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
常见风险评估方法的解释和示例
一、风险矩阵分析
风险矩阵分析法(简称LS),R=LS,其中R为风险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件后果的组合,L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R的值越大,系统的风险越大。
二。操作条件的危险分析(LEC)
作业条件危害分析与评价方法(简称LEC)。l(可能性),E(暴露)和C(后果),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对三个因素的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的分值,然后用三个分值的乘积D(危险)来评价工况的危险性,即:D=LEC C,D值越大,本次作业的危险性和风险越大。
三。风险度分析
1.风险的定义
指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人们往往用表示相对差距的数值来表示可能性L的大小和后果S的严重程度,然后用两者的乘积来反映危险程度R的大小,即R=LS。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人身伤害事故和职业病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特定危害控制措施的状态M和人暴露于危害(危险状态)的频率E1;简单的财产损失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针对特定危害的控制措施的状态M和危害(危险状态)的频率E2。
(2)控制措施m的状态
针对特定危害导致的特定事故(此处“特定事故”一词包含“类型”的含义,如撞击、烧伤、翻滚、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等。还包括“程度”的含义,如死亡、永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只碧码能急救、轻微设备损失等。).在没有控制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在有减轻后果的紧急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在有预防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
判断控制措施状态(m)的标准
分数值
控制措施的现状
五
没有控制措施
三
有减轻后果的紧急措施,如报警系统和个人防护设备。
一个
有预防措施,如机器保护装置,必须是有效的。
(3)人类暴露或危险状态的频率e
人体暴露在危险条件下的频率越高,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危险发生的频率越高,财产损失的可能性越大。
操作条件危险分析LEC法(D=LEC)
于
危险:可能导致事故的现有的或潜在的来源或状态。
风险: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事故:导致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事故。
危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现在或潜在的不良事件状态。
风险是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来改变的,这不仅意味着不希望事件的状态存在,也意味着不希望事件变成意外的渠道宴升和可能性。
危险是前提,只有接触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才会构成风险。
风险管理
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综合处理风险,实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方法。
风险管理的三个要素:
危险识别:
运用经验比较法、安全检查表法、设备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现场作业活动无序分析法、专家头脑风暴法等。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
风险评估:
运用系统安全的理论和方法评估风险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工程技术(解决方案的状态)、教育和管理(解决人的行为)等手段,减少和控制危险源,消除或降低风险水平,防止危险源引发事故的过程(3E)。
三大风险因素及风险控制方法
作业条件风险评估方法(LEC)
也叫危险度评价法,是对在潜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人的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首先以作业条件的风险为因变量(D),以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事故造成损失的后果(C)为自变量,采用半定量估值方法,分别确定三个自变量的得分,然后用三个变量的乘积来评价风险:
D=LEC
d:风险程度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e:人员暴露在危险环晌慧老境中的频率
c: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
事故的可能性(L)
用概率表示时,绝对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而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
但是说到系统安全。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把“极不可能发生事故”的分值定为0.1,而不可避免事故的分值定为10,按照下表取两者之间的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
一个人在危险的环境中呆的时间越长,危险就越大。规定连续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极罕见暴露于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0.5。下表列出了两者之间的情况。
取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由于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分数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介于两者之间的按照下表参考取值:
危险性(D)分级依据
根据经验,风险性分值在20以下被认为低危险的;如果危险性分值在70-160之间;那就有显着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性分值在160-320之间;那就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如果危险性分值在320以上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危害辨识】:
