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治疗痹证的方法是

治疗痹证的方法是

发布时间:2022-04-11 02:41:06

1. 痹症怎么处理啊

补足肾气可以了

2. 痹症应怎样治疗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古代痹证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内脏痹和肢体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的痹症,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
一、散风宣痹法

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行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为特点,可伴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脉象多浮,舌苔正常。

二、祛寒通痹法

即用药性温热,能祛除寒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寒邪乘虚深入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痛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剧痛,痛处固定为特点自觉局部发凉或触之冰冷,得温痛减,遇寒痛增。脉象多弦或紧或迟,舌体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润。
三、除湿蠲痹法

即用具有除湿作用的方药来治疗以湿邪为主所致之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着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重着,痛有定处为特点。脉象濡缓或滑,舌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或水滑。
四、清热散痹法

即用除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凉血方药来治疗热邪为主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热痹,当其它诸痹在邪郁化热时也可配合使用。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烦痛,局部红肿灼热为特点。痛处游走,痛不可及,尤如刀割,不能屈伸,得冷则舒。脉多滑数,舌质或红,舌苔黄或黄厚腻。

3. 痹证的其他治疗

1.外治法
(1)威灵仙研末,葱白捣烂,用醋适量共调成糊状,外敷。
(2)丝瓜络,地龙,莱菔子,共捣烂,外敷痛处。
(3)乳香、没药,地骨皮,车前草,共捣烂,外用。
(4)鲜威灵仙,松树针,甘草,水煎,熏蒸并热敷。
(5)食盐,小茴香研末,共炒热,用布包熨痛处。
(6)川乌头、草乌、松节、生胆南星、生半夏,共研细末,酒调拌,外敷贴于痛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或浸酒外擦患处(不可内服)。
2.刺灸法
(1)选穴按不同部位,关节选择相应穴位,也可选阿是穴。①肩部肩髃、肩髎、肩贞。②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天泽。③背脊水沟,身柱,腰阳关。④髀部环跳,居髎,悬钟。⑤股部秩边,承扶,阳陵泉。⑥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⑦踝部中脉,照海,昆仑,丘墟。
(2)按痹证类型加穴①行痹者加膈俞、血海。②痛痹者加肾俞、关元。③着痹者加足三里、商丘。④热痹者加大椎、曲池。
(3)操作①行痹、热痹者用毫针泻法浅刺,并可用皮肤针叩刺。②痛痹者多灸,深刺留针,可兼用隔姜灸。③着痹者针灸并施或兼用温针、皮肤针和拔罐法。
3.耳针法
耳区相应部位选穴:肾上腺、神门。方法: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4日更换1次。
4.穴位注射法
(1)选穴参照刺灸法穴位。
(2)方法当归注射液或威灵仙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ml,注意勿注入关节腔,每隔1~3日注射1次,10次为一疗程。每次选穴不宜过多,交替应用。
5.电针法
(1)选穴参照刺灸法穴位。
(2)方法进针得气后,通电针机,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通电时间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歇3~5日。
6.饮食疗法
(1)胡椒根煲蛇肉胡椒根,蛇肉,共煲汤服食。
(2)老桑枝煲鸡老桑枝,母鸡1只(去毛及内脏),盐调味饮汤食鸡。适用于风湿热痹。
(3)千斤拔煲猪尾千反拔、狗脊,猪尾1条,加清水适量共煲汤,饮汤吃肉。适用于久痹肝肾亏虚。

4. 痹症多长时间能治好

痹症是由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中医治疗痹症有一套独特的疗法,下面看看中医怎样治痹症。一、清热散痹法<br />即用除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凉血方药来治疗热邪为主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热痹,当其它诸痹在邪郁化热时也可配合使用。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烦痛,局部红肿灼热为特点。痛处游走,痛不可及,尤如刀割,不能屈伸,得冷则舒。脉多滑数,舌质或红,舌苔黄或黄厚腻。常用方剂有白虎加桂枝汤,二妙散,三妙丸,宣痹汤。常用中药如生石膏、知母、苍术、黄柏、防已、薏苡仁、金银藤、生地、亦芍、丹皮。<br />二、补肾壮骨法<br />即用具有温补肾阳,滋养肾阴,强壮筋骨作用的药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主要治疗素体肾虚,罹患痹证,缠绵不愈者,或久病伤肾,形体虚衰,筋骨失养者。临床表现为体质柔弱,病程较长,筋骨关节疼痛、变形、伴有肾阳虚或肾阴虚见证。肾阳虚者,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两尺尤弱。肾阴虚者,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数。常用方剂有肾气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右归丸,知柏地黄丸。常用中药如地黄、山萸、补肾脂、骨碎补、淫羊藿、肉苁蓉、狗脊、川断、桑寄生。<br />三、散风宣痹法<br />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行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为特点,可伴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脉象多浮,舌苔正常。常用方剂有防风汤,独活寄生汤。常用中药如虎骨、白花蛇、独活、羌活、防风。<br />四、活血祛淤法<br />即用活血祛淤药来以治定痹证兼有血淤痰的结的方法。病人素有淤证,又罹患痹证,现久痹缠绵,气滞血淤,或痹证痰结,痰淤互阻者,皆可配合此法治疗。亦可用于淤血征象不明显,但痛痛较剧者。临床多见于病久不愈,关节肢体有明显疼痛,状若针刺,且部位固定,夜间痛甚。或夜间定时痛者。脉象沉涩,舌质暗、有淤斑或淤点,苔薄。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活络妙灵丹。常用中药如红花、桃仁、乳香、没药、地龙、牛膝、赤芍、穿山甲。<br />五、健脾益气法<br />即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药物来扶助正气,强壮身体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凡病痹证,脾虚气亏、肢体麻木者,即应辅此法;蓍痹患者,也应适当配合此法以治其本。久痹肌肉萎缩废用,伴脾虚气弱症状。脉象软弱,舌胖质淡,有齿痕,舌苔薄、白、白腻或水滑。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常用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茯苓。

