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脑干反射区锻炼方法

脑干反射区锻炼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0 12:38:27

⑴ 按摩穴位的作用及各穴位说明

按胃的反射区感觉胃痛说明你胃有点毛病。
足底汇集了人体的六条经脉,六十六个穴位
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采用推拿手法,用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本法以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足与经脉、脏腑、气血的密切关系,刺激足部的穴位,激发人体经气,以调整脏腑和各部组织、器官的联系,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由于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取穴按摩,减少了患者脱、穿衣服等环节,较为省时、省事,且安全,操作简便。不仅对慢性胃肠炎、神志病等有效,对急性疼痛、外感、心悸、眩晕等病证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足穴的定位与主治:为了定准穴位,以提高疗效,必须掌握好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折量法.
①足跟后缘至中趾根部为 10寸。
②足内、外踝高点至足底为图63 足底部骨度分寸折量图3寸。
③足掌面第1跖趾关节内侧赤白肉际至第5跖趾关节外侧赤白肉际为5寸,足背部亦相同。
④足跟部最宽处距离为3寸。
(2)自然标志定位法。该法即是根据人体足部的自然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如趾横纹、趾尖端、跖趾关节、跖骨小头、趾缝端、内踝高点、外踝高点、舟骨粗隆等。
(3)足部穴位定位与主治
2.选穴原则
(1)依据疾病症状选穴。临床可以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作为选穴的依据。选取对主证有治疗作用的穴位,例如头痛可选头痛点,失眠选用安眠点等。主治作用相似的穴位可以配合应用,如坐骨神经痛可同时按摩坐骨1、2穴进行治疗,也可将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和对症选用的穴位配合选用,如失眠伴有头痛者,可选用安眠点配合头痛点治疗。
(2)依据疾病部位选穴。依据疾病的发病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按摩,如胃痛可取胃点,尿闭取膀胱点、肾点。
3.常用处方
头痛:取头面、肾、头痛点、眩晕点、臀。
失眠:取安眠、心、胃、脾、癫痫点。
眩晕:取肾、肝、眩晕点。
中风昏迷:取趾端,
面瘫:取面、头面。
三叉神经痛:取面、头面。
扁桃体炎:取心,扁桃1、2,眩晕点。
目疾:取肝、头面。
耳疾:取肾、肝。
鼻炎:取头面。
牙痛:取牙痛1、2。
腮腺炎:取扁桃1、2,眩晕点。
癫狂、癔病:取安眠、肾、癫痫点。
癫痫:取癫痫点、肝、肾、安眠。
尿闭:取脾、肾、膀胱、子宫。
遗尿:取膀胱、肾、遗尿。
痛经:取子宫,痛经1、2。
落枕:取落枕。
胃痛:取胃、胃肠点、肝。
呕吐:取胃、大肠、胃肠点。
腹痛:取小肠、大肠、胃肠点、臀。
痢疾:取小肠、大肠、胃肠点。
消化不良:取胃、脾、胃肠点。
腹泻:取大肠、小肠、脾。
胁痛:取肝。
肋部神经痛:取胸、肝。
腰痛:取肾、坐骨l、2,腰痛点、腰腿点
急性腰扭伤:取腰痛点、腰腿点。
坐骨神经痛:取坐骨1、2,腰腿点、腰痛点、臀。
心悸:取心、心痛.点;肾。
哮喘:取肺、胸、心痛点。
胸痛:取胸、肺。
末梢神经炎:取趾端。
肿瘤疼痛:取癌根1、2。
4.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对症选穴后,患者仰卧,采用指尖点按,或食、中指拿、捏、揉动等手法,连续操作,每穴35分钟。
(2)操作前可嘱患者洗脚,患者如有足癣等疾患,操作者可戴乳胶手套操作,力量需柔和,不可撕裂拉伤患者足趾等薄弱部位。
足底按摩常用简单的方法
单食指扣拳法
食指关节弯曲其余四指握拳
拇指固定在中指上顶住弯曲的食指
双指钳法
食指、中指弯曲成钳状
钳住脚趾间穴位压在穴位上
双指拳法
用手握拳中指食指弯曲关节凸出
以凸出的关节着力以手腕施力
拇指握推法
拇指与四指分开
用拇指指腹为着力点以手腕手掌施力
扣指法
拇指与四指分开呈圆弧状
四指为固定点拇指指尖施力
反射区
1、肾上腺反射区:位于双足足底第2、3跖骨体之间,距跖骨头近心端一拇指宽处。
2、肾脏反射区:位于双足足底第2、3跖骨体之间,近跖骨底处。
3、尿管反射区:位于双足足底自肾脏反射区斜向内方,至舟状骨内下方,呈弧形带状区。
4、胱反射区:位于双足内踝前方,舟状骨下方,拇展肌内缘旁。
5、额窦反射区:位于双足十个脚趾趾端。右边额窦反射 ace=Verdana1、肾上腺反射区:位于双足足底第 2、3跖骨体之间,距跖骨头近心端一拇指宽处。
6、垂体反射区:位于双足拇趾趾腹中央部位。
7、小脑及脑干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根部靠近第二趾骨处。右半小脑及脑干反射区在左脚,左半小脑及脑干反射区在右脚。
8、三叉神经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近第二趾的一侧。右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左脚,左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右脚。
10、头部(大脑)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趾腹全部。右半大脑反射区在左脚,左半大脑反射区在右脚。
11、颈项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趾腹根部横纹处。右侧颈项反射区在左脚,左侧颈项反射区在右脚。
14、甲状腺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拇趾与第二趾蹼处沿第一跖骨头向内呈“L”形带状。
15、眼睛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2趾第3趾额窦反射区至中节趾骨根部。右侧眼睛反射区在左脚,左侧眼睛反射区在右脚。
16、耳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4、5趾额窦反射区至中节趾骨根部。右侧耳反射区在左脚,左侧耳反射区在右脚。
17、斜方肌反射区 :位于双脚脚底眼睛、耳反射区的近心端,自甲状腺反
