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用流程图表示正确方法

用流程图表示正确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02 14:59:35

❶ 用传统流程图表示该算法:依次将10个数输入,要求将其中最大的数输出

1、传统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2、流程图思路详解:

(1)定义三个变量,分别是i(用于循环计数)、m(保存相对较大的数值)、a(输入的数值)。

(2)给循环变量i赋值。

(3)输入第一个数a,将a的值赋给m,初始化m的值

(4)进入循环,在循环中首先判断是否复合循环条件,如果符合条件,则输入新值a,用a的值和之前m的值进行比较,较大的值赋给m,循环变量i+1;不符合条件则输出存放保存相对较大的数值的变量m,得到结果

简单点说就是两数比较取大值保存,最后输出。

(1)用流程图表示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流程图(Flow Chart):使用图形表示算法的思路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因为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流程图在汇编语言和早期的BASIC语言环境中得到应用。相关的还有一种PAD图,对PASCAL或C语言都极适用。

流程图是揭示和掌握封闭系统运动状况的有效方式。作为诊断工具,它能够辅助决策制定,让管理者清楚地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从而确定出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流程图的基本结构有: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又称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

❷ 软件开发中的各种流程图有多种表示方法和形式,其中在

流程图(Flow Chart):使用图形表示算法的思路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因为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以特定的 图形符号 加上说明,表示算法的图,称为流程图或框图。流程图是流经一个系统的信息流、观点流或部件流的图形代表。在企业中,流程图主要用来说明某一过程。这种过程既可以是生产线上的工艺流程,也可以是完成一项任务必需的管理过程。例如,一张流程图能够成为解释某个零件的制造工序,甚至组织决策制定程序的方式之一。这些过程的各个阶段均用图形块表示,不同图形块之间以箭头相连,代表它们在系统内的流动方向。下一步何去何从,要取决于上一步的结果,典型做法是用“是”或“否”的逻辑分支加以判断。流程图是揭示和掌握封闭系统运动状况的有效方式。作为诊断工具,它能够辅助决策制定,让管理者清楚地知道,问题可能出在什么地方,从而确定出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流程图有时也称作输入-输出图。该图直观地描述一个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对准确了解事情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决定应如何改进过程极有帮助。这一方法可以用于整个企业,以便直观地跟踪和图解企业的运作方式。流程图使用一些标准符号代表某些类型的动作,如决策用菱形框表示,具体活动用方框表示。但比这些符号规定更重要的,是必须清楚地描述工作过程的顺序。流程图也可用于设计改进工作过程,具体做法是先画出事情应该怎么做,再将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❸ 流程图符号是什么

流程图符号是专门用来画图的,其中有流程图,里面有符号的解释。不管什么符号,都需要给它定义,定义行为是由制定人予以完成的,要完成这项工作不应该先定义符号代表什么,而应该在做到组织结构或者作业流程心中有数后进行归类,根据归类采用不同的符号加以区分。

(3)用流程图表示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开始与结束标志,是个椭圆形符号。用来表示一个过程的开始或结束。“开始”或“结束”写在符号内。 活动标志,是个矩形符号。用来表示在过程的一个单独的步骤。活动的简要说明写在矩形内。 判定标志,是个菱形符号。

用来表示过程中的一项判定或一个分岔点,判定或分岔的说明写在菱形内,常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对该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判定符号之外引出的路线,每条路线标上相应的回答。 流线标志。用来表示步骤在顺序中的进展。流线的箭头表示一个过程的流程方向。

❹ 用传统流程图表示求解以下算法:1、有两个瓶子A和B,分别盛放醋和酱油,要求将它们互换

开始

A=>i

B=>t → t=>i

↓ |

i=>t |(竖线全都连起来,在t=>i下面)

↓ ←|

输出(可省略)

结束

计算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光学习语言的规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学会针对各种类型的问题,拟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即算法。

有了正确而有效的算法,可以利用任何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程序,使计算机进行工作。因此,设计算法是程序设计的核心。

为了表示一个算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PAD图等。这其中以特定的图形符号加上说明,表示算法的图,称为算法流程图。

3、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即反复执行某一部分的操作。有两类循环结构:

当型(While):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操作,然后再判断p条件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直到p条件不成立为止。此时不执行A框而脱离循环结构。

直到型(Until):先执行A框,然后判断给定的p条件是否成立。如果p条件不成立,则再执行A,然后再对p条件作判断。如此反复直到给定的p条件成立为止。此时脱离本循环结构。

❺ 系统流程图怎么画

问题一:系统流程图怎么画 你好
应当使用统一符号绘制系统流程图
.