5. 产后痹症是什么症状如何治疗产后痹症

这个一般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不行可以试下针灸或者按摩,而且你要是在月子班,他们会有产后复健解决这些问题。

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后,身体处于非常虚弱的状态,这个时候也是健康状况很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产后手脚麻木很多产妇都碰到过,造成这种症状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特别是如果经常发生,还伴有其他症状的话,就更要引起重视,积极地寻找原因了。

那么,产后手脚麻木是怎么回事?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吧。
产妇手指麻木可能由于产后女性的身体比较虚弱,容易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并且缺少微量元素,产后营养不好,不注意保暖也容易产生这样的情况,另外也不排除有一些颈椎病变的因素,若是症状不是很明显,建议您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注意保暖,若是症状比较明显,那您就要尽早就医诊治,明确诊断,不可大意。


另外也有可能是月子病,产妇坐月子手麻这是很多女性都会有的现象,也叫产后风湿,是产后或人工流产术后体虚之时,感受风寒湿邪,伤及关节、筋脉、肌肉、皮肤等组织所引起的肌肉关节酸困、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妇女产期被风吹或接触冷水所致的产后风湿,症状是长期肢体关节疼痛,手接触冷水时疼痛明显。

临床表现是:怕冷怕风出虚汗关节疼痛.遇冷风阴雨天气疼痛加剧.由于情绪忧郁而引起的月子病还可能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症状;月子里房事而引起的月子病还会有四肢乏力腰酸嗜睡等症状;由于怒气而引起的月子病还同时伴有大小关节疼痛头痛等症状.建议最好去当地中医诊治效果比较好。


产妇手指麻木由于身体素质不是很好,营养不够充分,在生产之后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平时的时候多增加自己的营养,注意避免着凉,注意保暖,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如果是颈椎方面不是很好,也有可能会导致颈椎压迫神经,造成手指发麻的情况,患者在产后身体比较虚弱,所以我们建议一定要多补充营养,产妇手指麻木可适当补充钙剂。

或者是适当地去做些简单的运动,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手指发麻的情况。


产妇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饮食中应多吃鱼、肝、瘦肉、木耳、蘑菇等含钙多的食物。

中医方面的推拿和针灸治疗也是非常不错,一定要定期的去医院里面检查。注意好休息,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当心情出现不好的时候,也要懂得进行调节。

这样才能以更好的心情照顾孩子。

6. 痹证如何治疗

“痹症”一词的由来要追溯到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说。

究竟什么是“痹”呢?按照《黄帝内经》的描述,关于“痹”的论述有四点:①泛指邪气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多种疾病。②风、寒、湿邪侵袭肢体、经络而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③闭阻、不散。④麻木。

经历代医家归纳总结,凡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症范畴。痹症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开始有发热汗出,口渴、咽喉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其疼痛或呈游走性或长期固定在一处,或刺痛,或麻木,或肿胀。痹症往往呈渐进型或不规则的发作型,在反复发作期间,部分患者可见到瘾疹,渐进型多发生于关节的隆突部位,大如麻豆,坚硬,不易消散,无触痛;不规则的发作型多发于四肢内侧的躯干部,为淡红色不规则环状圈,时隐时现,病久则可见骨节僵硬变形、疼痛、肌肉萎缩或筋脉拘急牵引等症状。

依据《内经》论述解释痹症的分类有三种,根据病邪的偏胜,“痹”可分为:行痹、痛痹和着痹;根据发病季节分为: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按病变部位分为五脏痹和六腑痹。在《灵枢·周痹论》中说,“风寒湿三气,侵犯于分肉之间,引起众痹”,而众痹的病症特点,“疼痛上下游走,左右对应,无有止息,痛无定处”。