射区至肩反射区之间,约一拇指宽的横带状。
18、肺及支气管反射区:位于双脚斜方肌反射区下方一拇指宽处。支气管敏感带自肺反射区的中部向第3脚趾延伸。
19、心反射区:位于左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在肺脏反射区后方(向脚跟反向)。
20、脾反射区:位于左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心脏反射区下一拇指处。
21、胃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1跖骨底远心端。
22、胰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
23、十二指肠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1跖骨与楔骨关节前方(向脚趾方向),胃及胰反射区的后方(向脚跟方向)。
24、小肠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中部凹入区域。第1、2、3楔骨、骰骨至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凹入区域,被大肠反射区所包围。
25、横结肠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1至3楔骨、骰骨交界处,横越脚底中部的带状区。
26、降结肠反射区:位于左脚脚底第5跖骨沿骰骨外缘至跟骨前缘,与脚外侧平行的竖条状区。
27、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位于左脚脚底跟骨前缘呈一横带。
28、肛门反射区:位于左脚脚底跟骨前缘 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的末端,拇展肌外侧缘。
29、肝反射区:位于右脚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
30、胆囊反射区:位于位于右脚脚底第4跖骨与第5跖骨间,肝脏反射区的内下方
31盲肠(及阑尾)反射区:位于右脚脚底跟骨前缘,第4、5趾间的垂直线上。
32、回盲瓣反射区:位于右脚脚底盲肠(及阑尾)反射区的远心端。
33、升结肠反射区:位于右脚脚底从跟骨前缘,沿骰骨外侧至第5跖骨底,在小肠反射区外侧与脚外侧平行的带状区
34、腹腔神经丛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第1至4跖骨体处,分布在肾脏反射区附近的椭圆形区域。
35、生殖腺反射区:位于双脚脚底脚后跟跟骨中央。
(二)足内侧反射区
9、鼻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远节趾骨内侧,自拇趾趾腹边缘延伸到拇趾趾甲根部呈L形。左鼻反射区在右脚,右鼻反射区在左脚。
12、颈椎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趾关趾根横纹内侧尽头。
13、甲状旁腺反射区:位于双脚第1跖趾关节内侧。
36、胸椎反射区: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第1跖骨头下方到第1楔骨前。
37、腰椎反射区: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第1楔骨至舟骨、上接胸椎反射区下连低骶骨反射区。
38、骶骨反射区: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起于舟状骨后方经距骨下方到跟骨前缘。
39、尾骨内侧反射区:位于双脚跟骨内侧,沿跟骨结节后内侧呈L形区域。
40、前列腺或子宫反射区:位于双脚跟骨内侧,内踝后下方的近似三角形区域。
41、尿道及阴道反射区:位于双脚内侧,自膀胱反射区斜向后上方延伸经距骨至于内踝后下方。
42、内侧髋关节反射区:位于双脚内踝下缘呈弧形区域。
43、直肠及肛门反射区:位于双脚胫骨内侧,踝后沟内,从内踝后方向上延伸四横指的带状区域。
44、腹股沟反射区:位于双脚内踝上方凹陷处。
45、内侧坐骨神经反射区:位于双腿内踝关节后上方起,沿胫骨后缘上行至胫骨内侧髁下。
(三) 足外侧反射区
35、生殖腺反射区:位于双脚外踝后下方跟腱前方的似三角形区域。与内踝下前列腺、子宫反射区位置相对称。
42、外侧髋关节反射区:位于双脚外踝下缘呈弧形区域,与内踝下的内侧髋关节反射区相对称。
45、外侧坐骨神经反射区:位于双腿外踝前缘沿腓骨前侧上至腓骨小头处。
46、尾骨外侧反射区:位于双脚跟骨外侧,沿跟骨结节后外侧呈L形区域。
47、下腹部反射区:位于双脚腓骨外后方,自外踝向上延伸四横指的带状区域,与脚内侧的直肠及肛门反射区相对应。
48、膝反射区:位于双脚外侧跟骨前缘,骰骨、距骨下方形成的半园形凹陷处。
49、肘反射区:位于双脚外侧第5跖骨粗隆前后凹陷处。
50、肩反射区:位于双脚外侧第5跖趾关节后方凹陷处。
(四) 足背反射区
51、肩胛骨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4、5跖骨间延伸到骰骨处稍向两侧分开的带状区域。
52、上颌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趾关节横纹下的带状区域。
53、下颌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趾关节横纹上的带状区域。
54、扁桃腺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近节趾骨,拇长伸肌的左右两侧。
55、喉与气管及食管反射区:喉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1跖趾关节的内侧;气管及食管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1跖骨体内侧。
56、胸部淋巴腺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1、2跖骨底间,延伸至第1、2趾蹼处。
57、内耳迷路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4、5趾蹼至第4、5跖趾关节间。
58、胸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2、3、4趾蹼至第2、3、4跖骨底的似园形区域。
59、横膈膜反射区:位于双脚脚背第2、3、4跖骨底部,与楔骨、骰骨之间,横跨脚背的带状区域。
60、肋骨反射区:内侧肋骨位于脚背第1、2楔骨与舟骨之间;外侧肋骨位于骰骨、舟骨与距骨之间。
61、上身淋巴腺反射区:位于双脚外踝与腓骨、距骨间形成的凹陷部位。
62、下身淋巴腺反射区:位于双脚内踝与胫骨前肌肌腱形成的凹陷部位。

