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腰椎间盘孔镜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和怎样锻炼
你好,以下是关于术后的康复规范以及锻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术后用药:术后需要继续使用3-5天的抗生素。住院的患者,使用静脉的方法,一般我们会辅助一些神经营养药物以及适当的消炎(不是抗菌素)脱肿的药物。回家的患者使用口服的方法。由于是预防性用药,对用药的品种没有特殊要求,是抗生素即可。一般认为头孢类、青霉素类为好,过敏的患者使用其他类也可以。
2 一般术后10天拆线:最多仅有一针缝合。有的患者可不缝合,即不用拆线。
3术后的康复过程因人而异。椎间盘手术后,一般建议卧床4-6周的康复过程,有的患者2周即可以胜任上班、游泳等生活和工作动作。有的患者3个月才可能完成上述动作。因此椎间盘的症状因人而异,康复过程也是因人而异。
4 术后康复锻炼
术后第二。三天开始做仰卧位的直腿抬高锻炼,主要目的是腰椎休息状态下通过伸直腿脚抬高而牵拉坐骨神经,避免术后神经粘连。
一周后腰部无明显疼痛后开始腰背肌的各种锻炼。
具体的锻炼方法很多,应遵循循序渐进以及安全和自我能力结合的原则。
康复锻炼开始的时间因人而异。各人试试,如果锻炼后不疼痛,即可从第二天开始锻炼。否则锻炼开始的时间向后顺延
仰卧体位的锻炼方法。康复的锻炼有仰卧开始,可以从增加四肢静力张力。具体方法就是,不做动作,而肌肉在收缩中。每次坚持1分钟,每天做200次。这个动作对大手术的患者特别有用,对于微创的患者,下面的动作更常用。就是5点式锻炼方法,以头、两肘、两个脚着床,臀部离开床的锻炼方法。开始时,膝关节可以屈曲,锻炼的数量比较少、臀部抬高以离开床即可。注意:要坚持1分钟。每天3组,每组20次为宜。锻炼中、锻炼后疼痛不增加的患者,逐渐增加强度。否则取消,或者不增加。增加的方法为逐渐伸直膝关节,抬高臀部,或者改为3点式。3点式的方法是以头和两脚着床。仰卧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就是空蹬自行车的方法,以不痛为限。每天3-200次。
俯卧的锻炼方法。下一步是俯卧的方法,也是最多见的“小燕飞”锻炼方法。开始时是胸部或者下肢离开床即可,不要像图示一样,成为一个弯曲的弓。那是杂技演员的动作,健康人一般也无法完成。每天3组,每组20次。增加强度的方法是:提高胸部或者下肢离开床铺的高度,或者胸和下肢同时离开床铺。
下一步就是下地锻炼的方法。可以慢走、快走、慢跑等等,都以不痛为限。
5 衣食住行性。穿衣以舒适为度。饮食上注意:加强营养,以不增加体重为限。许多患友在养病的过程中,获得了增加体重的结果,这是要不得的。过度肥胖是不健康的,尤其是体重过重会增加腰部的临床症状。床铺以硬板床为好,弹簧床,柔软的席梦思都不是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选择。各种锻炼的方法如前所述。不宜坐小板凳、不宜强力弯腰,比如久蹲的动作。使用坐式便器,不使用蹲式便器。佩戴长后托的围腰,时间以3月为宜。
腰椎间盘疾病以康复为重,依赖一次微创手术达到永久的治愈和不复发,可遇不可求。腰椎间盘疾病的自我保养和康复非常重要。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就是这个道理。性生活:不产生和增加临床症状为限。
6 术后随访: 术后一般3月来门诊随访
B. 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应该要多做哪些康复项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年轻人椎间盘含水分多,弹性好,周期性生理变化颇明显。椎间盘没有直接的血液供应,靠四周和上下软骨给它渗透营养。如果负重大,活动多,髓核和纤维环就会早早发生退变。髓核和纤维环含水量下降,弹性降低,椎间盘向四周均匀扩大,这就形成了椎间盘膨出。
腰间盘突出一般是因为椎间盘以及腰椎发生退行性病变,椎间盘含水量变少,周围肌肉韧带失去弹性,变得比较松弛。腰椎的平衡性大大降低,当腰椎经受到外界作用力时,椎间盘所受压力升高,从而破坏了椎间盘周围的纤维环,髓核的形状位置发生改变,导致神经根被改变了位置的椎间盘压迫。周围组织因为炎症血流不畅等原因导致粘连肥厚、水肿,致使神经根容易受到刺激,使其相对应的肢体支配区的运动、感觉以及反射功能发生明显的感应变化。
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青壮年,20-50岁占80%,男性多于女性,运动员多见于举重、跨栏、投掷、体操等。腰间盘突出症是指腰部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的突出,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马尾等周围组织而引起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主要症状是腰痛伴发下肢放射痛。
腰间盘突出按位置分为旁侧型、中央型、旁中央型、极外侧型。其中,约90%的腰间盘突出为旁侧型。
腰间盘突出的患者会出现腰部以上的疼痛,或是受过损伤而导致的腰部和下肢的疼痛,下腰部偏一侧疼痛性多为麻木的放射性疼痛,鞍区、小腿外侧、足部出现的疼痛或麻木,或是症状共同发生。休息时缓解但当运动时疼痛又出现,再或是疼痛到不能直立行走,运动时疼痛加剧的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检查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活动受限与疼痛。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变形的程度不断的加剧,导致纤维环断裂或者向四周膨出,进而椎间盘的高度逐渐的减小。另一方面随着长期的劳损,就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疾病在临床诊断根据MRI、CT影像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
