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间素材
最好去看一本书:
湘西土家族苗族民间歌曲乐曲选
作者:
书号:
定价:RMB1.05
分类:J642.226.4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 上海
形态:19cm
--------------------------
再给你介绍一下土家族的打溜子。
"打溜子"又称"打家伙"、"打家业"等,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它历史悠久,曲牌繁多,技艺精湛,表现力丰富,是土家族独有的艺术形式。
土家族打溜子主要分布在湘西州酉水流域土家族聚居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4县68个乡镇。土家族打溜子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土家人的婚嫁、寿诞离不开打溜子,年节喜庆要打溜子,特别是土家族的传统舍巴日更是少不了打溜子。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的打溜子乐队,能将各类乐器的技巧融于一体,并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演奏技艺。一般多由3至4人合奏演出,故有"三人溜子"、"四人溜子"之分。如果是"五人溜子"的话,需增配一只唢呐,将吹打结合,更能增添喜庆、欢乐的气氛。
一、艺术特色
打溜子,是土家族逢年过节、婚娶祝寿、丰收迁居等喜庆节日活动中经常演奏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又称打家伙、打路牌子。是由钩锣、溜子锣、头钹、二钹等四件金属 体鸣乐器组成的,有的地区在合奏中还加用唢呐,称为五支家伙。打溜子在奏法上 句句相溜,形成规律,故而得名。溜子曲牌有百首之多,广为流传的有《画眉跳枝》、《野鹿含花》、《四进门》、《燕子拍翅》等,颇具特色。
"打溜子"乐班由五人组成,分别为鼓、锣、勾锣、双钹(分头钹、二钹,亦称上下手)。双钹音色别致,一高一低,一亮一哑,形成鲜明对比,可根据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以及敲击钹的不同部位而奏出多种音色。富有极强的模仿力,故很多曲牌以鸟兽动态而名,如"燕平翅"、"风点头"、"凤凰闪翅"、"龙虎斗"、"龙摆尾"等,形象生动,情趣盎然。
"打溜子"曲谱,有文谱、武谱之分,文谱用于红、白喜事礼仪,武谱用于除用于喜事之外,还用于玩灯(舞狮、舞龙)等。县歌舞团演出的《打起溜子迎稀客》曾获文化部"蒲公英"比赛银奖。
打溜子乐队编制由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四件打击乐器组成,加唢呐演奏的情况比较少。
马锣又叫小锣或钩锣,发音清脆尖亮。是合奏中的高音乐器兼指挥,除独奏、领奏外,常用掩音奏法(即敲击后让声音立即休止),使节奏进行活泼,富于弹性。另外,马锣亦常与头钹齐奏,以加强强拍的节奏。
头钹、二钹的面径较汉族钹宽,比较薄,发音明亮柔和,是合奏中的中音乐器。演奏时,头钹多奏强拍、次强拍,把握演奏中的节奏;二钹多奏弱拍,切分节奏音型变换多样,加花密集频繁,演奏起来技巧性很强,一般人不易掌握,但他的艺术效果很独特,是打溜子中非常有色彩有个性的-个部分。钹的基本技法有闷击、亮击、侧击三种,但在演奏中其节奏音型变换无穷,非常复杂,技艺要求很高。
溜子锣即大锣溜子锣,又称田锣、堂锣。是土家族、布依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 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桑植、永顺、保靖、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响铜制成,外形如盘,锣面平坦无脐,锣壁较厚,锣身不镟光留有锤锻痕迹。锣面直 径33厘米左右、锣边宽3.5厘米~4厘米,锣边一侧钻孔系绳。锣棰木棒制成,长20厘米,头大尾小,棰头不包绸布。 ,质厚坚实,发音宏亮,锣槌不用布包头,由一根长约六寸、头大尾小的木头槌敲击锣面。溜子锣是合奏中的骨干和低音乐器。演奏技法有击心、击边、轻击、重击、延长及迫锣等。
演奏时,左手提锣绳,右手执锣棰敲击锣面中心,发音洪亮,音色圆润。奏法较多,有击锣 心、击锣边、轻击、重击、延长音、"迫锣"(又称"揣锣")等奏法。土家族用于打击乐器 合奏"打溜子"。是器乐合奏中的低音乐器,常用以奏出乐曲的骨干节拍、段落和结尾,经 常与钩锣交错配合演奏;布依族用于佛教仪式。
打溜子演奏时四人站立,头钹对二钹,马锣对溜子锣,围成一圈或半圈演奏。
"打溜子"曲目繁多,内容丰富。既有婚嫁专用曲牌,也有适合年节和摆手节等多种场合的通用曲牌。曲牌不同,锣、钹的打法也就不一样。如马锣有单锣、花锣之分;土锣有敞锣、逼锣、闷锣之别。钹则分亮打、闷打、侧打、揉打、挤钹、盖边等。演奏时,四种乐器以马锣为中心,头钹二钹交错敲击,土锣适时插入,巧妙配合,可以打奏出轻重缓急有序、抑扬顿挫有节,神韵兼俱的"导板"、"扬歌"、"穿号儿"、"鸡婆唱蛋"、"阳雀叫春"、"猛虎下山"、"龙摆尾"等优美曲牌。
打溜子曲牌据传有二百多首,目前流传的尚有一百多首。曲目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泛,如叙述劳动生活的曲牌有《铁匠打铁》、《大纺车》、《小纺车》、《弹棉花》等;描绘动物生活画面的曲牌有《八哥洗澡》、《野鹿衔花》、《金鸡拍翅》、《牛搽痒》、《鸡婆生蛋》、《鸭子扑水》、《双龙出洞》、《喜鹊落梅》等;表现山区情景的曲牌有《风吹牡丹》、《鲤鱼晒花》、《马娘子上树》、《古树盘根》等。
打溜子曲牌的结构类型常见的有:-个曲牌的独立演奏;一个曲牌的反复变奏;多个曲牌的联缀;在简短的引子和头子后,接一个充分发展变化的曲牌(民间把这部分叫做"溜子");在"溜子"结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曲牌联缀中回旋、循环的特点等。
打溜子是土家族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演奏形式,每当迎亲、进新居、庆丰收、以及三月三等喜庆节日,各村户之间常常举行竞赛,平时亦常用于自娱。
二、传承意义
打溜子风格古朴,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曲调多变,被称为"土家族的交响乐"。在我国少数民族器乐艺术中,打溜子独特的组合、精湛的演奏技艺自成系统,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它不仅能为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不可忽略的重要材料,也可作为音乐学中音色旋律学研究的极其珍贵的原生性文化标本之一。
1949年以来,打溜子先后被国家艺术团体介绍到美国、德国、波兰、俄罗斯等国家,产生了强烈反响,引起巨大轰动。