⑵ 激发反射区潜能的疗法是什么

一般来说,全息反射区的手法与我们的经络按摩类似,只不过比它更简便一些,共分为按、揉、推、刮4种手法。我们知道,反射区不像穴位那么小,也不像经络那么长,它是一小块,比如子宫的反射区,就是内踝里侧一片梨形的区域。不过,也有特别的,如小脑脑干反射区,就是大脚趾内侧的一个点,跟穴位差不多。那么,在具体治疗的时候,区域比较大的,比如足底或者面部的反射区,我们就可以用大拇指去按揉,或者用手掌去推刮。然而,如果是区域比较小的,如手部的反射区,用手掌和大拇指按揉可能就不太方便,那就直接用手指的指肚来点按。而如果是更加小的,如耳部反射区,它总共就那么一块,那么就可以借助米粒来按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采用传统中医使用的王不留行籽。
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身体是不是有问题呢?其实很简单,用以上4种按摩手法就可以判断出反射区是不是酸痛或有疙瘩,从而可以判断其所对应的器官是不是有毛病。一般作为平时的保健或者针对比较轻的病,都可以用这个四位一体基础法来做,不要太死板,怎么方便怎么快就怎么来。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也比较容易坚持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手法都是起到一个以指代针的作用,即用按摩来代替针灸,虽然针没有进去,但是那个力度进去了,或者说那种治疗效果进去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都达到了一个调节的目的。
不过,虽然以指代针非常方便,但时间长了就会感觉非常累,不信你看那些按摩师傅的手指大部分都是变形的。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按摩棒,相对来说它比手指头更省力,还更准确。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以石代针”,也就是用砭石作为工具。
砭石是中医的两大医疗器械之一。中医认为,砭石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砭石可以发出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促进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加对声波治疗仪。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只是4种反射区按摩的最基本的手法,而对于不同部位的反射区按摩,还应相应地采用一些其他手法,下文将会详细介绍这些方法。手到病自除,了解手部反射区全息图手是人体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显示着人体气血的枯荣、正邪交争的消长、疾病演变过程中的预后判断等。在中医理论中,对双手非常重视,并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手部是独立的全息胚,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四肢孔窍在手部均有其对应的部位。当脏腑器官出现病理改变时,手部的同名全息穴区也会出现气色形态的相应改变。手部全息按摩法,是通过对手部的脏腑器官全息穴区,施以特定的、有效的按摩刺激以疏通局部气血,调整脏腑虚实,达到治病防病、养生、健体目的的方法。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手部相对应人体各个器官的反射区分别在什么部位:
(1)心脏区:在拇指根横纹下部。主治各种心血管疾病等。
(2)肝脏区:在掌侧拇指与掌相交的上部。主治肝胆疾病。
(3)脾脏区:在小鱼际中上部。主治皮肤病、脾胃疾病。
(4)肺脏区:在环指(无名指)近指关节内侧,环指下横纹下为左胸肺部,小指根下横纹下为右胸肺部。主治肺部疾病,如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5)肾脏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部横纹连线之下部。主治肾病、生殖系统疾病。
(6)胃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掌心位置。主治胃炎、胃神经官能症。
(7)食道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胃反射区之下。主治食道炎等。
(8)膈肌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食道之下。主治膈肌疾病。
(9)胆囊区:位于次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掌心偏右。主治胆囊炎、胆结石。
(10)胰腺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偏下。主治胰腺炎。
(11)肾上腺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偏下部。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心律不齐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12)十二指肠区:位于胃部位置之下方。主治十二指肠溃疡及小肠疾病。
(13)小肠大肠区:在中指下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中下部肾区之上。主治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14)阑尾区:位于腕横纹尺侧之上方。主治阑尾炎。
(15)升结肠区:位于手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主治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等。
(16)横结肠区:位于手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升结肠的上部。主治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等。
(17)降结肠区:位于手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横结肠的下部。主治便秘、腹泻、腹痛、肠炎等。
(18)乙状结肠区:位于手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降结肠的下部。主治乙状结肠及直肠疾患,如炎症、息肉、腹泻和便秘等。
(19)膀胱区:位于手掌心肾区桡侧部。主治膀胱炎、尿道炎和泌尿系结石等。
(20)生殖器区:位于手腕关节横纹之中央上方。主治生殖系统疾病。
(21)头区:位于中指指关节腹部,左为头左部,右为头右部。主治头部疾病。
(22)眼区:位于中指根横纹下,左为左眼,右为右眼。主治近视、远视、花眼等眼部疾病。
(23)鼻区:在头部反射区之下即为鼻部。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24)耳区:在鼻部反射区位置之两侧,左为左耳,右为右耳。主治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
(25)脑区:位于中指末节横纹下,头部反射区两侧。主治脑部疾病。
(26)口腔区:鼻部反射区位置之下部位。主治口角炎等。
(27)支气管区:在两肺部位之间。主治肺部及支气管疾患,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
(28)颈椎区:位于大拇指末节赤白肉际内侧处。主治落枕、颈项强硬酸痛、颈椎骨质增生以及因颈椎病引起的手麻、臂痛等。
(29)胸椎区:在大拇指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颈椎位置之下。主治肩背酸痛、胸椎骨刺和其他胸椎疾患及胸腹腔内脏病症等。
(30)腰椎区:在大拇指掌指关节与腕关节桡侧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胸椎之下。主治枕背酸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其他疾患及腹腔脏器病等。
(31)骶骨区:在大拇指掌指关节与腕关节桡侧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腰椎之下。主治骶骨骨质增生、骶骨受伤、骶髂关节伤痛、坐骨神经痛、盆腔脏器疾患等。
(32)尾骨区:在骶骨部位之下。主治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和生殖系统疾患等。
(33)肩部区:在食指掌指关节横纹桡侧为左肩,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尺侧为右肩。主治肩部疾病。
(34)肘区:位于食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桡侧及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尺侧。主治肘关节受伤、酸痛、肘关节炎和网球肘等。
(35)腕区:位于食指末节横纹桡侧及小指末节横纹尺侧。主治腕部疾病。

