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得肾癌一定会得血尿吗
肾脏肿瘤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肾盂癌,肿瘤生长于肾盂粘膜上,患者早期往往出现血尿。所以,血尿常是肾盂癌最早、最主要的症状。另一类是肾实质腺癌,肿瘤生长于肾实质内,病灶较小,局限于肾实质内,可无任何症状,也无血尿。只有当癌肿逐渐长大,浸润肾盏或肾盂后,穿破肾盂粘膜或肿瘤破溃出血,可产生血尿。这种肾癌血尿往往是一个严重的信号。可见,并非所有肾癌患者都会产生血尿。
此外,肾肿瘤可有腰部或上腹部肿块及腰部疼痛等症状。
⑵ 肾盂癌晚期已经转移,还有必要手术吗
如果已经出现了转移,不建议手术,手术不能切除干净,出现转移可以采用放化疗或者中医进行治疗,但是一般来说晚期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
⑶ 跪求:肾盂癌晚期该如何治疗
治疗方法有多种,如手术、放化疗,口服药、静脉注射、外敷中药制剂等。手术治疗容易产生扩散,放化疗又杀伤人的正常细胞,导致体质和抵抗力降低,使肌体难以与癌细胞抗衡。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治疗因全身都分配药,到达病灶的药量就很少了,治疗效果弱。可选择中医绿色保护疗法外敷中药制剂保守治疗.此疗法是在病灶部位外部的皮肤上用药,通过皮下渗透让药物直达病灶,疗效好、见效快,不会杀伤肌体的原有的对病毒抵抗力,不会产生副作用。 还能有效地帮助消除肿瘤 ,有效地治疗疾病,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寿命。\http://kly200888.blog.163.com
⑷ 肾盂肿瘤简介
shèn yú zhǒng liú
tumor of renal pelvis
ICD:D41.1
肾脏内科
肾盂肿瘤是由肾盂黏膜发生的上皮性肿瘤。发病年龄与肾癌相同,男性多于女性,两肾患病率相同,双肾发病者极为罕见,由于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均为移行上皮,其肿瘤的病因、病理相似,可同时或先后在不同部位发生肿瘤。肾盂肿瘤男性较多,男女比例为2∶1,高发年龄为50~60 岁,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肾盂肿瘤是由肾盂黏膜发生的上皮性肿瘤。发病年龄与肾癌相同,男性多于女性,两肾患病率相同,双肾发病者极为罕见,由于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均为移行上皮,其肿瘤的病因、病理相似,可同时或先后在不同部位发生肿瘤。肾盂肿瘤发生率占肾脏肿瘤的5%~13.6%,占尿路上皮肿瘤的5%。肾盂最常见的肿瘤是移行上皮 *** 状瘤和移行上皮癌,占90%。80%的移行上皮癌呈 *** 状,20%为实性结节肿瘤,后者恶性程度高于前者。肾盂 *** 状肿瘤40%~50%的病例可同时或先后发生于输尿管、膀胱,约20%的肾盂癌同时有输尿管和膀胱肿瘤。8%的病例输尿管和膀胱癌的诊断早于肾盂癌。肾盂癌单发性肿瘤行肾切除术和不完全性输尿管切除术后,12%在输尿管残端发生移行细胞癌,20%的患者以后有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
鳞状细胞癌大约占肾盂癌的7%,发生于肾盂者比输尿管多6 倍。鳞癌多因某些因素如结石、炎症等 *** 移行上皮,使其化生而发生肿瘤。恶性程度高,易侵及肾盂周围组织、肾脏、输尿管,甚至肾实质被广泛破坏。腺癌为少见肿瘤,恶性程度高,可较早发生远处转移,常见部位有肺、肝、胰腺和胃肠道。肾盂癌除局部浸润生长外,可通过淋巴转移到腹主动脉旁及颈部淋巴结;血行转移的主要脏器是肺、肝及骨骼。
本病临床多见于40~70 岁,男∶女为2~3∶1。最常见的症状是肉眼或镜下血尿(70%~95%发生率),也是最早的症状。即使较小的肿瘤亦可早期出现血尿,为间歇、无痛、肉眼可见的血尿,如肿瘤造成输尿管或输尿管肾盂连结处阻塞可导致出现突然的疼痛(8%~40%),或因出血较多形成条索状血块在其通过输尿管时引起肾绞痛。晚期肿瘤增大或梗阻可致肾积水,此时可出现肾区肿块及转移征象,部分可有疼痛、继发感染和尿路结石,有5%~10%患者出现膀胱 *** 症状,体格检查常无阳性发现。有报道10%~20%患者腰部可有肿瘤或肾盂积水引起的肿块多数无症状和体征,10%~15%为偶然发现。肾盂肿瘤晚期多向肝、肺、骨转移,早期可向淋巴结转移。晚期可有厌食、消瘦、贫血等恶病质等表现。肾盂肿瘤的Jet 分期:
Tis O 原位癌。
Ta O 黏膜 *** 状癌。
T1 A 浸润固有层。
T2 B1 浸润浅肌层。
T3a B2 浸润深肌层。
T3b C 浸润肌层外脂肪。
T4 D 浸润附近脏器。
集合管、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的黏膜在胚胎发育属于同一来源,总称为“尿上皮”。因具有共同移行上皮,肾盂及输尿管肿瘤将同时考虑。移行上皮衬在肾盏及肾盂上暴露于许多尿中潜在致癌因子。排泄的致癌因子可能在尿中被水解酶激活,而在泌尿系统中产生致癌作用,造成膀胱的肿瘤发病率高于上尿路。
肾盂肿瘤多数为移行细胞 *** 状肿瘤。肿瘤也有单发和多发。肿瘤血运丰富,容易破溃出血而出现血尿。瘤细胞脱落随尿液下行可种植于同侧输尿管或膀胱。其转移途径因肾盂壁肌层很薄,周围淋巴组织丰富,故常有早期淋巴转移。多见移行细胞癌。 *** 状移行细胞癌分化良好,与正常肾盂上皮无区别。鳞状细胞癌少见,仅占3%~4%,腺癌罕见。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者可并发肾积水。肾盂肿瘤易经淋巴,也可经血行和直接播散而转移。
诊断:诊断要点为发病年龄多为40 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为2~4∶1。多为单侧发生。临床表现有:
1.血尿 常是肾盂癌首发和最主要的症状,发生率在90%以上,表现为频繁发作的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常常伴有条状血块。尤其是40 岁以上出现原因不明的血尿,排出的又为正形红细胞血尿的患者。
2.腰痛 发生率约为50%。多为持续性腰部隐痛,若有血块堵塞输尿管时可引起肾绞痛。
3.肿块 较为少见,仅占2%左右多位于腰部或上腹部。出现肿块预示肿瘤阻塞引流系统导致肾积水,此时可能有脊肋角压痛。伴有消瘦、贫血、下肢水肿、骨痛。
4.膀胱 *** 症状 肾盂癌有多器官发病的特性,伴发膀胱肿瘤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5.恶病质 约有7%病例有恶病质表现,预示病变为晚期,预后不良。
6.静脉肾盂造影 如见肾盂肾盏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出血性尿液。B 超表现为肾盂内低回声占位病变。也可借助输尿管肾镜以及CT、MRI及尿脱落细胞检查协助诊断。尿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本病即可明确诊断。对确诊本病患者还须进行细心估价并对病变进行分期,排除多发性及远处转移。曾报道约半数肾肿瘤患者伴有膀胱和(或)输尿管肿瘤,患者除作尿路详细检查外,需作胸部摄片,骨扫描及血尿生化检查。B 超或CT 有助于后腹膜淋巴结检查。有助于本病及其转移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肾盂肿瘤分期为:O 期肿瘤局限于黏膜,A 期肿瘤侵犯固有层,B 期肿瘤侵犯肌层,C 期肿瘤蔓延至肾盂周围脂肪或肾实质,D 期出现转移。移行细胞癌可出现血路或淋巴道转移。局部淋巴结受累一般早于其他部位的转移。因此,手术需包括局部淋巴结切除。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有较多红细胞;晚期病例血沉增快;尿液标本的流式细胞仪,能确定有无恶性细胞,可用DNA 染色了解异常细胞的DNA 含量(异倍体细胞)。
2.细胞学 应用滤过装置做细胞学检测肾盂及输尿管肿瘤80%可出现细胞学阳性。细胞的特征提示肿瘤的组织学级别,分化良好的低期肿瘤80%病例细胞学检查出现假阴性,而分化不良的肿瘤60%阳性。但尚缺乏细胞学级别与侵犯性的直接关系。
其他辅助检查:
1.X 线检查
(1)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其密度不均匀;肾积水、肾功能不良时肾脏不显影;如肾盏漏斗部梗阻,表现为肾小盏积水。对高度怀疑的病变,宜采用低密度造影剂,从不同角度多次X 线摄片观察;对肾脏不显影病例,应改用逆行尿路造影检查。
(2)逆行性尿路造影:是诊断肾盂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尤其是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良时。本方法还可直接收集患侧尿或用盐水冲洗取样,亦可通过输尿管刷取活组织检查,行肿瘤细胞学检查。逆行尿路造影时可选用非离子性造影剂,同时应防止带入气泡而造成误诊。
