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养生的简单拳法
形意拳是我国三大着名内家拳(形意拳、 太极拳 、八卦掌)拳种之一,位列中国四大名拳,以技击实战而着称,但它的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祛病延年之功效更为显着。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欢迎大家的阅读!
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一、形意拳桩功
形意拳桩功是以养气、练气为主,通过站桩来聚气、运气,使人体气血充盈、通达,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作用。本桩功包括吐故纳新桩、激气桩、三才桩、混元桩、炼丹桩、盘根桩和三体式等。
1.吐故纳新桩
此桩是练丹田内呼吸的热身预备功法,主要是排除体内浊气、吸纳外界清气,并通过外吸外呼、内吸外呼和外吸内呼等三种呼吸 方法 ,逐渐过渡到内吸内呼的丹田内呼吸(胎息)。
功法动作(略)。
2.激气桩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能量,它包括先天之元气和后天之宗气、营气、卫气,并分布在四肢百骸和五脏六腑,以升、降、出、入的气机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练此桩功,可以把先天、后天之气激活、强化,让人体周身气血充盈,激发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功法动作(略)。
3.三才桩
此桩并不是“三体式”的亦称,而是一个单独的桩功。此桩动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吐纳导引的内气运行和肢体运动,并有独特的功用——通过呼吸吐纳,来引导丹田内气的升降起落和肢体、躯干的开合伸缩,达到采气、养气和炼气的功效。
功法动作(略)。
4.混元桩
形意拳门内的混元桩不同于太极拳和大成拳的混元桩,步型不是那种类似于马步的步型,而是类似于三体式三七步的“一九步”,主练“一条腿顶两条腿”的平衡稳定。上肢是怀抱干坤,通过含胸拔背和顶命门来拉伸脊椎,消除后天的S形凹陷而练就返先天的“龙骨大弓”。同时通过“三香朝天”和“五心相并”来引导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中和混成,并使之运行周身腠理。最终达到调形、调息和调心的锻炼效果。
功法动作(略)。
5.炼丹桩
炼丹桩,一是指外形象过去道家炼丹的炉子,二是指该桩功主练丹田内气。练此桩功,将人散乱于外的后天之气 ,通过起落钻翻、横竖束展、顺逆阴阳等动作、意念和呼吸的导引,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的先天之元气,相交、中和为混元一气,聚之于丹田形成丹田内气,并运之——“一气之起落(束展)”,将之顺通五脏(即内五行),运转任督二脉(即“小周天”),同时对脚踝、膝胯、腰椎、肩颈等部位关节进行抻筋拔骨得到很好锻炼。
功法动作(分为定步和行步两种)(略)。
6.盘根八法桩
气为劲力之根(经云:以上以下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盘根就是把丹田内气经过动作、呼吸和意念的导引,通过经络和腠理,盘运至人体各部位(即“大周天”)。通过此功法的锻炼,疏通经络、强化气血的运行,促进人体脏腑的阴阳平衡和气机运动的顺达和谐。
功法动作(略)。
7.三体式
“三体”含义在道家为天、地、人,而在 武术 上是指人体的上肢、躯干和下肢这上、中、下“三盘”。“三回九转归一式”的一式就是指三体式,“万法出自三体”,是说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母式。通过此功法的锻炼,可以使周身混元一气的聚运至上中下三盘,达到周正、和谐、顺达,规范动作标准,实现内外“六合”和阴阳相合。
功法动作(略)。
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二、形意拳步法
1.踩鸡步
踩鸡步是形意拳(及其前身心意拳)的筑基功法,是行功的一种,可以后续延伸为形意拳的“槐虫步”(趟鸡步)。
踩鸡步看似是简单的迈步行走,其实内在要求严格。通过踩鸡步的习练,除了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下肢力量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练除了呼吸之外的丹田“省”气。
功法动作(略)。
2.固本还阳步
固本还阳步也是行功的一种,一是练习对抗时的下盘稳定,二是锻炼丹田内气的激发鼓荡。经常习练该步法,可以提升肾阳、祛除体内湿气。
功法动作(略)。
简单易学的形意拳养生功法三、形意拳拳法
形意拳拳法包括五行拳和十二形,在养生保健上各有侧重。
1.五行拳
形意拳的五行拳以“阴阳五行”之原理,配伍五行拳之动作,锻炼、强壮人体“五脏”(劈拳清肺;钻拳补肾;崩拳舒肝;炮拳养心;横拳健脾),在平衡脏腑阴阳平衡的前提下,侧重于补阴即强壮内脏的阴精气血,有效地防治因阴虚和气血不足引起的各种病症。
⑴劈拳
经云:“劈拳之形似斧属金”、“内通于肺,外窍于鼻,在体为皮毛"。
劈拳的健身功效:清肺活气、滋润皮毛,有效地防治肺阴虚、肺阳虚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咳喘气短、气管炎、鼻炎、咽喉肿痛等)、皮肤粗糙和毛发脱落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⑵钻拳
