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书能香我】心理学中,关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一些知识点
维基尼亚.萨提亚出生于1916年,逝世于1988年9月。她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个牧场,父母是信奉基督教科学派的美国人。她是5个孩子中的老大,聪明能干,并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好奇。
萨提亚开创性的工作,使她成为世界公认的家庭治疗创始人之一。她坚信人们拥有不断成长改变和获得新认知的能力,它的治疗目标是改善家庭中的关系和沟通方式。他曾说过治愈了家庭,也就治愈了整个世界。她的治疗模式被认为是通过理解和解读家庭的功能失调而改善家庭的沟通方式。萨提亚作为近期被称为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模式的创始人,她将咨询或治疗看作是内在自我的深刻体验。她更像一位教师和培训者而非作家。所以他出版的作品比同时期的人要少一些。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属于人本主义流派,它是以人为本,关注人性。有两个理论假设:冰山理论和人际沟通理论。工作在三个领域:个人成长,人际互动和原生家庭。四个治疗目标,五个核心治疗元素。六个转化步骤:现状⇒外来因素⇒混乱⇒转化⇒整合⇒新的现状。七个冰山层: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个体健康的八个不同水平:生理,智力,情感,感觉,互动,营养,环境,灵性。
一、萨提亚转化式成长模式的基本信念,以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他的文章。
1, 我们是宇宙普遍生命力的独特展现,这一生命力推动我们积极成长。
2.我们拥有内在的资源,这些资源使我们可以超越基本的生存层面。我们也有能力利用外界的资源帮助我们成长。
3,虽然我们不必有时候也不能改变外在的事件和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过去和现在的父亲生活经验对我们的影响。
4.治疗能够而且必须在比症状更深的层面上工作,而且治疗通常必须在自我的层面工作才能带来痊愈和改变。
5家庭系统是一个基本的学习和生存单位,因此在所有的治疗中都需要将家庭系统直接或间接地涵盖进来。
6改变总是可能发生的,并且需要内在的改变,在呼吸治疗和家庭治疗中也是如此。
7, 和来访者建立深层的联结,然后创建一个开放的可信的接纳的关系是咨询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8.人的本质是好的,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帮助,才能体验和展现好的一面。
9.感受属于我们自己,因此可以被驾驭森激,并且通常可以转化为积极的能量。
10, 治疗师对自己的运用是治疗中最重要的因素。这意味着治疗师自身需要发展出更高层次的一致性,才能在治疗过程中挖掘出链接,治疗师和来访者的生命能量。
11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这一概念可以有助于在治疗中更好地处理症状背后潜在的问题。这一概念也更强睁春搜调内在而非外在表现。
12治疗需要把焦点放在健康及可能性的部分,而非病理的负面部分,不仅仅治疗师要关注过去和现在发生了什么,而更关注可能性,关注怎样让人变得更完整。
13.希望是促进改变发生的必要因素。
14人们应相似而有所联结,因相遇而有所成长。
二、萨提亚对他所有的治疗提出了至少四个基本的普遍的目标或元目标。简而言之,它聚焦于以下方面。
1.责任感:帮助来访者成为对自身行为感受想法和期待更加负责任的人,而且更有能力实现内心的渴望。
2.更好的决策者:来访者会怀有更多的自我意识,自我接纳和自我关爱,学会在自我及他人中做出更好的更有意义的,有益健康的选择,他会依据自我他人和环境因素作出选择。
3.自尊:帮助来访者提升自尊。按照萨提亚的定义,自尊意味着人们在本质上对自我和生活有多大程度的积极体验,而不仅仅是他们感觉有多好。仅仅为了寻找良好感觉的努力,可能会导致自我扩张式的自恋,而自尊是一种存在状态,包括自我层面的一致,而不仅仅是与自己的感受一致。
4.一致性,:一致性是一个人内在自我的和谐状态,它是与生命能量的和谐共鸣。它与宇宙所有的人类生命及超越生命的力量相连。其他人可以称他为自我实现或者活在当下,萨提亚称他为自我内在的和谐,人际的和睦与世界的和平。
在这4个元目标的基础上,治疗师和来访者会根据他们个人的挣扎和渴望,设定个体和家庭的特定目标。
三、当人们想起萨提亚时,常常记悉历得他用雕塑的方式教授讨好,指责,超理智和打岔4种生存应对姿态的老师。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一书中,他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解释。他指出不要局限地认为这些只是沟通姿态,而应该将这些沟通姿态视为一种信息,象征来访者活在他们冰山的不同层面,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和来访者建立链接。为了传达他的思想意图,观点和治疗过程,萨提亚常常采用隐喻的方式。他最常使用的隐喻是雕塑,他会运用沟通姿态使内在外化,并用雕塑呈现功能失调的关系。
萨提亚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隐喻是冰山,冰山代表一个人,他包括这个人的行为,应对方式,感受,对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和渴望。冰山的核心和基础是自我及我自己。在冰山的隐喻中,萨提亚包含了精神和灵性,灵性是心理和情感复合体之所在,构成我们的内在生命,它是来自希腊与灵魂的转化,精神是纯粹的意识,自我是真正的我自己。
后来萨提亚开发出许多治疗工具。值得一提的是,他开发了家庭重塑这一工具。它是一种体验式的方法,可以帮助个体解决童年未完成的事件,找回个体内在的资源和能量,以成人的方式与父母建立健康的关系。萨提亚还开发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被称为个性舞会。这有助于整合和抚育个体力量,以实现更高程度的完整感和一致性。
四、从外在的交流模式到内在的交流模式,萨提亚发展出互动的内在整合方式,以帮助治疗师和来访者追踪和干预个体所体验到的不同的内在阶段。下面简要描述的是萨提亚5个基本的核心治疗元素。
