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益气汤,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滋阴润燥,方中药物由鲜荷叶、鲜西瓜翠衣、矮百合、川贝母、金银花、竹茹、石斛。连翘、黄芩、短叶草、主枇杷叶等,患者每日服用一方一剂,药物加水煎煮后,对红斑狼疮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的不适,保护肺部健康。
金银花疯根,药物成分为,石膏石,疯根,黄芩,红花,赤芍,赤小豆,鱼腥草,鱼腥草根茎等。将药加入水煎煮后,每天按时用药一剂,口服药汁可分三次服用,期间禁食生冷和辛辣刺激性食物,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能过度劳累,更不能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加重肺部负担。
㈡ 慢阻肺中药治疗有哪些药方
中医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中医相对于西医的话,主要的优势就是可以治本,通过不断的实践,使得中医在各个疾病体系上日益完善。对于慢阻肺这类呼吸道疾病,中医认为慢阻肺是由于脾、肺、肾三大脏器虚弱受损导致的,要想治疗就要合理全面调理这三大脏器,扶正固本。增加免疫力,降低慢阻肺的发病率。下面就为患者提出些中医治疗慢阻肺的一些建议。
1、病情持续期间增强免疫力
患者在慢阻肺的发病的时间里,我们可以主要采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通过中药补肾、润肺、益气、健脾。相关药方:将肉桂、苏子、前胡、当归、共同熬制汤。可起到降气、止喘、化痰等功效。
通过中药补肾、润肺、益气、健脾
2、急性期润肺清热化痰
在急性期润肺清热化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重止咳化痰,这时候中医对这种病症药方有:二陈汤,祛湿化痰。三子汤,治疗痰壅气滞症状。麻杏石甘汤等。这些药物大多使用半个月。久用不宜。
3、缓解期增强肺功能
这期间,肺、肾气较为虚弱,可使用、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金水宝等。效果可有效减轻症状。还可以增强肺功能。
4、氧疗
长期氧疗长期氧疗也是一种有效缓解慢阻肺症状的方法。长期氧疗能纠正低氧血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慢阻肺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但是并非所有的慢阻肺患者都需要长期氧疗,是否需要长期氧疗比较专业,好先咨询专业医生,并做相关检查。
㈢ 中医能治慢阻肺吗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13.7%,慢阻肺患者已达1亿多人。近日,中国医学教育协会专家发布共识指出,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中医“六字诀”能改善稳定慢阻肺患者的体能和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在专业指导下,每周进行至少3次运动康复训练,持续6~12周。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COPD),是目前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呼吸困难、运动限制(尤其是下肢)、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肺功能丧失,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都造成了极大负担。
案例
近日,张先生患慢阻肺多年,因受凉后出现干咳,无痰,不易咳出,伴胸闷、心悸,气促,全身酸痛,乏力,经多方治疗仍反复发作,后到中医科接受中医治疗效果明显,这是我科收住的首例慢阻肺患者。
那么中医到底是怎么治疗的?
