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缠骨拔针治疗方法

缠骨拔针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4-07-09 18:56:04

⑴ 治疗脚踝扭伤最快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我打篮球比赛的时候`把脚踝扭伤过```当时痛得不能行走``
我以为骨折了``但我经常看体育常识``所以知道受伤时知道怎样应付```把脚踝最为疼痛的地方放在水龙头下方```
冷冲半个小时 ``待淤血红肿都出现在受伤处时``不要行走`
尽量不要用这个脚承受过大的力```保养一周基本痊愈`
``<一定要在扭伤后马上用冷水冲`不然时间长了红肿自己出来再冲基本上没多大用!>````切记~~~~~~~

⑵ 论述骨伤的治疗方法

骨伤科
来源:神农网 | 字体: 放大 还原 缩小

一、骨伤的治疗 蒙医骨伤治疗方法大体上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手段类似,也有复位、整复、固定、按摩、功能煅炼及全身用药等疗法。蒙医骨伤很重视膳食治疗、推拿按摩和护理。在固定材料方面亦有其独到之处。 按摩是蒙医传统的治骨伤方法之一。在医治骨伤的各个阶段按摩法也各不相同。骨伤初期一周,由于软组织、血脉、淋巴管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血、“协日”热偏盛,恶血集聚,表现红、肿、热、痛。此期为了散积血、消肿,在夹板间隙和远近端喷酒轻揉,痛处指嵌,在有关穴位点压,可舒筋活血、促进代谢,有利于痊愈。 过了初期阶段,一般都能够进入复位稳定时期。但七元不同程度地受损失,所以在治疗骨伤全过程中采取加强脏腑功能,补充七元,营养筋骨的治疗原则。同时可在脾、肝、心、肾、肺穴喷酒按摩,沿脊椎上下推拿加强血流。 药物治疗初期根据病情对症选用七宝汤、七雄丸、二十五味樟脑散、珍珠丸、单味三七散。中期散瘀清热、接骨,可选用九味秘方散、六味青铜散、八味朱砂散、六味石块明散。后期强筋养骨、补元,镇“赫依”、舒筋,选用健脾归津散、二十五味大汤散、三十五味沉香散、十八味水银丸。如果是开放性损伤,首先清创,涂药,整复,同时选用清热生肉药物。如五味珍珠丸、六味麝香丸、八味红花止血散,可接通血脉,修复创伤,生新肉,骨伤愈合。 护理:注意被褥衣着的清洁,防止褥疮,注意夹板和捆绑布带的松紧度。要注意饮食护理,《饮膳正要》中说五谷之果为主食,五类水果为助食,五类之肉为补食,五类蔬菜为养食,五味调食则补养元气。骨伤初期饮食宜多食稀粥、水果蔬菜、新鲜奶食,忌油腻、酒和海味。中期宜食炒米、谷类、牛羊猪软骨、肝、肾、豆类和菜类、骨汤等。后期应食五谷、蛋、蔬菜类。 功能锻炼:活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供足营养,促进愈合。功能锻炼应从少量小幅度到长时大幅度。如上肢骨伤应从手指运动、前臂肌肉等开始锻炼。 正骨材料 1.白酒:白酒按摩对正骨颇为重要。具体操作有两种,一是将白酒直接涂擦在骨折部;另一种为喷酒法,即医生嘴里含一口白酒,用两手轻轻地抚摸患处,随而把酒重重地、均匀地喷在骨折处,接着进行按摩。蒙医认为白酒具有散热、止痛、舒筋、活血等功能。特别是在患处喷酒后,既能使紧张挛缩的肌肉舒展,又能使松弛乏力的肌肉增加张力,以维持屈伸肌组之间的平衡,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2.青铜镜:在脏腑穴位处按摩,可解毒,增强“赫依”血循环。 3.圆形银镘:在骨折处和瘀血部位进行按摩,有解毒、改善“赫依”气血运行之功。 4.铜针:在疼痛部位的有关穴位处有规律地敲打按摩,可增强“赫依”血循环,恢复感觉。 5.蛇蛋花石:开放性骨折时在伤处按压可止血、镇痛。 6.夹板:必须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肢体肌肉舒缩变化的生理要求。一般用柳木、红白松木、牛皮、牛骨等材料制成。 7.垫:应柔韧并能维持一定形状,不易变形,又有一定支持能力;能散热,对皮肤无刺激;能吸水分并且能保护酒力性。需消肿时可用兔毛、羔绒等制垫。骨肉脱离者用鞣皮、纸等做垫,开放性骨折用油鞣革垫。除此之外可用毡、纱布等制垫。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可制成方形、长形、梯形等垫。如并列骨干骨折应放长型垫以分开双骨,肢体斜坡处放梯形垫。压垫的大小、厚薄要适宜,形状需与肢体相吻合,放置位置要正确。位置放错,则起反作用,使骨折再移位。 8.缚带:夹板两端和中间进行捆绑。但应注意血循环不受到影响,血脉不受压为原则。 9.绷带:包裹夹板用。 10.砂袋:大小布袋,内装细砂,镶于患部两侧。具有固定骨折,吸去血、“协日”热,脉热,骨热和镇痛作用。 复位法 1.调整位置,松弛肌肉 调整好所伤肢体,对复位做最初的准备。将骨折肢体摆至最佳位置,可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对复位创造有利条件。如,髌骨骨折复位时采取下肢完全伸直位,锁骨骨折复位采取挺胸位等。 2.拔伸吻合 为矫正重叠移位的基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沿着肢体纵轴,由远近骨折端作牵引和反牵引。做到用力轻重适宜,持续稳准,使移位的骨折端慢慢地拔伸过来。 3.旋转屈伸 主要矫正骨折断端间的旋转和成角畸形,特别是关节部位骨折时常用此法复位。在拔牵下,由远端旋转压合复位。 4.推挤提压 矫正侧方位移位时常用此法。可以用手指压骨折端的凸起处,使其复位。 5.扣挤分骨 凡是两骨并列部发生骨折时,骨折断端因骨间肌或骨间膜的收缩而互相靠拢。整复时应以两手拇指及其它四指,由骨折部掌侧、背侧挤骨间隙,使靠拢的骨折断端分开,远近端互相稳定,使并列的双骨折能像单骨折一样。 6.成角折顶 横断骨折而移位时,单伸牵引,常不能解除骨断端交锁,以致骨断端不能良好整复,术者用两手拇指顶住骨突出的一面,其余手指环抱凹陷的一面,先将骨折片向成角的一面,加大成角,解除骨片交锁,然后逐步向成角的相反方向折顶,使之整复。 7.勾提顶压 矫正不明显部位骨折或脱位或者断端镶入时常用此法。如尾骨骨折或脱位时采用食指勾提顶的同时用拇指压,使其复位。 整复后按摩推拿 为了使骨折面紧密接触,理顺软组织,改善血循环,轻柔地循肌肉、肌腱的活动方向,顺骨摸筋,达到安肌散瘀、舒筋活血、消肿、促进愈合的作用。蒙医传统按摩法有十四种。即顺骨捋法、抟法、按法、蹭法、揉法、摇法、捻法、抖法、挤法、攥法、捏法、抻法、搓法、嵌法。 1.捋法 适用于胸骨、脊椎骨、四肢骨折及脱位的治疗。主要用于病程中期或末期。用手接触患者伤处及周围,适度的用力,循序渐进地进行捋摸。能达到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之目的。 2.抟法 适应于颅骨、尺骨、股骨、指趾骨折。主要用于横断骨折,粉碎骨折整后。两手掌夹挤伤处,进行反复轻柔来回抟滚。具有调理肌筋,断面密合等作用。 3.按法 适应于骨折变形错位凸出部位。用手掌根轻柔地作用于患处,具有舒筋止痛的作用。 