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4-04-21 20:31:25

⑴ 急求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中药方子

第一个方子:制作原料:

中药当归30g、黄芪60g

服用方法:

煎剂每日一剂

功效:

可促进蛋白合成

第二个 肾病综合征用激素治疗是根本,效果非常好.就算是用中药治疗也不应该排斥激素.因为激素少量吃是不会有什么副作用的.

第三 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中药制剂
申请号/专利号: 200410098449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中药制剂,它包括下列用量的原料:附子15克、干姜15克、肉桂15克、苍术20克、云苓30克、泽泻30克、川芎15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双花30克、连翘30克、半枝莲30克、半边莲30克、龙葵30克、阿胶10克、鹿角胶15克、芡实20克、坤草30克、甘草15克。上述中药制剂针对肾病综合症中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型,病症为:外感风寒邪乘体质之虚,饮食劳倦、色欲房劳、伤及脾肾、阳气衰惫、内外合邪致高度水肿、胸腹积液、小便量少、面白少华、腰膝酸软、怯冷形寒、纳呆便溏、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具有疗效快、彻底、不复发、无毒副作用、成本低等综合优点。
申请日: 2001年11月18日
公开日: 2005年08月10日
授权公告日:
申请人/专利权人: 孙燕明
申请人地址: 河北省雄县大营乡北大阳村
发明设计人: 孙克良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分类号: A61K35/84;A61P13/12

⑵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哪些

①肺脾气虚:面黄乏力,腹满纳差,气短,易外感,大便稀溏,舌淡齿痕,脉弱。治宜益气健脾。

方药:黄芪30克,党参、白术、山药、茯苓、五味子各10克,当归、丹参各15克,甘草3克。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

②脾肾阳虚:腰痛腰酸,面色白,畏寒肢冷,倦怠便清,舌胖润,脉沉弱。治宜温补脾肾。

方药:制附片、桂枝、白术、山药、仙灵脾各10克,茯苓、泽泻、丹皮各15克,干姜6克。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③肝肾阴虚:手足心热,腰酸腰痛,头晕头痛,咽干口渴,舌红苔少,脉沉细或弦细。治宜养阴滋肾。

方药:生地、麦冬、白芍各15克,山萸肉、丹皮、枸杞子、菊花、五味子、茯苓各10克。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④气阴两虚: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手足心热,舌略红苔薄有齿痕,脉沉细数。治宜气阴两补。

方药:黄芪、地黄各20克,党参、山药、五味子、山萸肉、茯苓、丹皮各10克。中成药:贞芪扶正胶囊,生脉饮。

⑤外感: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面目浮肿,苔薄,脉浮。治宜疏风宣散。

方药:风寒者:麻黄、桂枝、荆芥各10克,生姜、甘草各6克。风热者:银花、连翘、竹叶各15克,桔梗、芦根各10克,薄荷、甘草各6克。中成药:感冒清热冲剂,银翘解毒丸。

⑥水湿:水肿凹陷,腹胀泛恶,尿短少,苔白腻,脉濡缓。治宜渗利水湿。

方药:桂枝、大腹皮、苍术、陈皮、防己各10克,茯苓皮、泽泻各20克,生姜皮6克。

⑦湿热:胸脘痞闷,口苦口黏,口干不欲饮,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

方药:革藓、石韦、滑石各10克,车前子、白茅根、茯苓各15克,灯心草6克。

⑧血淤:面色晦暗,唇色紫暗,舌暗紫或有淤斑淤点。治宜活血化淤。

方药:丹参、益母草、赤芍、当归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中成药:血府逐淤丸。

⑨湿浊:恶心呕吐,头昏嗜睡,面色灰滞,口中尿臭,苔腻。治宜降气化浊。

方药:旋复药15克,代赭石20克,半夏、苏叶、黄连各10克,生姜2汁匙。

⑶ 肾盂肾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①湿热下注:小便频急,灼热刺痛,尿少色黄赤混浊,或者恶寒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数。治宜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大黄、黄柏、扁蓄、瞿麦、滑石、通草各10克,土茯苓、萆薛、车前草各15克。中成药:三金片,分清五淋丸。