⑶ 小脑的反射区在哪

对于小脑脑干反射区,你提到小脑脑干反射区为你解答如下.小脑萎缩又称脊髓小脑萎缩,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脑组织体积缩小的一种精神衰退性疾病,这种病是一种显性家族遗传史,如果父母得了,子女得此病的概率是百分之五十,目前针对这方面的治疗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在食物上注意和多增加脑部锻炼,还有目前许多专家都认为脑供血不足是引起本病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日常的保健是延缓和改善小脑萎缩的重要方法,饮食方面;1喝豆浆,可以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改善脑血流,豆浆中的卵磷脂可以减少脑细胞死亡,提高脑功能,2,吃鱼油,增加脑细胞活化,3,多吃生的杏仁,核桃,花生等,保健:1做脚部按摩,在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也就是大脚趾的根部,小脑萎缩严重的会有一条棱,这是小脑反射区,从脚趾缝顺着往外推,每天100下,2个月就把小脑反射区激活了,(如果不明白,就到书店买一本杨奕的书,也不用买,看一下就会了,现在书店里都有,上册),2多增加手部锻炼(买2个球),有意识的记忆一些东西,3用手或是砭石多做脑后部梳理或是按

⑷ 大脑反射区的位置在

1.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在大脑的中央前回,是运动控制的最高层次结构,大脑皮层运动区包括:初级运动皮层、前运动皮层、辅助运动皮层
2. 脑干:下行通路分成两个主要的系统:内侧下行通路:与姿势控制有关;外侧下行通路:在目标定向性运动,特别是在上肢和手的目标定向性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则向那些上运动神经元提供某种感觉、认知或感性的信息,使运动更加精确和协调。
4. 脊髓:是运动控制等级系统中层次最低的一个结构。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构成了脊髓的神经环路,可以介导一些基本反射活动。