4.蹭法 适应于颅、颈骨、胸肋骨、脊椎骨及四肢骨等骨折以及关节脱位。复位固定后,在夹板两端及痛处用手指和手掌由慢至快,由快至慢多次上下蹭摸。具有散瘀活血,解痉祛麻等作用。 5.揉法 适应于腰、肱、股、胫腓骨骨折。主要用于治疗后期和大关节脱位。用手掌力上下反复搓揉。可起到消肿散瘀,止痛作用。 6.摇法 适应于四肢关节脱位、关节近处骨折、脊椎骨折及整复后使骨折面进一步对合以及矫正骨折与周围组织、关节囊粘连等。整复者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稍稍左右或上下摇摆骨折远端,帮助骨折进一步对合。 7.捻法 适用于肱骨、尺骨、股骨、胫骨骨折,特别是旋转性、斜性骨折用此法整复。整复者用两手掌紧挤于断处按骨折移位方向逆向回旋。 8.抖法 适用于四肢骨骨折陈旧,肌肉收缩,关节僵直,血循环不良等。术者两手握骨折远端上下波浪式抖动。 9.挤法 适用于肩胛、脊椎骨及四肢骨骨折。用手掌、拇指等用力于伤处,由下而上推压。可散瘀,消肿,舒筋。 10.攥法 适用于肩肿、髋、膝等部位骨折肿胀。患处双手紧握逐渐用力。可起散瘀,消肿,止痛作用。 11.捏法 适用于鼻骨、颈骨骨折及陈旧性脊椎骨折等。用拇指与食指指腹捏拿之力弹拔断处、痛处的肌肉、肌腱、筋膜。可活血、生肉、散凝等。 12.抻法 用于颅骨、下颌骨、肋骨骨折、肌筋痉挛等。用双手拇指或手掌在表面从里往外抻摩。 13.搓法 用于颅骨、颈骨、胸肋骨、脊椎骨、四肢骨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用拇指或手掌、掌根部在伤处或肿痛、硬化位上下搓。可松弛肌肉、肌腱之收缩,散肿结,矫正碎折。 14.嵌法 用于头部伤痛、颈强直、伤骨晕厥、伤后肌肉僵硬等。用拇指甲在痛处或人中穴重力嵌按。有止肌肉痛,消除晕厥,刺激中枢作用。 骨折的治疗 l.颅骨骨折 颅骨骨折可分线性骨折和凹陷骨折。全身表现有耳鸣耳聋,颈项强直,呼吸深慢,口吐白沫等。如有鼻出血、呕吐、嗜睡时可能有脑组织损伤。 治疗:线性骨折不需特殊处理,清洁口腔、鼻腔,内服八味红花止血散、人参汤等。凹陷骨折可手术复位,服六味石决明散和五味珍珠散等。 2.锁骨骨折 锁骨位于表浅,最易遭受外力损伤而发生骨折,临床常见。常由于跌扑时肩部或以手掌触地,外力传至锁骨而折断或者直接棒打弹伤。 临床表现:病人多用健侧的手托患肘,头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骨折处压痛,可听到骨擦音,并可摸到重叠畸形。 整复:患者挺胸,助手在患者背后板住两肩,术者用拇、食、中指按上提下使骨折端复位。整复后骨折端用分骨垫置于两侧固定,腋下放棉卷,以放满腋窝为度,卷心穿一绷带,将绷带两端在背后作结。患侧肘内收90度,贴躯体,吊胸前6周。 3.肩胛骨骨折 由直接暴力引起骨折,局部常有皮肤挫伤痕迹与肿胀,肩胛冈区压痛,肩部活动受限。 整复:根据其骨折的情况用抻、揉、攥等法复位。局部敷药包扎,三角巾固定3-4周,内服药可加熊胆或牛胆与红花。 4.肱骨骨折 肱骨骨折可分肱骨颈骨折、肱骨干骨折及肱骨髁上骨折三种。 (1)肱骨颈骨折:有内收型骨折和外展型骨折。表现有肩部剧痛、肿胀、压痛、短于健侧,肩关节外形呈圆型。 整复:助手反方向牵引(外展者内收,内收者外展),术者两手拇指抵于断骨上段外侧,余八指在下段内侧进行提捺正,使其复位。复位后夹缚固定,肘内收90度,吊胸前。 (2)肱骨干骨折:上臂痛,功能丧失,局部明显肿胀,压痛,远端叩击痛,有移位者可呈现弯曲及成角畸形,短于健侧,局部粗于健侧。 整复:一助手两手环握腋肩部向上拉,一助手握肘部向下拉,作对抗牵引调整力线。医者双手掌握骨折移位方向以正之。医者应酌情令其助手牵引中千万不要拔拉过度。 夹缚固定:复位后裹棉垫,小夹板四块排匀,扎带三道扎缚,肘屈90度,前臂中立位,托板悬吊于胸前,固定5-7周。 (3)肱骨髁上骨折:肱骨下端的髁上骨折是常见的,可分为伸展型、屈曲型两种。 症状:伤后肘部肿痛,严重压痛,肘关节呈半屈曲位,功能消失。伸展型者肘后呈凸出;屈曲型,肘后较凹陷。 整复:患者坐位,上助手双手握其上臂,下助手一手握肘,另一手握其腕部,肘在半屈位徐徐用力顺势拔伸牵引。术者先以两手对挤纠正骨折之侧方移位,然后纠正前后移位。 夹缚固定:复位后,将棉垫两端中间剪成缺口,形成四头,上两头裹肱骨下端,另两头裹前臂上端,用四块夹板固定扎带,前臂加托,用于颈部。 前臂骨骨折 前臂骨由尺桡二骨组成。在受伤时尺桡骨可同时折断,也可单根折断。伤后,伤处肿胀,疼痛,功能丧失,异常活动,骨擦音等。 复位:在助手的帮助下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相对分别卡于折端,尺桡之骨间,先挤分骨,然后整两骨之四个折端之移位,以纠正复位。 夹缚固定:整复完毕,在前臂内、外侧,尺桡骨之间折端部位放分骨卷,然后托以棉垫,四块小夹板扎带三道,肘屈90度,吊胸前。 脊椎骨骨折 脊椎由颈、胸、腰、骶骨组成。骨折后腰背疼痛,不能坐,脊突有后突畸形、压痛,脊椎两旁肌肉紧张板硬,肢体麻木,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失语,截瘫等。 整复与固定:患者仰卧硬板床上,两助手各牵拉腋部,两下助手分别握两踝部,做上下对拉牵引,并将下肢上提,使患者脊柱胸腰段呈高度伸位,术者按压后突之棘突畸形,即可纠正。整复后,将患者保持脊椎过伸位翻转。伤处垫以适宜之软枕头,取仰卧硬板床。 肋骨骨折 表现局部疼痛,深呼吸,咳嗽和喷嚏时剧痛,体难辗转。病人畏痛而惧咳嗽和深呼吸等。局部凹陷或突起畸形,移位折端可很易触知,可有骨摩擦声。 整复:在助手的帮助下,局部喷酒,令伤者深呼吸,在咳嗽的同时术者下压突出的折端借气将陷内的折端鼓出,即可复位。 固定:外盖棉垫,然后用多头带或宽绷带包扎固定。 骨盆骨折 骨盆由髂骨、耻骨、坐骨、骶骨、尾骨组成。骨折后在骨折处疼痛,平卧时翻身不便,局部压痛,皮下有血斑,以两手挤压两侧髂骨或分离两髂前上棘时则骨折处疼痛。 整复:骨折移位时,患者仰卧,助手牵引患侧下肢,医者复位,上移则下推,分离则合其位。复位后以多头带固定,砂袋固定5-7周。 股骨骨折 股骨骨折临床上较多见。可根据部位分为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 1.股骨颈骨折:老年人跌扑,伤后胯部疼痛,不敢站立。内收时患肢缩短并外旋,膝关节轻度屈曲等。 整复:外展无需整复,用长夹板,附在伤肢外侧,用绷带包扎固定。内收型,伤者仰卧,助手两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握髋关节上,向远端牵引后使腿内旋位,术者按其大粗隆部猛力一推,使其折端嵌入。 固定:方法同骨盆骨折固定法或砂袋固定,即腿应置于外展30度并内旋位,两侧用砂袋镶住,防止变位,固定6-8周。 2.股骨干骨折:疼痛剧烈,丧失活动能力,患肢缩短外旋和成角畸形明显。 整复:伤者仰卧,一助手固定骨盆。 (1)中上段骨折:一助手一手握膝下,一手握踝部,将患肢抬高和外展,并略加外旋,进行拔伸,缩短重叠矫正后,术者向内侧推上端,向外侧拉下端,使断骨两端对位。 (2)中段骨折:助手应将患肢稍外展拔伸,术者同时在大腿外侧推按即可对正。 (3)中下骨折:助手屈曲膝关节,使肌肉得以松弛,再拔伸牵引,术者乘机将下端向上提,即可对正复位。 