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瘿瘤是什么意思
瘿瘤是一种病症名,通常指人体某些部位出现的肿块或肿瘤。
瘿瘤这一病症,在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其特点是在体表出现肿胀物,这些肿物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个的,常常与人体内部的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以下是关于瘿瘤的详细解释:
1. 定义与特征
瘿瘤多指颈部或其他部位的肿块,这些肿块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中医理论中,瘿瘤的形成与气血瘀滞、痰凝等因素有关。这些肿块一般质地较硬,可能伴有疼痛或无痛感。
2. 病因分析
瘿瘤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期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调等都可能是瘿瘤的诱因。在现代医学看来,某些瘿瘤可能是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的表现,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断与鉴别。
3. 中医治疗观点
在中医治疗中,瘿瘤的诊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理气血、化瘀散结等方法,辅以药物治疗和针灸等治疗手段,以达到消除瘿瘤的目的。同时,中医还强调生活调养,如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等,以助病情康复。
总之,瘿瘤是指人体出现的肿块或肿瘤,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治疗上,中医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调理,同时强调生活调养的重要性。如怀疑自己患有瘿瘤,请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
Ⅱ 什么是中医瘿瘤(甲状腺结节)中医怎么治瘿瘤的
中医瘿瘤,是甲状腺疾病在中医上的叫法。《岐天师别传》有论瘿瘤:瘿、瘤不同。瘿者,连肉而生,根大而身亦大,瘤者,根小而身大也。即瘤之中,又名不同。有骨瘤、有脂瘤、有肉瘤、有脓瘤、有血瘤、有粉瘤、有筋瘤、有物瘤。筋瘤不可治,亦不必治,终身十载,不过大如桃核。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其中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高2 4倍。
中医认为,由于七情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攻于头,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肝郁化火,的伤胃阴,胃火炽盛,故消谷善饥;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消瘦乏力;肝郁气滞,影响冲脉,故月经不调,经少,经闭;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则男子遗精、阳萎;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手舌震颤;心肾阴虚,则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多汗;阴虚内热,则怕热,舌质红,脉细数。患者素体阴虚,遇有气郁,则易化火,灼伤阴血。总之,患者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痰气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
在江苏某中医院的专家门诊上,1/2都是瘿瘤,已经超过了糖尿病,成为内分泌的第一大病。其患病率甚至达到了18%-19%,基本上,每5个人中就有1个瘿瘤患者,特别是在中年女性中较多见。瘿瘤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种,良性占绝大多数,恶性结节不足1%。
虽然瘿瘤大多都是良性,但在发现是良性后,也需要及时治疗,以免结节继续生长变大,增大癌变概率,进而危及生命。对于瘿瘤的治疗,河北甲状腺专科医院主任梁医生不建议盲目手术,因为我们甲状腺周围的血管丰富,手术存在一定风险,而且手术后复发的概率很高,反而采用中医治疗最为有效。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瘿瘤?
中药外敷散结方,是在古典记载的中医学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法基础上,分析人体经脉、穴位,分解症状,结合目前甲状腺疾病理论和临床经验,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
(1)活血消炎——平病性
中医上认为,瘿瘤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是气滞、痰凝、血瘀;其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
的
虚实夹杂,在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由气滞、痰凝、血瘀而为病。经脉不通则疏通经脉,血脉不通则活血祛瘀,气机不畅则调整气机。
散结方选用莪术、姜黄、急性子、木鳖子等20多种中草药,萃取出药物精华成分,凝练成膏,具有很强的活血化瘀、补血调血作用,通过外用贴敷,直接作用穴位,持久穴位给药,药效持久,让经络气血恢复畅通,彻底达到活血消炎的作用。
(2)疏肝理气——达病位
瘿瘤发病早期都是由于肝气郁结,气郁化热,火热伤阴,灼津凝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而致颈部肿胀。
散结方采用独特的中药发酵和鲜株入药工艺,保证了药物的原始效用,使药效直达病灶,将人体的精气和药物协同抗病祛邪,清除淤积病毒、调节甲状腺素分泌,疏肝理气,解郁消肿,能够快速改善患者因结节引发的不适症状。
(3)软坚散结——消病因
中医认为瘿瘤的辨证首先要明确标本,即紧抓阴虚为本,气、火、痰、瘀为标这个基本病机;其次,要辨病情轻重、病程长短、脏腑偏重。养阴清热、解郁化痰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治则。
中药外敷散结方通过穴位缓释给药,行滞通痹,能快速营养结节,直达病灶,改善患处微循环、消除炎症,激发人体免疫细胞活性、改善肌体气血功能、调节五脏阴阳平衡机制,坚持按疗程服用,能够软化结节处增生组织,使结节消散至缩小不见,达到综合治愈的目的,恢复机体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