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标题:神经梢瘤,髓外硬膜内占位性病变
患者咨询:头痛已经有6年,最近一年晚上睡觉到凌晨2点头疼痛醒,后睡着又痛醒,不断反复直到天明。2012年下半年开始右手有一些麻木,右手无名指和中指有麻木,指尖有硬硬的角质有麻木,左脚中指一碰就痛。双脚有时没有力气。请问这是手术在哪个医院做比较好,这个手术的费用,治愈时间长短和手术风险。听说您的医术比较高明,非常希望得到您的帮助,因为我们是农村人很多都不懂,希望您能帮忙。跪谢!
专家回复:这个部位的肿瘤手术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过手术还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因为延髓和脊髓都受到了明显挤压,只有手术才有机会解除压迫。顺利的话有五、六万元就差不多了,没有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一般两周左右就可以出院。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神经根鞘膜上的雪旺氏细胞,在我国约占所有椎管肿瘤的30%左右。因肿瘤生长缓慢,起病隐匿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上多以神经根的不典型疼痛为首发症状,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较高。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对脊髓神经组织侵袭及压迫,可引起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紊乱等临床表现,影响脊髓的神经功能,危害性极大。临床常用MRI明确诊断,可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是否侵犯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
一经发现,需早期手术。术中最大程度地神经保护、显微外科下肿瘤的完整切除和脊柱稳定性的恢复是我们脑脊柱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对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主要采用椎管后路进行手术,该入路手术方式可分为三种类:
半椎板切除术
全椎板切除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椎板棘突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
半椎板入路虽然创伤小和对脊柱稳定性影响不大,但是由于暴露范围狭窄及操作空间有限,其较适用于偏向生长的肿瘤。病灶节段在3个以下且无两侧关节突的破坏时,可给予椎板棘突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而病灶节段在3个以上的、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有明确椎板骨质破坏,为防止术后脊柱侧弯和畸形出现,应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重建脊柱稳定性。
良性神经鞘瘤的绝大多数病例均可通过肿瘤全切而达到治愈,一般很少复发,但恶性神经鞘瘤预后极差,生存时间短,手术切除后宜辅助放射治疗。
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术后随访均是诊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定期随访不仅让患者得到更好的针对性指导和诊疗,还能及早发现肿瘤复发,使复发肿瘤获得及时治疗。
Ⅱ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良性神经鞘瘤的治疗主要为外科手术切除。绝大多数病例均可通过标准的后路椎板切开,肿瘤全切除,进而达到治愈。如果手术全切除肿瘤,复发一般很少发生。绝大多数神经鞘瘤位于脊髓背侧或背侧方,在硬膜打开后,很容易见到。位于腹侧的肿瘤可能需要切断齿状韧带,获得充分的显露。腰部肿瘤可能被马尾或脊髓圆锥所覆盖,在这些病例,神经根要分离开,提供足够的显露,通常肿瘤将马尾神经或圆锥压向一侧。当获得充分暴露后,肿瘤与神经或脊髓的界面容易辨认。通常有蛛网膜层与肿瘤紧贴,这层蛛网膜为多孔结构,独立的包绕背侧及腹侧神经根。术中进行锐性分离,断开并分离肿瘤,囊壁表面进行电凝缩小肿瘤体积。对于肿瘤近端及远端相连的神经根要切断,这样方能全切除肿瘤。如果肿瘤较大,可以先进行囊内切除,囊内减压,对于肿瘤起源的神经根须行切断。偶尔地对神经根的某些小枝可以作保留,尤其是较小的肿瘤。切断这些神经根,即使在颈椎和腰椎膨大水平也很少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通常这些神经根的功能已被邻近的神经根所代偿。部分肿瘤组织镶嵌入脊髓软膜组织,并压迫脊髓在这些病例肿瘤和脊髓的界面通常很难分离,切除部分节段的软膜组织方可获得肿瘤的全切除。