夹缚固定:用8-12块夹板固定,扎带三道,砂袋固定。 胫腓骨干骨折 胫腓骨干骨折甚多见,分为胫排骨单根骨折或胫腓骨干双骨折,其中以胫骨骨折最为多见,胫腓骨干双骨折次之。 表现:伤后小腿部疼痛,迅速肿胀,不敢承重。可有成角畸形或触之有骨擦音及假关节活动。 整复:患者仰卧,一助手握膝上,一助手握其足背及足跟,相对牵引,使骨端充分拉开后,术者可用一手握住上端,另一手握其下端,矫正内、外、前、后的移位。复位后,用五块夹板置于小腿的前内、前外、后外、内后、外侧,勿压迫跟腱。三条带扎缚,用砂袋固定4-6周。 二、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凡跌打闪挫等引起筋膜、肌肉等损伤为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伤处肿胀,疼痛,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重者骨伤。 治疗:喷洒手法按摩治疗。根据部位之大小选用指揉法和肘揉法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并用理筋手法以松解挛急,舒筋。如伤部严重肿胀或筋膜断裂,严禁手法理筋及推拿。 三、关节脱位的治疗 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有伤后关节之骨端脱离正常位置,可出现特有的畸形,局部肿胀、疼痛,皮下瘀血斑,关节活动功能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全身表现有心悸、失眠、恶心、纳差、头晕头痛、气急、伤处刺痛。 治疗原则:应尽快予以整复,切忌暴力。应一次成功,恰当固定,配合推拿按摩。 药物治疗:活血散瘀的药有三果汤、三红汤、十三味大红汤、九味秘方散。止血消肿、舒筋药有十三味麝香丸、珍珠丸、杜仲汤,五味石方散、九味朱砂散。壮骨健身药有十八味水银丸、二十五味文冠木散。清脏腑热药有八味清心沉香散、九味牛黄散、十味清肾诃子散等。可根据伤情对症选用或联合用药。 外治:主要是外敷药物治疗。 手法治疗法有以下2种。 1.复位 常用复位法有以下几种。 (1)推拿按摩:整复前后在适当穴位进行推拿按摩,有活血、消肿、止痛作用。 (2)捏法:用拇指和其它四指在患处进行反复捏提。 (3)拔牵法:在患处的上下对抗拔牵复位。 (4)按法:用拇指或手掌在突起处按压复位。用于胸锁脱位等。 (5)摇法:握患关节远端,来回摇动,以松解痉挛,恢复功能。 (6)突然拍打法:乘患者不注意,突然拍打复位。 (7)刺激法:乘患者不注意,突然给予刺激,利用患者的突然反应复位法。用于颈部关节脱位。 (8)挺法:在患者两肩胛骨之间用膝顶住,往后扳双肩,使胸前挺。用于胸锁骨关节脱位。 (9)推法:用拇指或手掌推入复位法。多用于膝关节脱位。 (10)攥法:用双手环攥患处复位法。多用于髋关节脱位。 (11)蹬拔法:用肢蹬,手拔复位法。用于肩关节前内脱位。 (12)旋转推法:术者位于患者身后,旋转患部,推入脱位法。主要用于颈部关节错位等。 (13)挤法:关节两端向中间挤吻合法。用于耻骨联合分离的复位。 2.固定法 关节脱位整复后的固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夹板固定:主要用于四肢关节脱位合并骨折。 (2)“∞”形绷带固定:主要用于胸锁关节脱位。 (3)环形绷带固定:主要用于膑骨脱位。 (4)多头带固定:主要用于下颌骨脱位。 胸锁关节脱位 胸锁关节脱位时表现局部肿痛,影响上肢活动。前脱位时骨端突出,后脱位时影响呼吸或吞咽。 治疗:前脱位时,伤员坐位,助手用膝顶住伤员两肩胛骨间,双手向后扳伤者肩,术者同时用拇指按下锁骨内端,即可复位。后脱位时,术者牵引出移引的锁骨内瑞。 固定:“∞”形固定。 下颌关节脱位 下颌关节脱臼时表现张口不能闭合,语言不清,表情障碍,两关节窝凹陷。若单脱则下颌向健侧倾斜,下颌关节部外形不对称。 治疗:患者低坐位,仰面,头倚墙壁。术者两拇指缠以纱布,并列伸入口内,指腹分别按扣住下颌体,先将拇指用力下按,余指上提下颌角,两拇指感复位声音,口即能合。单侧脱臼,一手正之,另一手维护。 固定:四头带固定一周,固定期间宜吃软食。 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时表现肩峰突出,峰下凹陷,出现“方形肩”的畸形,在腋下或喙突可摸到圆滑的肱骨头,若勉强将肘贴及胸壁,则手摸不到健侧肩。可见局部肿胀,疼痛。 治疗:病员仰卧,术者立于伤侧,用两手握住伤肢手腕部作拔伸牵引,将一足(石肩关节脱位用右足,左肩关节脱位用左足)脱去鞋顶在病员伤侧腋窝紧靠胸壁,逐渐用力拔伸牵引,先作轻度外展外旋,以后内收内旋,当肱骨头滑入肩盂时,可感到一个响声,复位完成。 固定:无须特别固定,将上臂内收、内旋、屈肘,贴于胸壁,用绷带悬吊于胸前。 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时表现肘部肿胀、疼痛,不能伸屈而弹性固定于半屈位,鹰嘴尖明显后突,肘前窝饱满,可摸到滑出的肱骨下端,肘三点紊乱。若有侧方脱位时,可明确察知鹰嘴尖偏向一侧。 治疗:患者坐位或仰卧位,一助手握上臂下段,术者立于伤侧,一助手握腕上,与助手作对抗牵引,调线若有侧方位,先予以纠正,另一手拇指按住向前移位的肱骨下端,余指扣住尺骨鹰嘴,在牵引的基础上施用向前扳鹰嘴突向后推肱骨下端,并同时使肘屈即可复位。 固定:肘屈、前臂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3至7周即可。 桡骨头半脱臼时表现患臂下垂,肘部微屈,前臂内旋,不敢抬举。将前臂外旋时痛甚,桡骨头部压痛,被动屈肘亦产生疼痛,无明显肿胀。 治疗:术者与患者相对,手握肘,拇指在外侧按住桡骨头,另一手握患侧腕部,使臂外旋、屈肘,同时拇指下压桡骨头,即有复位音或有复位感。复位成功,其症状消失,活动如常。 固定:屈肘90度,前臂悬吊于胸前3-4天。 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臼时表现髋部肿痛,活动受限,足趾发麻。后脱臼时大腿内收内旋,髋膝半屈位,臀后高起,患肢缩短。前脱臼时,大腿外展外旋,髋膝半屈,足跟触及健侧小腿下段,髋外平坦,腹股沟或会阴处高突,可触及滑出之股骨头。中心脱臼时,股骨粗隆部凹陷变软,量诊短于健侧。 治疗:整复后脱臼时患者仰卧位,助手站在健侧双手分别按住髂骨翼以固定。术者站在患侧,其伤肢内收,内旋位,屈髋膝90度,小腿夹于术者两大腿之间,两手向上提拉腘窝并稍微晃动,可有复位声音即已复位。 整复前脱臼时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大腿根内侧可绕一布带,向外牵拉时,即可有复位音,即已复位。 整复中心脱臼时患者仰卧,一助手握患肢踝部,调线使定中立位,另一助手把住腋窝,两助手反向牵拉,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推髂骨部,另一手抓住绕过患腿根部之布带,向外拔拉,即可将内侧之股骨头拉出,触摸大粗隆与健侧比较,两侧对称,即已正位。 固定:复位后卧床一周。