-----------------------
再给你介绍一下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使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泸溪、保靖、花垣、古丈等县。在湘西,苗族鼓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功利作用。每逢春节或苗族盛大节日,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集中到坪场进行鼓舞表演赛。鼓舞是湘西苗族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鼓乐指挥生产劳动,以鼓乐传播民族文化,以鼓乐娱乐身心,它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种类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它不但反映苗族任民的生活状态、劳动习惯,还表达男女爱情及审美情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湘西的苗鼓有庆年、庆神两种,随着苗族人民审美情趣和鼓乐承传的变化,一般在农历"四月八"、每年春节前后、赶秋、椎牛、丰收喜庆、婚嫁、迎宾客等重大活动里,他们都以鼓乐相迎,以鼓乐作为抒发自己情感的特殊方式。苗鼓溯源,笔者赞同苗族学者石启贵的观点,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论述:"苗人在环境上,苦于种族、政治、经济之压迫,无以进展,故文化知识较落人后,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峡谷之间,出作入息,少与汉人接近,坐井观天,孤陋寡闻。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此时,苗鼓的社会功利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苗族鼓乐最具有舞蹈特色,因为苗族鼓乐常常伴随着舞蹈,它是音乐、舞蹈的完美结合。在我州。苗族鼓乐称为鼓舞,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苗族文化、历史与审美的因素,苗鼓舞通过叙事性的表演方式,构成了湘西苗族鼓乐的独特个性;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再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生活、劳动的图画,可以说它是一幅湘西苗族人的历史画卷。
西苗鼓演奏最突出的形式为打鼓和打边,这是其它民族鼓乐所没有的表演方式。打鼓和打边是鼓点和鼓边相互配合的演奏方法,一人打鼓,一人打边,鼓点为主奏,鼓边为伴奏。在打鼓面时,在鼓点节奏中可以找到其基本规律,鼓点的基本节奏型有"一点鼓"、"三点鼓"、"五点鼓"、"七点鼓"、"九点鼓"、"十一点鼓"及"六槌",所有苗族鼓乐基本演奏形式就是这样。苗族鼓点有时会有些变化,但其节奏大部分还是属于其基本节奏型。打边是一种固定节奏,起着指挥鼓乐的作用,打边分为单打和双打,它能渲染整个鼓乐的情绪和气氛。湘西苗鼓技法独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就体载形式而言,它有单人鼓舞、双人花鼓舞、四人跳鼓、团圆鼓舞。就击鼓槌法而言,可分为握槌、卡槌、抓槌、松槌等多种击法,在与舞蹈动作的配合中,苗鼓具有规范的套路,它能模仿猴、鸡、雀展翅等动作,体现了苗族鼓乐的表演性和叙事性。
鼓舞的内容:鼓舞动作的内容主要分为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武功拳术和动物动作四大类。生产劳动动作如犁田、挖土、种地、插秧、挑谷、晒谷、挑煤、扯炉、送粮、上山、下山等;生活习俗动作如打粑粑、梳头、挑花、织布、纺织、推磨、洗菜、淘米、煮饭、洗衣等;武功拳术动作如雪花盖顶、舞挡、背箭、拳术等;动物动作如猴子上树、猴子打包谷、抓痒、猫儿洗脸、抖痒、狮子滚绣球等。
鼓舞的节奏:在湘西苗族中鼓舞的节奏各地不同。如花垣、保靖、吉首等县市和古丈的一部分地区,鼓点和鼓边打法独具特色,伴奏常在双边,以双手一快一慢来调节节奏。即左手打两拍,右手打一拍,打到高涨时,敲边鼓也随之加快。在花垣县境内还有一种鼓点,节奏极为复杂,敲边左手节奏为2/4拍,右手则打3/4拍,即左右手同时打第一拍,右手第二拍,左手停,右手打第三拍与左手打第二拍同时进行。这种千变万化的节奏主要用于鼓舞表演中的拳术动作。因动作复杂,会打这种鼓舞的人不多。
苗族鼓舞节奏非常复杂,用不同的节奏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常见的节奏有3/4、2/4、4/4三种,极少数人打出3/8的节奏来。表演时动作明快,如行云雷电,似高山流水,鼓手两手不弯曲,节奏重且有力,如精武表演。
为营造更为活泼的气氛,苗族鼓舞除敲边伴奏外,还配上了铜锣、唢呐、土号等乐器,大型活动时还加二胡、三弦等乐器伴奏,场内气氛十分热烈火暴。
鼓舞的基本步伐:鼓舞的基本步伐有四种:1、三步。即左右脚在前面交叉替换,用表演生产劳动动作,如插秧、挑谷、等动作;2、前面小踢腿步和两边跳小踢腿步。此步伐为女子鼓舞动作,其动作幅度不大,柔软优美。此步伐源于古时女子因无镜照面,借水显影,故而形成小踢腿动作;3、滚翻身法。即打鼓时身体滚翻,方向不一,旋转打鼓,灵活轻快,变化多端,用于表演上山、下山、过坳等动作;4、踩三角走三步。此类步伐主要用于表演武术动作;表演时眼扫两边,挡住刀枪,防卸袭击,动作干净,出手有力,变幻无常,最高境界打出3/8节奏,这种打法现今仍然用于锻炼身体。
表演鼓舞的着装:表演鼓舞的男女穿节日盛装,男子上穿合身满襟衣短衣,无领,胸部及下边滚花边,下着长花裙(巴裙)或大口花裤,脚穿男式船头花鞋,夏天多穿麻草鞋,头戴丝绒大黑头帕或花帕,耳挂碗口大小银耳环,颈部配一至三根银项圈,手戴银手镯。女子更为隆重,头戴银帽或重叠大黑头帕或花帕,耳饰龙头耳环、瓜子耳环,颈部配三至八根银花项圈,手戴二至四幅银手镯。胸挂银链、银花、银牙签、银铃、银蝴蝶、银牌、银披肩等装饰品,身穿镶花大肩衣,下穿百褶裙或镶花大花裤,腰系绣花围腰,脚穿女式绣花鞋。男女服装色彩艳丽,耀眼夺目。一场鼓舞表演,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苗族服饰展演会,更是一道精美的苗族文化大餐。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湘西苗族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⑵ 苗族的荡秋千的传承方式
摘要 湘西苗族人民都喜爱荡秋千,每逢正月元宵佳节、立秋之日和逢场赶墟,男女老少齐集场坪,荡着秋千,以为娱乐和锻炼身体,并为青年男女定情提供机会。
⑶ 我国有哪些民间传统体育运动,越详细越好.
