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二指肠球炎怎么用药
十二指肠炎系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由于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对十二指肠炎的诊断日趋增多,在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病例中,本病的发病率约占2.1~30.3%,发病多在球部,男女比例约为4∶1,患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占80%以上)。
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1.病因病理
目前认为慢性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服用刺激性食物、酒精,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有关,过去有人认识胃酸过多是十二指肠炎的原因,也有人认为本病是十二指溃疡的前期病变,但确切的关系,仍未有定论。
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组由各种特异性病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症,包括感染(寄生虫、结核、真菌、霉菌等)、脑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引起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炎、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其它如肝炎、胰腺及胆道疾病,由于局部压迫或蔓延,引起的十二指肠供血障碍等。由此可见,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病因不同,发病机理也不一样。
胃腺化生是慢性十二指肠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病中杯状细胞数增加,腺管上皮细胞活动性增加。绒毛明显减少或萎缩;绒毛顶部上皮细胞的长度明显减低,核呈过度染色,胞浆减少。粘膜固有层中严重炎症细胞浸润、包括淋巴、浆细胞和肥大细胞,而中性粒细胞浸润常提示炎症活动。血管增多,粘膜破坏,可有粘膜下血肿及炎性渗出。
组织学中可将本病分为3型:(1)浅表型-炎症细胞浸润局限于绒毛层,绒毛变形或扩大,上皮细胞变化较少;萎缩型-炎症细胞扩展到全粘膜层,并有严重上皮改变;间质型-炎症细胞局限在腺体之间。
2.临床表现
①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空腹胃痛,食物或制酸药可缓解,并反复有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可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②体征: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一、改善饮食习惯,消除过度的精神紧张
胃液分泌增多,粘膜变弱,造成胃或十二指肠的内壁溃烂或受伤,就是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原因是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或过度紧张等。主要症状是上腹疼痛。此外,还会感到胸口闷烧、胃消化不良,若因溃疡而出血时,大便会呈黑色,也有吐血或贫血现象。
十二指肠溃疡最明显的症状是空腹或夜间时腹痛,而胃溃疡是在饭后2-3小时内,心窝处会疼痛。同时,胃会有勒紧的不适感及胸口闷烧等。溃疡恶化出血时,大便会呈黑色。胃出血时也会吐血,此时的血如同咖啡渣滓的颜色。出血量多时,会导致贫血。
若有由溃疡转成出血性的征兆时,要马上接受医生诊断治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或十二指肠的壁上开孔)致内容物溢出可演变成为膜炎。腹部会突然剧烈疼痛,肚子变硬。此外,若有恶心、呕吐或心窝四周有胀满及消化不良的感觉时,可能是胃和十二指肠之间的幽门溃疡,也可能是幽门狭窄致食物无法通过。
溃疡大多不会演变成癌症,不过,两者初期的症状都很类似。因此须接受精密的检查和诊断。治疗时,大都不须开刀,而是制酸剂的药物治疗。不过,停止服药后很容易复发,所以必须长期服药。
日常的饮食也要注意,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物质,吃七分饱,维持规律、正常的饮食习惯。溃疡虽然容易治疗,但是出容易复发。除饮食要注意外,烟、酒,都要限制,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及消除过度的紧张,是基本有效的方法。
二、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强化胃壁的马铃薯
马铃薯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钙均衡的矿物质,而且有淀粉,即使加热,维生素C也不易被破坏,方便摄取。
三、南瓜有助于健胃整肠
南瓜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其果实、花、种子、叶子都有药效,淀粉多,煮食后仍含丰富的维生素C。要想充分发挥药效,用蒸的方法较理想。胃隐隐抽痛进,可煮南瓜浓汤,有助消化。南瓜花可煮汤,有降热、止下痢的效果。
四、可促使胃壁粘膜再生的高丽菜
高丽菜含维生素C及K,可促使胃或十二指肠的粘膜再生,治疗溃疡。生吃或加热都很可口,平时常食用,可调整体质。不过,煮、炒会破坏维生素C,所以要治疗溃疡,还是以生吃或稍为加热再吃较好。将高丽菜放进果汁机搅拌成汁,再稍微加热,在饭前饮用,大约持续喝10天,效果就会显现。
五、可强健疲弱胃肠的无花果
无花果可治溃疡及强健疲弱的肠胃。将干燥的无花果切碎,煮成半干,加入少许蜂蜜和水,即可饮用。保存无花果,可先使其干燥,放在火上煮再磨成粉,使用时,加开水或水泡即可。
六、可健胃的蒲公英及龙胆草
早春盛开的蒲公英有健胃的功用,可当药用或食用。最简单的使用方法是洗净其叶子,含在口中,慢慢咬碎;叶和花也可当配菜或做沙拉吃。龙胆草的根有药效,但很苦,比熊胆更苦,所以中药名为龙胆。
胃酸过多和过少时,首要改善饮食 胃酸过多与过少,症状类似。胃酸过多或过酸症指的是胃液分泌过多,胃液中的胃酸浓度偏高的状况,可能因情绪、神经紧张引起,或患有消化性的溃疡、胆囊炎的疾病。
相反地,胃液中胃酸浓度低,即为胃酸过少,可能是恶性贫血、热带性脂肪下痢、慢性引起。当有这两种情况时都要接受胃液检查。胃酸过多和过少的症状类似,主要的症状是胃消化不良、打嗝及胸口烧痛等。若是胃酸过多,打嗝时也会出现酸的胃液;若是低酸症,因胃酸不足,会产生消化不良及下痢。
食物对胃酸的影响
蛋白质:能短暂中和游离酸,但半小时后,却比糖类、脂肪更易刺激胃酸分泌。
脂肪:抑制胃酸分泌,当进入十二指肠,分泌肠抑胃激素,而减少胃酸分泌及延缓胃排空。肉汁、丹宁酸、咖啡因、酒精等化学性刺激,会使胃酸分泌。
药物:如组织胺会刺激胃酸分泌。 情绪:如快乐或可口食物皆会刺激胃酸分泌。
七、胃酸过多要多摄取蛋白质,节制刺激性食品
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抑制胃酸分泌,避免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食品。除禁烟、禁酒或节酒外,消除过度紧张也很重要。遵照医生指示,服用控制胃酸分泌的制酸剂。
在食物方面,因胃液分泌过剩,为保护胃壁,要多摄取蛋白质。蛋白质丰富又不刺激胃的食品有豆腐、白肉鱼及牛奶等。豆类中也含有许多上等的蛋白质,但豆类不易消化,必须煮软后再食用。豌豆煮清淡、松软些,也可健胃整肠。要使胃的粘膜强健,维生素也是不可缺少的,要多多吃水果及蔬菜等丰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使用油煮食时,若能善用橄榄油或胡麻油,也能抑止胃酸分泌;不过,不可过量。应该节制的则有虾子、贝类等不易消化的鱼贝类、多脂肪的肉类、笋子、地瓜等纤维多的蔬菜及过酸过甜的食品。蔬菜类要尽量煮软,再食用。
咖啡、红茶及香辣调味料会强烈刺激胃,平时就要节制食用或调淡些食用。不过,病情严重时,绝对禁止。民间疗法中有使用蛋壳的,先将其洗净,磨成粉末,每次2-3克加白开水饮用。
Ⅱ 十二指肠炎怎么治疗
你好,从你的描述看,你的情况以胃肠功能紊乱可能性大,因此,建议你到医院查一下大便常规加潜血,如果没有问题,可以用点中药。当然需要到医院看看。
潍坊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刘兴山主任医师
Ⅲ 治疗十二指肠炎,谁能告知下
十二指肠炎是发生于十二指肠的炎症,可以分为原发性或者继发性。十二指肠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腹胀、嗳气、反酸,有时症状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比较想象,呈周立性、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空腹痛,禁食食物和叶酸器,可以缓解少数患者出现黑便、呕吐咖啡样物等情况。十二指肠炎的治疗主要目的就是控制炎症,避免溃疡的发生以及避免复发,避免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其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抑制胃酸类的药物,像H2受体拮抗剂以及质子泵抑制剂,这种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胃及十二指肠的胃酸水平、十二指肠炎症的症状,同时可以采用胃黏膜、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像达喜铝碳酸镁。如果患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用促胃肠道排空的药物,像吗丁啉等缓解症状。
