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蜜蜂病敌害防治的方法
在蜜蜂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并按照生产无公害蜂产品要求进行。
一、蜂病的预防
1、选育抗病蜂种 有两条技术途径,一是在同一品种内定向培育,二是利用杂种优势,选育抗病蜂种。
2、饲养强群
①保持蜂脾相称,加强蜂群管理 早春蜂群应注意保温,夏季应重视降温。除了蜂巢外部人为保温、降温措施外,应保持子脾上蜜蜂的适当密度,并根据外界温度高低,调整蜂路。
②淘汰老脾多造新脾 巢脾是蜜蜂繁育场所,也是储蜜场所,同时是病源载体,及时淘汰病群巢脾、老脾能有效减少病源传播。
3、预防蜜蜂病虫害的措施
①提倡自繁自养 除引进良种除外,不从疫区购买蜂群,以免相互感染。饲料应用自产的蜂蜜、花粉。从外地购进旧蜂箱应严格消毒后再使用,本蜂场发生蜂病,应立即隔离治疗,不要将病群巢脾任意调入健康蜂群,以防交叉感染。每年对蜂箱、巢脾消毒一次以上。
②改革喂药方法 改传统的糖水拌药为将蜂药加入花粉或糖粉喂蜂。
③防止蜜蜂农药中毒 了解周围农田喷洒农药情况,采取应急措施,预防或减少蜜蜂的农药中毒。
二、常见蜂病的治疗
蜜蜂常见病虫害有蜂螨、爬蜂病、白垩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中蜂囊状幼虫病及茶花、油茶花蜜中毒。
1、大小蜂螨
①规律及症状 夏、秋季,大蜂螨寄生率高,小蜂螨危害也开始严重。巢门前,有残翅不全幼蜂爬出,经肉眼辨认有的蜂体上附有蜂螨。在割除雄蜂脾时,能发现大幼虫、蛹体上附有大蜂螨,有时见蜂体上附有蜂螨。将新出房子脾抖蜂后,能发现小蜂螨在子脾上乱爬。
②防治 经常割除雄蜂蛹,清除雄蜂房内蜂螨。在6月上旬,主要蜜源结束后,继箱群可挂氰菊酯(螨扑)治螨。在小蜂螨寄生率上升时,用升华硫均匀刷在封盖子脾上,5天1次,连续2~3次。7月份,在椴树、荆条大流蜜前期可关王或采用处女王交尾,造成断子,让蜂螨暴露在蜂体或巢脾上,再挂氟氨氰菊酯条治螨。大流蜜期不用药,预防蜂药污染蜂蜜。
2、爬蜂病
①规律及症状 南方一般在春季4~5月份油菜花期,北方5~6月份洋槐花后期、荆条花期易发此病。西方蜜蜂爬蜂病,主要由螺原体、孢子虫等病原综合引起的青壮年蜂病。病蜂爬出箱外,行动迟缓,不能飞翔,聚集在低洼地或草丛中。有的死蜂双翅展开,吻伸出,但不同于农药中毒。
②防治 药物防治可用柠檬酸。继箱群每晚喂500毫升药物糖浆,内含2克柠檬酸。每天1次,连续喂3次,停3天,再喂3次。
3、白垩病
①规律及症状 一般发生在春季及初夏,外界气温19~30℃,空气潮湿。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的蜜蜂大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在巢门口可发现有灰白色或黑色片状硬质幼虫体。患病巢房封盖不齐有凹陷、穿孔。死亡的幼虫呈干枯状,白色或灰黑色,无臭味,无粘性,易被清除。
②防治 此病发病后不易治愈。蜜蜂春繁时,不喂来历不明的蜂花粉,箱内换入茶花花粉脾或喂茶花花粉可减少白垩病发生。发病轻时,可用药物治疗,用丙酸钙加入糖浆喂蜂,继箱每群喂糖浆0.5千克(含丙酸钙0.5克)。严重时应该换脾,必须蜂多于脾,再喂糖浆。
4、美洲幼虫腐臭病
①规律及症状 夏季弱群易发病,在大流蜜期,病情减轻,甚至自愈。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4~5日龄幼虫易发病,封盖后死亡。发病的封盖房油亮发光,下陷,有穿孔。腐尸紧贴房壁,挑起有拉丝,褐色有鱼腥味。
②防治 发病初期,将病脾抽出淘汰,严重的换箱换脾再用药物防治,用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每箱(10框)每晚喂500克糖浆(含200毫克纯土霉素),隔4日1次,连喂3次,停3天,再喂3次。采蜜前6周停止喂药。