问题二:系统流程图怎么画 word2010 打开“Word文件”进入主界面,点击上方菜单栏处【插入】选项
进入插入界面,点击上方选项中【形状】,然后点击菜单中最下方【新建绘图画布】
此时会新建一个矩形画布用于我们插入图形,点击左上方的图案,添加到画布区域
默认图形背景是蓝色的,我们可以在上方【形状样式】选择白底,然后鼠标拖动,图形设置适当大小。
接着依次点击不同的图案进行添加到画布区域,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含义,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添加。
下面为大家列出流程图中不同图案的含义
圆角矩形表示“开始”与“结束”
矩形表示过程
菱形表示问题判断或判定
平行四边形表示输入输出
箭头代表方向
图案添加完毕,可以点击左上方的插入图形选项,将其扩展,选择一定的线条进行图像之间的连接。
关系图形添加完毕,鼠标点击我们所添加的图形,然后点击上方【形状轮廓】,对图形进行一定的编辑
进入图形添加界面,将颜色选择为【黑色】然后在下方的粗细选项中,选择合适的图形边缘线粗细程度
图形修改完毕,开始添加【流程线】,点击左上方【插入形状】将其扩展到最大,可以看到很多流程线,一般的我们用到【单箭头】【双箭头】流程线
流程线添加完成,以同样的方式将其颜色更改为黑色,粗细程度调到和图形一样粗细,此时一个流程图已经绘制完毕。

问题三:有没有专门用来画程序流程图和系统框图的软件 一般常用的就是微软的microsoft visio,下载地址: soft./...+Visio

问题四:业务流程图怎么画 业务流程图的表达的6个关键问题
业务流程图的“烹饪三部曲”
在绘制业务流程图前,思考如何精美,如何交互,使用什么工具,都不应该是重点。
真正重点的是将业务流程图的关键要素给搜集一番。请试图回答清楚以下几个问题,否则不要开始绘制流程图:
整个流程的起始点是什么?整个流程的终结点是什么?
在整个流程中,涉及到的角色都是谁?
在整个流程中,都需要做什么事情?(可是是一个会议,可以是一个任务)
这些会议和任务是可选还是必选的?
分别产出什么文档?
这有点像一个头脑风暴,能够帮助你将所需用到的原材料获取到,有了这些“米”和“水”,那就不愁去如何烹饪了。
在项目管理中,上个月,我们也试图给去规范化一个数据产品的设计开发流程。
这是一个数据产品的项目,而我们都不是对此很有经验的人。所以我们召集到所有相关的角色,组织了一次头脑风暴及卡片分类法的混合式应用。
让大家头脑风暴出自己认为在项目里必须的节点,如“需求调研”,“需求分析”,“kick off会议”,“PRD撰写及确认”,“数据评估”,“技术架构”,“DEMO绘制”,“指标算法定义”,等等。
在头脑风暴过程中,主持人将这些节点都写到白板上,等没有新的节点诞生后,大家一起对节点进行合并归类。之后呢?
将这些剩余下来的真正有价值的节点,撰写到即时贴上,开始进行排序。在排序过程中,可以由一个人先主导,他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各个节点放到按角色排布的泳道中,并设计好先后的顺序。在他进行的过程中,其他人不断进行提问:“这项任务开始前,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这个任务是必须的吗?”然后一起调整先后顺序。直到最终没有人有任何重大的异议。
之后拍照留念。

然后可整理成电子文档,如project或者excel版本(使用excel做项目管理?)

但是,业务流程图和上述项目中的流程不太相同的是:
项目中的各种活动节点有更宽泛的可配置性,任务A和任务B是否并行,还是串行,如果项目组成员达成共识,是可以调整,并且多做尝试的。所以可以用集思广益的做法去头脑风暴出一个暂定比较合理的流程。而业务流程图的梳理,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现实发生的业务流程如实反映。这显然不是你一个团队能够YY的结果。更需要走到现实环境中,去调研,去梳理,去确认。
另一种是基于流程优化的方案,当你已经掌握了目前的流程现实如何运作时,基于分析,讨论,能够判断出流程中不合理的地方,给出一个更完善或者有更效率、成本更低的新的流程出来――或许你要求增加一个部门,或者你需要删减一个环节,或者中间的若干步使用新开发的系统去取代。
总之,大多数时候,你要想做第二种流程图,必然要先将第一种给梳理出来。所以,第一种如实反映的流程图是躲不过的。既然如此,基于YY或者头脑风暴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走到前线去,掌握现实中业务是如何运作的。而且很多时候,越细节越好。
那怎么做呢?基于有限的知识与经验,我可以给如下建议:
调研――2.梳理呈现――3.评审确认三部曲,如图所示:
2. 调研――问正确的问题,多问问题,多问几个人
除了在本部分开始的那几个问题要顾及到,其实调研过程解决的仍然是who,what,why,how,以及where的问题: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情,这个事情需要什么前置条件,又输出了什么,这个事情在哪里完成的?搞明白这几个问题,我们的调研就可以圆满完成了。
流程图的表现,要回答这几个问题:
Who――谁?部门,角色,岗位
What――什么事情......>>

