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通过西医治疗经血崩漏
①无排卵型功血的治疗:止血:诊断性刮宫:止血迅速又有助于明确诊断,然后再用药调整。
雌激素:适用于无排卵型青春期功血,应用剂量按出血量多少而定,一般用己烯雌酚1~2毫克,每日口服3次,有效者于2~3日内血止,血止后逐渐减量,每3天减量1次,每次减药量不超过原用量的1/3,直至维持量每日1~2毫克,维持至下次月经周期前2~3天即停药。
应当注意的是,病人口服上述大剂量雌激素时,常会有恶心、呕吐、头昏、乏力等反应,可同时服维生素B6、B1等减轻反应,有时反应严重不能继续服用时,可改用针剂如苯甲酸雌二醇1~3毫克肌注,每日2次,以后逐渐减量或改服己烯雌酚1毫克,维持至血止后15~20天,停药3~7天可发生药物撤退性出血,以后再调整周期。
孕激素:适用于病人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孕激素使增生期或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停药后3~5天子宫内膜脱落,出现撤药性出血,由于这种内膜脱落较彻底,故又称药物性刮宫,常用的人工合成孕激素有炔诺酮、甲地孕酮和安宫黄体酮等,其剂量按流血量多少而定,若血量多者,需用大剂量方可止血,如炔诺酮(妇康片)5~75毫克,甲地孕酮(妇宁片)8毫克或安宫黄体酮8~10毫克,每4~6小时服1次,用药3~4次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或停止,则改为8小时1次,再逐渐减量,每3日减量1次,每次减药量不超过原用量的1/3,直至维持量至炔诺酮每日为25~5毫克,甲地孕酮4毫克或安宫黄体酮4~8毫克,维持到血止后15~20天,停药后3~7天出现撤药性出血。
若临床表现为少量淋漓不断的阴道流血,用黄体酮10毫克,每日肌注1次或口服安宫黄体酮2毫克,每日3次,共3~5天,能使血量减少或停止,停药后2~3日出现撤药性流血。
雄激素:雄激素有对抗雌激素、增强子宫肌肉及子宫血管张力的作用,改善盆腔充血,减少出血量,但大出血时不能立即改变内膜剥脱的过程,也不能使其迅速修复,故不能单独用以止血。
三合激素:三合激素注射剂每支含苯甲酸雌二醇2毫克、黄体酮125毫克、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次肌肉注射1支,4~6小时内流血明显减少,可于6~8小时重复注射,如24小时血量仍未控制,应考虑有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复方黄体酮注射剂:每支含苯甲酸雌二醇2毫克、黄体酮20毫克,每日肌注1次,止血效果好。
其他止血药:安络血或止血敏可减少微血管通透性,6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止血环酸等可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有减少失血量的作用,但不能完全赖以止血,因为这些药物不能控制内膜的剥脱过程,也不能促进内膜的再生。
控制周期:雌、孕激素序贯法:已烯雌酚1毫克,每晚1次,于出血第5天起连服20天,于服药第16天,每日加用黄体酮10毫克肌注,两药同时用完。常用于青春期功血病人,使用2~3个周期后,病人即能自发排卵。
雌、孕激素合并法:已烯雌酚05毫克,每晚服1次;安宫黄体酮4毫克,每晚1次,于流血第6天起两药并用连服20天,停药后出现撤药性出血,血量较少。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再生修复止血,孕激素用以限制雌激素引起内膜增生的程度。适用于各种不同年龄的功血。
孕、雄激素合并法:黄体酮10毫克及丙酸睾丸酮10~25毫克,每日肌注1次,共5天,预计下一次出血前8天开始注射。常用于更年期功血。
促进排卵:用于青春期和生育期的病人。
雌激素:月经稀发且雌激素水平低下的病人,用小剂量雌激素周期疗法,在月经第6天起,每晚服已烯雌酚0125~025毫克,共20天为1个周期,连续用3~6周期。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当卵巢中有卵泡发育到近成熟时,用hcG1000国际单位,次日增至2000国际单位,第3日增至5000国际单位肌肉注射,可能引起排卵。基础体温有双相变者可继续每日用1000国际单位4~5次以维持黄体。如无双相变者,可能卵泡尚未充分发育,可再重复5000国际单位肌注1次。
氯底酚胺:对于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的病人,氯底酚胺有较高的促排卵作用。首次剂量从周期第5日起,每天50毫克,连服5天,同时测定基础体温,以观察疗效,其后可酌情增至100~150毫克/日。本药不宜长期连续应用,否则可能过度刺激垂体,使促性腺激素作用过强,导致卵巢内多数卵泡发育、卵巢增大、囊性变,最终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或多发排卵和多胎妊娠等症。
②有排卵型功血的治疗:排卵型月经过多:一般具有雌激素偏高的现象,其治疗方法可用睾丸素(如丙酸睾丸酮、甲基睾丸素等)对抗雌激素、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及其他常用的各种止血剂对症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替代疗法:即在经前8~12天起肌注黄体酮10~20毫克,每日1次,共5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8~12毫克,也可在基础体温显示排卵后肌注长效黄体酮250毫克1次。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一般于基础体温上升后第3天起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国际单位~2000国际单位,每日或隔日1次,共5~6次,有刺激及维持黄体功能的作用。
子宫内膜脱落不全:孕激素:用法同上述黄体功能不全,其作用是调节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的反馈功能,使黄体及时萎缩。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法同上述黄体功能不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有促进黄体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