⑸ 为什么说万事始于足下——足部反射区全知道

人的双脚是离心脏最远的人体器官,血液供应少,血流缓慢,表层脂肪薄,因而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容易在脚底积聚。这些有害物质包括钙盐、钙酸、乳酸、尿酸结晶体,等等,长期积聚于脚底会侵犯反射区,并间接危害到各反射区所对应的其他组织器官。久而久之,人体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可以对脚底进行按摩,以揉碎脚底累聚的有害物质,加快血液循环,使废物排出体外,使人体恢复健康。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足部相对应人体各个器官的反射区分别在什么部位:
(1)肾脏区:位于双脚脚掌距脚趾约1/3中央凹处。在通常情况下,此区不参与脚部的运动。按摩此部位能加快肾脏的血液循环,提高其工作效率。按摩后,在1~6周内尿液颜色变成黄、黄褐或红褐色,并带明显恶臭味。
(2)心区:在左脚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肺反射区下方。
(3)脑(头部)区:位于双脚拇指,头的右半球反射区在左脚,头的左半球反射区在右脚。
(4)肺、支气管区:在脚底前部,右侧的在左脚,左侧的在右脚。
(5)眼区:位于脚底肉球处至第二、三脚趾的腰部,右眼反射区在左脚,左眼反射区在右脚。
(6)耳区:位于脚底肉球上部至第四、第五脚趾的腰部,右耳反射区在左脚,左耳反射区在右脚。
(7)小脑和脑干区:位于两脚大脚趾趾腹根部,左半侧小脑及脑干反射区在左脚,右边反射区在右脚。
(8)喉区:在脚背大脚趾根部和第二脚趾连接处。
(9)胃区:位于足弓的前部,相当于拇趾大小。双脚均有,胃的一半反射区在右脚,另一半在左脚。
(10)肝脏和胆囊区:肝的反射区位于右脚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区,在肺反射区的下方。胆囊的反射区在右脚,在肝的反射区内。
(11)肾上腺区:在肾脏反射区之上,位于脚掌部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点下方,右肾上腺反射区在左脚,右侧则在左脚。
(12)脑垂体区:位于左、右脚大脚趾趾底正中。
(13)甲状旁腺区:在脚内侧,接近大脚趾关节的根部、脚底和脚侧之间。
(14)胸(乳房)区:在脚背第二、三、四跖骨之间。
(15)子宫(或前列腺)区:在两脚跟内侧。
(16)卵巢(或睾丸)区:在脚跟外侧,右侧的卵巢(或睾丸)反射区在左脚,左侧的在右脚。
(17)膀胱和尿道区:膀胱反射区位于脚的内侧,正好在脚跟前内侧下部。尿道反射区位于膀胱反射区向上并向后,正好位于脚跟的内侧。
(18)输尿管区:位于两脚掌自肾脏、膀胱的反射区至膀胱之间的线状区域。
(19)胰脏区:位于两脚掌胃与十二指肠反射区的交接处,如扁豆状。
(20)小肠区:位于两脚掌心凹陷区域。
(21)盲肠区:位于右脚掌跟骨前缘靠近外侧,与小肠上行结肠连接。
(22)直肠和肛门区:直肠反射区位于左脚掌跟骨前缘,呈带状。肛门反射区位于左脚掌跟骨前缘直肠反射区的末端。
(23)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区:右脚的反射区是升结肠和横结肠的前半段,左脚的反射区是横结肠的后半段以及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24)淋巴腺区:上身淋巴腺的反射区在双脚外侧踝骨前略凹陷处;下身淋巴腺反射区在双脚内侧踝骨前略凹的区域;胸淋巴腺反射区位于双脚的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
(25)脾脏区:在左脚,位于心区之下。
(26)脊椎区:在脚弓内侧,只要记得脚上最像脊椎形状的部位即可。
(27)肩关节区:在脚底紧靠第五趾根,第四与第五跖骨间的肉球部。
(28)髋关节区:位于内外踝的下部。
(29)膝关节区:在两脚外侧的凹陷处。
(30)肘关节区:位于两脚外侧第五跖骨与楔骨的关节凸处。
(31)内耳迷路区:位于两脚背第四与第五趾骨间。
(32)腹腔神经丛区:在两脚掌中心,分布在胃的反射区附近。
(33)额窦区:在10个脚趾的趾端,右边额窦在左脚,左边的在右脚。
(34)甲状腺区:在脚底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
(35)上腭和下颌区:上腭反射区位于脚跟处第一关节向前0.5厘米处。下颌反射区位于拇指第一关节与第二关节间0.5厘米处。注意,头部的反射区是左右互换的,右腭在左脚拇指,左腭在右脚拇指。
(36)颈椎区:在大脚趾与脚连接处底面内侧。
(37)扁桃体区:在大脚趾上面腰部,肌腱的左、右两边。
(38)横膈膜区:位于两脚背中央部位,是横跨脚背处的带状区域。
(39)三叉神经区:在两大脚趾边一侧的上角,左侧三又神经在右脚,右侧在左脚。