Ⅳ 我患有十二指肠炎,怎样才能有效的治愈
治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1.辨证分型治疗 本病治疗以健脾和胃为基本原则,但还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邪盛者应以法邪为急;虚证应以补虚为先;若虚实夹杂,当扶正法邪,并根据正邪盛衰,或以扶正为主,兼以法邪,或以法邪为主,兼以扶正。 (1)肝胃不和: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舒肝,香附、枳壳、陈皮调理脾胃气机,川芎调和气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如泛酸甚者,可加乌贼骨、浙贝、瓦楞子以敛酸、止酸和胃;或加左金丸、黄芪、竹茹以清泄肝热,和胃止痛。如疼痛较甚者,可加元胡、川楝子加强理气止痛之功;如嗳气较频者加代储石、旋覆花以顺气降逆。 (2)肝胃郁热:治法:泄肝和胃。 方药:化肝煎加减。方中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芍药养阴敛肝;丹皮、桅子清泄肝热;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茱萸辛以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诸药相伍,可泄肝和胃。如肝郁较甚者,可加柴胡、郁金、香附以舒肝解郁,使火随郁泄;如络伤吐血,加白茅根、侧柏炭、生藕节、白及等以凉血止血;郁热伤阴,证见口干、舌红,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清热;如大便干结,加大黄或芦苔以通便泻热。 (3)湿热中阻: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芩连温胆汤加减。方中黄茶、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和胃,积实、竹茹、陈皮理气降逆。如舌苔厚腻,湿热较甚者,可加藿香,佩兰、厚朴增强化湿理气和中之功;胸脘胀闷者,加全瓜篓30g,以宽胸理气;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通便导滞。 (4)脾胃虚寒: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健中汤加减。方中黄芪、甘草益气补中;饴糖益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桂枝温通阳气,白芍补益阴血,配甘草缓急止痛;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益脾气,诸药相伍,于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共凑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如泛酸者,可加吴茱萸暖肝温胃以制酸,另可力瓦楞子和胃止酸;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干姜、陈皮、半夏、茯苓等以温胃化饮;如寒盛而痛甚,。区吐肢冷,可加用理中丸温中散寒,中阳得运,则寒邪自散。痛止之后可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5)胃阴不足: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益胃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石斛、玉竹滋养胃阴;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敛阴止痛;陈皮、半夏理气和胃,又可防止养阴药的腻隔之弊,诸药合用,共凑养阴益胃之功。如兼 有气虚,症见食纳减退,倦怠乏力,可加入太子参,甚则西洋参;如胃脘灼痛,固定不移,舌暗少津有瘀斑,或见呕血、便血者,为阴虚夹瘀,可加失笑散活血化瘀;如胃脘痞闷,纳呆作呕,大便不爽,为阴虚夹湿,加砂仁、厚朴、苡米,以燥湿和胃健脾。 (6)瘀血阻络:治法:化瘀通络和胃。 方药:手拈散合失笑散加减。方中五灵脂、蒲黄、没药活血化瘀止痛;元胡、香附理气止痛。诸药相伍,有化瘀通络之功。如痛甚如针刺刀割,可加入丹参、檀香、九香虫等活血止痛。 (7)寒热错杂:治法:和胃降逆、开结散痞。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中黄芪、黄连之苦寒降泄除其热;干姜、半夏之辛温开结散其寒,辛开苦降以调其气机;人参、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其虚。诸药相伍,寒热并用,辛苦并投,辛开苦降,补气和中,自然邪去正复,气得升降,诸症悉平。 中药: (1)虚寒胃痛冲剂, 6g,2次/天,用于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炎;气滞胃痛冲剂, 6g,2次/天,用于肝胃不和型十二指肠炎;瘀血胃痛冲剂, 6g,2次/日,用于瘀阻胃络型十二指肠炎。 (2)马齿苋、辣蓼各30g,水煎服。应用于十二指肠炎属湿热证者。 (3)乌芨散(乌贼骨粉2g、白芨粉2g,每次0.5~1.0g,每日3~4次。应用于十二指肠炎伴黑便或呕血者。 (4)白胡椒、肉桂各6g,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用于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炎。忌食生冷。 (5)桃仁、五灵脂(火煨制)各等分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用于胃络瘀血型十二指肠炎。 (6)百合、丹参各30g,乌药、良姜、香附各9g,檀香6g,砂仁3g,水煎服,适用于长期难愈胃痛,虚实寒热夹杂者。 针灸: 1、体针:取足三里、内关、中脘。肝气犯胃加期门、阳陵泉;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章门;泛酸加太冲。耳针取十二指肠、小肠、脾、胃、交感、神门等穴。可针刺,也可贴敷。 2、拔火罐:脾胃虚寒型的十二指肠炎可于神阙、中脘、关元穴处拔火罐。
Ⅳ 十二指肠炎症要怎样治愈呀
十二指肠炎是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病因
中医病因
1.饮食不节,寒温失调多因暴饮暴食,饥饱失常,过食生冷,嗜食辛辣;或长期饮酒,或久病不愈等,而脾胃内伤,寒热互结于中,致使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所致。
2.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多因忧思恼怒,情志不舒,使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而成;或饮食不节伤胃,使胃失和降,影响肝之疏泄而致。
3.肝郁化热,郁热乘胃多因禀赋性格抑郁,情志不畅,使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郁热乘肾或素体胃热内盛,复因肝郁化热,横逆犯胃,肝胃郁热,胃失和降而致。
4.瘀血内停,阻滞脉络情志不舒,气郁日久,气滞而血行不畅;或气虚而运血无力,以致血脉瘀滞;或血寒而使血脉凝涩;或久病人络;或外伤而致瘀血内结。
5.中焦虚寒,胃失温煦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延及脾胃;或饥饱失常,过食生冷;或用药不当,皆可损伤脾胃,致中焦虚寒,纳运不健,胃失温煦而发病。
6.阴液不足,胃失濡润多因温热病后,伤及胃阴,或吐泻伤津耗液;或因平素喜食煎炒香燥之品;或用温燥之品太过,日久暗耗胃阴,胃阴不足,脉络失养所致。
西医病因
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刺激性食物、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饮酒、放射线照射等均可引起此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病人多合并有十二指肠炎,提示本病可能与某些慢性胃炎病因相同。
继发性十二指肠炎或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组由各种特异性病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包括感染(寄生虫、结核、真菌、霉菌等)、脑血管疾病及心肌梗死引起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炎、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其它如肝炎、胰腺及胆道疾病,由于局部压迫或蔓延,引起的十二指肠供血障碍等。由此可见,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病因不同,发病机理也不大一样。
流行病学
男女比例约为4:1,患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占80%以上)。