彝族的跳火绳
彝族的这项体育活动,常在年节晚间举行,火绳用藤条拧成,扎上易燃之物,比赛时,在场地标明起点线和终点线,参加者手执火绳待比赛令下,即迅速点燃火绳,以单人跳绳的形式,跳跃前进,先到终点者为胜。
藏族的滑坠绳
在春节期间,藏族人民喜爱举行坠绳表演,先在平地竖立五丈多高的木柱,从柱顶上揄以一根绳子,表演者用牛皮束胸,先爬到木柱顶端,再顺绳倒悬滑下,快捷如飞鸟。
满族的跳马跳骆驼
这是满族的两项传统体育活动,多在春节前后举行。跳骆驼的规定人站在场中央,待骆驼从面前跑过时从后路上骆驼背。跳马则是待能上能下在面前疾驰而过时,横跃上马。
侗族的登山情
侗族青年欢度春节大都举行登山比赛,谁先到达山顶,谁就能得到姑娘或小伙子的礼物——姑娘赠送自己刺绣的侗锦,小伙子献出精致的竹盒、斗笠。
白族的跳花盆
大春节期间比赛时,两个女青年左右相对席地而坐,相距1.5—2米,上身均向后倾。一方坐者两腿亦伸直,右脚跟在左脚尖上;另一方坐者两腿亦介直,右脚跟叠在对主变压器脚类上,左脚跟叠在自己的右脚尖上,使高度与鼻齐,然后让参赛的男青年轮流跃过,以跳得最高者为胜。
景颇族的射荷包
节日里,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细绒吊在竹竿上,用树枝左右摇动,让小伙子射击,谁先射中荷包,就把水先洒到谁的嘴边。荷包里一般装有一个硬币、几粒各谷子和几粒装饰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傣族的甩糠包
在年节里,投掷的小伙子和姑娘各站在一方,看谁投所得准。甩糠包蕴藏着男女青年的爱慕之情。投甩中,姑娘就悄悄拿走小伙子身上佩载的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中。如果小伙子有情,就会追随而来。
维族的摔跤赛
维吾尔族人民在新年春节期间,爱举行摔足,尽情欢乐。
壮族人春节期间的体育活动是抛绣球,比赛场上竖一根3丈高的木杆,上有一声方板,中间开10厘米大小的洞口作为投掷目标。参赛者手持飘带将绣球抢起旋转。看准目标后掷出投中过孔者为胜。
苗族人过年期间,最精彩最有风趣牟是年轻人的爬竿表演。大广场上竖起一根约10多米高的竹竿,顶上挂一壶酒和一块肉,爬竿的人爬上竿顶,取上酒肉;倒头滑下,口中瓴祝福之词。谁能把嘴里咬着的红绸子和放在竿顶的红绣球绑在一起,谁就获得最高奖励。
朝鲜族姑娘们在过年时,非常喜欢跳跷板。大年初一,一对对穿着绚丽服装的姑娘们,高高兴兴地站在一块长4—5米的跳跷板两端,彼此一起一落,把对方弹到空中,被弹直的姑娘还要在空中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哈尼族人大年初一这天,无论男女老少都换上春装,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翩翩若飞。无论搭秋千架任务多重,全由小伙子承担,如哪个山寨的秋千架立不起来,哪个山寨的小伙子就感到抬不起头来。
哈萨克族人过年喜欢摔跤活动。在进行摔跤时,摔足者的双腿套在各自的一个麻袋里,致使双腿没有“用武之地”,只能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参加比赛的选手,只能用上肢角逐,这种活动妙趣横生,引人发笑。
黎族人在庆祝新春时,都喜欢跳竹竿运动。跳竹竿是一种古老独特的活动,也是一项令人陶醉的文艺体育运动。它不但姿态优美,富于节奏,而且气氛非常欢快热烈,吸引众人。
⑷ 壮族的体育运动有哪些
1、板鞋竞技:壮族民间的板鞋竞技,形式多样,主要有穿板鞋抢粽子、板鞋秧歌舞、板鞋戏水、板鞋采香包(壮族一种吉祥物)、板鞋抛绣球、板鞋扇舞、板鞋拳术、板鞋踩气球等等。由于板鞋竞技器材简单,又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因而极易推广和普及。
2、芭芒燕:打芭芒燕的比赛形式,有二人对打和男女混合打。在打“芭芒燕”中,男女青年都在一起,相互对打,把芭芒燕拍向自己最理想的人。打芭芒燕既是一项青年喜爱的体育活动,又是男女青年交际的一种方法,既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又陶冶了青年们的情操。
3、踩风车:比赛时,以四人为一组。开始四人分别手握木架,先由着地者用力蹬,四人同时围着圆圈转,谁转到地面谁就用力一蹬,使风车旋转不停。在比赛规定的时间内,以旋转圈数最多、姿态最优美者为胜。
(4)苗族锻炼身体的方法扩展阅读:
壮族体育的延续与发展,与壮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系在一起。既是壮族民众表达信任、交情、和谐、互惠等人际交谊的一种平台,更是中华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体育体现着与自然环境、生产特点、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的紧密结合,是壮族人民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发展自身过程的智慧结晶。
⑸ 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哪些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人口众多的汉族外,还有50多个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田径、游泳、篮球、足球等现代体育项目,还有许多各民族固有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它虽然屡遭历代统治阶级的摧残,但由于它扎根于群众之中,千百年来辗转流传,终被保存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拓了光辉的前程。1953年10月 8日在天津召开了盛大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来自全国各民族的397名优秀选手,进行了483项次表演。32年来,体育工作者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研究、整理,继承和发展了那些对增进身心健康有价值的项目。
赛马 蒙古族、藏族、彝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水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喜爱赛马。蒙古族每年都举行 1次盛大的赛马会。民间的“敖包”和庙会上,赛马是重要内容之一。赛马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礼俗的内容。结婚这天,男家亲族骑马迎接,女家亲族骑马相送,途中互相竞赛,夺帽为戏。“姑娘追”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古老的传统赛马习俗。未婚男女身着艳服,骑着骏马来到草原,在规定的里程内互相追逐。去程时小伙子追姑娘,回程时则由姑娘追小伙子,如姑娘追到小伙子,她有权鞭打他,假如姑娘对小伙子有情意,只把鞭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摔跤 蒙古族、彝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瑶族的摔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彝族在举行婚礼时一定要摔跤。结婚那天,新郎邀请几位好朋友,把新娘从别的山寨背回来。背亲的小伙子必须会摔跤。这支队伍到新娘家吃罢便宴,就与女方摔跤手进行摔跤对抗赛。直到双方约定的人数赛完,再由胜方出两名摔跤手表演 1场,方可结束。这种比赛不用裁判员,1对摔跤手只摔1次,不管那方都不能全胜,以表示亲密友好。彝族人民每逢火把节,都要举行摔跤比赛,两人交锋,败者自动退场,胜者直到没有人与他较量,方能称为“大力士”,并获奖品(图1)。
