热不恶寒、大便燥结之里证,而多伴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等少阳经气不利、胆气犯胃、气机不畅之症。

故治法不若太阳病解表可愈和阳明病“清”、“下”可痊,而须和解少阳,即一面祛病邪,一面扶正气,方如小柴胡汤。

太阴病证

病入三阴,太阴首当其冲。太阴病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致,或因脾阳素虚,寒邪直中太阴,以致寒湿内阻,脾之运化功能失职,气机升降紊乱造成。其表现为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等。

上述太阴病证与阳明病证同为里证,只是阳明病多表现为实证、热证,太阴病多表现为虚证、寒证。但在发病过程中可以相互转化,如阳明病而中气虚,即可转为太阴病;太阴病而阳气渐复,亦可转为阳明病。

由于太阴病证为虚寒里证的开始阶段,病势较少阴、厥阴病轻浅,治宜温中散寒,方如理中汤。

少阴病证

主要是病在心肾。可因太阳病治疗不当,损伤心肾阳气,太阴病呕吐下利进一步严重,累及肾阳,或肾阳素虚,寒邪直中少阴,从而使全身内外失去心肾阳气的温煦等原因造成。

可见全身性虚寒表现,如畏寒蜷卧,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手足厥冷,脉微细,或见下利清水样粪便,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

此外,少阴病亦可因心肾阴液受损,虚热内生,邪从热化,以致肾阴亏于下,心火亢逆于上而成,出现心烦不眠,口燥咽干,尿黄,舌尖红或红绛少苔,脉细数等症。因此少阴病又有寒化和热化之分。

治疗少阴寒化证宜回阳救逆,方如四逆汤;治疗少阴热化证则宜滋阴降火,方如黄连阿胶汤。

厥阴病证

厥阴为疾病终期转化阶段。如阴寒由盛极而转衰,阳气由虚衰而恢复,则病情好转。若阴寒盛极,阳气不能与之接续而先绝,则病势危重。

如阴寒虽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现阴阳对峙,相互交争,出现口渴,自觉一股气从下腹上冲心胸,胃脘部疼痛、灼热,饥不欲食,甚至吐出蛔虫,四肢厥冷或厥热交替(阴气胜则厥冷,阳气复则发热),厥多热少,神志昏乱等寒热错杂的症状。治当调理寒热,方如乌梅丸。

合病、并病

临床上病情变化很复杂。上述六种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两种或三种合并出现。如头项强痛,恶寒发热,四肢关节微痛等太阳病证既可与阳明病的身热,口渴,下利黄色粪水,肛门灼热等里热症状同时出现,亦可在太阳病邪未尽的基础上,进而出现呕吐、胸胁苦闷等少阳病证。

对于太阳与阳明合病可用葛根汤发汗解表、生津止利,而太阳与少阳并病时可用柴胡桂枝汤双解太阳与少阳。

⑦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本条是讲温病的定义,但是本条讲的温病是太阳病传变而来的,并与太阳病做鉴别。

温病也属于伤寒,属于广义的伤寒。它是指外感寒邪,但寒邪入里化热,所以只发热不恶寒;或者一开始就是感受温热邪气,因而只发热不恶寒的一大类疾病。

温病与广义伤寒之外的伤寒概念是截然不同的病机,病因病性都截然不同,那么治法当然也就不同。

所以,广义的伤寒包括两大类疾病,一大类是伤寒,另一大类是温病。而第一大类中的伤寒,是可以传变为温病的!所以这两大类疾病是互相联系的!

伤寒论一书是研究所有外感病的,既包括伤寒,也包括温病!

具体说,太阳病篇研究的是伤寒,阳明病篇研究的是温病!太阳病可以传变为阳明病即温病,但阳明病(温病)不会传变为太阳病!

但是,伤寒和温病这么截然不同的两大类疾病,很多中医却往往诊断不清,造成误诊。这种误诊自古就有,但宋元以前的记录相对少一点,而到明清之际,因为一些有识之士大量涌现,如吴又可,吴鞠通,叶天士等等,认识到了伤寒和温病的不同,大力针砭时医以伤寒治温病之误,并进而拨乱反正,创立了所谓的温病学派,才使得温病的误诊大大降低。
自此,中医界兴起了对伤寒论的广泛批判,甚至认为伤寒论一书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流毒至深,至今未清。
但温病派学者并未真正弄清温病的实质,理论上仍然模糊混乱。

事实上,仲景时代的众多医生对温病的误诊就已经非常普遍,非常常见,所以医圣张仲景就非常重视温病与伤寒的鉴别诊断。
所以,本篇前三条讲了太阳病定义和太阳病下属的两个亚证型的定义,四五两条讲了传经与否的判断,接下来就讲温病与太阳病的鉴别诊断,真是迫不及待啊!可见这个问题在医圣心里的分量之大,心情之急切!——医圣就怕我们后世学者弄混了啊!诊断错了就是举手杀人,草菅人命!

