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宝宝发热38度怎么办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呢?宝宝正常的体温为36—37度,如超过37.7度就是发热。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高烧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 宝宝发热时,如是六个月以内的宝宝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如是稍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先用温水为他擦拭身体,温水可使皮肤中的血管扩张,从而帮助散发热量,每隔一段时间给宝宝测量体温,如体温还是没有降下,就应立即送往医院。 宝宝发烧应急3要素 1、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3、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科学退烧巧护理A、35%酒精擦浴: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 B、温水洗澡:洗澡能帮助散热。 C、热水泡脚: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 D、冰袋冷敷。 E、冰枕: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 小提醒:如果宝宝的体温很高(38℃以上)或过低(36℃以下),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宝宝发烧别吃荤,多吃素。发烧是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为特点的全身性反应。唾液分泌,胃肠活动也会减弱,消化酶、胃酸、胆汁的分泌都会相应减少,这些食品如果长时间滞留在胃肠道,就会发酵、腐败,最后引起中毒。所以当儿童发烧时,父母不要给他们准备肉、蛋类等荤腥食物,应多喝开水,多吃蔬菜和水果。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贰’ 七个月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您好,宝宝发烧,可以服用小儿柴桂退烧颗粒来退热治疗,避免温度继续增高,注意多让孩子喝水,对降温是有一定帮助的。
‘叁’ 宝宝发烧38度的最佳处理方法
宝宝发烧38度的最佳处理方法是进行物理降温。
因为38摄氏度不属于特别高的体温,推荐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首先可以通过洗澡的方法来降温。洗澡时房间内要保持适当的温度,不能太冷,要关闭门窗,保证室温水温要在平时的温度就可以泡澡,持续15-20分钟体温就会下降1-2摄氏度。洗完澡后要及时擦干孩子的头发和身体,以免着凉加重感冒。
注意在物理降温时,不要用酒精擦拭孩子的身体,因为酒精在皮肤上散发的速度很快会带走很多的热量,从而引起寒战。而且酒精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1.一般治疗
多饮水,好好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果体温<38.5℃,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身体、冰袋冷敷等。
2.饮食调理
发烧期间注意饮食均衡,多补充蛋白质、高钙类食物、维生素,摄入适量的脂肪、碳水等,切忌生冷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3.密切监测宝宝体温
一般来说,宝宝腋下体温在38.2℃以下时,家长应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补充好水分和能量,而不必进行干预。
‘肆’ 7个月的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
建议物理降温,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 注意多喝水,让医生查清病因后,对证治疗。
‘伍’ 七个月的宝宝发烧到38度,应该怎么退烧
病情分析:宝宝发烧 ,有一种药叫小儿退热栓,是塞在肛门里的,效果很好的,可以试一下! 也可以吃点 柴桂退烧颗粒。 意见建议:目前让孩子多喝水,加快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同时使用湿毛巾敷宣额部,或使用酒精擦孩子全身体表主要的动脉如脖子、腹股沟等,目前让孩子多喝水就可以。暂时加强护理,注意观察,有异常及时就医。
‘陆’ 七个月宝宝发烧38度该怎么办
38度是低烧,给他点温热水吃多,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明早带去医院就是。
‘柒’ 宝宝发烧38度 怎么办
怀疑宝宝发烧,首先要给宝宝测量体温,确切了解宝宝体温的高低,以便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内,不必吃退烧药,可采取其他措施降温。 如果宝宝体温较高,又没有到吃退烧药的程度,可以做物理降温。具体方法是:用温水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给宝宝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要多擦几下,以微红为宜。不要用酒精擦浴降温,因为宝宝的皮肤娇嫩,酒精容易吸收入体内,会引起宝宝烦躁、哭闹。 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上,可服用退热药。给宝宝使用退热药物应严格按体重服用。宝宝常用的退烧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些都属于解热镇痛类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强、安全性高,可首选该药。布洛芬退热快而平稳,退热持续时间达6~8小时,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需要注意,4个月以下的小宝宝不宜使用退热药,只需多喂水、解松包被或适当减少衣服散热即可,如果体温降不下来,要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 很多妈妈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应对这种情况是有办法的,就是同时准备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将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具体服用方法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个小时,可给宝宝服用布洛芬,服用布洛芬后6小时后,如果体温再次升高,可再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晚上宝宝睡着了,体温很高,要把他叫起来喂退热药或做物理降温,否则体温过高会导致高热惊厥。若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热惊厥病史,可先在家中服退热药后,及时送医院就诊。 通常宝宝的体温在上午会有所降低,但如果引起的发烧病因未去除,体温在几个小时后还会再次升高,如果宝宝是因为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可以继续像前一天那样做降温处理。
