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附睾炎中医治疗的中成药
附睾炎中医治疗的中成药有哪些?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中的常见病。可分为急性附睾炎与慢性附睾炎。治疗附睾炎的药物有许多种,但是在治疗效果上,疗程长,效果比较缓慢。附睾炎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目前临床上治疗附睾炎的方法有多种,药物治疗是很多患者的选择。附睾炎患者可以通过服用中成药来治疗这种疾病。
治疗附睾炎的三种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组成成分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针对清利下焦湿热有效。适用于治疗附睾炎急性期,对慢性附睾炎的治疗效果甚微。
2、六味地黄丸:主要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组成。针对滋阴补肝肾有效。适用于附睾炎慢性期,脓肿破溃,脓液清稀,肝肾阴亏者
3、十全大补丸:主要由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白芍组成。针对补益气血有效。适用于附睾炎慢性期,脓肿溃后,久不敛口,气血两虚者。
除了以上中成药之外,还有武汉李小平中医研制的专利中药利尿消炎丸,可用于治疗慢性附睾炎,中医认为附睾炎属于“子痈、外肾痈”的范畴,多由湿热蕴结体内所致,所以中医在对其进行治疗时主要以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为原则,利尿消炎丸主要成分由车前子、滑石、瞿麦、扁蓄、红花、桃仁、当归、赤芍、鱼腥草、王不留行等中药组成,就能够有效地治疗此病,正常来说,患者一般服用3个疗程左右即可见效或治愈,并且愈后不易复发。但是具体治愈的时间也是要根据不同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及病程等来确定的。
以上就是附睾炎中医治疗的中成药的介绍,附睾炎中医治疗时长比较缓慢,多久能治好是因人而异的,因病情而异,和选择的治疗方法都是有所差异的。但是不管治疗时间是长是短,只要可以治疗好的疾病的方法都是可以选择的,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做成饮食、生活的调理工作,尤其是禁止一段时间的性生活。
‘贰’ 附睾炎吃什么中药方子
附睾炎 是青壮年人的常见 疾病 ,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便会进入输精管,逆行侵入附睾,引发炎症。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附睾炎 中药 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附睾炎中药方
主要药物组成:金银花3g,皂角刺12g,连翘15g,浙贝母10g,玄参15g,土茯苓15g,生大黄10g,赤芍12g,炒穿山甲5g,制乳香5g,制没药5g,川楝子10g,生甘草10g。
食用方法:治疗开始前7d,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待凉后再敷患处,每次20~30min,后7d上药方加三棱12g,莪术12g,牡蛎30g,每日1剂水煎服,并 用药 渣热敷患处,两组疗程均为14d,治疗1个疗程观察结果。
治疗范围: 解毒 散结,化瘀消肿。急性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多属于细菌导致,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虽然及时足量应用抗生素,能较快改善症状和体征,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急性期后易形成附睾结节,久不消散。中 医学 认为本病乃外感 湿热 毒邪,侵犯肝经,循经下注,结于阴部而成。治疗以解毒散结、化瘀消肿为大法。
本方中金银花、连翘、土茯苓等 清热 解毒;湿热毒邪内侵,必致气血壅滞,故以赤芍、炒穿山甲、乳香、没药以活血消肿散结止痛,生大黄既可清泻热毒,又可化瘀散结,川楝子既可清热疏肝理气,又可引药归经,诸药并用共奏解毒散结消肿之功。
附睾炎病因
急性附睾炎多由 泌尿 系感染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是引起附睾炎的因素。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常见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多见,其次是变形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及绿脓杆菌等,沙眼衣原体也可引起急性附睾炎。致病菌多经输精管逆行进入附睾。此外,细菌侵入附睾也可经淋巴管或经血行感染引起附睾炎,但少见。
由于射精管开口在前列腺窝,排尿时尿道压力可将尿液逆流进射精管。
附睾炎临床表现
临床上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类。
1.急性附睾炎