经云:“钻拳之形似电、似闪、属水”、“内通于肾,外窍于耳,在体为骨”。
钻拳的健身功效:强肾固精,有效地防治因肾阴虚、肾阳虚引起的男科女科病和腰腿酸痛、骨质疏松、耳鸣、水肿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⑶崩拳
经云:“崩拳之形似箭属木”、“内通于肝,外窍于目,在体为筋”。
崩拳的健身功效:疏肝明目、强筋壮体,有效地防治肝脏慢性疾病(肝炎、脂肪肝等)、眼疾和筋肌拘挛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⑷炮拳
经云:“炮拳之形似炮属火”、“内通于心,外达于舌,在体为血脉”。
炮拳的健身功效:养心安神、补血益智,有效地防治各种心脏疾病、贫血和失眠、健忘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⑸横拳
经云:“横拳之形似弹属土”、“内通于脾,外窍于口,在体为肌肉”。
横拳的健身功效:健脾胃、壮体魄,有效地防治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和肌肉萎缩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2.十二形拳法
形意拳的十二形拳结合“人体经络”之学说,象形取意于十二种动物之特长,激活、疏通人体十二正经(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和任督二脉及其气血的运行,有效地防治因阳虚和气血不通而引起的各种病症。(十二形拳法图片待传)
⑴龙形
龙形通足太阳膀胱经,因劲起承浆又通任脉。
可防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和腰背酸痛、四肢无力、感冒、失眠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⑵虎形
虎形通手太阴肺经,因劲起臀尾(长强)又通督脉。
可防治:咳喘气短、胸闷胀痛、咽炎鼻炎、伤风感冒、皮肤过敏、色斑、痤疮、落发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⑶猴形
猴形通足太阴脾经。
可防治:消化不良、胃痛胀气、腹胀便稀、清瘦贫血和败血病、白血病等血症及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⑷马形
马形通手少阴心经。
可防治:心烦、心悸、心痛、胸闷、失眠、多梦、健忘等心志病和冠心病、肺心病、心律不齐等心脏器质病。
功法动作(略)。
⑸鮀形
鮀形通手少阳三焦经。
可防治: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高血糖、高血脂、甲亢、肿瘤、妇科病等疾病和耳鸣耳聋、偏头痛、眼睛咽喉脸颊肿痛、颈椎病、肩周炎、腹胀、水肿、食欲不振、大小便失禁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⑹鸡形
鸡形通足阳明胃经。
可防治:消化不良、各种胃病、呕吐、肠鸣腹胀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⑺鹞形
鹞形通足少阳胆经。
可防治: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胆怯易惊、失眠易怒、白发脱发、面瘫、眼疾(白内障、视力减弱等)、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和胆囊炎、胆结石、肝炎、脂肪肝等肝胆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⑻燕形
燕形通手太阳小肠经。
可防治:耳鸣、听力减弱、体虚怕冷、呕吐腹泻和各器官、肢体部位的痛疼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⑼蛇形
蛇形通足少阴肾经。
可防治:耳鸣眼花、风湿、水肿、骨质疏松、腰膝酸软、腰腿麻木和生殖系统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⑽鸟台 形
鸟台 形通手厥阴心包经。
可防治:失眠多梦、健忘易怒、心烦狂躁、心悸、心痛、胸闷、血压不正常、心律过快或过慢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⑾、⑿鹰熊合演
鹰形通手阳明大肠经;熊形通足厥阴肝经。
可防治:眼黄眼干、口苦口干、牙痛、鼻出血、咽喉肿痛、小腹胀痛、便秘腹泻、高血脂、高血压、肢体麻木、脸色晦暗长斑痘等病症。
功法动作(略)。
附《十二形归经歌》
虎形手太阴,双扑清肺金;鹰形手阳明,捉拿肠引领。
猴形足太阴,健脾束纵敏;鸡形足阳明,养胃独立行。
马形手少阴,疾蹄奔腾心;燕形手太阳,取水净小肠。
蛇形足少阴,拨草补精肾;龙形足太阳,升降理膀胱。
鸟台形手厥阴,崩撞心包稳;鮀形手少阳,分拨三焦畅。
熊形足厥阴,疏肝顶竖沉;鹞形足少阳,利胆任飞翔。
养生的简单拳法相关 文章 :
1. 太极养生练拳步骤
2. 太极拳养生拳法
3. 丹田修炼对养生和技击的作用
4. 太极拳中的系统观
5. 太极拳你真的了解吗
6. 怎样进行潜壁防守
