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是怎样的
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是一种急性GBS的纯运动变异型,其主要特点在于主要影响运动神经轴索,引发肢体瘫痪症状。
Feasby等(1984)首次报道了GBS患者的电生理表现中,运动和感觉神经轴索受损的情况。病理主要表现为前根和周围神经的原发轴索变性,节段性脱髓鞘和炎性浸润相对少见。1986年,Feasby将此病命名为轴索型GBS,而Griffin等(1993)则称其为AMAN。
免疫机制可能与空肠弯曲菌感染有关。因病原菌含有与神经髓鞘的神经节苷脂结构相似的脂多糖,这可刺激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从而损害神经轴索。
治疗方面,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的治疗策略与GBS总体相似,包括免疫球蛋白治疗、皮质类固醇、抗生素以及支持性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总结来说,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是一种以运动神经轴索损害为主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肢体瘫痪,治疗主要采用免疫球蛋白、皮质类固醇等手段,旨在控制免疫反应,保护神经轴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