在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病例中,本病的发病率约占2.1%~30.3%,发病多在球部,发病率据国内纤维内窥镜检查结果,占上腹部有症状受检病人的10%~16%,其中30%~60%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病机探微
本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失畅、胃失和降,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或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血脉凝涩,瘀血内阻,而导致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甚则络伤呕血。
病理生理学
粘膜活检可见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炎性渗出。胃肠化生是慢性十二指肠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病中杯状细胞数增加,肠管上皮细胞活动性增加。绒毛明显减少或萎缩;绒毛顶部上皮细胞的长度明显减低,核呈过度染色,胞浆减少。粘膜固有层中严重炎症细胞浸润,包括淋巴、浆细胞和肥大细胞,而中性粒细胞浸润常提示炎症活动。
组织学可将本病分为三型:①浅表型——炎症细胞浸润局限于绒毛层,绒毛变形或扩大,上皮细胞变化较少;②萎缩型一一炎症细胞扩展到全粘膜层,并有严重上皮改变;③间质型——炎症细胞局限在腺体之间。
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
(1)肝胃不和:证候:胃脘胀痛,痛连胸胁,走窜不定,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嗳气频频,呕吐反酸,善太息,或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忧思恼怒,情志不舒,致使肝气郁滞,两胁为肝经分野,故见胸胁胀痛,走窜不定,肝气横逆犯胃而致胃脘胀痛,且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胃失和降,上逆而见嗳气频繁,呕恶,甚则反酸,胃肠气机不利,故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为肝胃不和之征。
(2)肝胃郁热:证候:胃皖的痛,痛时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或呕血,其色鲜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素体胃内热盛,复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郁热乘胃,故见胃脘的痛,且痛时急迫,郁热内盛可见烦躁易怒,郁热犯胃,故泛酸嘈杂,口干苦,甚则热伤血络而见呕血,血色鲜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肝胃郁热之征。
(3)湿热中阻:证候:胃胰疼痛,胀满嘈杂,泛酸,口干而苦,口渴而不欲饮,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外感之湿与内生之湿相杂,阻于中焦脾胃,脾胃气机不畅,故见胃脘胀满疼痛,湿郁化热,可见口干而苦,湿阻中焦,津不上承,故渴而不欲饮,湿热郁于中焦,水谷腐熟失司,导致泛酸、嘈杂。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湿郁化热,湿热中阻之征。
(4)脾胃虚寒:证候: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色苍白,或见呕吐、便血,血色紫暗。舌质淡胖嫩或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劳倦、药物等损伤脾胃,中焦虚寒,纳运不健,故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纳食不香,气血生化不足故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中焦虚寒较盛,可见泛吐清水,舌质淡胖嫩或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乃脾胃虚寒之征。
(5)胃阴不足:证候:胃部隐隐灼痛,烦渴思饮,咽干,食欲不振,大便干涩。舌质红,苔剥脱或干而少津,脉细或弦细而数。
证候分析:平素喜食煎炒炙熔,温热病后伤及胃阴,或呕泻伤津耗液,胃阴不足,脉络失养,故胃部隐隐的痛,阴伤则烦渴思饮,咽干,中焦阴分不足,纳运失司则食欲不振,阴液不足,无以儒润肠道导致大便干涩。舌质红,苔剥脱或干而少津,脉细或弦细而数为胃阴不足之典型舌脉。
(6)瘀血阻络:证候:胃脘刺痛或如刀割样,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甚或吐血、便血。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沉涩。
证候分析:气郁
日久、血行不畅,气虚而运血无力,或久病人络等,均可导致胃络瘀血,可见胃脘刺痛如刀割样,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增加胃之负担故痛甚,瘀阻中焦,胃络受损,可见吐血,肠络受损,可见便血;舌质暗或边尖有瘀斑,脉沉涩均为瘀血阻络之征。
(7)寒热错杂:证候:脘腹痞满疼痛,灼热,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干噫食臭,不思饮食,口干而苦,嗳气吞酸。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寒温失调,或久病不愈,脾胃内伤,寒热互结于中焦,致使寒热错杂,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可见脘腹痞满疼痛,气机上逆,则恶心呕吐,运化失司则干噫食食,不思饮食,甚贝嗳气吞酸。中焦热甚则胃脘灼热,口干而苦,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数乃寒热错杂之征。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主要依靠内镜检查确诊。
1.临床表现有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胀满不适,嗳气、泛酸及隐痛;有时可出现类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如节律性上腹疼痛,进食后可暂时缓解等;糜烂出血性十二指肠炎可出现黑便或呕血。
2、胃酸分泌量可正常或增高;十二指肠引流液中脱落上皮细胞较多,有白细胞;X线检查有球部激惹,降部一过性痉挛,皱壁粗大,可呈假息肉样;内镜检查、行活检可确诊。
诊断:本病的诊断依据如下:
1.症状酷似溃疡病,虽不致发生梗阻、穿孔,但可引起出血。
2.X线钡餐检查无龛影,无明显变形,粘膜皱壁粗乱,但也可正常。
3.纤维内窥镜见到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血管暴露,皱劈粗糙不平,结节增殖等,但无溃疡。
4.粘毛活检显示绒毛上皮变性、扁平、萎缩,固有膜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淋巴样增殖及胃上皮化生等。
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空腹胃痛,食物或制酸药可以缓解,并反复有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体征:
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体检: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影象诊断:1、X线钡餐检查:本病无明确的X线特征,一般呈现十二指肠球部激惹、痉挛,排空加速,粘膜皱壁增粗而不规则,但无龛影及固定畸形,故X线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不高。
2、内窥镜检查:十二指肠炎症多发于球部,内镜下可见病变部位的粘膜粗糙、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粘膜有颗粒感及结节状增生,或粘膜皱壁肥厚粗大,或粘膜下有血管显露。可因病变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实验室诊断:(一)胃液分析:胃酸或胃液量分泌正常或较高,部分病例的胃酸水平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
(二)十二指肠液分析:十二指肠液可呈混浊,有粘液,镜检可见有较多的上皮细胞,胃酸低者可见较多的细菌。
鉴别诊断
1.与十二指肠溃疡相鉴别:十二指肠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时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二者均可与饮食有关的上腹痛、不适感、可为碱性药物所缓解。单凭临床症状较难鉴别,主要依靠内镜检查明确诊断。
2.与慢性胃炎相鉴别:慢性胃炎的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消化不良、饱胀、嗳气等与十二指肠炎相似,且两者常同时存在。内镜检查是鉴别二者的主要方法。