‘捌’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处理
3岁宝宝的正常体温基本已经是和我们成人的体温差不多了,但是如果3岁宝宝发烧怎么办呢、3岁宝宝发烧呕吐怎么办呢、3岁宝宝发烧头痛又如何处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个正常的儿童的基础体温是在36.9度到37.5度之间的,从医学的角度来测量宝宝的体温可以从三个地方测量,一个是口腔,一个是腋窝还有就是肛门了。
小儿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当我们测量宝宝的腋下温度在37.5以上的时候,或者是宝宝肛门的温度在38度以上的时候,就可以确定宝宝发烧了。
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
可以采用适当饮水、物理降温的办法。宝宝发烧我们不主张“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
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爸爸妈妈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应该让宝宝充分休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否则不宜在半夜叫醒宝宝服用退烧药;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黄。
宝宝发低烧的话,一般会持续数日的时间,在此期间,父母要时刻注意宝宝的精神状况,记录宝宝体温的变化,这样有助于宝宝之后的治疗。
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热痉挛发生。
宝宝反复发烧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征兆,尽管发烧感冒是孩子、宝宝们最容易出现的,我们一样不可忽视。
如果是宝宝经常出现反复发烧,理所当然应去医院找医术高明的医生进行就诊。当然在就医前后,家长要做的就是找到宝宝反复发烧的病因是什么。
1、炎症感染
体温一般高于38℃,有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头痛,咽痛,腹泻,纳食减少,这种情况必须到医院就诊。
2、脱水热
多为腹泻或饮水过少,汗出过多引起,若为腹泻,必到医院就诊。若为饮水过少,汗出过多,必须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可以适量给小孩饮用ORS口服补液盐。在家中的可以熬一些稀粥,去米取汤,放一点点盐,成分与口服补液盐相近。
3、夏季热
无特殊处理方法,主要还是注意防暑降温。
一些基本体温和用药知识
1、体温38.5℃以下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通常来说,当宝宝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
2、宝宝体温38.5℃以上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宝宝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爸妈应该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
3、体温39℃以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当宝宝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
虽然发烧本身并无危险(除非41℃以上),这是对正常成年人而言,因为宝宝正常的体温为36—37度,如超过37.7度医学上就认为是发热。宝宝体温到38度,医学上认为是宝宝发烧。在处理宝宝发烧到38度时候,要遵循宝宝发烧应急3要素:
1、少穿衣服,给宝宝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宝宝一发烧,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宝宝在发烧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宝宝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2、帮宝宝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头部冷湿敷
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头部冰枕
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温水擦拭或温水浴
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酒精擦浴
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3、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宝宝发烧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想必大家对于3对宝宝发烧怎么办也是有了认识了吧,3岁宝宝正是成长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宝宝需要父母的足够的照顾,以防止宝宝在对事物好奇的时候发生不好的情况,还要防止宝宝接触不干净的东西。
一、如何应对宝宝发烧?
临床上采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种。新生儿期的宝宝一般不采取药物降温,最好先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当降温效果不理想,体温超过38.5度时,才可遵医嘱采取药物降温。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