⑹ 常见病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是什么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进行足部反射区治疗的一般常识,下面再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病的足部反射区的按摩方法。其实,足疗非常简单,相信大家都能很快掌握,并通过这种方法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
1.感冒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基本反射区(指肾、输尿管、膀胱3个反射区,下同)各1~2分钟。
(2)用拇指推压或按揉前额、大脑、鼻、三又神经等反射区各30次。
(3)对伴有头痛者,前额头痛加强按揉前额反射区;偏头痛者加强按揉三叉神经反射区;全头痛者,加强按揉大脑反射区;对伴有鼻塞流涕者,加强推压鼻反射区。
(4)对伴有发热者加强按揉脾、头颈淋巴结、胸部淋巴结、上下身淋巴结、扁桃体、前额等反射区。
(5)用拇指按揉咽喉、气管、甲状旁腺等反射区各50次,并用食指关节刮压肺、支气管反射区各50次。
(6)推压脊椎反射区1~2分钟。
(7)重复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2.失眠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基本反射区3~5分钟。重点刮压肾、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
(2)用拇指指腹按揉前额、大脑反射区各2~3分钟。
(3)用食指关节点按或按揉垂体、小脑、脑干、甲状旁腺、甲状腺等反射区各30~50次。
(4)用拇指腹推压胃肠道、子宫(男性为前列腺)、生殖器、脊椎、膈反射区各30~50次。
(5)用食指关节点按心、脾、肝、胆、各淋巴结反射区各30~50次。
(6)用食指关节按揉失眠点2~3分钟。
(7)重复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3.头痛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2)用拇指按揉前额、大脑、垂体、小脑、脑干、三叉神经、头颈淋巴结各1分钟。
(3)用拇指按揉颈项、颈椎各30次。
(4)用拇指按揉胸部淋巴结、上下身淋巴结各1分钟。
(5)前头痛者应加强按揉前额、胃、胰、十二指肠、小肠等反射区和足三里穴;偏头痛、三又神经痛者重点加强按揉三又神经反射区和足窍阴、太冲穴;头顶痛者应重点按揉前额、肝、胆、胸部淋巴结等反射区和太冲穴;后头痛者应重点按揉小脑、脑干、颈项、颈椎等反射区和至阴穴;全头痛者应重点按揉肾、大脑、前额等反射区和涌泉穴。
(6)重复刮压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4.疲劳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2)用拇指腹按揉大脑、前额、小脑、脑干、垂体、眼、耳、颈项、甲状腺、甲状旁腺反射区各30次。
(3)用食指关节刮压斜方肌、肺、腹腔神经、小肠反射区各30~50次。
(4)用食指关节点按心、脾、肝、胆反射区各30次。
(5)用拇指指腹按揉生殖腺反射区30次,拇指指腹推压脊椎反射区共约2~3分钟。
(6)用拇指指腹推压坐骨神经、肩、肘、膝、肩胛部、髋关节、膈、肋反射区各30次。
(7)用食指关节按揉各淋巴结反射区各20~30次。
(8)重复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分钟。
5.心脏病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基本反射区各1分钟。
(2)用食指关节按揉或推压大脑、小脑、脑干、垂体、血压点、甲状腺、肺、胃、胰、十二指肠、小肠、肝、胆等反射区各30次。
(3)重点用拇指按揉心反射区3~5分钟、胸部淋巴结反射区2~3分钟。心律过缓者加按肾上腺反射区1~2分钟。
(4)用拇指按揉脾、各淋巴结、生殖腺、胸、胸椎反射区各30次。
(5)重复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分钟。
6.糖尿病的足部反射区自愈处方(1)用食指关节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2)用拇指按揉或刮压前额、大脑、小脑、脑干、三叉神经、眼、耳、颈项、血压点、甲状腺、甲状旁腺等反射区各30~50次。
(3)用拇指按揉胰腺、血糖代谢等反射区各5~7分钟。
(4)用拇指点按垂体反射区1~2分钟。
(5)用拇指点按心、肺、脾、肝、胆等反射区各30~50次。
(6)用食指关节刮压或拇指推压胃、十二指肠、大肠、小肠、各淋巴结、子宫(前列腺)、生殖腺、膈等反射区各30~50次。
耳部反射区全知道(7)重复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各1~2分钟。
我们的耳朵就像一个头朝下、臀向上倒缩在母体子宫中的“胎儿缩影”,其分布规律:是头面部相对应的全息反射区在耳垂及其邻近,与上肢对应的全息穴区在耳舟;与躯干或下肢相对应的全息反射区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对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艇与耳甲腔,消化系统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耳部相对应人体各个器官的主要反射区分别在什么部位:
(1)输尿管区: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主治输尿管结石。
(2)阑尾穴区:大、小肠穴之间。主治急、慢性阑尾炎。
(3)艇中区:耳甲艇中央。主治脐周疼痛。
(4)胰胆区:肝、肾两穴之间。主治胰腺炎、糖尿病、胆道疾病。
(5)十二指肠区:耳轮脚上方外1/3处。主治十二指肠溃疡。
(6)贲门区:耳轮脚下方外1/3处。主治恶心、呕吐、胸痛。阳性反应多为恶心、呕吐。
(7)颈区:颈椎内侧缘,近耳甲腔缘。主治落枕、颈部扭伤、单纯性甲状腺肿。
(8)缘中区:对耳屏外上方上缘中点。主治遗尿、崩漏。月经不调、阳痿。
(9)脑干区:在轮屏切迹处。主治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支气管炎、发热、癫痫。
(10)额区: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主治头痛、头晕、嗜睡、记忆力减退。
(11)枕区: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下方。主治咳嗽、头晕、头痛。
(12)内耳区:在额区下面。主治耳聋、耳鸣、失眠、眩晕。
(13)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主治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等疾病。可协助诊断消化、神经、心血管系统疾病。
(14)内生殖器点区:三角窝凹陷处前缘。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减退等。如盆腔、前列腺、内生殖器区呈阳性,则提示前列腺炎。
(15)交感区:对耳轮下脚内1/3的内上方。主治循环、消化系统功能失调,哮喘、痛乏等。
(16)屏尖区:耳屏外侧面上1/2隆起平面的中点。主治炎症、疼痛性疾病。
(17)肾上腺区:在耳屏侧面下1/2隆起的中点。主治低血压、无脉症、咳嗽、感冒、乳腺炎。
(18)三焦区:外耳道孔后下方与耳屏下1/2连线中点。主治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疾病。
(19)内分泌区: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0.5厘米处。主治泌尿、生殖、消化、内分泌系统疾病。
(20)垂前区:在耳垂中央。主治失眠。
(21)大肠区: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主治痢疾、泄泻、便秘、咽痛等。
(22)神经衰弱区:颈椎与枕顶穴之间。主治神经衰弱。
(23)睾丸(卵巢)区:对耳屏内侧前下方。腮腺穴向下0.2厘米处。主治生殖系统疾病、头痛。阳性反应多提示睾丸病变,如伴有盆腔、肾、内分泌反应阳性提示阳瘙。
(24)心脏点区:渴点、外耳连线中点。主治心脏病。该穴和皮质下均呈阳性反应则提示心动过速。
(25)咽喉区:耳屏内面上1/2中点。主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26)外耳区:在屏上切迹前凹陷中。主治眩晕、耳聋、耳鸣。
(27)脊柱区:从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下、上脚分又处。共分5份,自上而下依次为:上1/5为骶椎,上2/5为腰椎,下2/5及中3/5处为胸椎,上1/5为颈椎。主治相应部位疾病,亦可诊断相应部位疾病。
(28)胸区:胸椎内侧缘、近耳甲腔缘。主治胸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
(29)腹区:腰骶椎内侧缘、近耳腔缘。主治腹痛、腹泻等腹部疾病及消化系统、妇科疾病。
(30)乳腺区:胸与胸椎连线中点为对侧乳腺;胸椎与肋胁连线中点为同侧乳腺。主治乳腺炎、乳腺增生、少乳。
(31)臀区:对耳轮下脚外1/3处。主治坐骨神经痛。
(32)食道区:耳轮脚下方中1/3处。主治食道炎、梅核气、呼吸不畅、恶心、呕吐。强阳性伴触痛提示食道肿物。
(33)胃区:耳轮脚消失处。主治恶心、呕吐、胃痛、消化不良等。诊断胃部疾病。
(34)小肠区:耳轮脚上方中1/3处。主治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口舌生疮。
(35)肾区:对耳轮上、下脚分又处下方。主治肾炎、腰膝酸软、神经衰弱、耳鸣、眼疾、浮肿。肾、内分泌、肾炎点呈阳性反应提示肾小球肾炎。肾、尿道阳性反应则提示肾盂肾炎。
(36)前列腺区:耳甲艇内上角。主治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性功能障碍。
(37)膀胱区: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内1/3处交界处。主治膀胱炎、尿闭、遗尿、腰腿痛。
(38)肝区:耳甲艇外下方。主治眩晕、眼疾、肋痛、痛经。
(39)心区:耳甲腔中心凹陷部。主治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暑、惊风。
(40)肺区:心区的上、下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水肿等。肺、内鼻、咽喉呈阳性提示感冒;肺、支气管平喘穴、过敏区呈阳性反应揭示哮喘。
(41)气管区:口、心穴之间。主治咳喘、急慢性咽炎。诊断咽炎、支气管炎参考穴。
(42)卵巢区:屏间切迹外缘与对耳屏内侧缘之间。主治不孕症。

