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水土保持的最佳方法

水土保持的最佳方法

发布时间:2024-06-25 07:20:26

1. 水土保持种草

一、标准条款

1 规划

1. 1 确定人工种草地的位置

1. 1. 1 特种经济草生产基地。包括药用、蜜源、编织、造纸、沤肥、观赏等草类,应根据各种草类的生物生态学特点与适应性,分别选用相应立地条件安排种植。

1. 1. 2 饲草基地,应以饲养牧畜为主,有以下两种情况:

( 1) 割草地,主要选距村较近和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退耕地或荒坡。

( 2) 放牧地,主要选离村较远和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荒坡或沟壑地。

1. 1. 3 种籽基地。应选用地面坡度较缓、水分条件较好、通风透光、距村较近、便于田间管理的土地。

1. 2 确定人工种草地的面积

1. 2. 1 特种经济草地面积,应根据以草为原料的工、副业发展规划,以及所需草类的单位面积产草量确定。如产品在市场适销对路并有竞争能力,规划中应满足其种草面积需要。

1. 2. 2 饲草基地面积,应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天然草场与人工草地的单位面积产草量及载畜量,用天然草场与人工草地二者共同满足牧畜饲草需要确定。

1. 2. 3 种籽基地面积,应根据各类草籽的需用量和单位面积产籽量确定。力争就地解决草籽,除特殊优良草种外,一般不从外地调运。

1. 3 人工种草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位置包括以下方面:

a) 陡坡退耕地,撂荒、轮荒地;

b) 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的牧地;

c) 沟头、沟边、沟坡;

d) 土坝、土堤的背水坡、梯田田坎;

e) 资源开发、基本建设工地的弃土斜坡;

f) 河岸、渠岸、水库周围及海滩、湖滨等地。

2 设计

2. 1 草种

2. 1. 1 选作水土保持草种应抗逆性强,保土性好,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

2. 1. 2 适地适草,应符合以下要求:

( 1) 根据地面水分情况,可分别选种以下草类:

① 干旱、半干旱地区选种旱生草类。其特点是根系发达,抗旱耐干,如沙蒿、冰草等。

② 一般地区选种中生草类,其特点是对水分要求中等,草质较好,如苜蓿、鸭茅等。

③ 水域岸边、沟底等低湿地选种湿生草类,其特点是需水量大,不耐干旱,如田菁、芦苇等。

④ 水面、浅滩地选种水生草类,其特点是能在静水中生长繁殖,如水浮莲、茭白等。

( 2) 根据地面温度情况,可分别选种以下草类:

① 低温地区选种喜温凉草类,如披碱草等。其特点是耐寒、怕热,高温则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② 高温地区选种喜温热草类,如像草等。其特点是在高温下能生长繁茂,低温下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 3) 根据土壤酸碱度,可分别选种以下草类:

① 酸性土壤,pH 在 6. 5 以下,可选种耐酸草类,如百喜草、糖密草等。

② 碱性土壤,pH 在 7. 5 以上,可选种耐碱草类,如芨芨草、芦苇等。

③ 中性土壤,pH 在 6. 5 ~7. 5 之间,可选种中性草类,如小冠花等。

( 4) 根据其他生态环境,可分别选种以下草类:

① 在林地、果园内荫蔽地面,选种耐阴草类,如三叶草等。

② 风沙地选种耐沙草类,如沙蒿、沙打旺等。

2. 1. 3 不同气候带、不同生态环境的主要水土保持草种见附录 C ( 资料性附录) 。

2. 2 种草方式

2. 2. 1 直播。是种草的主要方式,分条播、穴播、撒播、飞播几种。

( 1) 条播,适应地面比较完整,坡度在 25°以下,一般用牧畜带犁沿等高线开沟,或牧畜带耧完成。南方多雨地区,犁沟可与等高线呈 1% 左右的比降。根据不同的草冠情况和种草的目的,可分别采取不同行距,以最大草冠能全部覆盖地面为原则,放牧草地应采取宽行距 ( 1. 0 ~1. 5 m) 条播。