1、冷敷法:
具体操作方法:
将小毛巾或者干净的布叠到两到三层,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准),敷在前额。最好是两块毛巾交替使用,连续做15~20分钟就可以了。如果在腋下、腹股沟处同时冷敷,降温效果会更好。
温馨提示:
(1)在冷敷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皮肤,如果出现皮肤发花、寒战等情况,要立即停用。
(2)除了冰毛巾之外,还可使用冷水袋、退热贴或者冰袋来降温,用法和敷冰毛巾类似。
2、温水拭浴:
具体操作方法:
先将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宝宝的额头,这样既可以协助降温,又可以避免由于体表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头部血管的充血。准备32~34度的温水,并准备两条毛巾。将宝宝的衣物解开,用大毛巾遮盖,暴露一侧肢体,先擦上半身,从脖子擦至手背,从腋下擦至手心,拭浴后要用干毛巾擦干。然后用同样的方法从径下擦至背部,最后擦下肢。要从髋部经大腿外侧擦至脚背,再从大腿内侧擦至足踝,最后从大腿后侧经腘窝擦至足跟。擦完一侧之后用同样的方法擦对侧,每侧肢体及后背各擦三分钟左右。像腋下、肘部、大腿根及膝后等大血管集中的部位,可多擦一些时间,这样可以提高降温效果。
小提示:给宝宝擦浴降温的注意事项
(1)、力量要均匀,同时避免过多暴露宝宝,以免受凉。
(2)、前胸、腹部、后颈部对冷刺激较敏感,不宜擦拭,以免引起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若宝宝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擦浴。
(3)、在进行温水的擦拭后,要注意给宝宝穿好衣服,但不要过多过厚,以免影响散热。拭浴后30分钟给宝宝测量体温,体温降至39度以下,要取下头部冷毛巾。
3、酒精拭浴
对一岁以上,体温超过40度且不容易降温的宝宝,可采取酒精拭浴。酒精拭浴的方法同温水拭浴,所不同的是将32到34度的温水换成经过稀释的酒精。稀释的方法是75%的酒精100毫升加等量的温水,也就是一半酒精一半水。若家里没有酒精,可用白酒稍加稀释就可以了。
4、温水洗澡
洗澡可以协助散热。当宝宝发热时,如果精神状态比较好,就可以给宝宝洗温水澡。水温调节在37度。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以免引起全身的血管扩张,增加耗氧量,加重病情。
专家提醒:当有麻疹等出疹性疾病时,不宜采取物理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的透发。
5、小儿推拿
(1)清天河水——也叫“推天河水”,从手腕推至肘弯。
(2)引水上天河——蘸水,从掌心推至肘弯。
(3)打马过天河——从腕至肘,跳跃式拍打或者点拿。
这三种手法,都是可以退烧的。对于外感风寒的退烧,在38.5度以下的一般是用清天河水,清天河水退烧是非常神奇的。一般推上5到10分钟,宝宝开始出汗,烧就退了。
二、宝宝发烧可喂四种食物
以下几种食物对宝宝发烧有辅助食疗的功效。妈妈需根据宝宝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1、蔗浆粥:将新鲜甘蔗洗净后榨汁100ml,粳米100g,加水煮成粥,每天分2-3次食用。
2、西瓜汁:将新鲜西瓜,去籽榨汁,让宝宝直接食用。如宝宝只是发烧时并没有其他症状,可以喝一些西瓜汁帮助降温、利尿。
3、麦冬粥:麦冬30g,煎汤取汁,加粳米100g。煮半熟时加入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成药粥,早晚服食。
4、荷叶粥: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煮汤500ml左右,用滤出的荷叶水加粳米100g、白砂糖适量煮粥,每天早晚食用。
为何宝宝反反复复发烧?
为何退烧几个小时后又反复了?退烧降至多少度才合适?什么情况下需要再到医院?如果你仍有以上这些疑问,说明你应对宝宝发烧这门课仍未过关。来和我们一起补补课吧。
补课1:宝宝发烧为何会反复?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遭遇,白天刚带宝宝去过医院,把温度降了下来,可一到晚上宝宝再次发烧,一家人又手忙脚乱地把宝宝送到医院。明明吃了退烧药,体温为何仍会反弹?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沈振宇解释,宝宝发烧是因为体内感染了细菌、病毒,出现了炎症。就算宝宝吃了抗生素或抗病毒的药物,但炎症并不可能立即消失,退烧药也只是暂时将温度降下来,当药效一过体温会再次上升。其实这种上升并非坏事,沈振宇提醒家长,不要把“发烧”当成敌人,发烧并不是病,只是一种症状。发烧时宝宝体内白细胞杀伤力会提高,而细菌和病毒的活力则相应下降,有利于宝宝的康复。
补课2:宝宝烧到多少摄氏度才需要吃退烧药?
在一些妈妈论坛上,经常能看到有妈妈很抓狂地问,“我家宝宝发烧了,37.8摄氏度,吃什么退烧药好?”沈振宇解释,其实不是一发烧就需要立即吃退烧药的。如果宝宝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首先考虑物理降温。比如可以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或用酒精擦拭腋窝、手心、脚心、大腿根处,都可以帮助宝宝降温。贴个退热贴,虽然不能帮助宝宝降温,但可以使宝宝感到更舒服。多给宝宝喝水,让他或她多出汗和排尿,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再考虑使用退烧药。
补课3:退烧要退到36.5℃才最好吗?
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一个小时后再量宝宝的体温,仍在37摄氏度甚至38摄氏度以上。有些妈妈会产生疑问,没有降到正常体温,是否说明退烧不彻底,仍需再采取措施。沈振宇解释,宝宝退烧,不一定要退至正常体温,退至38摄氏度其实是最理想的。因为在38摄氏度时,机体的抗病能力最强,可以调动自己的免疫力杀死入侵体内的细菌、病毒,而且这个温度又不会太高,让孩子感觉难受。
补课4:有时吃了退烧药为何降温效果不好?
有的妈妈看到宝宝发烧,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可是体温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沈振宇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有时退烧药打开的时间过久,虽然没有到保质期,但药效已经受到影响。另外,几乎所有的退烧药都是通过让宝宝出汗来达到降温的效果。所以说,在给宝宝吃退烧药的时候,也要让他多喝水,退烧效果才好。如果宝宝不想喝白开水,喝汤、喝饮料均可,都可以达到补充水分的效果。
补课5:打针退烧是否效果更好?