2.超声检查 表现为肾窦中央回声分离或低回声,伴有肾盂积水时肾盂内出现实性不规则回声或轮廓不整齐。对于小的肿瘤超声检查容易漏诊。
3.CT 检查 在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时,CT 扫描有重要意义。平扫可见软组织肿块(CT 值20~40Hu)充填肾盂肾门区,肾窦脂肪影变窄或消失,常伴有肾盂积水现象;增强扫描肿块CT 值较平扫时有所增加。CT 检查在肿瘤分期上优于B型超声,可明确有否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或腔静脉癌栓形成等。
4.MRI、MRU(磁共振泌尿系成像) 后者提供肾实质和收集系统影像,充分显示肿瘤,对有梗阻不显影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膀胱镜检查 可见患侧输尿管口喷血或发现常常伴发的膀胱肿瘤或输尿管末端肿瘤。在X 线导引下,应用特制的带刷拭子的P6 号输尿管导管直接刷取肾盂病变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6.肾盂输尿管镜检查 将肾盂镜送入肾盂,可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并可取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肿块性质。
1.肾细胞癌 泌尿系造影也可呈肾盂肾盏充盈缺损,但血尿程度和频度较之为轻,部分病例甚至无血尿。更易触及腹部肿块。泌尿系造影显示肾盂肾盏受压、移位、变形。肾动脉造影显示肾实质内可见肿瘤血管及造影剂聚积。B 型超声、CT、MRI 检查可明确显示肾实质内软组织肿块,肿块主体在肾实质,肾局限性增大,轮廓外突。
2.肾海绵状血管瘤 破裂时可有严重血尿,尿路造影可有肾盂充盈缺损,需予以鉴别。但多数病例发生于40 岁以前,皮肤黏膜可能有血管瘤病变,为突发性肉眼血尿,每次血尿间隔时间较长。B 型超声、CT、MRI 检查显示血管瘤的密度低于软组织肿块;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可予以鉴别。
3.原发性肾紫癜症 表现为严重血尿,尿路造影时肾不显影或肾盂充盈缺损。但其突然发病,血尿发作频繁,来势凶猛,一般止血措施难以奏效。影像学检查往往难以发现明确的占位性病变。
4.肾盂血块 泌尿系造影表现为肾盂内充盈缺损,酷似肿瘤性病变。肾盂血块的主要特点是形态不稳定,在2 周内重复造影或行B 型超声、CT 检查,血块可变形、缩小,移位或消失。反复尿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
5.肾盂中不显影结石 泌尿系造影显示肾盂充盈缺损,需注意与肾盂癌鉴别。肾盂阴性结石可伴有疼痛和镜下血尿,血尿多不严重,肉眼血尿较少见。逆行造影若注入空气,可衬托出密度较高的结石阴影。超声检查集合系统呈现强光点,其后伴有声影。CT 扫描显示高密度的结石影像。
6.肾盂旁囊肿 该病可有腰部不适,血尿和高血压等。泌尿系造影示。肾盂、肾盏变形、移位、拉长等类似肾盂肿瘤的表现。但B 型超声检查显示肾门处液性暗区,并可显示出囊肿大小。IVU 检查显示肾门旁或肾窦内圆形肿物压迫肾盂肾盏,呈现弧形压迹。CT 检查显示肾盂旁边界清楚、均匀低密度的椭圆形肿块,CT 值为0~20Hu,增强前后CT 值变化不大。
7.肾 *** 肥大 肾脏 *** 肥大向肾盂突出,肾盂造影或CT 检查,可见肾盂充盈缺损征象,应与肾盂癌鉴别。肾 *** 肥大为变异性改变,一般无肾盂癌常见的无痛性肉眼血尿,病史较长,症状不多。B 型超声、CT 检查肾盂充盈缺损与肾实质相连,体积多较小,表面光滑,动态性观察,形态及大小可长时间无变化。
8.肾包虫囊肿 肾包虫囊肿尿路造影表现与肾内占位性病变相似。诊断需结合流行病接触史及Casoni 试验来诊断。超声检查作为首选可证实肾内占位性病变为囊性及有多数分隔的囊性病变。CT 检查也可明确为囊性病变,除囊肿巨大和囊壁较厚并有钙化和强化外,特征性改变为大囊内可见低密度小子囊。若囊肿破裂与肾盂肾盏交通,增强扫描可见造影剂溢入囊内。
本病以手术切除为主,放疗、化疗效果不佳。手术范围是肾及输尿管全长。否则输尿管发生肿瘤可能性达84%。