( 2) 穴播,适应于地面比较破碎,坡度较陡 ( 有的达 25°以上) ,以及坝坡、堤坡、田坎等部位,或播种植株较大的草类时采用。沿等高线人工开穴,行距与穴距大致相等。相邻上下两行穴位呈 “品”字形排列。

( 3) 撒播,化草场进行人工改良时采用。一般应选抗逆性较强的草种,特别注重选用当地草场中的优良草种,并在雨季或土壤墒情较好时进行。

( 4) 飞播,地广人稀种草面积较大时采用,可参照 GB/T 15162 执行。

2. 2. 2 混播,是直播中的特殊形式,在直播的几种方式中采取两种以上的草类进行混播,加速覆盖,增强保土,并促进草类生长,提高品质。

一般以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根茎型草类与疏丛型草类混播较好,其配合比例见表3 -2。

表 3 -2 单位: %

2. 2. 3 其他种植方式。

( 1) 移栽,主要用于补植。一般可利用定苗时分株移栽; 有条件的先覆膜育苗,然后移栽。

( 2) 插条,有的草类 ( 如葛藤、小冠花等) 可插条繁殖。

( 3) 埋植,有的草类 ( 如芦苇、象草、小冠花等) 宜埋植繁育。

2.3 播种量设计

2.3.1 在选用国家或省级牧草种籽标准规定的一、二、三级种籽基础上,进行下述播种量设计。

2.3.2 理论播种量设计。当种籽的纯净度和发芽率均为100%时,所需播种量为理论播种量,以kg/hm2计。

(1)理论播种量可按公式(3-1)进行计算: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系列标准宣贯教材

式中:R———理论播种量,kg/hm2;

N———单位面积播种籽数,粒/hm2;

Z———种籽千粒重,g。

(2)种籽千粒重,可取有代表性的种子1000粒,称其重量测定。如是大粒种籽,可改为百粒重,并将计算公式(3-1)相应地修改为公式(3-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系列标准宣贯教材

式中:Z———种籽百粒重,g。

R———理论播种量,kg/hm2;

N———单位面积播种籽数,粒/hm2

2.3.3 实际播种量的设计

(1)实际播种量可按公式(3-3)计算: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系列标准宣贯教材

式中:A———实际播种量,kg/hm2;

R———理论播种量,kg/hm2;

C———种籽的纯净度,%;

F———种籽的发芽率,%。

(2)种籽纯净度可取有代表性的种籽样品,在除去杂质和其他种籽前后分别称重确定,并按公式(3-4)计算: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系列标准宣贯教材

式中:C———种籽纯净度,%;

Wc———纯净种籽重量,g;

Wy———样品重量,g。

2.4 种籽发芽率

可取100粒种籽,放在有滤纸或沙的培养皿中,加少许清水,保持20~25℃温度和充足的光照,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检查发芽籽数,并按公式(3-5)计算: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系列标准宣贯教材

式中:F———种籽发芽率,%;

QF———发芽种籽数,粒;

QX———试验种籽数,100粒。

3 施工

3.1 耕前土壤及表面处理

3.1.1 酸性碱性及盐渍化严重的土壤,均应进行相应处理,满足牧草及饲料作物生长的需要。一般盐碱地可采用灌水洗盐碱、排盐碱;酸性土壤施石灰改良;碱性土壤施石膏、磷石膏、明矾、绿矾、硫黄粉改良。

3.1.2 有地表积水的应开沟排水。

3.1.3 耕作及基肥施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在耕作前或耕作过程中,有条件的应施基肥,有机肥施加量为20000~30000kg/hm2

(2)土壤耕作视具体立地条件及有关技术要求,应采用常规耕作或少耕。

要求土块细碎,地面平整。

3.2 种籽处理

3.2.1 破除休眠应符合以下要求:

(1)对豆科牧草的硬实种子,通过机械处理、温水处理或化学处理,可有效破除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