3.与胃神经官能症相鉴别:胃神经官能症与十二指肠炎均可见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胃神经官能症患者以中年女性为多见,多有精神创伤史,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上腹痛、胃脘灼热或不适感、泛酸、嗳气、呢逆等,问或有呕吐。服用抗酸药能使症状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查体上腹部压痛较广泛,且不固定。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但常伴有头痛、头昏、乏力、失眠、抑郁或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各种器械与生化检查均无异常。
4.与十二指肠慈室相鉴别:单纯性十二指肠慈室多经其他原因作胃肠钡餐X线造影检查而偶尔发现,患者常无症状。但当想室发炎或有溃疡形成时,则可出现中上腹痛。疼痛常出现于食后,查体中上腹部有固定压痛,有时易与十二指肠炎相混淆。可经X线钡餐检查及内窥镜检查加以鉴别。
5.与慢性胆道疾病相鉴别: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可引起发作性痉挛性右上腹疼痛,患者以中年女性较多,疼痛多发生于饱餐之后(尤以脂肪餐),应用碱性药物不能缓解。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可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及上腹痛,有时易误诊为十二指肠炎。“B”型超声波及X线胆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如能及早治疗,防止溃疡发生,避免出血并发症,多有治愈的可能。
治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1.辨证分型治疗
本病治疗以健脾和胃为基本原则,但还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邪盛者应以法邪为急;虚证应以补虚为先;若虚实夹杂,当扶正法邪,并根据正邪盛衰,或以扶正为主,兼以法邪,或以法邪为主,兼以扶正。
(1)肝胃不和: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舒肝,香附、枳壳、陈皮调理脾胃气机,川芎调和气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如泛酸甚者,可加乌贼骨、浙贝、瓦楞子以敛酸、止酸和胃;或加左金丸、黄芪、竹茹以清泄肝热,和胃止痛。如疼痛较甚者,可加元胡、川楝子加强理气止痛之功;如嗳气较频者加代储石、旋覆花以顺气降逆。
(2)肝胃郁热:治法:泄肝和胃。
方药:化肝煎加减。方中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芍药养阴敛肝;丹皮、桅子清泄肝热;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茱萸辛以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诸药相伍,可泄肝和胃。如肝郁较甚者,可加柴胡、郁金、香附以舒肝解郁,使火随郁泄;如络伤吐血,加白茅根、侧柏炭、生藕节、白及等以凉血止血;郁热伤阴,证见口干、舌红,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清热;如大便干结,加大黄或芦苔以通便泻热。
(3)湿热中阻: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芩连温胆汤加减。方中黄茶、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和胃,积实、竹茹、陈皮理气降逆。如舌苔厚腻,湿热较甚者,可加藿香,佩兰、厚朴增强化湿理气和中之功;胸脘胀闷者,加全瓜篓30g,以宽胸理气;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通便导滞。
(4)脾胃虚寒: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健中汤加减。方中黄芪、甘草益气补中;饴糖益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桂枝温通阳气,白芍补益阴血,配甘草缓急止痛;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益脾气,诸药相伍,于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共凑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如泛酸者,可加吴茱萸暖肝温胃以制酸,另可力瓦楞子和胃止酸;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干姜、陈皮、半夏、茯苓等以温胃化饮;如寒盛而痛甚,。区吐肢冷,可加用理中丸温中散寒,中阳得运,则寒邪自散。痛止之后可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5)胃阴不足: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益胃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石斛、玉竹滋养胃阴;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敛阴止痛;陈皮、半夏理气和胃,又可防止养阴药的腻隔之弊,诸药合用,共凑养阴益胃之功。如兼
有气虚,症见食纳减退,倦怠乏力,可加入太子参,甚则西洋参;如胃脘灼痛,固定不移,舌暗少津有瘀斑,或见呕血、便血者,为阴虚夹瘀,可加失笑散活血化瘀;如胃脘痞闷,纳呆作呕,大便不爽,为阴虚夹湿,加砂仁、厚朴、苡米,以燥湿和胃健脾。
(6)瘀血阻络:治法:化瘀通络和胃。
方药:手拈散合失笑散加减。方中五灵脂、蒲黄、没药活血化瘀止痛;元胡、香附理气止痛。诸药相伍,有化瘀通络之功。如痛甚如针刺刀割,可加入丹参、檀香、九香虫等活血止痛。
(7)寒热错杂:治法:和胃降逆、开结散痞。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中黄芪、黄连之苦寒降泄除其热;干姜、半夏之辛温开结散其寒,辛开苦降以调其气机;人参、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其虚。诸药相伍,寒热并用,辛苦并投,辛开苦降,补气和中,自然邪去正复,气得升降,诸症悉平。
中药:
(1)虚寒胃痛冲剂,6g,2次/天,用于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炎;气滞胃痛冲剂,6g,2次/天,用于肝胃不和型十二指肠炎;瘀血胃痛冲剂,6g,2次/日,用于瘀阻胃络型十二指肠炎。
(2)马齿苋、辣蓼各30g,水煎服。应用于十二指肠炎属湿热证者。
(3)乌芨散(乌贼骨粉2g、白芨粉2g,每次0.5~1.0g,每日3~4次。应用于十二指肠炎伴黑便或呕血者。
(4)白胡椒、肉桂各6g,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用于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炎。忌食生冷。
(5)桃仁、五灵脂(火煨制)各等分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用于胃络瘀血型十二指肠炎。
(6)百合、丹参各30g,乌药、良姜、香附各9g,檀香6g,砂仁3g,水煎服,适用于长期难愈胃痛,虚实寒热夹杂者。
针灸:
1、体针:取足三里、内关、中脘。肝气犯胃加期门、阳陵泉;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章门;泛酸加太冲。耳针取十二指肠、小肠、脾、胃、交感、神门等穴。可针刺,也可贴敷。
2、拔火罐:脾胃虚寒型的十二指肠炎可于神阙、中脘、关元穴处拔火罐。
西医治疗
1.积极消除病因应忌烟酒,避免服用刺激性药物
Ⅵ 请问治十二指肠炎有什么方法
十二指肠炎是指十二指肠的炎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也称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单纯临床症状无法确诊,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
病因
中医病因
1.饮食不节,寒温失调多因暴饮暴食,饥饱失常,过食生冷,嗜食辛辣;或长期饮酒,或久病不愈等,而脾胃内伤,寒热互结于中,致使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调所致。
2.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多因忧思恼怒,情志不舒,使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而成;或饮食不节伤胃,使胃失和降,影响肝之疏泄而致。
3.肝郁化热,郁热乘胃多因禀赋性格抑郁,情志不畅,使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郁热乘肾或素体胃热内盛,复因肝郁化热,横逆犯胃,肝胃郁热,胃失和降而致。
4.瘀血内停,阻滞脉络情志不舒,气郁日久,气滞而血行不畅;或气虚而运血无力,以致血脉瘀滞;或血寒而使血脉凝涩;或久病人络;或外伤而致瘀血内结。