突然高热,白细胞数升高,患侧阴囊胀痛、沉坠感,下腹部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站立或行走时加剧。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有肿胀,两者界限触摸不清,称为附睾睾丸炎。患侧的精索增粗,亦有压痛。一般情况下,急性症状可于一周后逐渐消退。
2.慢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较多见,部分病人因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而转为慢性,但多数病人并无明确的急性期。炎症多继发于慢性 前列腺炎 或损伤。病人常感患侧阴囊隐痛,有胀坠感,疼痛常牵扯到下腹部及同侧腹股沟,有时可合并继发性鞘膜积液。检查时附睾常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变硬。有轻度压痛,同侧输精管可增粗。
附睾炎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可达(2~3)×109/L。尿道分泌物可做染色或非染色检查。尿液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2.超声波检查
可将附睾与睾丸的肿胀和炎症范围显示出来。
3.磁共振检查
附睾炎呈弥漫性或局灶性,其T2加权象上附睾信号可与睾丸信号相同或高于后者。
‘叁’ 慢性附睾炎吃什么中药能根治
慢性附睾炎可以喝蛇姑活血汤,也可以吃多些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及清肝平火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
1、蛇姑活血汤,由蛇舌草,山慈姑,桃仁,莪术,土鳖虫,路路通,生黄芪,生甘草,白茅根,赤小豆,橘、荔枝核组成。以蛇舌草、山慈姑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主,辅为桃仁、莪术、土鳖虫、赤芍、路路通活血化瘀,赤小豆解毒除湿,白茅根清热利尿,橘核、荔枝核导药入厥阴肝经,且理气散结止痛,生黄芪扶正托疮,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
2、中医认为子痈的发病与肝肾有关,在治疗上多是要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及清肝平火等功效进行治疗。常用到的要药物有鱼腥草、车前子、滑石以及当归、桃仁、赤芍等,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止痛配合利尿通淋等功效是能够比较有效的治疗睾丸炎等男科疾病的。
‘肆’ 中医治疗慢性附睾炎的验方
慢性附睾炎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又分为西药和中药。常用的西药主要为抗生素类药物。除了西药之外,某些中药方剂对治疗慢性附睾炎也具有奇效。下面为大家做个简单介绍,希望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方剂一、益气活血散结汤。药物组成:黄芪、桃仁、红花、丹参、延胡索、川楝子、橘核、皂角刺、浙贝母、夏枯草、路路通、牛膝等。以上中药水煎服,此法具有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疏肝散结的作用。
方剂二、逍遥散。药物组成:柴胡、当归、芍药、薄荷、茯苓、生姜、大枣。以上中药水煎服。此方具有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作用。
方剂三、天台乌药散。药物组成: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巴豆。以上中药水煎服,此方具有具有行气疏肝,散寒止痛瘀的作用。
方剂四、如意金黄膏。药物组成: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此药外敷。此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伍’ 附睾炎什么中药效果好
对慢性附睾炎的治疗西医的治疗方法一般很难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开始求助于中医,而中医在治疗此病时多以中药内服为主,那么能够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中药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种:
1、暖肝煎
暖肝煎是由枸杞子9g、小茴香6g、当归6g、肉桂6g、乌药6g、茯苓6g和沉香或木香3g组成的,服用时将此方加一盅半清水、三五片生姜,煎七分,饭前温服或者直接水煎服,具有疏肝通络、温经散寒的功效,因此对寒凝气滞型慢性附睾炎(症见睾丸坠胀隐痛、遇寒则剧,阴囊发冷发硬、阴囊皮肤紫黑,并伴有腰酸痛、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或沉弦)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橘核丸