7. 中医如何去痹症

一、散风宣痹法

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行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为特点,可伴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脉象多浮,舌苔正常。常用方剂有防风汤,独活寄生汤。常用中药如虎骨、白花蛇、独活、羌活、防风。

二、祛寒通痹法

即用药性温热,能祛除寒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寒邪乘虚深入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痛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剧痛,痛处固定为特点自觉局部发凉或触之冰冷,得温痛减,遇寒痛增。脉象多弦或紧或迟,舌体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润。常用方剂有乌头汤,麻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常用中药如桂枝、麻黄、附子乌头、细辛。

三、除湿蠲痹法

即用具有除湿作用的方药来治疗以湿邪为主所致之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着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重着,痛有定处为特点。脉象濡缓或滑,舌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或水滑。常用方剂有薏苡仁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常用中药如薏苡仁、防已、苍术、威灵仙、萆解、蚕砂。

四、清热散痹法

即用除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凉血方药来治疗热邪为主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热痹,当其它诸痹在邪郁化热时也可配合使用。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烦痛,局部红肿灼热为特点。痛处游走,痛不可及,尤如刀割,不能屈伸,得冷则舒。脉多滑数,舌质或红,舌苔黄或黄厚腻。常用方剂有白虎加桂枝汤,二妙散,三妙丸,宣痹汤。常用中药如生石膏、知母、苍术、黄柏、防已、薏苡仁、金银藤、生地、亦芍、丹皮。

五、化痰散结法

即用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方药来治疗痹证病人因痰湿流注经络、关节、四肢而出现的结节、囊肿及瘰块的方法,是一种辅助疗法。凡痹证病人出现皮下结节、事前肿及瘰块时均可配合应用此法。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关节周围或肢体伸侧出现皮下结节,或见关节周围囊肿或关节肿大畸形而成瘰块。脉象多滑,舌质或暗,舌苔白、白腻、水滑或黄。常用方剂有二陈汤。常用中药如半夏、茯苓、陈皮、南星、白芥子、白附子、贝母、僵蚕。

六、活血祛淤法

即用活血祛淤药来以治定痹证兼有血淤痰的结的方法。病人素有淤证,又罹患痹证,现久痹缠绵,气滞血淤,或痹证痰结,痰淤互阻者,皆可配合此法治疗。亦可用于淤血征象不明显,但痛痛较剧者。临床多见于病久不愈,关节肢体有明显疼痛,状若针刺,且部位固定,夜间痛甚。或夜间定时痛者。脉象沉涩,舌质暗、有淤斑或淤点,苔薄。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活络妙灵丹。常用中药如红花、桃仁、乳香、没药、地龙、牛膝、赤芍、穿山甲。

七、健脾益气法

即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药物来扶助正气,强壮身体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凡病痹证,脾虚气亏、肢体麻木者,即应辅此法;蓍痹患者,也应适当配合此法以治其本。久痹肌肉萎缩废用,伴脾虚气弱症状。脉象软弱,舌胖质淡,有齿痕,舌苔薄、白、白腻或水滑。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常用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茯苓。

八、补肾壮骨法

即用具有温补肾阳,滋养肾阴,强壮筋骨作用的药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主要治疗素体肾虚,罹患痹证,缠绵不愈者,或久病伤肾,形体虚衰,筋骨失养者。临床表现为体质柔弱,病程较长,筋骨关节疼痛、变形、伴有肾阳虚或肾阴虚见证。肾阳虚者,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两尺尤弱。肾阴虚者,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数。常用方剂有肾气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右归丸,知柏地黄丸。常用中药如地黄、山萸、补肾脂、骨碎补、淫羊藿、肉苁蓉、狗脊、川断、桑寄生。

九、养肝补血法

即用具有养肝补血作用的药物来养血濡筋,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用于平素血虚,复又感邪而患痹证者,或久痹不已,日久气虚血亏而肝血不足者,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经脉挛急,伴肝血虚症状。脉细,舌质淡。常用方剂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常用中药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何首乌。

十、通经活络法

即用具有通经活络作用的药物来治疗痹证的一种方法。不论何种痹证,除针对病因施治外,均应辅以通经活络法。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疼痛、麻木为特点。常用中药:风湿热痹用秦艽、稀签草、络石藤、金银藤;风寒湿痹用松节。另外,根据疼痛、麻木部位可选用适宜引经药。上肢用羌活、川芎、姜黄、桂枝、桑枝、下肢用牛膝、木瓜、防已、木通;颈项用葛根;腰脊用寄生、狗脊、杜仲;全身用鸡血藤、金银藤。