要根据年龄,身体素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因为现在大家的养生意识越来越强了,很多人都开始注重养生保健。养生最重要的就是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运动,合理的生活方式能够让人的精神更好,而运动能够提高身体的新生态系,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而且经常运动也能够让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并且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这样老年人在冬天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容易生病。
当然大家在运动的时候也要注意时间和强度,如果身体并不是特别好,或者是天气比较冷的话,就尽量不要在室外活动,也不要活动太长的时间。因为在冬天的时候心脏的负荷会大一点,所以老年人在冬天的时候会比较容易生病。特别是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对于心肺功能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老年人的身体不太好的话,是很容易出意外的。
Ⅲ 太极拳有哪些练的目的是修心养性、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中老年人练哪种好
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据说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今河北保定顺平县)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所谓“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即此。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着的有以下5派。
1.陈式太极拳 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创,原有 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 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陈式第 1路拳套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 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④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①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②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③“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着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新架另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多数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陈式太极拳掌门人为陈正雷先生。
2.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1873),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后来,杨露禅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杨氏祖孙3代,在北京负有盛名。杨露禅有两子,杨班侯和杨健侯,各有所长。班侯脾气火暴,偏重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实战中下手较狠,多次与人交手将对方打残打伤,因此承父“杨无敌”之称号,在北京名噪一时,客观上为太极拳树立了威名并推动了太极拳在全国的快速普及和传播。但也因其性格偏执极少授徒,所以传承者很少,目前闻者有河北齐德居的八十一式大功架。健侯性格温和,更重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且授徒众多,当今流传的太极拳大多数为健侯一枝。1928年后,健侯之子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沉自然,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是技击作用。 杨澄甫有五大弟子,号称五虎将:傅锺文,褚桂亭,田兆麟,陈微明,武汇川
3.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着名。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在北京、上海传拳较久,他打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1958年曾出版《吴式太极拳》一书。