1.体验式。治疗必须是体验式的,这意味着来访者正在体验过去事件对于现在的影响。同时来访者也体验到当下他自己积极的生命能量。通常身体记忆是帮助他们体验所受影响的方式之一。只有当来访者同时体验到事件影响的负性能量和他们生命力的积极能量时,积极的转化才会发生。
2.系统性。治疗必须在内在和互动的系统中工作,来访者在其中体验他的生命力。内在的系统,包括情绪,观点,期待渴望和个人的灵性能量,所有这些方面以系统的方式相互作用。互动的系统还包括一个人在过去和现在生命中经历的关系。内在的和互动的系统相互作用,一个系统中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系统。转化型的改变是内在系统的能量转化,它会带来互动系统的改变。
3.积极导向。在萨提亚的成长模式中,治疗师积极主动地与来访者在一起,帮助他们重新建构观点,创造多种可能性,倾听来自普遍性渴望的积极信息,并帮助来访者与他的积极生命力联结。治疗聚焦于来访者的健康和各种可能性,欣赏他们自身的资源并促进其成长,而非聚焦于病理或解决问题。
4.聚焦于改变。由于萨提亚的治疗是聚焦于转化性的改变,所以自始至终整个治疗进行中治疗时提出的过程性问题都是与改变有关的。例如必须发生哪些改变才能让你原谅自己?这个问题给了来访者一个机会去探索他系统中未知的部分。
4.治疗师自己。治疗师的一致性对来访者接触他们自己的灵性生命力是很关键的。当治疗师表里如一时,来访者会体验到关怀接纳,希望,兴趣真实可信和主动参与。治疗师在隐喻幽默自我表露雕塑及一些其他创造性的干预方法中,运用自己的生命力,那些方法也来自治疗师在表里一致的状态下,与他自己的灵性自我的联结。
㈡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第二章
爱之书
2 基本三角关系
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首先在家庭中形成它的雏形。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某个最初的,或基本的三角关系的一部分:父亲、母亲和孩子。在众多由我们参与构成的体系当中,它既是最先接纳我们的,同时也可能是最具影响力的。而在这个基本三角关系当中,孩子既是改变的媒介,也是改变的体现者。
我们人类的本质属性就是相似性与差异性的结合,正如人类胚胎的形成必须源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结合,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的相遇。根据萨提亚的理论,我们每个人都由相同的生命力量所组成;我们激活了生命,而不是创造了生命。萨提亚相信,人们具有内在的驱动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而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积极能量,也被称为生命力量,从身体上、情感上和精神上给我们以健康的推动,贯穿我们的整个生命。
上述有关普遍生命力量的观点来自这样一个前提: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所以,关于自我价值的问题决不是我们是否拥有它,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去体现它。自我价值永远植根于我们的心底,并不断挣扎着,希望被发现、被承认和被证实。
萨提亚关于人类发展的理论起始于人类胚胎形成的时刻,她认为这个时刻是一种独特的动态平衡,保持在稳定和变化之间。刚出生时,我们还处在阿尔法状态,即大脑右半球的自然状态。所有刺激信息都可以毫无遮拦地通过我们的感觉通道。这意味着我们在环境中十分脆弱,几乎没有任何保护。我们所吸纳的东西也许是混乱的,无法拼接在一起的碎片,以及养育的体验。在基本三角关系的情境中,我们所需要的哺育超越了生理上的生存需求,要能够让我们发展出更为完善的功能,成为具有意识的人类个体。
在接下来的九个月里,婴儿的发展取决于其身体所预期具备的能力。我们的学习就是身体的学习。我们会从照看者的呼吸、触摸和运动中进行学习,而不只是通过他们的言语。与之相对,他们也会通过婴儿的咕哝、哭喊和活动揣度我们的需求和意愿。正是基于对这些经历和互动一所有被我们存储起来的东西一不加区别地积累,我们才形成了有关自我的意象。
面对每一个成员的不断成长和变化,整个家庭的发展和适应誉早过程,既可能像一首与生命和谐一致的交响乐一样美好,也可能成为一场令人绝望的斗争,在痛苦和自我挣扎中不断被塑造,并最终发展为一个功能不良的家庭系统。
到三岁时,我们的言语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足以影响我们对 世界的感知和互动。我们也许会对很多早年侍虚毕的学习体验开始产生怀疑。比如,设想一个经常看到母亲哭泣的小男孩。如果以非言语化的方式来理解这件事,他也许会感到这全是自己的过错。而一旦他发展出了语言能力,他可能会发现母亲的哭泣与他毫无关系,而是一些外部事件所导致的。
然而,我们在蹒跚学步时获得的经验,常常会持续巩固和强化自身的躯体感受。有时候,生活会不断重演我们早年所学到的东西。起初,我们所学到的一切都来自我们自身以外。它会影响我们的基因特质,并建立老芹我们的生理基础、我们的某些易感倾向和独特性。
最开始时,我们需要外界来肯定我们自己。我们的父母会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传授给我们,肯定和否定围绕在我们周围数以千计的事件中的一些事件。正是从这里开始,我们了解到可以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怎样与别人打交道,可以预期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以及人们对我们又抱有哪些期待。我们很快发展出了对周围环境的某种掌控能力,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和舒适。
就这样,当我们感觉脆弱时,我们发展了一些应对办法。我们如何学习应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两个激活我们并成为我们父母的人。但是,他们在为人伴侣和为人父母之前,都做过那些准备工作呢?
* 当他们第一次见到对方时,分别是多大的年龄?
* 第一次见面之后,是什么使他们继续保持接触?
* 有哪些说出来或是未曾言明的希望和梦想,是他们期待对方去实现的?
* 他们各自学会了哪些家庭规则(应该、必须、做和不能做)?