5.中焦虚寒,胃失温煦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延及脾胃;或饥饱失常,过食生冷;或用药不当,皆可损伤脾胃,致中焦虚寒,纳运不健,胃失温煦而发病。
6.阴液不足,胃失濡润多因温热病后,伤及胃阴,或吐泻伤津耗液;或因平素喜食煎炒香燥之品;或用温燥之品太过,日久暗耗胃阴,胃阴不足,脉络失养所致。
西医病因
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刺激性食物、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饮酒、放射线照射等均可引起此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病人多合并有十二指肠炎,提示本病可能与某些慢性胃炎病因相同。
继发性十二指肠炎或特异性十二指肠炎,是一组由各种特异性病因引起的十二指肠炎,包括感染(寄生虫、结核、真菌、霉菌等)、脑血管疾病及心肌梗死引起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炎、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其它如肝炎、胰腺及胆道疾病,由于局部压迫或蔓延,引起的十二指肠供血障碍等。由此可见,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病因不同,发病机理也不大一样。
流行病学
男女比例约为4:1,患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占80%以上)。
在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病例中,本病的发病率约占2.1%~30.3%,发病多在球部,发病率据国内纤维内窥镜检查结果,占上腹部有症状受检病人的10%~16%,其中30%~60%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病机探微
本病多由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或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失畅、胃失和降,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或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血脉凝涩,瘀血内阻,而导致胃脘疼痛,恶心呕吐,甚则络伤呕血。
病理生理学
粘膜活检可见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炎性渗出。胃肠化生是慢性十二指肠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本病中杯状细胞数增加,肠管上皮细胞活动性增加。绒毛明显减少或萎缩;绒毛顶部上皮细胞的长度明显减低,核呈过度染色,胞浆减少。粘膜固有层中严重炎症细胞浸润,包括淋巴、浆细胞和肥大细胞,而中性粒细胞浸润常提示炎症活动。
组织学可将本病分为三型:①浅表型——炎症细胞浸润局限于绒毛层,绒毛变形或扩大,上皮细胞变化较少;②萎缩型一一炎症细胞扩展到全粘膜层,并有严重上皮改变;③间质型——炎症细胞局限在腺体之间。
诊断
中医诊断
辨证:
(1)肝胃不和:证候:胃脘胀痛,痛连胸胁,走窜不定,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嗳气频频,呕吐反酸,善太息,或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忧思恼怒,情志不舒,致使肝气郁滞,两胁为肝经分野,故见胸胁胀痛,走窜不定,肝气横逆犯胃而致胃脘胀痛,且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胃失和降,上逆而见嗳气频繁,呕恶,甚则反酸,胃肠气机不利,故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为肝胃不和之征。
(2)肝胃郁热:证候:胃皖的痛,痛时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或呕血,其色鲜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素体胃内热盛,复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热,郁热乘胃,故见胃脘的痛,且痛时急迫,郁热内盛可见烦躁易怒,郁热犯胃,故泛酸嘈杂,口干苦,甚则热伤血络而见呕血,血色鲜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肝胃郁热之征。
(3)湿热中阻:证候:胃胰疼痛,胀满嘈杂,泛酸,口干而苦,口渴而不欲饮,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外感之湿与内生之湿相杂,阻于中焦脾胃,脾胃气机不畅,故见胃脘胀满疼痛,湿郁化热,可见口干而苦,湿阻中焦,津不上承,故渴而不欲饮,湿热郁于中焦,水谷腐熟失司,导致泛酸、嘈杂。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湿郁化热,湿热中阻之征。
(4)脾胃虚寒:证候: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色苍白,或见呕吐、便血,血色紫暗。舌质淡胖嫩或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证候分析: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劳倦、药物等损伤脾胃,中焦虚寒,纳运不健,故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纳食不香,气血生化不足故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中焦虚寒较盛,可见泛吐清水,舌质淡胖嫩或边有齿痕,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乃脾胃虚寒之征。
(5)胃阴不足:证候:胃部隐隐灼痛,烦渴思饮,咽干,食欲不振,大便干涩。舌质红,苔剥脱或干而少津,脉细或弦细而数。
证候分析:平素喜食煎炒炙熔,温热病后伤及胃阴,或呕泻伤津耗液,胃阴不足,脉络失养,故胃部隐隐的痛,阴伤则烦渴思饮,咽干,中焦阴分不足,纳运失司则食欲不振,阴液不足,无以儒润肠道导致大便干涩。舌质红,苔剥脱或干而少津,脉细或弦细而数为胃阴不足之典型舌脉。
(6)瘀血阻络:证候:胃脘刺痛或如刀割样,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甚或吐血、便血。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沉涩。
证候分析:气郁
日久、血行不畅,气虚而运血无力,或久病人络等,均可导致胃络瘀血,可见胃脘刺痛如刀割样,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增加胃之负担故痛甚,瘀阻中焦,胃络受损,可见吐血,肠络受损,可见便血;舌质暗或边尖有瘀斑,脉沉涩均为瘀血阻络之征。
(7)寒热错杂:证候:脘腹痞满疼痛,灼热,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干噫食臭,不思饮食,口干而苦,嗳气吞酸。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寒温失调,或久病不愈,脾胃内伤,寒热互结于中焦,致使寒热错杂,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可见脘腹痞满疼痛,气机上逆,则恶心呕吐,运化失司则干噫食食,不思饮食,甚贝嗳气吞酸。中焦热甚则胃脘灼热,口干而苦,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数乃寒热错杂之征。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主要依靠内镜检查确诊。
1.临床表现有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胀满不适,嗳气、泛酸及隐痛;有时可出现类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如节律性上腹疼痛,进食后可暂时缓解等;糜烂出血性十二指肠炎可出现黑便或呕血。
2、胃酸分泌量可正常或增高;十二指肠引流液中脱落上皮细胞较多,有白细胞;X线检查有球部激惹,降部一过性痉挛,皱壁粗大,可呈假息肉样;内镜检查、行活检可确诊。
诊断:本病的诊断依据如下:
1.症状酷似溃疡病,虽不致发生梗阻、穿孔,但可引起出血。
2.X线钡餐检查无龛影,无明显变形,粘膜皱壁粗乱,但也可正常。
3.纤维内窥镜见到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血管暴露,皱劈粗糙不平,结节增殖等,但无溃疡。
4.粘毛活检显示绒毛上皮变性、扁平、萎缩,固有膜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淋巴样增殖及胃上皮化生等。
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嗳气、反酸等。有时酷似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呈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空腹胃痛,食物或制酸药可以缓解,并反复有黑便或呕吐咖啡样液,但多自动止血。也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体征:
