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练太极前做那些热身
歌谣曰:“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它充分说明,放松是演练太极拳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演练太极拳的必然所向和蔽迅或最高要求,这是太极拳难练的一点,也是衡量一个太极拳爱好者功底如何的重要方面。但从当前情况看,不少演练者对此还认识不清,做得不够,有的动作拘谨,面红耳赤;有的周身紧张,架子绷得生硬;也有的只知练拳,还不懂什么叫放松、为什么要放松等。因此,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对练好太极拳是十分必要的。现就个人体会谈点看法,诚请拳友指正。
一、放松的含义和作用
放松,就是演练时心情轻松愉快,无任何紧张情绪或压力;肢体的各个关节、器官及肌肉、韧带等松弛、舒展。特别要十分注意松肩、松腰、松胯、松腿部,尽量以骨酪的自然支撑力把人立起来,一点僵劲都不要。动作轻灵柔和,从容自如,含蓄匀称,顺遂流畅;不急不缓,不散不滞,但不能软弱无力或随随便便。放松是太极拳独特的练功手段和方法,目的是去僵求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
放松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
1.有助于消除疲劳,特别是大脑可以得到净化和调整,思维清晰。同时,四肢百骸普遍受到良性功能刺激,各系统器官功能协调、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平衡,大大增强免疫力。
2.有利于气血经络畅通,达到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气滞血糖等副作用。
3.有利于动作转换的轻灵、协调,否则,就显得僵硬、笨拙。
4.便于内气下沉,上虚下实。既有利于身体稳固,又有利于发力扎实,因此,也可以说,不会放松,发力就不会有力。
5.有利于追求柔软,积柔成刚。只有松柔,才可生刚;没有松柔,就没有刚劲。同时,也可把练拳的过程作为品味太极拳深刻内涵的过程,加深对拳理拳法的理解。
二、怎样才能做到全身放松
第一.要思想人静。心静才能体松,体松也才便于心昌返静。两者互为其根,互相作用,相辅相成,是辩证关系。如果练拳时边练边说话,不仅会使动作紊乱,内气外散(“内练一口气”),而且身体也很难放松,既达不到养生目的,也不利于技击。因此,练拳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从预备式开始,就要屏弃一切杂念,物我两忘,将思想全部集中到所练的套路上,镇定、沉着,专心致志,静心演练。
第二.要用意识引导行动,这是太极拳的运行法则。拳论说:“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意是一身的统纲。前辈讲:“没有意,只有形,就是体操。”因此,行拳中一切动作都应由意念支配,以意领先,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全身的筋、骨、皮、肉和肌腱、韧带才可得到彻底放松和舒展。
第三,要顺应阴阳,顺应自然规律,阴阳相和。一切动作都应是自身本能的“天然自动”,而非故意做作。动静相兼,虚实结合,曲直互用,蓄发互孕,刚柔相济。每个动作都应在规律的架构内活动,既不能不到位,也不能超越其界限。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能随心所欲或反序乱序,务使动作平常自然,轻松愉快,圆润和谐。
第四,要动作轻灵。“听之至细,动之至微”。轻起轻落,慢起慢落,点起点落。真正做到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身体不能“硬邦邦的”。落脚不“扑腾扑腾”的响。
第五,要“慢中求功”,这宏伍是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一个重要区别。演练时一定要以缓慢的速度进行,不急不躁,没有对快速、猛烈的追求,不仅不以"速度取胜",而且还应"以慢制快",只有这样,才容易便身心放松,没有紧张的心理和情绪;才能不用僵力、拙劲、犟劲,使肢体像春风杨柳一样,绵绵不断地向前行进。
第六,要适量运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实效,不要负重锻炼。如果运动过量,身体不仅不会感到轻松,反而容易造成不应有的损伤。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把握好运动量。初学者要由简而繁,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可贪多求快,急于求成。老年人和体质较差的对高难度动作不要强求,不要与年轻人攀比,这样,才能有益于身心,延年益寿。
