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部伤口咋处理
一、处理伤口常用物品
⒈清洗消毒剂:75%酒精、磺酊(或磺伏)、3%双氧水、2%红汞、0.9%生理盐水。以上消毒剂可去药店或医院购买。
⒉敷料类:纱布块、棉球、棉签、绷带、胶布、创口贴等,以上敷料可去药店或医院买。如自行制作的纱布块、棉球、棉签,可放置饭盒进行蒸锅消毒。
⒊换药用具:不锈钢饭盒1个,内盛短解剖有齿、无齿镊各1把、医用剪和棉球适量。
二、新鲜伤口的处理
如伤口不大,伤口边缘整齐对合好,用棉签蘸双氧水清洗伤口,伤口周围碘酊、酒精消毒,用创口贴敷盖作品口。如伤面表皮剥脱,经清洗消毒处理后,伤口撒少许消炎粉,盖上消毒纱布胶布固定。伤口大、深或伤口边缘剥开,应去医院清创缝合。若
为铁锈或污染物所致伤口,需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病。
三、感染(或化脓性)伤口的处理
⒈普通伤口的处理。用有齿镊揭去伤面敷料,再用无齿镊夹碘酊与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3%双氧水或盐水清洗伤口,注意不要使酒精浸入伤口皮肤以内,以免引起疼痛。根据需要可加盖凡士林纱布或其他促进伤口愈合的纱布或纱条,上再加盖3-4层干纱布,最后,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身体垂直,以免脱落。伤口1-4天换药1次。
⒉伤口感染重、脓多、组织发黑、有恶臭或敷料有绿色,这几种伤口家中处理有困难,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猫狗咬伤的快速处理
Ⅱ 关于伤口处理的正确方法
关于伤口处理的正确方法
关于伤口处理的正确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身体受伤的情况,特别是小朋友一不小心就会碰伤皮肤,小伤口能够自行解决,但还要方式恰当,以下分析关于伤口处理的正确方法。
1、清洗消毒剂:可以先用酒精擦洗伤口,或用磺酊、双氧水以及生理盐水擦洗伤口,这些方法都能辅助消炎杀菌,减轻炎性反应。不过这类药物需要去药房以及医院购买,也要在指导下用药。
2、敷料类:将伤口清洗干净之后再用纱布进行包扎处理,中途也要用到棉球、棉签、绷带等,也可用到胶布、创口贴等,如损伤比较严重,在使用这些用具时可以先用开水煮一下,可预防感染加重。
3、换药用具:中途要定期换药,不过将纱布换下时建议先用药水浸泡,将周围的伤口打湿,可避免拉扯过程中皮肤会裂口。如伤口发痒,不要用手去抓,建议用硼酸溶液进行湿敷,能减轻瘙痒程度。
4、缝合处理:如果伤口大、深或伤口边缘剥开,简单的处理效果不佳,很容易出血,所有要尽快使用止血绷带,或者去医院清创缝合。若为铁锈或污染物所致伤口,建议尽快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病。如感染严重,也要给伤口外涂一些药膏,比如红霉素类软膏。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伤口,都要尽快处理。不过在夏季尽量不要包扎处理,因为夏季比较炎热,也不透气,如包扎时间太久很容易滋生细菌,甚至会导致皮肤黏膜溃烂。这段时间穿着要合理,尽量选择宽松透气的衣服,避免衣服和伤口之间会反复摩擦引起皮损。
如果皮肤破损程度不大,只是轻微的擦伤、裂伤或轻度的烫伤,可以直接暴露伤口。如果是面部、会阴部受伤,一般也应该直接暴露伤口。而如果是手掌、脚部等容易摩擦的部位,或者伤口较深的,可以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渗液较多的应该每天更换纱布敷料,一般伤口可以2-3天更换一次敷料。记住一定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这样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擦伤: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果伤口很浅,面积较小,可以用碘伏、酒精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可以直接暴露伤口,也可以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扎好。