5、欧洲幼虫腐臭病
①规律及症状 一般春季脾多于蜂的弱群易发生。由蜂房球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3日龄小幼虫易感染,4~5日龄死亡,虫体变淡黄色、黄色、直至黑褐色,易清除有难闻酸臭味。
②防治 西方蜜蜂患此病不严重,在蜜蜂密集,注意保温条件下蜂群能自愈。用土霉素治疗,方法与治美洲幼虫腐臭病相同。
6、中蜂囊状幼虫病
①规律及症状 南方2~4月与11~12月,北方5~6月,是发病高峰期。由病毒引起,每天上午,可见工蜂从巢内拖出病虫尸体,散落在巢门前。子脾有插花子,房盖有穿孔,房内有尖头死幼虫,褐色无臭,易从巢房拖出。
②防治 去除病群蜂王,换上健康群成熟王台,新王交尾产子后,蜂群康复快。在断子间淘汰病脾,让工蜂密集,多造新脾。用中草药华千斤藤(海南金不换)干块根15~20g或半枝莲的干草50g,煎汤,可用于20~30框蜂的治疗。
7、茶花与油茶花中毒
①规律及症状 发生在10~11月份茶花、油茶花开花期。茶花、油茶花流蜜不佳,危害蜂群轻;流蜜好,危害蜂群严重。蜜蜂在采茶花、油茶花后,引起大批幼虫死亡,死亡幼虫散发酸臭味。
②防治 在茶花、油茶花流蜜期不间断喂饲糖浆(蔗糖与水比2∶3),上午一次,晚上一次,阴雨天不断,结合分区管理效果更好。
另外,山区放养的蜂群,秋季易受胡蜂侵害,根治办法要设法找到胡蜂蜂巢彻底毁巢,或捉住胡蜂,粘上毒药,放其回巢,毒杀虫子。
❷ 关于蜜蜂囊状幼虫,如何诊断和及时防治呢
一、囊状幼虫病的症状
囊状幼虫病毒主要侵染2~3日龄幼虫,潜伏期5~6天,幼虫会死于封盖前后,很少能见到化成蛹后死亡的现象,病虫身体会失去光泽、变成苍白、头部离开巢房壁、略有上翘,形状呈龙船型,用镊子挑出来后会看到末端有一个透明的小水囊,病虫颜色也逐渐由苍白色变为淡褐色、黑褐色,虫尸不会腐烂,而是干瘪无臭味儿、无粘性,容易从巢房里被清除。由于死虫不断被清除,蜂王重新产卵,所以患病蜂群会出现“花子现象”。中蜂发生此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片子脾发病,来势凶猛,很容易造成全群覆灭,称之为急性型;另一种是发病幼虫数量不多,病虫断断续续可见,群势逐渐下降,称之为慢性型。
❸ 蜜蜂病虫害防治办法
1.美洲幼虫腐臭病防治,美洲幼虫腐臭病一般来说出现在夏季高温时,可能造成蜜蜂幼虫腐烂死亡。染病后患病蜂群表面湿润,仔细查看会有针头大的穿孔,蜂房盖下陷,腐烂之后能够闻到鱼腥味。防治此病,可以在越冬前就对蜂箱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蜜蜂所食用的饲料必须要从正规厂家购置;发现此病后第一时间对蜂箱进行更换。 2.欧洲幼虫腐臭病防治,欧洲幼虫腐臭病通常在早春和晚秋气温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出现,可能导致蜜蜂幼虫体腐烂,表面出现黄褐色斑点,腐烂后可闻到酸臭味。预防该2病,一般是通过提升蜂王抵抗力的方式,若使用活力更好的蜂王予以取代,应当投喂具备丰富蛋白质的饲料。 3.囊状幼虫病防治,一般出现在春夏之交,传播性较强,对蜂群具有非常大的毁灭性,同时此病反复性较强,应当进行彻底治疗。染病之后蜜蜂头部上翘,尸体不存在臭味或粘性。防治该病,一般通过促进蜂群抵抗力的提升,或投喂饲料时加强蛋白质的补充。发病后,可选择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或抗病毒862等药物实施治疗。 4.蜜蜂孢子虫病,一般出现在春夏交际时节,是一种慢性的传染病,染病之后的状态不是非常明显,到中后期会逐渐开始表现为不安、体表瘦小,不再具备飞翔能力。防治此病的方法通常是采用消毒之后的蜂箱以及更加优质绿色的饲料进行投喂,并用4%的福尔马林进行消毒。孢子虫对于酸性较为敏感,发病之后需要为蜜蜂投喂酸性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