绞车过卷阀防碰天车挡杆未安装,防碰装置失效,容易发生上顶下砸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风险评价:
——暴露频次:E = 10(井口操作人员多人次长期暴露在危险区域)
——严 重 性:C = 40(一旦防碰天车失效,导致上顶下砸,极可能造成数人伤亡)
——可 能 性:L = 1(钻井行业近年来上顶下砸事故,大约每10年左右发生一次)
——风 险 度:D = L× E × C = 1×10×40 = 400
风险评级:一级,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暴露频次:E=10(岗位员工在交接班检查、日常巡查及井控演习中,至少每天接近排水沟2次以上,危害持续暴露)
——严 重 性:C=3(失足跌入排水沟往往可能造成腿部骨折,或者头部磕碰在金属物件上造成其他伤害)
——可 能 性:L=3(某钻井企业近10年来因排水沟防护不到位,造成伤害事故/事件大约4起)
——风 险 度:D=L×E×C=3×10×3=90
风险评级:二级,显着危险,需要整改
半定量风险矩阵评价法
1-6级为可承受风险(低度)
8-12级为需重视的风险(中度)
15-25级为不可承受风险(高度)
唐氏筛查顾名思义就是在产前对唐氏综合症胎儿检查筛选,专家介绍,通过对孕妇血液抽取化验,筛查胎儿21三体综合症的重要指标。从筛查结果可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智力缺陷,胎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危险程度。若筛查结果为高危需要进行进一步确诊性检查——羊膜穿刺检查。
唐氏患儿具有严重的智力障碍先天愚型、伸舌样痴呆、生活不能自理部分患儿伴有复杂的心血管等疾病需要家人的长期照顾会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生唐氏儿的风险会随着孕妇年龄的递增而升高。
唐氏筛查时间:孕早期9-13周;孕中期最好是在16~18周之间。
高危结果
(1)准妈妈检查结果为“高危”只是表明了胎儿患唐氏风险高,并不表示胎儿就一定为唐氏儿。所以接下来要近一步确诊胎儿是否真的是唐氏儿。
确诊唐氏儿一般都用羊膜腔穿刺。羊膜腔穿刺适宜孕16~20周的孕妇。也可行通过抽母体血行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查。
(2)唐氏儿的处理
唐氏综合征还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最好是终止妊娠。
低危结果
(1)一般而言唐氏结果是低危只是表明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较低。但筛查结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可能引起误差最好采血排除遗传性的呆傻疾病。
(2)坚持孕期检查
坚持做其他孕期检查准确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
而唐氏综合征临界风险介于高风险及低风险之间,还是建议做无创DNA的检查,或者是羊水穿刺的检查来最终确定。
2. 风险评价方法有三种
风险评价方法不止三种,比较常用的有五种,分别如下:
1、成本效益分析法:分析风险发生之后采取相关措施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以及成效如何;
2、权衡分析法:把每个风险所产生的后果进行比较,从而分析风险带来的影响;
3、风险效益分析法:分析采取某个措施之后,需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才能产生成效;
4、统计型评价法:对已经发生的风险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5、综合分析法:将风险的构成要件以统计学的方式进行计算分析。
1、依据评价的阶段不同,可以分成事前评价、事后评价和中间评价三个类型;
2、依据评价的角度不同,可以分成技术评价、社会评价和经济评价三个类型;
3、依据评价的方法不同,可以分成定性评价、综合评价和定量评价三个类型;
4、依据风险管理内容不同,可以分成工厂设计风险评价、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风险评价等。
3. 风险评价4种方法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操作方法,包括基于知识(Knowledge-based)的分析方法、基于模型(Model-based)的分析方法、定性(Qualitative)分析和定量(Quantitative)分析,无论何种方法,共同的目标都是找出组织信息资产面临的风险及其影响,以及目前安全水平与组织安全需求之间的差距。一、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在基线风险评估时,组织可以采用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来找出目前的安全状况和基线安全标准之间的差距。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又称作经验方法,它牵涉到对来自类似组织(包括规模、商务目标和市场等)的“最佳惯例”的重用,适合一般性的信息安全社团。采用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组织不需要付出很多精力、时间和资源,只要通过多种途径采集相关信息,识别组织的风险所在和当前的安全措施,与特定的标准或最佳惯例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不符合的地方,并按照标准或最佳惯例的推荐选择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消减和控制风险的目的。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最重要的还在于评估信息的采集,信息源包括:1.会议讨论;2.对当前的信息安全策略和相关文档进行复查;3.制作问卷,进行调查;4.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5.进行实地考察。为了简化评估工作,组织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性的自动化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组织拟订符合特定标准要求的问卷,然后对解答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与特定标准比较之后给出最终的推荐报告。市场上可选的此类工具有多种,Cobra 就是典型的一种。二、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2001 年1 月,由希腊、德国、英国、挪威等国的多家商业公司和研究机构共同组织开发了一个名为CORAS 的项目,即Platform for Risk Analysis of Security Critical Systems。该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个基于面向对象建模特别是UML 技术的风险评估框架,它的评估对象是对安全要求很高的一般性的系统,特别是IT 系统的安全。