小的创口可贴上创可贴。如果伤口较深,而且伤口有污物,要及时要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果没有生理盐水,可以用清水冲洗干净伤口,然后用碘伏涂抹伤口以及周围组织,再涂上抗菌软膏。而如果受损部位严重,最好到医院检查。
砸伤:轻度的红肿不需要处理,孩子不小心被重物砸伤,或者挤伤,如果只是出现轻度的'皮肤红肿疼痛,可以先观察伤口,暂时不用处理。如果是皮肤破损,可以按照擦伤进行处理。假如皮肤淤紫、破裂、剧烈疼痛,最好尽快到医院检查。
怎样能让伤口快速愈合
1、小而浅的创口才能用创可贴,一些小伤口可以直接用创可贴,如出血不多的切割伤、玻璃划伤等,无需去医院,只要做好及时止血保护好伤口即可。但是要注意不能沾水,以免伤口感染,加重病情。
2、贴前要简单消毒,贴创可贴之前要注意简单消毒,而且还要察看伤口处是否有污物。如果有就要用生理盐水清洗,之后再贴上创可贴。如果伤口是被铁钉等物刺破且比较深,就需要立即去医院处理。
3、手指不要绕圈贴,如果是手指受伤,在贴创可贴的时候不要绕圈贴,或是绕圈贴不要太紧,否则的话可能会导致手指血流不畅,影响伤口愈合。
4、纱布比创可贴更靠谱,受伤后需要及时止血,如果家中有纱布的话尽量选择纱布,因为纱布更透气,吸收渗液效果更好。而且在包扎前也需要消毒,之后再用纱布包扎。如果伤口处有红肿疼痛渗出等现象,则说明已有感染,要到医院处理。
几种错误的处理伤口方式
摔破口子、蹭破皮、刀子划伤、玻璃扎等等工作中屡见不鲜,细心的公司秘书都会备上紫药水、红药水、酒精、碘酒、消炎粉等外用药,万一有情况,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通招呼,似乎心里才踏实。殊不知,时代变迁,科技进步,我们有很多固有的习惯,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变。
以下几点是一般人常见的错误观念:
一、保持伤口干燥——错
当皮肤表层细胞游移增生时,若遇到结痂,则皮层细胞难以移动,伤口愈合时间变长。伤口上适当的湿度会加速愈合。
二、多涂药水——错
以往伤口处理常是双氧水、碘酒、红药水、紫药水涂得“姹紫嫣红”的,但今认为这些消毒药水,会破坏到肉芽组织,减少白血球活性。消毒是必要的,但要迅速,马上用生理盐水把这些消毒药剂冲拭为好。
三、必用抗生素——错
除非感染已发生,不然不用抗生素,即使是局部的抗生素药膏,也会影响伤口愈合,重要的是用生理食盐水──冲、冲、冲。
四、伤口包得紧紧的密不透风——错
伤口的愈合,必须有“氧”,氧为形成胶蛋白所必需。最好暴露,至少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才对。
五、伤口必须每天换药——错
伤口只要保持清洁,不需要每天换药搽药,因为频繁换药反而使伤口易受污染,且破坏刚刚长好的组织,加重瘢痕的形成。
Ⅲ 各种外伤处理方法有哪些
※擦伤:用凉开水清洗创伤面,在伤面上涂些红药水。如伤口较大,用干净纱布包扎。
※挫伤:垫高患肢,用冷毛巾擦拭;患处出血时,可加压包扎;患处肿胀时,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
※扭伤:倘有骨折的可能应及时送医院;若没有骨折,可活动关节,按摩患部。
※割伤:伤口小而浅的,用碘酒或盐水消毒,再用凉开水冲洗伤口,撒些消炎粉或白糖,用纱布包扎。伤口较大时,简单处理后,立即送医院诊治。
※外伤口大,流出的血多、呈暗红色时,要把伤口部分的位置抬高,解开或脱掉太紧的衣服,再把伤口的下部远离心脏的一边扎紧,用墨鱼骨粉、白药、三七粉敷在伤口上,然后用消过毒的布包紧伤口,同时可服用白药或三七粉。再大的出血,应尽快送医院救治。无论哪一种外伤出血,包扎布一定要经过消毒,不可给伤者喝冷水,暂时不要擦伤口血污。以免弄脏伤口。
Ⅳ 处理伤口的正确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身体受伤的情况,特别是小孩子,如果是夏天穿着短裤或者短裙在外面玩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碰伤皮肤,如果出现了伤口就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但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伤口怎么处理,那么,处理伤口的正确方法有哪些呢?