⑶ 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多种多样,牵引、针灸、刺血、封闭针、手术等等,但是我建议脊欣外熨疗法,为什么?理由很简单,请看如下:
以下是各种疗法的对比:
牵引:牵引的时候很有效,但一旦停止牵引,椎间盘就会进行收缩,对神经造成压迫,导致患者的病情缠缠绵绵,反反复复,由急性转变为慢性。
针灸:主要促进微循环、通经络。对面瘫、内科如妇科病、月经不调等方面疗效显着。但银针不具有消炎的效果。
刺血(拔罐放血):利用梅花针或三菱针来把患者的血液换掉,促进血液循环。骨病不是血液问题,所以并不能解决问题。
封闭针:对神经系统起麻醉、阻滞作用,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有着缓解、改善、消除疼痛的作用。但会导致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坏死,要换上假骨头(人工置块),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手术:手术分为两种,一种为常规开放性手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手术;一种是微创手术,相对经济一点。手术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风险,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
而脊欣中草药外熨是将新鲜的,天然无污染的中草药通过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配伍,形成一种对脊柱健康具有显着功效的护理品。不用吃药,不用开刀,轻轻松松解决您的痛苦。用法简单方便,将脊欣熨料高温至90℃-100℃,然后根据患者疼痛地方快速烫熨,待温度下降到皮肤适应的情况下,用毛巾或者保鲜膜包裹着熨料,固定在病灶处。约半小时后重新加热外熨,每天如此重复3-4次。坚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相信从此帮您解决颈椎病的困扰。

