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室早治疗方法

室早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2-12-31 15:40:40

㈠ 室性早搏评估及治疗。

室性早搏(PVC)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如何对PVC患者进行评估以及治疗,哪些患者需要从转诊当中获益还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经常有患者主诉心慌心悸就诊,不是每个患者主诉的心悸都能发现存在室性早搏(PVC),但PVC是常见原因之一。心慌心悸患者的首诊心电图必不可少,必要时可以完善动态心电图。

一、初步评估

对于出现新症状的患者,主要关注的是症状是否对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危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悸的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结构性心脏病。这是初步评估的重点。

A:病史:确定信息

1.什么时候患者首先注意到心悸?

2.在心悸出现的时候,是否出现了重大的生活事件,如疾病或情绪紧张?

3.患者有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脏手术,心脏瓣膜病,心脏衰竭)的病史吗?

4.患者正在服用什么药物?

5.患者应用保健品吗?具体地询问关于减肥或增加能量水平的保健品。几乎所有这些保健品都含有咖啡因或其他“自然”的拟交感神经药物。还应专门询问关于违禁药物的使用。

6.心悸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随机发生的吗?休息时还是运动时?一天的什么时间会发生?与月经周期有关吗?

7.如何能改善心悸?如果在休息时发生,活动会加重还是会减轻心悸?

8.有心衰的症状吗?如劳力性呼吸困难、早期疲劳、运动或性能力下降、端坐呼吸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9. 有症状提示心肌缺血吗?如劳累引起或加重胸骨后疼痛或不适、胸部疼痛或不适;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能缓解吗?

10. 心悸伴有晕厥吗?晕厥是自发性一过性意识丧失,且无癫痫的特征。(如患者报告他或她“昏过去”时伴有心悸,但从未摔倒或没有丧失意识,表明没有晕厥。)

11.是否有不明原因死亡的家族史,尤其是年轻人?在年轻的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不明原因意外死亡的历史?

(室早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大多数频发室早患者可无明显症状,部分偶发室早患者也可能有严重的症状[13]。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心脏停搏感。部分室早可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及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由此引发乏力、气促、出汗、头晕、黑蒙,甚至诱发心绞痛发作。)

B:病史中得到的危险信号

1. 与心悸有关的晕厥

2. 活动或劳累引发的心悸

3. 已知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手术史

4. 一级亲属中过早不明原因猝死的家族史。

C: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应侧重于发现心血管疾病的潜在迹象,例如:

1. 明显的心脏杂音

2.异常的S3或S4

3.心尖搏动点移位、弥散或心前区隆起

4.右心衰、左心衰或全心衰,如外周性水肿,颈静脉抬举性搏动,罗音,S3、S4。

D:心电图

1.十二导心电图(ECG)是初始检查和评估的重要部分。临床医生应该寻找任何潜在的结构性心脏病的证据,例如:

1. 病理性Q波

2. 长QT间期

3. V1和V2导联ST段抬高与Brugada模式一致

4.Epsilon波(见于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E:体格检查和心电图中的危险信号

体格检查或心电图中有上述任何发现提示早期转诊,即使尚未确认心悸是由于PVC导致的。建议早期会诊进一步评估结构性心脏病,而不是治疗心悸。

(室早的本质是心室肌的提前除极,任何可导致心室肌提前除极的因素均可成为室早的病因。对于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普通人群,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过量烟、酒、咖啡等均可诱发室早,而各种结构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等亦是室早常见的病因。其他如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也可诱发室早。室早发生机制包括自律性异常、触发活动和折返3大类。各种原因导致心室肌异常的自律性增高、早期(动作电位3相末)或晚期(动作电位4相)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以及局部心室肌的微折返均可能引起室早。)

二、进一步评估:扩展监测

1.检查的类型取决于心悸的频率。如果患者每天发作几次,那么应进行24小时或48小时动态心电图以明确诊断,并记录PVC负担(即PVC的百分比),分析此负担是否是患者心悸的原因。

