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腕管综合征
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腕管综合征,但这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要多,常出现在打字员和用电脑的白领当中。另外,很多的女性白领怀孕后会出现手指疼痛麻木等,这就是孕期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什么
或许你不知道腕管综合征是什么?但这是很常见的一种职业疾病,工作中常常使用手的,比如打字员、白领等,会出现手指麻木疼痛等症状。另外,很多的女性白领怀孕后就会容易出现孕期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也是手外科医生最常进行手术治疗的疾患。腕管综合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动和皮质类固醇注射等。如果保守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则要考虑手术治疗。
腕管,是一个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带组成的骨纤维管道。无论是腕管内的内容物增加,还是腕管容积减小,都可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最常见的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的原因,是特发性腕管内腱周滑膜增生和纤维化,其发生的机理尚不明了。有时也可见到其他一些少见病因,如屈肌肌腹过低,类风湿等滑膜炎症,创伤或退行性变导致腕管内骨性结构异常卡压神经,腕管内软组织肿物如腱鞘囊肿等。
有研究认为过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复性的活动,如长时间用鼠标或打字等,可造成腕管综合征,但这种观点仍存在争议。腕管综合征还容易出现于孕期和哺乳期妇女。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
很多人一听“腕管综合征”都不知道是什么?但其实这是很常见的,很多怀孕的女性都会出现孕期腕管综合征。那么,腕管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呢?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肌肉劳损病,常见症状包括正中神经支配区(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或麻木。调查发现有25%的女性在怀孕后,尤其是妊娠中晚期会出现手部刺痛的现象。怀孕还可能会导致手部麻轮燃木,且伴有刺痛感。在妊娠中、晚期,有少数孕妇会感到大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前半截出现阵发性疼痛、麻木,有针刺或烧灼的感觉,有时还会从手腕到肩膀都很疼痛。这可能是由于孕妇全身水肿,腕部会积存大量的体液,导致腕管内压力增加,还有妊娠期腕部筋膜、肌腱及结缔组织发生了变厅桐纳化,使腕管的软组织变紧,这些都会压迫正中神经,导致手部麻扮没木。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让手部丧失活动功能,无法做出抓握动作。
腕管综合征经常发生在晚上,此时手腕里储存了一天的体液,已经水肿了。如果睡觉时压到手,早晨醒来时,手麻会特别明显,有时候还会觉得疼痛难忍。
腕管综合征怎么治疗
有些孕妈会发现自己手指发麻疼痛,且夜晚尤其严重。如果你有这样的症状,很有可能出现了孕期腕管综合征哟!那么,腕管综合征怎么治疗呢?一般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医生常常建议患者采用支具制动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常用的是预制好的支具,佩戴后腕关节被控制在背伸30度位。但这样的背伸角度会增加腕管内压力。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可以降低腕管内压力,但最利于手功能发挥的腕关节位置是背伸30度位。考虑到中立位不利于手工能发挥,因此,一般的建议是白天不固定,晚上用支具将腕关节固定在中立位。另外,口服消炎药和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也是常用方法。
如果保守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则要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各种切开手术、小切口减压及内窥镜手术等。术后处理,目前的做法是疏松包扎,术后2天内限制腕关节活动。2天后换药,嘱患者开始肩、肘、腕、手和手指功能练习。术后三周内,可在夜间使用支具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术后12~14天拆除缝线。 1个月后恢复工作,但限制负重。术后6~8周,完全恢复活动。
如何预防腕管综合征
孕妈们要如何预防腕管综合征呢?其实腕管综合征是比较难预防的,但孕妈们可以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手腕力量等。