(2)对禾本科牧草种子,通过晒种处理、热温处理或沙藏处理,可有效地缩短休眠期,促进萌发。

3.2.2 清选去杂应符合以下要求:

(1)采用过筛、风选、水漂、清选机破碎附属物等对杂质多、净度低的播种材料在播前应进行必要的清选,提高播种质量。

(2)对有长芒和长棉毛的种子,将种子铺于晒场上,厚度5~7cm,用环行镇压器进行压切,而后过筛去除,也可选用去芒机去除芒和长棉毛。

3.2.3 有条件时可采适量肥料拌种进行播种,有利幼苗生长。

3.3 播期

3.3.1 不同草类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有不同的最佳播种期。一般可根据当地实践经验确定。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通过试验(在春夏之间2~3个月时期内,每5~10天播种一次),分别观察出苗和生长情况,确定最佳播期。

3.3.2 春播地面温度回升至12℃以上,土壤墒情较好时进行。地下根茎埋植应在春季解冻后、植物萌芽前进行。

3.3.3 春旱不宜播种时,可以夏播,并选在雨季来临和透雨后进行。地下根茎插播应在抽穗以前进行。

3.3.4 北方秋播不宜太晚,出苗后应有一个月左右的生长期,利于越冬。

3.4 包衣拌种及根瘤菌接种

3.4.1 可将粘合剂与根瘤菌剂(禾本科牧草无需根瘤菌)充分混合,用包衣机将混合液均匀喷在所需包衣的种子上,也可用手工混合均匀,手工包衣。常见豆科牧草的互接根瘤菌,见附录D.1。

3.4.2 可喷入细粉状的干燥剂、肥料、灭菌剂和杀虫剂等材料(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后就不加杀菌剂),迅速而均匀地混合,直到有初步包衣的种子均匀分散开为止。豆科牧草种子根瘤菌接种包衣配方,见附录E.1。

3.4.3 低温鼓风快速干燥,温度宜在40℃以下;手工包衣的种子宜随包随播,不得进行干燥也不能保存,且不用于飞机播种。

3.5 播种深度

3.5.1 大粒种籽应深些(3~4cm),小粒种籽可浅些(1~2cm)。

3.5.2 禾本科草类种籽应深些,豆科草类种籽可浅些。

3.5.3 土壤墒情差的应深些,土壤墒情好的可浅些。

3.5.4 土质沙性大的可深些,土质粘重的可浅些。

3.5.5 无论哪种情况,播后都应镇压。

4 管理

4.1 田间管理

4.1.1 松土、补种,播种后地面板结的,应及时松土,利于出苗;齐苗后,对缺苗断垄地方应及时补种或移栽。

4.1.2 中耕除草,齐苗后一月左右,宜中耕松土,抗旱保墒,结合除去杂草,利于主苗生长。

4.1.3 二龄以上草地,每年春季萌生前,应清理田间留茬,进行耙地保墒;秋季最后一次性茬割后,应进行中耕松土。

4.1.4 种子田和经济价值高的草类,有条件时可适时灌水、施肥,促进生长。

4.1.5 应有专人看管,防止人畜践踏。发现病虫兽害时,应及时防治,勿使蔓延。

4.1.6 每年汛后和每次较大暴雨后,应派专人检查。发现整地工程损毁或其他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1.7 应根据不同多年生草类的生理特点,每4~5年或7~8年,进行草地更新,重新翻耕、整地、播种。

4.2 收割利用

4.2.1 收割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不同草类的生长特点和经济目的,分别确定其收割时间,划分收割区,各区分期进行轮收。

(2)立地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草类再生能力较强的,每年可收割2~3次;立地条件较差、管理水平较低、草类再生能力较弱的,每年只收割1~2次。

(3)豆科牧草应在开花期收割,禾本科牧草应在抽穗期收割。收割时期最晚应在初霜来临25~30天以前。

(4)以收籽为目的的应在种籽成熟后收割,以收草为目的的应在秋后收割。

(5)雨后不宜收割。

4.2.2留茬高度应根据不同草类、不同条件分别采取以下不同的留茬高度:

(1)高大型草类留茬高10~15cm,稠密低草留茬高3~4cm。一般草类的留茬高5~6cm。

(2)第二次刈割留茬高度应比第一次高1~2cm。

4.3 种籽采收

4.3.1 采收时间

(1)一年生草类在当年秋末种籽成熟后,二年生草类在次年种籽成熟后,多年生草类可在2~5年内随不同结籽期在种子成熟后采收。

(2)草籽成熟后容易脱落的应及时采收。采种应在种籽蜡熟期和完熟期进行,不得在乳熟期采青。

(3)对于豆荚易爆裂的豆科草类,应避开在雨天收采。

4.3.2采后工作

(1)种籽采回后,应及时脱粒,晒干,含水量应小于13%。

(2)清选、分级、贮藏,应严防种籽混杂,确保种籽的纯净和质量。

4.4 合理放牧利用

4.4.1 应制定合理放牧强度,以不破坏牧草再生能力为原则。

4.4.2 宜实行划区轮牧。

4.4.3 放牧时间,以秋冬为宜。

二、理解与实施

本节对荒地治理技术中水土保持种草措施的实施作了全面、详尽的规范,水土保持种草的工作程序为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具体为:

规划:确定人工种草地的位置和面积。

设计:草种选择,种草方式,播种量设计,种籽发芽率计算。

施工:耕前土壤及表面处理,种籽处理,播期确定,播种深度确定。

管理:田间管理,收割利用,合理放牧利用。

在水土保持种草实施中,首先应根据各类荒地的不同立地条件和当地支柱产业发展需要,选定人工种草地的位置和面积。在此基础上,完成人工种草的设计,即确定草种、种草方式、播种量及计算种籽发芽率,以人工种草设计来指导人工种草地建设的施工。对人工种草地的管理应涵盖草地田间管理、收割利用和合理放牧利用等三方面内容。

此节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1)删除第8、第9、第10三条,因为在新标准中的第1、第2、第3条中已作过规定。

(2)施工中(原标准中为第13条,新标准中为第10条),为使本条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将原标准中“13.1精细整地的全部内容”替换为新标准中的“10.1耕前土壤及表面处理”,将原标准中“13.2种籽处理”替换为“10.2种籽处理”。为完善水土保持种草施工过程,补充增加“10.4包衣拌种及根瘤菌接种”。

三、示例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山区人工草地建设为例: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全州山岭纵横、河谷深切。按高程划分,海拔高度800~1400m的低、中山地面积最广,约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1%,丘陵、河谷盆地及台坝面积占27%。山地面积中,土山约占48%,土石山约占24%,石质山约占28%。

1.规划

对本地区的草山草坡面积、原生植被、土壤类型等进行一次详细调查,因地制宜,作出规划。土层厚,水源条件好,地势平坦,连片面积大,坡度小于25°的天然草山草坡,应进行全垦种植优良牧草,办规范的示范牧场。25°坡地退耕后,实行改良建半人工草地供放牧利用。

2.设计

(1)草种选择。海拔800m以上的地区应选择冷季型品种,禾本科牧草品种有,多年生黑麦草、鸡脚草、饲用高羊茅、绒毛草等;豆科牧草品种有,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等。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应选择柱花草、木豆和苏丹草、皇竹草、臂型草等亚热带牧草品种。

(2)种草方式。多年生牧草种子籽粒小,播种量小,为了播种均匀,应在种子中加入适量的磷肥和细土制成丸衣撒播或条播,才能保证播种均匀,出苗整齐,牧草生长健壮。撒播适宜大面积草场播种,但盖土不均匀,种子出苗不整齐,在操作中要尽量克服这一缺点。条播中刈割草地行距为15~30cm,种子地行距45~60cm,播种方法有单播和混播。留种地为单播,刈割草地或放牧草地采用混播。刈割草地混播多选用豆科和禾本科牧草中的上繁丛生类品种为主,比例为1∶2。放牧草地混播多选用下繁草,豆科与禾本科的比例也为1∶2。

