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治呕吐
呕吐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呕吐可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中医认为,呕吐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引起呕吐的原因是实邪所致或因虚致吐,并分为饮食内停、情志失调、痰饮留滞、脾胃虚寒、外邪犯胃等多种证候,中医根据不同病机给予恶心呕吐的辨证治疗,其中和胃降逆是基本治则。
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
症状:饮食稍有不慎,或稍有劳倦,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砂仁、木香理气和中,陈皮、半夏和胃降逆。尚可加丁香、吴茱萸以和胃降逆;若脾阳不振,畏寒肢冷,可加干姜、附子,或用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若胃虚气逆,心下痞硬,干噫丝,可用旋覆代赭汤降逆止呕;若中气大亏,少气乏力,可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若病久及肾,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肢冷汗出,可用附子理中汤加肉桂、吴茱萸等温补脾肾。
2、胃阴不足
症状:呕吐反复发作,但呕吐量不多,或仅吐唾涎沫,时作干呕,口燥咽干,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和胃降逆。
方药:麦门冬汤。
方中人参、麦冬、粳米、甘草滋养胃阴,半夏降逆止呕,大枣补脾和胃生津。若阴虚甚,五心烦热者,可加石斛、花粉、知母养阴清热;若呕吐较甚,可加橘皮、竹茹、枇杷叶以降逆止呕;若阴虚便秘,可加火麻仁、瓜蒌仁、白蜜润肠通便。
3、外邪犯胃
症状:呕吐食物,吐出有力,突然发生,起病较急,常伴有恶寒发热,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苔白,脉濡缓。
治法:疏邪解表,和胃降逆。
方药:藿香正气散。
方中藿香、紫苏、白芷芳香化浊,疏邪解表;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化湿;陈皮、半夏和胃降逆,共奏疏邪解表,和胃降逆止呕之功。若风邪偏重,寒热无汗,可加荆芥、防风以疏风散寒;若见胸闷腹胀嗳腐。为兼食滞,可加鸡内金、神曲、莱菔子以消积化滞;若身痛,腰痛,头身困重,苔厚腻者,为兼外湿,可加羌活、独活、苍术以除湿健脾;若暑邪犯胃,身热汗出,可用新加香薷饮以解暑化湿;若秽浊犯胃,呕吐甚剧,可吞服玉枢丹以辟秽止呕;若风热犯胃、头痛身热可用银翘散去桔梗之升提,加陈皮、竹茹疏风清热,和胃降逆。
4、饮食停滞
症状:呕吐物酸腐,脘腹胀满拒按,嗳气厌食,得食更甚,吐后反快,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
方中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化滞,陈皮、半夏、茯苓和胃降逆,连翘清散积热。尚可加谷芽、麦芽、鸡内金等消食健胃;若积滞化热,腹胀便秘,可用小承气汤以通腑泄热,使浊气下行,呕吐自止;若食已即吐,口臭干渴,胃中积热上冲,可用竹茹汤清胃降逆;若误食不洁、酸腐食物,而见腹中疼痛,胀满欲吐而不得者,可因势利导,用压舌板探吐祛邪。
5、痰饮内停
症状: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头眩心悸,或呕而肠鸣,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方中生姜、半夏和胃降逆,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温脾化饮。尚可加吴茱萸、陈皮温脾燥湿以化饮。若气滞腹痛,可加厚朴、枳壳行气除满;若脾气受困,脘闷不食,可加砂仁、白豆蔻、苍术开胃醒脾;若痰浊蒙蔽清阳,头晕目眩,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以健脾燥湿,化痰熄风;若痰郁化热,烦闷口苦,可用黄连温胆汤以清热化痰,和胃止呕:若胃脘胀满,胃中有振水声,可暂加甘遂细末0.5g,装入胶囊,早晨空腹温开水冲服,每日1次,连2—3日。
6、肝气犯胃