1、中药热奄包热敷
选取具有特定功效的中药做成中药药包,经加热后敷于背部和双侧足三里穴,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而起到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止咳、化痰、平喘等作用。
自今年开展此护理项目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治疗效果明显,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
2、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可激发机体气血,协调阴阳,疏通经气,恢复脏腑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慢阻肺有两个名字,一是“喘症”,二是“肺胀”。喘息、鼻张(鼻翼翕张)、肩息(呼吸困难,抬肩以助呼吸)均是喘证发作时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病变主脏在肺。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肺胀的症状有喘、咳及胸肺部膨满三种。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呼吸科大夫李智主任说,“六字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气功,通过呼吸导引调节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六字”指的是“嘘、呵、呼、呬、吹、嘻”,发音时唇齿喉舌部位不同,可牵动不同脏腑经络运行。这种功法重在专注,念字时几乎无声。具体做法如下:
预备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头向上顶,含胸拔背,目视前下方,双膝微曲,呼吸自然,面带微笑。
起势。两掌从身体两侧缓缓上托,抬至胸前翻掌下按至腹前,屈膝,手心保持向下,向外拨掌,手心朝向腹部,再慢慢收回,双手叠扣至小腹。
1.“嘘”字功平肝气。两手松开,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掌心向上,收至腰间,身体向左转,穿右掌向前平伸至右掌抬平,吐“嘘”字,右掌收回至腰间,身体转正,随后身体向右转,穿左掌向前平伸至左掌抬平,吐“嘘”字,左掌收回至腰间,身体转正。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2.“呵”字功补心气。双手掌心朝上向前伸,身体微微下蹲,提肘,捧掌起身,捧掌至颈前,目视掌心,手向内合,手心向下;翻掌,双手手背相对,向下穿掌,念“呵”字,同时穿掌直至腹前;手心向下,向外划弧拨掌,翻手捧掌起身。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3.“呼”字功培脾气。转掌,掌心向内,收回至腹部,起身。双手向外开,手心向内,微微下蹲,念“呼”字,直至外开的双手似抱一个大球。而后起身,双手收回至腹前。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4.“呬”字功补肺气。两臂垂落。两手从小腹前抬起,掌心向上,逐渐转掌心相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相向成立掌,落肘夹肋,展肩扩胸,含头缩颈,两立掌向前推,双膝微微下蹲,念“呬”字。两掌外转收回到胸前,落肘夹肋。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5.“吹”字功补肾气。松腕伸掌,手心向下,两臂外开至身体两侧,划弧至后侧腰部,两掌下滑前摆,身体微微下蹲,念“吹”字。双手摆至身体前侧,两掌收回至肚脐两侧,双腿直立。双手顺腰带(磨带脉)划弧至腰后方。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6.“嘻”字功理三焦。两手垂落至身体两侧,低头下看,两膝弯曲,两手转掌,手背相对,提肘抬掌,在头前上方向两侧打开,至两侧平举。两手收回,从胸前下按,念“嘻”字,两手继续向下向两侧摆开至身体45度夹角。两臂垂落。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呼吸科大夫李智主任说在中医中,将慢阻肺分为多个症型,如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等。结合舌苔和脉象,给予不同的论治方法。在治疗上中药内服又分为辨证治疗,以及专法治疗。辨证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来进行辨证论治。对于专法治疗呢,有的专家强调调补肺肾,有的专家重在温阳健脾(对于治疗方法这块,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疗法来展开解说)。中医对慢阻肺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发展,改善现状,不让它往下发展,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㈣ 四川中医治疗慢阻肺的方法
慢阻肺的中医治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急性发作的时候,要用宣肺平喘化痰方法,使患者的症状尽快的得以控制。当患者处于稳定期的时候,可以用缓则治其本,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一般常用的是补益肺肾,加上健脾的方法来治疗。具体的方药会有很多,如补肺汤,沙参麦冬汤等等。
㈤ 治疗慢阻肺巧用五行理论,中医“培土生金”,补益肺气、脾肺同补
用五行理论来改你慢阻肺的命
中国的五行“木火土金水”,想必你不陌生。 如果你算过命,你肯定了解得更多——算命先生通过分析你的生辰八字,来查询你八字中的五行分布情况,以及八字中五行缺什么、八字中五行喜用神是什么。
