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东北扭秧歌鼓点的口诀
东北扭秧歌鼓点的口诀:
“强 强其强其 强强 强强其强其,强 强其强其 强强 强强其强其”如此反复。
“咚咚囔囔囔,咚咚囔囔囔,咚咚囔, 咚咚囔, 咚囔咚囔,咚咚囔”如此反复。
“哒哒咚咚咚,哒哒咚咚咚,哒哒咚,哒哒咚,哒咚哒咚,哒哒咚”如此反复。 高朝:哒咚哒咚哒咚哒,后面的哒为重。
踩高跷它也分高、低两种:高的为"高跣”,低的叫"踩寸子”。
高跷的扮演者所扮演的人物为:头跷:武丑打扮,手持马鞭,是全队的指挥。二跷:武旦打扮,亦持马鞭。
老蒯、彩婆子,穿农村中生活服装,持长烟袋锅子或棒槌。上装:梳大辫扎彩球,彩色大襟上衣、长裙,手持扇子或手巾,一般为两三名。下装:穿带短水袖大襟上衣,长裤,腰扎彩带。一般为两三名。渔翁、渔女,戏曲打扮。其他还有傻柱子、白蛇、许仙、青蛇等戏曲人物。
互相扭逗,双人对舞。由上、下装为一组,称作“一幅架”。最好的一幅架排在队列的最后,叫作“底鼓”或“压鼓的”,集体表演时,伴奏乐队的鼓手,根据他俩的示意变换鼓点,全队行进由头跷率领并指挥。
东北大秧歌具有扭、扮、唱、逗、耍、杂等多种技巧,具有有各种不同人物的形象,取材大都来源于《西游记》、《白蛇传》、《梁祝》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② 怎么学习扭秧歌
学习秧歌的基本步伐——四方步
教学内容:
1、复习秧歌的四方。
2、了解秧歌的基本知识和以前学习的几种秧歌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随节拍优美地扭出秧歌十字步
2、知道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的知识
3、体验舞蹈的乐趣,培养学生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扭秧歌的资料 2、秧歌道具扇子、手巾花、绸子等(因学生没有,现暂缺)
教学过
一、复习引入 1、上学期学习了秧歌的一些基本的步伐,同学们还记得吗? 2、现在想请同学们前后两个一组相互提醒、相互学习,回忆上学期学习的 几种秧歌步伐。
二、新授教学
1、让学生自己随着节拍跳一跳步伐。老师观察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
2、指名一位学生要讲台上来跳一跳四方步,其他学生通过观察来说一说,她哪 里跳得好,哪里跳得不好。
3、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纠正错误的动作,老师在一旁指导,纠正学生在舞 蹈中的错误。
4、大家一起跳一下,老师看整体效果,并且兼顾到一些学生的情况,给与指导。 这样不但可以照顾到大部分学生,也能对少部分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5、这时几乎所有的学生已经熟悉,并且会跳四方步了,教师示范,提出更高的 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跳出活力和生机。提出两点注意点:(1)跳得时候动作幅度 大一点(2)跳得时候注意手和脚的节奏要一致。老师给出情境,秧歌是民间的 传统活动,有东北秧歌、陕北秧歌等很多种类,每到逢年过节,有高兴事儿的时 候,就会扭秧歌来庆祝。让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节奏跳一跳。
6、让学生分组跳。其它学生观看,从高年级开始到低年级(一共有三年级、四 年级、五年级,高年级跳得比较好一些),从观看中学习跳得好的同学,对那些 跳得不标准的给与指正。
7、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跳8 个8 拍的四方步。跳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跳 得时候有什么有哪里是跳得比较好的,怎么跳得哪里跳得不足,应该怎么改 。
三、巩固联习
1、所有的同学一起再跳一次。
2、休息三分钟,并且在休息中回忆上学期学习的其他几个动作,相互学习。
3、请一名记得比较清楚的学生来演示其他的动作,帮助学生回忆上学期学习的 内容。
4、同学之间相互学一学,比一比,跳一跳秧歌的各种步伐。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谁来演示一下的.
五、布置作业 回家收集一些秧歌的资料,下节课大家一起讨论。 回家练习今天学习的秧歌四方步。
③ 秧歌基本步法有哪些
秧歌舞蹈动作的基本步法:
a) 压脚跟:不同脚位的压脚跟。如正步、小踏步、大八字步、弓箭步等。压脚跟时后半拍双脚跟提踵,前脚掌着地,双腿挺膝。前半拍迅速双脚落脚跟,提起脚跟的时间要短,落地的时间要相对的长一些。
b) 双膝屈伸: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硬屈伸时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软屈伸时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感,音乐重拍的动作身体重心向下;挺膝时双膝挺直以示动作的哏、俏特点。
c) 上身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以肩为主身体左右两侧交替前后扭身,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胯不要扭动,如肩的交替前后划圆即右肩带动上身后走上弧线到前方,同时左肩走下弧线到后方。
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
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
秧歌的历史秧歌源于汉民族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至今已有千年。秧歌队通常扮作生活中或历史神话的人物或方阵,由领舞者指挥,集体走出各种队形或图案,传统花样的二龙吐须,卷白菜心,基本动作较简答,仿造民间劳作的基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