对于肿瘤通过椎间孔明显侵犯椎旁结构时,手术中应该做特殊处理。术前对硬膜下肿瘤的邻近扩展应该仔细分析,便于手术入路的准确。磁共振检查通常可以仔细了解肿瘤的比邻结构。但对于哑铃状肿瘤,行脊髓造影后CT断层将更加敏感,便于观察椎管及椎旁结构。
颈部椎旁区域的肿瘤经颈前入路通常难以到达,由于颈前血管神经结构丰富,如臂丛神经、后组脑神经及其椎动脉等,下颌骨及其颅底肌肉骨骼附属结构进一步限定了上颈椎的暴露。幸运的是,绝大多数哑铃状肿瘤可以通过扩大后颅暴露,取得肿瘤切除。中线切口加标准的椎板切开可以安全地切除椎管硬膜内外的肿瘤。一侧关节面的全切除,最多达3cm(从硬膜边缘到椎旁),可以增加椎旁暴露,椎动脉通常向前内侧移位,通过骨膜下分离椎动脉及其肿瘤,可以很好地保护椎动脉。虽然一侧颈椎关节面切除后所造成的稳定性影响尚难以判断,单作一侧的椎板切除可以显着降低对脊椎稳定性的破坏。
胸部肿瘤向椎旁扩张通常可以形成巨大肿块侵及胸腔。标准的后路入路很难提供足够的视角处理椎旁前方的病变。前路经胸腔或胸膜外开胸,可以很好地暴露椎前方结构。如果硬膜下暴露必须,则可能会发生术后脑脊液胸腔漏。主要是因为胸腔负压及其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可能会加重脑脊液流出。前路、后路联合入路增加暴露,可以分阶段进行。侧方胸腔外入路对于同时需要增加椎管内和椎旁暴露的病例极有价值,通常作曲棍球棍样切口,保证牵拉椎旁肌肉。浅表的胸肩胛肌肉在中线处剥离,然后沿着皮瓣向侧方旋转,纵形暴露椎旁肌肉。这些肌肉应剥离脊柱后附属结构与肋骨。肋骨切除和胸腔减压可以增加胸膜外椎旁的暴露。椎管内暴露可以通过椎旁肌肉内侧标准的椎板切开获得。由于未进入胸腔,脑脊液漏很少发生。腰部哑铃状肿瘤亦可以通过侧方入路获得,在这个水平,胸背筋膜可以沿着皮肤切口被切开,并牵向侧方。腰椎椎旁肌肉很深厚,肿瘤往往被包埋在腰大肌内。单纯通过腹膜后入路很难全切除肿瘤,因为腰大肌纤维和肿瘤边缘结缔组织很难相鉴别。腰丛神经根及其分支,包括股神经,通过腰大肌表面,很难辨认,在后腹膜分离过程中很容易受损。侧方腹腔外入路能够保证通过椎间孔追寻肿瘤及腰大肌,所有分离均在肿瘤表面进行,能够从近端辨认神经,从而进一步减少神经的损伤。椎管内硬膜下肿瘤很容易通过椎板切开得到切除。骶部哑铃状肿瘤通常需要前路和后路暴露,保持侧卧位,可以分期手术或一期手术同时进行。
(二)预后
恶性神经鞘瘤预后极差,生存期很少超过1年。这些肿瘤必须和某些少数表现出侵袭性组织学特征施万细胞瘤相鉴别,施万细胞瘤有恶性倾向者相对预后较好。
Ⅲ 恶性神经鞘瘤
恶性神经鞘瘤是周围神经系统少见肿瘤,起源于Schwann细胞,故又称恶性Schwann氏细胞瘤。此瘤多发生于青、中年男性,好发于肢体或头皮、颈部。肿瘤生长缓慢,一般在5年以上,常同时伴有神经纤维瘤或神经鞘瘤。约2/3病例是在上述这两种病复发恶变的基础上产生的。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症状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以四肢和躯干多见,坐骨神经受累常见。局部发现肿块为常见症状,多为无痛,少数表现为疼痛性肿块,或肿物压迫症状及远处肢体麻木感及放射疼。也有肿瘤原发于颅内、卵巢和子宫颈的报道。肿瘤可局部侵犯,也可发生远处淋巴结及血循环转移
一、病因及常见疾病:
本病是由畸变显性基因引起的神经外胚叶异常,导致周围神经的多发性肿瘤样增生和神经鞘、神经纤维中的结缔组织增生。
二、鉴别诊断:
此瘤系由恶性神经鞘细胞和神经膜细胞组成,包膜常不完整,大都有瘤细胞浸润。瘤细胞呈梭形,浸润性生长,排列成交织条索状,有时呈羽毛状,偶或呈栅栏状或网状结构,伴有出血和坏死灶。瘤细胞核呈卵圆或梭形,有些为多边形,大小不一,有明显异型,有时见巨核或多核。核有丝分裂象多见。
应与下列疾病区别:(1)纤维肉瘤,常无包膜,较少出血和坏死。瘤细胞核两端稍尖,胞质和间质内胶原纤维较多。(2)平滑肌肉瘤,瘤细胞内含有肌原纤维,对PTAH染成紫蓝色,三色染色着红色。
三、检查:
(一)体格检查:
肿块为常见症状,多为无痛性,与其他肉瘤难以鉴别。有的表现为疼痛性肿块,或肿块压迫出现远处肢体麻木及放射痛。深部肿瘤为局部受侵所表现出相应症状,如胸痛、憋气(后纵隔),腰腿痛(腰椎神经根受侵),复视(眼球后受侵)等。有的则可无症状,在体检中发现肿块。
(二)X片:
X片可见部分肿瘤有钙化现象,有时可见继发性骨破坏。
(三)超声与CT检查:
可观察肿瘤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四、治疗原则:
(一)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恶性神经鞘瘤的治疗与其它软组织肿瘤略有不同,由于肿瘤起源于神经干,并累及一段神经组织,难以确定肿瘤的边缘,手术时应在累及神经段的上下切缘做冰冻切片检查。低度恶性的表浅肿瘤行广泛切除可达到治愈,高度恶性的肿瘤累及较大神经干时,可能牺牲此神经或截肢。单用外照射肿瘤常不敏感,需加大放射剂量,副作用较大。
(二)放化疗检查:
单用外照射肿瘤不敏感,常需加大剂量,化疗疗效不肯定,有报告认为可以起到减少局部复发与控制远处转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