今天我们不谈算命,我想跟你谈的是,如何用五行相生理论,来改掉你慢阻肺的苦命。
什么是五行理论
五行学说,是五行思想在医学上的应用,发展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
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培土生金法等。
要治好你的慢阻肺,用到的方法,就是最后一种:“ 培土生金法 ”。
“培土生金法”治疗慢阻肺为什么管用
“培土生金法”,即通过补脾益气的方法达到补益肺气、脾肺同补的目的,从而达到治疗肺病的效果。故临床又称为“补脾益肺法”。其理论依据,是中医五行相生原理,根据中医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理论,世界的本原是气,气分阴阳,阴阳分五行、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是五种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分别是 木火土金水,对应于五脏是肝心脾肺肾。
慢阻肺的病变部位在 肺 ,与 脾胃 的关系非常密切。
根据中医五行相生学说中的“土生金”原理,肺属五行中的金,脾属五行中的土,脾胃与肺在生理上是母子相生关系,肺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脾运化提供的水谷精微,脾气旺盛是肺脏输布的前提条件。
病理上,脾胃与肺之间的病变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即“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的关系,中医五行学说中的相生关系是“培土生金”治疗肺病的理论基础。
因此,才有了补脾胃治疗慢阻肺的方法。
我以此理论创制的方子
基于“培土生金”理论,我们运用 健脾化痰汤 ,治疗肺脾两虚型慢阻肺,取得非常好的疗效。
健脾化痰汤由 四君子汤 和 三子养亲汤 组成,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白芥子、紫苏子、菜菔子等组成。本方中四君子汤为基本方,益气健脾,治疗脾胃气虚证是治其本,配合三子养亲汤,降气快膈,化痰消食,治疗痰雍气滞证是治其标。
咳嗽痰多加半夏、厚朴、陈皮燥湿化痰;痰黄黏稠伴身热加黄芩、石膏桑白皮清泻肺热;烦躁嗜睡加菖蒲、远志、郁金开窍化痰;尿少浮肿加附子、桂枝温肾通阳。
本方补虚祛邪,标本兼治,符合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原则。
这个方子的临床验证结果喜人
68岁的韦老爷子 ,咳喘已有四年,特别容易感冒,一感冒,咳喘就加剧。那阵子,咳嗽,痰清稀多泡沫,咯吐无力,胸脘痞满,气短而喘,语声低微,形寒怯冷,时易汗出,头目眩晕,面色萎黄,神情疲惫;下肢浮肿,胃纳欠矾;大便不实,每天一两次。
2018 年12月19日找到我问诊。察其舌苔脉象:舌淡润、苔薄白,脉细弱。因此辨证属饮停中州,上射于肺。治法:温运足太阴脾,参治手太阴肺。
方子选取由 四君子汤 和 三子养亲汤 组成的健脾化痰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白芥子、紫苏子、菜菔子等组成,14剂,常法煎服。
服药仅仅6剂的时候,咳嗽已减其半,浮肿亦消大半,胃口也逐渐打开,一到饭点就吵吵着饿。原方续进14剂。
三诊的时候,以此方加防风,制为丸剂(玉屏风散)常服,以益气固表,预防外感。如此巩固治疗四五个月左右,患者韦老爷子症状基本全消。
你也可以跟韦老爷子一样
韦老爷子患慢阻肺已有四年多,咳喘严重发作的时候,感觉 吸不进、呼不出那种憋气,就像被土埋了半截,由此带来的身心俱疲,把 生活搅得一团糟。
但经过短短四五个月的中药治疗,韦老爷子各种症状基本全消。
通过这个病案,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要惧怕慢阻肺各种症状的折磨,只要遇到能辨证和用药精到的医生,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也可以跟韦老爷子一样,从“ 像被土埋了半截”的 慢阻肺困境里走出来,享受呼吸顺畅的正常人生活。
㈥ 慢阻肺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国家专利疗法“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针对不同病情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①中医经络药罐法:增强肺泡及气管粘膜活性,自动修复病变组织,促进肺部微循环。②中药穴位熏蒸法:全面更新肺细胞,增强肺功能的通气能力。③穴位免疫激活法:疏通经脉,祛瘀生新,调理气血。④穴位注射法:通过穴位药物的循经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效应。⑤三穴五针:舒筋通络、健脾扶正、培元固本达到阴阳平衡关系。⑥中药汤剂:滋阴清肺、润肺益肾,宣肺止咳,增强自身免疫力。
“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的治疗特点:
1、通过医疗机构认证,安全性,可靠性高。
2、纯中医制剂,组方严谨,标本兼治,无毒无损害。
3、突破西医手术治疗模式,直捣病灶,辩证治疗。
4、治疗周期短,疗效确切,控制病情,不易复发。
医院专家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真正做到“对症治疗”“专病专治”,经过治疗患者可明显感觉呼吸轻松很多,咳、喘、憋现象一扫而光!目前“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只在武1警北京市总队医院中医哮喘科使用。
㈦ 老年人慢阻肺能用中药调理吗常用的治疗中药有哪些呢
引言:有一些老年人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也有一些老年人会出现慢阻肺的情况,那这个时候也可以用中药来进行调理身体。那大家知道,最常用的治疗中药有哪些吗?
