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头针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
(一)进针法
1.进针
病人可取坐位或卧位,针刺部位常规消毒。一般选用粗细28~30号以及长1.5~3寸的毫针,儿童可选用0.5寸毫针,针体与头皮呈30。夹角将针迅速刺入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改变针刺方向,使针体与头皮平行捻转进针,根据不同刺激区进针深度可达0.5~2寸。
2.捻转
一般以拇指的掌面和食指的侧面挟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屈伸,使针体左右旋转,捻转速度要求每分钟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3min,留针20~30min,留针期间反复捻转2~3次即可出针。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针刺偏瘫病人时,留针期间可让病人运动瘫痪的肢体,这样有助于其运动功能的改善。一般捻转2~3min后,部分病人病变部位可出现热、麻、胀、抽动感等,但这种针感与疗效并不成正比。
也就是说,没有这种感觉并不一定疗效不佳;即使有这种感觉,疗效也未必就一定好。
进针后,也可以用电针代替手法捻转,电针的频率可选用100~150Hz,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通电时间可持续留针的全过程。
3.出针
刺手挟持针柄轻轻捻转以松动针身,如果针下无紧涩感,则以押手持无菌干棉球压迫固定针身周围的头皮,迅速或缓慢拔出针身。出针后,要注意继续按压针刺部位2~3min,以防出针后局部出血。
(二)头皮针的适应范围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头皮针可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包括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偏瘫、失语、假性球麻痹、小儿神经发育不全、儿童脑瘫、颅脑损伤后遗症、脑炎后遗症。此外,还可用于癫痫、舞蹈病、震颤麻痹等。
2.精神病症
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癔病、抑郁症,也可用于老年痴呆和小儿先天愚型等。
3.疼痛和感觉异常
可用于治疗头痛、三叉神经痛、颈项痛、肩痛、腰背痛、坐骨神经痛、胆囊炎、胃痛、痛经以及多发性神经炎所引起的远端肢体麻木、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皮炎等。
4.皮质内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疾患
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病、男性性功能障碍、妇女月经不调、神经性呕吐、功能性腹泻等。
(三)注意事项
1.在头皮针治疗时,应随时观察病人的表情、面色,及时询问其感觉,以防晕针。
2.头皮血管丰富,出针后局部容易出血。对出血较多形成皮下血肿者,可轻轻揉按,适当延长按压针孔的时间,以促使其消散。
3.高热、心力衰竭、病情危重者,不宜采用头皮针治疗。
4.囟门尚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以及孕妇不宜施行头皮针治疗。
5.头颅手术部位以及头皮局部感染、溃疡处不宜进行头皮针治疗,必要时可选用对侧相应的部位进行针刺。
6.脑出血病人的急性期,用头皮针治疗应当谨慎。治疗前要对病人认真检查,治疗时要避免过强的手法刺激,要尽量少留针或不留针。
‘贰’ 没精神犯困,浑身没劲嗜睡是什么原因
嗜睡症是指由于调节睡眠-觉醒节律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一种以白天睡眠过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睡眠障碍。这种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者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的一部分。嗜睡症可分为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过度睡眠以及Kleine-Levin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困倦或睡眠过多。
日常护理
1.生活节奏要规律,要克服嗜睡,首先生活节奏得把握好,平时睡觉时应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养成比较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2.适当运动,应多走出户外活动,进行一些适量的健身锻炼项目,比如清晨信步漫行、做操、跑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