CORAS 考虑到技术、人员以及所有与组织安全相关的方面,通过CORAS 风险评估,组织可以定义、获取并维护IT 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抗抵赖性、可追溯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与传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类似,CORAS 风险评估沿用了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并处理风险这样的过程,但其度量风险的方法则完全不同,所有的分析过程都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模型来进行的。CORAS 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对安全相关特性描述的精确性,改善了分析结果的质量;图形化的建模机制便于沟通,减少了理解上的偏差;加强了不同评估方法互操作的效率;等等。三、定量分析进行详细风险分析时,除了可以使用基于知识的评估方法外,最传统的还是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的思想很明确:对构成风险的各个要素和潜在损失的水平赋予数值或货币金额,当度量风险的所有要素(资产价值、威胁频率、弱点利用程度、安全措施的效率和成本等)都被赋值,风险评估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就都可以被量化了。简单说,定量分析就是试图从数字上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的一种方法。定量风险分析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暴露因子(Exposure Factor,EF)—— 特定威胁对特定资产造成损失的百分比,或者说损失的程度。单一损失期望(Single Loss Expectancy,SLE)—— 或者称作SOC(Single OccuranceCosts),即特定威胁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总量。年度发生率(Annualized Rate of Occurrence,ARO)—— 即威胁在一年内估计会发生的频率。年度损失期望(Annualized Loss Expectancy,ALE)—— 或者称作EAC(EstimatedAnnual Cost),表示特定资产在一年内遭受损失的预期值。考察定量分析的过程,从中就能看到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1) 首先,识别资产并为资产赋值;(2) 通过威胁和弱点评估,评价特定威胁作用于特定资产所造成的影响,即EF(取值在0%~100%之间);(3) 计算特定威胁发生的频率,即ARO;(4) 计算资产的SLE:SLE = Asset Value × EF(5) 计算资产的ALE:ALE = SLE × ARO这里举个例子:假定某公司投资500,000 美元建了一个网络运营中心,其最大的威胁是火灾,一旦火灾发生,网络运营中心的估计损失程度是45%。根据消防部门推断,该网络运营中心所在的地区每5 年会发生一次火灾,于是我们得出了ARO 为0.20 的结果。基于以上数据,该公司网络运营中心的ALE 将是45,000 美元。我们可以看到,对定量分析来说,有两个指标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ARO 表示),另一个就是威胁事件可能引起的损失(用EF 来表示)。理论上讲,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的分级,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可供参考的数据指标是准确的,可事实上,在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定量分析所依据的数据的可靠性是很难保证的,再加上数据统计缺乏长期性,计算过程又极易出错,这就给分析的细化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目前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采用定量分析或者纯定量分析方法的已经比较少了。四、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方法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往往需要凭借分析者的经验和直觉,或者业界的标准和惯例,为风险管理诸要素(资产价值,威胁的可能性,弱点被利用的容易度,现有控制措施的效力等)的大小或高低程度定性分级,例如“高”、“中”、“低”三级。定性分析的操作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小组讨论(例如Delphi 方法)、检查列表(Checklist)、问卷(Questionnaire)、人员访谈(Interview)、调查(Survey)等。定性分析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但也可能因为操作者经验和直觉的偏差而使分析结果失准。与定量分析相比较,定性分析的准确性稍好但精确性不够,定量分析则相反;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那样繁多的计算负担,但却要求分析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定量分析依赖大量的统计数据,而定性分析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定性分析较为主观,定量分析基于客观;此外,定量分析的结果很直观,容易理解,而定性分析的结果则很难有统一的解释。组织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4. 风险评估方法
5. 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哪些
一、风险评估的准备
风险评估的准备过程是组织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是整个风险评估过程有效性的保证。组织对自身信息及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估是一种战略性的考虑,其结果将受组织的商业需求及战略目标、文化、业务流程、安全要求、规模和结构所影响。不同组织对于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各种子过程可能存在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风险评估实施前,组织应:
1.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 2.确定风险评估的目的,为风险评估的实施提供导向; 3.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 4.建立系统性的风险评估方法;5.获得最高管理者对风险评估策划的批准。
二、风险评估的实施