相信大家看到了小编的介绍之后,已经知道了这种疾病可以通过哪些药物来治疗。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要十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旦出现了一些不太舒服的情况,就要立即到医院去就医。因为老年人患有的疾病种类有很多,其中包括肺部疾病或者是心脏疾病以及血管疾病。一般情况下引发慢阻肺的因素有很多,有可能是因为自身的身体原因,也有可能跟环境有关系。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
㈧ 中医中药治疗慢阻肺
对于慢阻肺许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其实慢阻肺是比较常见的肺部 疾病 了,那么大家知道慢阻肺的 治疗方法 有哪些吗? 中医 是我们国家最为传统的 医学 手段,可以治疗许多的疾病,当然也可以治疗慢阻肺,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医 中药 治疗慢阻肺,希望能帮到你。
中医中药治疗慢阻肺1、风寒束肺证
主症:咳喘痰多,恶寒肢冷,痰白清稀多泡沫,痰易咳出。咽痒,不发热或低热,口不干渴, 鼻塞 流清涕,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滑。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药用: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
中医中药治疗慢阻肺2、风热袭肺证
主症:咳喘痰多,痰黄或白粘难咳出,发热恶风。口干咽痛,便干尿黄,鼻塞流浊涕,舌红苔黄,脉浮滑数。
治法:解表 清热 ,止咳化痰。
药用:桑菊 感冒 片,羚羊清肺丸,羚翘 解毒 丸,银翘解毒丸。
中医中药治疗慢阻肺3、痰热壅肺证
主症: 咳嗽 气粗,痰多黄稠。口干口苦,烦躁不安,大 便秘 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肺化痰止咳。
药用:清气化痰丸,止嗽化痰丸,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化痰丸,除痰止嗽丸。
中医中药治疗慢阻肺4、痰湿犯肺证
主症:咳声重浊,夜重日轻,痰粘量多。乏力肢重,面部虚浮,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或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药用:二陈丸,桔红丸。
中医中药治疗慢阻肺
在急性期润肺清热化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重止咳化痰,这时候中医对这种病症药方有:二陈汤,祛湿化痰。三子汤,治疗痰壅气滞症状。麻杏石甘汤等。这些药物大多使用半个月。久用不宜。
患者在慢阻肺的发病的时间里,我们可以主要采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通过中药 补肾 、润肺、益气、健脾。相关药方:将肉桂、苏子、前胡、当归、共同熬制汤。可起到降气、止喘、化痰等功效。
这期间,肺、肾气较为虚弱,可使用、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金水宝等。效果可有效减轻症状。还可以增强肺功能。
㈨ 中医怎么治疗慢阻肺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13.7%,慢阻肺患者已达1亿多人。近日,中国医学教育协会专家发布共识指出,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中医“六字诀”能改善稳定慢阻肺患者的体能和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在专业指导下,每周进行至少3次运动康复训练,持续6~12周。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COPD),是目前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呼吸困难、运动限制(尤其是下肢)、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肺功能丧失,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都造成了极大负担。
案例
近日,张先生患慢阻肺多年,因受凉后出现干咳,无痰,不易咳出,伴胸闷、心悸,气促,全身酸痛,乏力,经多方治疗仍反复发作,后到中医科接受中医治疗效果明显,这是我科收住的首例慢阻肺患者。
那么中医到底是怎么治疗的?