射箭、射弩 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鄂伦春族、苗族、傣族、黎族、景颇族、拉祜族、苦聪人、独龙族、傈僳族、佤族等,都有射箭或射弩传统。每年正月初二,黎族村寨轮流举行射箭比赛,用一条牛腿当奖品,挂在距离50米左右的大树下,各村选出一名好射手,谁射中牛腿,就把牛腿拿到自己村,大家共同分享。优秀选手受到人们的敬佩和姑娘们的爱慕。景颇族射箭是由姑娘把靶子高挂在树上,小伙子争先恐后地用箭射,靶子是一个布包,里边藏着象征吉祥和爱情的礼物。弩弓是狩猎工具,也是自卫的武器,弩都是自己制作的,例如苦聪人的弩,用竹子做弓,削木头做架,编竹筋为弦,大人小孩都有一把,傈僳族人民每到新年就举行射弩比赛。比赛时把两支竹箭交叉插在地上,在几十米处射中箭叉下的三角形为胜(图2)。 舞龙 壮族、苗族、白族等民族喜爱舞龙。龙用竹扎成,用画有龙鳞的花布或色纸裹着龙头、龙身、龙尾,一般是21~25节,龙下撑着10多个把柄,舞龙者每人拿着一个把柄。有的龙身内有灯座,晚上可以点灯。在前面一个人拿着龙珠来指挥舞龙。参加舞龙的成员,不但要力气大,有健壮的体魄,还要有娴熟的技术。贵州省苗岭苗族集居的地区,历史上每年元宵节,苗汉两族人民舞龙互访,上一年汉族人民舞着龙到苗族村寨里去联欢,苗家舞着他们的龙来迎接。两龙相遇,主龙的头要低于客龙的头,并且让客龙先入寨子。客龙进入寨子翩翩起舞,到每户“祝福”,被拜访的户主就燃放爆竹欢迎。接着苗族就抢客人到家作客,以抢得人多为光荣;到了下一年,苗族人民照样舞着龙到汉族村寨回敬。
划龙舟 傣族、苗族、白族、布依族、水族等都有划龙舟活动。傣族人民每逢泼水节举行龙舟赛。龙舟用优质木材制造,长约40~50米,宽 1米多,50人分两排席坐划桨,锣声一鸣,竞相飞速向前。经傣族人民匠心雕刻的龙舟,有“火龙”、“银龙”、“乌龙”、“彩龙”等。苗族、 水族人民还有赛龙舟捉活鸭的风俗(图3)。
“阿莫朵” 生活在中国西南边疆的苦聪人,每逢佳节总要燃起一堆堆篝火,伴随着悠扬的竹笛声,载歌载舞来打“阿莫朵”。“阿莫朵”是用棕叶制作的鸡毛球,中间细、底脚大,插上3根鸡毛,有点象羽毛球。打“阿莫朵”时选择一块平坦的场地,中间拴上一条藤,两人或多人分立两边用手拍击对打。随着“阿莫朵”的起落,互相扣杀,接不到对方打来的球算输。
秋千 贵州、湖南的苗族,广西的壮族,每逢新春佳节,街上搭起一座座高达3~4丈的秋千架,一些青年男女借荡秋千的机会寻找心爱的伴侣。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姑娘在节日和农闲季节,也进行荡秋千比赛或表演。比赛时在秋千架前方高处横 1条带铜铃的绳子,秋千一碰到绳子,铜铃就发出响声,谁碰的次数最多,谁就被认为技艺高超。台湾高山族的姑娘们,是在春光明媚的早晨,穿着漂亮的衣服,邀上自己的好友,一同在大树下荡秋千。她们把这一活动称作“渺绵”(即“飞天”之意),生动地表达了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打磨秋千 每年春节,壮族男女青少年喜爱打磨秋千。他们在地上栽 1根木桩(高出地面1米左右),将1块中间挖有圆孔的长形横板安装在桩顶上,板面两头各坐1 人,共同有节奏地用脚蹬地,使横板和人在上面旋转。打磨秋千是群众性的集体活动,要求共同协力配合好。在快速旋转过程中,头不晕目不眩的人受到称赞。
爬山 侗族、 苗族等族人民喜爱爬山。 每年夏季,苗族人民举行一年一度的爬山节。这天,姑娘们和小伙子们,带着糯米做的干粮,从附近的山寨赶来,共同进行爬山比赛。先到顶峰的小伙子,得到姑娘的礼物──1 个绣花袋。这位小伙子也把自制的金色芦笙赠给姑娘,他们常常由此互相爱慕。羌族人民是爬悬崖,上面放着礼物,以奖给优胜者。
跳高 傣族、彝族、白族的跳高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傣族人民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常常在劳动之余,举行跳谷堆、跳草垛比赛。彝族人民在山野放牧时,喜爱比赛跳水牛。白族人民在传统的大理三月节时,还举行跳花盆比赛。
抢花炮 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花炮用铁筒制成,里面装火药和一个铁环,环上缠有彩色的线绳。比赛场是直径超过 100米的圆形场地。花炮放在场地中央。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分成甲、乙组,站在场地的边缘,每组人数相等,一般10~30人。比赛时,一个勇敢的青年在音乐伴奏下点燃花炮。随着一声巨响,彩色铁环被抛向空中。当飞到一定高度后,开始慢慢下落。这时,伫立在赛场边缘的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地向铁环的落处跑去,在各自的同组组员掩护下抢夺铁环,并突破对方的堵截,以冲刺的速度把铁环送到大会主席台上。达到目的的组为胜。 打马桩 拉祜族的打马桩,类似国外的“九柱戏”。每人拿一根木棒,一端要削尖。一人先把木棒插在规定的区域内,其余的人在10多米以外甩自己的木棒,把插在地上的木棒打倒为赢。 竿球 台湾彰化以北地区的竿球,历史悠久,球是用细藤编成的,里边装着棉花,外面画着美丽的图案。高山族青年用这种球来嬉戏,参加者用手里的竹竿尖端将球托向空中,落下来,托上去,轮流接球,不让球落地。接不住为输,输者被罚饮酒。 坠绳、飞绳 藏族人民在新年里举行坠绳表演。先在平地上竖立 5丈多高的木柱,从柱顶挂紧牛毛制成的绳子,斜垂而下,绳的末端拴牢在地面。表演坠绳者身着短衣,用牛皮束胸,先爬到木柱顶端,再抱绳倒悬滑下,快速如飞,平安落地,象征着五谷丰登,百事吉祥。蒙古族人民在节日里举行的飞绳表演,与藏族的坠绳相似,也深受群众的欢迎。
打“布鲁” 蒙古语是投掷的意思。“布鲁”,是用铅、铜或铁等金属片包扎在一根状似镰刀的木头上,形状有扁有圆,重量200~500克不等。它来源于生产,过去人民用“布鲁”打空中飞禽,击地上走兽,据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后来这种打猎工具,成了蒙古族人民锻炼身体的手段。 拔腰劲 拉祜族的拔腰劲,是两个人互相抱着,看谁能把对方先抱起来,双脚离地者为败。
手打毽子 苗族的青少年喜欢手打毽子。毽子的底座由 2寸长的竹子做成,上边插鸡毛。打毽子的人手中拿四方形带把的木制拍(比乒乓球拍大一点)。比赛办法是轮流发球、接球,接不住者为输。每年春节期间经常举行单打和双打比赛。
⑹ 我国所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或者活动我要的是项目的名字,我搜集了一下,说我国大约有200多种,我只要项
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特别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体育项目。比如蒙古族被称为“男儿三项游艺”的摔跤、赛马、射箭;回族的踢毽、拔河;藏族的赛牦牛;苗族的荡秋千、划龙舟;壮族由青年男女表达爱情转变为对抗性比赛项目的“投绣球”;朝鲜族的跳板;满族的滑冰;侗族的骑木马(踩高脚);瑶族的打陀螺;高山族的放风筝;柯尔克孜族的“追姑娘”;布朗族的藤球等等。而龙舟竞渡、风筝、秧歌、围棋、气功、太极拳等,则是汉族与少数民族都共同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仿龙造形,以龙取名的龙舟,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一个独具民族风格的创造。龙舟竞渡具有浓厚的娱乐性和激烈的竞争性,在南方的水乡地区,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风筝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飞行器。其制作在中国极为普遍,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四地的风筝自成一派,别具特色,闻名世界。每逢4月是潍坊一年一度的风筝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在此交流技艺,传播友谊。
秧歌是在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下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因其舞动幅度较大,故由艺术表演逐渐变为健身运动,尤其受到中老年妇女的喜爱。