⑷ 脊椎骨折 治疗 注意

脊椎骨折的种类
依骨折程度:完全性骨折(骨头折断,完全断成二个部分)以及不完全性骨折(骨头并未完全折断)。
依软组织受伤程度:开放(复杂)性骨折以及闭合(简单)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指的是骨折处的皮肤表面撕裂,形成一个与外界相通的伤口;而闭合性骨折指的则是并未影响到皮肤(即表示没有伤口的形成)。
另外还有病理性骨折(即骨头因疾病造成脆弱,经过一个轻微碰撞便造成骨折),及压力性骨折(因为骨头的张力和压力过高所导致)。

脊椎骨折有颈椎骨折和腰椎骨折,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保守性治疗(戴颈圈或背架)及手术治疗。

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1.住院期间
a.维持正确的姿势:记得维持腰背挺直的姿势,包括躺、坐、站立。手术后仍须做上、下肢的运动,另外每两小时必须翻身一次(护理人员会帮助您以圆滚木式来翻身)以预防褥疮。
b.维持排泄通畅:手术后您可能有一段时间无法下床上厕所,而必须在床上使用便盆,请记得在可进食后,多食用一些蔬菜、水果以避免便秘,若没有水分的禁忌,则每天至少喝2500㏄的水。因为若引起便秘,反而会造成您的不舒服及不便,所以千万不要因怕上厕所麻烦而不敢多吃东西喔!
c.正确的上、下床:当您要下床时,请先翻身侧睡,然后双脚垂放于床边,再以手臂的力量撑起身体并坐起,待适应后再慢慢站起来,上床的动作顺序则与下床的相反即可。
d.依照医护人员的指导,每天正确的穿戴颈圈或背架,如果穿戴不合(如太紧)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太松就无治疗效果了。

2居家时
a.维持正确的姿势:
l 当您躺着的时候—尽量睡硬板床(上面可铺一层软垫)或榻榻米,仰卧时膝盖下放一小枕头;侧卧时则双膝弯曲,两腿之间夹一枕头。忌俯卧(也就是趴着睡)。
l?当您坐着时—坐椅子时应将背部靠在椅背上,使腰部和椅背的空隙尽量减少,建议您选择硬的椅背。
l?当您站立或走路时—站立时,背部挺直并收缩小腹,眼睛往前注视。走路时,则以脚后跟为重心点,上身略往前倾(像是在爬坡的样子)。
l?当您开车时—请调整适当的位置,并放一个小靠枕在您的腰部,以支撑腰部。建议使用较硬的椅背或加用椅垫。注意长途驾驶时,开车约1-2小时后最好要中途下车休息喔!
b.当您需要般取物品时,尽量保持腰背部的平直,利用蹲下弯膝的动作来代替弯腰,最后靠大腿的力量站起来。记得避免踮脚及弯腰喔!
c.平日避免突然伸张、扭转、弯曲或摇动背部,以免扭伤腰部肌肉。平日扫地拖地时,记得勿弯腰喔!建议您可利用长柄的扫把及拖把。
d.假如您需要穿戴背架的话,请记得下床前务必将背架穿好再下床。
e.手术后4-6周您可回复较轻松的工作,但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提举重物,所以3-4个月后才能做出力的工作。
f.性生活可于手术后6周恢复,但勿过剧烈。
g.维持适当的体重,可以减少您背、腰部肌肉的负担。
h.背部肌肉加强运动:可保持肌肉与任带的柔软度和增进肌肉的力量。