那么既然如此急切,为什么不在前三条介绍完三大概念之后,马上讲温病的鉴别,反而偏偏加上四五两条的传经呢?

因为接下来讲的温病,恰恰是太阳病传经而来的!所以先告诉你传经是怎么回事!

温病可以是一开始感受温热之邪而发为温病,也可以一开始是太阳病后来传变为温病的!

⑧ 中医上的“太阳病”“少阴病”等是指什么什么

太阳病病名。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
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
(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屑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少阴病
伤寒六经病之一。外感病病程中,心肾阳虚,虚寒内生或心肾阴亏,阳热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少阴病的形成,或来自传经之邪,或心肾阴虚,外邪直中,或汗下太过,内夺肾阴。邪犯少阴,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但就伤寒而言,阳虚的寒证占主要地位。少阴寒化证为阳气不足,病邪内入,从阴化寒,呈现出全身性的虚寒征象。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治宜急温少阳,方用四逆汤。若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为阴盛格阳,治宜回阳救逆,方用通脉四逆汤。少阴热化证为少阴阴虚阳亢,从阳化热的证候。多见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黄连阿胶汤。甚而阴液欲竭者,急下存阴。
[编辑本段]一、临床表现《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概括: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编辑本段]二、病理机制阳气不足,故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虚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故出现一派寒化症状。若病邪从火化热伤阴而阴虚阳亢,则出现一派热化症状。

⑨ 什么是中医的“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对于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⑩ 太阳病怎么治疗

太阳病的治疗
太阳病的病位在体表,在表的根据是脉浮、发热恶寒;病性为阳性,阳性病在根据为脉浮、发热。太阳病的病理趋势向外,病势外趋的根据为表病的阳性抗御反应,亦即脉浮、发热恶寒。所以太阳病脉必浮,证必发热恶寒,否则非太阳病;太阳病势外趋之自汗病势,如桂枝汤证:脉浮、发热汗出恶风,虽时时排汗而不能祛邪外出,所以用桂枝汤解肌法取微汗。太阳病势外趋之无汗病势,如麻黄汤证:脉浮发热,无汗恶风而喘,因汗不得出不能祛邪于外,所以用麻黄发汗法取微汗。解肌法与发汗法皆是汗法,只是外趋病势中有汗与无汗的区别。在太阳病理阶段中,凡脉浮发热恶寒自汗之证,为外趋有汗病势,皆用桂枝汤解肌法;证状有其他兼证的皆用桂枝汤方加减治疗,成为桂枝汤证系列。凡脉浮发热恶寒无汗之证,为外趋无汗病势,皆以麻黄发汗法;证状有其他兼证的皆以麻黄汤加减方治疗,成为麻黄汤证系列。太阳病病位在表,阳性过程,外趋病势,以汗法治疗,这是太阳病的辩证法则和治疗法则,是太阳病与非太阳病之间的界限。即:不是表病位,或不是阳性病理性状,必然也不是外趋病势,所以便不是太阳病。因此,太阳病的病理界说,不仅是区分伤寒六经的标准,同时也是区分伤寒与杂病的标准。

阅读全文

与太阳病四型论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手机开机语言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6
正确的吹风机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652
用微信发长视频的方法有吗最好是免费的 浏览:475
教学方法中的学法具体指什么 浏览:952
肛门血栓治疗方法 浏览:989
阳台防水质量检测方法 浏览:381
游标卡尺正确读数方法 浏览:334
七星串钩使用方法图解 浏览:788
伤口贴减肥方法贴哪里 浏览:616
生活有哪些激发灵感的方法 浏览:373
汽车拉环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137
脂肪粒的治疗方法 浏览:438
老年人腰疼最快解决方法视频 浏览:240
心理学主题的研究方法 浏览:786
租赁电脑维修方法 浏览:397
专注力训练方法有哪些 浏览:522
苹果电脑转接板维修方法 浏览:221
老师教我怎么学习的方法汉译英 浏览:705
腌小黄瓜最简单制作方法 浏览:32
健身房激素训练方法 浏览: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