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治疗包括以下几方面:
1、化疗:目前已经具有标准的疗程,在处理并发症方面经验丰富;
2、靶向治疗:可针对性的作用于靶点,对其他细胞损伤相对较小,可运用于多种白血病,疗效较好,但是费用较为昂贵;
3、骨髓移植:适用于多数血液恶性肿瘤;
4、诱导分化治疗:适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运用砒霜成分辅助治疗,治愈率可达90%。
‘贰’ 抗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是怎样的
抗白血病治疗的第一阶段是诱导缓解治疗,化学治疗是此阶段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方法。目标是使患者迅速获得完全缓解(CR),所谓CR,即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 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始粒Ⅰ型+Ⅱ型(原单+ 幼单或原淋+ 幼淋)≤ 5%,M3 型原粒+早幼粒≤ 5%,无Auer 小体,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无髓外白血病。
理想的CR 为初诊时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标志消失。
达到CR 后进入抗白血病治疗的第二阶段,即缓解后治疗,主要方法为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诱导缓解获CR 后,体内仍有残留的白血病细胞,称之为微小残留病灶(MRD)。此时,急性白血病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大约由发病时的1010 ~ 1012/L 降至108 ~ 109/L;同时中枢神经系统、眼眶、睾丸及卵巢等髓外组织器官中,由于常规化疗药物不易渗透,也仍可有白血病细胞浸润。
为争取患者长期无病生存(DFS)和痊愈,必须对MRD 进行CR 后治疗,以清除这些复发和难治的根源。
(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随着支持治疗的加强、多药联合方案的应用、大剂量化疗和HSCT 的推广,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已有很大改善,CR 率可达到80% ~ 9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选择需要考虑年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亚型、治疗后的MRD 和耐药性、是否有干细胞供体及靶向治疗的药物等。
①诱导缓解治疗。长春新碱(VCR)和泼尼松(P)组成的VP方案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的基本方案。VP 方案能使50%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获CR,CR 期3 ~ 8 个月。VCR 主要毒副作用为末梢神经炎和便秘。VP 加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DNR)组成DVP 方案,CR 率可提高至70% 以上,但蒽环类药物有心脏毒性作用,对儿童尤甚。DNR、阿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表柔比星的累积量分别达1000mg/m2、500 mg/m2、300 mg/m2 和900mg/m2 时,心脏毒性风险为1% ~ 10%。DVP 再加门冬酰胺酶(L-ASP)即为DVLP 方案,L-ASP 提高患者DFS,是大多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的诱导方案。L-ASP 的主要副作用为肝功能损害、胰腺炎、凝血因子及白蛋白合成减少和过敏反应。
在DVLP 基础上加用其他药物,包括环磷酰胺(CTX)或阿糖胞苷(Ara-C), 可提高T-ALL 的CR 率和DFS。成熟B-ALL 和ALL-L3 型采用含大剂量(HD)CTX 和HD MTX(甲氨蝶呤)方案反复短程强化治疗,总生存率已由不足10% 达到50% 以上。伴有(t 9;22)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以合用伊马替尼进行靶向治疗。
②缓解后治疗。缓解后强化巩固、维持治疗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防治十分必要。如未行异基因HSC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维持治疗一般需3 年。定期检测MRD 并根据亚型决定巩固和维持治疗强度和时间。L-ASP 和HD MTX 已广为应用并明显改善了治疗结果。HD MTX 的主要副作用为黏膜炎、肝肾功能损害,故在治疗时需要充分水化、碱化和及时亚叶酸钙解救。大剂量蒽环类、依托泊苷和Ara-C 在巩固治疗中作用,尤其是远期疗效仍待观察。
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即使经过强烈诱导和巩固治疗,仍需维持治疗。巯嘌呤(6MP)和MTX 联合是普遍采用的有效维持治疗方案。
一般控制白细胞在3×109/L 以下,以控制MRD。为预防CNSL,鞘内注射MTX 10mg,每周一次,至少6 次。
复发指CR 后在身体任何部位出现可检出的白血病细胞,多在CR 后两年内发生,以骨髓复发最常见。此时可选择原诱导化疗方案再诱导,如DVP 方案,CR 率可达29% ~ 69%。若选用HD Ara-C联合米托蒽醌(NVT)或其他药物如氟达拉滨,效果更好。如复发在首次CR 期18 个月后,再次诱导化疗缓解概率相对高。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旦复发,不管采用何种化疗方案和再缓解率多高,总的二次缓解期通常短暂(中位2 ~ 3 个月),长期生存率<5%。