围棋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关于围棋的文字记载。后流传到日本、韩国及欧美国家。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正式的体育运动竞赛项目,现已在全世界得到传播和发展。
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实战形式为主的,既能健身自卫,又可养生保健的体育项目,几千年来一直在民众中广泛传播。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众多拳种之一,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它融合古代道家养生修炼术,并结合阴阳与经络学说创编而成。太极拳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有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多种流派,动作舒缓连贯,要求以意导体,意、气、体三者协调配合,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对祛病强身、陶冶性情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武术和气功不仅风靡中国,而且还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还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民族体育健儿欢聚一堂,竞献技艺。
http://www.chinaembassy.org.nz/chn/ljzg/tyyd/t25874.htm
家长质疑:体育课为何要“扎堆”考试?
近日,一位学生家长向记者表示,儿子面对体育考试表现出来的压力令她十分担忧。她说天性活泼的儿子上小学五年级,足球、篮球、游泳等都喜爱,也很喜欢上体育课,
但因为儿子在同龄人中较为矮小,先天因素令他对体育考试感到很吃力,因此不达标便不能评三好甚至影响毕业的体育科给予他的压力甚至比文化课还重。这位家长质疑,体育课的宗旨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学生并非运动员,不一定非要设定达标、及格等标准,而且每个学生的素质不同,同一种标准难免令人觉得不公平。现时学生的考试压力已经很重,本可令学生减轻学习压力的体育课真的有必要再插一脚吗?
记者调查:体育考试杠杆仍在起作用
目前全国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各自的体育考试标准,当中压力最重的可算是初中升高中的体育测试,因为体育成绩在总分中占30分,而小学、大学均是达标便能毕业,相比中考,竞争压力要轻得多。
广州:为中学体育减压
记者从广州各中学了解到,目前广州地区中学生面对体育科目的压力已经较其他地区学生轻,因为广州中学生的体育成绩不计入中考成绩总分,只作参考,只规定总评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升入重点学校。
★广州2002年的高中招生方案规定:体育考试的总评成绩由毕业体育考试成绩和体育合格标准成绩合并计算,其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占30%,体育合格标准成绩占70%。总评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升入重点学校。
省教育厅:广州做法属违规
然而广州中学生的“好日子”可能即将结束,记者昨天致电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咨询体育考试相关规定时,相关人士明确向记者指出,将体育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是国家规定的,广州现时的做法属于违规行为,省教育厅将会对其作出处理。据悉,目前省教育厅规定,中考体育考试是由相关各级部门分别以指定及抽签等形式从10多项项目中选出3项作为考试项目,考试成绩将在中考总分中占30分。
老师说法:不考更没有人重视体育课
林老师(荔湾区某中学资深体育教师)
现时的体育考试标准是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普遍应该达到的体质要求制定的,并不苛刻,只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是体形特别肥胖的,完全能够轻松达标。现时体育考试会对学生造成压力,一是因为现在的学生意志品质薄弱,吃不得苦;二是因为学生和家长平时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文化课。其实体育课是使学生一生都受益的快乐课时,而且作为正在成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每天最起码要有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但现在很多学校都不能满足,一旦学习任务加重,课外活动时间便首当其冲被牺牲掉了,如果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学生及家长轻视体育课的情况会更严重。
专家说法:体育课程改革如箭在弦
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正在全国范围内试点,考试也会由原来的绝对评价向相对评价转变
周爱光(华南师范大学体科院院长)
目前的体育考试标准是国家教育局规定的,总体来说它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锻炼,是利大于弊的,但仍需要不断地改革试验。目前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正在全国范围内试点,考试也会由原来的绝对评价向相对评价转变,绝对评价是指目前跳远几米为达标、50米短跑几秒为及格等标准,而相对评价则更着重于学习过程,如果一个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态度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那么他的成绩可能比体能更好的学生高。
新的体育改革主要从五个方面考虑:一是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意识,即提高积极性;二是培养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例如中学便有6个级别不同水平的要求;三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四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五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协作精神。以后的体育课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辅助作用,最终改革应试教育的模式,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更注重体育课本身的过程。
相信不久,体育课程便可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改变首先将在大学提倡俱乐部式教学的体育课程反映出来。当然,任何改革都不能一蹴而就,目前的方案是传统与改革双轨并行。
建议
把握学生兴趣投资体育硬件工程
YAN(女,24岁,媒体工作者)