在儿科门诊中,经常也可遇到有家长要求医生开退烧针,他们会认为打上一针会好得更快,其实这并非是明智的选择。据了解,目前国内临床中仍在使用的退烧针有氨基比林、安乃近等。不过这些药在部分发达国家已经禁止使用了,原因在于它们的退烧效果并不好过口服药,但副作用较大。据沈振宇透露,他们医院儿科目前已较少在临床上使用这类药物,除非病人症状紧急或家长要求。
补课6:哪种情况再带宝宝去医院?
对于大多数家庭,当宝宝人生第一次发烧时,都要被家长带着跑三次医院,即使是医生家庭也不能幸免。沈振宇解答说,宝宝发烧会反复是正常的,体温再次上升并不是再跑到医院的指征。和体温相比,家长更需要关注的是宝宝的精神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吃、睡、玩。如果宝宝不能进食、不能喝水,可以到医院进行补液;如果宝宝睡觉时烦躁不安,或总是昏昏沉沉,很疲倦的样子,需要及时就医;小孩子是不会装病的,他平时非常爱玩的游戏或玩具突然不感兴趣、无动于衷了,也提示宝宝的精神状态不佳,需要请医生再次诊断。此外,小孩的出疹性疾病较多,如果发现有新出现的皮疹也要及时就医。
补课7:体温越高抽搐的概率越大吗?
当宝宝的体温超过40摄氏度,很多家长会担心宝宝会出现抽搐,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沈振宇医生解释,5岁以下小儿高热时,抽搐的发生率有5%,就是说100个孩子中可能有5个孩子会出现抽搐。但并不是体温越高,抽搐的概率越大。是否抽搐更多的是与宝宝本身的体质有关,如果家族中有癫痫病人,或者宝宝的爸爸妈妈幼时容易高热抽搐,那宝宝发生抽搐的概率就会比别人大。家长在护理时要格外关注。
‘玖’ 宝宝发烧38度怎么办有哪些物理降温方法
宝宝发烧到了38度,那么高的度数要怎么破呢?有什么好的宝宝发烧物理降温 方法 吗,如何进行物理降温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宝宝发烧38度的一些处理办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宝宝发热时的常规处理方法
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
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家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发热是身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最好再配合艾叶水泡脚祛寒,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6.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
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
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发热时,要先喝葱姜红糖水,然后再按摩
宝宝发烧38度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2、冰枕
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 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3、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5、维持室内凉爽的温度
可以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5℃~27℃之间。也可以让电扇绕转着吹着孩子,帮助他慢慢地降低体温。但如果他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这时可以给他盖层毯子。
6、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孩子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服。
宝宝发烧38度的处理方法
一、 临床有哪些退热药物
1、 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和 儿童 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
2、 布洛芬,退热速度快,效果显着,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副作用相对较小。
3、 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相对较大。一般小剂量短时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临床常用赖氨匹林注射给药,见效快。但是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一种严重疾病)的现象屡有报道,需要密切注意。
4、 尼美舒利,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退热效果相对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对也较大,特别是对肝脏的副作用屡有报道。
5、 消炎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较强而持久的退热效果,由于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肝功、肾脏和血液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都不采用。
6、 安乃近,是一个古老的退热药物,退热效果迅速,由于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损伤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才用于紧急退热。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证安全。口服给药已不被采用,可使用20%溶液进行滴鼻退热。
7、 中药退热药,很多中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但由于中药退热作用缓慢,而且所含药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荐家长选用中药作为退热药物使用。
8、 注意:一般情况退烧药的退烧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
二、 如何使用退热药物
1、 如果体温低于38℃,精力旺盛,精神好,不需要使用退热药物。
2、 如果体温超过38℃,热面容、烦躁、精神不好,就需要马上给与退热药物。
3、 当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高热引起的惊厥,必须马上使用退热药物。
4、 服用退热药,可以选用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给孩子退热时,可以选择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不但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当孩子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在5分钟内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5、 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6、 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
7、 对于高烧持续不退的,可以选择温水浴,这是目前普遍认为最好的办法。对于大便干结的,还可以通便清火,甚至给与温盐水灌肠降温。
小孩发烧大多是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在3到5天,视小孩的身体状况而定。身体素质好的3天左右就会好转,身体素质不太好的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恢复。
这期间会反复发烧,这是由于病毒在体内造成的,属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着急,要保持镇定。
家长太过紧张会给幼儿造成压力,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多给他喝水,最好采取中药治疗,用中药进行清热解毒,如小儿的双黄连等清热解毒制剂。
不要轻易打点滴,那样会损伤幼儿的血管,而且药物还会残留在幼儿的血管内。
退烧药只能暂时缓解病情,只是起到退烧的作用,不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小儿发烧体温不高时(38度以下,有发热惊厥史的幼儿38度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用40度左右的温水擦拭幼儿的手心、脚心、腋窝、大腿根部,并用毛巾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