如果皮肤破损程度不大,只是轻微的擦伤、裂伤或轻度的烫伤,可以直接暴露伤口。如果是面部、会阴部受伤,一般也应该直接暴露伤口。而如果是手掌、脚部等容易摩擦的部位,或者伤口较深的,可以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渗液较多的应该每天更换纱布敷料,一般伤口可以2-3天更换一次敷料。记住一定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这样能减少感染的风险。
擦伤: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果伤口很浅,面积较小,可以用碘伏、酒精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可以直接暴露伤口,也可以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包扎好。小的创口可贴上创可贴。如果伤口较深,而且伤口有污物,要及时要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如果没有生理盐水,可以用清水冲洗干净伤口,然后用碘伏涂抹伤口以及周围组织,再涂上抗菌软膏。而如果受损部位严重,最好到医院检查。
砸伤:轻度的红肿不需要处理,孩子不小心被重物砸伤,或者挤伤,如果只是出现轻度的皮肤红肿疼痛,可以先观察伤口,暂时不用处理。如果是皮肤破损,可以按照擦伤进行处理。假如皮肤淤紫、破裂、剧烈疼痛,最好尽快到医院检查。
1、小而浅的创口才能用创可贴,一些小伤口可以直接用创可贴,如出血不多的切割伤、玻璃划伤等,无需去医院,只要做好及时止血保护好伤口即可。但是要注意不能沾水,以免伤口感染,加重病情。
2、贴前要简单消毒,贴创可贴之前要注意简单消毒,而且还要察看伤口处是否有污物。如果有就要用生理盐水清洗,之后再贴上创可贴。如果伤口是被铁钉等物刺破且比较深,就需要立即去医院处理。
3、手指不要绕圈贴,如果是手指受伤,在贴创可贴的时候不要绕圈贴,或是绕圈贴不要太紧,否则的话可能会导致手指血流不畅,影响伤口愈合。
4、纱布比创可贴更靠谱,受伤后需要及时止血,如果家中有纱布的话尽量选择纱布,因为纱布更透气,吸收渗液效果更好。而且在包扎前也需要消毒,之后再用纱布包扎。如果伤口处有红肿疼痛渗出等现象,则说明已有感染,要到医院处理。
Ⅳ 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
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
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缝针到了一定的时候是需要进行拆线的,而且在 进行手术后,医生会利用针线将伤口进行缝合,以促进伤口的愈合的,下面是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
一、处理伤口常用物品
1、清洗消毒剂:75%酒精、磺酊(或磺伏)、3%双氧水、0.9%生理盐水。以上消毒剂可去药店或医院购买。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骨伤科刘伟东
2、敷料类:纱布块、棉球、棉签、绷带、胶布、创口贴等,以上敷料可去药店或医院买。如自行制作的纱布块、棉球、棉签,一定要放置饭盒进行蒸锅消毒。
3、换药用具:一次性换药碗,内盛短解剖有齿、无齿镊各1把、棉球适量。
二、新鲜伤口的处理
如伤口不大,伤口边缘整齐对合好,用棉签蘸双氧水清洗伤口,伤口周围碘酊、酒精消毒,用创口贴敷盖作品口。如伤面表皮剥脱,经清洗消毒处理后,盖上消毒纱布胶布固定。伤口大、深或伤口边缘剥开,应去医院清创缝合。若为铁锈或污染物所致伤口,需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病。
三、感染(或化脓性)伤口的处理
1、普通伤口的处理。用有齿镊揭去伤面敷料,再用无齿镊夹碘酊与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3%双氧水或盐水清洗伤口,注意不要使酒精浸入伤口皮肤以内,以免引起疼痛。根据需要可加盖凡士林纱布或其他促进伤口愈合的纱布或纱条,上再加盖3-4层干纱布,最后,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身体垂直,以免脱落。伤口1-4天换药1次。
2、伤口感染重、脓多、组织发黑、有恶臭或敷料有绿色,这几种伤口家中处理有困难,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四、猫狗咬伤的快速处理
猫咬伤
如不小心被猫咬伤后,伤口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严重的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蜂窝组织炎,如猫染有狂犬病,其后果就更严重。因此,必须做好现场急救处理。