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胀满,烦闷不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呕吐吞酸更甚,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呕。
方药: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方中柴胡、枳壳、白芍疏肝理气,厚朴、紫苏行气开郁,半夏、茯苓、生姜、甘草和胃降逆止呕。尚可加橘皮、旋覆花、竹茹、炙枇杷叶等以增强和胃降逆之力;若气郁化火,心烦咽干,口苦吞酸者,可合左金丸以清热止呕;若兼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者,可用大柴胡汤清热通腑;若气滞血瘀,胁肋刺痛,可加丹参、郁金、当归、延胡索等活血化瘀止痛。
偏方治疗:
1、饮羊奶治反胃干呕
[方 剂] 鲜羊奶适量。
[制用法] 将羊奶煮沸。每次饮1杯,每日2次。
[功 效] 滋阴养胃。治阴虚所引起的反胃、干呕等症。
2、醋矾糊外敷止呕
[方 剂] 陈醋、明矾、面粉各适量。
[制用法] 上三味共调成糊状。用时敷于两足心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一般半小时后可发生止呕作用。
[功 效] 消积解毒、清热散癖。用治呕吐不止、泄泻。
3、萝卜蜂蜜止恶心呕吐
[方 剂] 萝卜1个,蜂蜜50克。
[制用法] 将萝卜洗净切丝捣烂成泥,拌上蜂蜜。分2次吃完。
[功 效] 健脾,和中,养胃。用治恶心呕吐。
4、白胡椒半夏治呕吐
[方 剂] 白胡椒、制半夏、鲜姜等份。
[制用法] 前两味共研细末。鲜姜煎汤。以姜汤和面同白胡椒末、半夏末调匀并捏成大丸粒。每服30-40丸,用姜汤送下,每日2次。
[功 效] 暖肠胃。用治呕吐(包括胃炎,幽门肥厚、狭窄,胃癌初期等的呕吐)。
5、甘蔗姜汁治吐食干呕
[方 剂] 甘蔗汁半杯,鲜姜汁1汤匙。
[制用法] 甘蔗汁是将甘蔗剥去皮,捣烂取的汁液。姜汁制法与此同。将两汁和匀稍温服饮,每日2次。
[功 效] 清热解毒、和胃止呕。
推拿疗法
推揉脾经100~300次(约3分钟),健脾和胃。推板门穴10 0~300次(约3分钟),降逆止吐。按揉外劳宫穴100~300次(约3分钟),温阳散寒止吐。直推天柱穴 100~500次(约5分钟),降逆止呕。摩腹100~300次(约3分钟),消食和胃,降逆止呕。
针灸治疗
外邪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公孙,用泻法,祛邪解表,和胃降逆。
饮食停滞型:常用内关、公孙、足三里、天枢、下脘,用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肝气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用泻法,疏肝和胃降逆。
脾胃虚寒型: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补法加灸,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脾胃阴虚型:常用中脘、内关、阴陵泉、胃俞,用补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脾胃实热型:常用内关、中脘、公孙、天枢、支沟、下脘,用泻法,清热导滞,和胃止呕。
惊恐气逆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神门、阳陵泉,用泻法,清肝安神,降逆止呕。
食疗:
1、大麦100克,泡半日,煮粥,加少量苏打、糖及盐,以喝米汤为主。加苏打是为了防治因呕吐发生的代谢性酸中毒。
2、猪肚(胃)或羊肚半只,去脂膜,开水焯过后切丝,慢火煨汤,快熟时加鲜姜片50克,再煮10分钟即可。
3、橘皮、佛手各50克,文火炖约30分钟,藕粉50克冷水冲开后加入,煮开,加白糖调味即可。
4、猪或羊腔骨约500克,慢火煨烂,白萝卜200克切块,干姜、橘皮各50克加入,再煮约20分钟,加盐及调料,频频喝汤。
5、谷芽及麦芽各100克(自备或中药店有售),洗净,文火煮约30分钟,加入枇杷果100克(去皮核),山楂50克(去核),再煮约20分钟,加冰糖适量,可食果肉、喝汤。
‘贰’ 从中医来说,呕吐有哪些分类
综合各方面,从中医最基础的角度谈谈呕吐的分类和治疗思路。
第一种,寒邪伤胃导致,天气凉了,不慎腹部着凉等,导致外寒伤胃,胃气上逆而呕吐,因为寒气有收敛凝滞的特性,所以呕吐的时候经常会有腹痛,稍微重一点的会出现上吐下泻,此外还有怕冷,发热,寒颤等感受风寒的症状,这种的治疗思路是暖胃、和胃、降逆,在生活和饮食上可热敷一下腹部,多喝一点暖胃驱寒的汤。