问题五:用VISIO软件画流程图换下一页应如何操作 一般Visio打开默认只有一页,在visio下端页脚的地方一般有“页-1”字样,右键单击“页-1”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插入页”就可以实现多页了。
换页的时候直接单击“页-1、页-2....”就行了,也可以借助器左边的翻页标识。
visio只能应用单实例,所以打开再多的viso文件也只能在同一个窗口显示。
一、同一visio文件
可用标签页来区分绘图区
1 打开visio后,可在绘图区左下角看到标签页。
2 右键标签页,弹出菜单:插入页/删除页/重命名页/重新排序页。
3 选择插入页即可,这时不同的标签页对应完全独立的绘图区。
二、不同visio文件
1 可点定窗口左上角还原窗口图标
2 再调整不同visio文件子窗口大小,放在合适位置

问题六:如何绘制业务流程图 流程图绘制的过程是这样的:
一、首先你需要明确你做的事情正常需要哪些步骤,这些步骤分出经过型行为与结果型行为。所谓经过型行为是指那些不直接产生结果,但必须要做的环节步骤。比如象你要驾驶一辆汽车到某地,那么你的第一步首先要坐到驾驶室里去,这一步骤不能直接让你到达目的地,但是你必须要做;结果型行为就是指那些可以产生结果,并对后面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的事情,比如继续上例中,第一部做到驾驶室之后的第二步,你需要把汽车发动起来,这就面临着两种可能的结果,其一是汽车顺利发动,你安全上路;另一种有可能是汽车出现故障,没能发动起来――这种情况下,你到达目的地的方法就必须要进行调整――或是更换交通工具,或是取消前往。
你要为这两种行为分别设计一个统一的图形,而后将这些图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出来,图形中间写上步骤的行为名称。这个工作称作“逻辑路径设定”。
二、结果型行为的结果清单,能够让你继续按照正常顺序把事情进程做下去的结果,称之为“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列入流程图的主路径中;而让你被迫改变进程顺序的结果,称为“意外结果”,意外结果可能会产生两种分支流程路径,其一是循环反复,即你需要回过头重新去进行主路径中曾经的步骤,这时你只要用另外的箭头把它们连接上就行了;还有一种是新的分支流程,即需要你采取另外的处理流程来达到目标,这有可能是一条完全的分支路径,即其之后的处理过程完全与主路径中设定的步骤无关,而直接达成目标;也有可能是部分分支路径,即经过几个新的步骤后,在某一环节上重新回到主流程的路径上;也有可能是要直接跳过中间的若干步骤。
三、连接各个进程步骤,用箭头连接成一条条完整的流程的路径,最后指向事务进程的重点,即你的任务目标。这样你就完成了你的流程图。

问题七:画业务流程图用什么软件方便简单 国产的亿图图示画流程图挺简单的,软件还有大量的模板可以使用。

问题八:流程图用什么软件画 visio 现在有很多流程图的软件,比如Visio 和亿图图示专家。
Visio不太适合个人用户,也没有例子。亿图图示里边有已经画好的符号,对于没有绘图基础的人再合适不过了。实在是赶时间的时候还可以直接套用模板和例子。确实省事不少。你可以先看看他们的例子

问题九:业务流程图用什么软件画的? word就搞定了。

问题十:流程图怎么画 用迅捷流程图制作软件来画流程图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软件中有许多的模板可以选择。将需要的模板拖入到界面中,之后,再使用软件中的一些功能进行调整。最后还可以把文件保存为xml格式的文件,

❻ 流程常见的表达方式有

最常见的有机械联系图和线式流程图。

1.机械联系图。就是将浮选工艺流程的磨机、分级机、调和槽、浮选机、砂泵等设备,绘成简单的形象图,用带箭头的线条连接各形象图和表示矿浆流向。这种图的特点是形象化,能表示设备在现场配置的相对位置。缺点是比较复杂,日常不便于使用。

