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脚面上长腱鞘囊肿图片
脚背腱鞘囊肿的病因与其他部位(手腕腱鞘囊肿)腱鞘囊肿的病因是相同的。脚背腱鞘囊肿是发生在手指关节周围的半球状囊性而且有弹.性的肿块,内含胶冻样物质。可能与慢性外伤有一定关系,受伤过份劳损、骨关节炎、一些系统免疫疾病、甚至是感染也有可能引起手指腱鞘囊肿,脚面腱鞘囊肿外用金不换按摩膏即可。
㈡ 脚面上凸起了一块像瘤子一样的骨头
您好: 您描述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是腱鞘囊肿的可能性比较大。 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和腱鞘附近的囊肿的一种病症。临床所见,以腕关节、踝关节背侧囊肿为多见。中医称为腕结筋、筋聚等名。 【病因】多因劳伤或伤后气血阻滞,血不荣筋,夹痰瘀凝结而成。现代医学认为,是滑液由关节囊或腱鞘内向外渗出而形成的疝状物,或是结缔组织内局部胶样变性等因素所致。 【症状】多附着于关节囊上或腱鞘内,可与关节腔、腱鞘沟通。有单房性或多房性,囊内为胶样粘液。外面出现一种发展缓慢的小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高出皮面。初起质软,能触有轻微波动感。日久纤维化后,则可变硬,多无症状,少数按之有酸胀、疼痛或自觉无力感。发于(月国)窝内者,直膝时呈鸡蛋大,屈膝时则在深处而不易摸清楚。有部分腱鞘囊肿可自消,但时间较长。 治疗原则:腱鞘囊肿有时可被挤压破裂而自愈。临床疗法较多,但复发率高。 1.腱鞘囊肿可以自消,但时间较长。 2.浅表囊肿可用外力压破、击破、挤破或用针刺破囊壁,待其自行吸收,可治愈,但易复发。 3.非手术治疗:通常是使囊内容物排出后,在囊内注入醋酸强的松龙0.5ml,然后加压包扎,本方法简单,痛苦较小,复发率也低。 4.手术治疗:手指腱鞘囊肿一般较小,穿刺困难;其他部位多次复发的腱鞘囊肿,都可手术切除。术中应完整切除囊肿,如系腱鞘发生者,应同时切除部分相连的腱鞘;如系关节囊滑膜疝出,应在根部结扎切除,以减少复发机会。 以上供您参考,祝安康。
㈢ 道医养生方法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据传孙思邈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药王”。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提出伤寒禁忌十五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
他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着《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全书合方、论五千三百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着,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千金翼方》三十卷,属其晚年作品,系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二千九百余首,记载药物八百多种,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
他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
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极为重视妇幼保健,着《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孙思邈将道教内修理论和医学、卫生学相结合,把养生学也作为医疗内容。认为人到暮年,体态特征和生理、病理都有变化。欲求长寿,须注意饮食起居等养生之道。他在《千金要方·养性序第一》中特别强调老年人“唾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并“兼之以导引、行气”及“房中补益”之术。
他对人之衰老过程和表现,心理特征和变化,以及老年疾病、保健、医疗等都有全面的观察和深透的分析。
认为老年人当从事诸如调气、按摩、导引、行气以及散步等适合老人特点的活动,从而丰富了道教内修的内容与方法,并对炼丹服食以求长生成仙的道教方术作了探索。
认为服食金丹而成仙是“神道悬邈,云迹疏绝,徒望青天,莫知升举”。
但他把炼丹作为制药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救急济危。他炼制的“太一神精丹”,即“主客忤霍乱,腹病胀满,尸餫e恶风,癫狂鬼语,盅毒妖魅,温症”。
史载其着作计三十余种,唯多亡佚。现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国着名医学着作。其他如《摄养论》《太清丹经要诀》《枕中方》等数种,尚有部分佚文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