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治病以人为本和整体观,辩证论治为核心,天人合一为指导思想,每次的治疗都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当时情况而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方法/步骤
1
以人为本: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人体的阴阳平衡,五脏安和,外邪不能入侵而不生病。中医治病处处会顾护病人的正气,调护阴阳,顺调五脏,稍佐祛邪之品,而病易愈。
2
整体观:中医治病是将人看作一个整体考虑,如一个器官有病了,不是单独治疗这一个器官,而从整体出发,去调整治疗和其有关的脏腑。找中医治病会有这样的情况,我去看头痛,治疗几天后连肠胃病一并治愈了。
3
辩证论治:就是医生要综合病人当时的所有因素(如中医四诊的结果,所处的环境,气候等等)进行分析,运用不同的辩证方法进行辩证以至认识疾病的本质而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使治疗的效果达到最佳。
4
天人合一思想:大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内环境。如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开始生长,人体的阳气也会随之上升,两阳相感易得温热性疾病,阴精虚少的人,阳气的上升会消耗阴精引起下元不足,这时易患腰腿痛的病。
5
如夏天阴雨季节或病人居住环境潮湿,这时外湿引动内湿,易患与湿有关的疾病或湿性疾病加重,象水肿、风湿骨痛、呕吐泻泄等。
6
如冬天天寒地冻,阳虚的人更是怕冷,与虚寒有关的疾病也会在这时加重,象慢性气管炎、冻疮、阳虚性的心脏病等。
‘贰’ 中医治疗疾病的诀窍,记住这8种方法,治病其实也不难
中医治法的八法内容极其丰富,是中医学家们在长期的诊断分析、治病救人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现在中医上使用的治病方法很多就是从这八法演变而来,所以说八法是我国传统中医的一块宝藏。中医学的治病八法具体内容如下:
(1)清法。 清法主要是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方法,它所用的是寒凉的药物,一般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清法根据里热证不同的种类而产生很多治疗方法,比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等,这些方法在治疗温热病时的效果最佳。清法经常和生津、益气的药物配用,因为里热病容易伤津耗液、伤气;清法还经常和滋阴等方法并用,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2)补法。 补法是对身体进行补养的治疗方法,一般是补充体内气血阴阳、脏腑的虚损。补法以补虚为主,还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经常采用的补法为补气、补血、补阳、补阴、气血双补和阴阳双补等。
(3)汗法。 汗法是通过身体的排汗而把外感六淫之邪排出体外,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麻疹初起、疹点隐隐不透、疮疡初起、水肿等病症。汗法经常和一些别的方法一起使用,因为汗法有辛温和辛凉的区分,而疾病和病人的体质也有所不同。
(4)和法。 和法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治疗方法,通过运用和解或调和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和解主要是治疗一些处于半表半里的疾病,而调和是指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机能,所以能够治疗的疾病种类比较多,比如肝脾不和、气血阴阳不和、肠胃不和、营卫不和等。
(5)消法。 消法主要是治疗体内气、血、食、水、疾、虫等聚集而成的瘀结,并通过提高人体的消化能力来治疗这些病症。由于消法主要治疗处于经络、脏腑、肌肉之间的积块,而这些疾病的来势比较缓慢,所以用消法治疗疾病需要有耐心和毅力。
(6)下法。 下法是通过大便或小便的排出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所采用的药物主要有润下、泻下、攻逐的作用,使积聚于肠内的宿食、瘀结、瘀血、实热和水饮等得以排出。人们一般把下法和消法配合使用,因为二者所运用的原理比较相似,配合使用又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7)吐法。 吐法是通过患者的呕吐使积聚在胃脘、胸膈、咽喉等部位的毒物和痰等物质得以排出。一般采用给病人服用催吐药或者使用刺激让病人呕吐。吐法并不是一种使用特别广泛的方法,因为它毕竟对胃有一定的损伤,所以用时要慎重。
(8)温法。 温法是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方法,主要作用是祛寒邪,使阳气恢复。经常使用的是一些温热药物。温法根据寒病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分为三种,即温经散寒、温中祛寒和回阳救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