1.手术治疗 经典的肾盂肿瘤手术是作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袖口样切除。手术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也包括输尿管开口周围2cm 范围内的膀胱壁。一般应一次性完成手术,全身情况很差者可分二期。但本手术一般不行淋巴清扫,因其不能提高生存率。全输尿管切除的必要性是因移行上皮细胞癌常接种于同侧下尿路,使20%患者输尿管残端发生肿瘤。若患者为独肾、肾功能损害、双侧性病变可施行局部切除,即局部肾盂病变切除,伴或不伴部分肾切除。
2.内镜治疗 经活检证实细胞分化良好且无浸润的小肿瘤,可局部切除或经皮肾镜、输尿管肾镜电灼及切割作保守手术治疗。术后定期膀胱镜检并且抗癌药灌注膀胱,以防肿瘤复发。
3.中医药治疗可参照肾细胞癌。
肾盂肿瘤主要并发症是可直接蔓延或血行转移至肺、肝、骨等,引起多器官肿瘤。
预后:本病生存率与肿瘤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总生存率约40%,分化良好者其5 年生存率为56%,分化差者为16%。非侵犯性肿瘤5 年生存率为60%,侵犯性肿瘤为25%。
预防:肾盂肿瘤的预防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分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 其目标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1)避免吸烟:吸烟已经较明确的为人们所熟知的致癌因素,与30%的癌症有关。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吸烟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肿,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
(2)调整饮食结构:合理的膳食对大部分癌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植物类型的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这些成分几乎对所有癌变的预防均有效果。调查表明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及肺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
(3)预防因职业和环境污染、药物等原因导致的不同部位的肿瘤。如肺癌(石棉)、膀胱部(苯胺染料)、白血病(苯)等均与以上因素有关。有些感染性疾病与某些癌症也有很密切的联系:如乙肝病毒与肝癌,人 *** 瘤病毒与宫颈癌。在一些国家,血吸虫寄生感染显着增加膀胱癌的危险性。暴露于一些离子射线和大量的紫外线,尤其是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也可以导致皮肤癌。常用的有致癌性的药物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抗雌激素药他莫西芬(三苯氧胺)等,绝经后妇女广泛应用的雌激素与宫内膜癌及乳腺癌有关。
2.二级预防或临床前预防,其目标是防止初发疾病的发展。包括针对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尽早逆转到0 期。
3.三级预防为临床(期)预防或康复性预防。其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和发生残疾。任务是采取多学科综合诊断(MDD)和治疗(MDT),正确选择合理以及最佳诊疗方案尽早扑灭癌症,尽力促进恢复功能和康复,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
肾盂肿瘤男性较多,男女比例为2∶1,高发年龄为50~60 岁,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输尿管肿瘤位于下1/3 者较多。肾盂及输尿管肿瘤多数属于移行细胞肿瘤,鳞状细胞癌及腺癌可伴有感染或结石,但不常见。鳞状细胞癌低于10%,腺癌更少见。
三阴交,能使腹壁松弛,胎动活跃,有助于矫正胎位。肿瘤的辅助治疗:对某些消化系、泌尿系肿瘤有一定的辅助...
三阴交,能使腹壁松弛,胎动活跃,有助于矫正胎位。肿瘤的辅助治疗:对某些消化系、泌尿系肿瘤有一定的辅助...
三阴交,能使腹壁松弛,胎动活跃,有助于矫正胎位。肿瘤的辅助治疗:对某些消化系、泌尿系肿瘤有一定的辅助...
