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跪坐或者跽坐的正确方法,最好有图
跪坐和跽坐是指相同的姿势,都是将臀部置于脚踝上,保持上身挺直,双手合十或放在膝上,身体保持端庄,目光向前。在祭祀或宴会等正式场合,跪坐的姿势会有所不同,即臀部离开脚踝,上身保持挺直,以显示庄重。以下是跪坐的正确方法:
1. 跪坐时,不要将全身的重量都压在臀部上,以免腿部迅速感到麻木,身体也不够灵活。
2. 使用大腿肌肉的力量,轻轻撑起身体,使臀部和两脚之间保持一张纸的距离。
3. 保持背部挺直,不要弯曲脊柱。
跪坐的起源与华夏民族早期的服装有关,那时人们穿着开档衣物,没有椅子的发明,因此跪坐成为一种体面的坐姿。跪坐时,将臀部放在脚踝上,上身保持挺直,双手自然下垂。这种坐姿显得非常端庄和肃穆,许多人都能接受。直到宋代椅子被广泛使用,跪坐才逐渐退出日常生活的坐姿选择,人们的双腿也不再承受压力。
B. 跪坐的正确方法,国人不练,日本人反而习以为常!
“跪”在日语里被称为“正座”,是日本坐姿中最为正式的一种。正确的日本式正座是双膝下跪,将屁股放在脚后跟上,双脚大拇指甚至脚心保持重叠。男性双膝可以稍微分离,而女性则必须并拢。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的一些东西,却被国外许多国家珍视。比如跪坐,虽然古代人的一种坐姿,但现在却很少有人练习,原因不明。
正坐又称跨鹤坐、跽坐、跪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坐姿,即席地而坐,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地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现在日本人的坐姿也是正坐。正坐初学时不宜久坐,以免坐伤筋骨。每次练习十或十五分钟即可,习惯后再逐渐延长时间。祭祀宴请时,正坐姿势稍有变化,即臀部离开脚踝,上身挺直,以示庄重。
练习方法:
练习时,两腿并拢,跪在垫上,臀部坐在两脚之间;保持背部挺直向上,脚背贴于地面;注意面部表情放松柔和,双眼微闭;脊椎自然正直,让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在一条直线上,两肩舒张;坐好后,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然后从上而下顺势进入放松状态,不要僵硬,自然松直。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逐渐让自己达到心静气沉的状态。
跪坐能减少驼背、弯背的发生。长期跪坐,会习惯性使上身保持中正,可以使人体的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间接地保持肌肉两侧的竖直肌强度。
友情提醒:刚开始时膝盖会很痛,要先适应几天,先跪着别走,刚开始就先跪,等适应了再走。刚开始跪膝时会出现以下不适症状,这也是正常的反应,不仅跪膝时会出现以下不适症状,其他一些锻炼法也会如此。
1、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3、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4、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会胀。
5、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6、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跪坐注意事项:
1、练习跪坐需要垫一张软硬适中的垫子;
2、初练时腿脚会有酸胀感,一般坚持跪坐一段时间即可缓解,如酸胀感强烈不能忍受可起身跪立一会儿,再恢复跪坐。经过一般时间的练习,自然就会习惯。至于其他的要求,只要保持放松,呼吸自然即可。锻炼要求循序渐进,按照自己的体力量力而行;时间由短到长,次数由少到多,由自己把握;
3、跪坐结束后,上身慢慢直起,保持跪立的姿势,待双腿、双脚的麻涨、发痒等感觉消失后再缓缓站起,走动几步。
C. 汉代跪坐的正确方法最好配图啊大神们!
跪坐又叫“正坐”、“跽坐”
两膝着地,小腿贴地,臀部坐在小腿及脚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