事实上考试确实能令学生在临考前几个月主动锻炼,但“终身锻炼”的宗旨却不见得能够实现。“五项达标”等基本项目之所以能在体育考试中占灵魂地位,我看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当时各个学校的条件,但现时中国的经济水平大大提高,学校的环境也较以往有很大改善,再死抱着学生不感兴趣的“五项达标”实属不智。
其实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乒乓球、篮球、网球、羽毛球、游泳等是热门项目,君不见学校的篮球场、羽毛球场课后被学生你争我夺,学生不愿锻炼之说实不能成立。每年体育考试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我觉得倒不如将这些资金投放在兴建更多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硬件工程上,合理安排文化课与体育课、课外活动,加上不再将考试压在学生身上,学生就能快乐运动。
主张游戏教学增加课时摒弃考试
熊猫(男,20岁,大三学生)
体育课本是让学生减压的,锻炼绝不该在考试的前提下强制,这样的效果反而会令学生对传统的体育项目产生抗拒。而且一个班里的学生身体素质有较大差异,同一标准对学生来说极不公平。所以与其搞形式的考试,不如多搞校运会等活动,最重要的是注重全体参与性,大可不必只围着传统项目转,多搞一些学生参与度高及感兴趣的项目。另外课堂上也可参照比赛的形式,分开几组搞足球赛、篮球赛等,以奖励及荣誉刺激学生要比用考试压迫学生高明得多。在多科文化课的考试压力下,体育课的任务除了锻炼学生身体,另一个使命便应是减轻学生压力,从而调节身心。我认为体育课应本着游戏教育的宗旨,增加课时、摒弃考试。
相关链接:南宁学生首尝体育“自助餐”
2002年5月,南宁市的初三学生提前迎来了他们的中考,参加了南宁市首次实行的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体育测试方面,与以往规定3个测试项目、再在“五项达标”内容中自选一项的考试方法不同,这次有多达16个体育项目供考生选择。游泳、武术、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众多的特长项目中,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一项;而且,即使在规定必考的跑、跳、力量内容中,也增加了两倍的项目可供选择。体育测试操场上,学生们不用再进行传统“五项达标”的体能测试,而是可以自由“品尝”体育“自助餐”。
体育课缩水严重
本报记者 李小伟
王一民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自上高三后就没有上过体育课,这使酷爱体育运动的小一民十分苦恼。王一民的父母则这样宽慰他,现在是学习的时候,要加倍努力争取上大学,将来到大学再好好玩吧。
北京一所着名大学新生入学时的体能测验表明:新生的体能和体质状况是所有学生中最差的,而随着年级的增长,体能和体质状况逐渐好转。该校体育部主任告诉记者,从调查的结果看,新生体能和体质状况差的主要原因是在高三时参加体育锻炼少,基本不上体育课。
据了解,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以功课太紧张为由压缩体育课,改上文化课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学校将体育课改为自习课,名义上可以让学生自由活动,实际上学生们都“自觉”利用起来做作业、温习功课了。由于部分地区体育中考是学校自主掌握,体育中考后,初三的体育课干脆就停了,被其他主科占用上课或者复习测验用;而一些地区高三的体育课只有课程安排却没有上过一天课,根本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体育教师这样总结体育课的地位:“口头上很重要,操作中变次要,忙起来就不要。”
在观念上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认为体育对孩子十分重要,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不愿让孩子在体育课上花费太多时间,觉得只要身体没病就行,至于体育课和体育锻炼能混过去就混过去,关键是把文化课上好了。这种认识和行为异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升学带来的压力。
一项调查表明:在我国广大西部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跳出“农门”的利益驱动,体育课在相当多的地区和学校未受到重视。由于师资严重不足,场地、器材匮乏以及课时被占用等原因,16%的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课,23%的村小学生没有上过体育课,70%的农村小学没有完全按教学大纲上课。在不少地方学生不知羽毛球等运动项目为何物,上体育课就是围着操场一圈又一圈地跑步。
而在一些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地方,几十年不变的形式和田径、体操等内容让学生们索然无味。
“每次体育课的内容几乎都是列队、跑步、做操,然后就是各种考试项目的测试。考试、测试占满了我们的体育课,喜欢的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上却没有多少时间去玩。”一位中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道出了他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烦恼。这一现象目前在许多地方都普遍存在,已严重挫伤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日前,针对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的现象,一些政协委员呼吁:体育课缩水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最好通过立法对体育课时、内容等给予保障。
记者从教育部有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有关部门已加大了对体育课与体育场地被占等学校体育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在记者发稿时,教育部针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督导检查团已经兵分4路对江苏、安徽、辽宁等地进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这个专项检查
⑺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都包括那些项目
1、“彩月亮”是苗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上古时期,苗族先民蚩尤九黎部落因为战争失败,分散隐入深山菁林。为了召集余部共同祭奠蚩尤,便乘月夜在山顶上立一树杆,杆上系红腰带,然后令男女青年绕杆对月吹笙跳舞。于是失散的部落民众闻笙纷纷聚集于树杆之下,大家立誓团结,发奋振兴部落。
“彩月亮”在历史的长河中已嬗变为庆祝丰收和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喜庆活动。
“庄稼黄,芦笙狂”每年金秋时节,苗族的“彩月亮”就开始了.男女青年在秋夜迎着明月围着两棵花杆歌舞。如果你有幸参与他们一起“彩月亮”你就会听到这样的腔帮:
“唱歌要唱一对对,单人一个唱不成,单丝一根不成线,独木一根不成林。”“唱歌还要一双双,少了一个唱不响,少了一个唱不好,我来跟哥把腔帮。”
能在15米的高杆上吹奏芦笙,完成各种惊险而优美的动作。集芦笙﹑舞蹈﹑杂技和苗族风情于一体,是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颗奇葩。