一个共同的兴趣可能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萨提亚曾经说过,人们会在相似的基础上相聚在一起,在发现和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得到成长。然而,这种尊重和成长并非是自动产生的。正是由于人们彼此之间存在着最初的希望,失望的情绪常常会歪曲实际所发生的一切。那些未能实现的梦想可能会引发一些自我怀疑、责备、冲突,有时甚至是暴力的内部或外部对话。或者,人们也可能会认为他们的梦想已经不再有存在的必要,床铺已经准备好,现在该是躺下的时候了。
当夫妻双方发现无法在对方身上实现自己的愿望时,孩子常常成为他们实现愿望的下一个目标,我们也许会将自已的配偶和孩子当做另一块试验田,尝试完善我们并不完美的生活。通常,我们会否认自己的梦想,但却期待我们的孩子能够代替我们去完成这些梦想。就这样,我们的愿望构成了我们的孩子如何感知和应对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也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投射的方式,生活得以自我完善。
作为抚育者,父母同时也会教给孩子行为的准则。在基本三角关系里,孩子们将学到有关安全,他们的身体,他们可爱的地方,以及他们爱的能力等家庭规则。家长们会期望,并且常常念叨他们的孩子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以及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并在对某些行为表现出赞同的同时,对另外一些行为予以惩罚。在这种由三个人构成的学习情境中,孩子形成了自己的身份。而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独特本质,则是在更早的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
就这样,当婴儿成长为儿童的时候,他们从在生存状态上对他人的依赖变成了在身份认同上对他人的依赖。从新生时对任何事物保持开放和接纳的状态,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如何去避免那些可能会带来痛苦的情景,包括别人的不赞成。最终他们将家庭规矩作为尺度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如果他们遵从了这些规矩,他们会感到更可能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照此发展下去,他们就培养了或是约束了自己作为人类的各个不同方面的独特本质。
孩子们需要家长的赞同,而家长则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和成功。自然的,父母教给他们孩子的,并不包括所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而只是他们所知道的最好的东西。在任一个时刻通常会有上百件事情同时发生,而父母只会对他们认为和孩子的学习关系重要的事情给予正性或负性的选择性注意。然后,孩子们会在基本三角关系这个最早的社会单元中学会这些知识,并在与他人交互的其他情境中重复这些知识,直到他们学会如何进行区分的管理和应对。
就像一个没有意识到阅读重要性的孩子一样,没有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孩子同样会在生活中面临非常严峻的阻碍。低自尊会损害我们学习、工作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如果不觉得我们天生就具有价值,我们将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尝试新鲜事物,追求自己的目标,或是探索自己的意义。
正如前面所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处于怎样的状态,而不是我们是否拥有价值。隐藏在每一个防御性姿态和不一致反应背后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自我价值感。它常常会提出相同的要求:“我只是想有人爱。”我们所有的关系——不论发生在家庭中、朋友与恋人之间、生意场上,还是其他任何地方一都是建立在爱和信任的基础之上。一旦某个事件引起我们质疑这种爱和信任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就会激活自己的生存反应。而隐藏在生存问题背后的通常却是这样一系列信条:其他人在掌管着我们的生活;没有他们我们将无法应对生活;他们决定了我们的意义。
让我们来看一看由情境、自我以及其他人共同构成的生存模型:
X
同样,我们也常常会认为别人正掌管着我们的自尊,决定我们的自我价值。而一旦我们接受了自我,也就等于我们承认自己都是有价值的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认为自己是完美的,或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伟大非凡。事实并非如此。成为更加整合统一的人并不需要将个体本身与他们的行为等同起来。我们的工作是帮助人们进入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全新空间,在这里,任何行为都不再仅仅出于对生存的需求,而是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它意味着我们将不再说:“哦,我是多么愚蠢,我怎么可以做这样一件事!”而是说:“嗯,让我来仔细看看自己。也许我可以从所发生的事情中学到些什么。”
在达到这个自我接纳水平之后,我们就可以与他人联结起来。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喜欢别人所做的一切,或是每个人都崇敬我们的所作所为。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在考虑了他人和自己双方各自情况的基础之上,对自己做出合适的评价。我们可以描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对自己或他人进行评判。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也就拥有了高度的信任,同时也让许多新的选择机会成为可能。
让我们再思考一下这个例子。一位丈夫下班之后回家,面对的是妻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精心准备的晚餐。而当他切开烤肉,说道:“这个肉硬了点。”妻子就立即跑回卧室痛哭了起来。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丈夫对于烤肉的评价如何激发了妻子的低自尊。妻子将丈夫的评论当做是对她自我价值的宣判,而那些拥有高自尊的人则可以将她的价值感与牛肉的烹饪状态区分开。
萨提亚在她的一首诗里对价值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
我就是我
遍及整个世界,再没有一个人与我如此相似。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实可靠地属于我,因为那是我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出的选择。
我拥有关于我的一切,我的身体,我的感觉,我的嘴,我的声音;
以及我所有的行动,不论它们是针对他人还是我自己。我拥有我的幻想,我的梦,我的希望,我的恐惧。
我拥有我所有的胜利和成功,所有的失败和错误。
因为我拥有全部的我,我可以变得与自己如此亲密无间。
通过这样做,我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来爱自己,并与自己友好相处。
我知道关于我的某些方面正在困扰着我,而其他一些方面并不为我所了解。
但是只要我友好地爱着自己,我都可以鼓励自己,并且充满希望地寻找解决困境和了解更多自我的方式。
在任何一个时刻,无论我怎样看和听,无论我说或做些什么,也无论我怎样思考和感觉,这些都是真实的我。
之后,如果发现某些我看、听、想和感受的部分已经不再适合,我将抛弃那些不再适应的部分,保留其佘,并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取代我所丢弃的那些。
我可以看、听、感觉、思考、说和做。
我拥有这样的本领,可以生存,可以与他人亲近,可以具有生产力,还可以了解和动员这个世界上除我以外的人和物。
我拥有自己,并因此可以设计和管理自己。
我就是我,而这让我感觉良好。
