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类常见遗传病及其预防治疗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此类遗传病目前己发现1827种,例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秃顶、多指(多趾)、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症、软骨发育不全症等等。其特点是:受显性基因控制、容易发病,但由于致病基因少见(一般频率为0.1—1%),患者多为杂合体。这种病如被父母的任何一方患上,则子女均有可能发病,与性别无关。在系谱中,往往世代相传,连续几代发病,直到这个显性基因无继承者时才在家族中消失。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种病已发现1298种,一些代谢性疾病多属此类,如白化症、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类脂质沉积症、婴儿黑蒙性白痴、高度近视等。其特点是:受隐性基因控制,不易发病,常呈隐而不显的基因携带者。在系谱中,这种病一般不连续发病,是散发性的,多为隔代遗传。
3.性连锁遗传病:一些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同性别决定相联系,这种遗传病叫做性连锁遗传病或伴性遗传病。根据致病基因特点及所在染色体的不同,又可将它分为三种:①Y染色体连锁遗传病,如外耳边多毛症等,属全男性遗传;②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病。这类遗传病只发现10多种,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在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的发病几率,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发病,儿子都正常。③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此病已发现250多种,如血友病,色盲等。其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并且只能通过女儿传给外孙,不存在男性到男性的传递。
遗传病的防治
过去认为遗传病是“不治之症”。由于医学遗传学的迅速发展,不仅揭示了许多遗传疾病的发病机理,而且对遗传病的防治也拟定了许多有效措施使遗传病逐步变为“可治之症”。在防治遗传病方面,目前提出了三个工程:环境工程、基因工程和优生工程。环境工程和基因工程对遗传病的治疗将起重大作用。优生工程对遗传病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遗传病的治疗
1.环境工程疗法
环境工程也叫优境学,就是采取一种措施,改善或改变致病的环境条件,医治遗传性疾病。例如,对苯丙酮尿病,只要在出生后几周内采取限食疗法,把供给病人的苯丙氨酸量减少到正常人的1/3,就可使血浆中的苯丙氨酸水平近于正常值。而对先天性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剂。此外,对于引起组织过度增生者,可进行手术切除以防止恶性病变。
2.基因工程疗法
基因工程疗法是企图改变基因或其产物,根治遗传性疾病。它包括酶的取代(如人造细胞)、诱导和抑制以及基因的转化等,其最初设想(Tatum,1964)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控制突变过程;二是基因或类似物质的人工合成;三是将合成的基因完善地导入体内生活系统。近年提倡的基因疗法,也就是利用外源的DNA或基因来改变人体细胞的遗传性或矫正人体的一些遗传缺陷。最近的研究,已从人工提取基因开始了“人工合成基因”、“人工拟病毒体”或“人工转导病毒”的研究工作。但这些研究与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还有待深入研究。
(二)遗传病的预防
目前,由于对遗传病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因而如何避免遗传病婴儿的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预防遗传病的方法有四种:(1)携带者的检出;(2)避免近亲婚配;(3)节制生育;(4)遗传病产前诊断。
㈡ 写出遗传病的三种常用治疗方法
遗传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饮食治疗
某些遗传病可通过控制饮食达到阻止疾病发展的目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如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使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在体内堆积而致病,可出现患儿智力低下、惊厥等。如果通过新生儿筛查或早期发现,诊断准确,在早期开始着手防治,给婴儿服用低苯丙氨酸配方“奶粉”,并在儿童期给患儿低苯丙氨酸饮食,如大米、大白菜、菠菜、马铃薯等,则可促使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等到孩子长大上学时,再适当放宽对饮食的限制。
又如,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我国长江以南相对多发),临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这类病人对蚕豆尤其敏感,进食蚕豆及蚕豆粗制品后即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故又称“蚕豆病”。对这类患者应严格禁食蚕豆及其制品。同时,这种病还可引起药物性溶血,故平时用药必须慎重。
2. 药物治疗
遗传病的药物治疗遵循“补其所缺、去其所余、禁其所忌”的原则。“补其所缺”主要针对某些生化代谢性疾病,使用激素类或酶制剂的替代疗法,或补充维生素,通常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还有些疾病如先天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可以注射免疫球蛋白制剂,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去其所余”主要针对因遗传性代谢障碍引起体内某些毒物的堆积,采用鳌合剂、促排泄剂、代谢抑制剂、换血等治疗方案,减少毒物的蓄积而造成的危害。“禁其所忌”是针对机体因不能对某些物质进行正常代谢,减少这些物质的摄入,可减少对机体的危害。
3. 手术治疗
手术矫治指采用手术切除某些器官或对某些具有形态缺陷的器官进行手术修补的方法。如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由于遗传缺陷使患者的红细胞膜渗透脆性明显增高,红细胞呈球形,这种红细胞在通过脾脏的脾窦时极易被破坏而引起溶血性贫血。可以实施脾切除术,脾切除后虽然不能改变红细胞的异常形态,但却可以延长红细胞的寿命,获得治疗效果。对于腹壁裂、肛门闭锁等可以在新生儿阶段进行手术修复,多指(趾)、兔(腭)唇及外生殖器畸形等,可通过手术矫治。
4. 基因疗法
基因治疗遗传病是一种根本的治疗方法,即向基因发生缺陷的细胞导入正常基因,以达到治疗目的。基因治疗说起来简单,可事实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其难点是如何将正常基因转入细胞内替代缺陷基因,并能够输送到目标组织(器官),使基因进行正常的表达。此种治疗方法,目前还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之中。
5.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是继基因治疗的概念提出后,用于遗传病治疗的新手段。主要通过定向分化多潜能的干细胞,获得某种特定的组织或器官,用于替换病变的组织或器官,所以又称组织工程。另一种途径是将干细胞输入患者,干细胞归巢之后分化成相应的功能细胞,如同骨髓移植。干细胞治疗中的关键是获得干细胞并进行定向分化,异体干细胞治疗需要组织配型,自体干细胞治疗,需要导入正常基因后方能纠正细胞的缺陷。由利用体细胞核移植得到的胚胎来获取干细胞,然后进行基因纠正和定向分化,即诞生“治疗性克隆”的新技术,有望在遗传病的治疗上获得突破,并解决移植排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