4.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得其大概,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已有相当高的武功基础)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交给自己,自己则出自供养杨露禅全家。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以授。最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杨露禅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学文,后武艺大成,远超其文化水平),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郝为真武艺最高,他的拳佳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标准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李圣端、陈兰亭、郝中天、郑月南、王老延、陈固安、吴文翰等都是武式太极拳高手。
5.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学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着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6.简化太极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套路。为了便于在广大群众中推广太极拳,1956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选取24式,编成“简化太极拳”。20多年来,简化太极拳已盛行于国内外,深受人们喜爱。《简化太极拳》的挂图和书籍出版了数百万册(张)。仅北京一地,1980年就建立了 140多处太极拳辅导站,举办过 800多期太极拳训练班,参加活动者达 4万人次以上,这些辅导站传授的主要是简化太极拳。
为了满足群众练拳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在1979年又吸取陈式、杨式、吴式和武式太极拳之长,编成“48式简化太极拳”。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永年县的杨振河和韩会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清朝干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着《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 源出《周易。系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 一之意。
7.武当太极拳
虽然目前学者公认为太极拳与武当张三丰无关,不过确实存在武当太极拳。武当太极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基本上两米方圆足以施展,其中除螺旋缠丝外,另有九宫、八卦的内容,其内涵与当前流行的太极拳不尽相同。 武当太极拳的要决就是:拳随心境,舒展绵长,恢宏大气,容万物于心。 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至高无上的拳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人体性命的源泉。
8.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相传是由武当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所创,由武当太极拳外传,祖师王宗岳传蒋法。蒋法又传邢喜怀,传张楚臣,传陈敬伯,传张宗禹,传张彦,传陈清萍,传张敬芝,传陈英明,传王庆升,等历代传人经数百年的辨理、习技传下来的赵堡太极拳。另一种说法是陈式太极拳新架的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赵堡太极拳无论拳架或理论、着作都是有师傅口传和身教。理论有:王宗岳师尊的专着《九要论》《太极行功歌》《捷要论》《运天机轮》《五字诀》《撒手法》还有《论推手》《论擒拿法》和《论卸骨法》等着作在太极拳花园中赵堡太极拳是民间流传的一门太极真功,有着独特的技击特点和显着特征。 赵堡太极拳有拳架七十二式,式式皆为立式画圆,走立式化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拳架的演练遵循(三直)(四顺)(六合)和(意贯四梢)等规则,(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即腿顺、脚顺、手顺、身法顺,六合即手与足合、膀与胯合、肘与膝合此乃外三合,内三合有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四梢)为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发为血梢,毛孔为气梢。 赵堡太极拳架轻灵圆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 赵堡太极拳,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
上述 8式太极拳的风格、姿势虽不相同,但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基本一致,练拳目的皆为健身治病。 8式太极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等。
9禅门太极拳