患者的临床症状、MRI以及CT检查结果是临床诊断该疾病的重要依据。虽然影像学检查结果能够帮助医生对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进行判断,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有报道指出,接近30%的患者虽然CT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但是却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
康复训练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积极配合康复训练(运动疗法)提高腰背肌肉张力,纠正异常力线,增加韧带弹性,活动椎间关节,以维持脊柱正常形态。
疼痛控制
1.腹式呼吸:
缓慢深长的腹式呼吸,可以刺激脊柱深层的肌肉,对于稳定脊柱,缓解疼痛有很好的作用和疗效。
2.麦肯基疗法:
俯卧平躺,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头转向一侧。保持这一姿势,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完全放松全身肌肉2到3分钟。
继续保持俯卧的姿势,摆出准备做俯卧撑的姿势。伸直手臂,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尽量撑起上半身。将这个姿势保持一两秒钟,然后再回到开始时的姿势。每次重复这一动作时,尽量使运动的幅度比上一次更大一些。
平躺在地上或床上,双腿弯曲,使两膝靠近胸部。抱住双腿,在疼痛可以忍受的前提下轻柔而缓慢地将两膝尽量靠近胸部,保持这个姿势1到2秒,然后放开双腿回到开始时的姿势。做本项练习时尽量使两膝每次都比上一次更靠近胸部。
核心稳定性训练
1、仰卧臀桥:每组30秒,每天3-4组
2、俯身划水:每组15个,每天3-4组
3、死虫训练:仰卧在垫子上,双腿屈膝抬起,双上肢直臂上抬。在姿势稳定以后对侧手臂和腿缓慢而有控制的展开,然后另一侧交替完成动作。在运动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收紧腹部,保持腰椎始终贴在地上。每组10-15次,每天3-4组。
4.四点跪位训练:保持躯干稳定,慢慢将对侧手臂和腿伸展开,注意不要过度伸展,至与后背水平就可以了,动作慢速而有控制的完成。如果训练到后期,可以进行进阶训练。即抬起的脚在空中有控制的画圆圈等有规则的图案。
5、侧桥:
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屈曲双膝,进行侧桥稳定支撑,30秒一次,每天3-4次。
进阶:在支撑侧桥的过程中,双腿可进行蚌式运动。
进阶:双腿伸直进行侧桥运动保持,同时手部可以向侧方上举。
6、猫驼式:弓身、还原为一次,一组15-20次,每天3-4组。
姿势控制
站或坐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胸部挺拔,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运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部肌肉疲劳。
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外,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预防。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姿势以及睡眠姿势等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训练,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产生的原因主要与腰间盘和腰椎的退行性改变有关。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量也在增加。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数量逐渐增加。因此,在平时更要注重腰部的保养。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后,要积极的进行主动康复训练。
C. 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方法,随着工作越来越繁忙,办公室工作的职场人,以及中老年都极其容易腰椎间盘突出,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也有很多方法有助于这类患者康复,下面是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治疗方法是什么
第一:压腿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是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第二: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第三: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之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第四: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第五: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是重复15次。