髓外白血病中以CNSL 最常见。单纯髓外复发者多能同时检出骨髓MRD,血液学复发会随之出现。因此在进行髓外局部治疗的同时,需行全身化疗。对CNSL 预防有颅脊椎照射和腰穿鞘注两种方法。颅脊椎照射疗效确切,但其不良反应继发肿瘤、内分泌受损、认知障碍和神经毒性限制了应用。现在多采用早期强化全身治疗和鞘注预防CNSL 发生,以省略颅脊椎照射,将其作为CNSL 发生时的挽救治疗。一旦发生CNSL,未接受过照射者采用HD MTX(或HDAra-C)联合CNS 照射,至少半数病例有效;否则可联合鞘内给药。
不过,有照射史的CNSL,鞘内给药的有效率仅30%。要注意此类治疗的中枢神经毒性(如白质脑病)作用。对于睾丸白血病患者,即使仅有单侧睾丸白血病也要进行双侧照射和全身化疗。
HSCT 对治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至关重要。异基因HSCT可使40% ~ 65% 的患者长期存活。主要适应证为: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R2 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R1 期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染色体为t(9;22)、t(4;11)、+ 8 者;WBC>30×109/L的前B-ALL和100×109/L的T-ALL;获CR时间>4~6周,CR 后MRD 偏高,在巩固维持期持续存在或仍不断增加。
(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近年来,由于强烈化疗、HSCT 及有力的支持治疗,60 岁以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有很大改善,30% ~ 50% 的患者可望长期生存。
①诱导缓解治疗。
DA(3+7)方案:DNR 每日 45mg/m2 静脉注射,第1 ~ 3 天;每日Ara-C 1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1 ~ 7 天。60 岁以下患者,总CR 率为63%(50% ~ 80%)。用NVT 每日8 ~ 12 mg/m2 替代DNR,效果相等,但心脏毒性低。用IDA 每日 12 mg/m2 代替DNR,年轻患者中CR 率增加。IDA+Ara-C+VP16 联合应用可使年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80%CR 率。HD Ara-C 方案不增加CR 率,但对延长缓解期有利。剂量增加的诱导化疗能提高疗程CR 率和缓解质量,但相关毒性亦随之增加。国内创用HOAP 或HA(高三尖杉酯碱每日3 ~ 6mg,静脉滴注5 ~ 7 天)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R 率为60% ~ 65%。1 个疗程获CR 者DFS 长,经过2 个疗程诱导才达CR 者5 年DFS 仅10%。达CR 所用的诱导时间越长则DFS 越短。2 个标准疗程仍未CR 者提示患者原发耐药存在,需换方案或进行异基因HSCT。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ATRA 每日25 ~ 45 mg/m2 口服治疗直至缓解。ATRA 可诱导带有t(15;17)(q22;q21)/PMLRARα融合基因的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ATRA +化疗的CR率为70% ~ 95%,同时降低“维A 酸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维A 酸综合征多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单用ATRA 诱导过程中,发生率为3% ~ 30%,发生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和黏附分子表达增加有关。临床表现为发热、体重增加、肌肉骨骼疼痛、呼吸窘迫、肺间质浸润、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皮肤水肿、低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初诊时白细胞较高及治疗后迅速上升者易发生ATRA 综合征。治疗包括暂时停服ATRA,吸氧,利尿,地塞米松10mg 静脉注射,每日2 次,白细胞单采清除和化疗等。
ATRA 的其他不良反应为头痛、颅内压增高、骨痛、肝功能损害、皮肤与口唇干燥、阴囊皮炎溃疡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伴有原发纤溶亢进,合并出血者除服用ATRA 外,还需抗纤溶治疗,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如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酌情应用小剂量肝素。对高白细胞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也可将砷剂作为一线药物。砷剂小剂量能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大剂量则诱导其凋亡。成人用0.1% 的As2O3(亚砷酸)注射液10ml 稀释于5%GS 或NS 250 ~ 500ml 中静脉滴注3 ~ 4 小时,儿童剂量按体表面积每日6mg/m2,每日一次,4 周为一疗程,每疗程可间隔5 ~ 7 天,亦可连续应用,连用2 个月未CR 者应停药。