橘核丸是由橘核(炒)9g、海藻(洗)9g、昆布(洗)9g、海带(洗)9g、川楝子(去肉,炒)9g、桃仁(麸炒)9g、厚朴(去皮)6g、姜汁(炒)6g、木通6g、枳实(麸炒)6g、延胡索(炒,去皮)6g、桂心(不见火)6g和木香(不见火)6g组成,服用时将此方研为细末,加酒制成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日服用七十丸大概9g,空腹用温酒或盐汤送服,具有行气利湿和软坚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气血凝结型慢性附睾炎(症见睾丸逐渐肿大、触之质硬、坠胀隐痛,阴囊皮肤暗红,伴尿黄少,舌苔薄白、舌质有瘀斑、脉沉细)的治疗。
3、利尿消炎丸
利尿消炎丸是武汉李小平中医依据中医理论和自己三十多年的行医经验,在古方基础上经过合理加减配伍而成的,此方融合了车前子、瞿麦、滑石、扁蓄、当归、红花、赤芍、桃仁、鱼腥草和王不留行等五十几味中药成分,而这些中药成分不但使其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能够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杀灭各种致病菌,而且还让它具备了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止痛和利尿通淋的功效,因此其对各种证型的慢性附睾炎的治疗都能够起到很好的疗效。
以上就是对能够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中药配方的详细介绍,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些中药配方患者在生活中不可自行服用治疗,一定要经医生诊断后并根据医嘱服用,否则其治疗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陆’ 附睾炎的中医治疗
您好!非常荣幸能为您解答疑惑。
附睾炎这种疾病当然可以采取中医治疗的,主要结合患者的具体自主感觉症状,以及诊脉结果观察舌象,进行辨证论治。一般针对寒湿凝滞型的,临床上以益气补肝、温经散寒止痛的药物为主。而针对湿热下注型的,主要采取一些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可以选择一些龙胆泻肝丸、八正散,三妙丸等。而针对肝肾阴虚者,以滋补肝肾为主,比如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而针对气血两虚的患者,可以配合服用十全大补汤,对这些治疗都是有一定作用和疗效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健康!谢谢!【如果回答还不能解决您的疑惑,可以点我头像,可以更深入的为您解答问题】
‘柒’ 急求治疗睾丸炎和附睾炎的中药处方
您好,急性附睾炎表现为阴囊部位突然性疼痛,附睾迅速肿胀,触育明显,可伴有发热等症。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症见附睾硬结,可伴有阴囊下坠,胀痛,小腹拘急等。属中医的“子痈”、“子痰”等范畴。
中药治疗附睾炎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济生固气方
济生固气方主治附睾炎,主要材料有仙矛、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覆盆子、枸杞子、三七、鱼鳔胶、鹿茸。用法:温水冲服。
(二)仙方活命饮加减
中药如何治疗附睾炎?仙方活命饮加减也是治疗附睾炎的方法之一,主治急性附睾炎。它的主要材料为:二花35克,防风、白芷、归尾、赤芍、乳香、没药、贝母各10克,天花粉30克,牛夕、陈皮各15克,皂刺40克,甘草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三)通络理气汤
通络理气汤也是治疗附睾炎的中药,主要材料有:川楝子15克,木香10克,荔核、元胡、泽泻各12克,吴萸、甘草、荜菝、木通各6克,茯苓、当归、白芍各15克,公英3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若局部硬结久不消者加穿山甲、牡蛎。
此方剂为验方,建议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实际找中医大夫诊断一下,四诊合参,药量需要增减,效果会更好。希望能够帮到您!
‘捌’ 附睾炎的中药治疗
病情分析:
附睾炎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进输精管逆行侵入附睾引发炎症。
指导意见:
给您几个中药药方治疗:
1、生姜外敷方老生姜适量。取肥大的老生姜,用清水洗净,横切成约0.2cm厚的均匀薄片,每次用6~10片敷于患侧阴睾,盖上纱布,兜起阴囊,每日更换1~2次,直至痊愈为止。治疗期间不用抗生素,疼痛难忍者适当使用镇痛剂。功可消肿散结,主治急性附睾炎。
2、大补阴丸黄柏、熟地各15G,知母、龟板各12G,猪脊髓1匙(蒸熟兑服),银花30G,荔枝核20G。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功能滋阴清热,活血祛瘀,理气止痛。据报道,有人曾用此方治疗急性附睾炎10例,慢性附睾炎7例,慢性附睾炎缕发鞘膜积液1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3、柴橘乌贝汤柴胡、乌药、青皮各6G,橘核、附片各9G,海藻、大贝母、白芥子各12G。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附睾炎。有人曾用本方治疗附睾炎多例,均获良效。一般服药7~10剂即告痊愈。
祝您早日康复!