第六: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要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第七: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要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俯卧沉腰法
病人俯卧在胸前三个枕头与大腿部三个枕头上,腰部不加任何压力自然下沉十至十五分钟,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变小,把突出的骨髓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
仰卧沉腰法
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双腿屈在胸前,双手抱住,腰部自然下沉十五分钟以上。这种姿势可以使腰椎后缘间隙增大,利用韧带的动力,把突出的骸核推入椎间盘间隙内。
上述两种姿势作为主要锻炼方法,一天至少两次,每次做一至二小时,根据自己病情与体质条件灵活掌握时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不宜使用此法。
患者经过自我治疗,腰腿痛基本消失后,再加做加强腰背肌功能的两种姿势。
俯卧鱼跃势
病人俯卧在平板床上,腰部挺在板床上,头、足两头向上翘起十次以上。
站立搁腿
站立势(手可扶杆),患腿伸直搁起五分钟以上。
如果有条件的话,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做完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以后,请别人帮助,再做一次“斜扳”,使椎体旋转,更有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到椎间盘内。
对于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人或体弱病人,无力做俯卧沉腰法和仰卧沉腰法者,可采用病人仰卧在高枕上,臀尾骨部垫一个枕头,使腰部自然下沉的方法进行治疗,也能收效。
采用沉腰锻炼法进行自我锻炼,还能有效地防止因练武术时造成的腰部损伤。
每天倒走半个到一个小时。倒走健身效果明显,倒走可刺激不经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的循环,对防治脑萎缩,特别是腰腿痛都有疗效。但由于是反序运动,走时有一定的难度和险度,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在锻炼时,倒走脚尖先着地,脚后跟后着地。频繁的脚尖活动会刺激脚上的经络、穴位和各部的反射区,同时也能不停地变换关节角度,增加韧带强度,活动肌肉群。
建议有腰间盘突出的朋友睡觉的时候最好睡硬木板的床,对于治疗腰椎很有好处。
建议有腰间盘突出的朋友睡觉的时候最好睡硬木板的床,对于治疗腰椎很有好处。
腰间盘病变不单纯是骨骼病变及肌肉病变,它同时还有经络病变,是一种三样病症合一的疾病,而经络病变是许多临床医师治疗时最容易忘记、忽视,甚至不知道的一个环节,既然腰间盘突出是一种三样病症合一的疾病,
那么临床中只有骨骼、肌肉、经络同治,才能不会复发或少复发,尤其是重度腰间盘突出患者其经络损伤会更明显,调理损伤的经络必不可少。
中医的角度看腰间盘突出的.真正深层病因就是膀胱经、胆经受寒不通所致,不过这个内在原因并不为大部分医师所知道。
大凡重度重症及发病5年以上的腰间盘突出患者,其膀胱径所经过的大腿后侧,小腿会出现经包、结节,委中穴有经膜结节、增厚、变硬现象,胆经的绝骨穴(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处)有阻点、结节,居髎有粘连硬结。治疗腰突,一定要把这2条经络疏通,只有把膀胱经、胆经疏通,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疏通膀胱经时一定要疏通到脚趾,然后是足底心,足底心有一块筋膜,这块筋膜是人体筋膜的联动起点,很隐蔽,容易硬,这块筋膜一旦发硬,就会导致足底不平衡,足底不平衡会导致骨盆不平衡,而骨盆不平衡就会导致腰椎不平衡,有一小部分从事整脊的知道足底的平衡是腰椎平衡的基石,
但不一定知道调节足底的平衡的关键枢纽在哪里,许多从事正脊整脊的人多认为矫正足底平衡的观念源于日本的骨盆揉压矫正及西方整脊,其实日本的骨盆揉压矫正术就脱胎少林骨伤整复术,骨盆揉压矫正术的发明人日本国际预防医学实践研究所所长,西园寺正幸先生当初从少林寺学会少林整复术后,
然后把日本的指压糅合在一起发明了骨盆揉压矫正术。实际上,把足底心发硬的筋膜变软就能达到矫正足底平衡的作用,进而间接的达到矫正腰椎平衡的效果。
全球医学界发现了骨骼的营养链式反映,由此揭开了骨原素缺失,导致骨病的惊人真相,人体快速衰老根本现象,金骨力骨原素广泛分布于人体结缔组织中,如软骨、韧带和肌腱中,它能够促进人体自身对骨胶原的分泌,促进关节膜对滑液的分泌,是生成关节软骨和关节滑液的一种重要元素。
D. 哪些锻炼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好处
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群,可采取以下方法锻炼身体:
1.勾脚。在床上平躺向上勾脚,但不是单纯的勾脚尖,需要从脚底向上勾起。
2.燕飞。刚开始的位置为俯卧位,脸部朝下,双臂以肩关节为支撑点,可以轻轻抬起,将手部向上,同时轻轻抬头,双肩向后向上收起。
3.蛙泳练习。不仅可以增强全身肌肉强度,对于身体平衡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4.爬行。爬行是一个非常好的动作,可以激活脊柱的深层稳定肌。在爬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脊柱的稳定,收紧核心,脊柱和髋部不能左右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