(3)播种量设计。牧草的播种量主要由种子的大小和品质来决定,种子籽粒大的播种量大一些。当某品种牧草的发芽率和纯净度都是100%时,规定播种量每公顷为15kg,但另一批同品种牧草发芽率为85%,纯净度为90%,每公顷实际播种量应为19.6kg。

(4)种籽发芽率计算。播种前,对所选定的品种应作1次发芽试验。其方法是:随机抽取100粒种子,均匀地撒在用吸水性好的草纸垫好的器皿或碟子中,加上适量的水,置于常温(15℃~30℃)室内,保持垫纸湿润,种子在一定时间内即可发芽。15天左右即可全部清点发芽的数量,发芽总数占100粒供试种子的比例就叫发芽率。种子发芽率的高低,对确定播种量,保证草地全苗及牧草增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3.施工

(1)耕前土壤及表面处理。25°以内的天然草地,灌丛、蕨类、蒿类、茅类等靠根茎、种子繁殖的野生杂草再生能力很强,地面处理要全垦,深耕耙细泥土,彻底清除杂草根茎和乱石等杂物。翻耕整地时间,以七、八两月为最佳时期。这段时间晴天多,温度高,杂草种子也未成熟,有利于彻底消灭杂草。处理地面时,要合理安排好机耕道、防护林及灌排沟渠。25°以上的坡地为防止水土流失不宜全垦,可在初冬季节采用人工清除法,把杂草和枯枝全部除掉。待春季野生植物根部萌发新芽时实行重牧。

(2)种子处理。牧草的很多病害,如禾本科牧草的赤霉病、锈病、黑粉病,豆科牧草的白粉病、褐斑病、炭疽病等,都是由种子传播。所以在播种前应对牧草种子进行必要的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用1%的石灰水或50倍的福尔马林液浸种1~2小时,也可用50℃的温水浸种3小时。通过消毒处理可杜绝或减少病害的发生。

(3)播期确定。四季均可播种。但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河谷地带种植热带牧草以春季为佳,海拔800m以上的地区种植冷季型牧草应以秋播为主。

(4)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原则上在干土层之下,覆土厚度视牧草种类及其萌发顶土能力而异,豆科牧草种子覆土浅,禾本科牧草覆土稍深。

4.管理

(1)田间管理。防止杂草入侵,包括精选种子、建立杂草种子检疫制度、清洗播种材料、施用腐熟肥料、铲除非耕地上杂草等。中耕锄草,采用正确的轮作,进行合理的耕作制。用锄、铲、三齿耘锄和机械牵引器具等工具进行铲除。把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播种出苗前后中耕,中耕深度宜浅,不宜超过播种深度。灌溉或雨后要及时中耕或耙耱,以破除板结,保蓄水分。

(2)收割利用。在这一地区,豆科牧草一般在初花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刈割较好。留茬高度一般为3~5cm,一般刈割2次为宜。

(资料参考:李兴淳.浅谈山区人工草地建设与牧草栽培技术.贵州畜牧兽,2002,(3):37~38.)

阅读全文

与水土保持的最佳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羊奶粉食用方法 浏览:926
圆椒坐果的正确方法 浏览:250
用什么方法可以查出妻子出轨 浏览:696
美的电压力锅使用方法指示灯在哪里 浏览:779
电动车霍尔线检测方法 浏览:769
人体详细锻炼方法 浏览:150
不绣钢管道连接方法 浏览:531
自己如何减肥方法 浏览:806
训练武磊的方法 浏览:831
新宝贝破零的技巧方法 浏览:48
xp的打印机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69
高一化学我原来的方法有什么错误 浏览:570
汉酱真假酒鉴别方法 浏览:97
亏电手机激活方法 浏览:416
补课班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管理 浏览:346
listview类的常用方法 浏览:308
眼部精华液使用方法 浏览:559
塑料膨胀钉的安装方法 浏览:17
小学生床帘安装方法 浏览:206
喉咙发炎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治 浏览: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