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体检:上腹部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有舌炎、贫血和消瘦等。
影象诊断:1、X线钡餐检查:本病无明确的X线特征,一般呈现十二指肠球部激惹、痉挛,排空加速,粘膜皱壁增粗而不规则,但无龛影及固定畸形,故X线对本病的诊断阳性率不高。
2、内窥镜检查:十二指肠炎症多发于球部,内镜下可见病变部位的粘膜粗糙、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粘膜有颗粒感及结节状增生,或粘膜皱壁肥厚粗大,或粘膜下有血管显露。可因病变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实验室诊断:(一)胃液分析:胃酸或胃液量分泌正常或较高,部分病例的胃酸水平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
(二)十二指肠液分析:十二指肠液可呈混浊,有粘液,镜检可见有较多的上皮细胞,胃酸低者可见较多的细菌。
鉴别诊断
1.与十二指肠溃疡相鉴别:十二指肠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时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二者均可与饮食有关的上腹痛、不适感、可为碱性药物所缓解。单凭临床症状较难鉴别,主要依靠内镜检查明确诊断。
2.与慢性胃炎相鉴别:慢性胃炎的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消化不良、饱胀、嗳气等与十二指肠炎相似,且两者常同时存在。内镜检查是鉴别二者的主要方法。
3.与胃神经官能症相鉴别:胃神经官能症与十二指肠炎均可见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症。胃神经官能症患者以中年女性为多见,多有精神创伤史,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上腹痛、胃脘灼热或不适感、泛酸、嗳气、呢逆等,问或有呕吐。服用抗酸药能使症状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查体上腹部压痛较广泛,且不固定。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但常伴有头痛、头昏、乏力、失眠、抑郁或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各种器械与生化检查均无异常。
4.与十二指肠慈室相鉴别:单纯性十二指肠慈室多经其他原因作胃肠钡餐X线造影检查而偶尔发现,患者常无症状。但当想室发炎或有溃疡形成时,则可出现中上腹痛。疼痛常出现于食后,查体中上腹部有固定压痛,有时易与十二指肠炎相混淆。可经X线钡餐检查及内窥镜检查加以鉴别。
5.与慢性胆道疾病相鉴别: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可引起发作性痉挛性右上腹疼痛,患者以中年女性较多,疼痛多发生于饱餐之后(尤以脂肪餐),应用碱性药物不能缓解。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可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及上腹痛,有时易误诊为十二指肠炎。“B”型超声波及X线胆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
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如能及早治疗,防止溃疡发生,避免出血并发症,多有治愈的可能。
治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1.辨证分型治疗
本病治疗以健脾和胃为基本原则,但还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邪盛者应以法邪为急;虚证应以补虚为先;若虚实夹杂,当扶正法邪,并根据正邪盛衰,或以扶正为主,兼以法邪,或以法邪为主,兼以扶正。
(1)肝胃不和: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舒肝,香附、枳壳、陈皮调理脾胃气机,川芎调和气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如泛酸甚者,可加乌贼骨、浙贝、瓦楞子以敛酸、止酸和胃;或加左金丸、黄芪、竹茹以清泄肝热,和胃止痛。如疼痛较甚者,可加元胡、川楝子加强理气止痛之功;如嗳气较频者加代储石、旋覆花以顺气降逆。
(2)肝胃郁热:治法:泄肝和胃。
方药:化肝煎加减。方中青皮、陈皮疏肝理气,芍药养阴敛肝;丹皮、桅子清泄肝热;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茱萸辛以解郁,郁散则火随之得泄,诸药相伍,可泄肝和胃。如肝郁较甚者,可加柴胡、郁金、香附以舒肝解郁,使火随郁泄;如络伤吐血,加白茅根、侧柏炭、生藕节、白及等以凉血止血;郁热伤阴,证见口干、舌红,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清热;如大便干结,加大黄或芦苔以通便泻热。
(3)湿热中阻: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方药:芩连温胆汤加减。方中黄茶、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和胃,积实、竹茹、陈皮理气降逆。如舌苔厚腻,湿热较甚者,可加藿香,佩兰、厚朴增强化湿理气和中之功;胸脘胀闷者,加全瓜篓30g,以宽胸理气;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通便导滞。
(4)脾胃虚寒: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健中汤加减。方中黄芪、甘草益气补中;饴糖益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桂枝温通阳气,白芍补益阴血,配甘草缓急止痛;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益脾气,诸药相伍,于辛甘化阳之中,又具酸甘化阴之用,共凑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如泛酸者,可加吴茱萸暖肝温胃以制酸,另可力瓦楞子和胃止酸;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干姜、陈皮、半夏、茯苓等以温胃化饮;如寒盛而痛甚,。区吐肢冷,可加用理中丸温中散寒,中阳得运,则寒邪自散。痛止之后可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5)胃阴不足: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益胃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石斛、玉竹滋养胃阴;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敛阴止痛;陈皮、半夏理气和胃,又可防止养阴药的腻隔之弊,诸药合用,共凑养阴益胃之功。如兼
有气虚,症见食纳减退,倦怠乏力,可加入太子参,甚则西洋参;如胃脘灼痛,固定不移,舌暗少津有瘀斑,或见呕血、便血者,为阴虚夹瘀,可加失笑散活血化瘀;如胃脘痞闷,纳呆作呕,大便不爽,为阴虚夹湿,加砂仁、厚朴、苡米,以燥湿和胃健脾。
(6)瘀血阻络:治法:化瘀通络和胃。
方药:手拈散合失笑散加减。方中五灵脂、蒲黄、没药活血化瘀止痛;元胡、香附理气止痛。诸药相伍,有化瘀通络之功。如痛甚如针刺刀割,可加入丹参、檀香、九香虫等活血止痛。
(7)寒热错杂:治法:和胃降逆、开结散痞。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中黄芪、黄连之苦寒降泄除其热;干姜、半夏之辛温开结散其寒,辛开苦降以调其气机;人参、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其虚。诸药相伍,寒热并用,辛苦并投,辛开苦降,补气和中,自然邪去正复,气得升降,诸症悉平。
中药:
(1)虚寒胃痛冲剂,6g,2次/天,用于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炎;气滞胃痛冲剂,6g,2次/天,用于肝胃不和型十二指肠炎;瘀血胃痛冲剂,6g,2次/日,用于瘀阻胃络型十二指肠炎。
(2)马齿苋、辣蓼各30g,水煎服。应用于十二指肠炎属湿热证者。
(3)乌芨散(乌贼骨粉2g、白芨粉2g,每次0.5~1.0g,每日3~4次。应用于十二指肠炎伴黑便或呕血者。
(4)白胡椒、肉桂各6g,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用于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炎。忌食生冷。
(5)桃仁、五灵脂(火煨制)各等分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用于胃络瘀血型十二指肠炎。
(6)百合、丹参各30g,乌药、良姜、香附各9g,檀香6g,砂仁3g,水煎服,适用于长期难愈胃痛,虚实寒热夹杂者。
针灸:
1、体针:取足三里、内关、中脘。肝气犯胃加期门、阳陵泉;脾胃虚寒加脾俞、胃俞、章门;泛酸加太冲。耳针取十二指肠、小肠、脾、胃、交感、神门等穴。可针刺,也可贴敷。
2、拔火罐:脾胃虚寒型的十二指肠炎可于神阙、中脘、关元穴处拔火罐。