如何正确选配反射区

基本反射区逐一排泄系统肾、输尿管和膀胱三个反射区被称为基本反射区。因为它们代表排泄系统,负担排出体内有毒物质和代谢废物的重任,对其进行按摩是防治一切疾病和调整全身各器官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步骤。

足部按摩时,首先应检查心脏反射区,了解心脏功能的状态和承受刺激的能力,它是足部按摩的“安全门”。在检查心脏以后,常规先按摩基本反射区,并且一只脚按摩结束时,还要重复按摩基本反射区,以加强排泄系统功能,这是配区的一个重要步骤。

征候部位(直接)反射区机体发生病理变化时,与疾病的症状有直接关联的反射区,称之为病症部位反射,也叫直接反射区。这是配区的第二个步骤。

比如:

胃部疾患逐一胃反射区;胆囊不适逐一肝、胆反射区;头痛逐一额窦、三叉神经、大脑和小脑反射区;耳病逐一耳、内耳迷路反射区;咽喉痛逐一咽喉、扁桃腺反射区;痔疮逐一肛门反射区。

征候相关反射区足疗时,除对症反射区有压痛外,通常其他组织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也会有压痛和组织变异,这些反射区称为关联反射区。

比如,胃反射区是胃痛症状的“对症反射区”,倘若按摩胃反射区时发现胰、十二指肠、肝、胆等反射区也有压痛,虽然它们与胃痛症状没有直接关系,但若不加以按摩治疗,只能缓解胃痛而无法根治。

因为,疾病的形成通常是复杂的,且常常与其他器官和系统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选择与征候器官和系统相关的反射区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这是配区的第三个步骤。

怎样选择和组合这类反射区,与疾病的治疗关系密切,配组合理准确,其治疗效果就好。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关联反射区配组方法。

征候关联性选择1.疼痛。

比如牙痛,对症反射区是牙区、上颌和下颌。关联反射区可选择小脑、脑干和大脑。因为小脑、脑干中的网状结构能感知疼痛的传入,按摩刺激能阻断痛觉的传入。按摩大脑反射区,可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2.神经症状。

比如失眠、神经衰弱,其对症反射区是大脑、垂体。关联反射区可选择腹腔神经丛,因为腹腔神经丛是副交感神经激活阀,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人心平气和,神经症状易于消除。

病理关联性选择1.感染性疾病。

应着重刺激与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关的免疫系统反射区,如脾、上下身淋巴腺、胸部淋巴腺、扁桃腺、阑尾等。

2.癌症和慢性消耗性疾病。

选配反射区时,应突出免疫系统反射区,还应加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反射区。

3.过敏性疾病。

应加强对肾上腺和甲状旁腺反射区的按摩,以加强抗过敏的能力,减轻过敏症状。

4.内分泌疾病。

如糖尿病、月经不调、生长发育迟缓等,应加强内分泌系统各反射区的按摩治疗,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生理解剖关联性选择根据人体解剖学原理,选择与对症反射区关系密切的反射区作为关联反射区进行按摩。

胃病逐一选择上消化系统、小肠、横膈膜、腹腔神经丛反射区;胆囊炎逐一选择肝、十二指肠反射区;肝病逐一选择胆、胰、眼反射区;耳病逐一选择扁桃腺反射区;鼻病逐一选择上呼吸系统对应的反射区;心脏病逐一选择肺、甲状腺、胸椎、横膈膜等反射区;肾病逐一选择输尿管、膀胱反射区;甲状腺病逐一选择垂体、肾上腺反射区;子宫疾病逐一选择生殖腺、盆腔、尾骨、骶骨、输卵管、下腹部等反射区。

倘若有兴趣,还可以按西医基础知识和足部反射区作用原理为依据,进一步拓宽思路选择相关反射区,在实践中一定会摸索出更佳的方案。

因此,足部按摩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症状选配好上述三种反射区,并加以按摩,才算是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方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脏腑辨证先配法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征候状进行分析归纳,用来判断病位、病因、病性及正邪盛衰等情况的辨证方法,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中医学将人体分为五脏六腑,按中医学辨证论治方法,确定病变的脏腑后,即可选取该脏腑在手部的反射区(穴)作为治疗用区。