组织应根据策划的结果,由评估的人员按照相应的职责和程序进行资产评估、威胁评估、脆弱性评估。在考虑已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利用适当的方法与工具确定威胁利用资产脆弱性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并结合资产的安全属性受到破坏后的影响来得出资产的安全风险。
风险计算
我们以下述函数进行表示:
R= f(A,V,T)=f(Ia,L(Va,T))
其中:R表示风险;A表示资产;V表示脆弱性;T表示威胁; Ia表示资产发生安全事件后对组织业务的影响(也称为资产的重要程度); Va表示某一资产本身的脆弱性,L表示威胁利用资产的脆弱性造成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首先对资产的弱点进行排序;
2.针对每一个弱点,确定可能利用此弱点造成安全事件的威胁的类型;
3.给确定的威胁赋值;
4.将威胁值与脆弱点值相乘,得出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即:安全事件发生可能性=L(威胁可能性,脆弱点严重性);
5.根据资产的重要程度以及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计算风险值,即:风险值=R(资产重要程度,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包括三个部分:分析风险来源;识别区域风险;风险关联分析。
1.分析风险来源
经过资产、威胁、脆弱性的计算后形成一个风险列表,需要对该列表的风险进行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合并。在对风险进行分类合并时,首先需要考虑风险所发生的位置,然后考虑风险的来源。风险的来源可以从威胁、脆弱性和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进行。
风险发生的位置可以从资产所在的安全域或从信息安全发生的层次进行划分。资产所在的安全域指具有相同安全属性的某一物理区域或逻辑区域,该区域和其他安全区域具有明显的边界;信息安全发生的层次指物理层安全、网络层安全、操作系统层安全、应用层安全、数据层安全。风险的来源从威胁角度进行合并,可以从威胁的来源,发生的途经,影响的大小角度进行划分整理。风险的来源从脆弱性角度进行合并,从大的方面有两类,一类是IT技术类脆弱性,另一类是管理类脆弱性。安全管理类脆弱性可以从设计、开发、验收、运行、维护、人员、业务持续性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6. 风险评价方法有
一、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法)
1、将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连的过程;
2、对每个过程的所有潜在风险进行识别;
3、针对每个风险制订控制措施。
具体见下表:
工作危害分析表
作业任务: 工作地点:
分析人员: 日 期:
审 核 人: 日 期:
序号
工作
内容
危害后果
现有安全
控制措施
评价结果
建议纠正/预防措施
L
S
F
风险等级
二、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SCL法)
1、先对一个检查对象进行分解,确定需要检查的若干小项;
2、针对每一个小项,查找有关资料,确定检查标准;
3、针对每一个检查标准,确定未达标的后果;
4、针对每一个后果,确定现有的的控制措施;
5、针对每一项现有的控制措施,制订改进控制措施。
具体见下表:
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
检查工序: 检查对象:
分析人员: 日 期:
审 核 人: 日 期: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未达到标准的后果
现有的控制措施
L
S
H
风险等级
建议改进措施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法)
对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影响危险性(D)的主要因素有3个:
①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② 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
③ 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D = L× E× C
式中:
D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L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率,
C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如下表: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会被预料到
6
相当可能
3
不经常,但可能
1
完全意外,很少可能
0.5
可以设想,很不可能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上不可能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如下表: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于潜在的危险环境
6
每日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
2
每月暴露一次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C)如下表:
分数值
事故造成的后果
100
大灾难,10人以上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1人死亡
7
严重,严重伤残
3
重大,有伤残
1
轻伤,需救护
(4)危险等级划分(D)如下表:
危险性分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着危险,需要整改
20-70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四、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
对各工艺环节中评价单元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强调尽可能覆盖整个系统,涉及所有存在的危险类别、危险状态、存在条件、事故后果等,特别适用于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略分析。
其主要功能有:
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估计事故出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对已经识别的危险进行分级;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分析步骤
l 对系统的生产目标、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进行充分地调查了解;
l 收集以往的经验和同类生产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和触发事件;