②脾肾两虚:小便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酸神疲,舌淡脉细弱,或面色潮红,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治宜补气益肾。

方药:党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杜仲各12克,熟地、菟丝子、金樱子、枸杞子各15克。

⑷ 治肾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中西医结合
取长补短
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等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疾病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可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西药各自的
优势。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使用的各个不同阶段,结合中医辨证论
治,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代激素作用,避免西药的副作用,缩短用药
周期。
慢性肾脏病除了早发现,早治疗外,经常服用一些中
药药膳,也有防治作用。为此,几种常用药膳——
老鸭炖虫草老鸭1只,虫草5~10克,生姜两片。可补肾填精,提
高免疫力。
乌鱼茯苓苡仁汤乌鱼1条,茯苓10克,赤小豆15克,苡仁10克。
可清热化湿,补气利水。
黄芪炖母鸡母鸡1只,生黄芪100~150克,生姜两片。可补气健
脾利水。
芡实粳米粥芡实30克,莲子10克,苡仁10克,粳米50克。可补气
健脾,益肾涩精,消除蛋白尿。
山药天地汤山药250克,天花粉15克,生地15克,生黄芪9克,麦
冬9克,煎汤代茶。可健脾益肾,降低血糖。
洋参虫草饮西洋参10克,虫草3~5克,煎汤代茶频频饮用。可补
气益肾,扶正固本。

⑸ 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理、法、方、药是中医辨证论治密不可分的四个环节。治法是在辨清症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它是指导组方遣药和选择中成药的指导原则。因而中医学常说:“法随症立,方从法出,方以药成。”可见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缺一不可。

中医的治法有多种,结合肾脏病患者临床表现的特点,常见的中医症侯,以及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肾脏病常用的中医治法可以概述如下:

发汗解表法

肾脏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常易患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反过来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又可使原来的肾脏疾病加重,如水肿加重、蛋白尿及血尿反复、肾衰患者的血肌酐上升等。因此,对肾脏病患者的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不能等闲视之。

中医的发汗解表法是通过宜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使人体絷絷汗出,从而使肌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它的优点是可以因症、因人、因时而异,使邪祛而正不伤;对病毒性感冒具有特效;还可避免部分抗生素的副作用。

发汗解表法有辛温解表法、辛凉解表法、扶正解表法诸种。辛温解表法适宜于风寒表征。常用方为桂枝汤、杏苏散、九味羌活汤。麻黄汤为峻汗之剂,不宜选用。若夏令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则宜用藿香正气散,散寒与化湿并进。辛凉解表法适宜于风热表征。常用方为银翘散、桑菊饮。扶正解表法适宜于虚入外感,扶正的目的是有利于鼓邪外出,且祛邪而不伤正。

常用方为人参败毒散、荆苏参豉汤(自拟方:荆芥、苏叶、党参、豆豉)、加减葳蕤汤、小柴胡汤。其中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中虽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因方中的药物扶正与祛邪兼顾,且柴胡的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抗感冒病毒的作用,故常引申为扶正解表之方剂,临床效如桴鼓。

使用发汗解表剂时要避免“闭门留寇”,也就是说要暂时停用原先的补益的方药,集中力量表散外邪,以利迅速截断病程。因为补益之品有恋邪之弊。另外,要注意轻煎以充分发挥药效。

解毒利咽法

咽炎、腭扁桃体炎是肾炎发病与反复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如蛋白尿及血尿常因咽炎、腭扁桃体炎的发作而加重。现代医学主张运用抗生素及手术摘除腭扁桃体。中医学认为咽喉是肺、胃之门户,咽炎、腭扁桃体炎主要责之于肺胃热毒上攻。因而,治法为清热解毒、利咽散结,常用方有银翘散、五味消毒饮、银菊玄麦海桔汤(银花、野菊花、玄参、麦冬、胖大海、桔梗)。