心痛辨证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主血脉与神明两方面。心主血脉,即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息的作用;心主神明,即心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主宰者。

因此,心病常见的症状有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嬉笑没有常、谵语发狂、表情淡漠、昏迷、面色苍白没有华、唇甲紫暗。当辨证为心病时,可选用手部“心”区和“心”穴。

肝病辨证肝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即肝具有调畅全身气机、调节情志及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其病变主要表现为情志异常和气机不畅。

因此,当出现精神抑郁、急躁易怒、胸胁疼痛胀满、眩晕、头痛眼花、肢体震颤、关节不利、痉挛拘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睾丸疼痛等症状时,应辨为肝病,可选用手部“肝”区。

脾病辨证脾主运化水谷(即消化吸收),输布精微至全身,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另外,牌还能统摄血液,升清阳,以防血液溢出血管外,并使内脏维持在一定的空间位置。

倘若出现腹满或胀痛、食少便溏、黄疸、四肢倦怠、水肿乏力,或见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或有便血、崩漏、紫癜等征候时,当辨为脾病,可选用手部“脾”区。

肺病辨证肺主气、司呼吸,故称肺为“气之主”。肺又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参与津液在人体内的输布。其病变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活动减退与水液代谢输布失常等。

当出现咳嗽、喘促、胸闷、胸痛、咯血、音哑、自汗等症状时,应辨为肺病,可选用手部“肺”区和“肺”穴。

肾病辨证肾主骨、生髓,主藏精与生殖,为人体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有“先天之本”之称。肾病主要表现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等方面。

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女子经少、经闭不孕、耳鸣耳聋、齿摇发脱、健忘、头晕、水肿、小便不利、尿频、尿急、遗尿等。

小肠病辨证小肠主要生理功能为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其病变主要表现为消化与吸收功能的异常。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或呕吐(受盛失常)、食后腹胀(化物无法)、上吐下泻(泌别清浊失司)等。当辨为小肠病时,可选用手部“小肠”区和“小肠”穴。

胆病辨证胆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与排泄胆汁和主决断。

胆汁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若胆汁分泌排泄受阻,则会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症状。若湿热蕴结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黄疸。

胆主决断,在判断事物、做出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因素的不良刺激有重要意义。故而胆气虚怯之人,易出现胆怯易惊、失眠多梦等症状。

胃病辨证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胃气以降为顺,喜润恶燥。胃病多以胃失和降等消化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食少、脘胀或痛、呕恶、呃逆、嗳气等。

大肠病辨证大肠有传化糟粕与主津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形成粪块并排出体外。其病变主要表现为排便的异常,如大便干结,排出不畅,或大便次数增多,泻如水样,甚至下利脓血,并伴有里急后重等。

膀胱病辨证膀胱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故而膀胱的功能失常主要表现在尿液的排泄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尿浊、遗尿、小便失禁等。

脏腑表里病辨证中医学认为,脏腑之间有相互表里、相互络属关系,脏属里(如心、脾、肺、肝、肾),腑属表(如胃、大小肠等)。其具体的表里关系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相表里的脏腑之间有经气相通,可互相影响。因而在治疗时亦可选取相表里的脏腑反射区。如辨证为肺病,可选取手部“大肠”区。若辨证为大肠病,可选取手部“肺”区。

⑻ 《人体反射区使用图册》txt全集下载

人体反射区使用图册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第三节 足趾部位反射区
1前额反射区
前额指眼睛以上的面部。
位置:双足底,各个脚趾的趾端。
手法:用拇指指端或食指的指间关节,沿趾端做横向按压,也可以自趾端向趾根方向按压。
作用:调治头痛、头晕、失眠,脑部及眼、鼻、耳、口等部位疾患。
2垂体反射区
垂体位于大脑下方,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能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对人体的生长及其他内分泌腺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位置:双足底,拇趾趾腹的中央。
手法:用拇指指端或食指的指间关节按揉。
作用:调治侏儒症、肥胖症、尿崩症、溢乳症、闭经溢乳综合征等脑垂体功能失调造成的疾患,以及儿童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内分泌系统疾患。
3小脑及脑干反射区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的功能;脑干可以传到神经冲动,并有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呕吐中枢等重要的中神经中枢。
位置:双足底,拇趾趾腹根部外侧。
手法:用拇指指端或食指的指间关节按揉。……

⑼ 脑干出血3年了,可以自己走,但是不稳,患腿不好打弯,有点重,会倒,除了锻炼还有别的方法吗针灸还有

针灸有用,还可按摩脚底脑干反射区。

阅读全文

与脑干反射区锻炼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私域有哪些引流方法 浏览:732
输入法中的点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83
关闭省电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95
房颤解决办法调理方法 浏览:92
蛋白质粉使用方法 浏览:185
教孩子学会计算方法 浏览:331
三位led数码管测量方法 浏览:877
如何选择员工培训方法 浏览:160
美的蒸锅使用方法 浏览:142
大龙虾如何处理方法 浏览:972
用什么方法能治疗眼皮肿 浏览:743
骶椎骨膜炎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164
遥感图像增强常用的方法有 浏览:526
中药涂脸祛斑的正确方法视频 浏览:963
分贝数的增益计算方法 浏览:186
石斛功效和食用方法 浏览:313
线槽平行度测量方法 浏览:205
颈椎套的使用方法 浏览:755
切割玻璃瓶的简便方法 浏览:622
苹果手机流量限制下载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14