l 推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
l 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可能产生后果的危险等级;
l 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危险性等级划分
按导致事故危险、危害的程度,根据可能导致的后果,将相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7. 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有
常用方法编辑
方法
一、风险因素分析法
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三、内部控制评价法
内部控制评价法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而确定审计风险的一种方法。由于内部控制结构与控制风险直接相关,因而这种方法主要在控制风险的评估中使用。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所做出的研究和评价可分为三个步骤:
四、分析性复核法
分析性复核法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主要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以推测会计报表是否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可能性。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三种。
五、定性风险评价法
定性风险评价法是指那些通过观察、调查与分析,并借助注册会计师的经验、专业标准和判断等能对审计风险进行定性评估的方法。它具有便捷、有效的优点,适合评估各种审计风险。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了解法、逻辑分析法、类似估计法。
六、风险率风险评价法
风险率风险评价法是定量风险评价法中的一种。它的基本思路是:先计算出风险率,然后把风险率与风险安全指标相比较,若风险率大于风险安全指标,则系统处于风险状态,两数据相差越大,风险越大。
风险率等于风险发生的频率乘以风险发生的平均损失,风险损失包括无形损失,无形损失可以按一定标准折换或按金额进行计算。风险安全指标则是在大量经验积累及统计运算的基础上,考虑到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情况、法律因素以及人们的心理因素等确定的普遍能够接受的最低风险率。风险率风险评价法可在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风险管理中使用。
8. 风险评价4种方法
1、单变量判定模型。
单变量模型将财务指标用于风险评价是一大进步,指标单一,简单易行,但是不可避免会出现评价的片面性。这种方法在人们开始认识财务风险时采用,但随着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单一的指标已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
2、多元线性评价模型。
多元线性模型在单一式的基础上趋向综合,且把财务风险概括在某一范围内,这是它的突破,但仍没有考虑企业的成长能力,同时它的假设条件是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没有解决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这种方法在现实中比较常见。
3、综合评价法。这种方法认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内容主要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偿债能力,此外还有成长能力,它们之间大致按5∶3∶2来分配。
(8)风险评定的最佳方法扩展阅读
根据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在对投资理财产品开展风险评级时,遵循的原则通常有3个,
一、是产品风险等级评定孰高,
二、是同类产品风险等级一致性,
三、是产品风险等级随市场和政策动态调整。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这导致部分理财产品风险飙升,甚至出现了此前中国银行发售“原油宝”出现较大亏损事件,这既暴露出金融机构在市场异常波动下应急管理能力较弱等问题,也将“投资者不分层”弊病推上前台。
在“原油宝”事件中,尽管该产品不等同于原油期货,其高风险特征并未发生改变,然而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吸纳了较多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普通投资者。
“投资者要尽量在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开展投资,商品期货投资者要掌握专业投资知识,了解投资产品价格变动规律。”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并不具备专业投资知识与能力,不建议贸然进入商品期货领域。
9. 什么是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常用方法
风险评估的定义及常用方法如下:
一、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二、常用方法:
1、风险因素分析法
其一般思路是: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
2、模糊综合评价法
3、内部控制评价法
内部控制评价法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而确定审计风险的一种方法。
4、分析性复核法
分析性复核法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主要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以推测会计报表是否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可能性。
5、定性风险评价法
定性风险评价法是指那些通过观察、调查与分析,并借助注册会计师的经验、专业标准和判断等能对审计风险进行定性评估的方法。
6、风险率风险评价法
风险率风险评价法是定量风险评价法中的一种。
三、任务:
1、确定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
2、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
3、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4、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5、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6、推荐风险消减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