利水退肿法

水肿是肾脏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现代医学称之为“肾性水肿”。根据其发生的机制又可细分为肾病性水肿和肾炎性水肿两类。肾病性水肿责之于血管内外的液体交换失衡,主要由于尿蛋白的大量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所致。肾炎性水肿责之于机体内外的液体交换失衡,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使水、钠潴留。

中医治疗肾性水肿的长处在于调整恢复有关脏腑的功能并协调水、气、血三者的关系,即重视机体对水液代谢的自调能力,所以退肿不易反复,且无副作用,同时患者的体力恢复亦较好。此外,也较输注白蛋白或血浆以扩容利尿更为经济。现将利尿退肿诸法分述如下:

(1)宣肺利水法

适宜于肾性水肿急性期,症属肺气不宜者,即前贤所谓的“开鬼门”、“汗法”。常用方为越婢加术汤、越婢五皮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车五皮饮(五皮饮加麻黄、车前草、车前子)。

(2)活血利水法

适宜于血淤水停者,其发生机制多为水病及血病。如女性患者因肾性水肿可致闭经,肾病综合征患者伴发肾静脉血栓时应首选此法,活血利水并进,俾淤去肿消。常用方为加味当归芍药散(当归尾、白芍、川芎、白术、茯苓、泽兰叶、怀牛膝、丹参)。

(3)行气利水法

适宜于气滞水停者。若系脾气壅塞,脘腹胀满水停,常用方为导水茯苓汤、胃苓汤。若因肝气郁结水肿加重者,应在利水的同时及时配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类方药,并辅以情志护理,俾肝气条达,水液运行。

(4)清热利水法

适宜于湿热内蕴者。湿热之邪常胶着难解,病程缠绵,治宜守方,切勿急于求成。辨识湿热宜分清孰重孰轻及病位重心,用药方能恰到好处。若为下焦湿热,可选八正散、大橘皮汤;若湿热弥散三焦,湿重于热者用三仁汤;湿热并重者用杏仁滑石汤。

(5)温阳利水法

适宜于阳虚水停者。脾阳虚则选用实脾饮。肾阳虚而水停宜用济生肾气汤,肾病撤减激素太快而现水肿反复者,该方效着且药效持久。若心肾阳俱虚,水气凌心者,常选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对尿毒症性心包炎,我们曾以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益气温阳蠲饮而收效。

(6)健脾益气利水法

适宜于脾气虚水停者,常用方为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春泽汤、五苓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参苓白术散加味。

(7)育阴利水法

适宜于阴虚水停者。因施治较为棘手,为防滋阴腻滞和利水伤阴,宜选甘寒清补之品与甘淡或甘寒利水药并用,常用方为猪苓汤、六味地黄汤加味。

(8)益气养阴利水法

和温肾滋阴利水法适宜于气阴两虚和肾阴阳两虚水停者。前者选参芪地黄汤合五皮饮;后者宜选用济生肾气汤。

通腑泻浊法

通腑泻浊法即中医学的“下法”。主要是运用泻下药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使浊邪从下窍而出。结合肾脏病患者而言,此法主要常用于肾衰患者。现代医学认为,尿素氮75%由尿中排出,25%由肠道随粪便排出,因而近年来问世的口服肠道吸附剂,如氧化淀粉等,就是着眼于导泻,以降低尿素氮。然而在临床运用中出现了腹泻过多,患者体力不支;胃脘不适,难以受纳;尿素氮虽降而患者症状不减的情况。中医通腑泻浊法的长处在于结合患者的个体症候特点,灵活地运用大黄,不仅无以上弊病,且在降低尿素氮的同时,患者便调纳香神振,确有扶危救急之功。

运用大黄治疗始自唐代,近20多年来大黄治疗肾衰已成常规,方法多采用灌肠。实验研究提示:大黄有降低尿素氮、降解血内中分子量含氮化合物等促使体内毒物排出和减少其毒害,改善肾功能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运用大黄尤注重在选择制剂、用量、煎法、配合扶正药四个方面下工夫。