三阴交,能使腹壁松弛,胎动活跃,有助于矫正胎位。肿瘤的辅助治疗:对某些消化系、泌尿系肿瘤有一定的辅助...
⑸ 肾肿瘤如何治疗
肾肿瘤
肾肿瘤多为恶性,任何肾肿瘤在组织学检查前都应疑为恶性。临床上较常见的肾肿瘤有源自肾实质的肾癌、肾母细胞瘤以及肾盂肾盏发生的乳头状肿瘤。成人恶性肿瘤中肾肿瘤仅占1%左右,但在小儿恶性肿瘤中,肾母细胞瘤竟占20%以上,是小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成人肾肿瘤中绝大部分为肾癌,肾盂癌较少,我国肾盂癌占24%,远高于国外的统计数(10%以内)。
一、肾癌
临床表现 肾癌高发年龄50~60岁。男∶女为2∶1。常见病状为血尿、肿块、疼痛三大病状;间歇无痛肉眼血尿为最常见初发症状,但肿瘤已穿入肾盏、肾盂。肿瘤较大时腹部或腰部肿块亦较易发现。疼痛常为腰部钝痛或隐痛,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发生肾绞痛。
肾癌可有肾外表现如低热,可能因肿瘤坏死、出血、毒性物质吸收所引起,近年已分离出内生致热原。肿瘤亦可引起血沉快、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等。同侧阴囊内可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消瘦、贫血、虚弱等是晚期病状。临床上有10%左右因转移灶病状如病理骨折、神经麻痹、咯血等就医,肾癌患者就医时约1/4已有肿瘤扩散。
治疗 根治性肾切除,应充分显露,同时切除肾周围筋膜和脂肪,连同肾门淋巴结,先结扎肾蒂血管可减少出血和扩散,静脉内癌栓应同时取出。术前行肾动脉栓塞法治疗,亦可减少术中出血。肾癌的放射及化学治疗效果不肯定。肾癌单个或两个转移癌有切除后长期生存者。亦有原发肾癌切除后肺转移癌自行消退的报告。
二、肾母细胞癌
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亦称肾胚胎瘤或Wilms瘤。
临床表现 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2/3在3岁以内。男女、左右侧发病数相近。偶见于成年人。早期无症状。“虚弱婴幼儿腹部有巨大包块”是本病的特点,绝大多数是在给小儿洗澡、穿衣时发现。肿块增长迅速,肿瘤很少侵入肾盂、肾盏,故血尿也不明显。常见发热和高血压,血中肾素活性和红细胞生成素可高于正常。
治疗 早期经腹行肾切除术。手术配合放射及化学治疗可显着提高手术生存率。术前静脉注射长春新碱准备,可代替术前照射。术后放射治疗并配合更生霉素每公斤体重15μg自手术日起每日静脉点滴共5日,以后每3个月一疗程共5次。亦有用长春新碱1.5~2mg/m2表面积,每周一次,12次为一疗程。两药同时应用疗效更好。局限在肾的2岁以内婴儿可不作放射治疗。综合治疗肾母细胞瘤2年生存率可达60~94%,2~3年无复发应认为已治愈。双侧肾母细胞癌可配合上述辅助治疗行双侧肿瘤切除。
三、肾盂肿瘤
泌尿系统的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均覆有移行上皮,其肿瘤的病因、病理等相似,且可同时或先后在不同部位出现肿瘤。
临床表现和诊断 平均发病年龄55岁,大多数在40~70岁。男∶女约2∶1。早期表现为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常无肿物或疼痛,偶因血块堵塞输尿管出现肾绞痛。体征不明显,尿细胞学检查容易发现癌细胞,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喷出血性尿液。尿路造影片肾盂内充盈缺损、变形,应与尿酸结石或血块鉴别。必要时可经膀胱镜插管收集肾盂尿行细胞学检查或刷取局部活组织检查。输尿管肾镜以及超声、CT检查对诊断肾盂癌亦有重要价值。
治疗 手术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经活检分化良好的无浸润肿瘤亦可局部切除。
肾盂肿瘤手术5年生存率30~60%,由于病理差异极大,预后也很悬殊。随诊中应注意其余尿路上皮器官发生肿瘤的可能性。
http://www.bufotanine.com/tumor/contents/102980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