重建自尊 接待一位来访者的时候,我们会知觉到来访者已经习得的经验,并基于我们的知觉来构建治疗性问题和干预方案。因此,在运用萨提亚模式时,最初的基本三角关系就成了支撑治疗过程的主要理念构架。过去的经历可能会持续影响到现在,而我们在自己家庭中学到的生存法则,并不总能在我们成年后进入的其他体系中良好地运作。因此,好的治疗必须检验这种代际传承下来的不良模式,从不同的视角(今时今日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并予以转化。因此,萨提亚将大部分的工作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更新人们的体验,并将他们从童年习得的、受限制或是功能不良的应对模式当中解放出来。
作为外部因素,治疗师是家庭系统发生改变的基本媒介。正因为如此,萨提亚模式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治疗师如何使用他或她自身。那些能够展现出高自尊的治疗师,往往能够照亮来访者探寻有效应对方式的道路。在接受每个个体独特性的同时,通过承认人类的相似性,以及通过产生特别的意义,帮助来访者强化他们对自我的感知,萨提亚流派的治疗师有效地影响着来访者。
萨提亚常常强调的一种方法,就是针对改变的“添加”概念。绝大部分从功能不良到适应良好的转变,都需要我们在已经存在或知晓的事物当中添加一些新的内容。这一概念在治疗的早期阶段通常十分重要,在来访者的感知这一方面尤其如此。
要想重建高自尊,我们需要让个体经历整个改变和转化的过程。过程是通往改变的唯一道路。过程当中包含了众多层面,从简单的1 一2—3序列,到仔细审视发生了什么、怎样发生的,以及对知觉、预期和感受的改变。充分意识并欣赏这一转化过程,是萨提亚方法的核心。
萨提亚坚持认为:无论年龄和所处环境如何,改变一一特别是内部的改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可能发生的。对于那些陷入困境并感到自己毫无希望的人来说,这一理念格外重要。积极的改变,通常会聚焦于人们的预期、知觉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作用。
如果我坚持一个己经无法再实现的期望,例如希望父亲可以在我年幼的时候陪我玩耍,那么这说明我仍旧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过去。这不能促进我的成长,或是实现自我完善。
只有放弃这一特定的期望,我才能够将自己的渴望聚焦到今时今日的情境中,并找到实现的方式。同样的方式也适用于处理愤怒或是伤害的情绪:我们可以仔细审视自己心中潜在的期望,并将这些期望加以更新,以此来修通这些感受。
外部的改变同样可能发生,这种改变表现在我们如何对外部事件做出反应。这并不意味着一旦我们有了某种特定的感受,就得立即否定它。我们也许会希望自己从来没有产生过某种特定的感受(“哦,我是多么微不足道!”),但是回避这种感受并不能消除它。
检验我们的外部反应,意味着承认我们的行为反应,而不担忧它们是好的或是坏的。即便那些令人厌恶的事件也具有特殊的价值:它们同样是我们内部资源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尊重自己所有的感受,才能够对如何处理它们做出由衷的选择。
换句话说,在如何反应、应对和存在的问题上,我们拥有多种选择。我们选择怎样的应对方式与我们自己的自尊水平息息相关。在低自尊水平下,我们会倾向于认为是某些“原因”决定了我们所能做出的反应。有时候,我们相信是某些事件让我们恼怒,但事实上,我们可选择的反应范围十分宽泛,从极端功能不良的反应,到能够带给我们理想行为和非常积极、富于成长性的精神状态的反应。诱因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反应。我们不但可以掌控对自己、他人以及我们所处的情境所做出的解释,还可以掌控自己的感受,以及自己对于这些感受的感受。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发生重大的转变,不再做环境、他人,或是我们自己的牺牲品,而是被赋予了力量,为自身和情绪担负起完全的责任。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内部资源,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仅仅维系生存的水平,转变为更好地应对,并最终形成更加健康的机能。
但是为什么我们总也不能让自己过上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生活呢?萨提亚认为,这是由于我们对熟悉的感觉太过偏爱,而在大部分的内部或外部世界里,又常常会依靠自动化的反应模式。在我们能够改变这种状况之前,需要首先意识到这些自动化的模式。
低自尊
高自尊
我想要被爱
我正被自己和他人所爱
应对姿态:不一致的:
我将做任何事情(讨好)
我要让你感到内疚(责备)
我要从现实中分离出来(超理智)
我要否定现实(打岔)
应对姿态:一致的:
我会做最适合的事情
我尊重我们的差异性
你我都是整体当中的一部分
我接纳所处的环境
僵化的
评判性的
确证的
充权的
自信的
消极反应
积极响应
由家庭规则和“应该”所驱使
能够意识到多种选择和责任
通过外部定义
防御
压抑感受
停留在熟悉的环境中
接纳自我和他人
信任
诚实
接纳我们的感受、完整性和人性
愿意为不熟悉的事物冒险
关注过去;希望维持现状
关注现在,愿意改变
即便是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习惯,当尝试去改变它的时候,大部分人仍然会感到极大的困难。而那些处于意识层面之下的自动化模式就更难改变了。它们是一些相对较小的外部突触,标志着大量隐藏在下面而不可见的,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的信念和态度。
萨提亚由内而外审视着人们可能的选择: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早期经验激发了内部的生存法则,而他们现在仍然依据这些法则来行动。不幸的是,很多观察者常常只关注萨提亚极具特征的雕塑技术,或是对外部行动和改变的演示,而遗漏了萨提亚模式中这个原理。对于那些积极参与的来访者或是来自她演讲听众当中的志愿者,萨提亚会安排他们摆出某些姿势,以此来描绘某种情景。之后,她还会进一步请他们在给定的角色范围内继续保持互动。她拥有数不清的剧本来呈现不同的模式,而这种做法的效果常常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不论是参与者还是观众,都会逐渐深刻地认识到和重拾他们自己有价值的方面。
萨提亚的演示常常以戏剧作为开场,从根本上帮助人们接触到他们隐藏在认知水平之下的深层渴望。知道认知层面上的改变还不足以转变我们更深层的应对模式,萨提亚广泛地釆纳了经验性的模式。对她来说,直接的体验远比某种技术更具效力。而这些实践经验不但改变了萨提亚最初的实践方针,为她的治疗模式和人类发展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激发了组成她理论体系的大量元素。
在下一章,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们怎样表现他们的生存应对模式,萨提亚怎样将这些模式描绘为内部和外部姿态,以及我们可以怎样修正自己的旧有模式来实现表里一致的目标。
㈢ 家庭治疗模式和撒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说一说结构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是萨尔瓦多·米纽钦(SalvadorMinuchin)创建的。上个世纪70年代,是结构式家庭治疗最红火的年代。那个时候,世界各地的心理治疗师都到美国去学习这个流派,所以家庭治疗被结构式的家庭治疗推到了一个高处。结构散咐式的家庭治疗强调什么呢?
第一,强调的是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结构中重要的是家庭成员,这个家庭成员在三代之内全不全,我们知道三代以内的家庭成员是非常的重要。第二,强调关系。家庭中很重要的关系就是核心家庭成员的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还有跨代、代际关系等。
米纽钦认为,一个家庭想要正常的发展,每个成员与成员之间是要有界限的,系统与系统之间也是要有界限。家庭里面有三个亚系统,这三大亚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亚系统就是夫妻系统,第二个亚系统是父母系统,第三个亚系统就是同辈系统,就是孩子组成的这个同胞系统。他说这三个系统要有界限,这个界限不能太强,又不能够没有界限,界限太强或没有界限,这都会给家庭带来一些功能失调。所以,他在做治疗的时候,尤其看重家庭的界限,看这三个系统之间有没有交流,以及有没有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如果没有的话,他作为治疗师就会给这个家庭设立恰当的界限。
因此,我们说在结构式的家庭治疗里面,家庭治疗师是非常积极有为的,他会去主动干预失衡的系统。比如说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介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他会去制止的,会明确地告诉他们,他会问“谁是孩子的父母?”,然后把这个界限重新建立起来。