B. 习练太极拳前如何热身
静立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
两眼平视。
身心松静。
活眼转颈动作要领
头向右转,眼向右看。
头向左转,眼向左看。
仰头低头,同时两眼仰视俯视。
左右摆头,头部按“∞”字形左右摇摆,同时眼随头左右看。
绞手抖腕动作要领
两手十指相互交插,用力紧握,两手向相反方向拧绞,反复绞动4次。
两掌交叉,掌心翻转向外,先向上下伸展4次,后向左右伸展4次。
两掌交叉,由大圈向小圈、由外向里、由慢到快,抖动手腕若干次。
翻转臂肘动作要领
两手在两侧腰间,以手带动小臂、大臂.先是向内翻转画立圆绕环8次;然后再向外翻转,画立圆翻转绕环8次。
绕肩摇臂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臂抬起,小臂圈回,指尖指向两侧肩窝(肩井穴)以肘尖带动整个手臂由后向前环绕摆动8次,然后再由前向后环绕摆动8次。
绕环抡臂动作要领
接上动,左脚上前一步呈左弓步。
舒展右臂,由前向后、再向前,绕立圆抡臂8次;步型不变,右臂改为由后向前,再向后,绕立圆抡臂8次。
收回左脚,右脚上前一步呈右弓步。
舒展左臂,由前向后、再向前,绕立圆抡臂8次;步型不变,左臂改为由后向前,再向后,绕立圆抡臂8次。
展臂阔胸动作要领
右脚收回,成开立步。
两臂屈肘,横向外开4次。
两臂展开,横开向后振臂4次。
曲臂转腰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臂屈肘。
向左后转腰振臂2次,再向右转腰振臂2次。
加大转腰幅度,向左转腰振臂2次,眼看右脚后跟;向右转腰振臂2次,眼看左脚后跟。
此动可反复做多次。
抡臂拍打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臂舒展放松。
以腰带动两臂,先用两手轮番拍打小腹(丹田)部位;手抡到后背时用手背拍打后腰(命门)部位。
两手臂由下向上,依次拍打前胸后背,逐步上移到肩部、颈部:再由上向下移动到小腹。
甩腰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两臂伸展。
以腰为轴,带动手臂,先向左后转腰抡摆,两手指尖指向右脚跟,连做2次,第2次比第1次尽量加大幅度到本人的极限。
向右后转腰抡摆,其要领同前第2分动。
注意事项:这些动作只是针对大部分普通人设计的,如果个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自行裁决筛选,适合自己的永远都是最好的。
山人运动提醒您,适度运动有益身心,祝拳友身体康健,运动畅快。
C. 太极拳训练前必做的热身
具体方法
正压: 身体正面对支撑物,一腿支撑,另一腿前平举,脚跟放在肋木或其它支撑物上,脚尖勾起,膝部挺直,两手按于膝部或抱住脚尖,上身反复前俯振压力量和幅度逐渐加大,使下颊尽量触及脚尖。左右腿轮换练习。如果腿部高举,脚放在较高支撑物上,称高压腿,脚放于地面时,称低压腿,高压、低压的方法和要领皆与前相同。
侧压: 身体侧对支撑物一腿支撑,另一腿平放或高放于支撑物上,或放于地面,脚尖勾起,异侧手上举,同侧手外撑,上体反复侧倒振压,力量和幅度逐渐加大,使头部尽量触及脚尖,两腿轮换练习。
仆压: 两脚左右大步开立,一腿屈膝全蹲,同侧手按于膝部。另一腿向体侧伸直铺平,同侧手搬握脚外侧。上体向伸直腿一侧反复倾俯振压,使头部尽量接近脚尖,两腿轮换练习。
坐压 :身体坐于地面,两腿伸直,左右分开,两脚尖勾起,两手按于膝部或搬住脚尖,上体反复前俯振压,使下颊尽量接胡哪喊近脚尖,两腿轮换练习。
要领
向前振压时,要保持竖腰展体,直脊收臀。向侧振压时要挺胸展臀。
振压力量要由小而大,幅度因人而异,用力不可过猛,防止伤裤野害。
一腿练习后要放松摆动,缓橡再换压另一腿。
正压腿、侧压腿时两腿皆要挺直。仆压腿时两脚平行或稍外展,两脚皆踏实地面。坐压时,两腿尽量分开。
易犯错误
弯腰、低头、屈腿。
正压腿时扭腰展胯,上体不正。
仆压腿时脚跟或脚外侧“掀地拔跟”。
D. 怎样做太极拳热身运动
重视热身运动,首先要明确它的积极作用。热身运动,它产生的直接土壤是中国传统武术,这是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融合出的精品,也是认识太极拳热身运动不可偏废的重要环节。在本市或到其它城市,我都细心观察,那些太极拳习练者们的热身运动与时间、动作等方面的关系。理论上热身运动是太极拳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实践上也是缺一不可的。正是因为热身活动能否达到目的,直接影响太极拳爱好者的筋与骨的放松,以及体现周身意气顺畅的功能,才使它具有了健身、养身的辅助作用。