急救方法如果四肢被咬伤,应在伤口上方结扎止血带,然后再作清创处理。先用清水、盐开水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然后再用碘酒或5%石碳酸局部烧灼伤口(其他部位的伤口处理同四肢),对伤势严重的应送医院急救。在狂犬病流行区,猫咬伤的处理应参照狗咬伤处理,以预防狂犬病。
狗咬伤
狗咬伤,不管是疯狗,还是正常狗,都应以最快迅速,就地用大量清水(10000毫升以上)冲洗伤口。若周围一时无水源,那么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然后再设法找水。
冲洗伤口要彻底。狗咬伤的伤口往往是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的时候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设法把沾污在伤口上狗的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
若伤口出血过多,应设法立即上止血带,然后再送医院急救。记住:不要包扎伤口!就地、立即、彻底冲洗伤口,是决定抢救成败的关键,切不可忘了冲洗伤口,或者马马虎虎冲洗一下,甚至涂点红汞包扎好伤口就上医院,这是绝对错误的。
五、怎样包扎伤口
运动中开放性损伤较少见,但是在综合百复杂的训练中,意外事故还是比较多见,所以对开放性伤口的处理应严格要求,熟练掌握处理方法。
1、对训练中因意外事故造成较深较大且复杂的伤口,要及时处理,尽快包扎。对伤口包扎,应在简单消毒后,使用急救包在内的无菌纱布,如没有无菌纱布,则可用干净毛巾、衣物等代替,以免继续污染伤口。
2、对特殊伤口,如颅脑、胸、腹、四肢骨折外露的`处理,要果断、迅速、准确、严格。因为这向种损伤都可很快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具体方法。
(1)颅脑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无论严重程度如何,出血都较多,一旦发生骨折通向颅内危险就更大。这种情况下,要有熟练的包扎技术,既要保护伤口清洁,脑组织不继续受损,又要达到止血目的,其方法可采用现场条件,作一大于伤口的圆圈套放在伤口上。再进行适当的加压包扎即可。
(2)胸部损伤,胸部损务严重者很快会危及病人生命,必须立即进行处理。如是开放性损伤,发生气胸,应立即采取有效方式封闭伤口,阻断从伤口进出气体。如是闭合而多发性肋骨骨折,胸部失去支持,出现胸壁浮动不能进行有效呼吸时,采用提拉伤部或适当挤太伤部,如侧卧等方式,制止胸壁浮动,争取进一步处理时间。
(3)四肢开放性骨折,多见于骨折端刺破皮肤外露,伤口有污染。切忌将骨折端还纳,选用无菌纱布包扎。在固定患肢时自行还纳的病人,应向医院的医生讲明,采取措施防止感染。
(4)内脏外露,以严重损伤致腹部内脏脱出病人,用消毒敷料盖住,无消毒纱布时可用毛巾或较干净的衣物包好,用凹形物扣住,千万不能直接压迫内脏。既要防止继续脱出,又要防止压迫过紧而致缺血坏死。
外伤的伤口,主要进行清创、缝合。用碘伏将伤口以及伤口周围消毒,之后用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以及伤口的内部,要保证伤口内部每个腔隙都冲洗到,杀灭伤口内部可能存在的细菌,同时包括破伤风杆菌。
冲洗之后,用生理盐水把双氧水的液体清洗干净,用碘伏再消毒两遍,检查伤口内部有没有坏死组织以及肌腱断裂等。如果有坏死组织需要清理干净,如果发现有肌腱断裂需要缝合,之后将伤口分层缝合就可以了。注意表面缝合尽量不要过紧,缝合之后要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清洗伤口
在意外产生后,患者在面对伤口时先不要惊慌,首先要冷静下来,看看伤口的具体部位,然后自己或请身边人帮忙,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对伤口的清洁。如果条件较为简陋,患者也可以利用流动水来冲洗伤口,去除掉伤口内的脏东西或异物,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处理。
2、消炎杀菌
在伤口的清洗工作完成后,患者需要碘酒或碘伏来对伤口进行消炎杀菌,这一类消炎液对伤口的刺激性比较小,性质温和且效果较好。患者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蘸取碘伏,轻轻的涂抹在伤口上,涂抹范围要大于十五厘米,预防伤口扩散。
3、包扎伤口
在清洁杀菌的工作都做好之后,患者就需要开始进行对伤口的包扎了。患者应该利用绷带或干净的毛巾等敷料包扎伤口,在包扎时要控制好力度,避免太紧或太松,包扎的速度要干净利落,减少对伤口的摩擦。在包扎完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也要注意换药和更换敷料,如果伤口出现了脓肿,还需要引流干净后才可以继续包扎。