不知道小安的严重程度如何
应该不至于要做手术吧……

户外运动各种突发性事件很容易造成人员伤害——缺腿断臂、浑身青肿、脊椎骨折都有可能发生。
一、避免损伤
避免各种损伤发生的第一守则是,除非训练或者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尽可能避免危险。切忌正路不走走歪路,这是刚尝到户外运动甜头的小驴们最容易患的错误。
学会识别危险,学会避开危险。
这是一个成熟的户外运动者经验和智慧的积累。一个成熟的户外运动者绝不能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和技巧而冒险。
生存的经验往往是用生命换来的,可以无偿的教给他人,但如果用来卖弄,实在太轻*自己了。
珠海的户外运动一般强度不大,危险性不高,珠海的驴们都喜欢休闲而不是探险,但因此危险经验的积累和意识的提高有待加强。
学会正视危险,学会战胜危险。
无论是攀岩和爬山,永远记住,支撑身体的是脚,手一般用来辅助平衡和更换方向。试图*手部的力量攀上绝顶的一般是徒劳的,非万不得已决不可尝试。
脚踏实地是一个户外运动着必须时刻遵守的。在一只脚没有完全的牢固的支撑身体重量的时候,绝不能拿起另一只脚。将身体的重量从一只脚变换到另一只脚,需要技巧,需要经验,更需要的是耐心。
脚踏实地另一个要点,就是下脚的时候,要稳,要循序渐进。即脚踩地的时候必须慢慢踩石,然后脚底立稳的情况下才能转换身体重量。避免“啪”的一下,一脚踩空坠落万劫不复的悬崖或者猎人并不温柔的陷阱。避免“咚”的一声,踩滑,自己摔倒倒无所谓,滑落的石头砸在下面的脑袋上可就痛苦了。
学会降低危险,学会承受危险。
在受伤不可避免的时候,避免头部和脊柱受伤,学会用背包和双臂来保护头部和脊柱。背部均衡的受力(在有背包缓冲的情况下)远比某一部分承受冲击来的伤害小。学会正确的跌倒和坠落,需要经验和技巧,更需冷静的取舍。
在不可避免的时候,手部臂部骨折带来的影响远比腿部骨折小,所以,宁愿舍弃一只手而不愿伤一只脚,除了冷静,更需要勇气。
平时可以刻意训练用脚洗衣服,没有手吃东西喝水。以备万一。
二、判断损伤
户外损伤主要是外伤出血,较重的为骨折。
(为配合驴谈两周年活动,我们重点以骨折来讲解)
一般外伤,锐性损伤较容易判断。
锐性损伤受伤的部位一般就是着力的部位。
表浅的伤口暴露较好,可能会有出血,容易判断。带上绷带和云南白药。学会清洁伤口,对无望保留的肌肉和皮肤要果断的用刀或者剪干掉,用水和酒清洁伤口。然后包扎。中国的云南白药,拔毒生肌散容易携带,比带消毒药水好很多。直接倒在伤口上就行了。
如果你专业一点,可以带一个持针器一个尖刀片和缝合针线,小号持针器当止血钳或组织钳用比止血钳当持针器用要方便很多。但记住,这些东西应与饱含戊二醛的消毒药棉放在一起,切不可用碘酊等。
尖而长的物体造成伤口表面可能无事,但可能有内出血。一般不可封闭,如要包扎,包扎的范围一定要远大于伤口。如皮肤发蓝,触磨其下有波动感,要当机立断用尖刀扩大伤口擦看。
骨折。
从山崖摔下,如没有正确的姿势和背包防护,最容易发生的是脊柱骨折和头部骨折。
脊柱骨折一定注意要平行的搬运患者,头部骨折注意生命体征,头侧移向一边,防止呕吐物窒息气道。必要时用鱼针穿过舌头用线固定防止舌后坠,用手帕卷成条塞在上下牙之间一角。迅速结束旅程,寻求急救。
其它部位的骨折相对影响较小。视个人承受力和伤势决定是否结束旅程。
一般骨折可分为两种类型:外骨折和内骨折。
外骨折时断骨可能会刺破皮肤,可能会有明显的伤口,这种情况容易引起病菌感染,在夹板固定前要把断骨复位,断肢摆直。如复位有可能因为短端尖锐,为防进一步损伤神经和血管,亦可以就此固定,但一定要有较为牢固的固定支撑,防止断端摆动。
内骨折是指断骨没有刺穿皮肤或裸露在外的病例。触动受伤部位时疼痛会尤为剧烈。
这些伤害大多数是骨折、脱臼、挫伤。其中的复合症状,肉眼看不见或本人都没发现的伤害,有时也会有骨折的现象。
无论任何状况,都要严格遵守下列的注意事项。第一,再没有固定的情况下不可随意搬动伤患。第二,要把患部抬高。第三,进一步冷敷患部。减少患部一定有内出血或淋巴液的渗出现象。
骨折的判断
1.剧烈的疼痛:由于骨折处的尖端刺伤周围组织的血管、神经,活动时骨折局部剧烈疼痛,并有明显压痛、肿胀。
2..畸形:骨折部位在肌肉的作用下,形态改变,如成角、旋转、肢体缩短等。
3.骨摩擦音及骨摩擦感:骨折断端相互碰触时出现的声音和感觉。严禁有意去做此项检查。
4.功能障碍:骨的支撑、运动、保护等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三、常见骨折的固定方法
户外运动,最容易受伤的是下肢,尤其是足部和胫腓骨(及常说的小腿)。
1、 髋部或大腿骨折 下肢骨折伤员需用“八”字型绷带将足踝与双腿都捆扎起来,这样可以防止断肢翻转或缩短。将一块夹板放于腿部内侧,另一块更长的夹板放于伤肢外侧,由胯部于足踝位,用绷绳捆扎固定。如果没有夹板,可在两腿之间夹上衬垫(折叠的毛毯或衣物都很理想),伤肢绑扎固定于对称的另一条腿上。
2、膝部骨折 如果伤腿僵直,将夹板置于腿后。膝部加垫,如果有条件,用冰块冷敷膝部。如果伤腿弯曲,不要强行拉直;可将双腿并拢,腿之间加垫,绷带扎牢。除非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援助,否则这都是权宜之计。如果外援没有希望得到,应尽可能将伤腿绑直。
3、 小腿骨折 从膝上部开始固定夹板。或者在双腿间加垫、捆绑。(见“髋部骨折”)
4、 足部或踝部骨折 通常不用夹板,抬高足部以减缓肿胀。用枕垫或折叠毛毯包裹踝部及足。踝部以上绑扎两圈,足部绑扎一圈。另外,如果没出现伤口,可以不必脱鞋,以提供固定作用,伤员足部不能负重
骨折临时固定的注意事项
1.如为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进行骨折固定,此顺序绝不可颠倒。
2.下肢或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尽量不要移动伤员。
3.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固定骨折的近端,后固定骨折的远端。如固定顺序相反,可导致骨折再度移位。夹板必须扶托整个伤肢,骨折上下两端的关节均必须固定住。绷带、三角巾不要绑扎在骨折处。
4.夹板等固定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垫、衣物等柔软物垫好,尤其骨突部位及夹板两端更要垫好。
5.固定四肢骨折时应露出指(趾)端,以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有苍白、紫绀、发冷、麻木等表现,应立服松开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6、夹板尽量选择平直和有一定韧性的。厚实的树皮用衬衣包裹是比较好的选择。坚韧,质轻,容易塑型。当然,固定是第一要务,切不可为了寻找较好的夹板而耽误第一处置时间。
7、 学会利用手头的装备,比带更齐全的装备更重要。