西医治疗
1.积极消除病因应忌烟酒,避免服用刺激性药物
Ⅶ 十二指肠溃疡怎么治
预防保健 1.应规律进餐,可以少量多次,并避免粗糙、过冷、过热和刺激性大的饮食如辛辣食物、浓茶、咖啡等。 2.戒烟限酒。 3.缓解精神紧张。 4.必要时使用药物促使溃疡加速愈合。有些药物能够使胃酸分泌减少,有些药物会给溃疡面敷上一层诸如铝盐或蛋白质的保护膜;应禁用能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 建议食品及食用方法 1.螺旋藻 食用螺旋藻后,螺旋藻能够迅速分解成细微粒子,紧贴在胃和十二指肠的粘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由此促进粘膜再生,修复已损伤的粘膜,使胃部倍感舒适。 2.磷脂 磷脂可促进细胞活化、组织再生修复。 3.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中含有全面、丰富、均衡的必需氨基酸,可以很好地解决胃部营养的滋补问题。 注意事项改善饮食习惯消除过度的精神紧张 胃液分泌增多,粘膜变弱,造成胃或十二指肠的内壁溃烂或受伤,就是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原因是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或过度紧张等。主要症状是上腹疼痛。此外,还会感到胸口闷烧、胃消化不良,若因溃疡而出血时,大便会呈黑色,也有吐血或贫血现象。 十二指肠溃疡最明显的症状是空腹或夜间时腹痛,而胃溃疡是在饭后2-3小时内,心窝处会疼痛。同时,胃会有勒紧的不适感及胸口闷烧等。溃疡恶化出血时,大便会呈黑色。胃出血时也会吐血,此时的血如同咖啡渣滓的颜色。出血量多时,会导致贫血。 若有由溃疡转成出血性的征兆时,要马上接受医生诊断治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或十二指肠的壁上开孔)致内容物溢出可演变成为膜炎。腹部会突然剧烈疼痛,肚子变硬。此外,若有恶心、呕吐或心窝四周有胀满及消化不良的感觉时,可能是胃和十二指肠之间的幽门溃疡,也可能是幽门狭窄致食物无法通过。 溃疡大多不会演变成癌症,不过,两者初期的症状都很类似。因此须接受精密的检查和诊断。治疗时,大都不须开刀,而是制酸剂的药物治疗。不过,停止服药后很容易复发,所以必须长期服药。 日常的饮食也要注意,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物质,吃七分饱,维持规律、正常的饮食习惯。溃疡虽然容易治疗,但是出容易复发。除饮食要注意外,烟、酒,都要限制,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及消除过度的紧张,是基本有效的方法。 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强化胃壁的马铃薯 马铃薯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钙均衡的矿物质,而且有淀粉,即使加热,维生素C也不易被破坏,方便摄取。 南瓜有助于健胃整肠 南瓜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其果实、花、种子、叶子都有药效,淀粉多,煮食后仍含丰富的维生素C。要想充分发挥药效,用蒸的方法较理想。胃隐隐抽痛进,可煮南瓜浓汤,有助消化。南瓜花可煮汤,有降热、止下痢的效果。 可促使胃壁粘膜再生的高丽菜 高丽菜含维生素C及K,可促使胃或十二指肠的粘膜再生,治疗溃疡。生吃或加热都很可口,平时常食用,可调整体质。不过,煮、炒会破坏维生素C,所以要治疗溃疡,还是以生吃或稍为加热再吃较好。将高丽菜放进果汁机搅拌成汁,再稍微加热,在饭前饮用,大约持续喝10天,效果就会显现。 可强健疲弱胃肠的无花果 无花果可治溃疡及强健疲弱的肠胃。将干燥的无花果切碎,煮成半干,加入少许蜂蜜和水,即可饮用。保存无花果,可先使其干燥,放在火上煮再磨成粉,使用时,加开水或水泡即可。 可健胃的蒲公英及龙胆草 早春盛开的蒲公英有健胃的功用,可当药用或食用。最简单的使用方法是洗净其叶子,含在口中,慢慢咬碎;叶和花也可当配菜或做沙拉吃。龙胆草的根有药效,但很苦,比熊胆更苦,所以中药名为龙胆。 胃酸过多和过少时,首要改善饮食 胃酸过多与过少,症状类似。胃酸过多或过酸症指的是胃液分泌过多,胃液中的胃酸浓度偏高的状况,可能因情绪、神经紧张引起,或患有消化性的溃疡、胆囊炎的疾病。 相反地,胃液中胃酸浓度低,即为胃酸过少,可能是恶性贫血、热带性脂肪下痢、慢性胃炎引起。当有这两种情况时都要接受胃液检查。胃酸过多和过少的症状类似,主要的症状是胃消化不良、打嗝及胸口烧痛等。若是胃酸过多,打嗝时也会出现酸的胃液;若是低酸症,因胃酸不足,会产生消化不良及下痢。 食物对胃酸的影响 蛋白质:能短暂中和游离酸,但半小时后,却比糖类、脂肪更易刺激胃酸分泌。 脂肪:抑制胃酸分泌,当进入十二指肠,分泌肠抑胃激素,而减少胃酸分泌及延缓胃排空。 肉汁、丹宁酸、咖啡因、酒精等化学性刺激,会使胃酸分泌。 药物:如组织胺会刺激胃酸分泌。 情绪:如快乐或可口食物皆会刺激胃酸分泌。 胃酸过多要多摄取蛋白质节制刺激性食品 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抑制胃酸分泌,避免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食品。除禁烟、禁酒或节酒外,消除过度紧张也很重要。遵照医生指示,服用控制胃酸分泌的制酸剂。 在食物方面,因胃液分泌过剩,为保护胃壁,要多摄取蛋白质。蛋白质丰富又不刺激胃的食品有豆腐、白肉鱼及牛奶等。豆类中也含有许多上等的蛋白质,但豆类不易消化,必须煮软后再食用。豌豆煮清淡、松软些,也可健胃整肠。要使胃的粘膜强健,维生素也是不可缺少的,要多多吃水果及蔬菜等丰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使用油煮食时,若能善用橄榄油或胡麻油,也能抑止胃酸分泌;不过,不可过量。应该节制的则有虾子、贝类等不易消化的鱼贝类、多脂肪的肉类、笋子、地瓜等纤维多的蔬菜及过酸过甜的食品。蔬菜类要尽量煮软,再食用。 咖啡、红茶及香辣调味料会强烈刺激胃,平时就要节制食用或调淡些食用。不过,病情严重时,绝对禁止。民间疗法中有使用蛋壳的,先将其洗净,磨成粉末,每次2-3克加白开水饮用。
Ⅷ 十二指肠发炎怎么办
一,饮食宜忌: 1,忌饮茶 对健康人来说,饮茶是有益的,但对胃十二指肠炎患者,饮茶则有害无益。 因为茶作用于胃粘膜后,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尤其是对十二指肠炎患者,这种作用更为明显。胃酸分泌过多,便抵消了抗酸药物的疗效,不利于溃疡的愈合。因此,为了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奉劝患者最好是不饮茶,特别是要禁饮浓茶。 2,忌饮牛奶 牛奶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曾被认为是胃十二指肠炎病人的理想饮料。但最近研究发现,溃疡病人饮牛奶,可使病情加剧。 因为牛奶和啤酒一样,可以引起胃酸的大量分泌。牛奶刚入胃时,能稀释胃酸的浓度,缓和胃酸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刺激,可使上腹不适得到暂时缓解。但过片刻后,牛奶又成了胃粘膜的刺激因素,从而产生更多的胃酸,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溃疡病患者不宜饮牛奶。 二,如何自我保健 : 胃病是多发病、慢性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经过,因而要治愈胃病,需要一个较为艰难持久的历程。患者除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治疗外,还应做好自我保健。 (l)必须坚持长期服药:由于胃十二指肠炎是个慢性病,且易复发,要使其完全愈合,必须坚持长期服药。切不可症状稍有好转,便骤然停药,也不可朝三暮四,服用某种药物刚过几天,见病状未改善,又换另一种药。一般来说,一个疗程要服药4~6周,疼痛缓解后还得巩固治疗 l~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2)避免精神紧张:胃十二指肠炎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之影响很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脑下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或丧失,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溃疡的愈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胃十二指肠炎的关键。 (3)讲究生活规律,注意气候变化:生活要有一定规律,不可过分疲劳,劳累过度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会妨碍溃疡的愈合。溃疡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胃十二指肠炎发作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必须注意气候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 (4)注意饮食卫生:不注意饮食卫生、偏食、姚食、饥饱失度或过量进食冷饮冷食,或嗜好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饥饱适中,细嚼慢咽,是促进溃疡愈合的良好习惯。 (5)避免服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强的松、消炎痛等,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胃十二指肠炎的病情,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果因疾病需要非得要服用,或向医生说明,改用他药,或遵医嘱,配合些其它辅助药物,或放在饭后服用,减少对胃的不良反应。 (6)消除细菌感染病因:以往认为胃十二指肠炎与胃液消化作用有关,与神经内分泌机能失调有关,因而传统疗法是,制酸、解痛、止痛。近年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有些胃溃疡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是幽门螺杆菌。这类病人必须采用抗生索治疗 三,饮食疗养 饮食疗法是预防和治疗胃十二指肠炎的重要环节。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营养: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牛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泛酸多的患者应少用牛奶。 2,限制多渣食物: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但经过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3,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汤、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以及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生、冷、硬等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过热食物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层至使溃疡面血管扩张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渍疡面,使胃酸分泌增加;过冷、过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还应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烹调要恰当以蒸、烧、炒、炖等法为佳。煎、炸、烟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5,制订合理的饮食制度: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说话,不看书报,不看电视;保持思想松弛,精神偷快。在溃疡活动期,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好。以前有学者为溃疡病人制定了少吃多餐制,以避免过饱或过饥。近年来研究认为,尽管进食可暂时缓解疼痛,但少食多餐不断地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分泌整曰处在活跃状态,显然不利于溃疡病愈合。因此,除急性发作期并发出血、呕血时短期少食多餐外,平时应坚持一曰三餐规律进食。 6,开水冲鸡蛋疗方:鸡蛋1个,打入碗中,用筷子搅匀,用滚烫的开水;中熟后即可食用。现代医学认为,开水冲鸡蛋质地柔软.容易被胃消化吸收,可大大减轻胃的负担,有利于溃疡病灶愈合。鸡蛋黄中含有卵磷脂,可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薄的疏水层,对胃粘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和抵抗有害因子入侵的防御作用。 7,为避免病人大便干燥,还需常吃些琼脂、香蕉、蜂蜜等能润肠的食物,这对溃疡病人很重要。 四,药膳 桃仁猪肚粥 原料和制法:桃仁(去皮尖)、生地各10g,熟猪肚片、大米各50g,料适量。将肚片切细;取二倍水煎取汁,加猪肚、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可益气活血,化淤止痛。 佛手扁苡粥 原料和制法:佛手10g,白扁豆、苡米、山药各30g,猪肚汤及食盐适量。将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纳入扁豆、苡米、山药及猪肚汤,煮为稀粥,略放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可泻热和胃,适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便秘等。 鸡蛋三七炖 原料和制法:鸡蛋一个,蜂蜜30ml,三七粉3g,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加入三七粉拌匀,隔水炖熟再加蜂蜜调匀服食。 功效:可舒肝理气,和胃健脾,适用于上腹疼痛,呕吐、伴恶心、嗳气等。 仙人掌炒牛肉 原料和制法:仙人掌50g,嫩牛肉100g,调料适量。将仙人掌去皮刺,洗净,切细;牛肉洗净,切片,置热油锅中炒熟后,调味服食。功效:可活血化淤,行气止痛,适用于痛处固定,或痛如针刺等病症。 参考资料:搜狐健康 胃溃疡病人常饮牛奶并不利于胃溃疡愈合。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均能促进胃酸分泌。有报告说,饮牛奶后胃酸分泌增加30%。少吃多餐 不少患者常少吃多餐,以进食来止痛。其实,这不仅不能减轻溃疡病的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因为食物进人胃内,虽能中和一部分胃酸,但又会刺激胃酸分泌,因而少吃多餐会使溃疡面不断受到胃酸侵蚀,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所以溃疡病人平时饮食还是定量定时为好。 只吃细软食物 研究表明,食物中纤维素不足也是引起溃疡病的原因之一。有人对溃疡病人随访,发现饮食富含纤维素的,胃溃疡复发率为45%,饮食过分细软者,胃溃疡复发率为80%。同时细软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时间较少,未能使唾液充分分泌。唾液不仅能帮助消化,还有中和胃酸、提高胃粘膜屏障作用。所以胃溃疡病人只要病情稳定,可以食用普通饮食。 忌吃辛辣食物 其实,辣椒会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并会刺激胃粘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质对胃粘膜的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大蒜能杀灭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该菌是消化性溃疡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可见,胃溃疡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适当食用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只是注意不要过量。 至于茶、咖啡、盐,胃十二指肠炎病人确实不宜多饮多食,它们会刺激胃酸分泌。
采纳哦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同属于消化性溃疡,之所以被称为消化性溃疡,也是因为考虑其发生与胃酸的消化作用相关,而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类型,由此可见,关于治疗方面主要在于抑制胃酸的分泌或者保护粘膜;此外,自从幽门螺旋杆菌的揭露,其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便十分暧昧了,因此治疗上也需要考虑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综上所述,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主要考虑抑制胃酸和抗幽门螺旋杆菌,此外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步骤/方法:
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与中青年男性,主要表现是空腹痛,即餐后3~4小时疼痛或者夜间疼痛,其发生的最直接因素是胃酸的消化侵蚀作用,此外,幽门螺旋杆菌在其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治疗上,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以及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前者包括西米替丁、奥美拉唑等,也可采取硫糖铝等胃粘膜保护剂;后者主要是奥美拉唑类药物或者胶体铋加上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如果十二指肠溃疡症状严重较为顽固,也可采取手术治疗,如胃大部切除或者迷走神经切断术。此外。部分人出现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服用阿司匹林等损害胃粘膜的药物,此时需要尽量停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