上面就是正确处理伤口的三个方法步骤。在意外产生的伤口前,患者一定要保持镇定的情绪,理智的观察伤口,才能够决定如何处理。如果伤口的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患者没有自我处理的能力,就需要及时到医院让专业的医护人员帮忙处理,避免拖延下去,伤口感染发炎,不利于自身健康。
生活中不管是谁,都会有大大小小的伤,觉得一点小伤都要去医院跑没必要,但如果处理不及时会越来越严重。这里是教如何处理小伤口的方法。首先,在受伤的时候及时清理伤口,一般用双氧水清洗,如果没有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清洗。接下来就要做好伤口的消毒处理,医用酒精和碘都可以,做好了以上那些之后就要包扎好伤口,平时要注意不要让伤口沾水。
1、皮肤因为出现伤口,为减少细菌的入侵,所以要对伤口要进行认真的消毒,可以使用双氧水、酒精或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消毒,也可以在凉白开水中加入食用盐,配成1%浓度的盐水,冲洗伤口,用于对伤口进行清理。
2、对创面消毒后,可以在伤口其浅表涂一点红药水或紫药水。
3、伤口上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绷带、手帕、布条,在包扎是要注意手部清洁,同时注意包扎时松紧适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如果伤口创面过大则建议前往医院进行专业包扎。
伤口处理后的注意事项
1、如果伤口的污染比较厉害,建议口服2-3天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2、在包扎后数天,要避免伤口沾水,以防止感染。
3、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易上火的食物。
4、如果伤口较大,包扎后一段时间要保障有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
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主要就是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做好局部清创处理,必要时进行缝合或手术治疗。
伤口上面如果有很多的污染物,必须及时进行局部的清洗消毒,如果伤口出血比较多,或者伤口比较长、比较深,后期还需要进行缝合。如果考虑有感染破伤风的可能性,还需要及时注射破伤风疫苗。伤口要按时进行换药处理,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
做好伤口的局部处理,才有利于促进伤口快速的愈合。
Ⅵ 外伤处理方法
各种外伤,不论伤口大小、深浅,都要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伤口出
血、感染、化脓,严重会得破伤风,断肢,甚至威胁生命。伤口处理正确,能使其迅速愈
合;反之,可能化脓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因并发全身感染、气性坏疽、 破伤风等危及生
命。因此,对于创伤的伤口,一定要进行严格认真的处理。处理伤口的原则为:
1.消毒:皮肤出现伤口,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菌便有了可乘之机,为减少细菌的入侵,对
伤口要进行认真的消毒。
2.止血: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止血。
3.包扎:伤口包扎得当,可使其少出血,少化脓,少痛苦。扎时要做到快、准、 轻、牢。快,动作迅速敏捷;准,部位准确、严密;轻,动作要轻,不碰伤口;牢,包扎牢靠,松
紧适当。
Ⅶ 怎样正确处理伤口
正确处理伤口,可使伤口迅速愈合,避免局部感染、化脓和并发全身性疾病。因此,掌握一些处理伤口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说的“伤口”,是专指外伤所造成的伤口。外伤所致的伤口可以是两种形式:表面皮肤、黏膜没有破裂(闭合性伤);表面皮肤、黏膜有破裂(开放性伤)。如果仅是表面皮肤、黏膜破损,由于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伤者常不以为意。但事实上,皮肤、黏膜的破损已使机体正常的防线出现了缺口。
众所周知,许多足以威胁人类健康和性命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物,在人体的皮肤、黏膜完整时,是不能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为害的。例如,麻风病病菌、艾滋病病毒、破伤风病毒……都不可能超越正常的皮肤、黏膜屏障;就连几分钟内可致人死地的蛇毒,对完好的皮肤、黏膜也发挥不了毒性作用。
