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内科及外科的治疗方法
1、内科治疗
适用于小型滑疝及反流症状较轻者。治疗原则主要是消除疝形成的因素,控制胃食管反流,促进食管排空以及缓和或减少胃酸的分泌。
(1)生活方式改变
①减少食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避免咖啡、巧克力、饮酒等,避免餐后平卧和睡前进食。
②睡眠时取头高足低位,卧位时抬高床头。
③避免弯腰、穿紧身衣、呕吐等增加腹内压的因素。
④肥胖者应设法减轻体重,有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者应设法治疗。对于无症状的食管裂孔疝及小裂孔疝者可适当给予上述治疗。
(2)药物治疗
对于已有胸痛、胸骨后烧灼、反酸或餐后反胃等胃食管反流症状者,除以上预防措施外,再给予抗反流及保护食管黏膜药物、促动力药等。
2、外科治疗
(1)手术适应证
①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②食管裂孔疝同时存在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淤滞。
③食管裂孔旁疝和巨大裂孔疝。
④食管裂孔疝怀疑有癌变。
(2)手术原则
①复位疝内容物。
②修补松弛薄弱的食管裂孔。
③防治胃食管反流。
④保持胃流出道通畅。
⑤兼治并存的并发症。
(3)手术方法
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方法很多,主要是疝修补术及抗反流手术。
② 内科治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支持疗法,轻型患者依靠此疗法即可顺利地康复;②减少胰酶分泌量,抑制胰酶活性,目前尚缺乏疗效可靠的药物;③控制感染,这是降低重型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④治疗与急性胰腺炎相关的原发病;⑤治疗全身和局部的并发症。
具体的方法如下所述。
1. 支持疗法当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确立时,胰腺的自身消化往往已经发生,毒性物质向全身释放,所以针对抑制胰酶和控制自身消化的治疗效果均较差。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依赖全身支持、对症处理和防止并发症发生。
(1)护理与观察:对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都应加强护理,主要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与尿量,目的是尽早发现多脏器功能损害,一旦病情恶化或发生并发症要给予及时磨答的针对性处理。重症患者还应入住监护病房。
(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因为呕吐、禁食及胃肠减压,机体一方面丢失水与电解质,另一方面又得不到从胃肠道补充,从而出现水、电解质不足的情况。重型病例还因胰周大量渗液,血容量急剧降低,容易发生休克,因此,对所有患者均应给予静脉补液并注意以下内容:①除输液外,根据病情,可酌情补充血浆、白蛋白及全血;②补液量视体液损失、血浆外渗及生理需要量而定,一般成人每24 小时补充2500 ~ 3500ml;③注意低钾、低钠与低钙,成人禁食时每日应补给氯化钾3g,以满足正常的生理需要,每引流出胃肠混合液1000ml 时,还应给予0.7g 氯化钾,槐宴此外还要适量补充镁和钙;④镇痛解痉,急性胰腺的疼痛常常很严重,疼痛由内脏痛、躯体痛和精神因素等综合原因所引起,由于疼痛可诱发或加重休克,刺激胰腺分泌,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⑤营养支持,轻型患者通常在病后4 ~ 7 天即可逐渐进食低脂肪、低蛋白的流质饮食,重型患者至少禁食数周,此时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需足够热量及合理营养的供应,即全能胃肠外营养(TPN),通常成人每天给予葡萄糖300 ~ 500g、氯化钾3g、氨基酸750ml(部分白蛋白)及适量正规胰岛素,必要时可予适量10% 脂肪乳,均从静脉滴入。
2.减少胰酶分泌量,抑制胰酶活性
(1)禁食和胃肠减压:进食,特别是蛋白质食物及胃酸可瞎明慧促进胰液和胰酶分泌,故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予禁食,较重的患者应上鼻胃管进行持续吸引胃液,防止胃酸促胰液分泌,同时可胃肠减压。
(2)抑制胃酸分泌:可减少胰液分泌,常用的为H2 受体拮抗剂(甲基咪胍、噻唑咪胺)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镁片)。
(3)生长抑素及其类似制剂:生长抑素八肽、生长抑素盐酸盐,主要能抑制胰腺分泌,并被认为对胰腺细胞有保护作用。
(4)抑制胰酶活性:主要有加贝酯,能有效抑制几种已逸脱的胰蛋白酶和磷脂酶A2,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有预防作用,胞二磷胆碱主要能抑制磷脂酶A2 的活性。
3. 控制感染感染已成为造成胰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胰腺坏死感染是较胰腺坏死更为严重的病变,在发病两周后,坏死胰腺的感染率达40% ~ 50%,这种感染常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占重症胰腺炎的80%。70% 的病原菌属肠源性细菌,75% 是革兰阴性杆菌,10% 是厌氧菌。临床治疗以第三代头孢菌素效果最佳,这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杆菌及阳性杆菌均有效,体内分布广,不良反应少,价格较高。
另有疗效可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媲美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4. 治疗与胰腺炎相关的疾病对于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应对胆总管结石及胆道蛔虫进行治疗。
5. 其他治疗全身的和局部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