习练太极拳是根本,热身运动则是前提。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太极拳离不开热身运动,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承,互为促进,互为发展。这是从哲学观点来看待此事。热身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神上要热起来,思想上或者叫意识上要平静下来,为肢体血液循环畅通,铺平道路;另一方面,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预热筋骨、肌肉,使身体轻松。只有这两方面统一了,才能切实发挥热身运动的应有作用。
E. 太极拳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太极拳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那么,太极拳基本功的训练方法是什么?下面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重视拳架的锻炼
拳架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是太极拳的本。所以强调拳先打低架,也就是拳走低架,裆走下弧。因为拳架里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整体素质训练的多种要素,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松柔、丹功、意念力、智力、胆量、精神、技巧等多方面的训练。这些方面的训练内涵是其他锻炼项目(如推手、器械)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说,在学习拳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
练架子是长功力的过程,是练“知己”功夫的过程,是推手中不能施展,而在拳架中淋漓尽致地施展,器械锻炼中,各种拿法以及各种手法难以得到锻炼,所以,每天安照要求尽可能地多打几遍拳。
2、单式训练
实质上是发劲锻炼。如果练拳着眼于护身、交手,必须进行单式练习。主要是从拳架中拆出一些认为最实用,最善于施用的招法。这样会很苦、很累,但功力会提高很快。
3、练推手
双方切磋,练推手其实就是听劲、喂劲、化劲、发劲诸手法的练习,切磋各种太极劲力彼此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锻炼知彼的功夫。
在太极推手中,“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提高触觉灵敏度,努力扩大自身引化来力的空间,尽可能将来力引向“强弩之末”的境地。练推手要从吃亏入手,着重提高化解来力的功夫,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发劲。
4、器械训练
主要是锻炼臂力、腕力、腿力、腰力以增强自身功力,它是拳架功力的补充。
5、内功的训练 (即:意、气、力的训练)
意
首先是意念,每个式子,每个动作都加上意念,全神贯注,每个动作运行之中都想前面有各种阻力,叫做有敌情观念,也叫有功防意识。(也是我师傅常讲的一人玩二人)。
气
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要全面发挥人的呼吸功能,在进行肺呼吸的同时,要重视丹田呼吸(即:腹式呼吸),以便有利于调节和发挥人潜在的多种功能。
力
丹田力其实就是腰力,丹田的旋转滚动,带动四肢,带动整体运动。丹田运动时人的调整有特殊的功效。
这三个方面的锻炼,是太极拳内功锻炼的三个重要部分。关键部位,贯穿于上面各种外功,内功的锻炼之中,万不可轻视。
提高功力,不管是外力还是内劲,都要做到外力和内劲的结合,都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F. 太极拳的热身运动整体运动有哪些
打太极前热身准备:
、先压腿
二、腰胯
三、手腕脚踝骨
四、揉膝盖每向揉3倍数
五、踢腿共10作
1.两手平举手向外向前蹬脚脚跟用力让脚跟麻觉;
2.两手平举手向外向斜蹬脚右手拍左脚左手拍右脚;
3.两手平举手向外向斜蹬脚右手拍左脚左手拍右脚;
4.摆莲脚两手平举手向外右脚向外划圈双手拍右脚摆莲左脚向外划圈左手拍脚摆莲;
5.左侧踢腿两手平举手向外踢左腿左手胸前按手向右手顶手向;
6.右侧踢腿踢右腿右手胸前按手向左手手顶手向;
7.拍左脚面两手平举手向外向前踢脚右手拍左手手面左手拍脚面;