然而,一个小小的伤口,就足以使上述那些危害人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的微生物进入体内。大家都熟知的白求恩大夫,在抢救伤员时划破了手指,但他为了抢时间救治伤员,没有及时处理自己受伤的指头,结果细菌就从那小小的伤口侵入他的体内,最终导致白求恩大夫不幸逝世。
一、表浅擦裂伤,亦须防感染
对于皮肤表浅的切割伤和机械性摩擦伤来说,最简便、有效的消毒药就是碘酊(亦叫碘酒)。2%碘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外用消毒药,它不会腐蚀伤口,用它涂抹伤口时所引起的疼痛是非常短暂的;它对防治伤口化脓感染、真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都有显着的作用。
通常可先用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等清洁的水,冲洗伤口局部,再涂以2%的碘酊,或直接用2%碘酊涂抹伤口。然后用消毒敷料包扎伤口或暴露伤口,48小时内避免沾水。如果没有碘酊,也可以涂抹红汞或酒精。但红汞与碘酊不能同时使用,以免中毒。“风油精”、“酱油”等并无消毒效果,而“云南白药”、“三七”等中成药也不能消毒。
二、伤口小又深,要敞开暴露
由尖而长的东西刺入人体组织所造成的“刺伤”,其伤口多数小而深。由于这种伤口深而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或血块充塞,是最容易感染破伤风厌氧性芽胞杆菌的,也最有利于形成这些杆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的“缺氧的环境”。
故对待诸如锈钉刺伤的伤口,除对伤口周围的皮肤用碘酊进行消毒外,应用3%过氧化氢(双氧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对伤口进行反复冲洗或湿敷,并彻底清除伤口内的异物。
此外,这类伤口不能缝合、包扎,应把创口敞开,充分暴露,从而去除坏伤风厌氧性芽胞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要知道,正确处理伤口,是预防破伤风发生的关键步骤。
在伤后24小时内,皮下或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单位,是预防破伤风感染的重要补救措施。
有时候,伤口虽然不深但污染严重,或有皮片覆盖的,也必须做好伤口的清创,不缝合、不包扎伤口。
对于伤口污染严重或在受伤24小时以后,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则破伤风抗毒素需要用加倍的剂量。预防破伤风的最可靠方法,是在平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使人体产生抗体。一般注射3次,有效期可保持10年。
三、动物抓咬伤,预防毒播散
狂犬病一旦发病,则百分百死亡。所以,被猫、狗抓咬伤后,应立即用大量的肥皂水或淡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冲洗时间一般要达半小时以上,以尽量减少病毒的侵入。冲洗后可用2%的碘酒以及75%酒精涂抹伤口,但不要包扎,并及早带伤者去注射狂犬病疫苗;此外,必须按规定注射五次。当狂犬病从潜伏期转入前驱期时,再注射狂犬病疫苗就没有效果了。
如被毒蛇咬伤,伤口可能只有几个“牙痕”,但蛇毒已经被注入伤口内。此时必须迅速用止血带或手帕、绳索、布条等,在伤口近心端(指离心脏最近的一侧)5~10厘米处进行绑扎,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但必须每隔30分钟,放松绑扎2~3分钟,以防肢体坏死)。
绑扎后,一是用清水、肥皂水等,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有条件时可用双氧水、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二是用小刀按毒牙痕方向,纵切或十字切开皮肤(不要太深,切至皮下即可),以便于排出毒液,如有毒牙残留要挑去毒牙;三是在伤口处用吸奶器、拔火罐吸出毒液(如口唇的黏膜无破损,也可用口吸吮伤口,边吸边吐,再用清水漱口)。必要时还可用火柴直接烧灼伤口,破坏蛇毒。经过紧急处理伤口后迅速到医院,进行抗蛇毒血清等治疗。
四、伤口内异物,应分别对待
异物残留伤口内易致化脓感染。对于伤口内的异物,一般是先将伤口消毒干净,用消毒过的针及镊子,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包扎伤口。但自己在家中处理伤口时,对伤口内的异物则要谨慎分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