禅门太极拳是一个拳术套路。相传为少林和尚根据“广大圆满无凝大悲陀罗尼”经咒,演绎其意融入拳式而编成。初名“大悲陀罗尼拳”(简称“大悲拳”)。禅太极,其原型是佛门古老、神秘、稀有的大悲陀罗尼拳,世人称之为“禅门太极拳”据传是由唐太宗年间少森寺昙宗和尚所创。其风格古朴高雅、慈悲庄严。它不仅蕴含着技击的妙用,更融入了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易理学说,是历代高僧们修身养性的无上法门。禅门太极上符天象,下合地理,中和人情,采古太极阴阳之法,出入于释、道、儒三教之论。上可成正党,下可得长生,中习保安宁。实为达极乐之径也。
中老年人练48式简化太极拳《其实我瞎说的》。。。
Ⅳ 都说练习瑜伽是可以修心养性,真的吗
确实如此,在练习瑜伽的时候,人的内心往往处于平静的状态,心无杂念,这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帮助,而且还可以有效的练习形体。
Ⅳ 太极拳,为什么可以改善亚健康,修心养性
起源于道家的太极拳,运用道家的哲学、养生理念,经过六百余年的实践,对养生、健身有着丰富的经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科学健身的典范。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八大功效1 、呼吸方式科学
太极拳强调腹式呼吸,不管是用自然呼吸还是拳势呼吸都强调腹式呼吸。呼吸还配合意念,就是吸气时内气沿脊椎督脉上行,呼气时内气沿前胸任脉下沉,小腹则是吸凹呼凸。种呼吸锻炼扩大了肺活量。科学实验表明,肺活量的大小与力量的大小及生命长短成正比。诸如人体处于睡眠状态叼深、细、匀、长的必是强健者.而呼吸短促无力或长、短不匀者非病即弱无疑。呼吸波的长短、粗细是一个人体质强弱配志。所以说太极拳健身在呼吸上很是注重。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八大功效2 、气血运转流畅,促进血液循环
太极拳锻炼要气达梢节。人体从外形的四肢八节,筋骨皮到内在的五脏六腑、精气神,都离不开血液的滋补润泽。良好的血液循环、充盈的血液供给,既是人体各部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决定人体生命长短的根本条件。太极拳行功走架,竖项贯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上至百会、下通涌泉、达于四梢促进了血液循环,疏通了经络,加快了循环频率大动脉畅通无阻,毛细血管经久不衰四肢百骸肌肤延缓了老化。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则气血饱满.健康长寿。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八大功效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八大功效3 、运动适度,保持了人体能的中和态
就运动与生命的关系而言历来说法不一通常以为:生命在于运动其理取自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也有人认为:生命在于多静,以减少机体的磨损和功能的消耗。持此观点者,多以龟龄鹤寿作比。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关键在于动与静不可偏废。生命在于运动不错,但超负荷的剧烈运动无疑会使机体疲劳早衰;而多静少动者,往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精神萎靡病气易侵。故多常年不断药。所以说,过分地强调动或过分地主张静,均于人体健康不利,只有运动适度、动静相间的运动才有益于健康。太极拳行功走架进退往来为动,但用意不用拙力,消耗不大:就心境而言.行功走架中强调放松入静。这里所说的“静” ,是指走架或推手时须摒弃杂念,动中求静神意专注以一念代万念所以说外形虽动心犹静。太极拳的这种独特运动方式对保持人体机能的中和平衡有很好的作用,故而久练可使人延年。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八大功效4 、长气致柔,防止了骨质、关节、韧带的老化
无论是从自然界的动植物看,还是从人类自身的生态发展过程看凡是生命力旺盛者,其肢体或肢干都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凡是行将死亡的有机体都会变得僵硬,枯萎。就人体而言,老年人骨质疏松发脆、关节旋转不灵、韧带松弛、血管干瘪等,无不是失去柔韧性的结果。欲使人体康壮不衰,就必须使周身筋骨皮保持良好的弹性。太极拳行功走架.旋指、旋腕、旋膀、旋腰,撑档开胯神筋拔骨,缠绕拧翻所有招式动作.无不在画弧走圆中完成。这种螺旋运动的内含,其实就在于强化周身筋、骨、皮及其内脏各器官的弹性亦即柔韧性。所以,功深艺高的太极拳手,多为肺活量大、膀肤胀缩差大、筋长骨坚、肌肤松软、呼吸深细匀长、关节正逆旋转角度大。这都是机体柔韧性良好的表现。柔韧性的延长.本身就是长寿反之人体内脏任何一个器官失去了弹性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八大功效5 、松、静、空、灵.陶冶超然脱俗的心境
众所周知,清心寡欲的人多高寿。反其道而行者往往早亡。原因是多欲之人必多求,多求之人交贪饮、贪食、多忧、多虑、多思、多恼、多惊、多恐,凡欲有多必伤。中医认为哀伤神、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虑伤心、恐伤肾、食多伤胃、房事多行伤精又伤气。太极拳的锻炼过程就是调节心性的过程。行功走架时,身心各部讲究松、静、空、灵,举手投足、身形变换贵在顺其自然.故而进退往来状若行云流水.身心俱佳。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八大功效6 、汗腺通畅.保证了新陈代谢
