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人得了瘟疫 是怎么治疗的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
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立“辟温”一章,记载治疗温疫的方剂。
宋代医家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一·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气在上,瘟疫大作,必先头痛或骨节疼,与伤寒、时气、冒暑、风湿及中酒之人其状皆相类。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药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况巴豆之丸乎。”对瘟疫的临床表现、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元朝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总结了温疫的治疗方法。
明朝医家吴又可目睹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温疫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探讨。其所着的《温疫论》是我国论述温疫的专着,对温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异气”,又称“疫气”、“疠气”“戾气”等,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还创制了不少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剂。《温疫论》是我国医学文献中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一部划时代着作,至今仍可用来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清朝余师愚,着有《疫疹一得》。其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认为疫疹的病因是疠气,指出“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并根据暑热疫的病证特点,创立“清瘟败毒饮”一方,以重用石膏为主,为温疫病的辨证论治开拓了新的境地。
‘贰’ 瘟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鼠疫
免疫接种:目前我国选用菌苗是EV76鼠疫冻干活菌苗,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免疫有效期为6个月,在鼠疫流行期前1~2个月以皮上划痕法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的范围:
a.在发现人间或动物间鼠疫的地区,人群进行普遍接种。
b.进入鼠疫动物病疫区工作或捕猎的人员,在工作之前两个月内完成预防接种。
c.从事鼠疫强毒实验室工作人员。
禁忌症:
a.体温37℃以上,周身不适者。
b.患急性传染病者。
c.严重心、肝、肾及结核病患者。
d.妊娠前6个月及哺乳期、月经期。
e.体质极度衰弱者。
f.怀疑感染鼠疫或潜伏期内者。
1.人间疫区处理;有鼠疫流行病学指征和较典型的鼠疫临床症状,不能排除鼠疫者,可确定为疑似鼠疫病人,其所在地为鼠疫区,在当地党政领导、卫生防疫、公安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疫情指挥部的领导下,划定大小隔离圈,封锁隔离,并对在9日内与鼠疫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实行健康隔离和预防性投药治疗,如有离开本地者,应通报追踪,就地隔离留验。在大小隔离圈内对鼠疫患者所用的各种物品均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最后的处理(化学、高温、高压),尸体经消毒,焚烧后深埋,并对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扫和灭鼠灭蚤。以切断再传播的途径,当最后一例病人经疫区处理后九天,再无新发病人,可解除隔离。
2.动物间疫区处理:在动物鼠疫流行区包括血清学阳性的现疫流行区进
行投药,彻底的灭鼠灭蚤,尤其是流行区内的居民点和交通要道周围,根据可能污染的范围,对直接接触者限制外出,监视九天。在当年有鼠疫动物病流行的地区,禁止私自猎獭和剥食,作好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人间鼠疫的发生。
登革热
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2.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登革热是一种具自限性倾向的传染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病程约为10天。本病通常预后良好。死亡病例多为重型患者。
‘叁’ 治疗瘟疫最简单的方法
你好
已发展了千年的祖国医学为我们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提供了很多的宝贵经验,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各种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使用。
熏法:即用药物加温燃烧产生烟雾,对室内进行消毒或煮沸蒸熏。此法适用于呼吸道为传播途径的瘟病。例如,采用中药苍术、艾叶烟熏剂,在室内燃烧烟熏。用法:一般采用苍术干燥根1000~2000克,盛于铁制容器中,点火燃烧,燃出浓浓烟雾后,关闭门窗,持续 60~120分钟。艾叶用法相同。另外,在流感、禽流感等传染病流行期,亦可用食醋进行蒸熏。用法:取食醋100~200毫升,加清水一倍,煮沸,关门闭窗,熏蒸居室1小时,也能达到一定效果。
滴法:用药物滴入鼻孔。例如,在流行期间,把食醋用凉开水一倍稀释后滴入鼻孔,每日3~6次。或取中药鹅不食草30克,浸泡2小时,文火煮开10分钟(注意:不可煎煮时间过长,以免失效),纱布滤过,收藏备用。用法:取液,滴鼻,一日3次,连用两天,预防流感。
喷法:可用双料喉风散等中药制剂,向咽喉后壁处喷入,可抑止或杀灭致病微生物。
吸法:用白芷3克,防风3克,荆芥3克,冰片1克,共研细末,取少量轻轻吹入鼻中。或包于口罩内,任其慢慢吸入,达到持续用药的目的。避瘟散:雄黄30 克,苍术15克,细辛9克,大黄、贯众、姜厚朴、法半夏、川芎、藿香、羌活、柴胡、生甘草、防风、白芷、荆芥、独活、香附、丁香各3克,研粉,取适量从鼻孔吸入,用于预防流感、瘟疫等。
饮法:中药熬汤,分次服用。常用中药有:银花,菊花,贯众,每味6~8克,水煎服。
药膳法:玉竹15克,百合20克,茯苓15克,薏苡仁15克,鲜藕100克,瘦肉250克,煲汤,食肉饮汤,经常食用。具有滋阴润肺、提高机体免疫力功效。注意:百合为寒润之品,风寒咳嗽、脾虚便溏者要慎用。
针灸法:经常针灸足三里、大椎、风池等穴位,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脏腑防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