2.线式流程图。这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流程图表示法。它与机械联系图相比,要简单得多。线式流程图的特点,容易把浮选的全过程较为完整的表示出来,并便于在流程中标注药剂、工艺参数和选别指标。

(6)用流程图表示正确方法扩展阅读:

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流程图(Flow Chart):使用图形表示算法的思路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因为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流程图在汇编语言和早期的BASIC语言环境中得到应用。相关的还有一种PAD图,对PASCAL或C语言都极适用。

❼ 有三个数abc,要求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它们打印出来,用流程图怎么表示

❽ 流程图反复确认怎么表示

1、各司其职的形状
在我的流程图中,适用于不同目的和功能的形状都有各自确定的规范。到目前为止,我一共定义了以下一些形状:

(1)开始和结束



作为整张流程图的头和尾,必须标清楚到底具体指哪个页面,以免日后出现歧义。

(2)网页



如你所见,网页的形状是一个带有漂亮的淡蓝色过渡效果的长方形,它的边框为深蓝色,中间写明了这个网页的用途,括号中的数字代表这个形状所对应的demo文件的名称(比如这里是2.html),我有时会把流程图输出为网页的形式,并把每个网页形状和它所对应的demo文件链接起来,这样查看起来非常方便。对OmniGraffle来说这是小菜一碟,如果你被迫用Visio,嗯……

另外,所有从形状出来的线条,都具有和此形状边框一样的颜色。这样的做法不仅看起来漂亮,在复杂的流程图中还能轻易地标明各形状的关系。我没有见过类似的做法,所以这是由我首创也说不定,呵。

(3)后台判断



很常见的一个形状。我在用法上有一点和其他人的不同在于,我几乎总是让‘是’的分支往下流动,让‘否’的分支向右流动。因为流程图一般都是从上向下、从左到右绘制的,遵循上述规则一方面可以让绘制者不用为选择方向操心,另一方面也方便了读者阅读。

(4)表单错误页



既然有表单,当然会有错误信息。其实这个信息很重要,用户出错时惶恐不安,就靠着错误提示来解决问题了。你不在流程图里说什么时候显示错误页、不在demo里提供错误页,有些程序员会直接在网页上写个“错误,请检查”,所以UI设计师一定要对这个东西重视起来。

但一般来说也没必要把每种错误都在流程图中表示出来,因为含有两个文本框的表单就有三种出错情况了,多了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都是把错误页变为表单的附属页,比如表单页的编号为2,那么此表单错误页的编号就从2.1开始排下去,每种错误放到一个附属页中,这样程序员在拿到demo时也能搞清楚什么意思。

结合网页和表单的形状,一个表单验证的流程图就是这样的:



(5)后台动作



并非所有后台动作都绘入流程图中(否则流程图就会变成庞然大物了),只有需要特别强调的后台动作(和用户体验直接相关的)才使用此形状。

(6)多重分支



多重分支指的是几种并列的情况,每种情况都有发生的可能,发生哪种取决于分支起始处的判断结果。

(7)对话框



有时候一些操作可以利用对话框来完成, 这些对话框由js生成,显示在父界面之上。

(8)注释



这个形状(比如页面)详细的内容,或者需要解释的业务逻辑,甚至用户此处的情况等,我都会放到注释中,这样既降低沟通成本,又可作为备忘。

(9)跳转点



在一个复杂的流程图中,往往出现跳转到另外一个远处结点的情况,此时如果直接用线连过去,未免使得流程图显得凌乱,用一个跳转点就解决问题了。在点内标明跳转到的形状的编号,画起来容易,看起来也清楚。

此外,也可以利用跳转点来分割篇幅巨大的流程图,Yahoo!就这么用。

(10)子流程



分割篇幅巨大的流程图,更好的办法是用子流程。

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在流程图中使用了子流程这一形状,一定记得同时附上子流程图,以消除影响项目质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另外,在子流程图中也可以标明其所属关系。

(11)流程块



可以用流程块将整张流程图分隔为几个部分,并为每个部分单独命名(比如“流程块1”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视觉上使复杂的流程图变得更为清晰,在沟通时也方便。

2、图例和流程图信息



在团队合作中,图例是必须的,否则没人知道你画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即使流程图只给自己看,也最好养成标注图例的好习惯。其实这道理有点类似程序中的注释。