8.拍右脚面两手平举手向外向前踢脚左手手拍右手手面右手拍脚面;
9.二踢脚两手平举手向外作难要蹦起拍脚孝镇启;
10.两手平举手向外单腿蹦起双手顶向托;
六、走猫步
候走野马鬃候走搂膝拗步
七、拍全身
每部位拍9胳膊、腰、腿
打完主要做放松运节奏拍拍腿伸曲腿蹲再做放松甩臂运做完基本放松运间旅信我做太极养功让身进步松弛
供参考望采纳~
山运祝拳友巧如身体康健运畅快~
G. 传统杨氏二十六式太极拳练功前怎样热身
跟一般运动之前的热身没什么区别,活动关节,拉伸一下韧带
H. 太极拳的锻炼方法
太极拳的锻炼方法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静中之动,虽动犹静。动所以活气血,静所以养脑力。动静结合,身心皆练,内外一体,刚柔相济,所以同时能充分发挥医疗体育的作用。太极拳的创造,原为一种武术体育,包括高深的技击作用,它无一动不有技击方法的用意,即使一抬头,一举目,都有一定的意义,并没有丝毫丢了技击作用的妄动。所以当动则动,不当动则不动。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太极拳的锻炼方法,欢迎阅读。
(一)掌握一般规则
1、学习动作:
初学时,从学动作入手,在教者的指导下,以其示范为榜样,细心模仿,一式一式的学会。此时对一般的必不可少的规则,如立身中正,安舒松静,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呼吸自然,动作和顺,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分清虚实,连绵不断,举动轻灵,运行和缓等,必须要求逐渐的能够完全掌握。
2、纠正姿势:
四肢的部位距离,身势的重心,所向的方向,进退转换的姿势,拳掌肘腕,肩腰胯膝脚,头顶脊背的规矩,俱要要求正确。凡有不对的地方,必须仔细加以纠正,以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狠抓重要三点
功夫到了一定程度,一般规则已能全面掌握时,必须突出的抓住下面几个重要环节:
1、松静柔软
在练习的`时候,周身关节和肌肉务须放松,由手腕肘臂胸腰胯膝以致全身,无一处不放松,不可留有丝毫的拘滞之力,以自缚其身,须全身松软到“柔曲百折若无骨”才对。
2、行气用意
练时,须手势贯以意识,虽松而不懈。不能丢掉了意识而自动。每一动都要做到均匀合度,以意气贯注到每手每势的动作上为准则。呼吸要深长,而且要是在自然舒适的原则下做到的,不可稍有勉强,既是一举手,一动脚,都要神气的向往,并配合以呼吸的鼓荡,使动作随着呼吸的鼓荡以开合,使呼吸顺着动作的开合而吐纳,如此练习日久,其中气自然会充实,身体也一定会健康。
3、稳静安舒
练拳时,要先将身势立稳,放松,头部上顶,尾闾中正。不但身势放松,而内心也须放松,摒除一切杂念。如此稍待片刻,俟身心稳静下来而后出动。一手一式,稳稳静静,舒舒适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如抽丝挂线,绵绵不断,一趟太极拳练习完毕后,感觉浑身非常舒适,精神非常愉快,口中唾液回甜,这便是身心泰然,已有稳静的功夫了。如练完一趟拳后,非但无此感觉,反而口干舌燥,面青气喘,这便是心神浮躁,未能达到身心泰然的境界,那就须细心的体会,或请教师指正方可。
如此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之后,在身体方面有了适度的柔软,在中气方面增大了内部的力量,在脑力方面有了清醒的灵觉,以后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松沉的气势,灵觉的感应,以及柔软而有弹性的力量。由于以上这些情形而发生的作用,就太极拳的术语来说,是谓之劲。体验到这种劲而后学习各种推手,进一步研究“懂劲”的功夫,就不难豁然贯通了。
主要说明
1、关于拳式中的阴阳
阴阳是谈手式动作正反两面的代名词。在拳式中,手心向上为阳,手背向上为阴,手心稍向上尚未达到正面时为少阳,超过正面为老阳。手背半面向上为少阴,手背向上超过了正面为老阴。
2、关于太极拳式中的身桩
胯宜坐正,不前出,不后突,脊梁拔直,肩宜空,肘宜垂,切忌架肘耸肩。
3、每逢弓步式
在前之腿,小腿宜垂直,脚尖向前方,在后之腿宜伸直,但不可过挺,以稍有含蓄为对。脚尖宜往里扣转约45度,重心落在前脚的是七成,落在后脚的是三成。
4、每逢马步式
是川字步,两腿下蹲,两腿距离为三脚之长,合适为度,其重心在两腿当中平均的。
5、每逢半马步式
如倒撵猴等。其在前之脚是负担全身重量三四成,在后之脚是担负全身重量六七成。
6、每逢虚步式
是全身重量落于实的一脚,虚的一脚等于虚设。无论是在前或在后,无论脚尖着地或脚跟着地都是非常的虚灵,如同有蚂蚁也踩不死,有鸡蛋也踏不破为对,其两腿部全是有弯曲的。
7、每逢仆步式
在前之腿伸直,与地面平行,脚掌平触地面,脚尖微向内扣,在后之腿下蹲,如拳式中抽身下势。