2、“较脚劲”是仡佬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了生存,他们常年奔走在贵州高原陡峭的山间小道上。脚力柔弱,稍有闪失就会跌入万丈深渊;不练就一双铁板脚,就爬不上难于上青天的夜郎古道;没有扎实的脚劲就走不出野兽出没的大箐林;双脚无力,在涉江过河时就会葬身鱼腹。
为了练就过硬的脚劲,仡佬族人民常常在劳作之余,寻一宽阔的山间草地,互相用脚比试。比赛双方通过脚的压、勾、扫等动作使对方失分,胜者则获得人们热烈的掌声。这项民间体育活动,就逐渐成了仡佬族全民健身的传统体育运动。
3、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古近期就有了灿烂的农耕文化。由于苗族人民迁徙居住在深山箐林,开垦的田土和耕种的庄稼常被野兽糟蹋破坏。为了驱赶野兽,他们创制了“响节”。“响节”又称“鸡几棒”:或“挑杆”,“响节”除了用来对付野兽,还可以用来驯养家禽。在古代,由于战争频繁,还用作战争中攻城的火器。后来,“响节”逐渐演变成为苗族人民老少皆宜,强身健体的传统体育项目。
“响节”通过用“响节”棒挑、掷、击、敲、打等动作,训练人们的灵敏度、奔跑速度、判断力等。以此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4、苗族“踩火龙”这一体育项目是由苗族先民在战中为营救自己的首领演变而来。
传说苗族先民的首领被敌方以谈判为名关押,关押的地方有火海。苗族先民不顾一切,赤足从火龙背上踩过。又以一把把利刀插进绝壁,架成刀梯,攀上悬崖,救出首领。此后了今天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5、《莲花十八项》起于清朝光绪年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盛行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乌江中下游一带。这一民间舞蹈取材于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吸纳了贵州高原的灵气,体现了土家人独特的民风,展现了土家人粗犷而豪迈的性格。《莲花十八项》要求所有舞蹈者张开双掌,用力拍自己身上的每一块肌肉和关节,在有力而清脆的击打声中,尽情抒发心中的激情,《莲花十八项》的基本动作有“上九响”“下九响”之分。因而被称为“莲花十八项”。表演时,要求拍打节奏统一,动作协调,舞蹈时不计人数,不受任何场所限制,茶余饭后,田间地头,都能自由地表演,是一项群众性的健射舞蹈。该项目于1999年贵州参加全国第六届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表演项目一等奖。
6、芦笙是苗族的象征,是苗家欢度节日必不可少的乐器。芦笙有几十个种类,几十种曲调,芦笙舞有上百个动作。表演的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奇异。其中有的清新活泼,有的欢快热烈,有的轻松幽默,有的险奇优美,“芦笙技巧”把音乐舞蹈与体育融为一体,生活气息浓郁,深受苗族人民喜爱。
《金筑芦笙》难度大,技巧高,扣人心弦。通过空中踩碗,滚舞、前翻、后翻、登梯、叠人等动作充分表现了力量与技巧的结合,整套动作朴实粗犷、刚柔相济、动静分明、造型优美,令人儿,耳目一新。
7
苗鼓——俗称猴儿鼓,是苗族传统打击乐器。
“丰收苗鼓”流传于贵阳花溪、孟关等地,是当地苗族群众在丰收后举行的一项舞蹈与武术相结合的体育活动。丰收后的苗寨,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金秋之夜,苗族姑娘和小伙子们在悠扬的芦笙曲中,围着苗鼓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舞蹈时,姑娘手持手槌击鼓,边打边跳,一套动作打完后更换另一套。击打中穿插表演挖土,纺线,插身,打谷等劳动场面,舞蹈中还表现了苗族群众喜爱的猴拳、扳手腕、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整个舞蹈鼓声不停,欢笑不断,鼓声回荡着丰收的喜悦。
8、《抱架腰》是布依族民间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活动。它对抗性强,趣味性浓,不受场地大小限制。是一项斗智斗勇,练功角力,又便于开展的活动。
其竞技方式是:在地上划一“界河”,比赛前运动员分开站立,比赛开始后,中线即不存在。比赛中,两人各使其力,抱住腰部将对方推
离原位为胜。在比赛中,可通过巧力取胜,但不能抓人或拉人。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锻炼臂力和腿力。
9、“垒营盘”原名“营盘舞”。它取材于苗族先民为保卫而进行的防御战争。表演者吹奏芦笙,垒成营盘,形成圆圈,表示四方布满勇士,营盘中央竖立帅旗,勇士们“四面开弓”“倒立”、“上肩”挥舞帅旗,舞象征营盘堡垒坚固,士气高昂。“垒营盘”是苗族同胞表达怀念先民们的历史伟绩和不屈不饶的英雄气概而创作的舞蹈。随着社会发展,如今“垒营盘”已成为苗族男女斗巧的活动。它不受场地、音乐、人数限制。其特点是表演者在不停地吹奏芦笙舞曲的同时,进行翻滚、倒立、吊挂、倒背等技巧表演。动作节奏鲜明,刚柔相济,充分展示表演者的吹跳技巧。“垒营盘”是毕节地区苗族人民最为广泛流传的娱乐健身活动。
10、“乌蒙铃”原名“铃铛舞”,彝语“啃荷呗”。它取材于彝族先民开疆拓土,驰骋疆场的各种活动。最先是一个祭祀性舞蹈,在彝族“火把节”时进行表演。流传至今,以变成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的舞蹈。是毕节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彝族传统体育舞蹈之一。
“乌蒙铃”表演时不受场地、音乐、人数的限制。铃声象征着骑士在战场上的高昂斗志,羊皮鼓鼓点象征着勇士出征的号角,手握若干只用彩带扎好的铜铃,脚踝上系铃铛,边跳边舞铃声悦耳,动作粗犷,刚劲有力。体现了乌蒙山区彝族人民淳朴,直率的性格。
“叠罗汉”“抱腰舞铃”“相互背驮”“前后翻滚”“倒挂金钩”“雄鹰展翅”等高难度动作,运动量大,造型美观,舞蹈和竟技和谐统一。“乌蒙铃”是一项颇受彝族群众喜爱的健身娱乐活动。
11、“德沙呱”汉语译意为“刺锤舞”。主要流传在独山县上司镇墨寨乡
琴扬村一带,是布依族一种特殊的,古老的武术舞蹈形式。
每逢昏丧嫁娶,民族节日,盖房立屋,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相集约会,挥锤起舞。
表演形式为男女群体性武术舞蹈,以手上舞刺锤动作为主,脚上动作为辅,名称为“抢刺”“劈刺”“拨锤”“绞锤”“崩锤”“马步”“弓步”“弹,踢,勾,铲”等。舞姿遒劲有力,具有阳刚之美。反映了布依族人民勇敢无畏,热爱家乡,热爱自
由的民族精神。 道具是刺锤,俗称“狼牙棒”使用的武术套路是先防后攻,防多于攻,防中有攻,以防为主。
12、“弦鼓乐”是一种别具特色,历史悠久方的水族民间传统体育舞蹈,流传于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龙乡祥寨村和都江镇五坳坡一带。
最早是专门为庆祝“开始插秧”和“开始织布”两项祭祀活动而跳的舞蹈。
道具“三弦角鼓”是水族先民智慧的结晶,鼓身用整筒圆木刨光镂空而成,两头用硝制的牛皮套牢,鼓侧嵌上一对牛角并配上三根琴弦。牛角代表耕种,三弦代表纺织,水族的耕织文化由此可见一斑。
表演人数不限,表演时男女围鼓吹跳,表演场面壮观热烈,动作以其特有的肢体语言,生动记录了水族先民艰苦创业的历程,表现了水族人民希望建立幸福家园,人旺粮丰的美好愿望,它是水族人民间文化艺术中独放异彩的民族特有表演项目。
13、这是苗族姑娘过“菜花节”时举行的一个传统表演。这个比赛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通过穿花衣裙比赛,既向人们展示了苗族妇女服饰的绚丽多姿,也表现了苗族姑娘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还体现了苗族同胞团结协作,和睦共处的集体精神。
⑻ 朝鲜民族都有什么有趣的民间体育项目