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除通过眼、耳、鼻、口七窍和谷道排泄外,机体内分泌主要是汗腺外排。除此汗毛与汗毛孔尚具有保温、散热的自然调节功能。因此中医有“汗腺通则百病不侵,汗腺堵则乱病缠身”一说。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冬有集中供暖,夏有空调、电扇,免受寒暑之苦的同时,却又导致了人体皮肤保暖、散热功能的下降。由于汗毛变懒、汗毛孔壅塞、肌肤的通透性弱化,人体内脏分泌物、沉积物以及病毒等有害物质得不到及时排泄,新陈代谢失调,阴阳温热失衡,这样那样的疾病便会不染自生。而太极拳作为一门内家功法,在肌肤的锻炼上有其独到之处。行功走架不分春夏秋冬,每每于身形的开合收放之中导引肌肤的膨缩和毛孔的张闭。练拳的人比一般不练拳的人较好地保持了肌肤的纯洁性和通透性,内分泌渠道畅通,病毒垃圾不易滞留故而小病不生、大病不长。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八大功效7 、对称运动,弥补了人体机能后天不足
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意无意地形成了诸多习惯定势。这些习惯定势一方面提高了动作效率,一方面也酿成了人体运动的缺陷。也就是说,凡是习惯动作多属单向偏颇运动。如日常生活中上肢的端、握、提、捏、抓等单手动作一般多用右手;下肢的弹、跳、蹦、踢等多以右足发九中上盘的扛、挑、抬等多用右肩。左撇子者反之。无论是左还是右,均系单向运动。这种外形的单向运动,天长日久使大脑中枢神经减弱了逆向调节功能,由此势必导致人体内部机能的左右失衡。右强则左弱左强则右弱。强者易瘦,弱者易病。故而在发病上有句“男左女右”的俗话。此说虽未必科学但人体患病多集于一侧确为常见。太极拳的造型结构恰恰是“有上即有下”,招式左右互换、身形上下互补,形成内外如一的对称运动。抽招换式强调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发力时讲求前吐后撑,周身上下对立统一、浑然一体。从而,有效地强化了大脑的逆向调节功能,保持了人体运动的整体协调与平衡发展克服了单向运动致病的缺陷。
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八大功效8 、用意不用力,提高了神经系统的敏感度
人体老化,最先发于神经系统的萎缩和衰竭。如.面部皮肤松弛起皱、前额脱发源于细胞再生神经的功能下降;耳聋眼花.源于听、视神经的老化;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源于分辨检索神经的老化;腿脚不利索源于中枢支配神经的老化。凡此种种,人体所有功能无不是源于十余万条神经的作用。任何一条神经的萎缩,都将直接导致人体某一器官功能的下降。太极拳与其他拳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以意念支配肉体的运动。太极拳行功走架,全神贯注,以意导气所有外形变化一招一式讲求意在身先,意不动身不动,意动身随,意静形止。所谓意念,也即大脑中枢神经发出的各种指令、信号。太极拳每次行功走架首先是意运动其次才是形体运动,也即人们常说的形神兼备。反之,练功心不静意不专形散意乱,内外失调,便失去了太极拳的运动本质。正是由于太极拳的这一功法特点功深艺高的老拳师即使到了晚年,也多是耳不聋、眼不花、脚不沉其肌肤的敏感性仍异于常人。拳论上所云“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即是形容不顶之意,也是概指拳手肌肤的灵敏度。所有这些,无不赖于用意练拳延缓了神经老化的缘故。
供参考,望采纳~
山人运动祝拳友身体康健,运动畅快~
Ⅵ 什么运动能修心养性
瑜伽.跑步.爬山.钓鱼.下棋.都可以.最主要的是克制自己.
Ⅶ 怎样做到修心养性
一、生活在现在
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悔昨天发生的事,而把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上。因为遗憾、悔恨、内疚和难过并不能改变过去,只会使目前的工作难以进行下去。
二、生活在这里
我们对远方发生的事无能为力,想也没有用;杞人忧天,徒劳无益;惶惶不安,对于事情毫无帮助。记住自己就是生活在此处此地,而不是遥远的其他地方。
三、停止猜想,面向实际
很多心理上的纠纷和障碍,往往是因为自己没有实际根据的“想当然”所造成的。如果你向领导或同事打招呼,他们没反应,你可能怀疑他们对自己有意见。其实,也许他们心事重重、情绪不安,没有留神你罢了。因此,不必毫无意义地胡乱猜想推测。
四、暂停思考,多去感受
很多人整天所想的就是怎样做好工作,怎样考出好成绩,怎样搞好和领导、同事的关系等等,因而往往容易忽视或者没有心思去观赏美景,聆听悦耳的音乐等等。格式塔疗法强调作为思考基础的“感受”,比起思考本身更为重要。没有感受就无从思考,感受可以调整、丰富你的思考。
五、也要接受不愉快的情感
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对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人们要有接受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如果一个人成年累月,总是“愉快”、“兴奋”,那反而是不正常现象.