2.如果心悸不频繁,应考虑监测14~30天。

3.动态心电图监测或其他监控系统可用于确定PVC是单一来源还是多源性的。

4.超声心动图,排除有无结构性改变。

5.患者的症状如果发生在运动时,需完善运动试验。

进一步监测危险信号

1. 多源性PVC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2.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3.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仍然可能是特发性的,其预后良好,但一般应及时转诊

三、特发性PVC

心脏结构正常的PVC患者被称为“特发性”。通常,这些患者也存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可归类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不管患者是否有PVC、短阵室速或两者,治疗方法是相同的。

大约60%~80%的特发性PVC起源于右心室,特别是右室流出道,起源于流出道的PVC多见于30~50岁,但从青少年到老年人均有发病,女性多于男性。这种PVC的心率常在一定范围内。个别患者可能有不同幅度的心率,他们的PVC更频繁。患者可能会发现心悸在休息时、开始运动时、运动剧烈时或运动后休息初期发作更频繁。而流出道PVC患者则不同,心悸多在运动时出现。妇女在月经期心悸发作更频繁。虽然目前尚不明确,然而,这种心悸增加其实是PVC数量增加导致的。

四、治疗策略和方法

(1)无结构性心脏病室早患者的治疗适应证:

对于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经医师反复解释并告知室早的良性特征后患者临床症状仍不缓解为治疗指征。对于长时间影像学监测提示阶段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或心室容量增加的一些患者,无症状的频发室早亦需要治疗。对于室早>10000次/24 h的患者,应做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随访复查,因为室早负荷高低可随时间而波动。

(2)结构性心脏病室早患者的治疗适应证:

对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症状成为是否考虑治疗的主要根据。对于左心功能受损的患者,即使存在明显的心肌瘢痕,消除高负荷室早(>10%)后左心室功能也会明显改善。对于频发室早干扰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患者,导管消融有助于提高疗效。

1)药物治疗:

对于无结构性心脏病且症状轻微的室早患者,首先是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室早的良性特性并给予安抚。目前尚无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验证药物对无结构性心脏病室早的疗效。对于经医师解释并告知良性特性后症状仍然不能有效控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但疗效有限。

近年来,中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等。

2)导管消融:

究竟在何种情况下考虑室早的导管消融尚未达成共识。有学者以动态心电图室早负荷达到5%作为标准。国内有些心脏中心以每日室早总数超过10000次作为消融适应证。理想的消融目标是彻底消除室早,但即使部分消除室早也可能显着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多形性室早或术中不能诱发的临床室早可能会降低导管消融的成功率。目前报道的室早消融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对于经保守治疗症状仍然明显或高负荷室早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的高选择患者,建议导管消融。

室性早搏诊疗流程

㈡ 室早怎么治疗

室性早搏在人群当中非常多见,对于室性早搏的治疗要进行综合评估,最起码应该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综合地评价整体的心律状况。首先能够分析室性早搏是频发的室性早搏还是偶发的室性早搏,如果平均情况每分钟小于6次,那就属于偶发的室性早搏,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再一个就是频发的室性早搏,也就是每分钟大于6次。但是是多元性的,也就是起搏部位不单一,这种情况要寻找原因,往往是由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比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病,这种情况要对因治疗,在对因治疗的同时对症控制室性早搏,控制室性早搏的药物主要有β阻滞剂、胺碘酮、普罗帕酮,效果还是不错的。所以对于室性早搏,先寻找原因,对因治疗,然后再对证治疗,另外定期复诊,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手段。

㈢ 心脏室早的最好治疗手段是什么

1.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即使Holter检查属于频发室早或少数多形、成对的室早,预后一般良好,从危险-效益比的角度不支持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应去除患者诱发因素,对有精神紧张和焦虑者可使用镇静剂或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其治疗终点是缓解症状,而不是室早数目的明显减少。 2.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早,特别是复杂(多形、成对、成串)伴有心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应根据病史、室早的复杂程度、左室射血分数等进行危险分层,越是高危的患者越要加强治疗。首先应治疗原发病控制促发因素,在此基础上用β-受体阻滞剂作为起始治疗。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于复杂室早的患者。[1]