②缓解后治疗。诱导CR 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长期DFS 关键的第一步,但此后若停止治疗,则复发几乎不可避免。复发后不行HSCT 则生存者甚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的特点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CNSL 发生率仅2%,初诊高白细胞、伴髓外病变、M4/M5、t(8;21) 或inv(16)、CD7+ 和CD56+ 者应在CR 后做脑脊液检查并鞘内预防性用药。国内多数单位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CR后仍将CNSL 预防列为常规,鞘内注药至少1 次,但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防次数明显减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用ATRA 获得CR后采用化疗与ATRA 或砷剂交替维持治疗2 ~ 3 年较妥。
高危组首选异基因HSCT;低危组(不含APL)首选HD Ara-C为主的强烈化疗,复发后再行异基因HSCT;中危组强化疗、大剂量化疗+ 自体HSCT 或同胞相合HSCT 均可。值得注意的是在属于中危组的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也存在基因突变,NPM1 和CEBPA 突变对预后有利,而FLT3-ITD、MLL-PTD 突变等对预后不利。
HD Ara-C 方案巩固强化,每剂Ara-C 静脉滴注3 小时,连用6 ~ 12 个剂量,可单用或与安吖啶、NVT、DNR、IDA 等联合使用。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用HD Ara-C 巩固强化至少4 个疗程,或1 次HDAra-C 后行自身HSCT,长期维持治疗已无必要。HD Ara-C 的最严重并发症是小脑共济失调,发生后必须停药。皮疹、发热、眼结膜炎也常见,可用糖皮质激素常规预防。因贫困,年龄>55 岁或有并发症不能采用上述治疗者,也可用常规剂量的不同药物组成化疗方案,每1 ~ 2 个月轮换巩固维持2 年,但仅约10% ~ 15% 的患者能够长期生存。
③复发和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HD Ara-C 联合化疗:对年龄55 岁以下,支持条件较好者,可选用之。
新方案:如氟达拉滨、Ara-C 和G-CSF±IDA(FLAG±I)。
对于年龄偏大或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可采用预激化疗:
G-CSF 每日300μg 皮下注射,1 ~ 14 天;阿克拉霉素每日20mg,静脉注射,1 ~ 4 天;Ara-C 10 ~ 15mg/m2,每12 小时1 次,皮下注射,1 ~ 14 天。
HSCT:除HLA 相合的HSCT 外,还包括HLA 部分相合或半相合的移植。
免疫治疗: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NST)、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抗CD33 和CD45 单抗也显示了一定的疗效。
(3)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大于60 岁,由MDS 转化而来、继发于某些理化因素、耐药、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不良核型者,更应强调个体化治疗。多数患者化疗需减量用药,以降低治疗相关死亡率,少数体质好,支持条件佳者可采用类似年轻患者的方案治疗,有HLA 相合同胞供体者可行NST。
‘叁’ 白血病应该怎么治疗
患上白血病的人,一定要及时接受治疗,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关于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一、并发症治疗
患者正常免疫球蛋白降低,中性粒细胞缺乏,极易感染,后者是cll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应积极防治感染。反复感染者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者,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若无效而脾大明显者可考虑脾切除,手术后红细胞、血小板可能回升,但血中淋巴细胞变化不大。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缓解期,采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cll可获得较理想的结果,患者体内的微小残留病灶可转阴,但随访至4年时约50%复发。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治疗cll,可使部分患者长期存活至治愈。但患者多》50岁;常规移植方案相关毒性大、并发症多,近年采用以氟达拉宾为基础的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nst),降低了移植相关病死率,有望治愈高危慢淋。
三、“三联疗法”
“三联疗法”分为三个阶段:急性发作时清毒止血祛淤;慢性缓解时凉血扶正祛邪;后期康复时补脾益髓生血。随着医学进步,白血病经过积极治疗,多数病人都能取得缓解。如何提高治愈率,使大多数白血病病人得到根治,成为当今血液学研究的重点。血液净化基地专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通过大量病例研究,总结出治疗白血病的特色疗法——“三联疗法”,标本兼治,临床验证疗效确切。
四、白血病患者也应多摄取营养和用餐方面应注意
白血病患者由于机体代谢亢进,需给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而易消化的饮食,以补充体内热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尤其是进行化疗期间患者常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应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型,以引起患者的食欲。这也是很重要的白血病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