8、关于头部
头宜虚灵着上顶,下颚含垂,舌宜自然舒适的敷于上颚,不要以舌尖用力去抵上颚为宜,否则神意不舒,唾液不生。因为太极拳以自然为原则,做到大自然,大舒适,心神泰然之后,口中有唾液回甜,故特宜留意。
9、关于呼吸
在初学时,只宜找呼吸舒适,自然深长即可,不必找以呼吸配合动作。因在初
学时,动作尚未纯熟,还不能随便的做到上下相随,快慢均匀,身心相合,动作松柔,心神愉快。如在这个阶段就想以呼吸去配合动作,往往呼吸受到拘束,那就不自然了。如长期的不自然下去,就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初学拳时,不必使呼吸去配合动作,这是练太极拳很要紧的一件事,必俟动作纯熟,养成习惯,虽在不注意之中,也能做到身心安舒,而后再逐渐地试着以呼吸去配合动作,才能配合恰当,身心舒适。
10、呼吸配合法
呼吸配合动作的情形,凡是动作的开展或放大或伸长,这是气呼出的时候;凡是动作的收回或缩小,这是气吸进的时候。但这不过是一个原则,如练拳既久,功夫增长,其动作必定缓慢,才能体会到深厚的意思。因动作缓慢,其呼吸就不能慢到那个程度,这就必须用加一个呼吸的办法,也就是在动作的中间加一口气。譬如开展的动作,在其初开时是呼,在开到中间时加一个吸,到开至终点时仍用呼。又如收回的动作,在初回时是吸,在回到中间时加一个呼,在回到终点时仍用吸。如此练法,仍算是以呼吸配合动作,但虽配合呼吸,还是要以舒适自然为准则,不能勉强机械的去运用。
11、关于用意
太极拳一再强调要用意,不要用力,又说用力则笨,用气则滞,所以入手功夫,就是把意识贯注到每一个动作上去。后来到了最高境界,则完全以锻炼神经的清醒灵感为目的。其主要方法,以稳静安舒为基础。在动作过程中,全神贯注,不稍疏忽。但又切忌专注一面,防止有所照则有所不照。更不宜用意过度,致精神外露,需要做到有意无意,无意有意,要仿佛像一盏明灯至于密室之中,自然无处不照一样。
12、关于推手
学推手时,更须按规矩练习,对于掤捋挤按,如实做好,务要粘连绵随,不丢不顶,以打下基础,然后再学行步推手、大捋推手、以至散手等等,逐步深入,逐步提高。譬如写字,先学楷书,如何下笔,如何住笔,如何出笔,横平竖直,有了笔力基础,然后学行书,行书学好,再学草书,如此作书,虽快而法不乱,否则草出来的字,就会令人认识不清楚,学太极拳亦然。
13、关于拳谱
太极拳用功要领,在太极拳老谱中,已有概括说明,只要有教师指导,按规矩练习,久而久之,就会有相当的进步。所以十三势歌说: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子真切意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如今有些人将非太极拳的东西合并在太极拳里,还说是他老师代代祖传的秘诀,这与太极拳本质不相干,希学者注意。
14、关于择师
学习太极拳,首先要选择好的老师,其次要听老师的指导,有耐心,有恒心,不贪多,不虚假,一式学好,再学一式,认真将一趟太极拳学会,这样学习对身心才有益处。如师资不好,走错了路,或者心性浮躁,贪多不精,将思想练浮了,将动作练流了,日久成为习惯,其错误的想法,在脑海中根深蒂固,难以洗刷,其错误的用劲,在筋骨肌肉之间,已长成胚胎,难以化掉,就会愈练愈离太极拳功夫愈远。如要想把太极拳练好,又须从头返工,那比初学拳,还要困难。由于功夫的错误或者不踏实,对疗养疾病和健康身体的效果也要差些了。
I. 太极拳的热身运动有哪些
颈部运动:两脚分开站立,脚的外沿与肩同宽,两眼向前平视远处,嘴唇微闭,舌抵上颚,肩肘腕部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呼吸自然。以下颌的底部中间位置为基准点,在保持头部直立的情况下,用该点做平圆运动,从左至右,然后再从右到左,每次做三圈即可。
然后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做立圆运动,同样各做三圈。要注意这个运动切忌用力,尽量使颈部放松,头部始终保持直立,不可出现点头或摇头现象。
肩部运动:站姿同上。以两肩外侧中间位置为基准点,用该点做立圆运动,向前向后各三圈。该运动切忌用力,肘腕放松,自然下垂,不可吊肘甩手。
仆步:两腿左右分开,两脚距离约脚长的四至五倍,一腿屈膝全蹲,膝部与脚尖外展;另一腿伸直平仆,接近地面。两脚全脚着地。左腿伸直为左仆步,右腿伸直为右仆步。
弓步:一腿向前方迈出一大步,约为脚长的四至五倍,同时膝关节弯曲,大腿近于水平膝盖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两脚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右腿在前为右弓步。要注意前腿弓、后腿蹬,要挺胸、塌腰、沉髋;两脚左右相距约一脚宽。
J. 打太极拳前的热身运动做什么好