㈣ 室性早搏怎么治疗

病情分析:室性早搏(或室性期前收缩
),简称室早,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
,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从无症状,轻微心悸不适,到早搏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晕厥或黑蒙,且其临床症状与预后并无平行关系.正常健康人群以及各种不同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其临床预后各不相同.因此临床医生在处理室性早搏时,必须立足于病人本身,即什么样的早搏需要处理,怎样去规范化处理,怎样客观地去评估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意见建议:室性早搏的治疗涉及两个主要问题,即改善症状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因为所有治疗措施对这两个结果的影响并不是平行的.
缓解症状对室性早搏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治疗的第一步是判断有无心律失常的相关症状.如果明确有心律失常相关的严重症状,不管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或何种器质性心脏病,给予适当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是必须的,尽管该治疗不一定增加患者的存活率.临床上并没有专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异地用来治疗有症状的室性早搏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ⅰ类及ⅱ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各有不同的成功率.由于上述心律失常的症状大多是轻微的,应首先将心律失常的本质告诉患者,解除其焦虑状态,同时告诉患者药物治疗有可能出现的负作用,不首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除非该治疗能明确地改善生活质量.对确有症状需要治疗的患者,一般首先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尤其是伴心功能不全者,由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此时常选用胺碘酮.

㈤ 室性早搏怎么办

首先应对患者室早的类型、症状及其原有心脏病变作全面了解;然后根据不同的临床状况决定是否给与治疗,采取何种方法治疗,以及确定治疗的终点。
如果只是单纯的室早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若无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若症状明显,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避免诱发因素,如吸烟、咖啡、应激等。药物宜选用β受体阻滞剂、美西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如果有器质性心脏病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㈥ 室性早搏如何彻底治愈

功能性室性早搏主要见于植物神经不稳定的人,常常在过量饮酒和抽烟后加剧;也可因迷走神经紧张度过高而发生室性早搏。此类患者的早搏常发生在饭后或安静时,而在运动后或注射阿托品(阿托品试验)后消失,也没有伴随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临床上常以此与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室性早搏相鉴别。很多健康人都可偶见室性早搏,一般认为没有临床意义。 引发器质性室性早搏的常见原因有:①各种心肌炎及其后遗症,如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等。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可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另外,老年患者出现室性早搏而找不到原因者,多考虑由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致。③任何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④某些药物作用,如洋地黄、锑剂、奎尼丁等。⑤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等。⑥直接作用于心脏的机械性刺激,如胸腔手术、心脏手术、心导管术等。 根据上述原因,您最好去大医院进一步做阿托品试验、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以明确引发室性早搏的病因,以利于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预后做出判断。您目前的口服药倍他乐克和阿司匹林不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前者主要是减慢心率和减少心输出量;后者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目前对心律失常的治疗,除药物外,还有导管消融术、置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等非药物治疗方法。 引起室性早搏的病因很多,治疗室性早搏的方法也不少,所以,室性早搏能否彻底治愈,吃什么药最好,这要看引起室性早搏的原因,而不同原因引起的室性早搏其治疗方法不同,那么效果也就有别了。

㈦ 室性早搏怎么治疗

首先呢,对于实性早搏要分一个偶发性,还有一个频发性,如果是频发性室性早搏,甚至出现了使性心动过速,这种情况的话就做一下心脏电生理,如果能够找到异常起搏的位点,这个时候可以进行射频消融。

阅读全文

与室早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橘子的使用方法 浏览:977
四年级检测电路有两种方法分别是 浏览:935
安阻法的测量方法 浏览:142
儿童低烧怎么办简单的退烧方法 浏览:396
淘宝上的存钱方法怎么存 浏览:107
猫术后化脓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12
夹核桃的工具安装方法 浏览:17
二年级画小汽车简便方法 浏览:39
螺旋式led灯泡安装方法 浏览:220
酸奶的食用方法 浏览:139
神经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258
人工整枝的主要技术方法有哪些 浏览:184
大田玉米收割方法视频 浏览:700
山东省教学方法 浏览:825
支付密码一般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94
乳腺癌治疗方法及中药 浏览:554
老年人驼背有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746
图片批量重命名编号的方法 浏览:287
目前测量儿童发育最常用的方法 浏览:443
重链沉积病最新治疗方法 浏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