荡秋千,是早期朝鲜族节日里的一种民俗游戏。后来,随着逐渐普及而演化成了一类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如今的朝鲜族中,荡秋千是妇女们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也是庆祝节日和运动会时必不可少的项目。
早在13世纪,在高丽史《雀忠献传》一书中,就有“端午忠献设秋千戏于柏井洞宫,宴文武四品以上三日”的记载。到了15世纪,出现了把金铃系在秋千之上,测量腾空直上的高度来定优劣胜负比赛。18世纪时,朝鲜诗人申光洙曾细腻地刻画了朝鲜族妇女荡秋千的动人形象:“青苎裙和白苎衣,端午节日着生辉。桐花院落秋千索,推向空中贴地飞。”历史上,凡是有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就有荡秋千活动,秋千是随着朝鲜族人到各地定居而逐渐发展起来。
早期的朝鲜族荡秋千设置,其秋千绳索往往系在山坡、河岸的大树上,每逢节日,朝鲜族姑娘们成群结队,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轮番比试。随着发展,出现了立架系索的秋千,也就是将两根木杆按梯形竖立,高约10~12米,两柱之间横架一根圆木,称为衡。将合掌心粗细的两条绳索系在衡上,绳索底部放登板。秋千架前的一定距离处竖立两根竹竿,高度5米,两竿项端连上一条长绳,绳中央系上一串铃档,称铃竿。这种设置的秋千比赛方式有荡高和踢铃两大类,其中又分单人荡、双人荡两种。
荡高秋千,是指荡秋千时以荡的高度来取决优胜。计高度的方法是在杆上系高度线,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碰线次数多者为胜。
踢铃秋千,是将铃杆上的铜铃固定在一定的高度,以荡秋千时碰响铜铃的次数来取决优胜。
随着这一活动的发展和普及,荡秋千的比赛规则不断完善,竞赛的特点也更加趋于力量和技术的较量,并越来越受到朝鲜族甚至其他民族的青睐。1986年始,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首次进行了比赛。
跳 板
跳板,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一项传统活动。关于这一活动形式的来历,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按照风俗朝鲜族的妇女们不能出家门,天长日久便闲闷无聊。于是她们就发明了一种叫做跳板的游戏,名为做跳板游戏,实则是腾跃半空来观看墙外的风光。天长日久,这一形势逐渐演变为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了。
旧时,朝鲜族的跳板活动常在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中举行,成为节日妇女们的助兴娱乐。现在,这一活动已经成为朝鲜族的一项很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跳板一般长5.5米,宽35~40厘米,厚5~6厘米。跳板中央的下面放一“板垫”,用稻草捆或草袋装上上做成,高度30厘米,一人坐在木板中央用身体重量压住。
跳板比赛时一般两人一组,各站在跳板的一端,轮番向空中跳起,落下时用力踏板,将对方弹起至空中,此起彼落,越纵越高。在空中可作各种动作,如直跳、屈腿跳、剪子跳、旋转跳、空翻跳等等。
跳板比赛分“抽线”和“表演”两种。“抽线”是在跳板两端各置一线团,抽出线头系于比赛者的脚踝上,在规定时间内,以比赛者弹跳时抽出的线的长度,量出其所弹跳的高度来判定胜负;而“表演”则包括自选动作和规定动作两种,主要根据比赛者的腾跳动作难度和姿势来进行评分。自选动作可手持扇子、花环等,裁判按其所作动作的难度、完成的质量及姿势优美的程度评分。裁判员一般为四人,删去其中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中间平均分数。
顶罐走
朝鲜族妇女以吃苦耐劳着称,而顶罐走路就是朝鲜族妇女很重要的一种生活习俗。她们从儿时起即开始学习顶罐走路,在长期的锻炼中能作到顶罐不用手扶,走起来自然轻松,大方有节奏。后来,这一生活习俗就逐渐地演化成一种很有特色的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顶罐走”。
在如今的朝鲜族聚居区,每逢节日,朝鲜族妇女都身着各色彩裙,举行顶罐竞赛走比赛。顶罐走项目类似竞走,只是竞走时头上要顶着一只水罐。顶罐走分为有80米、100米、200米和400米接力走及障碍走等不同的形式。比赛时可利用田径跑道设起点和终点。比赛开始前,参加者要将水罐放在起跑线上站好位置,发令员“预备”声一落,就将水罐置于头顶,发令员“走”字喊出后,参与比赛者即按规定路线快速前进。其中,在发令员比赛令发出前不得抢行,抢行两次即按犯规论并取消比赛资格。在比赛行走过程中,水从罐中溢出以及水罐跌落等同样也是以犯规论。顶罐走比赛中,也可通过各种不同的动作与队形变换来进行表演。
顶罐走这一项目可以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对参与者的腰部和下肢耐力锻炼也有一定的作用。由于这一形势较少受到场地条件的限制,所以便于开展。
铁连极
朝鲜族有着较为丰富的传统武术活动,且历史已达五百年余年。在朝鲜族武术活动的武术套路中,器械套路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而“铁连极”就是其中一类很着名的器械。
铁连极,类似汉族地区武术活动中的大梢子。其造型是在一根齐肩高的棍端附有一圆环,环上套连着三根并列成放射状的短节,长有尺余。习武者把持铁连极的方法是双手握棍,一旦将其舞动起来,风格勇猛,控制范围大。舞动铁连极有砸、抡、扫、缠、盖、架、格等技法,有时还配以多种身形,更是异常精彩。
⑼ 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有哪些
一、球类运动
蹴鞠
蹴鞠,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蹴鞠起源:
蹴鞠所用之“鞠”,可上溯到石球。石球约十万年前的丁村文化遗址首先出土,四万年前的许家窑文化遗址大量出现。石球最早是狩猎工具,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用脚踢的石球及镂空的陶球。
蹴鞠传说为黄帝所作:“蹴鞠,传言黄帝所作(刘向《别录》)”。明《太平清话》也记载:“踏鞠始于轩后,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元囊,实以毛发”。是说蹴鞠始于黄帝,开始用于军事训练。鞠是用皮子做成圆形,里面装满毛发。战国帛书有黄帝杀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的记载。
捶丸
“捶”即击打,“丸”即小球。捶丸,即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前身可能是唐代马球中的步打球。当时的步打球类似现代的曲棍球,有较强的对抗性。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捶丸”。
据《丸经》记载,捶丸最显着的特点是:场地要有地形变化、凹凸不平,设球穴,球穴旁要插上彩旗作为标记;捶丸所用杖(棒)有不同的类形,分“撺棒”“杓棒”“朴棒”“单手”等,供人在不同条件下选用,打出不同的球;捶丸之球,一般用赘木制成,这种赘木即树身上结成绞瘤的部分,此类木质生长不规则,树纤维绞结紧密,十分牢固,久击而不坏。
捶丸最显着的特点是场上设球穴,以杖击球。场上设窝,又叫“家”,即小洞;窝边插小旗。捶丸时,以球入窝为胜,胜则得筹。所谓“基”,就是画定的击球点。球基和球窝的距离,远的可以相隔50至60步,最远的不得超过100步,近的至少宽于一丈。
捶丸和高尔夫:
从技术上讲,捶丸和高尔夫球运动有三大基本特征是相同的。第一,两者都有球洞。第二,两者都用球杖击球,所用的球杖基本相同;第三,场地选择极为相似。
捶丸很可能是在元代传入欧洲,法国一位着名的东方学者莱麦撒根据大量的史料,考证出中国古代文化由蒙古人西征传入欧洲的种种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