结构派特别强调分化,包括孩子与家庭的分化、父母与孩子的分化,以及他们每个角色之间的这样的一个独立性,不侵入、不卷入、不承担,这个是他做家庭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结构式家庭治疗也特别强调三角化。提到三角化,就是两人关系出现紧张和焦虑的时候会拉入第三方来缓冲他的焦虑。比如说夫妻关系紧张的时候,其中有一方会拉孩子结举孙盟,就是她和孩子结盟来对付另一方,这个我们叫三角化。在家庭治疗里面三角化是要把它解除掉的,如果不解除掉的话,这个家庭就很难恢复一个正常的发展。
02
萨提亚流派
我们再来看萨提亚流派。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又称体验模式,是由美国家庭治疗学家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所创建的理论体系。相对来说,萨提亚是一个比较早的人本主义流派,它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在萨提亚看来,一个人在家庭里面为什么不能正常发展,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正常发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家庭里面每一个成员不能做自己,而是去做他人。
在做他人的过程当中,在家庭的沟通方式、交流方式里面就会出现了一些妨碍成长的沟通,萨提亚总结出来个四大的不太恰当的沟通: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她认为,这些不恰当的沟通是导致家庭出现问题的原因。同时她又指出了解决家庭问题的策略,那就是将那些不恰当的沟通调整为真实的、一致的沟通。家庭成员去真实地面对彼此,那么家庭问题就会得以解决。
因此,萨提亚在做咨询的时候非常看重家庭的沟正掘链通模式,看这个家庭是怎么沟通的。当不恰当的沟通出现的时候,她会让这个部分停止,然后重新建立一个真实的、一致的沟通。后来,萨提亚创造出了雕塑技术,来呈现家庭的沟通模式,并通过雕塑来疗愈家庭。雕塑是萨提亚非常重要的一个发明,也是她的家庭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萨提亚对家庭治疗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她原来是一位社工,后来慢慢转到了家庭治疗领域,并且做得非常成功。家庭治疗通过大众引进到中国来的就是萨提亚流派,萨提亚目前在家庭治疗的行业里面用的人不是太多,而在社会大众里面,在个人成长的提升方面使用的很多,一些人会利用萨提亚来做个人的成长。现在,随着中国人对心理学的了解程度的增加,萨提亚的影响力也在慢慢减弱,但是仍然会有很多的人在做这一方面。
03
系统式家庭治疗
最后,就是系统式的家庭治疗。系统式的家庭治疗强调什么呢?它强调一个家庭里面的关系,也就是强调沟通,家庭是怎么沟通的。系统式家庭治疗更多的是对咨询师的一个要求,咨询师怎么从系统的眼光去看一个家庭,怎么用系统的眼光去干预一个家庭。系统式的家庭治疗给治疗师三个任务。
第一,咨询师或治疗师在和这个家庭工作的时候,在系统里面要保持中立。第二,咨询师或治疗师要带着假设和这个系统工作。如,如果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儿不上学了,那导致她不上学的原因都有哪些可能性呢?作为治疗师和家庭工作,治疗师的假设是非常重要的。他需要带着这个假设,去探索这个家庭。第三,系统式家庭治疗强调提问的重要性。例如,循环提问就是通过提问来对这个家庭进行工作。
所以,系统式家庭治疗三个核心技术就是中立技术、循环提问、假设技术。
㈣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施行过程是怎样的
早期阶段(开头三至五次的会诊)
⑴对家庭治疗原则的解释,合同的建立:因一般人对家庭治疗尚无认识,在治疗开始时,宜尽早找机会简单说明家庭治疗的原则,使参与的家人有个初步的了解;并且说明治疗上宜遵守的条件及规则,以便能按规则进行。
⑵治疗者的参与及被接受:治疗者要与家人熟悉,并彼此容纳接受,能亲近跟家人谈论,但也保持治疗者宜有的威信,以便发挥治疗者的功效。
⑶问题的寻找及改正方向的建立:经由家人的描述家庭生活情况,过去的背景与经历,目前所面对的困难,并参考治疗者观察家人行为反应所得印象,建立家庭问题的诊断;并与家人研讨治疗改正的方向。
中期阶段(中间五至十次左右的会诊)
⑴具体练习行为与关系的改善:不但继续增加家人对自己家庭问题的认识,及改正的方向,更宜着重心理与行为的更改。由家人相互反应过程中,练习新的适应模式,建立合适的处理方式。
⑵处理阻力,调整全体“系统“的平衡变化:时时处理因更改新行为模式而产生的阻力。
⑶处理及适应一层一层所发觉的问题:因家庭的生活及其问题乃是很复杂的。一样问题发觉且解决之后,随后又发觉问题其后中另有一层次的问题,又得去处理。因此,在治疗工作也得一层一层地继续下去,直到大致的问题都解决之后,才能获得整体的改善效果。
终期阶段(结尾三至五次会诊)
⑴建立自行审查、改进家庭行为的能力与习惯:成功的治疗,乃在治疗结束之后,家人能运用治疗的经验,继续改善自己家庭的情况。因此,在治疗的终期,治疗者宜协助家人,能对立自己审查自己家庭情况的习惯,并养成能自行改进自己家庭问题的能力。
⑵归还领导权及恢复家庭秩序:与上述目的相配合而宜进行的事,乃是把一家的领导权,由治疗者手中逐渐归还给其家庭领导者,让他们去自己执行其功能,恢复原秩序,发挥家庭的功能,能自主、处立,并且能自救。
⑶结尾与分离:对治疗过程做摘要,提示一家人的本身潜在力量,预祝他们自己继续发挥其功能,并与家人作分别的交待,让治疗者退出家庭,结束工作。
㈤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2021-12-02
什么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呢?1964年萨提亚出版了埋轮《联合家庭治疗》一书,心理治疗界掀起了从系统的角度(家庭成员一起到咨询室进行咨询)解决家庭问题的风潮,在这之前则采用的是精神分析所提倡的由咨询师分开单独会见家庭成员的形式。萨提亚是如何创新出这一治疗模式的呢?故事还得从萨提亚对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子的治疗开始说起,经过六个月的治疗这位病人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不久之后萨提亚接到她母亲的控告说她破坏了她们母女俩的感情。萨提亚没有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这位母亲的话,而是听出了隐含的请求,于是邀请这位母亲与她的女儿一起来参加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萨提亚发现之前在咨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女儿与她的关系瓦解,随之出现的是一种新型的女儿、母亲与她之间的关系。当邀请父亲加入进来,之前建立的关系又瓦解了,当最后家庭中被称为“黄金宝贝”的弟弟也加入进来时,整个家庭的关系图清晰的呈现出来,女儿之所以患病的症结也浮出水面:女儿在家庭中扮演着毫无地位可言的角色,为了能在家庭系统当中生存下去而做出的痛苦挣扎。
接下来许多相似的案例让萨提亚意识到在家庭体系中存在的动力和力量,让家庭成员一起参与而不单独对病人个体进行工作,通过改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将改变带入整个家庭中。让整个家庭系统从一种功能不良和紊乱的状态步入一种更加开放、灵活,并且充满令人满意的内部关系的状态。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来源于两个新概念:第一个概念抛弃了亚里士多德那线性的、单一因果论的看法,提倡阿尔弗雷德·科尔兹布斯基等人系统性的思考方式,第二个概念建立在克尔凯戈尔等人的积极存在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它认为人类能够展示出积极的生命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将人们功能不良的应对方式转化为高自尊情境下的高水平自我关怀。
雕塑技术的使用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特色之一,在雕塑技术的运用中,萨提亚要求来访者摆出一些姿势,通过身体语言来乱孝强调他们正在沟通的信息。这项技术外化了我们内心世界的应对过程。这些身体姿势将那些通常超出来访者意识范围的隐蔽信息重新带入他们的哗液稿意识觉察之中。来访者因此可以获得一种对于自己感知觉的身体意识,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展示出来,他们很可能否认或投射这些感知觉。