第二种,胃中有热邪,火热之邪侵犯胃,或者食物堆积胃部化热,导致火热之气冲逆,胃气不降而导致呕吐,这种呕吐,经常有腹部胀闷,泛酸,舌苔黄腻等表现。大多数的呕吐都是属于胃寒,是否属于有火热之邪导致的呕吐,需要详细辨证之后,采用清热,滋阴的方法治疗,饮食注意少吃多餐,清淡一些。
第三种,肝胆气逆导致的呕吐,肝属木,胃属土,木克土,如果肝胆郁结有病,气机横逆犯胃,导致呕吐,这种情况主要有这些症状,胸、肋骨等位置疼痛,脾气急躁、容易发怒,口苦、舌苔黄。这种是因为肝气郁结导致的胃气上逆,治疗思路就是疏泄肝胆,和胃降逆,生活中注意调节情绪,放轻松,休息好,这有助于早点恢复。
第四种,脾生病运化不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如果脾生病了,那么运化就不能正常的进行。食物和痰湿浊气停留在胃部,导致呕吐,这种情况主要有这些症状,胃部、腹部胀满,没胃口、吃不下东西。对于脾胃运化不好导致的呕吐,治疗思路是健脾和胃,降逆止吐,如果还有胃气虚,那么应该健脾益气,在生活饮食上,不要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吃容易消化的。
第五种,肾病气逆导致的呕吐,如果肾病了,收不住气,阳气上浮,导致胃气逆乱而呕吐,这种情况的病机在于脾肾阳虚,治疗按照少阴病四逆汤方法治疗。
第六种,胃气衰败导致的呕吐,这种一般是大病、久病之后出现呕吐,是胃气比较虚弱了,这种情况应该特别注意,属于危重的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治疗。关键在于救胃气,胃气好则身体逐渐有基本的动力去恢复。
‘叁’ 中医有哪些治疗呕吐的方法
(1)脾胃虚寒:稍感凉即呕吐,四肢困重,脘腹冷痛,面色发白,神疲乏力,喜热喜按,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濡弱。
(2)胃阴不足:呕吐反复发作,饥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或嫩红苔,脉细数。
呕吐病人应安静休息,消除恐惧心理。呕吐时,亲属应轻拍病人的背部,以免把呕吐物咽下,吐后应用温开水漱口。呕吐后病人不能立即进食。
食滞伤胃所致呕吐者,应使其胃中所停滞的宿食全部吐出,不宜单纯止呕。痰饮内阻及脾胃虚寒所致呕吐者,要忌食生冷油腻食品;肝气犯胃及胃阴不足所致呕吐者,应忌食烟、酒、葱、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品。
呕吐日久或量多引起脱水时表现为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下陷等,胃阴虚者尤易发生此种情况,应注意遵医嘱补充体液。
‘肆’ 怎样通过中医治疗脾胃虚弱呕吐
【中医治法】
[主治]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名]香砂六君子汤
[处方]党参12克,白术12克,干姜3克,甘草6克,茯苓15克,砂仁3克(后下),陈皮9克,半夏9克,随症加减。
[方义]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砂仁、木香理气和中,陈皮、半夏和胃降逆。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加减]呕吐清水不止,院冷肢凉者,可加附子9克(先煎),以温阳止呕;兼呕吐涎沫者,可加吴茱萸3克,以温中散寒,降逆上呕。
‘伍’ 怎样用中医药治疗脾胃虚弱呕吐
脾胃虚弱
受孕之后,经血不泻,冲脉之气较盛,而冲脉连于阳明,若脾胃素虚,冲气上逆则可犯胃,胃气虚则失于和隆,反随冲气上逆而作呕恶;或因脾虚不运,痰湿内生,冲气挟痰湿上逆而致恶心呕吐,兼见不食、口淡或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润,脉缓滑无力。宜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之药膳治疗。
白糖米醋蛋
原料:鸡蛋1个,白糖30克,米醋60毫升。
制作:米醋煮沸,入白糖调溶,打入鸡蛋,煮至半熟,全部服食,每日2次。
功能:健胃止呕,适用于脾胃虚弱。
韭姜糖汁
原料:鲜韭菜10克,生姜5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鲜韭菜、生姜捣烂,绞取汁水;再将少许白糖放入汁水中,拌匀即成。一日3次,饭前服,少少饮之。
功能: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适用于脾胃虚弱。