呵呵,以上内容为一剑结合多年旅途经验匆匆所写,来不及看的明天可别后悔。哈哈。
另附足部骨折专业文章一篇。

足骨骨折

距骨骨折

距骨居于胫腓骨与跟、舟骨之间,是足部主要负重骨之一,对踝关节的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距骨脱位较骨折更多见。距肌的营养血管供给主要来自前后关节囊及韧带附着处,如骨折或脱位后营养血管供给断绝,复位后距骨坏死率可高达95%以上。
一、骨折类型及移位机理
(一)距骨颈部及体部骨折:多由高处坠地,足跟着地,暴力沿胫骨向下,反作用力从足跟向上,足前部强力背屈,使胫骨下端前缘插入距骨的颈、体之间,造成距骨体或距骨颈骨折,后者较多。如足强力内翻或外翻,可使距骨发生骨折脱位。距骨颈骨折后,距骨体因循环障碍,可发生缺血性坏死。
(二)距骨后突骨折:足强力跖屈被胫骨后缘或跟骨结节上缘冲击所致。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伤后踝部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都十分显着,易与单纯踝关节扭伤相鉴别。由于跟骨及踝部骨折可与距骨骨折同时发生,有时临床鉴别是困难的,多需X线检查确诊。但距骨后突骨折,对经验较少的医生容易与距骨后大小相似的副骨相混淆,后者是一边缘光滑的子骨,同时距骨后缘也无缺损现象,而距骨后突骨折则相反,应注意鉴别。
三、治疗
距骨除颈部有较多的韧带附着,血循环稍好外, 上下前几个方向都为与邻骨相接的关节面,缺乏充分的血循供给,故应注意准确复位和严格固定,否则骨无菌性坏死和不连接发生率较高。
(一)无移位的骨折
应以石膏靴固定6~8周,在骨折未坚实愈合前,尽量不要强迫支持体重。
(二)有移位的骨折
距骨头骨折多向背侧移位,可用手法复位,注意固定姿式于足跖屈位使远断端对隐近断端,石膏靴固定6~8周。待骨折基本连接后再逐渐矫正至踝关节90°功能位,再固定4~6周,可能达到更坚实的愈合。尽量不要强迫过早支重。距骨体的骨折如有较大的分离,手法复位虽能成功,但要求严格固定10~12周。如手法复位失败,可以采用跟骨牵引3~4周,再手法复位。然后改用石膏靴严格固定10~12周。但因距骨体粉碎或劈裂骨折时,上下关节软骨面多在损伤,愈合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比例较高,恢复常不十分满意。
距骨后突骨折如移位,骨折片不大者可以切除,骨折片较大影响关节面较多时,可用克氏针固定,石膏靴固定8周。
(三)闭合复位失败的病例
多需手术切开整复和用螺丝钉内固定,但因手术不可避免会破坏部分距骨血循,骨折片的坏死率增高。所以粉碎度较大者,宜施行距骨摘除,并施行胫跟关节面的直接融合为好。
跟骨骨折
成年人较多,常由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经常伴有脊椎骨折,骨盆骨折,头、胸、腹伤,初诊时切勿遗误。跟骨为松质骨,血循供应比较丰富,骨不连者甚少见。但如骨折线进入关节面或复位不良,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常见。
一、骨折类型及移位机理
跟骨骨折部位有不同而可能有或无移位,移位主要受到跟腱或韧带牵拉以及外力的影响。跟骨骨折根据骨折是否进入关节面可分两类:

(一)骨折不影响关节面者:约有五种类型
1.跟骨结节纵行骨折;
2.跟骨结节横行骨折;
3.载距突骨折;
4.跟骨前端骨折;
5.*近跟距关节的骨折。
(二)骨折影响关节面者:可分为两型。
1.部分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多系高处跌下,骨折线进入跟距关节,常因重力压缩使跟骨外侧关节面发生塌陷。
2.全部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最常见。跟骨体完全粉碎,关节面中部塌陷,向两侧崩裂。
跟骨骨折影响关节面者
(1)部分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2)全部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跟骨骨折伤员多有典型的外伤史,如高处跌下或跳下,汽车或重物挤压等。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有时皮下瘀血,出现跟部的畸形,不能负重和关节活动受限等。应该注意的是与跟骨骨折同时经常出现并发伤如颅骨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和内脏损伤等,决不要忽略。X线检查对确定骨折类型及选择治疗方式很有帮助,经常要拍照侧位与纵轴位象。

三、治疗
(一)对骨折不影响关节面者:
(1)、(2)型以手法复位为主,足跖屈使断面对位,用石膏靴固定于轻度跖屈位4~6周;(3)、(4)型也可先试行手法复位,石膏靴固定,并照片检查骨折对位情况。如手法复位失败,则可行切开复位以螺丝钉固定,石膏靴外固定4~6周;(5)型可先用克氏针穿过跟骨结节,成人持续牵引3~5公斤约4周,矫正跟骨Bohler氏角(跟骨后结节至距跟关节面两线的交*角)。和跟骨的缩短,然后再用石膏靴固定4周。
(二)对骨折影响关节面者:
其中部分关节面塌陷骨折者,可在无菌操作下试用撬骨将塌陷的骨块撬起复位,然后连同撬骨的钢针一起固定在石膏管型中,3~4周后拆除石膏拔钢针,逐渐进行功能练习,避免过早负重。如闭合撬骨法复位失败,可施行切开复位,将塌下关节面撬起至正常关节面,其下填松质骨,并以石膏靴固定6~8周。
对于全部关节面塌陷骨折者:可在麻醉后于下肢螺旋牵引架上复位,克氏钢针穿过跟骨后上角,向跟骨后上方牵引10~20分钟。然后用Bohler氏跟骨压迫复位器,挤压跟骨两侧复位。挤压时间应有力而短暂,以免压迫皮肤坏死。复位后可再照片复查跟骨复位情况,满意后用石膏靴将牵引针一起固定,以防跟骨复位后再缩回移位。通常石膏靴固定4~6周拆除。
跖骨骨折
跖骨骨折是常见骨折,多因重物打击足背、辗压及足内翻扭伤引起。
一、第五跖骨基部撕脱骨折
腓骨短肌附着于第五跖骨基部结节处。足严重内翻扭伤可造成裂纹骨折或完全的撕脱骨折,X线照片检查时应注意与儿童的正常骨骺相区别。

治疗方法:一般无移位,可用胶布固定,绷带包扎,必要时用石膏靴(带橡皮跟可行走)固定约6周。其它跖骨基部骨折无移位也可用同法治疗。
二、第2、3、4跖骨颈骨折如有移位,应手法复位,短腿石膏固定,否则畸形连接后影响走路。又复位不成功,可手术复位,钢针固定。
三、行军骨折较少见,发生于长途走路,在第2、3跖骨颈或干骨折,也可发生在胫骨。一般无移位,又称疲劳骨折。骨折多在不自觉中发生,无外伤史,症状不重,仅早期患足稍痛,局部轻度肿胀,感觉足部疲劳不适,有时有较多骨痂发生才发现。
治疗:适当休息,早期用足弓支持,胶布固定包扎或石膏固定约3周,可防止过多骨痂形成。以后可用足弓垫(横弓及纵弓垫),分散重力,至症状消失。愈合后无后患。
趾骨骨折
较常见,多因重物打伤或误踢硬物引起,前者多为粉碎性骨折,后者多为横断或斜形骨折。常有皮肤及趾甲损伤。如有伤口,应清洁伤口,防止感染。如无移位,局部包扎固定。如有移位应手法复位,固定患趾于趾屈位。
足部损伤续
实际上我们遇上的更多的不是骨折,而是肌肉或者韧带拉伤,肿胀发生的比骨折更迅速,但不会像骨折那样无限制发展。
这时候,脱鞋的时候一定要全部的松开鞋带,并保证足部和小腿部的正常角度,并用专门的一只手来维持来固定。必要时,可用利刀切开鞋面。
如患者可以休息,不需要长途跋涉,无需夹板固定,绷带或毛巾即可,如上关节以上缠两圈,关节下一圈即可。但关节上的两圈不宜太紧,正常缠完后应能伸入一手指。或用毛巾八字包扎。
如患者还需要独自走很远,则进行简单固定,笔者昨日采取的是矿泉水瓶。折叠的报纸也是不错的,与腿部固定材料不同,选择柔韧第一,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去掉固定材料,在制动和抬高患足的基础上,用一些跌打损伤的药物更好。

阅读全文

与缠骨拔针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感应灯安装方法 浏览:495
技术都有哪些方法 浏览:789
高血压的运动治疗方法 浏览:771
灌甲醇正确方法 浏览:113
修房子水管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450
吐槽沙子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141
钣金工连接方法 浏览:655
制作方程的简单方法 浏览:986
瓷砖橱柜铝立柱安装方法 浏览:65
什么方法腌肉不老 浏览:332
自制肛塞方法图片 浏览:270
苹果悬浮球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99
木家具有虫子咬用什么方法解决 浏览:627
角磨机底部异响解决方法 浏览:421
vivo触屏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5
私密洗液使用方法 浏览:975
如何哄老婆开心五个方法 浏览:906
叠合板吊装方法视频 浏览:688
心理治疗方法包括什么 浏览:141
高中课文教学方法 浏览: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