腕管综合征比较难以预防,但可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手腕力量,另外也可做手腕部分的肌力训练,让手腕关节比较有力、稳固,不容易因为重量或是压力拉伤肌腱韧带。例如,在手腕下方垫上毛巾,手握拳头状,将手往上弯停住5秒后,放松休息,早晚各做20次。亦或者大拇指在上握成拳头状,将手往上弯停住5秒后,放松休息,早晚各做20次。
另外,腕管内的内容物增加可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然后导致孕妈出现孕期腕管综合征。所以,预防孕妈水肿也可以预防腕管综合征。身体原本的水分会通过细胞进入血液再传入肾脏被排出体外,如果水分散落在细胞之外,就会形成组织间液水肿。因此,孕妇在孕期要合理饮水,控制饮食的含盐量,保证电解质平衡,同时监测身体是否出现低蛋白、贫血等症状。另外,孕期要注意饮食均衡,尽量不要增重太多,把盐、糖和脂肪的摄入量控制在最小。每天至少喝8杯水,至少吃5份水果和蔬菜,每顿饭都要吃少量蛋白质(包括肉、禽、蛋、豆类食物)以帮助消化。
㈡ 腕管综合征怎么治疗
腕管综合症又称腕管狭窄症,系指腕部外伤、骨折、脱位、扭伤或腕部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管内肌健肿胀,瘀血机化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为主的一种病症。对于急性期病情较重慎芹患者,应将患臂用硬纸板托住,呈功能位。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松弛压迫,减笑灶少运动。患者每天可自行活动手部宽升毕数次,以促进血液循环。急性期后,疼痛缓解。嘱患者练习腕伸屈、臂旋转、伸指握拳等,促使肌肉及肌腱的活动,防止废用性萎缩和粘连。患者应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凉,避免用冷水,可经常自行擦热患部。
意见建议:建议经常适当活动,避免过度长时间使用鼠标、搬运、托举、扭拧、捏拿等工作。
㈢ 腕管综合征怎么治疗有人了解吗一定要手.术吗
(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对患病早期、症状较轻者,可用小夹板等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1~2周,多数患者有效果。另外,可采用腕管内皮质类固醇激素封闭治疗。通常用曲安奈德(曲安西龙、确炎舒松A)0.5g加2%利多卡因1ml局部封闭,每周1次,用3~4周。封闭方法为:在远侧腕横纹紧靠掌长肌腱(如掌长肌腱缺如就在环指的延长线)尺侧进针,针尖指向中指,针管与皮肤成30°角,缓缓进入腕管约2.5cm。如果引起感觉异常,则需退出针头重新定位。有人调查,封消带羡闭3次后,81%的患者有缓解,持续1天至40个月不等,但通常2~4个月后复发。如果第一次封闭后无效,则不能再次行肆封闭。还有人发现,局部封闭的效果和手术疗效密切相关,局部封闭效果好则手术治疗的效果必然好。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则必须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
2.手术治疗对症状严重、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者应及早手术治疗。通常行腕横韧带切开腕管减压术。手术切口一般采用小鱼际桡侧缘凸向尺侧的弧形切口,并向腕上延长,这样可以避免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将掌长肌腱及桡侧腕屈肌肌腱分别向两侧牵开后即可暴露正中神经及腕横韧带,沿正中神经的尺侧由近及远切开腕横韧带,以免损伤正中神经回返支,因为有约23%的人正中神经回返支穿过腕横韧带至大鱼际拿拍肌(图3)。切开腕横韧带后,探查腕管内的情况,如正中神经与周围的肌腱滑囊粘连,则小心松解,如腕管内有新生物则手术摘除。腕横韧带切开后不需重建,止血彻底后缝合伤口。术后短臂石膏固定手于伸腕位7~9天,以免屈肌腱疝出,然后去掉石膏开始主动活动。
有人建议腕管切开后再在显微镜下行正中神经束组间松解术。但神经束组间分离可引起神经纤维撕断,术后神经内部或周围大量瘢痕形成,并可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还有人研究发现,单纯腕管切开和腕管切开加神经内松解两者的疗效并无显着性差异,因而神经内松解无多大意义,现很少应用。
关节镜腕管切开减压术:这一新技术近年来才开始应用,应用关节镜进行腕管切开减压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受到患者的欢迎。有人做过调查,其疗效和手术腕横韧带切开无明显不同,但关节镜腕管切开减压有正中神经或掌浅弓切断、血肿、腕部尺神经刺激等并发症,应注意避免。
(二)预后
经治疗后,预后较好。
㈣ 腕管综合征怎样保守治疗