流程图信息也是必备的。其内容至少应包括作者、时间、流程图名称和版本(如下图)。这一方面可以让读者(其他同事)在有问题时能够方便地找到作者你,也起到了meta的作用。

3、绘制流程图的工具
Mac下首选OmniGraffle,Windows下除了Visio,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虽然Visio已经很难用了)。

4、评价流程图的好坏

我觉得一个好的流程图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密切地迎合了用户的心理状态、如实的反映了用户的操作习惯。流程图是要指导UI设计的,是UI设计的参照物,如果流程图本身无法正确描绘出用户的情况的话,UI十有八九会出问题;
覆盖了各种可能的情况和细节。这非常重要。任何在先期不确定的因素,都会在项目中成为随时引爆的地雷,都会直接降低最终上线的UI质量。此种情况真是屡见不鲜。但同时这条又很难做到,因为它不仅要求设计师熟悉用户,也要设计师充分知晓产品的商业逻辑,还要了解系统的运作机制,落下以上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在流程图中留下死角。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不过与PD和系分反复沟通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考虑到系统的设计和承受能力。系统的运作机制和承受能力必须在绘制流程图过程中考虑进去,以免出现流程图被开发人员枪毙的情况。我的习惯是,在绘制流程图时和系统分析师频繁沟通和交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是可行的;
确保别人看得懂你的流程图。别人现在看不懂,你自己以后也一样看不懂。为了降低沟通成本,把流程图画清楚吧。

❾ 程序流程图怎么做

程序流程图是用规定的符号描述一个专用程序中所需要的各项操作或判断的图示。这种流程图着重说明程序的逻辑性与处理顺序,具体描述了微机解题的逻辑及步骤。当程序中有较多循环语句和转移语句时,程序的结构将比较复杂,给程序设计与阅读造成困难。程序流程图用图的形式画出程序流向,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具有直观、清晰、更易理解的特点。[2]
程序流程图由处理框、判断框、起止框、连接点、流程线、注释框等构成,并结合相应的算法,构成整个程序流程图。
处理框具有处理功能;判断框(菱形框)具有条件判断功能,有一个入口,二个出口;起止框表示程序的开始或结束;连接点可将流程线连接起来;流程线(表示流程的路径和方向;注释框是为了对流程图中某些框的操作做必要的补充说明。[3]
程序流程图的三种基本结构
任何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由顺序结构、选择(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因此,构造一个算法的时候,也仅以这三种基本结构作为“建筑单元”,遵守三种基本结构的规范,基本结构之间可以并列、可以相互包含,但不允许交叉,不允许从一个结构直接转到另一个结构的内部去。正因为整个算法都是由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的,就像用模块构建的一样,所以结构清晰,易于正确性验证,易于纠错,这种方法,就是结构化方法。遵循这种方法的程序设计,就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相应地,只要规定好三种基本结构的流程图的画法,就可以画出任何算法的流程图。[4]
(1)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简单的线性结构,各框按顺序执行。其流程图的基本形态如图所示,语句的执行顺序为:ABC。[1]
(2) 选择(分支)结构
这种结构是对某个给定条件进行判断,条件为真或假时分别执行不同的框的内容。其基本形状有两种。[1]
(3)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有两种基本形态: while型循环和do - while型循环。a. while 型循环:其执行序列为:当条件为真时,反复执行A,一旦条件为假,跳出循环,执行循环紧后的语句。b. do-while型循环:执行序列为:首先执行A,再判断条件,条件为真时,一直循环执行A,一旦条件为假,结束循环,执行循环紧后的下一条语句。

阅读全文

与用流程图表示正确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室外管道连接的方法 浏览:470
西红柿盆栽种植方法 浏览:794
绿植墙怎么制作方法 浏览:178
如何培养孩子认识字的方法 浏览:351
小天鹅冰箱门拆卸安装方法 浏览:495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 浏览:917
松手刹的正确方法 浏览:774
芋头怎么煎好吃又简单的方法 浏览:362
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简便方法 浏览:657
幼儿舞蹈教学方法示范 浏览:452
用菜籽油炸薯片要用简便的方法 浏览:527
提鱼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850
记忆拼贴的训练方法 浏览:62
防冻害的最佳方法 浏览:597
练肩颈的最好方法视频 浏览:846
聚会用香水的正确方法 浏览:527
最简单的房子封顶方法 浏览:441
咳嗽灸温控贴使用方法 浏览:899
男士如何美白脸部最快方法 浏览:718
学生提分方法怎么写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