生大黄适宜于肠胃积热、大便燥结的患者,用量为3~20克,要注意掌握各个患者的有效治疗量。生大黄宜后下,便前常有轻微腹痛感,不必过虑,便后迅失。对于大便偏干而脾胃虚弱或者是年老的慢性肾衰患者,则宜选用制大黄同煎,用量为3~20克。有时还可采用配服麻仁润肠丸或连翘败毒丸等成药以图缓泻。由于肾衰患者正气多虚,纵然腑气不通,亦多为本虚标实症,所以应采用扶正攻下法方合病机,如此可避免一意攻下后正随邪脱的险候。若系脾胃虚寒大便偏干者,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制大黄;若系肝肾阴虚而致便秘者,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大黄;倘若气阴两虚兼有大便秘结者,常用参芪地黄汤加大黄;若系肾阳虚而兼大便偏干者,可用肾气汤加制大黄。此外,若痰热中阻较甚且大便干结者,可暂不配扶正药,而选用黄连温胆汤加生大黄以清化痰热、通腑泻浊为首务。运用通腑泻浊法一般掌握药后每日排便两次为度,过多则伤正气。对于肾衰大便并不秘结或反而溏薄,甚至腹泻的患者,则不宜选用大黄,倘若滥用之则有“虚虚”之弊。

⑹ 中医怎样治疗以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

(1)健脾益气。脾气虚损者,症见面色少华,气短乏力,纳差腹胀,口淡不渴,四肢酸懒,舌淡润,脉象沉弱。治宜健脾益气,方用加减参苓白术散(党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薏苡仁、莲子、莲须、砂仁)。

(2)健脾固肾。脾肾气虚者,症见腰膝酸软,夜尿较多,舌胖润嫩有齿痕,脉象沉小。宜健脾固肾,方用参苓白术散加补骨脂、覆盆子、金樱子。

(3)益气养阴。气阴两虚者,症见面色淡黄,全身乏力,腰膝酸软,纳差腹胀,手足心热,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舌质略红,舌体稍大有齿痕,脉象沉细,方用参芪地黄汤(党参、生黄芪、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

(4)宣畅三焦。三焦气滞水肿者,症见全身水肿,腹胀而痛,下肢肿胀而硬,可有胸闷、纳差等症。治宜宣畅三焦,方用加减导水茯苓汤(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苏叶、杏仁、陈皮、大腹皮、滑石、生甘草、防己、广木香、木瓜、厚朴、牛膝、车前子)。

(5)活血化瘀。凡瘀血征象明显,如腰痛固定、刺痛,面色晦暗,唇色青紫或暗,肢麻,痛经,经行不畅,经色紫暗,舌质淡暗或暗红,或青紫,舌有瘀斑、瘀点,脉象沉涩。偏阴虚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偏气虚者用桂枝茯苓丸加味,瘀血兼水停者用桂枝茯苓丸合五皮饮加减(桂枝、茯苓、赤芍、桃仁、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牛膝、车前子、防己)。

(6)清利湿热。湿热明显者,症见面部痤疮感染,胸闷不饥,上腹痞满,口苦口黏,口渴而不欲饮,尿黄而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苔黄腻质红,脉象滑数。当清利湿热,方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淡竹叶、滑石、通草)。

阅读全文

与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5岁男生怎样快速长高的方法 浏览:437
绩效改进中分析问题的常见方法 浏览:726
dna无创检测方法 浏览:626
管理理论基础的研究方法 浏览:399
单相水泵的密封圈安装方法 浏览:299
显示器好坏的鉴别方法 浏览:428
脸上毛孔粗大怎么解决的土方法 浏览:197
企业扩大内部晋升有哪些方法 浏览:865
约分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115
冬季养殖水质检测方法 浏览:258
现代文阅读加点词作用方法和技巧 浏览:961
复杂实物图的连接方法 浏览:77
如何控制切菜的长度的方法 浏览:836
创维电视软件安装方法 浏览:730
6snfc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19
企业绩效分析方法 浏览:241
纯音测听检测方法 浏览:303
分数乘法口算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42
非事务方法中的数据库连接 浏览:639
轴承拆解的方法伞形轴承怎么拆 浏览: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