白术鲫鱼粥
原料:白术10克,鲫鱼30~60克、粳米30克。
制作:鲫鱼去鳞甲及内脏;白术洗净,先煎取汁100毫升,然后将鱼与粳米煮成粥,入药汁和匀,根据患者口味入盐或糖,食粥,每日1料,可连服3一5天。,
功能: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胃虚弱。
肝胃不和
孕后阴血聚于下以养胎,阴血不足,则肝气偏旺,若素性肝旺或恚怒伤肝,则肝气愈旺,肝之经脉挟胃,肝旺侮胃,胃失和降而呕恶。证见:呕吐酸水或苦水,胸满肋痛,嗳气叹息,头胀而晕,烦渴口苦,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宜用抑肝和胃、降逆止呕之药膳治疗。
佛手姜汤
原料:佛手10克,生姜2片,白砂糖适量。
制作:前二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砂糖,温服。
功能:疏肝和胃,适用于肝胃不和。
‘陆’ 中医治疗狗狗呕吐的方法
一、中兽医将呕吐分为胃热呕吐、虚寒呕吐、和伤食呕吐三种证型。
1、胃热呕吐:发热,乏力,不食;呕吐反复发作,吐物为白色泡沫或黄色液体,甚至带血;时有腹痛,口感色红,喜饮冷水,苔黄。
2、虚寒呕吐:消瘦,怕冷,耳鼻俱凉;常在食后呕吐,吐物气味不浓;口津滑利,口色淡白。
3、伤食呕吐:不食,肚腑胀满;吐物酸臭,吐后减病;口色微红。
二、中兽医治疗狗呕吐的总则是和胃降逆,胃热者兼清热养阴,虚寒者兼温中健脾,伤食者兼消食导滞。
1、中药处方一:柿蒂、半夏、陈皮各10g,茯苓、桂枝各6g,生姜5g。胃热呕吐去生姜、桂枝;加石膏、知母各10g,柴胡、黄芩各6g。虚寒呕吐加附子5g、丁香2g。肾阳虚者加山萸3g、枸杞6g。伤食呕吐加焦三仙各10g、白术5g、莱菔子5g。水煎去渣取汁内服,日服3次,连用2天。
2、中药处方二:旋覆花、代赭石各30g,竹茹20g,生姜、半夏、生石膏、丹皮、党参、枣仁各15g,生地10g,甘草5g。水煎取汁,分2-4次灌服,每天2次,连用1-2剂。适用于狗狗胃热呕吐。
3、中药处方三:砂仁、白术、山楂、麦芽、柿蒂、陈皮各2g,上药炒焦研末,用开水调匀分上、下午两次灌服,连用2天。适用于狗狗伤食、厌食呕吐。
4、中西医合疗法:木香、公丁香、藿香各15g,加水煎至20-40ml,待温时直肠深部灌注,每天1次,连用1-3天。同时后海穴注射0.1%爱茂尔1-2ml。适用于狗狗因幽门、肠管痉挛,胃扩张、胃机能障碍等引起的顽固性呕吐。
5、狗狗误食毒物中毒引起的上吐下泻可选用下列方法治疗:
(1)仙人掌30-60g,捣烂取汁灌服。
(2)绿豆30g,煎煮后喂服。
(3)甘草30g,水煎取汁服。
注意:呕吐物液体pH在7以下为酸性,pH4以下为强酸性,可内服碳酸氢钠(小苏打)。如果pH7以上为碱性,pH11以上为强碱性,可内服食醋。再配合其他疗法。
‘柒’ 中医催吐是什么治疗原理
凡能引起呕吐的方法,统称催吐法。此即“八法”中之“吐法”。本法系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高者,因而越之”的原则而立法。吐法的方剂属于“十剂”中“宣可祛壅”之属。
吐法的作用,主要是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毒物等从吐而出。适应证为中风痰涎壅盛;暴食停滞胃脘;喉痹痰壅咽喉;干霍乱欲吐不得;误食毒物急须吐出以及痰厥、急黄、癫痫等证。《圣济总录·治法》云:“上脘之病,上而未下,务在速往,不涌而出之,则深进肠胃,播传诸经,可胜治哉。”说明吐法是用于病属有余的实证,目的在于使病邪速往,为中医救急法之一。
催吐法用于病情急剧之证,作用峻猛,疗效确切,用之得当,可收良效。但其究竟为强制之法,易于伤胃,且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故多用于体质壮实者及非吐不可的证候。对年老体弱、幼儿、孕妇应慎用,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忌用。
服用催吐剂后,假如尚未达到催吐目的者,可用净饭筷或洁净羽毛等探其喉部,或多饮开水以助呕吐。如催吐后,引起呕吐不止者,可服用生姜汁、冷粥、少量冷开水等以止之;倘仍不止,则应根据所服吐药进行解救,如服瓜蒂散而吐不止者,可用麝香0.03~0.06g,或丁香末O.3~0.6克以解之;服三圣散者,可服用葱白煎浓汤解之;服稀涎散而吐不止者,可服用甘草贯众煎汤解之。既吐之后,胃中空虚,还应留意调理胃气,徐饮糜粥自养,使既逆之胃气渐得平顺,且勿骤进不易消化之物,以免重伤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