举例来说,让“黄金宝贝”站在一把椅子上,他的父母摆出一种对他顶礼膜拜的姿势,而不给女儿留出一点空间。通过让整个家庭将这个场景表演出来,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试图否认或投射的感受。这种认识可以使得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改变彼此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当萨提亚治疗了越来越多的家庭之后,她发现了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渴望,可以帮助人们向着更高的自尊和完整性迈进。萨提亚深信,在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不论他(她)拥有怎样的外部条件和环境,都可以在内部加以改变。人们因为拒绝改变而付出的代价通常包括疾病,内疚,亲密感、生产力以及快乐的丧失。她认为人们完全可以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忍受痛苦或是勉强生存。她相信人类可以完成他们打算完成的一切,也可以更多选择、更加有效地利用他们自己的资源。与马斯洛和罗杰斯的观点相似,萨提亚相信人们可以从内在的力量、动机和真实感中发展出自我成长和管理的能力。
㈥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概述
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 1916—1988)是举世着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意思是指家庭治疗是由她始创的,所以该治疗方法也以她的名字命名。
萨提亚模式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你不需要了解整体,光是它的部分你就可以用,而且很管用。
萨提亚模式与传统治疗模式的观点差异:
对于传统治疗师来说,心理治疗的公式是: 一个原因导致了一个结果,所以只要消除了这个原因,就解决了症状。
萨提亚模式则认为人是活在 环境、关系 中的(或说系统中)。所以,一个症状的出现,与人与他人、环境的互动有很大的关系。其中,一个人在原生家庭中经验到的各种关系,以及积压种应付方式,对这个人的一生影响最为重大。
萨提亚的治疗目标:一致性、高自我价值感
我们与生俱来就拥有生命力,具备独特性,具备自我价值。而我们从婴儿至长大成年的过程,为了生存,为了符合父母寄托到我们身上的要求、期望,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我们慢慢地、不自觉地、把家庭规条作为衡量价值的尺度, 以他人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 ,以应对姿态作为求生存的基本方式,以外在的财富、名望、权力等作为自己安全感的寄托——这样,就无形中降低了我们的自我价值,做想做的事。对此,萨提亚写下一首很美、很意味深远的小诗:
五种自由
自由地看和听,来代替应该如何看、如何听。
自由地说出你所感和所想,来代替应该如何说。
自由地感觉你所感的,来代替应该感到的。
自由地要求你想要的,来代替总是等待对方允许。
自由地根据自己想法去冒险,来代替总是选择安全妥当这一条路,不敢兴风作浪摇晃一下自己的船。
萨提亚把这样一种行为、生活的方式,称之为“一致性”。
萨提亚模式的几个重要概念和观点:
1、原生家庭——塑造我们的个性
“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对父母和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渴望被爱、渴望沟通。但是,这些渴望却并非都能一一满足,便被我们压抑起来。日积月累,连我们自己都已忽略的渴望,却成为我们不快乐的根源。”
未满足的期待:
人类存在必然拥有渴望,对自我价值的渴望包括被爱、被接纳、被认同、有意义、有价值、自由…等,因着这些渴望,所以我们有期待,对自己的、对他人的、或来自他人的期待使我们感到痛苦,未被满足的期待使心灵遭受捆绑,这些期待无法被满足的原因可能是早年能力有限又无法自我肯定,亦无能力辨视理解一些问题事件的道理,因着时空演变,所雹简销以没有机会满足,而期待中有关“他人”的部分,多半与原生家庭的父母有关,有时这些期待可能与家庭规则有关。对于未满足的期待,我们可以怎么办?
*放下那些尚未满足的期待。
*找出满足期待的其它替代方法。
*决定依然保有一个尚未满足的期待,考虑减少付出的代价。
*回到渴望的层次工作,找一个新的方法去拥有高的自我价值。
*为满足此未满足的期待工作。
当我们处理愈多未被满足的期待时,我们愈能够从期待的束缚中走出来,愈能感受到自由,而不是等待或被一堆应该、必须的规条压得喘不过气来。
萨提尔女士说人有三度诞生,第一度诞生是指发生于精卵结合之际;第二度诞生即我们实际上自子宫出生,第三度诞生则是在我们成为自己的决定形成之际。前二度不是我们可以掌握决定的,而第三度诞生,发生在当我们可以驾驭自己的生命,驾驭我们独特性发展的过程,并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2、自我价值——自尊的内在宣言
关于萨提亚的资料中有一篇《我对自尊的宣言》:“我是我自己。在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我拥有我的幻想、梦想、希望和害怕。”
良好的自我价值感能够带来良好的个人行为以及家庭健康,负面的自我价值观则会导致个人的自我贬低以及家庭发展的困难。广个人的自我价值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应以及咐弊根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做出的对自己进一步的看法。很显然, 自我价值主要是一种主观评判,而且是后天可以培养的,萨提亚的目的是用来强调自源游我的本质重要性。
对自己拥有较高的自我价值评价(这种评价是与事实相符的),在心理学上,它是一种人格成熟的标志,对个人而言,在以下几个方面是有利的:
在情绪方面,较容易拥有平和而愉悦的体验能力,对事件自主而灵活地选择应对,同时也能适当地释放压力。在沟通上,我们在珍视自己的同时,也能同样地珍视他人,了解自己的内心需要同时也能洞察他人的需求,能够倾听对方并做出积极反应。对于家庭,我们会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独特性,从而建立平等信任的家庭关系;对于事业,坚固的自信心和清晰的人生目标,以及积极开发的心态,带来更多的成果机会。
3、五种家庭沟通模式——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表里一致
表里一致型(4.5%)是萨提亚所倡导的目标。这种模式建立在高自我价值的基础之上,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谐互动。这种模式的人言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觉察,表情流露和言语一致,内心和谐平衡,自我价值感比较高。
讨好型(50%)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
指责型(30%)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
超理智型(15%)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不论代价,一定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这类人表面上很优越,举动合理化。而实际上,他们内心很敏感,有一种空虚和疏离感。
打岔型(0.5)的人则永远抓不着重点,习惯于插嘴和干扰,不直接回答问题或根本文不对题。他们内心焦虑、哀伤,精神状态混乱,没有归属感,不被人关照,还常被人误解。
判断一个人属于哪一类型,主要是依据他在亲密关系中什么样的姿态占了优势。
4、情绪释放——改变痛苦对我们的影响
“家庭结构图”使人能够从家庭结构中寻找自我的动力源。对于初次画家庭图的学员来说,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要素包括家庭成员的名字、出生年月、职业、沟通模式,并用3个以上的形容词来描述他们的性格。另外标出任何两人之间的关系疏密度,双实线代表十分好,单实线代表一般好,虚线代表不好,曲线代表十分不好。
“我们不能改变痛苦本身,但可以回到当时,改变痛苦对我们的影响。其实,不是咨询师帮助了案主,而是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案主自己看清了当时的情境,改变了看法,从而帮助了自己。”
5、雕塑的力量
为重建家庭互动模式,领导者可用 角色扮演 的方式将脑中所浮现的家庭画面呈现出来,她先在团体中找寻成员扮演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并且摆出在压力下相对应的姿态。 扮演者戴上角色的牌子,有时用绳子代表关系线,用距离表示内在关系的亲疏远近,加上扮演者运用自己对角色的体会,显现在姿态上及言语上,一幅强有而力的画面于是出现。 有时候不需要太多家庭中发生的故事,用雕塑就可以直接显现一个家庭的核心问题,而 当事人透过这样的画面,对于问题可以得到初步的领悟,加上身历其境, 当事人在其间的体会常是强烈且深刻的,对于长久以来忍受的问题,较愿意做出改变的承诺,或是做出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对话,达到宣泄或重新练习的目的, “改变”往往就很奇妙的发生了。