1、中药热奄包热敷
选取具有特定功效的中药做成中药药包,经加热后敷于背部和双侧足三里穴,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而起到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止咳、化痰、平喘等作用。
自今年开展此护理项目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治疗效果明显,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
2、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可激发机体气血,协调阴阳,疏通经气,恢复脏腑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慢阻肺有两个名字,一是“喘症”,二是“肺胀”。喘息、鼻张(鼻翼翕张)、肩息(呼吸困难,抬肩以助呼吸)均是喘证发作时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病变主脏在肺。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肺胀的症状有喘、咳及胸肺部膨满三种。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呼吸科大夫李智主任说,“六字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气功,通过呼吸导引调节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六字”指的是“嘘、呵、呼、呬、吹、嘻”,发音时唇齿喉舌部位不同,可牵动不同脏腑经络运行。这种功法重在专注,念字时几乎无声。具体做法如下:
预备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头向上顶,含胸拔背,目视前下方,双膝微曲,呼吸自然,面带微笑。
起势。两掌从身体两侧缓缓上托,抬至胸前翻掌下按至腹前,屈膝,手心保持向下,向外拨掌,手心朝向腹部,再慢慢收回,双手叠扣至小腹。
1.“嘘”字功平肝气。两手松开,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掌心向上,收至腰间,身体向左转,穿右掌向前平伸至右掌抬平,吐“嘘”字,右掌收回至腰间,身体转正,随后身体向右转,穿左掌向前平伸至左掌抬平,吐“嘘”字,左掌收回至腰间,身体转正。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2.“呵”字功补心气。双手掌心朝上向前伸,身体微微下蹲,提肘,捧掌起身,捧掌至颈前,目视掌心,手向内合,手心向下;翻掌,双手手背相对,向下穿掌,念“呵”字,同时穿掌直至腹前;手心向下,向外划弧拨掌,翻手捧掌起身。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3.“呼”字功培脾气。转掌,掌心向内,收回至腹部,起身。双手向外开,手心向内,微微下蹲,念“呼”字,直至外开的双手似抱一个大球。而后起身,双手收回至腹前。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4.“呬”字功补肺气。两臂垂落。两手从小腹前抬起,掌心向上,逐渐转掌心相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相向成立掌,落肘夹肋,展肩扩胸,含头缩颈,两立掌向前推,双膝微微下蹲,念“呬”字。两掌外转收回到胸前,落肘夹肋。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5.“吹”字功补肾气。松腕伸掌,手心向下,两臂外开至身体两侧,划弧至后侧腰部,两掌下滑前摆,身体微微下蹲,念“吹”字。双手摆至身体前侧,两掌收回至肚脐两侧,双腿直立。双手顺腰带(磨带脉)划弧至腰后方。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6.“嘻”字功理三焦。两手垂落至身体两侧,低头下看,两膝弯曲,两手转掌,手背相对,提肘抬掌,在头前上方向两侧打开,至两侧平举。两手收回,从胸前下按,念“嘻”字,两手继续向下向两侧摆开至身体45度夹角。两臂垂落。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呼吸科大夫李智主任说在中医中,将慢阻肺分为多个症型,如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等。结合舌苔和脉象,给予不同的论治方法。在治疗上中药内服又分为辨证治疗,以及专法治疗。辨证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来进行辨证论治。对于专法治疗呢,有的专家强调调补肺肾,有的专家重在温阳健脾(对于治疗方法这块,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疗法来展开解说)。中医对慢阻肺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发展,改善现状,不让它往下发展,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㈩ 中医如何治疗慢阻肺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13.7%,慢阻肺患者已达1亿多人。近日,中国医学教育协会专家发布共识指出,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中医“六字诀”能改善稳定慢阻肺患者的体能和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在专业指导下,每周进行至少3次运动康复训练,持续6~12周。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简称慢阻肺(COPD),是目前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呼吸困难、运动限制(尤其是下肢)、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肺功能丧失,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都造成了极大负担。
案例
近日,张先生患慢阻肺多年,因受凉后出现干咳,无痰,不易咳出,伴胸闷、心悸,气促,全身酸痛,乏力,经多方治疗仍反复发作,后到中医科接受中医治疗效果明显,这是我科收住的首例慢阻肺患者。
那么中医到底是怎么治疗的?