腕管综合征又称腕管狭窄症,系指腕部外伤,骨折,脱位,扭伤或腕部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管内肌健肿胀,瘀血机化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为主的一种病症.本病好发于职业性搬运,托举,扭拧,捏拿等工作的人群中.本病的主要症状如下:患者挠侧3个半手指麻木或刺痛,夜间加剧,寐而痛醒,温度高时疼痛加重,活动或甩手后可减轻;寒冷季节患指发凉,发绀,手指活动不灵敏,拇指外展肌力差;病情严重者患侧大小鱼际肌肉萎缩,皮肤发亮,指甲增厚,甚至出现患指溃疡等神经营养障碍症状. 手部按摩治疗腕管综合征应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行气止痛为主. 【按摩选穴】 经穴和经外奇穴:大陵,内关,外关,阳溪,阳池,列缺,鱼际,劳宫,合谷等. 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肺,颈肩区等. 反应点:踝点,运动点,颈项点,肩点,痉挛刺激点,止痛点等. 全息穴:颈肩穴,足穴等. [按摩方法 按揉大陵100次,其余经穴和经外奇穴每次选用2-3个,每穴按揉30-50次;推按各反射区1OO次;点按各反射点200次;掐按各全息穴300次.每天按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以上述穴位为重点,采用按揉拿捏等手法,以腕关节为中心进行治疗.运用手法时可配合冬青油膏或解痉镇痛配等活血化瘀药物,既能加强按摩的治疗效果,又可保护患者的皮肤.治疗结束时要做适当的拔伸牵引,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患者配合下方熏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方药组成:伸筋草,透骨草,红花,防风,荆芥,桂枝,川芎各30克,煎水熏洗患部,每天早晚各正次,每次30分钟. 对于急性期病情较重患者,应将患臂用硬纸板托住,呈功能位.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松弛压迫,减少运动.患者每天可自行活动手部数次,以促进血液循环.急性期后,疼痛缓解.嘱患者练习腕伸屈,臂旋转,伸指握拳等,促使肌肉及肌腱的活动,防止废用性萎缩和粘连.患者应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凉,避免用冷水,可经常自行擦热患部.
㈤ 腕管综合征怎么治疗
疾病治疗
非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动和皮质类固醇注射等。
医生常常建议患者采用支具制动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常用的是预制好的支具,佩戴后腕关节被控制在背伸30度位。但这样的背伸角度会增加腕管内压力。有研究证实,腕管综合症患者腕管内压力增高,腕关节背伸时压力进一步增加。控制症状的最有效体位是中立位。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可以降低腕管内压力,但最利于手功能发挥的腕关节位置是背伸30度位。考虑到中立位不利于手工能发挥,因此,一般的建议是白天不固定,晚上用支具将腕关节固定在中立位。
口服消炎药和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也是常用方法,文献报告成功率不一。 Celiker等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皮质类固醇注射与非类固醇类消炎药联合支具制动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症状都明显改善。但因仅随访8周,结论没有足够说服力。 Edgell等和 Green 都认为如果局部注射可以暂时缓解症状,则手术成功率很高。也有文献报导激素注射存在并发症,如损伤正中神经等。 通过啮齿类动物试验模型研究发现,即使将地塞米松直接注射到神经内部,也不会损伤神经。所有其它类固醇药物注射到大鼠坐骨神经内时,都会损伤神经。因此,尽管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皮质类固醇注射不建议常规应用[7] 。
手术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方案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则要考虑手术治疗。1924年, Herbert Galloway做了第一例腕管松解手术。之后,出现了多种手术方法,包括各种切开手术、小切口减压及内窥镜手术等。 尽管手术目的是松解正中神经,但也可能因医源性原因造成一束甚至几束正中神经损伤。因此,无论偏爱何种手术方式,都应当以可以充分显露正中神经为前提,以免伤及神经。对于腕部结构有损伤、有占位性病变、有滑膜病变、需二次松解减压者,最好还是做切开松解减压,而且还是长切口,以便能实施附加手术。使用短切口出现问题时,如操作困难、难于直视等,也应该延长切口,变短切口为长切口,以免发生意外。
内窥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切口小,创伤小,可以避免术后切口不适等问题。 目前,使用各种内窥镜技术的文献很多,不过,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医源性神经损伤,视野欠佳,不能辨别解剖变异,松解不充分以及费用较高等。如果视野不充分,应改为切开手术。也有一些医生则认为小切口切开减压手术也是“微创技术”,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率。
内窥镜“微创”腕管松解手术分为双入路(Chow法)和单入路(Agee法)两大类。双入路为在腕管近侧和远侧各切开一个约25px的小切口,在内窥镜指导下,用小钩刀切开屈肌支持带。 单入路则只从腕管近侧切开一个小切口,在内窥镜的指导下,用特殊切刀切开松解屈肌支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