6、冰山理论——自我(self)
用萨提亚的冰山理论来解释,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期待未被满足而引起的。
“自我”(self )意味着非常灵性的那一部分,住在自己里面就意味着住在灵性、心智、情感以及身体的四个层面。常常会回到自己的内在,觉察自己的内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我灵性。比如说今天中午在餐厅的时候,一点钟了他们还在看菜单,我就有一点不耐烦了,嘿,我们来这儿干吗了。我于是就回到自己的内在,问自己为什么这么不耐烦,我在期待些什么?我发现自己其实是很想早点吃完饭以后出去走走,放松放松。就像这样。
7、内在资源及转化
萨提亚女士注重一个人的内在资源,来自原生家庭学习的特质及资源,无论是正向或负向的,都能够以新的学习来取代,新的学习不是向外找,而是整合个人内在的资源,这样的改变才可能且深刻长远。过去我们认定的负向特质之所以存在,其实有其功能及目的,如果无法看透这点,只想要去除之,很容易遭到抗拒;所以需要借助内在其它特质来帮助它,也许是个提醒,也许给个思考,那么原来负向特质所隐含的正向成份才得以显现,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转化”。
家庭是一个系统,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
封闭系统的家庭特点:家庭成员的自我价值感低。交流间接、不清楚、不具体、不一致、阻碍发展。沟通方式通常为指责、讨论、超理智和打岔。规则隐蔽、过时、非人性化;人们需要适应已经确立的规则。结果:意外、混乱、破坏性与不合时宜。
开放系统的家庭特点:家庭成员的自我价值感高。交流直接、清楚、具体、一致、促进发展。沟通方式平等规则开放、顺应时代、人性化;有需要时规则就可以改变,有完全的自由可以评论任何事情。结果:与现实联系;符合时宜,有建设性。
封闭系统的家庭规则:自我价值次于权力和成就。行动受最高权力者的支配。变化受到抵制。
开放系统的家庭规则:自我价值是首要的,权力和成就是次要的。行动代表了一个人的信念。交流、系统和规则都彼此联系。
衡量系统是否开放性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交流与规则是否允许每个成员的蓬勃发展。
家庭成员中没有完全相同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处于不同的成长水平。也许有的人害怕人与人的不同,认为这是矛盾的原因。如果把家庭成员看作一块块积木,家庭生活就是用这一块块积木搭建各种有趣而稳固的事物,你会发现,家庭成员的差异越大,你能够搭建的有趣的事物越多,你从中获得的乐趣也越多。而且,不论是什么样的积木,你总能找到一些方法或使用一些工具使你所搭建的事物保持平衡稳定,并且保持稳定的方法还不止一种。(好的家庭环境是差异性和协同性共存)。
萨提亚治疗模式中应用到的一些技巧:
例如家庭雕塑、影响轮、团体测温,以及用一条白色绳索展现出家庭关系图,显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心理脐带关系。这些活动均灵活地融合了行为改变、心理剧、当事人中心……等各派心理治疗技巧。
㈦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佛吉尼亚·萨提亚是美国着名的心理治疗师,也是美国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内容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对人的理解、对困难的理解和对家庭的理解。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一起构成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对人的理解:萨提亚相信人是善的,拥有快乐生活的各种能力和资源,而且人只有保持身体理智,情绪,精神感受和互动等不同部分的协调,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充分发挥出来。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有成长发展和与人交往的需要,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的内心状况,并且能够在表达自己要求是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才能满足这些需要。简单的说,一个人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取决于这个人与他人交往中的感受,以及所获得的自尊心的高低。
对困难的理解:萨提亚认为,不幸的事件并不能导致人的问题,导致人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是错误的应对方式。当人面临周围环境的挑战时,过分依赖自己过去的经验和处理方式,就会无法正确评估现实,也无法充分调动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挑战转变成问题。
对家庭的理解:萨提亚非常重视家庭,认为他对每个人的影响都非常大,不仅因为每个人都有一段不短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中,而且家庭生活经验是人早期的学习经验,陪伴人的一生。萨提亚发现,家庭在处理成段碧员的差异时,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封闭式,既通过奖励和惩罚促使成员保持一致性。另一种是开放式,既通过强调有弹性的适应激发成档咐员的发展潜能。萨提亚认为,某些家庭之所以选择封闭式的应对方式,是因为受到以往家庭经验的影响,因此通过回顾家庭历史,可以帮助家庭提高警觉性。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方法 。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对家庭进行正确诊断是其握蠢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尊和自我价值的诊断,二是沟通方式的诊断,三是家庭规则的诊断。
萨提亚认为,人对自己价值的认可程度或者自尊高低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因而社会工作者在评估时需要留意有关自尊和自我价值的信息,如服务对象如何形容自己的能力,服务对象在困难面前如何表现,服务对象是不是总是注意有损自尊的负面信息以及服务对象在权威面前有何感受等。
针对人的沟通方式,萨提亚提出它涉及自我,对方和场景三个方面,如果能够同时顾及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就是一个好的沟通,如果忽视了一方或者几方的要求,这样的沟通就会导致困扰的出现。萨提亚强调,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一些规则,作为家庭成员行为调节的标准,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观察家庭时,需要特别留意那些妨碍个人或者家庭功能发挥的家庭规则。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程序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追思往事,所谓追思往事,是指考察个人过往的经验,把个人遇到的问题放在“现在——过去”的时间维度上来讲。二是整理旧经验。整理旧经验是指帮助个人从新的角度来理解旧经验,让旧经验赋予新的意义解释。三是整合新旧经验,整合新旧经验则是指帮助个人把旧经验中的新发现运用到现在的生活中。显然,萨提亚不仅注重过往经验的处理,而且非常重视新旧经验的整合。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焦点是在治疗过程,治疗技巧的运用则处于次要位置,常见的有家庭重塑,家庭塑像,家庭图和家族年表等。 这些治疗技巧的运用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目的是为了给个人或者家庭提供新的成长经验。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夏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治疗策略和方式,有自己鲜明的独特风格,主要表现在:
一、对自尊的强调,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不注重“症状”的治疗,而是关注“症状”背后的人,认为困难本身并不是问题,真正导致问题的是人处理困难的方式;提出提高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才是治疗的目的,并且通过改善个人沟通方式和家庭规则,使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关注经验的整合。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非常关注过往经验的梳理,强调个人的问题,只有放在“现在——过去”的时间维度上考察,并且从新的角度来理解才能找到新的意义和解释,但是新的经验未必能够自动转变新的应对能力,因此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还把新旧经验的整合式为改善个人的和家庭功能的关键。
三、注重感受的改变。注重感受的改变也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萨提亚认为,人的行为改变始于感官的印象和感受的变化。
㈧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基本信念
标签:
分类:
心理咨询
一、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基本信念
对人的信念:
* 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应对和成长所需要的内部资源。
* 人们在彼此相似的基础上建立联结,而在各具差异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成长。
* 人们在本质上是好的。要想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相连接并确认他们,他们就需要找到自己的内部资源。
对家庭的信念:
* 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是个体在生命历程中所参与的所有系统中的第一个,从出生的那一瞬间起,个体就处于一个家庭系统之中。
* 个体与母亲、父亲所形成的最基本、最原初的三角关系,对个体与重要他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对自我价值的形成都有深远的影响。
* 家庭系统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两种形式。开放系统具有自我价值高、沟通平等和规则人性化的特征,封闭系统则相反。对任何一种系统来说,都有持续存在的倾向,个体努力维持着系统的平衡。
* 父母通常会重复他们在成长过程亮蔽中熟悉的家庭模式,即便是这种模式是功能不良的。
* 迈向整合统一的一个目标就是接纳我们的父母亦是普通人。在他们本身具有的个性水平上与他们交往,而不是仅仅与他们的父母角色沟通。
对治疗的信念:
* 治疗需要关注健康和可能性,而不是病理学方面。
* 我们拥有很多选择,特别是在对压力而不是对情境做出反应的时候。
*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
* 应对是我们自我价值水平的展示。自我价值越高,应对方式越健康。
* 表里如一和高自尊是最主要的目标。
二、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萨提亚提出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威胁与奖赏模型”以及“种子模型”。威胁与奖赏模型认为人性本恶,为了成长为有用、负责人的人,人档晌生来需要被控制。
种子模型认为人生来具有智慧,只要给予合适的自然条件,就想种子一样儿童成长为健康的成人。
这两种模型在四个方面截然不同:1、对关系的定义,2、对人的定义,3、对事件的解释,4、人们对改变的态度。
萨提亚谈到通过了解人们如何处理这四个领域的问题可以基本了解人们的生存状态。
三、生存姿态
沟通可以定义为人们如何传递信息,增进彼此了解,如何做出对内部外部的反应。萨提亚认为沟通方式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体现。
萨提亚用一种夸张的方式展示了五种生存姿态,包括表里一致、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其中表里一致是一种完满的状态,是我们决定成为更加完善个体敬蠢州的选择。其余的四种都是低自尊的应对方式。
四、 萨提尔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技术
萨提亚发展了一系列可称为“改变工具”的于预技术,她的两项被世人熟知的技术就是“角色舞会”和“家庭重塑”。在晚年,萨提尔又开发出第三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互动成分技术。
五、治疗目标
萨提亚认为治疗的目标是提升个体潜能,使个体发展的更完善;使家庭产生新的希望,帮助其唤醒曾经的梦想。同时,萨提亚坚持认为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于是治疗的另一个目标是教每个家庭成员用新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强化和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另外,治疗需要关注健康和可能性,而不是病理学方面。所以萨提亚的治疗目标是促进健康而不是消除症状,如果导致症状发展的过程改变了,症状也会瓦解。
六、治疗步骤
一般可分为四步:
1 、评估: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将家庭看做一个系统。整个家庭结构以及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都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治疗师首先要进入家庭环境,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了解:
1)这个家庭系统是开放系统还是封闭系统;
2)家庭的沟通模式;
3)家庭规则;
4)来访者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2 、设立目标: 咨询师和来访者一起商定咨询目标,帮助来访者挖掘自身潜力、强化提高他们应对问题方式。建立其表里如一的沟通姿态和高自尊是最主要的目标。
3 、选择治疗技术: 萨提亚发展了一系列可称为“改变工具”的于预技术,“角色舞会”、“家庭重塑”以及互动成分技术。另外还有冥想、家庭规则转化指南、温度读取以及幽默等其他改变工具,咨询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来访者商讨选择决定。
4 、反馈: 咨询一个疗程结束后,咨询师可以根据来访者自身心理问题改善状况的自我报告、咨询师的临床观察、来访者家人观察以及心理测试结果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
㈨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什么有哪几种沟通姿态
理解的简单一点儿就是这是一种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新模式,我的理解氏拿是,与普通的心理治疗不同的是,更注重接受治疗者的家庭影响,从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心理治疗。
这类治疗最大的特点就是,更注重在治疗过程中提高个人“人性化”扰核老,而不是单纯的只为治疗好疾病,最终目标是使治疗者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的效果。
分为五种沟通姿态,分别是讨好型,超理智型,一致型,指责型,和打岔型。这些基本包含了我们彼此沟通交流的所有模式,每一种形式都在人群中占有不同的比例缓升,针对不一样的形式也有不一样的沟通方法。
现在心理治疗的系统越来越完善,人们对于心理治疗也有了更多了需求,毕竟谁都想更好的调解自己的状态。
可能一开始人们对于心理治疗是有偏见的,觉得有精神病才会去看心理医生,现在这种偏见慢慢消除了,更加明白了心里治疗的意义所在。
㈩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不一致的应对
萨提亚家迟毕庭治疗模式没旦哗的不一致的应对姿态包括讨好、指责、打岔、超理智。
讨好的应对往往动机善良,但不够爱自己,忽略了自己。
指责的应对往往表现出直率,但通常不照顾他人的感受,忽略他人。
超理智的应对表现出很有逻辑和道理,但是忽略自枯行己和他人的感受。讲起道理令人厌烦。
打岔的人应对是统统忽视自我、他人和情境,你感觉会是对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