1、中药热奄包热敷
选取具有特定功效的中药做成中药药包,经加热后敷于背部和双侧足三里穴,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而起到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止咳、化痰、平喘等作用。
自今年开展此护理项目受到广大患者好评,治疗效果明显,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
2、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可激发机体气血,协调阴阳,疏通经气,恢复脏腑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慢阻肺有两个名字,一是“喘症”,二是“肺胀”。喘息、鼻张(鼻翼翕张)、肩息(呼吸困难,抬肩以助呼吸)均是喘证发作时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病变主脏在肺。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肺胀的症状有喘、咳及胸肺部膨满三种。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呼吸科大夫李智主任说,“六字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气功,通过呼吸导引调节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六字”指的是“嘘、呵、呼、呬、吹、嘻”,发音时唇齿喉舌部位不同,可牵动不同脏腑经络运行。这种功法重在专注,念字时几乎无声。具体做法如下:
预备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头向上顶,含胸拔背,目视前下方,双膝微曲,呼吸自然,面带微笑。
起势。两掌从身体两侧缓缓上托,抬至胸前翻掌下按至腹前,屈膝,手心保持向下,向外拨掌,手心朝向腹部,再慢慢收回,双手叠扣至小腹。
1.“嘘”字功平肝气。两手松开,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掌心向上,收至腰间,身体向左转,穿右掌向前平伸至右掌抬平,吐“嘘”字,右掌收回至腰间,身体转正,随后身体向右转,穿左掌向前平伸至左掌抬平,吐“嘘”字,左掌收回至腰间,身体转正。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2.“呵”字功补心气。双手掌心朝上向前伸,身体微微下蹲,提肘,捧掌起身,捧掌至颈前,目视掌心,手向内合,手心向下;翻掌,双手手背相对,向下穿掌,念“呵”字,同时穿掌直至腹前;手心向下,向外划弧拨掌,翻手捧掌起身。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3.“呼”字功培脾气。转掌,掌心向内,收回至腹部,起身。双手向外开,手心向内,微微下蹲,念“呼”字,直至外开的双手似抱一个大球。而后起身,双手收回至腹前。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4.“呬”字功补肺气。两臂垂落。两手从小腹前抬起,掌心向上,逐渐转掌心相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相向成立掌,落肘夹肋,展肩扩胸,含头缩颈,两立掌向前推,双膝微微下蹲,念“呬”字。两掌外转收回到胸前,落肘夹肋。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5.“吹”字功补肾气。松腕伸掌,手心向下,两臂外开至身体两侧,划弧至后侧腰部,两掌下滑前摆,身体微微下蹲,念“吹”字。双手摆至身体前侧,两掌收回至肚脐两侧,双腿直立。双手顺腰带(磨带脉)划弧至腰后方。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6.“嘻”字功理三焦。两手垂落至身体两侧,低头下看,两膝弯曲,两手转掌,手背相对,提肘抬掌,在头前上方向两侧打开,至两侧平举。两手收回,从胸前下按,念“嘻”字,两手继续向下向两侧摆开至身体45度夹角。两臂垂落。重复上述动作,6次为一遍。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呼吸科大夫李智主任说在中医中,将慢阻肺分为多个症型,如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等。结合舌苔和脉象,给予不同的论治方法。在治疗上中药内服又分为辨证治疗,以及专法治疗。辨证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来进行辨证论治。对于专法治疗呢,有的专家强调调补肺肾,有的专家重在温阳健脾(对于治疗方法这块,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疗法来展开解说)。中医对慢阻肺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发展,改善现状,不让它往下发展,进而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