‘玖’ 中医治疗慢性附睾炎的方子
中医治疗慢性附睾炎的方子
附睾炎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的一种疾病,抵抗力比较弱的老年人也会患上这个病,该病是由细菌经过射精管、输精管,引起附睾的炎性反应,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在临床上,附睾炎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急性附睾炎多用西药抗生素迅速控制炎症,而慢性附睾炎由于病因病理复杂,使用抗生素常不理想,大多数病人又不愿手术切除或不宜手术,所以很多慢性附睾炎患者都将希望寄托到了中医上面。那么,中医治疗慢性附睾炎的方子有什么呢?
有一种名为附睾汤的药方可治疗慢性附睾炎,其基本方药组成为:虎杖20克,夏枯草10克,萆薢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若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数加滑石块10克,瞿麦10克,银花10克;若肾阴不足者,原方去萆薢、夏枯草,加熟地20克,石斛10克,续断10克,每日一剂,每日2服,每服150毫升。药渣煎汤500毫升局部敷洗,配合局部理疗。每10天为1疗程,观察3~6个疗程,经临床观察统计,总有效率为92.6%,平均疗程为3.2个。
如果不会自行配制附睾汤,慢性附睾炎患者可以直接选择专利中药利尿消炎丸。利尿消炎丸是李中医在古方基础上研发的纯中药配方,由车前子、滑石、瞿麦、扁蓄、红花、桃仁、当归、赤芍、鱼腥草、王不留行等五十几种中药配伍而成,针对男性附睾炎治疗效果则主要体现在其对症施治上,配方当中的活血化瘀药效就有促进淤血炎症消散的作用,加上清热解毒功效对抗外来邪毒,还有抗增生,抗纤维化的作用,能使前列腺的肥大、增生,精囊的增大回缩到正常大小,清除睾丸的肿块,疏通睾丸输出小管,输精管和射精管,消除患者的坠胀肿痛,有效治疗慢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患者在平时也要注重生活规律化,劳逸结合,饮食中注重忌烟酒及辛辣的食品刺激,保持大便通畅、工作中间应该时时注重时间,经常活动活动身体,避免长时间久坐避免频繁的进行房事,注重日常护理,以便能够更好、更快的治疗好慢性附睾炎。
‘拾’ 附睾炎中医如何调理
临床上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大类。
急性附睾炎发病较急,表现为患侧阴囊坠胀不适,局部疼痛严重,甚至影响行动,疼痛可向同侧腹股沟区及下腹部放射,并伴有全身不适及高热。查体:患侧附睾肿大,触痛明显。炎症较重时,可波及睾丸,阴囊皮肤可发生红肿。
慢性附睾炎比急性附睾炎多见,部分病人系急性期未能治愈而转为慢性。多数病人无急性发作史而常伴慢性前列腺炎。本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有阴囊疼痛、坠胀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同侧大腿内侧。查体可触及附睾轻度肿大,变硬并有硬结,局部轻压痛,同侧输尿管增粗,慢性附睾炎常可急性发作。因此,患者要尽早治疗。
指导意见:
1.急性附睾炎:可以选择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有时疼痛难忍的时候可以选择服用止痛药缓解症状。
2.慢性附囊炎:常用中药【利尿消炎丸】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止痛、利尿通淋的治疗,缓解症状,疗效确切,配合生活调理进行辅助治疗。
例如:(1)多注意休息(2)多吃果蔬(3)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4)少抽烟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