为确保身体在运动中不受伤害或损伤,人们一般在运动前都要先热身。 太极拳 也不例外。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打太极拳前的热身运动,希望你们喜欢。
打太极拳前的热身运动
一、颈部运动:
两脚分开站立,脚的外沿与肩同宽,百汇虚顶,两眼向前平视远处,嘴唇微闭,舌抵上颚,肩肘腕部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呼吸自然。以下颌的底部中间位置为基准点,在保持头部直立的情况下,用该点做平圆运动,从左至右,然后再从右到左,每次做三圈即可,然后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做立圆运动,同样各做三圈。此项运动切忌用力,尽量使颈部放松。头部始终保持直立,不可出现点头或摇头现象。
二、肩部运动:
站姿同上。以两肩外侧中间位置为基准点,用该点做立圆运动,向前向后各三圈。该运动切忌用力,肘腕放松,自然下垂,不可吊肘甩手。
以上几个部位的放松运动做完之后,便可以做一些韧带拉伸的运动。
三、仆步及弓步:
1、仆步:仆步的做法是两腿左右分开,两脚距离约脚长的四至五倍,一腿屈膝全蹲,膝部与脚尖外展;另一腿伸直平仆,接近地面。两脚全脚着地。左腿伸直为左仆步,右腿伸直为右仆步。上体尽量直立,百会向上虚顶。
2、弓步:弓步的哪雹者做法是一腿向前方迈出一大步,约为脚长的四至五倍,同时膝关节弯曲,大腿近于水平膝盖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两脚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右腿在前为右弓步。要求:前腿弓,后腿蹬;挺胸、塌腰、沉髋;两脚左右相距约一脚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拳技击法皆遵循阴阳之理,以“引化合发”为主要技击过程。技击中,由听劲感知对方来力大小及方向,“顺其势而改其路”,将来力引化掉,再借力发力。
太极拳的八种劲:掤(用于化解或合力发人),捋(用于借力向后引力),挤(对下盘的外掤劲),按(对上盘的外掤劲,或作反关节拿法),采(顺力合住对方来力,或作拿法),挒(以侧掤之劲破坏对方平衡),肘(以肘尖击人),靠(以肩膀前后寸劲击人).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 传统 文化 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练习太极拳的要领技巧
1、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2、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李薯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肆搏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3、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
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4、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5、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
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6、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7、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8、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9、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10、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
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
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猜你喜欢:
1. 老人锻炼膝关节有没有用
2. 用太极拳内气打通经络养生
3. 打太极拳最佳时间
4. 练太极拳出汗的好处
5. 打太极拳如何维持身体平衡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