8. 痹症怎么治疗

痹症中医上属于肾虚,主要以补为主。没有快效的方法,只能中药慢慢调理。我现在就是这个问题,在省中医院看了两个月医生,感觉好多了。

9. 痹症的其他疗法

1.针灸治疗
(1)治则通痹止痛。以病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辨证选穴。
(2)主穴阿是穴和局部经穴。
(3)配穴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肾俞、关元;着痹者,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者,加大椎、曲池;另可根据部位循经配穴。
(4)操作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寒痹、湿痹可加灸法。大椎、曲池可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加拔罐法。
2.刺络拔罐法
用皮肤针重叩背脊两侧和关节病痛部位,使出血少许,加拔火罐。
3.穴位注射法
采用当归、丹皮酚、威灵仙等注射液,在病痛部位选穴,每穴注入0.5~1毫升,注意勿注入关节腔内。每隔1~3日注射1次。
4.电针法
选择上述处方穴位,针刺得气后,通电针机,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通电10~20分钟。

10. 痹证的辨证施治

治疗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活血舒经通络为基本原则,后期还应配以补益正气之法。
1.风寒湿痹型
(1)证候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肌肉关节疼痛酸麻,或有肿胀,遇阴雨寒冷则疼痛加剧,得热痛减,口淡不欲饮或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
(2)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3)方药治疗
1)主方蠲痹汤(程钟龄《医学心悟》)。
2)处方羌活、独活、秦艽克,海风藤,桂枝、当归,川芎,威灵仙、白芍,甘草。水煎服。
若风胜者,加防风、白芷。湿胜者,加防己,薏苡仁,萆薢。寒胜者,加川乌头、熟附子,细辛。
(4)中成药追风透骨丸、腰椎痹痛丸、风湿药丸、除痹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等。
(5)针灸治疗
1)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通络,除湿止痛。
2)处方根据风寒湿邪偏盛不同及发病部位,分部循经取穴。①分型选穴行痹取膈俞、血海;痛痹取肾俞、关元;着痹取阴陵泉。②分部肩部—肩髃、肩髎;肘部—曲池、天井;腕部—外关、阳池;背腰部—身柱、腰阳关;髀部—环跳、髀关;股部—承扶、风市;膝部—犊鼻、鹤顶;踝部—丘墟、申脉。③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可配合艾灸,10次为一个疗程。
2.风湿热痹型
(1)证候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苔黄腻,脉滑。
(2)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3)方药治疗
1)主方宣痹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2)处方防己、北杏仁,连翘,滑石、薏苡仁,栀子,金银花藤,赤小豆,蚕砂,龙胆草,桑枝,甘草。水煎服。
皮肤有红斑者,加牡丹皮、地肤子,赤芍。化火伤阴者,加生地黄克,玄参、麦冬。
(4)针灸治疗
1)治则利湿清热,通经止痛。
2)处方根据发病部位局部取穴,选大椎、曲池。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3.痰瘀痹阻型
(1)证候痹证日久,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型,屈伸不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涩。
(2)治则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3)方药治疗
1)主方桃红饮(林佩琴《类证治裁》)加味。
2)处方当归尾,川芎,桃仁、红花,威灵仙,穿山甲,地龙、地鳖虫,白芥子、胆南星,乌梢蛇、露蜂房,甘草。水煎服。
(4)中成药小活络丸、活络止痛丸等。
4.久痹正虚型
(1)证候骨节疼痛,时轻时重,腰膝软痛,形瘦无力。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2)治则养血益气,培补肝肾。
(3)方药治疗
1)主方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减。
2)方药独活、秦艽、当归、桂枝,桑寄生,川芎、熟地黄、白芍、茯苓、续断、党参、牛膝,狗脊、杜仲,炙甘草。水煎服。
若久痹内舍于心,可选用于炙甘草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4)中成药舒筋健腰丸、壮腰关节止痛丸、温肾止痛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等。

阅读全文

与治疗痹证的方法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qkz计算方法来自哪里 浏览:935
贵州迅速加热浴霸配件及安装方法 浏览:435
新年开训的正确方法 浏览:485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脑 浏览:291
什么方法可以假释 浏览:8
大分子和小分子药物的研究方法 浏览:562
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方法 浏览:171
铁氟龙涂料使用方法 浏览:936
博越按键功能使用方法 浏览:782
ip录音文件夹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72
治疗口苦口臭的方法 浏览:791
五叶地锦的种植方法 浏览:845
高清机顶盒安装方法 浏览:251
装修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 浏览:297
春节灯笼贺卡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192
胰岛素的微量泵计算方法 浏览:478
养恐龙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234
一百米训练方法简单有效 浏览:162
自热小米饭的食用方法 浏览:78
初中生纪律训练方法 浏览: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