六、不要先判断,先发表参考意见
人们往往容易在别人稍有差错或者失败的时候,就立刻下结论。“格式塔疗法”认为,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先不要判断,先要谈出你是怎样认为的。这样做,就可以防止和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冲突,而你自己也可以避免产生无谓的烦恼与苦闷。
七、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
现代社会,有很多变相的权威和偶像,它们会禁锢你的头脑,束缚你的手脚,比如,学历、金钱等等。格式塔疗法对这些一概持否定的态度。我们不要盲目地附和众议,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性;也不要无原则地屈从他人,从而被剥夺自主行动的能力。
八、我就是我,对自己负责
不要说什么,我若是某某人我就一定会成功。应该从自己的起点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必怨天尤人;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竭尽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我能够做的事情。
人们往往容易逃避责任。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会把失败原因归罪为自己的家庭环绕不好,学校不好;工作不好,会推诿说领导不力,条件太差等。把自己的过错、失败都推到客观原因上。“格式塔疗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求自己做事自己承担责任。
九、正确地自我估计
把自己摆在准确的位置上。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占据着一个特定的位置,所以你就得按照这个特定位置的要求,去履行你的权利和义务,你如果不按照社会一致公认和大家都共同遵守的这个规范去做,那你就会受到社会和他人对你的谴责和反对。
知足长乐、爱惜生命、珍惜生活、朋友、家人和自己
合理安排生活 不要生气多喝茶 常常去外面走走 多锻炼身体 和人多下棋 等 只要多做有益身体的事就好!
享受生活,说白了就是生活的自由自在,你有权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也有权利去你夏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对于未来不要期待太多,过多的期待,会感觉挫折越深。
看看你现在的事情,会让你感觉很自在,不要刻意的为让别人看而生活,你就会发现,自由的生活着,也就是享受生活
我们只要在生活中达到以下种种境界,心性必然会提高。
不要贪图名利,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知足;经常总结反省自己,不要谈论、非议别人,更不要责怪别人;尊重社会上的有德君子,并想办法与之结交,而对社会上的小人,一定要敬而远之;不要畏惧生活中的苦难,不要斤斤计较,适当的时候,敢于吃亏;事前三思,能放手则放手,能坚持不要轻言放弃;要学会“忍”,还要学会“让”,为人处事给自己留足余地;学会养生,防止懒惰;不要沾染和沉溺不良嗜好……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尽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
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发愿要发好愿,说话要说好话.
说一句好话如口吐莲花,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屋宽不如心宽.
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多一次原谅别人,就多造一次福;把心量放大,福就大.
要看好人,自己要先做个好人.
能消除烦恼就是[慧],能付出爱心就是[福].
甘愿做,欢喜受.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
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修身养性之道
天下万物,简单则不简单,不简单则简单。
人生一世,要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做得成事。
凡做事须先做人,做人须尽责任。
人不可以有傲气,然不可以无傲骨。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做人第一要与人为善,正直坦荡,荣辱不惊,努力工作,以诚待人。
精气神宜养,平常心宜安。
“忍”:忍并不是一味的强忍,而是善忍、会忍,当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
Ⅷ 求教修心养性的好方法,谢谢
这是个比较复杂的综合问题。首先是你要了解什么是心性,你为什么要修心养性。
心是指心态。处事理事情的心理态度。任何事情都能以一颗平常心态去面对、处理和接受。换句话说,心理素质的提高。
性在这里指的是人性、心性、和理性。
心性是个人独特的个体行为特征。是个人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等的综合评估。
修心,就是提升自己心理素质。可以从钓鱼、瑜珈、太极拳、品茶、听疏心的歌曲等去煅锻炼自己心理素质和,在品茶、听歌、交谈人生、看书中提升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